第11课 元朝的统治解析

合集下载

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说课稿

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说课稿

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主要讲述了元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以及其统治措施。

本节课内容较为丰富,涉及元朝的、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元朝时期的社会风貌。

二. 学情分析根据对七年級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他们在学习本节课时可能会对元朝的建立过程和统治措施产生浓厚兴趣。

但同时,学生对于元朝的制度、经济政策等方面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关键信息,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朝的历史背景,掌握元朝的建立过程、制度、经济政策及文化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元朝的建立过程、制度、经济政策及文化特点。

2.教学难点:元朝制度和经济政策的理解与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授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元朝的建立为背景,引发学生对元朝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元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元朝的制度、经济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教师讲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元朝时期的典型历史事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元朝的社会风貌。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元朝的认识。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可以采用流程图、时间轴等方式,展示元朝的建立过程、制度、经济政策等关键信息。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说课课件(共38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说课课件(共38张PPT)
——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问题设置4:阅读分析材料说说行省设置的特点?行省设置的目的?
行省制度影响
创设情景三
材料一 有学者指出,“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即中书省)分出一个机 关驻扎在外面,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
材料二 今天中国的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域,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元朝 的行省制度。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42021/8/242021/8/242021/8/248/24/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4日星期二2021/8/242021/8/242021/8/24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42021/8/242021/8/248/24/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42021/8/24August 24,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42021/8/242021/8/242021/8/24
自治区
不可分割

设计思路:通过问题教学和直观结构图演示元朝及前代与西藏交往史实,培养 学生空间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元朝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贡献
我们中国人是政治的天才, 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 且能维持此大一统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 直到今天,我们拥有这样一个 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举世莫匹, 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 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密切了西藏同内地的 联系,有利于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使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
【归纳总结·知识构建】
【易混点拨】 ☉易混点 元朝设立的管理台湾的机构是澎湖巡检司,管理西藏 的机构是宣政院。
☉易错点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开始于元 朝;新疆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域开始于西汉。 ☉关键点 我国省级行政机构的划分从元朝开始。
1.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 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 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 C.行省制 D.军机处
2.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我国
正A.式唐的朝行政区始B于.(元朝B)
C.明朝
D.清朝
3.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是在元朝。 这 A.中一书行省政机构是B(.行C省) C.澎湖巡检司 D.驿站
中书省、行中书省、路、府、州、县。
【边疆的管辖与控制】 材料三 (澎湖)岛分三十有六,巨细相间……地隶泉州晋江县,至 元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锭二十五两,别无科 差。
——元《夷岛志略》
(4)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材料二中C区域和台湾地区分别隶属哪 一机构管理。从国家统一的角度谈谈元朝对这两个地区的管理 说明了什么。
①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和澎湖巡检司。
②说明了西藏、台湾在元朝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西藏和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历史纵横·时空观念】 唐朝、元朝与西藏地区关系及作用
唐朝
元朝
西藏称吐蕃,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 亲,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形成“和同 为一家”的友好关系
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 府,由宣政院直接统 辖,将西藏置于中央政 府管辖之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课件(张ppt)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课件(张ppt)

北逾阴山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西 极 流 沙
塔克拉玛干沙漠
东 尽 辽 左
辽宁东部
南越海表
西沙群岛
元朝疆域四至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 的分布图(669年)
元朝疆域图(1330年)
想一想,与唐朝前期疆域相比,元朝疆域有哪些拓展? 元朝疆域比唐朝疆域大很多。今新疆、西藏、云南, 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内, 元朝的疆域比我国历史上任何朝代都辽阔。
二、行省制度
中书省 中央: 枢密院 御史台
行政 军事
“腹里” 监察 山东、 山西、 河北。
行省制度
地方: 行中书省(行省或省)
材料一 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 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 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不得调动军队。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行省官员一定时期还要去觐见皇帝,向皇帝述 职。为保证行省官尽职,除由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外,还 采取了省官互迁和奉旨宣抚的方法 。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确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材料一:元代以前各朝代的地方行政体制……都不同 程度地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行省…… 在中央统一政策的基础上,独立 处理本省以内的政务。 — 陈长琦《中国政治制度》
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的优点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 别是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族交融
1、边疆各族内迁。 2、契丹、女真等族汉化。 3、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波斯人 阿拉伯人 汉人 意义: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 回 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蒙古人 畏兀儿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含答案解析)-2020-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课堂一卷通(部编版)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含答案解析)-2020-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课堂一卷通(部编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一、选择题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2.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汉、蒙、维吾尔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这个民族是A.满族B.回族C.藏族D.白族3.忽必烈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

这表明元朝的御史台主管A.行政B.财政C.军事D.监察4.元朝设中书省,这是一个()A.地方行政机构B.全国最高行政机构C.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机构D.咨询机构5.元朝时,直属中央的中书省管辖,被称作“腹里”的是①山东①山西①河北①河南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6.《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A.三司B.行省C.中书省D.宣政院7.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行政区划的局部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历史地图最有可能是A.周朝B.秦朝C.宋朝D.元朝8.我国元朝时开始实行行省制,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关于行省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元朝的行省制度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①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①对明清以及后来政治制度有深远影响①有利于各民族的接触和联系进一步加强。

A.①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9.我国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A.台湾省B.琉球府C.夷洲县D.澎湖巡检司10.下图印章是我国古代某朝代中央政府对某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见证。

这个边疆地区是A.台湾B.新疆C.西藏D.海南二、综合题11.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元朝以前,尽管也有边疆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并建立自己的政权,却从来没有哪个少数民族能够统治整个中国。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含答案解析)中考历史考点一点一练(七年级下册)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含答案解析)中考历史考点一点一练(七年级下册)

中考历史考点一点一练(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一、元朝的疆域1、地位: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疆域: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3、民族交融: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尔等族,长期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二、制度建设1、元朝建立后,忽必烈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2、行省制度(1)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书省;(2)在地方:除吐蕃、畏兀儿地区外,设置了岭北、辽阳等10个行省,下设路、府、州、县。

(3)影响: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明清以后继续沿用。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原则:为了对辽阔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根据各地区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

2、措施(1)台湾:元朝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西域: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3)西藏:①1247年蒙古王子与吐蕃首领会晤,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蒙古。

此后,蒙古统治者开始在西藏统计户口,设置驿站。

②元朝建立后,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管辖。

朝廷还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

③意义: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考点1:元朝的疆域】1、地位:()是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的()王朝。

2、疆域: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的。

历史 重要知识点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历史 重要知识点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注释:红色字体是重点知识点,要求记忆,黑色字体的部分了解)
一、元朝的疆域和民族交融
1.元朝的地位: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元朝的疆域: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3.民族交融:元朝时,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二、行省制度
1.忽必烈建立元朝后,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2.中央:中书省——行政,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政务;
枢密院——军事;
御史台——监察。

2、地方:建立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注:行省制度的影响:
①开创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辖
③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总原则:因地制宜管理边疆
2.台湾——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意义: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3.西域——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意义: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
4.西藏——蒙古时期:设驿站
——元朝时期: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管辖
意义: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注: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①结束唐末以来的分裂割据,为以后各朝代保持统一奠定了基础
②大体确定了中国疆域的轮廓
③极大的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精品课件

二、行省制度
1.概况: _忽__必__烈___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
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 逐步确立_君__主__专__制__的__中__央__集__权___制度
二、行省制度
2.在中央,由_中__书__省__掌管全国的行政 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 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_枢__密__院__负责 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 设_御__史__台__负责监察事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宣政院印
6.下图印章是我国古代某朝代中央政府对某边疆地
区进行有效管辖的见证,这个边疆地区是( )
A.台湾 B.海南
D 宣政院印
C.新疆 D.西藏
课堂小结
1、统一全国,结束了分裂局面,符合人 民的愿望。
2、元朝的统一,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 规模。
3、设立行省制度和对边疆地区进行 有效管辖,对后世影响深远,促进了民 族融合。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 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民族融合:回族的形成
元 朝
中央:确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的 行省制度

地方:行省制

元朝对边 在澎湖列岛设置澎湖巡检司
疆地区的 管辖
在西域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
在西藏由宣政院直接统辖
板书设计
元 朝 的 统 治
元朝疆域和民族融合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回族
元代中书省和印章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对台湾的管辖
1.在澎湖岛设置了__澎__湖__巡__检__司_____ ,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 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 ___台__湾__地__区___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优秀教案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元朝的疆域概况、行省制度的实施;掌握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实施,以及元朝管理西藏的机构。
(1)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元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的讲解,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作的贡献,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增加学生阅读量和见闻,对台湾有个整体认识
培养学生研读课文、归纳总结的能力,从而产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集中学生注意力,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更强的求知欲
使学生明白该机构设置的伟大意义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明白元对西藏采取的统治措施
难点升华突破,使学生明白元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贡献
使学生有立体的感知,全面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是由各民族共同建立的
C.文明初露曙光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4.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某一制度:“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A.行省制B.郡县制C.分封制D.科举制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005年,北宋和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军,宋给辽岁币,此后很长时间双方保持着和平局面;1044年北宋和西夏订立“宋夏和议”,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夏边境贸易兴旺;1141年南宋和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
3、“2016·中国西藏发展论坛”举办期间,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政要参加了此次论坛。元朝时,开始将哪些边陲地区置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①云南 ②岭北 ③新疆 ④辽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元朝时创设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主要是指这一制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导学课件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导学课件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D.中华民族的重要一员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13
课时导学 新知突破课时导易学错案专攻训练提小升试案身手
4.元朝疆域辽阔,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他建立 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地方行政制度是( C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郡国制
5.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4
课时导学 新知突破课时导易学错案专攻训练提小升试案身手
【释疑解惑】 1.元朝的统一有什么意义? (1)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 (2)为南北经济的恢复、交流和进一步发展准备了条件。 (3)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形成了新的民 族——回族。 (4)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新导学课时练
课时导学 新知突破 易错专攻 小试身手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1
[典图解读]
课时导学 新知突破课时导易学错案专攻训练提小升试案身手
元宣政院印,宣政院的设立,标志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 方行政区域。 [微点拨] ★判断元朝疆域图的方法是都城大都和地方上的××行省。我国省级行 政区域的划分从元朝开始。 ★新疆在西汉时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台湾和西藏在元朝时开始隶属 中央政府管辖。
( A)
A.行政 军事 监察
B.行政 外交 军事
C.财政 监察 外交
D.财政 军事 监察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14
课时导学 新知突破课时导易学错案专攻训练提小升试案身手
6.(2019梅州大埔模拟)元朝在澎湖岛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 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管辖( D ) A.西藏地区 B.岭北地区 C.新疆地区 D.台湾地区 7.(2019北京丰台模拟)下图是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总结的史实摘要,据 此推测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C )

统编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历史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统编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历史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中书省 ; 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_______ (2)在地方:把____ 岭北、辽阳等10个行省, 除吐蕃、畏兀儿地区外,设置了____ 行省下设路、府、州、县。 行省制度 3.影响:________ 在历史上影响深远,明清以后继续沿用。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原则:为了对辽阔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根据各地区情况,采取因地制 宜的方式。 2.措施 澎湖巡检司 (1)东南地区:设置__________ ,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 台湾 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府首次在______
C.出现了民族融合的现象
D.汉族与少数民族互学语言乐器
8.“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
的重大创新是(
D )
A.实行分封制 B.实行郡县制 C.创立科举制 D.推行行省制度
9.元朝疆域辽阔,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请 你正确选择( D )
①仿效中原政治制度 ,建立行省制度
(3)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4)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 ,管辖澎湖与台湾。这是中国中央政府对台
湾地区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标志。 (5)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 ,主管全国的佛教事宜和西藏的军政要务。 从元朝开始,西藏地区已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
◆易错辨析 历代中央集权制度
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
,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 直接管辖 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③意义:西藏正式成为中央__________
1.“□□的统一 ,结束了 300多年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成为中国历 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朝代。”“□□”处应填写( C )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北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 朝的统 治课件 (共22张PPT)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对台湾的管辖 2、对西域的管辖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北庭都元帅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 朝的统 治课件 (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 朝的统 治课件 (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 朝的统 治课件 (共22张PPT)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3、对西藏的管辖 (1)蒙古时期
① 蒙古统治者早在进攻南宋的 同时,就开始对西藏地区用 兵和招降。
② 凉州会晤:1247年,蒙古与 吐蕃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 蒙古。
③ 在西藏统计户口,设置驿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 朝的统 治课件 (共22张PPT)
① 公元前60年,西汉 政府在西域设置西 域都护府,标志着 西域正式归属中央 政权。
② 唐朝先后设置安西 都护府和北庭都护 府,管辖西域地区。
③ 元朝设置北庭都元 帅府等机构管理西 域的军政事务,加 强对西域的控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 朝的统 治课件 (共22张PPT)
回顾元朝及以前西域交往的史实?


共1300多万平方千米
南海诸岛
元朝疆域图
图说历史:与汉唐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 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 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
——魏源《拟进呈元史新编序》
元朝的版图是我 国历史上最大的
609万平方 公里
1251万平方 公里
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2、民族交融
说一说元朝的民族融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秦朝中央机构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课件(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课件(共25张PPT)

B. 行政、外交、军事
D. 财政、军事、监察 B 5.下列关于元朝行省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中书省事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
B. 中书省只管辖大都地区
C. 设置了行省 D. 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元朝以前大陆与台湾交往的史实
(1)三国时期, 吴国大将卫温率船 队到达夷洲,这是 大陆人民到达台湾 的第一次明确记录。
元朝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理,在中国的国
家发展和民族发展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
政区域,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我们用史实说话!
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宣政院,表明台湾和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任何妄图分裂祖国领土的行径都不 能得逞,必将遭到失败。 作为中华儿女、中国公民必须拥护党和政府
在地方
行省
行省制度
(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地方行政制度
路 ︑ 府 ︑ 州 ︑ 县 除了吐蕃、 畏兀儿之外
有学者指出, “行中书省是由中 央宰相府(即中书 省)分出一个机关 驻扎在外面,行省 就是一个行动的中 书省。这因蒙古人 征服中国,不敢把 政权分散,要完全 把握集中在中央。”
任务:分析材料1、2、3所传递的有效信息
浙江在元朝隶属哪一行省
话题1:管理如此辽阔的疆 土,元朝统治者进行了怎 样的制度创新?
江浙行省
元朝的行政管理制度
枢密院
皇 帝
中书省直辖地 行中书省
中书省
(吏、户、礼、兵、刑、工部)
御史台
中央机构
地方机构
在中央
皇帝
枢密院 (军事)
中书省 (行政)

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件(16张PPT)

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件(16张PPT)
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 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 才变成了“大中国”。就是说,在元朝以前“小中国”是常态,元 朝之后“大中国”变成了常态。从“小中国”到“大中国”不能不说 是一次漂亮的转身,中国走上了通往“多民族之巨大中国”的道 路。
——张帆《元朝开启了“大中国”的时代》
行政
皇 帝
军事
监察
中书省吏户礼兵刑工
唐:三省六部 制
枢密院
宋:枢密院
御史台
汉:御史台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北方 游牧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元朝在制 度上与前后中原王朝既有延续,又有
断裂,而以延续为主。
——张帆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辽夏金元史》
延续体现在哪里?
地方上 实施行省制度
➢ 在全国设立10个行 省,并在行省之下 设置路、府、州、 县。
——张帆等著《辽夏金元史》
多民族共居的局面,使得元朝民族观念较
为开放包容,辽阔的疆域成为各民族共同生
活的家园。元朝的民族交融不是强制同化的
结果,而是在长期交往和共同生活中自然浸
润而成的。
——陈彩云《元朝强化了中华民族一体格局》
建章立制,大而不
阅读课文,找到元朝在中央采取了哪些措施?
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公元前60年,设西域 都护,标志着西域正 式归属中央政权
唐朝先后设安西都护 府,北庭都护府
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
边疆 西藏----宣政院
唐朝时期文成公主、 金城公主先后入藏, 立唐蕃会盟碑
元朝设设宣慰使司都 元帅府,由宣政院直 接统辖
从此,中央政府对 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 辖。
不少边疆地区,在历史上首次处于中央政权的直接管辖之下。元朝分别在这些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堂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堂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堂笔记一、元朝的建立1. 元朝于公元1271年由忽必烈在中国北方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2. 元朝实行元世祖忽必烈的“中原政策”,即依靠汉族文化和汉族人才巩固其统治。

3. 元朝采用行政区划制度,将全国分为二十四个行省(直辖市),实行三苏、九卿制度,建立完善的官僚体系。

二、元朝经济繁荣1. 元朝统一全国后,实行了完整的统一货币制度,方便了人民的交流和贸易。

2. 元朝修建了大量的运河和官道,使得交通十分便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 元朝还推广了衣冠、锦缎、茶叶、瓷器等文化艺术品,使得中国的商品远销东亚和大洋洲等地区,成为当时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三、元朝社会生活1. 元朝实行世袭制,将权力传承给子孙后代,严格限制平民和少数民族的权力。

2. 元朝重新推广了科举制度,为官员选拔提供了更加公正的平台。

3. 元朝将伊斯兰教引入中国,对近代中国的宗教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元朝对外交往1. 元朝与日本、高丽、安南等国家进行了频繁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2. 元朝的军事征服和政治扩张,使得周边国家不断向其归附和进贡。

3. 元朝采取外族婚姻政策,与花剌子模、突厥等国家缔结了姻亲关系,同时也与蒙古、西域、波斯等国建立了贸易和外交联系。

五、元朝的弊端和衰落1. 元朝的政治腐败不断加剧,官员贪污和暴行日益严重,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民不聊生。

2. 元朝经济发展的基础开始动摇,一方面由于汉水南移等自然因素带来的灾害,另一方面也是内部矛盾和战乱给予的沉重打击。

3. 元朝的统治思想和文化观念与汉族的习惯有所不同,导致宣传和文化活动不够充分,这也影响了国家在思想和文化领域的统一。

六、元朝的历史地位1. 元朝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和发展。

2. 元朝拓展了中国的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 元朝也是一个矛盾丛生的时期,其对中国社会的断层和破坏也为中国现代的发展留下了巨大的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A. 秦朝B. 隋朝C. 西夏D. 元朝【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忽必烈继位之后,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ABC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

2. 下列关于元朝疆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疆域超越汉朝和唐朝B. 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内C. 南逾阴山,北越海表D.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疆域辽阔广大,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元朝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到新疆、中亚地区,C项说法不正确,所以答案选C。

3. 据史料记载,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观测”,共设立了27个观测点,其中南海观测点设在黄岩岛。

当时给郭守敬下旨的是()A. 成吉思汗B. 忽必烈C. 宋太祖D. 朱元璋【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郭守敬”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郭守敬是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奉忽必烈的旨意进行“四海观测”,共设立了27个观测点,所以答案选B。

4. 下面是历史上某一朝代行政区划图(局部)。

下列有关该朝代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B. 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C. 取得雅克萨反击战的胜利D. 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即中央政府,职责总理全国政务,又称“都省”。

都省直接管理“腹里”地区(河北、山西、山东)。

“十省分天下之治”,其余地方设十个行省管理。

行省,意为行中书省,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反映的是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

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其他三个选项都不是元朝的事件。

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5.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 尧舜时的禅让制B. 西周的分封制C. 秦朝的郡县制D. 元朝的行省制【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疆域辽阔,战争频繁,为了便于管理,元朝创立行省制度,是秦朝以来郡县制度的发展,也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

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A. 世袭制B. 郡县制C. 科举制D. 行省制【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元朝疆域广大,为了有效实行控制地方,元朝创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A项创立于夏王朝;B项创立于秦朝;C项创立于隋朝。

故选D。

7.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A. 分封制B. 宗法制C. 内阁制D. 行省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巩固统一措施的知识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元政府实行了行省制度。

AB出现在西周,C出现在秦朝。

故选D。

8. 某中学历史老师确定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第一个全国性统一政权”,你认为下列地图中能为这一课题所用的材料是( )A. B.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历史识图能力。

认真观察,可知A图上有镐、蜀、巴等字样,是西周分封制的分布图,镐是西周的都城;B图是上有咸阳、桂林郡、象郡等,可见是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的地图;C图元朝的疆域图,因为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来管辖广阔的疆域;行省制度对后世历史影响深远,我国省级行政制度从此开始了;D图是清朝疆域图,清朝应用省制地方行政。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9. 元朝时直属于中央中书省的有()①山东②山西③河北④河南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A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10. 据《元史•百官志》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

”由此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应该位于下图中的()A. A地B. B地C. C地D. D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元朝时期在中央大都设立宣政院,专门管理藏族地区的事务,标志着西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所以上述图中A区域为宣政院辖地,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元朝对西藏的管辖点评:关于古代西藏地区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两族密切交往的基础;清朝时期,顺治册封达赖,康熙册封班禅,雍正设立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一起共同管理西藏;乾隆皇帝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1950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等。

11. 有一次,李肇星(我国前外交部长)和美国一位领导人会谈,对方说:“我对中国‘侵略’西藏感到非常不满。

”李肇星立刻问他:“你了解西藏的历史吗?”对方摇摇头。

李肇星说:“我可以向您解释,但您理解起来可能会有点困难,因为西藏被划入中国版图的时候,还没有美国这个国家。

”说到这里,台下响起了长久的热烈掌声。

“西藏被划入中国版图”始于()A. 元朝B. 明朝C. 秦朝D. 中华人民共和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

自此西藏成为中国一个行政区,本题选A。

考点: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12. 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元朝专门设置哪一机构加强对它的管辖()A. 宣政院B. 澎湖巡检司C. 西域都护D. 都护府【答案】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西藏”信息,结合课本的元朝时期的基础知识解答本题,元朝时期,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13.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A. 澎湖和台湾B. 澎湖和琉球C. 琉球和广州D. 澎湖和泉州【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地区,即澎湖和台湾。

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14. 对西藏加强管辖,并使之成为正式行政区的是()A. 汉朝政府B. 唐朝政府C. 宋朝政府D. 元朝政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朝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疆域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自此西藏成为中国一个行政区。

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15. 元灭南宋后不久,中国再度完成统一。

下列史实发生于元代的有()①全国的经济重心开始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②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③西藏成为正式的行政区④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史实发生于元代”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国的经济重心开始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是在西晋时期,①不符合题意;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的是宋朝的统治者,④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二、材料分析题1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

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尉司以达之。

……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元文类》卷四十材料二据史书记载,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即北到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北到鄂霍次克海。

其疆域之广,居中国各朝之冠。

与汉、唐极盛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不仅在面积上大大超过了它们,而且在控制程度上也远胜于它们。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哪些地方?(2)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作用?该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3)与前代比较,元中央政府与西藏、台湾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答案】(1)“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其邻近地区。

(2)行省制度。

行省制度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

以后各朝基本沿续下来,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代。

(3)西藏、台湾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解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元朝设立行省制度。

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中书省管辖大都及其邻近地区。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行省制度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

以后各朝基本沿续下来,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代。

(3)依据所学可知,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地区,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西藏、台湾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17. 识读下列元朝疆域图,回答问题。

(1)依据上图,写出元朝的疆域四至。

(2)从上图可以看出元朝统治者采取什么制度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管理的?(3))结合地图,说一说元朝统治者对边疆哪些地区的进行了的管辖?【答案】(1)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2)建立行省制度。

(3)对台湾:元朝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对西藏:元朝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将这一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由宣政院直接管辖;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完整而有效的管理。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元朝的疆域四至是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2)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元朝设立行省制度。

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元朝时在全国设立了10个行省,“行省”是地方行政机构,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3)依据所学可知,元朝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元朝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将这一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由宣政院直接管辖;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完整而有效的管理。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1)材料中的“封建变成郡县”是什么意思?“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反映出“元”实行的是什么制度?(2)“元”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哪-句说明了“元”实行这一制度的背景因素?(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