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创新

[摘要]艺术融合了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也连接起了情感和科学。艺术教育具有对事物和美的发现分析、改造启发、愉悦审美、交流沟通等功能。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日趋素质化,更好地实现艺术教育的功能,才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初衷。文章明确了艺术教育的概念和作用,指出高校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培养,并提出高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路径,即因材施教,明确教学目标,加强师资力量。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改革创新

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已有多年,在模式的确立上,借鉴了不少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国情,创立了一套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从艺术理论上来讲,对什么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有什么影响,艺术教育的作用等还缺少一定的研究。当代大学生的艺术教育改革创新只有明确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开展艺术教育工作,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

一、艺术教育概述以及作用

作为人类情感的化身,艺术是依据人类的想象和情感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在生存空间中,精神情感是通过艺术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艺术不仅仅是人的心理活动,如情感、知识、意念、理想等的有机产物,同时还表现出人们的精神世界以及现实生活。要将这些用语言难以表达的经历,以及内心最为强烈的思想感情,以艺术的形式巧妙敏锐地表达出来。

1.强化学生素质教育。高校艺术教育的首要功能就是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在高校教育中,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音乐、美术、体育。同时,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同语言一样,一定要将其放置在一个整体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有效。学习艺术势必要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训练的方式也要采用综合的方法。培养大学生的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包括适应社会的能力、认识自我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独立竞争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要提高学生的生活品位和艺术修养,使学生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此改变学生沉闷的性格。当前,高校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创新心理的锻炼培养。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自信心,那么想法就不能够成为行动,更得不到坚持;没有了激情,也就没有了创新的动力,僵化了思维;学生缺少相应的责任心,就不能很好地把握创新风险,很难获得持续进步。

2.强化学生知识结构。当前高校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问题集中表现在过于偏重专业知识,导致知识面狭窄、知识层次之间缺少互补和联系,忽视了社会科学、人文、管理、经济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与当前社会所要求的多元化人才还有着一定的差距。目前,应优化和调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其适应社会的要求。在高

校的课程设计上,要注重科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创建平衡开放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质,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精神。另外,在艺术氛围的营造过程中,要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让学生体验审美的愉悦。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艺术“发现问题”引发的能力培养。在发现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创新动机的产生就会更强烈,也会更充分地发挥创新动机,从而树立创新目标。一般来讲,在共性事物中,“发现问题”用来寻找事物之间所存在的巧妙关系。在绘画中,教师常常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分析、观察和探索,在尊重事物原本特征的基础上,变动或者是删减部分细节,以便寻找与众不同的高品位的组合方式,让学生自由发挥。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是科技创新的两大部分,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部分。加强改革现行教育模式,实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改革创新。

4.培养学生“表现能力”。指学生将自己的思想加入到对创作作品的理解中,赋予作品以生命力和想象力。一副好的作品,需要学生融入自己的情感和语言。在进行作品分析时,要引导学生运用自身的情感,将生活和作品联系起来,将自身的经验感受融入作品中,使作品充满血肉和灵性。

二、高校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培养

1.净化心灵,培养情操。艺术教育不同于其他,是一种感性教育。艺术教育使用具体、生动的形象供人感受和观赏,从中得到净化和陶冶,提高精神境界。教育离不开最能够打动人的情感,在教育中融入情感才能受到较好的效果。艺术教育的特殊之处就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在愉悦的环境中让人受教。艺术作品中的真善美,是艺术生命、品格和特质的化身。成功的艺术作品,往往包含了艺术家对人、事、生活、社会全部的见解和感情。在音乐欣赏中,无论是欣赏贝多芬的《命运》,还是聆听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不自觉中人们的情感和思绪都会跟随音乐的起伏而起伏,在音乐中接受哲理性的思考。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情成为教育者以及被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能够帮助学生认清善恶美丑、是非黑白,使受教育者正确理解真善美,同时拓展自身视野,陶冶心灵,弥补缺陷,充实人的精神领域,最终使受教育者在人格趋向和自身素质上都达到完善、完满和完美。

2.发展思维,激发创造。艺术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思维。爱因斯坦曾说过,音乐是引路人,同时指出想象比知识还要重要;钱学森认为,在科研中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不能够分割的,首先要有猜想,之后才能进行逻辑思维的创造,艺术创造首先要做的就是体验客观生活,之后再进行艺术创造。从生理机制的角度来讲,艺术创造的功能有很多,其一就是协调人脑的两个半球,使其协调发展,实现抽象和形象两种思维方式的相互补偿与结合,发挥大脑的潜能。从心理机制的角度来讲,作为自由感受的审美本身具有自由和直观的因素,有利于形成创造心理。艺术教育能够引领受教育者直观地领悟和把握感性和整体性的事物,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是智力认知通向直觉思维的通路,是由认知通向创造的渠道。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主要包括创造、表演和欣赏三大环节。创作者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主动地寻找符合自身审美的题材,进行创造性活动。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经过演唱和演奏两个环节来完成,包含了艺术的创造美。所以,艺术教育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功能,能够充分地发展人的形象思维和艺术思维。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在美的世界中,自然的美不仅能够增长学问、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推动创造,而且能够为艺术家们提供创作的灵感。可见,在艺术创作中,创作的过程就是改变世界的过程。从这一角度来看,艺术的作用可以定位在文明、自由、理解和想象的工具上。

3.愉悦身心,健康发展。高校艺术教育具有一定的健体功能。决定人身心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如情绪、生命有机体、性格、个性等,概括来说,指身体和心灵两部分。遗传因素虽然也是决定身体素质的一大方面,但后天的培养和锻炼是很重要的。“健”包含的意思是多面的,第一是指身体通过参加体育锻炼,产生健美的功能;第二是指运动者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审美体验。在运动或者是舞蹈中,学生的身体得到了充分的伸展和锻炼,骨肉丰满、骨骼匀称、皮肤富有弹性,身体强壮、体型优美,具有美的基础;同时在健美和舞动中,人体才能够具有平衡协调的美感,学生内心才会出现流畅的艺术美感。美感这一心理享受是愉快的,能够使人放松肌肉、愉悦心情、协调技能、舒缓心律,消除一切危害健康的因素,有利于分泌对身体健康有益的生物化学物质。人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的一项活动就是艺术和健美。高校学生的体育健美主要以身体教育为主,协调学生的身心发展;情感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主要方向,协调人体全面发展。从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来讲,艺术教育可以对学生的情绪产生直接的影响和作用,激发学生体内有效健康成分的分泌,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以音乐为例,乐声的展动可以看作是一种能够做功的物理量,在体内产生变化不等量的微弱的热,符合人体的体温变化,能够起到补充和调节的作用。在这一点上看,按照美的方式和要求参加训练和锻炼,同时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就能够得到健美和谐的形体。

三、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创新路径

1.因材施教。在高校教学中,每个学科的学生都有自身的特色,高校艺术教育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和爱好具体进行艺术课程的改革和开发。对于语言类的学科,如外语系、中文系、旅游管理等,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平面软件课程,学生学习这一课程,可以用来在生活中处理一些照片和摄影作品,进行文字的排版和设计等,毕业后设计自己的简历,工作中进行一定的图文处理等。对于工科的学生来讲,如信息工程、会计系的学生,由于专业课程已经很枯燥、严谨,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就可以为学生选修一些书法、绘画、艺术体操等,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理性中寻找感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活力,缓解学业压力。这种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和计划,能够更好地掌握全校学生的情况,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加强辅导,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少一些批评和指责,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水平。

2.明确教学目标。高校艺术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整体素质。因此,明确教学目标是开展艺术教育的基础,一旦确立了教学目标,就要围绕着教学目标开始运转。在课程设置上来讲,要具有一定的特色,以书法为例,书法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同时还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在进行书法写作时,在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