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典型试题分析
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部分历年真题详解2024版
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部分历年真题详解2024版人文地理部分是高考地理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历年高考地理试题中,人文地理部分占据了相当的比重。
在本文中,将详细解析2024版的历年真题,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人文地理考试。
一、城市与人口迁移城市与人口迁移是人文地理考试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在2024年的历年真题中,针对城市与人口迁移的问题有如下例题:题目1:某国的首都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快速,在过去几十年间,城市人口剧增,城市范围不断扩大。
这种城市扩张带来的问题主要有哪些?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对城市扩张问题的了解。
城市扩张带来的问题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以及社会资源不均衡等。
学生在回答时可以分别从交通、环境等方面进行论述,指出城市扩张带来的负面影响。
题目2:某国的人口流动现象比较明显,城市间的人口迁移不断进行。
请简要分析该国人口迁移的影响。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学生可以从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论述,指出人口迁移对城市经济发展、社会结构以及人力资源分布等方面的影响。
二、城市化与乡村发展城市化与乡村发展是人文地理考试中的另一个重要考点。
在2024年的历年真题中,关于城市化与乡村发展的问题有如下例题:题目1:随着城市不断扩大,乡村的发展面临一些问题。
请列举并简要分析乡村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乡村发展面临的问题。
学生可以从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经济状况等方面进行论述,指出乡村发展的困境。
题目2:某国的城市化进程较为迅速,但乡村地区依然存在一些发展机遇。
请简要介绍乡村发展的机遇,并给出具体例子。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乡村发展的机遇和成功案例。
学生可以从农业产业化、乡村旅游等方面进行论述,指出乡村发展的机遇,并给出具体的案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三、人口与经济发展人口与经济发展是人文地理考试中的另一个重要考点。
在2024年的历年真题中,关于人口与经济发展的问题有如下例题:题目1:某国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但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2024高考地理人文地理历年考题详解
2024高考地理人文地理历年考题详解地理科目在高考中一直以来都是考生备考难度较高的科目之一。
其中,人文地理作为地理科目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分析2024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的历年考题,帮助考生全面了解和应对这个科目的难点。
一、人文地理基础知识解析在开始分析具体的历年考题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
人文地理,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人口地理、城市地理、经济地理、农业地理、交通地理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熟悉各个方面的概念和重要的地理现象,掌握相关数据和案例。
下面是2024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历年考题的详细解析。
二、人文地理历年考题解析1. 2019年高考真题(全国卷):题目:我国西部地区属于自然环境条件较为艰苦的地区。
下列关于我国西部地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西部地区以温暖潮湿的气候为特点。
B. 西部地区资源富集,生态环境较好。
C. 西部地区以丘陵地貌为主。
D. 西部地区是中国的能源基地。
解析:答案为D。
根据题目中“我国西部地区属于自然环境条件较为艰苦的地区”可以排除A和B选项。
C选项的“丘陵地貌”不符合西部地区的地理特点。
D选项“西部地区是中国的能源基地”符合西部地区资源丰富的特点。
2. 2020年高考真题(北京卷):题目:下面哪个国家因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都很发达成为欧洲地区的“经济板块”?A. 法国B. 德国C. 英国D. 意大利解析:答案为B。
题目中提到“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都很发达”,根据欧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可以确定答案为B选项德国。
三、人文地理备考策略1. 多做历年真题:通过做历年真题,考生可以了解考试的出题方向和难点,掌握一些常见的解题技巧。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生在备考时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结合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加深对人文地理知识的印象。
3.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按照科目的重点和难点设置复习重点,同时注意整体知识框架的完整性。
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题目精讲
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题目精讲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的是地球上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等问题。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人文地理题目常常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概念、理论和实例,要求考生能够深入理解并准确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以下将针对几个典型的高考人文地理题目进行精讲。
题目一:中国的少数民族分布在哪些地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
其中,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但还有其他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各个地区。
这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山区和少数民族自治区等地方。
一些典型的例子有:1.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等地。
2.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地区。
3. 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的山区。
4. 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题目二:解释城市化的含义及其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和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
它是现代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表现之一,对城市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城市化使得城市的人口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这会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影响:1. 城市环境污染加剧: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2. 城市交通压力增大:城市化使得私家车拥有量增加,道路拥堵成为普遍问题,交通压力大大增加。
3. 城市用地紧张:城市化导致城市扩张,土地资源供不应求,城市用地紧张,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 社会问题突出: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拉大,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社会犯罪等问题也随之加剧。
题目三:比较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和新兴工业基地。
在中国的工业发展过程中,老工业基地和新兴工业基地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和具有各自的特点。
老工业基地是指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一带的一些老工业城市,如沈阳、长春、哈尔滨等。
在改革开放之前,这些地区曾是中国的工业重镇,拥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
初三地理人文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地理人文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1.图是世界著名宗教建筑的照片,从建筑风格看它属于()A.伊斯兰教的清真寺B.基督教的教堂C.东南亚佛教的佛塔D.中国道教的道观【答案】B【解析】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宗教建筑物。
如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
据图可知:图中所示的是基督教堂,是基督教的宗教建筑,十字架是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2.下列语言中,不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A.汉语B.葡萄牙语C.英语D.阿拉伯语【答案】B【解析】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必然工具,目前世界上共有2000多种语言,现在使用得比较多的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这6种语言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3.读埃及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埃及的城市分布形态呈A.团块状B.条带状C.点状D.环状【答案】B【解析】城市的形成主要是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埃及地处热带沙漠地区,气候干旱,水源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制约性因素,埃及境内唯一一条大河是尼罗河,因此埃及的城市主要沿尼罗河,呈带状分布,故本题选B。
【2】影响埃及城市分布形态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地势C.水源D.植被【答案】C【解析】埃及纬度位置低,大部分地区位于回归带上,气候干旱,水源成为埃及城市分布的限制性因素,同时也制约着工业的发展,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中东。
4.下列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A.北美洲北部B.北非C.南美洲南部D.西欧【答案】D【解析】世界上的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在人口分布上存在不均匀的特点,人口稠密区大部分位于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如西欧地区,这里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人口分布最为均匀,也是人口稠密地区之一;北美洲北部纬度高,气温低,人口分布少,北非地区由于气候干旱,人口也很稀少,南美洲南部地势陡峭,自然条件差,人口也稀疏,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稠密地区.5.下列属于人口稠密的地区是A.非洲沿海地区B.北美洲东部C.中亚地区D.南美洲亚马孙平原【答案】B【解析】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主要集中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带,如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洲的东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是人口稠密地区,而非洲沿海地区大多以沙漠为主,气候干旱,人口稀少;中亚地区离海远,气候恶劣,人口也较少,南美洲亚马孙平原气候过于湿热,人口也稀少,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人口稠密区.6.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人文地理综合题的解题方法分析
巩固练习
【练习一】图11为我国某区域图,图12为黄河上游的有色金属“走廊” 练习一】 11为我国某区域图, 12为黄河上游的有色金属“走廊” 为我国某区域图 为黄河上游的有色金属 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贺兰山以西的沙漠中分布着100多个盐湖,是我国西北盐区的一部分。 贺兰山以西的沙漠中分布着100多个盐湖,是我国西北盐区的一部分。 100多个盐湖 简述该区域多盐湖的自然原因。 简述该区域多盐湖的自然原因。 描述甘肃省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描述甘肃省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从气温方面看:辛菲罗波尔的年平均气温比切尔尼戈夫高, (1)从气温方面看:辛菲罗波尔的年平均气温比切尔尼戈夫高,辛菲 罗波尔的气温年较差比切尔尼戈夫小,辛菲罗波尔为21 7℃, 21. 罗波尔的气温年较差比切尔尼戈夫小,辛菲罗波尔为21.7℃,切尔尼戈夫 25.8℃。从降水方面看:辛菲罗波尔的年降水量比切尔尼戈夫少, 为25.8℃。从降水方面看:辛菲罗波尔的年降水量比切尔尼戈夫少,辛菲 罗波尔年降水量为505mm 切尔尼戈夫为601mm 505mm, 601mm; 罗波尔年降水量为505mm,切尔尼戈夫为601mm;辛菲罗波尔比切尔尼戈夫降 水季节变化小。 水季节变化小。 自然原因: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 (2)自然原因: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风力作用 人为原因:过度的土地开垦,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强。人为原因:过度的土地开垦,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加剧风力侵蚀作 用。 煤炭、水电等能源充足; 锰等矿产资源丰富;铁路、 (3)煤炭、水电等能源充足;铁、锰等矿产资源丰富;铁路、港口提 供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邻近欧洲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大。 供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邻近欧洲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大。 第聂伯河流域地势较平坦,水流平缓;降水较均匀, (4)第聂伯河流域地势较平坦,水流平缓;降水较均匀,径流量季节 变化不大;流域内以温带草原为主,河流含沙量较低,泥沙淤积程度低。 变化不大;流域内以温带草原为主,河流含沙量较低,泥沙淤积程度低。 土地辽阔,地势平坦,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5)土地辽阔,地势平坦,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水热配合较好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 ),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黑土分布广 土壤肥力较高;铁路交通发达,运输便利;周边地区城市众多、 泛,土壤肥力较高;铁路交通发达,运输便利;周边地区城市众多、乳用养 畜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畜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高中地理 人文地理典型试题分析
导学10 人文地理典型试题分析地理知识一般可分为自然地理(地图,地球,天气与气候,水文,地质,地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人文地理(农业、工业、城市、交通、人口、文化、旅游)和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区域资源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三大部分。
其中,人文地理知识内容繁多、时代性强、动态变化大,答题时不容易把握要点。
鉴于此种情况,本文通过对人文地理典型试题进行分析,以“抛砖引玉〞,突破人文地理知识复习的难关。
一、结合时事热点,以新颖的图表为素材,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征决定了地理图像的重要性,有人将地图形象地称为地理学的“眼睛〞,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中地图所占比例也大大增加。
目前,全国高中地理教材有多个版本,为表达高考的公平性、权威性,高考人文地理试题并不拘泥于某个版本的教材,而是趋向以热点为切入点,同时利用新颖的图表,以考查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对地理规律、原理的运用。
1.感悟高考,体验经典例1 (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I)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以下图。
当地1月平均气温3℃。
完成(1)一(2)题。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D.松嫩平原(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B.生产经验C.自然条件D.国家政策解析:此题隐含了有关粮食的热点问题,考查了农业地域分布、农业区位变化等主干知识。
(1)由题干“当地1月平均气温3℃〞可知该地是我国的南方地区。
1985年该地盛产水稻、油菜,而油菜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因此该地为长江下游的太湖平原。
(2)从1985年到2005年该地种植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水稻种植面积减小,蔬菜、花卉等种植面积增加较快,这说明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由水稻种植业向园艺业转变,具有城郊农业的特点,其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应该是市场需求量的变化。
答案:(1)B (2)A例2(2008年高考山东文综卷)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高中地理基本原理分析---人文地理考情分析及经典例题解析
高中地理基本原理分析---人文地理考情分析及经典例题解析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考情分析1.把握主干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与自然地理相比,人文地理相对容易,但内容具有“广”、“散”、“杂”的特点,系统性、条理性较差,学习时很难抓住重点和主干。
复习时可采用知识结构法,运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完善知识结构体系。
人文地理以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为主线,其考查的主干知识主要集中在:人口和城市、人类活动空间布局的区位分析、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2.理解基本原理,紧密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论证实际问题的综合学习能力是近几年人文地理高考的主旋律之一。
因此,人文地理的复习要紧密联系实际,注重运用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来分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核心知识聚焦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人口的出生、死亡导致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
就整个人类历史时期来看,由于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世界人口数量变化总的趋势是在不断增长的。
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有不同的特点。
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人口增长也有差异。
人口变化的过程曲线总结: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然在不同的时期或者不同的地区还会受到自然灾害、战争、风俗习惯、宗教、政策、环境问题等的影响。
【典型例题】下面四幅人口变化曲线图中,横轴表示时间。
读图回答1~3题。
1.若纵坐标表示人口总量,目前人口增长控制较为合理的是 ( )A.甲B.乙C.丙D.丁2.若纵坐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四图中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化趋势是( )A.甲B.乙C.丙D.丁3.形成我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的原因是 ( )A.出生率上升B.出生率下降C.死亡率上升D.死亡率下降解析:第1题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总量应在一定时间段内保持稳定,这样才利于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的稳定。
甲、丁两图人口总数下降过快、过多,而丙图反映的是人口总数大幅增加,都对社会发展不利。
2024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真题全方位解读
2024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真题全方位解读地理是科学的一门学科,旨在研究地球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在2024年高考中,地理科目中的人文地理部分被加入了真题,考察学生对于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和地球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的理解。
本文将对2024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真题进行全面解读。
第一部分: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涉及到资源利用、城市化、环境污染等多个方面。
2024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真题中的问题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利用: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利用方式和程度是人文地理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真题中可能会涉及到人类对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等的利用情况以及其中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2. 城市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地球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真题中可能会考察城市扩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城市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城市化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
3. 环境污染: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是人文地理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
真题中可能会涉及到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以及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与健康的影响。
第二部分:地球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地球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同样重要。
地形地貌、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都会对人类的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真题中的问题可能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影响。
真题中可能会涉及到地形地貌与交通运输的关系、地形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地形地貌对城市规划与发展的影响等问题。
2.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真题中可能会考察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水资源分配、城市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与策略。
3.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真题中可能会考察地震、洪水、飓风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对2024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真题的全方位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的相互关系,认识到人类必须合理利用和保护地球资源,努力实现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高考地理2024人文地理历年真题深度剖析
高考地理2024人文地理历年真题深度剖析一、概述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人文地理的题目屡见不鲜。
本文将对高考地理2024年人文地理历年真题进行深度剖析,以便考生对人文地理的重点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划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城市规划则是指对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的空间布局、建设和发展进行科学合理规划的过程。
在人文地理的历年真题中,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划是一个常见的考点。
例如,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关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题目中,涉及到了中国城市化的特点、优势产业和对农村的影响等内容。
考生需要深入理解中国城市化的阶段、速度和不平衡性等方面的知识点,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点回答与城市化相关的问题。
三、城市发展与社会问题城市发展是城市化的结果,也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然而,城市发展中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短缺等。
在高考地理中,探讨城市发展与社会问题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常见的考点。
例如,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中涉及到了城市化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考生需要了解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并能够就环境问题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同时,考生还需要掌握城市发展中其他社会问题的来源和对策。
四、社会文化与地域差异社会文化与地域差异是人文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不同的地域往往有不同的社会文化特点和发展趋势,这种差异性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常常成为一道题目。
例如,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关于中国不同地域发展差异的题目,要求考生就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差异进行分析。
考生需要结合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等因素,深入剖析北方和南方的差异,例如气候、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等。
五、全球化与文化交流全球化是近年来一个热门的话题,它涉及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融合。
文化交流则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高考地理人文地理历年真题全解2024
高考地理人文地理历年真题全解2024人文地理是高考地理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考生通常感觉较为困惑和难以理解的部分。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文地理知识,本文将通过对2024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真题的全面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问题2024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真题共包含多个问题,以下将对每个问题进行逐一解答。
问题一:请解释什么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10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指人类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对自然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人类活动主要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农业耕作等,这些活动会释放大量的工业废气、废水和垃圾,对大气、水域和土地造成严重污染。
问题二:请解释城市土地利用的概念,并列举几个常见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10分)城市土地利用是指城市用地的各种功能利用方式。
常见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包括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等。
住宅用地主要用于居民住宅建设,商业用地主要用于商业中心、购物中心和市场等地,工业用地主要用于工厂和企业的建设,交通用地主要用于道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公共设施用地则用于公园、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建设。
问题三:请解释城市化的意义和影响。
(10分)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提高的过程。
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城市化可以促进资源的集中配置和优化利用,提高生产效率。
另一方面,城市化也可以促进人才和知识的集聚,促进创新和科技进步。
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城市拥堵、环境污染和社会矛盾等。
问题四:请解释全球化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全球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0分)全球化是指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和交流日益加深的现象。
全球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全球化促进了全球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加快了商品、资金和技术的流动,提高了经济效率。
其次,全球化带来了全球分工和产业链的形成,促进了各国经济的互补和合作。
人文地理试题及解析答案
人文地理试题及解析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自然地理环境B. 人文地理环境C.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D. 地理信息系统2. 城市化的主要标志不包括:A. 人口向城市集中B. 城市面积扩大C. 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D.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3. 以下哪项不是文化景观的表现形式?A. 建筑B. 语言C. 宗教D. 气候4.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包括:A. 经济因素B. 政治因素C. 自然灾害D. 所有以上选项5.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拥有者?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巴西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快于________的增长速度。
8. 文化扩散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9.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________数量。
10. 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________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城市化对环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12. 描述文化景观在人文地理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
14. 分析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五、案例分析题(20分)15. 以一个具体的城市为例,分析其城市化过程中的人文地理特征。
解析答案一、选择题1. 正确答案:C.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2. 正确答案:C. 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3. 正确答案:D. 气候4. 正确答案:D. 所有以上选项5. 正确答案:D. 巴西(注:此题答案可能随时间变化而变化,需根据最新数据判断)二、填空题6. 正确答案:定性研究、定量研究、GIS分析7. 正确答案:城市用地8. 正确答案:扩散、迁移、传播9. 正确答案:人口10. 正确答案:经济活动三、简答题11. 城市化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土地资源紧张、城市热岛效应等负面影响。
人文地理历届高考解析50题
人文地理历届高考解析50题试题1治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是〔〕A.在受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B.重灾区大规模移民,并不再布局大、中型企业C.在中、下游修建蓄洪水库D.在下游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解题思路该题考察考生对治理淮河问题理解的程度,它要求考生理解淮河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以及治理获得的根本成就。
当年的题目是“不定项〞选择题,所以该题具有中等的难度。
但是,由于选项的表述应与题干的表述相吻合,故从它们的逻辑关系上也可以作出选择。
答案:D试题2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种子公司、运输公司均属于〔〕A.消费区域专业化B.农业消费机械化C.消费过程专业化D.农业消费商品化解题思路该题考察考年对社会上新出现的农业方式的变化的理解程试,属于人文地理的根本问题,作为考试试题那么属于简单的问题。
答案:C试题3以下四组中,全部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核电、焦炭、水能、煤气B.水电、蒸气、汽油、煤气C.水电、焦炭、炼油、天然气D.火电、沼气、蒸气、风能解题思路能源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此题考察考生对于日常大量接触的能源,哪些是一次能源,哪些是二次能源,是否有正确的理解。
答案:B试题4读所给城市平面图〔图2-2-1〕。
根据工业布局原理,各工业区的布局相对合理的是〔〕解题思路该题考察考生对工业布局常识和城市环境问题理解的情况,以及进展逻辑推理判断的才能。
在“不定项〞选择题的大背景下,该题是明显的单项选择题,在当年也属于比拟容易的题目。
答案:D试题5以下四地的工业布局属临海型的是〔〕A.匹兹堡B.伯明翰〔英国〕C.福山D.硅谷解题思路题目采用了正向选择比拟难、排除不可选项比拟容易的方案,目的在于:其一,扩大知识的覆盖面;其二,适度增加题目的难度。
题目中的匹兹堡、英国伯明翰都是典型的煤铁复合体型工业,硅谷那么是代表性的临空型工业。
剩下的就是正确选项。
答案:C。
初二地理人文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地理人文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1.关于我国地理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物产资源丰富B.我国的地区差异不明显C.我国自然灾害小D.经济建设成就巨大,现在是发达国家【答案】A【解析】我国自然环境多种多样,资源丰富,各个地区差异十分明显,自然灾害多发,经济建设成就巨大,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故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2.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的许多商品进入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同时,国外进口的商品在我国的市场上也日益丰富了起来,据此,回答问题。
【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贸易,各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B.经济的全球化,使得我国无须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C.经济的全球化,使得我国必须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D.加强与各国、各地区经济合作的同时,我国还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答案】B【解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密切,经济逐渐全球化,全球化的经济要求我国必须加强同世界上其它国家的经济交往,同时还需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故选B。
【2】昆明的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这说明A.是交通运输的发展缩小了世界的距离B.我国鲜花保鲜技术还未成熟C.这是我国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结果D.是国际互联网缩小了世界的距离【答案】A【解析】鲜花属于容易变质的物体,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鲜花能够在第一时间到达世界各地,这说明,交通运输缩小了世界的距离,故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经济全球化。
3.读下面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轮廓图,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以上四个国家中,与中国接壤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A【解析】我国面积辽阔。
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陆上与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14个国家接壤。
据图可知:甲为印度;乙为澳大利亚;丙为美国;丁为巴西,其中只有印度与我国接壤,故本题选A。
高考地理人文地理历年真题全覆盖2024
高考地理人文地理历年真题全覆盖2024高考地理是中学生们备战高考的一大挑战,其中的人文地理部分更是需要广泛的知识储备和解题技巧。
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复习人文地理,本文将全面介绍并解析历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真题,为考生们提供全面的复习参考。
一、人文地理的概述人文地理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作用。
其内容包括人口、聚居、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方面,是地理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二、人文地理历年真题分析以下是历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真题的全面分析。
1. 20xx年高考真题考题描述:某国家位于欧亚交界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其国家发展的重要优势。
请简要分析该国家的地理位置对其经济、交通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解析:这道题目要求考生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该国家的经济、交通和文化发展。
考生可以结合该国家的地理位置,分析其临近的海洋或河流是否对经济发展有利;是否处于世界重要交通枢纽地带,交通是否发达;地理位置是否导致该国家文化的多元性等。
2. 20xx年高考真题考题描述:某市位于国内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港口。
近年来,该市通过改革开放,成功引进了众多外资企业,推动了经济迅速发展。
请分析该市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解析:考生需要分析该市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可以从该市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角度分析,自然资源的利用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考生还可以从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企业的角度进行分析,这些因素对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对于未来的展望,考生可以从新技术、新产业的引入以及进一步加强与国际接轨等方面进行展望。
3. 20xx年高考真题考题描述:某国家由于自然资源的匮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然而,该国通过改革开放和外资引进,成功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请分析该国家改革开放和外资引进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对其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预测。
高中地理《人文地理》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人文地理》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1.表格中的四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2.具有甲地区城市化状况特征的国家多分布在()A.非洲B.欧洲C.北美洲D.大洋洲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了下列哪一种人地关系的思想()A.地理环境决定论B.相互影响,相互作用C.可持续发展论D.人定胜天下图为我国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年龄性别结构金字塔图(返迁指流动人口返回原地工作、生活的行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由图可知()A.流动人口中男性人口总体多于女性B.同年龄段女性流动人口比男性多C.返迁人口中男性人口年龄小于女性D.同年龄段男性返迁人口比女性少5.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不断增多且年龄明显偏小,主要是因为()A.身体素质更好B.个人教育需求C.就业机会增多D.婚姻家庭需要据《晋书》记载,汉晋时期,山东有东莞郡治,在刘裕北伐行动后,东莞郡治逐渐在地图上消失,却在珠江三角地区诞生了一个“东莞郡”。
完成下面小题。
6.引起汉晋时期山东东莞郡治消失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7.与广东省比,影响山东省环境承载力相对较低的主要自然资源是()A.土地资源B.淡水资源C.矿产资源D.生物资源读山东省西南部地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明清时期,济宁工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丰富B.交通便捷C.地势平坦开阔D.地处三省交界处9.济宁成为京杭运河最北端港口的原因有()①济宁以北地区海洋运输发达②济宁以南地区铁路运输落后③济宁以南地区内河航运发达④济宁以北地区京杭运河淤塞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10.由图可知,现阶段济宁比枣庄()A.城市等级高B.交通通达度高C.城市人口少D.服务种类多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某企业已发展成为全球知名数字企业,并催生大量相关数字企业,推动数字产业发展成为城市新兴的支柱产业。
专题04 区域人文地理要素分析 (测试)(解析版)
专题04 区域人文地理要素分析(测试)(解析版)(时间90分钟,共10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图中左图阴影表示东南亚中南半岛某种粮食作物分布,右图为中南半岛的气候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区域的气候特点是A.终年高温多雨B.降水季节变化大C.冬季温和湿润D.夏季炎热干燥2.该粮食作物为A.小麦B.玉米C.水稻D.大豆3.该区域发展农业的有利气候条件是A.晴天多,光照强B.气温高,水热充足C.昼夜温差大D.水旱灾害少【答案】1.B 2.C 3.B【解析】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的半岛而得名,与中国山水相连,大部分地区位于低纬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夏季多雨,受气候及社会因素的影响,该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1.由图可知,该区域是中南半岛,这里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背靠亚欧大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这里大部分地区属于全年高温、夏季多雨的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很大,故选B。
2.由上题可知,该地区是全年高温、夏季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雨热同期的气候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加上该地区人多地少,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故选C。
3.该地区属于全年高温、夏季多雨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丰沛,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夏季多雨、晴天较少,昼夜温差也小,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水旱灾害频繁发生,故选B。
图为“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比北美洲广,是因为欧洲西部()A.深受暖流影响B.常年盛行西风C.地形平坦D.山脉多南北走向5.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最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是()A.乳畜业B.水稻种植C.小麦种植D.油菜种植【答案】4.C 5.A【解析】4.欧洲西部南北是山地,中部是辽阔的平原,这种地形格局有利于中纬西风深入大陆内部,形成辽阔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同纬度北美西部,因受高大山系的阻挡,中纬西风难以深入内陆,所以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较小,C正确,D错误。
2024年高考地理专题人文地理历年题目归纳
2024年高考地理专题人文地理历年题目归纳地理作为一门学科,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方向。
而在高考中,地理题目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人文地理题目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归纳整理历年的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题目,可以帮助考生了解题目的出题风格和考点,为备考高考地理专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一项重要分支,它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活动和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在高考中,人文地理常常涉及人口与城市、经济与交通、文化与旅游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2024年高考地理专题人文地理历年题目归纳:一、人口与城市1. “城市人口流动是中国城市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请结合具体例子,分析中国城市人口流动的原因和影响。
(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2. “外来人口对城市发展有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请结合实际情况,说明外来人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二、经济与交通1. “交通网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请以某一地区为例,论述交通网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2. “乡村振兴战略应注重发展农村交通。
”请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农村交通对乡村振兴的作用。
(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三、文化与旅游1. “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
”请以某一文化遗产地为例,论述该地区利用文化遗产开展旅游的方式和效果。
(2023年高考地理试题)2. “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平衡游客需求和文化保护。
”请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方法。
(2021年高考地理试题)通过以上归纳,我们可以看出2024年高考地理专题人文地理题目主要涉及人口与城市、经济与交通、文化与旅游等方面的内容。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同时灵活运用案例进行解答。
对于人文地理历年题目的学习归纳,可以帮助考生对题目类型和命题思路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和解答相关题目。
2024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专题历年真题全面解读
2024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专题历年真题全面解读一、人文地理概述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通过对历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专题的真题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文地理的知识点和考点。
二、历年真题解读1. 2018年高考真题2018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专题涉及到中国的城市体系和土地利用。
该题要求考生分析中国城市体系变化的原因,并结合具体实例说明中国城市体系重要节点的发展变化。
解析:在解答这道题时,考生可以首先概述中国城市体系的整体变化趋势,如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日益巩固、区域中心城市的崛起、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等。
然后,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和产业分布的关系来解释这些变化的原因。
最后,选取一个具体的城市,如上海、深圳等,说明该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
2. 2019年高考真题2019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专题涉及到城市化与环境。
该题要求考生针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分析其原因和解决办法。
解析:在解答这道题时,考生可以先指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垃圾处理等。
接着,分析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如工业化速度过快、能源消耗大、环保意识薄弱等。
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如加强环境监管、推广清洁能源、提高环保意识等。
3. 2020年高考真题2020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专题涉及到移民与区域发展。
该题要求考生以中国的黄土高原为例,探讨移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解析:在解答这道题时,考生可以先介绍黄土高原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如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
然后,分析移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如从农业向工业转型、促进人口流动、带来新的文化和技术等。
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如加强水土保持、发展可持续的农业、提高移民素质等。
4. 2021年高考真题2021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专题涉及到城市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该题要求考生以中国城市的老旧小区改造为例,分析老旧小区改造对城市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4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历年真题精细分析
2024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历年真题精细分析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高考地理科目中,人文地理占据重要的篇章,涉及到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2024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部分的历年真题进行精细分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考试。
一、历年真题概述在2024年的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部分,考生需要对历年真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这些历年真题覆盖了人文地理的不同领域,考察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其中,涉及到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城市化进程、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等。
考生准备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部分需要掌握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解答。
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在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部分的历年真题中,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通过分析历年真题,我们可以发现城市化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具有重要影响。
城市化过程中,人口集聚、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相互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和城市景观。
此外,城市化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大量的人口集聚在城市中,对资源的需求和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加,城市面临着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人口管理和环境保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挑战。
三、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部分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
通过历年真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是很明显的。
一方面,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化进程较快,城市化水平较高;另一方面,西部和东北地区相对欠发达,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地域差异主要是由于自然条件、资源分布、政策支持等因素的不同所致。
对于考生来说,需要了解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发展方向,能够分析地域差异的原因,为国家区域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高考地理人文地理2024历年真题精析
高考地理人文地理2024历年真题精析高考地理是考察考生对地理知识和分析能力的重要科目之一,其中人文地理作为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比重。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对2024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的历年真题进行精析,希望能够为考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XX题目这道题目涉及到某个地理现象或者概念,要求考生结合地理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在解答过程中,考生可以运用以下方法进行思考:1. 审题深入理解: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涉及的具体地理现象或概念,掌握题目要求和考点。
2. 找准思路:对于该题目,应从哪些方面对现象进行分析?如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理论进行解答?3. 运用地理知识: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该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等。
4. 数据论证:如果有相关数据支持,可以根据数据进行论证和解释。
5. 结论总结:对以上分析进行总结,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通过以上的解题思路,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这类地理人文题目,提高解题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XX题目这道题目要求考生对某个地理事件或者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在解答过程中,考生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写作:1. 事件概述:简要介绍所涉及的地理事件或问题的背景和关键信息。
2. 影响因素分析:结合地理知识,对该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和解释。
3. 案例分析:可以引用具体的案例或事实来支持观点,进一步加深对事件的理解。
4. 地理意义:从地理角度出发,分析该事件对地理变迁或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意义。
5. 对策建议:根据对该事件的分析,提出解决或应对该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解答结构,考生可以更好地展示地理知识和思考能力,提高文章的逻辑性和阅读性。
三、XX题目这道题目是一个关于人口地理学的题目,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的人口地理知识,分析和解释某个具体的人口现象或问题。
在解答过程中,考生可以运用以下方法进行思考:1. 理论知识运用:运用人口地理学的相关理论或模型,解释该人口现象的成因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地理典型试题分析山东省高青县高青一中李兴防文章来源:2008年下半年度《试题与研究》地理知识一般可分为自然地理(地图、地球、天气与气候、水文、地质、地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人文地理(农业、工业、城市、交通、人口、文化、旅游)和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区域资源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三大部分。
其中,人文地理知识内容繁多、时代性强、动态变化大,答题时不容易把握要点。
鉴于此种情况,本文通过对典型试题进行分析,以“抛砖引玉”,突破人文地理知识复习的难关。
一、结合时事热点,以新颖的图表为素材,考查对教材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征决定了地理图像的重要性,有人将地图形象地称为地理学的“眼睛”,因此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中图像所占比例大大增加。
目前全国高中地理教材有多个版本,为体现高考的公平性、权威性,高考人文地理试题并不拘泥于某个版本的教材,而是趋向以热点为切入点,利用新颖的图表以考查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对规律、原理的运用上。
1.感悟高考,体验经典例1(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张某承包了O.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下图。
当地1月平均气温3℃。
完成⑴~⑵题。
⑴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D.松嫩平原⑵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B.生产经验C.自然条件D.国家政策解析:本题隐含了有关粮食的热点问题,考查了农业地域分布、农业区位变化等主干知识。
(1)由题干“当地1月平均气温3℃”可知该地是我国的南方地区,1985年种植业盛产水稻、油菜,而油菜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因此该地为长江下游的太湖平原。
(2)从1985年到2005年种植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水稻种植面积减小,蔬菜、花卉等种植面积增加较快,这说明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由水稻种植业向园艺业转变,具有城郊农业特色,其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应该是市场需求量的变化。
答案:⑴B ⑵A例2 (2008年高考山东文综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
左图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右图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
⑴读图,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⑵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借用新颖的图表考查城市化过程、特点,不同城市规模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
(1)由左图中城市化水平变化可以看出我国从1978年开始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城市化速度加快,东、中、西城市化差异明显,东部经济水平最高,城市化速度最快,水平最高。
由右图可以看出,与1980年相比,2004年我国特大、大、中、小城市都有所增加,其中中小城市增加速度最快、数量最多,并占主体地位。
⑵我国西部优先发展大城市,有利也有弊。
若回答为“合理”,则可利用“中心地理论”从大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来回答,着力强调大城市能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若回答为“不合理”,则可从大城市发展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入手,强调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跟不上城市化水平,再加上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薄弱,极力发展大城市会带来很多问题。
答案要点:⑴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
⑵答案一:合理。
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
答案二:不合理。
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技巧点拨,触类旁通⑴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挖掘图表中的有效信息,特别是隐含信息(有些信息本身就是答案),并弄清楚信息之间的联系。
假如信息缺少联系,则需从背景知识库(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变化过程等)里有选择性地提取出来,通过联想进行链接。
⑵由图例入手,分析、对比图表中各个要素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并正确进行图文转换,搭建解题的“桥梁”。
⑶对易混的地理概念要分清楚,如大农业与小农业,耕作制度、复种指数与垦殖指数,工业分布与工业布局,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城市的地域形态与布局形式等。
⑷各区位因素及其评价是人文地理知识的重点,包括人口、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商业、旅游等。
解答模式是从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气候、水源、土壤、植被等)、社会因素(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资源、基础设施、国防等)、环境因素等方面考虑,再结合题目中的信息与问题用发展的观点有针对性地组织答案。
⑸关注身边的地理问题、地理现象、社会热点,缩小地理复习与高考试题情景之间的距离,用热点带动教材主干知识的复习,但同时还要切忌盲目追从热点。
⑹遇到新颖图表不要慌乱,一定要冷静思考,细细分析问题与图表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有条理地组织答案,思路要开阔,必要时要从正反两方面去分析。
二、以自然地理为背景,考查自然地理要素对人口、城市、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影响,突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综合性研究“地”主要是为了“人”的需要,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对人类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人类在从事产业活动时也要遵循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
如坡地限制了种植业的发展,为了改造坡地,人们建造了梯田,但是只能在缓坡上才适宜建造梯田。
1.感悟高考,体验经典例3 右图为某平原地区土壤表层解冻起始日期等值线图。
完成⑴~⑵题。
⑴推测P地属于A.草原区B.森林区C.都市区D.农耕区⑵图示区域可能位于A.美国B.法国C.澳大利亚D.巴西解析:本组题通过某平原地区土壤表层解冻起始日期的变化,考查人类活动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⑴图中等值线向北弯曲,中心点P处土壤表层解冻日期在3月29日以前,解冻时间早,四周解冻时间晚,说明该地与同一纬度相比温度回升快,气温高,表示城市热岛效应。
⑵图示平原大部分地区在3月29日以前土壤表层气温在0°C以下,冬季寒冷,而澳大利亚、巴西都位于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终年气温较高且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温度逐渐降低。
法国大部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冬季气温在0°C以上,只有美国国土辽阔,中央大平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有结冻现象,3月份以后,随着春季的到来,逐渐解冻。
答案:⑴C ⑵A例4(2008年高考宁夏文综卷)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
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⑴甲、乙两路段多发浓雾,试说明其原因。
两路段中哪一段受浓雾影响频次更多,时间更长,为什么?⑵随着人口的增加,丙村要扩建居民点。
若只考虑沿着山前公路扩建,试比较说明在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建设民居条件的差异。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气象对交通的影响和地形、气候、自然灾害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即从自然地理入手考查人文地理知识。
⑴由材料可知浓雾是冷空气平流形成的,一是地势低,冷空气容易进入;二是近地面水汽充足,有利于浓雾的形成。
⑵由图示可知乙路段海拔在50米以下,比甲路段海拔低,且接近河流,水汽充足。
结合浓雾的形成条件,得出乙地浓雾形成的频次更多,时间更长。
⑶聚落扩展需要考虑平地是否开阔,相邻山地的陡缓,是否易发生自然灾害,对环境的破坏程度等。
答案要点:⑴地势比较低(冷空气容易进入);水汽较多(靠近河流易产生浓雾)。
乙路段。
乙路段地势较甲路段(更)低平,(离山较远,)冷空气更容易进入,接近(开阔)河谷的路段比甲路段更长(水汽较多)。
⑵东北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狭窄,相邻山坡比较陡,有峭壁,存在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隐患。
南偏西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宽阔,可以使用的建筑用地较多,相邻山地比较和缓,一般不存在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隐患。
2.技巧点拨,触类旁通⑴明确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组成:地形主要包括地质条件、地势高低、地形类型,气候主要包括光照、热量、水分,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量、水位、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土壤主要包括组成、肥力等。
这些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要针对问题分别进行解答。
⑵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回答地理问题时应遵循全面的、综合的、发展的观点,决不能片面、孤立地思考问题。
⑶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思考,在进行人类活动时要扬长避短,使地理环境服务于人类的同时,更要考虑如何保护环境,实现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
三、以某一区域(或模拟区域)为背景,考查区位选择、区位条件评价及人地关系,突出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地理原理、规律、结构、联系等又需要在区域地理中去落实和验证。
因此,高考中的许多试题,特别是综合题都是借助地理区域为背景进行考查的。
1.感悟高考,体验经典例5 (2008年高考海南地理卷)下图示意某中纬度半湿润地区,A是乙地从B河引水的中继水库。
完成下列要求。
⑴由A水库至乙地修建引水明渠后,丙地作为水源保护地,产业发展方针应该是__________。
⑵乙地现有水源(包括从B河引水)不能满足其今后发展的需要,试列举可能的应对措施。
解析:图示区域不能具体进行空间定位,但由题干可知该地是中纬度半湿润地区。
这里降水较少,水源主要靠地下水、河水,可联想我国华北地区的相关知识进行发散思维。
⑴丙地作为水源保护地,其首要任务是防治水体污染,产业发展必须严格控制污染源。
农业方面,应发展生态农业,退耕还林,营造水源涵养林,最大程度遏制生态恶化;工业方面,要严格限制污染性企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提高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环保意识。
⑵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展开,开源包括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节流包括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改进灌溉技术,工业污水处理后循环利用等。
答案要点:⑴严格限制所有对水源有污染的生产活动(必须关停也不能新建对水源有污染的工业,并严格控制农业污染及其他污染) ⑵节约用水;革新技术,提高废水处理和循环使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其他区域寻找水源,)进行跨流域调水;(研发新技术,加大)海水淡化(量):收集雨水。
例6(2008年高考海南地理卷)如下图所示,拟在A地与B地之间建设高速公路,有两种选线方案:方案①通过半荒漠地区,所需建设成本约为15亿元;方案②通过地形破碎、人口较稠密的区域,所需建设成本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