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基础教学大纲1

合集下载

《控制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控制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控制工程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编号:A340008,学分3,学时:48,实验:6)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以机电工程领域的线性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介绍应用数学工具或试验结果对线性反馈控制系统进行建模、性能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反馈闭环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原理,初步掌握建立机电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能应用数学手段进行线性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初步掌握控制系统设计校正方法,并初步了解离散控制系统和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基本,初步了解MA TLAB软件在控制系统分析设计中的应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或继续深造打下基础。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1 课程内容第一章控制系统导论一般了解1-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1-2 自动控制系统示例1-3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1-4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重点掌握2-1 傅里叶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2-2 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2-3 控制系统的复数域数学模型2-4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与信号流图第三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重点掌握3-1 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3-2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3-3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3-4 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3-5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3-6 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第四章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重点掌握4-1 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4-2 常规根轨迹的绘制法则4-3 广义根轨迹4-4 系统性能的分析第五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重点掌握5-1 频率特性5-2 典型环节与开环系统频率特性5-3 频域稳定判据5-4 频域稳定裕度5-5 闭环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第六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一般了解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6-2 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6-3 串联校正6-4 反馈校正三、上机实验要求实验要求见有关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闭环电压控制系统,2学时实验二频率特性的测试与系统参数的确定,2学时实验三串联校正研究,2学时四、能力培养的要求1、经过经典控制理论的学习,提高机电装备的应用维护水平,以及改进、设计或研究能力。

《控制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控制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控制工程基础》教学大纲英文名称:Control Engineering Foundation学分:2.5学分学时:40学时实验学时:4学时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工与电子学、复变函数、工程力学教学对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的本科生教学目的:本课程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专业课和从事本专业科研、生产所必备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熟悉过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掌握控制系统分析的一般方法和基本理论,为过程装备控制工程的分析和设计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控制工程基础主要介绍反馈控制系统的经典控制理论及其工程分析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反馈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物理系统的数学模型、典型环节和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的基本概念及分析方法,使学生能顺利学习后续的专业课。

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1-1 控制理论的发展概述自动控制概念;发展概述§1-2 控制系统组成过程控制示例;控制系统组成;基本术语;§1-3 方框图§1-4 控制系统分类系统结构;按给定值分类;按系统特性分类;按系统信号分类§1-5 对控制系统要求基本要求:了解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理论的发展及控制系统分类;掌握控制系统性能指标。

重点:了解自动控制的组成及反馈原理。

难点:控制系统方框图代表含义。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0学时)§2-1 概述§2-2 数学模型的建立理论推导的一般步骤;示例(机械系统,电气系统);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2-3 控制系统的复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拉氏变换;传递函数(典型环节);§2-4 控制系统方框图动态结构图的建立及示例;动态结构图的常用符号及连接式;方框图的等效变换;方框图的等效变换示例§2-5 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闭环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给定输入下的闭环传递函数;扰动信号下的闭环传递函数;系统输出;闭环控制系统误差传递函数基本要求:掌握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理论推导的一般步骤和拉氏变换的含义,熟悉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了解动态结构图的建立方法,能确定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给定输入下的闭环传递函数及扰动信号下的闭环传递函数和闭环控制系统误差传递函数。

《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控制工程基础,Fundamentals of Control Engineering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分:2.5总学时:48 其中,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8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先修课程:工程数学,工程力学,电工电子等。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在机械类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

它是进行控制系统动态特性分析的基础,目前自动控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和宇航等各个领域。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系统动态特性数学模型的建立和研究方法,并学会应用这些研究方法对已知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问题进行分析,以及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并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工程技术工作、进行科学研究、开拓新的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以线性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理解自动控制的基本含义,自动控制的基本要求,自动控制系统与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反馈及反馈控制。

2.理解数学模型、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相似性原理的概念;掌握线性元件和系统的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线性系统的叠加原理和非线性运动方程线性化的方法。

3.掌握一阶、二阶及高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分析和性能指标计算;理解控制系统的误差与稳态误差的概念,系统稳态误差的计算;掌握控制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稳定的充要条件及时域稳定判据。

4.掌握判断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奈魁斯特稳定判据、对数稳定判据和相对稳定裕量的概念及计算。

5.理解控制系统校正的概念和校正方法。

6.掌握控制系统的串联校正方法和校正装置的设计;掌握控制系统的并联校正的作用及校正方法。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三、各章节主要知识点与教学要求1.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2)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3)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4)控制工程的发展概况。

《控制工程基础》电子教案

《控制工程基础》电子教案

《控制工程基础》电子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控制工程的概念、内容和研究方法理解控制工程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和重要性1.2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定义系统、输入、输出和反馈区分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1.3 控制工程的目标掌握稳定性、线性、非线性和时变性等控制系统的特性学习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第二章:数学基础2.1 线性代数基础掌握向量、矩阵和行列式的基本运算学习线性方程组和特征值、特征向量的求解方法2.2 微积分基础复习极限、连续性和微分、积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应用微积分解决实际问题2.3 复数基础了解复数的概念、代数表示法和几何表示法学习复数的运算规则和复数函数的性质第三章:控制系统分析3.1 传递函数定义传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学习传递函数的绘制和解析方法3.2 频率响应分析理解频率响应的概念和特点应用频率响应分析方法评估系统的性能3.3 根轨迹分析掌握根轨迹的概念和绘制方法分析根轨迹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第四章:控制系统设计4.1 控制器设计方法学习PID控制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了解模糊控制器和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方法4.2 控制器参数调整掌握控制器参数调整的目标和方法应用Ziegler-Nichols方法和频域方法进行参数调整4.3 系统校正和优化理解系统校正的概念和目的学习常用校正方法和优化技术第五章:现代控制理论5.1 状态空间描述了解状态空间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学习状态空间方程的求解和状态反馈控制5.2 状态估计和最优控制掌握状态估计的概念和方法学习最优控制的目标和求解方法5.3 鲁棒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理解鲁棒控制的概念和特点了解自适应控制的设计方法和应用场景第六章: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6.1 稳定性的定义和性质理解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和重要性学习稳定性分析的基本方法6.2 劳斯-赫尔维茨准则掌握劳斯-赫尔维茨准则的原理和应用应用劳斯-赫尔维茨准则判断系统的稳定性6.3 李雅普诺夫方法了解李雅普诺夫方法的原理和分类学习李雅普诺夫第一和第二方法判断系统的稳定性第七章:线性系统的控制器设计7.1 控制器设计概述理解控制器设计的目标和重要性学习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方法7.2 PID控制器设计掌握PID控制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应用PID控制器进行系统控制7.3 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了解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学习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和应用第八章: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8.1 非线性系统概述理解非线性系统的概念和特点学习非线性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8.2 非线性系统的描述方法学习非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和描述方法应用非线性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系统的性质8.3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应用了解非线性控制系统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学习非线性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方法第九章:鲁棒控制理论9.1 鲁棒控制概述理解鲁棒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学习鲁棒控制的基本方法9.2 鲁棒控制设计方法掌握鲁棒控制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应用鲁棒控制设计方法设计控制器9.3 鲁棒控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了解鲁棒控制在实际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学习鲁棒控制在控制系统中的设计和优化方法第十章:控制系统仿真与实验10.1 控制系统仿真概述理解控制系统仿真的概念和重要性学习控制系统仿真的基本方法10.2 MATLAB控制系统仿真掌握MATLAB控制系统仿真工具的使用应用MATLAB进行控制系统仿真和分析10.3 控制系统实验了解控制系统实验的目的和重要性学习控制系统实验的方法和技巧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性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系统、输入、输出和反馈区分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掌握稳定性、线性、非线性和时变性等控制系统的特性重点环节2:传递函数和频率响应分析传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传递函数的绘制和解析方法频率响应的概念和特点,频率响应分析方法分析根轨迹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重点环节3:控制器设计方法和参数调整控制器设计方法,包括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和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控制器参数调整的目标和方法,应用Ziegler-Nichols方法和频域方法进行参数调整重点环节4:状态空间描述和最优控制状态空间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状态空间方程的求解和状态反馈控制状态估计和最优控制的目标和求解方法重点环节5: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和鲁棒控制理论非线性系统的概念和特点,非线性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鲁棒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鲁棒控制的基本方法重点环节6:控制系统仿真与实验控制系统仿真的概念和重要性,控制系统仿真的基本方法MATLAB控制系统仿真工具的使用,应用MATLAB进行控制系统仿真和分析控制系统实验的目的和重要性,控制系统实验的方法和技巧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教案涵盖了控制工程基础的十个章节,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性、传递函数和频率响应分析、控制器设计方法和参数调整、状态空间描述和最优控制、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和鲁棒控制理论以及控制系统仿真与实验。

《控制工程基础》电子教案

《控制工程基础》电子教案

《控制工程基础》电子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解释控制工程的定义强调控制工程在工程学中的重要性概述课程的目标和内容1.2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介绍控制系统的定义解释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讨论控制系统的分类和特点1.3 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简述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强调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性第二章:数学基础2.1 线性代数基础介绍矩阵和向量的基本运算解释行列式和逆矩阵的概念讨论矩阵的秩和特征值2.2 微积分基础复习微积分的基本概念介绍导数和微分方程的概念讨论积分的概念和方法2.3 离散时间系统介绍离散时间系统的定义解释离散时间系统的差分方程讨论离散时间系统的性质和特点第三章:连续时间系统3.1 连续时间系统的描述方法介绍连续时间系统的微分方程描述解释状态空间描述的方法讨论两种描述方法的关系和转换3.2 连续时间系统的稳定性介绍连续时间系统的稳定性概念解释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的判断方法讨论稳定性条件和不稳定性的原因3.3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介绍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解释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概念讨论时域分析的应用和意义第四章:离散时间系统4.1 离散时间系统的描述方法介绍离散时间系统的差分方程描述解释离散时间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讨论两种描述方法的关系和转换4.2 离散时间系统的稳定性介绍离散时间系统的稳定性概念解释离散时间系统的稳定性条件讨论稳定性判断方法和不稳定性的原因4.3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介绍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解释离散时间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讨论时域分析的应用和意义第五章:控制器设计5.1 概述控制器设计的目标和方法解释控制器设计的目标介绍常见的控制器设计方法5.2 PID控制器设计解释PID控制器的作用和原理介绍PID控制器的参数调整方法讨论PID控制器的应用和优点5.3 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介绍状态反馈控制器的作用和原理解释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讨论状态反馈控制器的优点和应用第六章:频域分析6.1 频率响应分析介绍频率响应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传递函数和频率响应之间的关系讨论频率响应分析的方法和步骤6.2 传递函数的性质介绍传递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解释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讨论传递函数的稳定性和频率特性6.3 频域设计方法介绍频域设计方法的概念和原理解释截止频率和滤波器设计的要求讨论常用频域设计工具和技术第七章:频域设计实例7.1 低通滤波器设计介绍低通滤波器的作用和应用解释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讨论低通滤波器的性能指标和选择7.2 高通滤波器设计介绍高通滤波器的作用和应用解释高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讨论高通滤波器的性能指标和选择7.3 其他类型滤波器设计介绍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的作用和应用解释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讨论不同类型滤波器的性能指标和选择第八章:状态空间分析8.1 状态空间表示介绍状态空间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解释状态空间矩阵和状态方程讨论状态空间表示的优点和应用8.2 状态空间稳定性和可控性介绍状态空间稳定性和可控性的概念解释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和李雅普诺夫可行域讨论状态空间稳定性和可控性的判定方法8.3 状态空间最优控制介绍状态空间最优控制的概念和原理解释哈密顿-雅可比方程和解法讨论状态空间最优控制的应用和实现方法第九章:非线性控制9.1 非线性系统的定义和特点介绍非线性系统的定义和特点解释非线性系统的常见类型和行为讨论非线性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和挑战9.2 非线性控制器设计介绍非线性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和工具解释非线性PID控制器和滑模控制器的设计讨论非线性控制器的应用和效果9.3 非线性控制的应用实例介绍非线性控制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实例解释非线性控制在控制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讨论非线性控制的优势和局限性第十章:控制系统仿真10.1 控制系统仿真概述介绍控制系统仿真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控制系统仿真的方法和工具讨论控制系统仿真的优点和局限性10.2 MATLAB控制系统仿真介绍MATLAB控制系统仿真的基本方法解释MATLAB中的仿真工具和函数讨论MATLAB控制系统仿真的应用和示例10.3 实际系统仿真案例分析介绍实际系统仿真案例的分析和实现方法解释实际系统仿真案例的仿真结果和分析讨论实际系统仿真案例的启示和应用前景第十一章:现代控制理论11.1 概述现代控制理论介绍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背景和意义解释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讨论现代控制理论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11.2 线性二次调节器(LQR)解释线性二次调节器的定义和特点介绍LQR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讨论LQR控制器的性能分析和应用实例11.3 鲁棒控制理论介绍鲁棒控制的定义和目的解释鲁棒控制的设计方法和原理讨论鲁棒控制在系统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下的性能第十二章:自适应控制12.1 概述自适应控制介绍自适应控制的概念和需求解释自适应控制的目标和原理讨论自适应控制在系统和环境变化中的应用12.2 自适应控制器设计介绍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和算法解释自适应控制器的自适应律和调整机制讨论自适应控制器的性能分析和应用实例12.3 自适应控制的应用介绍自适应控制在工业和农业领域的应用实例解释自适应控制在导航和飞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讨论自适应控制的优势和挑战第十三章:数字控制13.1 概述数字控制介绍数字控制的概念和与模拟控制的比较解释数字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特点讨论数字控制在现代控制系统中的应用13.2 数字控制器设计介绍数字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和算法解释数字控制器的离散化和实现方式讨论数字控制器的性能分析和优化方法13.3 数字控制的应用实例介绍数字控制在工业和家庭领域的应用实例解释数字控制在智能家居和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讨论数字控制的优势和局限性第十四章:控制系统实验14.1 控制系统实验概述介绍控制系统实验的目的和重要性解释控制系统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讨论控制系统实验在教学和研究中的应用14.2 实验设备和工具介绍控制系统实验中常用的设备和工具解释各种设备和工具的功能和操作方法讨论实验设备的选用和维护14.3 实验项目和解题方法介绍控制系统实验的项目和目标解释实验的解题方法和步骤讨论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第十五章:控制系统综合与应用15.1 控制系统综合概述介绍控制系统综合的目标和意义解释控制系统综合的方法和步骤讨论控制系统综合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15.2 控制系统应用实例介绍控制系统在工业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实例解释控制系统在智能交通和智能中的应用讨论控制系统应用的挑战和发展方向15.3 控制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探讨控制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机遇分析控制系统的创新技术和算法讨论控制系统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详细地介绍了《控制工程基础》这门课程的电子教案,内容涵盖了连续时间系统、离散时间系统、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数学基础、控制器设计、频域分析、状态空间分析、非线性控制、仿真技术、现代控制理论、自适应控制、数字控制、实验项目和综合应用等多个方面。

控制工程基础第四版教学大纲

控制工程基础第四版教学大纲

控制工程基础第四版教学大纲课程概述《控制工程基础》是一门针对自动控制领域的入门课程,主要介绍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应用技术。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初步掌握系统控制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便于在工程实践中解决相关问题。

授课内容第一章控制系统概述1.控制系统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控制系统的分类3.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基本结构第二章数学模型建立1.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数学建模2.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模型3.系统的时间响应和稳态响应分析第三章系统稳定性分析1.时域分析法2.频域分析法3.系统稳定性的判定方法第四章控制系统的设计1.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2.确定控制结构的选择3.设计控制器的方法第五章系统性能分析1.系统的性能指标2.系统响应速度和稳态精度分析3.系统性能的提高第六章高级控制方法1.PID 控制2.广义预测控制(GPC)方法3.模糊控制4.自适应控制第七章运动控制系统设计1.伺服机构的基本原理2.伺服机构的数学模型3.伺服机构的控制方法实验内容实验一系统参数辨识1.传统系统的建模方法2.基于系统响应的辨识方法3.多项式辨识方法实验二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1.时域分析法2.频域分析法3.稳定性判定方法实验三 PID 控制器的设计与应用1.PID 控制器的设计方法2.PID 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方法3.PID 控制器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实验四自适应控制1.反馈误差控制方法2.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3.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建模与设计实验五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1.伺服机构的控制方法2.伺服机构系统的建模和参数辨识3.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1.许明杰、洪来兴. 控制工程基础(第4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参考书目1.K. OGATA. Modern Control Engineering (5th edition),USA: Prentice Hall, 2009.2.F. FRANKLIN,D. POWELL, EMMANUEL K. Agyakwa. Digital Control of Dynamic Systems. Prentice Hall Professional Technical Reference,4 edition, 2009.3.P. KATTIEN, H. UNDE, M. DE DONCKER. Digital Control for Power Converters.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2006.评分方法1.平时成绩:30%2.期末考试:70%。

《控制工程基础》电子教案

《控制工程基础》电子教案

《控制工程基础》电子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控制工程基础的课程背景、目的和意义熟悉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安排1.2 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定义控制、控制系统和控制理论掌握系统、输入、输出、反馈等基本术语1.3 控制工程的应用领域了解控制工程在工程、工业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认识控制工程在自动化、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案例第二章:数学基础2.1 函数、极限和连续性学习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分类掌握极限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理解函数的连续性和间断性2.2 微分和积分学习导数的概念、计算规则和应用掌握积分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2.3 常微分方程了解常微分方程的定义和分类学习常微分方程的解法和解的存在性第三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3.1 系统的数学模型了解系统的输入、输出和状态变量学习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数学模型3.2 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掌握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分析系统的稳定性、收敛性和瞬态特性3.3 系统的稳态性能分析学习稳态误差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分析系统的稳态误差性能和稳态精度第四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4.1 频率响应的概念了解频率响应的定义和意义学习频率响应的计算和表示方法4.2 系统的频率特性掌握频率特性的概念和性质分析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4.3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学习奈奎斯特稳定性和波特-瓦诺夫定理分析系统的稳定性条件和稳定裕度第五章:数字控制系统5.1 数字控制系统的组成了解数字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结构学习数字控制器的实现方法和算法5.2 数字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掌握PID控制器和模糊控制器的原理和方法学习数字控制器设计的步骤和注意事项5.3 数字控制系统的仿真和实验学习数字控制系统的仿真工具和实验设备进行数字控制系统的仿真实验和实际系统测试第六章: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6.1 状态空间模型的概念了解状态空间模型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学习状态空间模型的转换关系和坐标变换6.2 状态空间方程的求解掌握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的求解方法分析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6.3 状态空间分析的应用学习状态空间方法在系统控制和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掌握状态反馈控制和观测器设计的基本原理第七章:非线性控制系统7.1 非线性系统的特点了解非线性系统的定义和特点学习非线性系统建模和分析的方法7.2 非线性控制理论掌握非线性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稳定性分析学习非线性控制算法和设计方法7.3 非线性控制的应用了解非线性控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非线性控制系统的仿真和实验结果第八章:鲁棒控制系统8.1 鲁棒控制的概念了解鲁棒控制的定义和意义学习鲁棒控制的目标和设计方法8.2 鲁棒控制理论掌握鲁棒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稳定性分析学习鲁棒控制算法和设计方法8.3 鲁棒控制的应用了解鲁棒控制在工业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鲁棒控制系统的仿真和实验结果第九章:智能控制系统9.1 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了解智能控制的定义、发展和应用领域学习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和特点9.2 人工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掌握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学习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9.3 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了解智能控制在、自动化和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智能控制系统的仿真和实验结果第十章: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践10.1 控制系统的设计流程学习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掌握控制系统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和技术要求10.2 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实验学习控制系统仿真的方法和工具进行控制系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分析10.3 控制系统的设计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控制系统设计案例学习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创新和实践经验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补充说明:控制系统是工程和科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理解其基本组成部分对于深入学习控制理论至关重要。

控制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控制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控制工程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控制工程基础是控制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控制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介绍了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为学生深入掌握控制工程专业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程内容包括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传递函数与时域分析、稳态误差分析、根轨迹与稳定性分析、频率响应与稳定性分析、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等方面。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通过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的结合,系统学习控制工程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二、教学目标1.了解控制工程理论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和基础技能;2.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传递函数、稳态误差、时域响应等概念及其分析方法;3.掌握根轨迹、频域响应与稳定性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4.理解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方法,了解常见的控制器和控制策略;5.通过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可以应用控制工程的基础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和实现。

三、教学内容1.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控制理论概述;2.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闭环控制和开环控制;4.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和评价方法。

2. 传递函数与时域分析1.传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2.时域分析方法及其应用;3.一、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分析。

3. 稳态误差分析1.稳态误差和静态误差常数;2.稳态误差分析方法;3.闭环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

4. 根轨迹与稳定性分析1.根轨迹的概念和性质;2.根轨迹的绘制方法;3.根轨迹的应用;4.稳定性的概念和判据。

5. 频率响应与稳定性分析1.频率响应的概念和性质;2.频率响应分析方法;3.稳态和稳定性的频率响应分析;4.Bode图的绘制方法和应用。

6. 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1.单闭环控制和双闭环控制的设计和应用;2.PID控制器和常见的现代控制器;3.控制系统性能分析和优化;4.控制系统的实现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工程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基本掌握自动控制系统性能分析及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及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学完本课程之后,要求学生掌握经典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及思想方法;通过结合后续专业课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说明
本课程在专业学习后期开设,根据课程内容要求在电工学课程之后进行,为《过程控制系统》奠定良好的基础知识。

掌握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自动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模方法,包括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函数方块图,零极点分布图;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时域和频率域分析方法,重点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及快速性的概念、指标、分析计算及校正的方法。

学会分析控制系统,并
能初步设计控制系统。

共64课时,理论50课时,习题课14课时。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阐述有关自动控制技术的基础理论。

为以后专业设计课做基础。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课程内容
第1章绪论
1、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2、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组成
3、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
、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4.
教学要求:
了解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包括任务、要求和基本控制方式;了解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初步掌握分析控制系统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
2、传递函数
3、系统结构图
4、系统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
5、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教学要求:
掌握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和动态结构图的建立方法。

熟练掌握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基本法则,熟练掌握结构图的等效变换;能够建立工
程系统,特别是机电相结合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掌握各种典型环节的数学表示,并了解其功能与作用。

第3章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1、时域分析的基本概念。

2、控制系统的典型输入信号。

3、一阶系统的瞬态响应。

4、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

高阶系统的瞬态响应。

、5.
教学要求:
掌握典型输入及响应的特性。

熟练掌握一、二阶系统时域响应特性的分析方法,时域瞬态响应分析及控制系统的瞬态响应性能分析。

掌握系统稳定性的概念,会熟练运用代数稳定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掌握误差及稳态误差的概念,学会分析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控制系统稳态误差的方法,熟练掌握计算系统在给定输入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的方法。

第4章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乃奎斯特图分析法。

2、
开环系统的伯德图分析法。

3、由频率特性曲线求系统传递函数。

4、控制系统的闭环频率响应。

5、教学要求:掌握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频率特性的
两种主要表达方式:幅相频率特性、对数频率特性。

熟悉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了解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

熟悉系统开环频率特性(奈奎斯特图和一般了解闭环伯德图)的绘制。

掌握利用实测开环幅频特性确定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的方法。

幅频特性的求解方法,熟悉频域性能指标及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的关系。

章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5第1、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系统的稳定条件。

、2 代数稳定判据。

、3.
4、乃奎斯特稳定判据
对数幅相频率特性的稳定判据、5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6、
教学要求:了解稳定性的概念、稳定的充要条件。

重点掌握判断稳定性的代数判据及应用。

重点掌握判断系统稳定性的几何判据:乃奎斯特稳定判据(包括利用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和对数频率特性曲线进行判断)。

熟悉控制系统相角裕度、幅值裕度的基本定义和概念及计算方法。

第6章控制系统的误差分析
1、稳态误差的基本概念
2、给定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及计算
3、扰动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及计算
4、改善系统稳态精度的方法
教学要求:
了解稳态误差的概念、定义、类型。

掌握给定稳态误差终值的计算、减小稳态误差的基本方法。

了解动态误差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第7章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与校正
1、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控制系统的校正、2串联校正3、
反馈校正、4
工程最优模型及频率法的校正设计、5.
教学要求:
一般了解控制系统校正的概念、校正的实质、校正的方法、校正装置的形式。


悉串联相位超前校正、相位滞后校正、相位滞后-超前校正装置及特性。

重点掌
握利用频率特性法确定串联校正装置参数的方法。

简单了解反馈校正、顺馈、前馈校正及复合控制。

第8章现代控制理论概述
1、概述
状态变量法2、
控制系统的可控性与可观测性、3状态反馈与输出反馈4、
最优控制5、
自适应控制6、
:
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信号采样及数学模型了解状态空间描述了解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了解最有控制和其研究方法自适应控制的功能和分类。

9第章典型控制系统举例1单闭环调速系统的性能分析、
2、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举例随动系统的组成与特点、3 、4典型控制系统举例:
教学要求.
了解单闭环调速系统的性能分析了解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举例了解随动系统的组成与特点了解典型控制系统举例。

(二)本课程总课时数为64,具体分配如下表

习题
概14
26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
63控制系统的时域分2
426控制系统的频域分
52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6
24控制系统的误差分析与计6
2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与校76
2 8 现代控制理论概述 6
9
典型控制系统举例 6
计合14
50
五、教学手段使用的要求
充分利用多种媒体资源, 发挥学生自学优势,本着教师精讲、学生多练的原则,
力求多做习题,对重点和难点內容加深理解。

习题课的时数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

习题课可进行课堂讨论,对典型习题和综合习题进行分析,着重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培养。

机电工程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