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 全单元教案完整版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草原教案(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草原教案(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以“触摸自然”为主题,编排了《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

《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丁香结》描写了北京城内外丁香的美丽姿态,记述了由“丁香结”生发的联想;《古诗词三首》分别描述了月夜下的建德江、夏雨中的西湖以及上饶乡村的景色;《花之歌》则从花的视角描画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谢的现象。

四篇文章题材不同,景色各异,作者在描述景色时均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梯度序列内容教学要点字词识写◎会写22个字,会写36个词语。

语言积累◎能积累并抄写优美的词句,背诵相关段落。

◎能正确朗读并背诵《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过故人庄》四首古诗词。

◎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阅读理解◎能想象课文所描述的景色,体会表达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感受。

◎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由此想到的人、事或人生思考等。

◎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书面表达◎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了解分号的用法。

◎联系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有条理地记叙变形后的经历、生活,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1 草原【教学目标】1.会写“毯、陈”等8个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

背诵第1自然段。

3.能说出从哪里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4.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法,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1.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能说出从哪里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2.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法,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查找草原风光和蒙古族风情的图片;“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毯、陈”等8个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8个词语。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出了花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通过花的歌声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美好向往。

重点是理解花的歌声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体会生命的可贵和美好,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花之歌中花的自我认知和表达,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

2.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听花之歌的音乐,感受花的歌声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3.鼓励学生通过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美好向往。

背景,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二、研究生字词,理解字义1.【出示课件4】教师呈现生字词“毯、XXX”,请同学们自主研究,理解字义并识记字形。

2.教师通过例句和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正确读写“绿毯、渲染、勾勒、拘束、会心、摔跤”等词语。

三、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1.教师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学生跟读,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掌握主旨要点。

四、品味课文美景,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1.【出示课件5】教师呈现草原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想象草原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

2.通过分析语言特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研究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3.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五、课后作业1.复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

2.思考并写下自己对草原的感受和想象,可以画图或写作。

3.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激发学生自主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以及作者用了哪些形象的词语来描绘草原的美景。

2.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感受,选择一段文字,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草原的美景。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草原上的人们是怎样的?他们有哪些特点?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描写,进行分析和讨论。

五、写作拓展1.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和自己的想象,写一篇关于草原的作文,表达自己对草原的感受和思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全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全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全套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祖国历史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草原、丁香花、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的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本单元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难点句子,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5. 随堂练习: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第一单元全套2. 板书课文结构: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课文结构,突出重点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节课的生字词,每个写5遍。

(2)选择一篇课文,概括文章主旨,不少于100字。

(3)以“我爱大自然”为主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300字。

答案:(1)略(2)例:《草原》描绘了美丽的草原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较好,但仍有个别学生朗读不够流利,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与课文相关的书籍,了解更多的历史和自然知识,提高阅读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4年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

2024年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

2024年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详细内容包括:1. 课文:《草原》、《丁香结》、《古诗两首》(《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2. 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能够运用到实际语境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优美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运用词语进行句子仿写。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草原、丁香花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学习并掌握生字、词语。

(3)分组朗读,讨论交流,进一步理解课文。

3. 例题讲解:(1)选取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分析其修辞手法,并进行仿写。

(2)结合课后练习,进行句子仿写。

4.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 内容:(1)草原(2)丁香结(3)古诗两首(《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4)语文园地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进行背诵。

(2)用本课学到的词语,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课文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需加强,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全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全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全套第一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3篇精读课文和《花之歌》1篇略读课文组成。

《草原》描写了大草原的自然风光美和草原人民热情迎客;《丁香结》描写了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园里、作者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态;《古诗词三首》分别描写了建德江、望湖楼、黄沙岭的不同时段的自然景观;《花之歌》写出了花的生存空间以及所作出的贡献和高尚的追求。

习作《变形记》以《草虫的村落》为例,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变形后生活的世界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重点是把自己想象成石子儿、路灯等另外一种东西,并用一种新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世界,记下有意义的见闻。

语文园地学习对比阅读,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和好处,感知分号的作用和用法,理解积累古诗《过故人庄》。

2.单元重点:(1)感受课文中丰富的想象,深入理解内容。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意蕴深厚,令人回味,要想深入理解课文,朗读是关键,只有朗读才能逐渐感受到自然景观的奇妙和美好。

大草原的碧绿与辽阔、草虫世界的奇妙、古诗中描述出的自然画卷,花之歌的丰富内涵,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

让学生讨论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了解课文之所以如此生动,是因为作者不但运用了丰富的想象,而且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学生应该由此受到启发,把这些方法自觉运用到习作中去。

用感悟充实想象的空间,要将自己的变形与生命感悟融为一体,无“感”则无“悟”,无“悟”则想象毫无价值,想象的价值,在于化“感”为“悟”,化情为理。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素养,但是由于学生对大自然缺少感性认识,这样,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学习文章时,情景交融是教学的一个关键,教师必须准备必要的声像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以此来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再次,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抓重点语句理解、感悟课文,在体会重点语句及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上还要再多引导,多下功夫。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实录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实录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学会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2.学习排比这一修辞手法,交流体会排比句的特点与作用。

3.了解分号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分号。

4.了解路牌的拼音特点,能用拼音正确拼写地名和人名。

5.背诵古诗《过故人庄》,感受田园生活的恬静与美好。

重点难点【1.掌握阅读的方法,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2.掌握排比这一修辞手法,并进行仿写。

3.想象《过故人庄》一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其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1.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学会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2.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作用,学写排比句。

1.学会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能从文章的内容联想到更多,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

2.了解排比这一修辞手法,赏析相关例句。

1.教师提示阅读方法,激趣导入。

导语:同学们,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它能带给我们丰富的知识,放松我们的身心,陶冶我们的情操。

我们不仅要乐读,还要善读。

怎样做到善读呢那就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我们在阅读时不仅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还要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这样不仅可以深化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

'2.以课文《草原》和《丁香结》为例,教导方法。

(1)阅读的时候,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

明确: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首先要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在此基础上,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想开去。

比如阅读宗璞的《丁香结》,读懂这篇课文后,我们了解到课文写了丁香花的颜色、形貌、气味和姿态,就可以想想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其他植物,如桂花、梅花、栀子花,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有哪些颜色,有什么气味等。

(2)阅读的时候,还要能从课文的内容联想到更多。

明确:从课文的内容联想到的是多方面的,可以结合文章的体裁、抒发的情感、运用的写法来联想,也可以进行移情分析,来拓展联想的广度和深度。

比如,阅读老舍的《草原》,我们可以想到老舍的其他作品或其他作家写草原的作品;读懂了课文中主客聚会的欢乐场景,可以想想如果自己置身于这个场景中会怎样;理解了写景时融入感受的方法,可以想到在今后的习作中运用。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草原、丁香结、古诗词、花之歌、习作、语文园地》优秀教案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草原、丁香结、古诗词、花之歌、习作、语文园地》优秀教案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优秀教案单元概述【单元教材解析】本单元是以感受大自然为主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学会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四篇课文分别是《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

其中《古诗词三首》编排了《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课文和诗词通过描绘绮丽的风光和奇妙的经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体会丰富的情感表达。

《草原》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丁香结》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主要写了作者看到丁香的花蕾恰似一个个的“结”,于是联想到“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并由此开始了人生的体悟。

作者由花想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发出了生命需要“结”,否则人生就平淡无味的认识,显露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和对人生的洒脱。

《古诗词三首》编排了三首古诗词,《宿建德江》通过描写夜宿江边沙洲,旷野里孤月相伴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忧愁,对故乡的思念。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通过描写疾雨急来急去的变幻景色,表现了西湖奇特的景色和作者对自然变化的赞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作者围绕“夜行”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夏夜乡村田野的幽美景色,抒发了对丰收年景的由衷喜悦。

《花之歌》是本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通过独特的联想和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清新的笔调描绘花的独特之美,同时借物喻人,表达了对光明的向往。

“习作”部分要求我们发挥想象,把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块。

【单元教学目标】1.会写生字,会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理解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感受课文中丰富的想象,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表格式)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表格式)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本课的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宅院、幽雅、伏案”等词语。

2.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3.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品味、积累文章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让学生举出在文学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花草树木的例子。

课件出示: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对丁香花的形象有所了解。

2.检查学生生字词预习情况。

(学生进行多种形式认读,教师相机正音。

)二、初探“丁香”,整体感知1.先从题目入手,关注“丁香结”。

提示: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有些陌生,不易读懂。

(1)学生初读课文时,一方面读准字音,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次;(2)提取含有“丁香结”的相关句子,看看文中哪些地方提到了“丁香结”,把相关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3)关注“丁香结”出现的位置——多集中在文中后三段,由此引出对文章结构内容的关注。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提出问题:作者在写“丁香结”之前,用较多的篇幅写了什么?引导学生划分课文结构层次。

课文的第1~3自然段写的是丁香花,第4~6自然段写的是丁香结。

前3个自然段“赏花”,后3个自然段“悟花”。

三、研读课文(第1~3自然段),感悟丁香花的特点1.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四幅丁香图?①城里街旁的丁香花②城外校园的丁香花③斗室外三棵白丁香④雨中丁香2.描写角度有哪几个?①颜色②形貌③气味④姿态(视觉、嗅觉)3.写出了丁香什么特点?①繁密耀目②幽雅的甜香③娇俏灵动④鲜润妩媚可结合课本练习“朗读课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进行讲解。

第2课时《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课时目标。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丁香结(第二课时)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丁香结(第二课时)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丁香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丁香花的特点,了解“丁香结”的意思•能够体会作者对丁香花的崇敬之情,体味到诗歌的美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写自己最喜欢的花教学重点•了解“丁香结”的意思•能够体会作者对丁香花的崇敬之情,体味到诗歌的美感教学难点•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写自己最喜欢的花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1)教师首先介绍丁香花的特点,接着出示“丁香结”的图片并请学生作出反应。

(2)为引入本课文,教师可先向学生朗诵“丁香节”的诗歌。

鼓励学生直观领略这些羞涩清香的芳香,感受诗歌的美感。

2. 讲解课文(1)情感交流通过阅读课文,教师与学生一起感受作者对丁香花的热爱之情。

(2)语文表达教师可请学生自由表述对丁香花的感触,以及《丁香结》这篇课文中特别打动你的地方。

3. 课文分析(1)重点词句的讲解教师解释并讲解《丁香结》中的生词和常用语句。

(2)文学鉴赏从课文描述的丁香花比喻出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入手,学生感受到了明清时代古人对生活的美好追求。

4. 课文拓展(1)课外知识交流让学生分享对其他花卉的了解。

(2)艺术欣赏鼓励学生欣赏、模仿、创编一首属于自己的花卉诗歌。

5. 课堂归纳通过讲解、分析和拓展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了解课文,体会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并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美好感受。

作业布置1、整理所学生字,归纳丁香花的特点,以及自己最喜欢的花的几个方面的特点和感受。

2、写一篇文章,主题为:“我的最爱——温馨花海”,描述自己心目中的一片花海,通过观察和动情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花海的美好。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逐渐接近丁香花这一主题所展现出来的人情美感,愈发感受到多彩多姿人间万物之美。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以传递知识为万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养成优美的语言表达习惯。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完整版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初探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2.本单元重点:(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意蕴深厚,令人回味,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逐渐感受到自然景观的奇妙和美好。

大草原的碧绿与辽阔、丁香结的幽怨、古诗词中描述出的自然画卷,花之歌的丰富内涵,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欢迎远客、盛情款待、深情话别的动人情景,都令人难以忘怀。

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

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

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

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

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优质教案第一单元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优质教案第一单元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优质教案第一单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展开学习。

具体内容为第一章《草原》,通过阅读理解,我们将详细探讨课文描绘美丽景色和背后所蕴含情感。

我们还会学习相关词汇、修辞手法以及文章结构。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神奇与美好。

2. 掌握课文中重点词汇、修辞手法,提高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修辞手法以及文章结构分析。

2. 教学重点:词汇理解与运用,以及对课文内容深入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草原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神奇与美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词汇学习:讲解课文中重点词汇,让学生结合字典进行学习,提高词汇量。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小练笔,提高写作能力。

6. 文章结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创作思路。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草原》2. 重点词汇:碧绿、辽阔、一望无际等。

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

4. 文章结构:总分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喜欢段落。

(2)运用课文中学到修辞手法,写一篇描绘自然景色作文。

2. 答案:(1)略。

(2)例文:夕阳西下,天边泛起一片金色晚霞。

那片晚霞如同仙子手中锦缎,轻柔地覆盖在天空之上。

晚风轻拂,树影摇曳,仿佛在为这美丽景色伴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描绘自然景色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积累更多词汇和写作素材。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7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7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7篇)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下面是我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7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本文范文我最大的乐趣哦。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读,了解茶园美景、焙茶过程及品茶情趣。

2.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能干。

3. 了解有关茶的知识,培养对祖国茶文化的兴趣。

通过探究问题,提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能干。

教学难点:1. 了解茶园美景、焙茶过程及品茶情趣。

2. 搜集有关茶的资料,进行分类处理,交流汇报。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茶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碧螺春》的第一课时。

谁能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屏显字幕) ( )的碧螺春( )。

2、是啊,久负盛名的碧螺春以它独特的色、香、味、形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具体描写的。

二、品读课文(一)学习第四小节1、请大家打开书,找出描写采茶的自然段,好好地读几遍,有什么体会在书旁作简单批注。

(学生自己读,边读边做批注。

)2、谁能说说,从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交流体会)⑴ 除了“明媚”,还有什么词可用来形容江南春光?⑴ 相机理解“翠绿欲滴”、“神采飞扬”。

⑴ “绿树映衬着俊美的身影,构成一副美丽动人的图画。

”是什么句?为什么这样说?3、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不是图画胜似图画。

(屏显课文的插图),谁能给它起个合适的题目?(给插图起题目)4、江南春光如此美丽动人,你喜爱它吗?自由朗读第四小结,看谁读得声情并茂。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具体内容包括:1. 篇章:《草原》2. 课文:详细讲解《草原》这篇课文,分析课文的结构、语言特点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课文《草原》的基本内容,了解课文背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灵活运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草原》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新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草原风光图片,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基本内容,标注生字、新词。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分析课文结构、语言特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设计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提高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草原》2. 内容:a. 课文结构:总分总b. 语言特点:形象生动、富有诗意c. 思想感情: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事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大意。

c. 仿写一段描绘大自然景色的文字。

2. 答案:a. 课文通过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b.一碧千里:形容草原辽阔,景色优美。

翠色欲流:形容绿色浓郁,如同流动的溪水。

襟飘带舞:形容风吹动衣襟和裙带,翩翩起舞。

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加强引导和鼓励。

2024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一单元草原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一单元草原 优质版教案

增强学生的语感,有效落实学段、单元及本课目标。

)六、联系之前所学课文,从所读内容想开去(出示课件22)教师出示问题: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融入了作者的感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出示课件23)预设:在五年级上册《白鹭》一文中,在作者的笔下“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融入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更突出了。

七、指导朗读与背诵1.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出示课件24)(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第一句音调稍高,表达出作者要与人分享所见的急切心情;第二句作者心情较激动,整体速度稍快;第三至第六句语速平缓,再现观察者慢慢欣赏的过程和草原的安静;第七句作者被美景深深打动,感受强烈,直抒胸臆,语速加快;第八句写骏马和大牛在静立中“回味草原的乐趣”,速度减慢。

(2)教师播放第1自然段朗读音频,学生听完音频后自由朗读。

2.尝试背诵(出示课件25)教师出示要求:尝试依据下面的顺序背诵第1自然段。

学生根据提示背诵第1自然段。

八、课堂演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6)2.课堂小结(出示课件27)今天,我们跟随老舍的脚步初入呼伦贝尔大草原,感受到了草原奇丽的风光。

下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课文,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与淳朴。

3.课后作业(出示课件28)(1)积累本课学习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作简单批注。

2.研读“喜迎远客图”部分(出示课件33)预设:从第2自然段“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个比喻句,以及三个“飞”字,可以看出蒙古族人民喜迎远客的热情。

(出示课件34)预设:通过第3自然段中的语句“许多”“很多”“从几十里外”“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体会到主客之间的心情激动和情谊深厚,也感受到蒙古族和汉族之间的民族团结互助。

3.研读“主客联欢图”部分(出示课件35)预设:从第4自然段中主人用奶茶、奶豆腐和手抓羊肉这些民族美食招待客人,第5自然段中给客人表演套马、摔跤和民族舞蹈中可以感受到主人的热情和真挚。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及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及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单元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领略草原的美好风光,追随作者文字描述,感受作者热爱丁香结和对人生无常的豁达情怀,体会作者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理解三首诗词的大意,读懂诗词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2.以《草虫的村落》为例,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变形后生活的世界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重点是把自己想象成石子儿、路灯等另外一种东西,并用一种新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世界,记下有意义的见闻。

3.学习对比阅读,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和好处,感知分号的作用和用法,理解积累古诗《过故人庄》。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意蕴深厚,令人回味,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逐渐感受到自然景观的奇妙和美好。

大草原的碧绿与辽阔、丁香结的幽怨、古诗词中描述出的自然画卷,花之歌的丰富内涵,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

单元课时安排:教材简析:本课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作者生动地描写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可分为2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草原的美丽景色以及给人带来的乐趣。

第二部分(第二至五自然段),学访问陈巴尔虎旗时受到蒙古族主人的热情欢迎和款待。

第二部分还可以分成三层。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阅读与写作》中的文章《草原》、《丁香结》、《竹石》以及《文言文二则》。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草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理解词语的含义,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2. 《丁香结》:把握文章的主旨,学会通过找关键词句理解文章,提高阅读能力。

3. 《竹石》:理解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学会鉴赏古诗。

4. 《文言文二则》:学习文言文的基本知识,积累文言词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单元四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学会通过关键词句理解文章,把握文章主旨。

3. 培养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学习和理解,诗词的鉴赏。

2. 教学重点:文章主旨的把握,词语的积累与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原文,阅读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草原、丁香花、竹子和石头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激发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1)学习《草原》,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分析文章的表达方法。

(2)学习《丁香结》,通过找关键词句,把握文章主旨,进行阅读分析。

(3)学习《竹石》,体会诗的意境,分析诗人的情感表达。

(4)学习《文言文二则》,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3. 随堂练习:(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巩固词语记忆。

(2)分析文章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练习。

(3)翻译文言文,积累文言词汇。

4. 小组讨论:围绕文章主题,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草原》:词语积累,表达方法2. 《丁香结》:关键词句,文章主旨3. 《竹石》:诗的意境,情感表达4. 《文言文二则》:文言词汇,阅读理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草原、丁香花、竹子和石头的画,并配以文字说明。

2024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全套

2024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全套

2024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全套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进行设计。

具体内容包括:1. 《草原》篇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生字词学习;(2)课文朗读与解析;(3)作者背景及写作特色介绍。

2. 《丁香结》篇章:品味课文语言,感受作者对丁香花的情感表达。

(1)生字词学习;(2)课文朗读与解析;(3)作者背景及写作特色介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分析课文语言特色。

2. 教学重点:生字词学习;课文朗读与解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草原和丁香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学习《草原》篇章:a. 生字词学习;b. 课文朗读与解析;c. 作者背景及写作特色介绍;d.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草原的印象,进行互动交流。

(2)学习《丁香结》篇章:a. 生字词学习;b. 课文朗读与解析;c. 作者背景及写作特色介绍;d.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丁香花,描述其特点,进行互动交流。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分析能力。

4. 随堂练习:针对生字词、课文内容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草原》篇章:a. 生字词;b. 课文主要内容;c. 作者情感。

2. 《丁香结》篇章:a. 生字词;b. 课文主要内容;c. 作者情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单元生字词;a. 《草原》一文中,作者为什么热爱草原?b. 《丁香结》一文中,作者如何表达对丁香花的喜爱?(3)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设计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秋天的雨》一文。

该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描绘了秋天雨前的景象,第二部分(46自然段)描述了雨后的秋天景色。

详细内容涉及对课文的理解、分析和欣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感受秋天的美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学会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美词佳句,学会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色。

教学重点:体会秋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预习单、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 预习反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针对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

3. 课文解析:a. 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b. 逐段分析课文,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美词佳句,感受秋天的美好。

c. 针对课文中的难点,进行例句分析和讲解。

4. 实践活动:a. 让学生观察校园的秋天景色,进行描绘。

b. 小组合作,完成一份秋天主题的手抄报。

5.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秋天的雨》2. 主要内容:a. 雨前的秋天:凉爽、干燥、丰收b. 雨后的秋天:清新、湿润、多彩3. 重点词语:清凉、丰收、湿润、五彩缤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课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解释其含义。

b. 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和句型。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较高,但在描绘秋天景色时,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2. 拓展延伸:a. 课后收集关于秋天的诗歌、散文,进行欣赏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2.本单元重点:
(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意蕴深厚,令人回味,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逐渐感受到自然景观的奇妙和美好。

大草原的碧绿与辽阔、丁香结的幽怨、古诗词中描述出的自然画卷,花之歌的丰富内涵,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
创新教案
《草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优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会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方法
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导学生把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
1.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蒙语演唱)。

2.下载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前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