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办法(1)
浅谈岭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发展设计
![浅谈岭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发展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e94b6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4.png)
浅谈岭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发展设计岭南传统村落是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区独特的建筑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建筑风格特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现代化思潮的影响,这些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岭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设计。
一、传统村落的保护传统村落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体。
保护传统村落,需要保护它的原生态、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同时也要维护它们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
在保护传统村落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文化遗产的保护传统村落代表了地方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因此需要保护其独特的文化遗产,防止文化遗产的流失和破坏。
为此,可以采取保护性修缮、限制人为破坏等手段,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
(2)环境保护传统村落的建筑风格融入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又为建筑风格提供了理想的背景。
因此,在保护传统村落时,需要保护周围的自然环境,防止过度开发和工业污染。
(3)社会和经济保护传统村落承载了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历史。
为了维护其生命力和可持续性,需要考虑如何保护当地的社会文化和经济。
例如开展旅游业、吸引外来投资等,以保障传统村落的生命力和发展。
传统村落的传承,是把传统村落带入现代文明的过程。
传统村落的文化和建筑风格需要与现代城市的发展融合,融合后的传统村落可以在现代城市中自然地生存并发展。
(1)建筑风格的传承传统村落的建筑风格是其代表性特征之一,因此在传承中需要重视对建筑风格的传承。
在传承时,可以通过对传统村落建筑风格特点的学习和了解,为现代城市的建筑设计提供灵感和参考,将建筑传统融入现代建筑,创新建筑风格。
传统村落的社会和经济历史也是其代表性特征之一。
在传承中,需要重视对其社会文化和经济文化的传承。
可以通过开展旅游业、文化活动以及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方式,传承和弘扬传统村落的社会和经济文化。
传统村落的发展设计,是将其发展和利用的过程。
在传统村落的发展设计中,需要考虑其文化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梅州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全文
![梅州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fdb2d2b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4.png)
梅州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三)保护范围;(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清单;(五)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
2024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工作方案要点
![2024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工作方案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cd9640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e.png)
2024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工作方案要点嘿,家人们!你们知道吗,2024 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工作方案要点
超重要的呀!比如说,就像保护我们珍贵的记忆一样,得认真对待这些村落。
首先呢,要全面普查传统村落的情况,这就好比给村落做个全身检查。
咱得清楚每个村落有啥特色,有啥宝贝,对吧?比如有的村落有独特的古建筑,那可不能随便破坏呀!
然后呢,得加强保护措施呀。
给那些古老的房子、街巷穿上“保护衣”,像是给宝贝罩上个罩子似的。
不能让它们受到一点伤害呀!
还有呀,要合理利用起来。
可以搞搞旅游呀,让更多人来感受它们的魅力,这多棒啊!就像打开一个神秘的宝藏盒子,给大家带来惊喜。
咱都行动起来吧,保护好这些宝贵的传统村落,可别让它们消失啦!它们是我们的根呀!这就是我要说的,大家一定要重视呀!。
传统村落保护和活化利用意见建议
![传统村落保护和活化利用意见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ec02bb9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03.png)
传统村落保护和活化利用意见建议嘿,咱来说说传统村落保护和活化利用这档子事儿哈。
你想啊,那传统村落就像是咱老祖宗留给咱的宝贝匣子,里面装着满满的历史、文化和故事呢!那古色古香的建筑,那弯弯曲曲的小巷,那充满烟火气的人家,多有味道呀!可要是咱不好好保护它们,那不就跟把宝贝匣子扔一边不管一样可惜嘛!
保护传统村落,首先就得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那些古建筑。
别随随便便就拆了改了呀,那可都是岁月的痕迹呢!得让它们好好地在那,继续见证着时光的流转。
就好比你有个祖传的宝贝花瓶,你能随便把它磕了碰了吗?
然后呢,咱还得让这些村落活起来呀!不能光摆在那当展览品不是?可以搞搞旅游呀,让更多的人来感受这独特的魅力。
想象一下,游客们在村子里走走逛逛,尝尝当地的美食,听听那些古老的故事,多有意思!这就像给传统村落打了一针兴奋剂,让它们重新焕发出活力。
咱还可以鼓励村里的人传承那些老手艺,什么剪纸呀,木雕呀,别让这些宝贝技艺失传咯!这就好比一棵大树,根得扎得深,才能枝繁叶茂呀。
再就是,政府也得给力呀!多给点政策支持,多投点钱进去,把基础设施搞搞好。
路修得平平整整的,水电都通得稳稳当当的,这样大家住着也舒服,游客来了也方便呀。
你说,要是咱把这些都做好了,那传统村落不就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啦?那不仅是咱的骄傲,也是子孙后代的财富呀!咱可不能让这么好的东西在咱手里给糟蹋了,对吧?所以呀,大家都行动起来,一起保护和活化咱的传统村落,让它们一直美下去,一直流传下去!这可不是小事呀,这是咱的责任,咱得担起来!别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咯!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浅谈岭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发展设计
![浅谈岭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发展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8ba263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a.png)
浅谈岭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发展设计岭南地区是中国南方的一个重要文化地域,拥有丰富的传统村落资源。
这些传统村落承载了岭南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筑艺术,是中华文明宝贵的遗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村落面临着严重的保护和传承困境。
本文将就岭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出相关设计建议。
一、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传统村落是岭南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这些村落包括了传统的民居、祠堂、古庙、古树等建筑、景观和风俗,是岭南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仅能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更能够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民族精神的传承。
为了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首先需要对传统村落进行综合调研和文物保护工作。
在综合调研中,需要对传统村落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文化特色等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在文物保护工作中,需要加强对传统建筑和文物的保护修缮工作,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风貌和文化景观,确保其历史文化价值得以传承和发扬。
二、传统村落的现状与发展挑战传统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严重的现状和发展挑战。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许多传统村落被重视经济价值而失去了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导致传统村落面临着严重的文物破坏、环境污染和人文流失等问题。
传统村落的传统产业衰退、村民外出务工等现象也加剧了传统村落的发展困境。
为了解决传统村落的现状与发展挑战,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和有效的设计规划。
针对传统村落的现状与发展挑战,设计规划应该结合村落的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制定多方面的措施和政策。
应该加强对传统村落的整体规划和风貌保护,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特色,提升村落的文化品位和旅游价值。
在经济发展方面,可以鼓励传统村落发展民宿、乡村酒店、特色手工业等产业,推动村民增收致富,激发村落的活力和创新力,保持传统村落的生机和活力。
设计规划还应当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注重村落的景观环境和休闲空间,提升民居的居住品质和环境氛围。
古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做法
![古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8e389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a.png)
古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做法古村落,这个词儿一听就带点儿旧时光的味道。
想象一下,青石板路、古老的土墙、老屋檐下的风铃,悠扬的铃声在微风中荡漾,那些年代感十足的景象是不是让你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嗯,这就是古村落给我们的感觉——古老而又神秘。
可随着城市化的步伐一脚踏进古村的门槛,很多村落渐渐地被遗弃,甚至快要消失在现代化的浪潮中。
可是,村子里的那些古老的建筑、风俗和文化又怎么能让它们轻易地就消失呢?所以,保护和活化利用这些古村落,才是当下最值得讨论的事。
说到古村落保护嘛,大家肯定想,这么破旧的房子能保护吗?不怕倒塌吗?别急,古村落的魅力正是藏在这些“破旧”里,时间让它们更加坚韧、更有历史感。
你看那些被岁月磨得光滑的砖块、风吹日晒的屋顶,它们都在诉说着一个个故事。
保护古村落并不是让它们原封不动地站着,而是要让这些村落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
这就像是老奶奶的手工织布,既有传统的韵味,又能做出时尚的新品来。
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做这方面的尝试,比如把传统建筑外立面修复一新,里面却打造成现代化的设施。
这样,游客一走进来,就会觉得好像穿越时空,既能体验到古老的韵味,又能享受到现代生活的舒适。
但说到活化利用,那可就不仅仅是让这些村落“活”起来那么简单了。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让古村落变成博物馆,或者旅游景点,岂不是把那些曾经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方变成了冷冰冰的展示品?那可不行!保护和活化的核心,还是要让这些村落“活”起来,变得更加有生命力,吸引更多的人来。
村落的居民也得参与其中,不能只是靠外面的人来推动。
毕竟,村里人最了解自己的土地,他们的智慧和创意可以给古村落注入新的活力。
比如,某些村子就把本地的传统手工艺结合现代的设计,搞起了创意产品。
老屋子变成了手工艺品店,传统的陶艺、竹编等工艺品不仅吸引了游客,村里人自己也能从中获得收入,生活变得更好,村子也渐渐有了活力。
再比如,把古村落的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充分利用,发展一些生态旅游项目。
广府历史文化村落典型建筑保护方法研究
![广府历史文化村落典型建筑保护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1d7669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d.png)
经过上述保护措施的实施,该氏宗祠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同时,也面临着新的 挑战,如如何平衡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如何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等。对此,我 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针对村民开展有关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 保护意识和参与度。
2、引入专家指导:邀请专业人士定期对建筑进行检查评估,提出针对性的保 护建议。
三、现代意义探究
在现代化进程中,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首先,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为研究广府地区的历史、 文化、社会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此外,传统村落空间模式还有助于弘扬 广府地区的传统文化,增强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
其次,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所蕴含的生态观念和绿色发展理念,为现代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以自然环境为依托,因地制宜的规划理念,既能 满足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又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社会与环 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内容
一、背景介绍
广府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传统村落则是这些文化遗产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广府地区的传统村落 正面临着消失的威胁。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编制保护规划并付诸实 施显得尤为重要。
二、保护规划编制
在广府地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村落的各个方面,包 括传统建筑、历史街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经过几年的努力,该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传统建筑得到了 有效保护,历史街巷的风貌得到了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同时,该村落的旅游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五、结论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及其实施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全面 考虑传统村落的各个方面,并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和实施策略,可以有效地保 护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政府、专家和居民的共同努力是 关键所在。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并给予财政支持,专家应提供专业的保护规划 编制服务,而居民则应提高保护意识和参与度。
广东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办法
![广东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1a631333680203d8cf2f243b.png)
广东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办法(审议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保护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深度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和振兴,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及《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省行政区域内传统村落的认定、管理、保护和利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传统村落,是指且尚未被评为历史文化名村,而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传统风貌和格局比较完整,具有较高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经省人民政府认定予以保护的村落。
原则上为村落户数不少于30 户、相对独立的自然村。
第三条(保护原则)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遵循保护优先、规划先行、有序修复、合理利用、活态传承的原则。
第四条(政府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协调机制,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工作健康发展。
传统村落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改善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居生态环境。
传统村落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制定实施传统风貌建筑修缮、风貌整治等实施方案和相应项目;指导村(居)民委员会订立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村规民约;指导在传统村落内适度有序地开展旅游、休闲度假、传统手工艺和传统技艺加工制作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第五条(地方责任)传统村落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具体做好以下工作:(一)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和宣传工作;(二)依法组织村(居)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将传统村落保护事项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村(居)民按照传统村落保护要求,保护文物古迹,合理使用传统建筑;(三)对有损毁危险的传统建筑进行登记,并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和房管部门报告;(四)收集、保护已经坍塌、散落的传统风貌建筑的构件,并及时交乡(镇)人民政府保管,并向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报告;(五)协助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六)对违反传统村落保护规定和要求的行为,进行劝阻制止,并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ebbb5e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5.png)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3.10.22•【字号】粤建村函[2013]1832号•【施行日期】2013.10.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粤建村函〔2013〕1832号)各地级以上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委)、规划局,文广新局(文体旅游局、文物旅游局),财政局(委),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国土城建水利局、文体旅游局、财税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组织开展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并公布了第一、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目前,我省共有91个中国传统村落。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村〔2012〕184号)和《关于做好2013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建村〔2013〕102号)要求,现就我省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的指导意见和工作部署,结合实际落实好各项工作。
要正确处理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大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支持力度,多渠道筹措保护发展资金,建立政府指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协同保护发展机制,改善传统村落的生活生产环境,增强传统村落活力,合理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增加村民收入,科学有序地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
二、抓紧建立传统村落档案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委)、文广新局、财政局要继续指导本地区的传统村落在做好科学调查工作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建村〔2013〕102号文关于中国传统村落档案的制作要求,完成纸质和电子文件档案的制作(两种文件的数据要完全一致),尽快建立“一村一档”的传统村落档案。
《2024年广府地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及其实施研究》范文
![《2024年广府地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及其实施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63eb27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a.png)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及其实施研究》篇一一、引言广府地区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区,拥有众多传统村落,这些村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村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如建筑风貌的破坏、历史文化的流失等。
为了保护和传承广府地区的传统村落文化,本文对广府地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及其实施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现状分析(一)地理与文化特点广府地区传统村落多分布在山区、水乡等地,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
这些村落的文化特点鲜明,主要体现在建筑风格、民俗风情、地方戏曲等方面。
(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尽管广府地区传统村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但现实中仍面临诸多问题。
如建筑风貌的破坏、历史文化的流失、经济发展滞后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
三、广府地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一)规划原则与目标在制定广府地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时,应遵循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
目标是通过保护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有效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建筑风貌和生态环境。
(二)规划内容与方法1. 资源调查与评估:对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等进行调查与评估,为保护规划提供依据。
2. 确定保护对象:明确保护范围和重点,包括历史建筑、传统民居、古树名木等。
3. 制定保护措施:从建筑保护、文化传承、生态环境等方面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
4. 规划实施策略: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实施策略,确保保护规划的顺利实施。
四、实施策略与措施(一)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
同时,应设立专项资金,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提供资金保障。
(二)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广府地区传统村落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和参与度。
(三)培养专业人才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专业人才,为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方案(一)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方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dc915e3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3.png)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方案一、实施背景中国拥有众多的传统村落,这些村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许多传统村落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经济落后、人口外流等问题。
为了保护和发展这些传统村落,必须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出发,寻找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二、工作原理本方案基于产业结构改革的理论,通过分析传统村落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资源整合:挖掘传统村落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和人力资源,形成资源清单。
2.产业定位:根据资源清单和市场需求,确定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
3.产业链构建:围绕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包括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
4.产业集群培育:通过政策引导和企业合作,培育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
三、实施计划步骤1.调研阶段(1-2年):对传统村落的资源、产业和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2.实施阶段(3-5年):根据产业发展规划,逐步推进产业链构建和产业集群培育。
具体包括:o建立产业园区:集中优势资源,吸引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
o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
o推进农旅融合:利用农业资源和自然景观,发展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
o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村落的可进入性和生活便利性。
3.评估阶段(1年):对实施成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传统村落。
具体标准包括:拥有一定数量的古建筑、古民居和历史遗迹;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拥有传统手工艺、农耕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创新要点1.产业链整合:将传统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例如,将特色农产品加工成旅游纪念品或美食,提高附加值。
2.文化创意产业:利用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如影视制作、动漫设计等。
广东古村落的保护利用
![广东古村落的保护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437ba7d758f5f61fb73666a4.png)
广东古村落的保护利用摘要:广东古村落是广东的文化名片,保护古村落要围绕三大价值,以广东名村落花都塱头村为例展开论述当前古村落保护难点,思考古村落保护原则与保护方法,建议提倡全民参与古村落保护行动。
关键词:古村落;保护;原则广东古村落大都建于明清时期,保存较完整,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岭南建筑风格。
古村落反映了中国人历史上重读书、求功名、讲风雅的传统,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应加以保护、开发和利用。
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就是广州古村落中具有特色的其中一个,它还是首批“广东古村落”之一。
广东省古村落是指在广东省的范围内,清代以前形成,现存历史文化实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丰富和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民俗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村落。
1.以花都塱头村为例分析1.1三大价值1.1.1历史文化价值塱头村位于花都炭步镇西南面二公里,总面积4.8平方公里。
村民多姓黄,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迁至此立村。
该村的南面原是大片湖泽,而村立于湖边的小岗上,故名塱头。
塱头村古建筑群是目前花都最大的古民居群,分塱东、塱中和塱西三社,其中塱东社和塱中社相连,与塱西社以一条名叫“深潭”的小河涌相隔。
塱东、塱中社左右阔约210米,塱西社左右阔约170米。
1.1.2.科学价值该村建筑坐北朝南,布局规整,古建筑保存较好,现保存完整的明清年代青砖建筑有近200座,其中祠堂、书室、书院共有近30座,炮楼、门楼共3座。
村内还有20多条古巷,以及历史悠久的升平人瑞牌坊和青云桥。
村前有水塘,水池边种大榕树。
该村落保存较完整,建筑与环境整体保留原有风貌,对研究古村落留下宝贵的实体资料。
塱头村东侧有一座花岗石双孔拱桥,横跨鲤鱼涌,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为黄皋被放归故里时为方便村人所建,距今400多年。
桥长20.85米,面宽4米,高4.7米。
桥西侧嵌一石匾,刻“青云”两字,字大盈尺,据传为黄皋手书。
农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办法
![农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f5582f7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b.png)
农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村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振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农村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活动。
第三条农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二)尊重历史、尊重传统、尊重自然、尊重人文;(三)整体保护、活态传承、创新发展、共建共享。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农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保障所需经费。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财政、旅游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农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农村传统村落的义务,有权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进行劝阻、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保护规划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农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明确保护范围、保护重点、保护措施、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
农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应当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衔接,并广泛征求专家和公众意见。
第八条农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经依法批准后,应当予以公布,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规划期内,确需调整农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的,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送审批。
第九条农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村落的历史沿革、现状和价值评估;(二)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三)保护原则和目标;(四)保护措施和实施步骤;(五)发展定位和产业发展策略;(六)保障措施和监管制度。
第三章保护措施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农村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遗址等进行认定,并予以保护。
邦塘古村保护措施
![邦塘古村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9fd555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9.png)
邦塘古村保护措施
邦塘古村是中国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的一个历史文化名村,具有500多年的历史。
为了保护这座古老村落的文物和文化遗产,可以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建立保护机构:成立专门的保护机构或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保护计划,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确保古村的可持续发展。
制定保护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明确古村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责任义务等,为古村的文物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加强古建筑修缮和维护:对村内的古建筑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制定修缮和维护计划,确保古建筑的安全和持久保存。
同时,鼓励村民参与到古建筑的维护和修缮中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推广当地的传统技艺、民俗文化等,确保这些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强化环境整治:加强环境整治,治理周边污染源,保持古村的环境整洁和优美。
同时,加强绿化工作,提升古村的生态环境质量。
推进旅游业发展:充分利用古村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业,提高当地村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要合理规划旅游开发,避免对古村环境和文化遗产造成破坏。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和游客的保护意识,形成全民参与保护的良好氛围。
以上措施的实施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村民的共同努力。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让邦塘古村这座历史悠久的村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传统村落保护办法
![传统村落保护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696ba63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f.png)
传统村落保护办法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和建筑风貌的地方。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村落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威胁,如过度商业开发、建筑物拆除和生态环境破坏等。
为了保护传统村落,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办法。
本文将就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挑战以及相应的办法进行讨论。
一、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中国的传统村落分布广泛,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文化。
然而,在快速城市化的浪潮下,许多传统村落正面临着走向消亡的威胁。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过度商业化和旅游开发。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游客和投资,将传统村落转变为商业街或主题公园,破坏了原有的村落格局和文化氛围。
此外,一些村民也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将传统建筑改造为商业用途,导致了文化特色的丧失。
二、传统村落保护的挑战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缺乏相关法律和政策的支持。
虽然有一些关于保护传统村落的政策,但是缺乏具体的实施和执行措施。
其次,传统村落保护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合作,协调困难。
不同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导致保护工作无法顺利推进。
此外,村落居民的意识和参与程度也是一个挑战。
一些村民缺乏对传统村落保护的认识,导致对保护工作的抵触情绪或缺乏支持。
三、传统村落保护的办法为了解决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办法:1. 加强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政府应出台具体的法律和政策,保护传统村落的合法权益,并加强对违法行为的监管和处罚。
2. 推动多部门合作和信息共享。
政府可以建立跨部门的工作机制,促进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提高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 提高村落居民的保护意识。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村落居民对传统村落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保护工作。
4. 支持可持续发展和文化创新。
传统村落保护不仅仅是保护建筑和景观,还需要保护文化和生态环境。
政府应该鼓励传统村落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文化创新和产业升级,使保护的结果更加持久和有益。
原真性视角下东莞市茶山镇古村落保护利用的探析
![原真性视角下东莞市茶山镇古村落保护利用的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09c22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e.png)
原真性视角下东莞市茶山镇古村落保护利用的探析茶山镇是东莞市的一个著名历史文化古镇,其古建筑群体保存着大量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然而,由于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些古建筑逐渐被拆除或改建,古村落的景观格局被破坏。
因此,如何在既保护古村落,又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上,可以运用原真性视角。
即是重视古村落的文化、社会及历史价值的保护,保留古镇的原始风貌。
同时,为了推动古建筑的利用,还要考虑其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以下是在原真性视角下,对茶山镇的保护与利用进行探讨。
一、保护1.政府保护与市民共建政府对古建筑保护的力度可以采取政府保护和市民共建的方式:政府保护重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古建筑的范围、等级、保护区域,同时进行日常监督和管理,并对该区域进行适度限制。
市民共建是指政府和居民共同建设古村落,同时发挥市民自我管理的作用,让居民参与到保护和利用的进程中,提高他们保护古建筑的意识。
2.制定古村落保护规划制定保护规划是保护古村落的重要措施。
通过政府专业机构的评估,对古建筑进行分类、测量、纂修,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对古建筑进行适度修复和维护。
在规划中,要注重保护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可持续性;不同类别的古建筑和景点应该有不同的保护及管理政策。
3.开设古村落博物馆建设古村落博物馆的重要性在于展示当地的文化、语言、历史,提高公众的意识和理解。
政府可以开发和支持博物馆,同时还可以捐赠、寻求私人资助、建立志愿者组织等。
博物馆可以不仅限于展示静态展览,还可以举办文化活动、互联交流等活动,使古建筑和历史文化得到更深层次的展示。
二、利用1.开发旅游产业旅游业是茶山镇的发展重点,可以利用茶山镇的古建筑作为旅游资源,发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为开发旅游产业,政府可以为游客提供游览的导览,同时保障旅游安全。
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特点,增加古村落在互联网上的宣传,吸引更多游客的加入,扩大经济利益。
浅谈岭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发展设计
![浅谈岭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发展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400fe0e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9.png)
浅谈岭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发展设计岭南传统村落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特有的村落形态,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建筑风格、艺术表现等方面的特点。
在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部分岭南传统村落面临着遗失和破坏的风险,保护传承发展岭南传统村落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文章将从岭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一些合理的设计方案。
保护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村落应首先注重保护建筑群体,包括廊式、穿衣楼、排屋、船屋等传统建筑形式。
保护建筑要注重材料的使用,采用传统材料制作,遵循传统的建筑结构、比例和配色; 其次,应该保护村落内的文物古迹,包括墓碑、祠堂等,确保它们在村落中的原始风貌和完整性。
此外,采取一些防火、防损措施,加强日常保养和管理,防止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
为了传承和发展岭南传统村落的文化和精神,应当将村落的历史、传统文化和美学价值纳入塑造其生存环境的内容中。
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节、艺术展等活动,在村落中扶持传统的民俗文化,增强人们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此外,应该加强科学规划和设计,构建全新的村落组织结构,提高村落的居住舒适度、环境卫生、交通便利等,使岭南传统村落在新时代有更好的生命力和活力。
在实践岭南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设计:1.灵活方案对于不同的村落,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案。
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应考虑到地域差异、村落风貌、村落内建筑结构等因素,制定灵活的设计方案。
2.古老与现代的结合该方案应尽可能保持原有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传统,但同时也应考虑到其适应现代居住和交通发展的需要,加入一些现代建筑材料和设施。
此外,应该重视绿化、景观等因素,在舒适的居住环境中将古老和现代结合起来。
3.合理的空间布局合理的空间布局是成功营造传统村落的重要因素。
在保护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设计出合理、方便的交通路线,并规划出道路、商业、社交设施等新的公共设施。
4.文化保护传统文化保护应该是岭南传统村落保护的重点。
《2024年广府地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及其实施研究》范文
![《2024年广府地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及其实施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177eea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f.png)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及其实施研究》篇一一、引言广府地区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传统村落风貌。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广府地区的传统村落面临着严重的保护和发展问题。
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广府地区的传统村落文化,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研究广府地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编制及其实施情况,以期为相关保护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广府地区传统村落概述广府地区拥有众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村落,这些村落大多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文化遗产丰富。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这些传统村落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人口流失、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等。
因此,制定一套有效的保护规划对于这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保护规划编制的背景与意义(一)背景分析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
当前,国家对于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广府地区政府也意识到了传统村落的重要性,并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保护。
(二)意义阐述制定保护规划的意义在于:首先,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广府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建筑风格;其次,可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最后,可以提升广府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四、保护规划编制的方法与内容(一)规划编制方法1. 深入调研:了解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的现状、问题及需求。
2. 专家咨询: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指导与建议。
3. 公众参与:广泛征求村民及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和建议。
4. 综合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
(二)规划内容1. 总体目标:明确保护规划的总体目标和指导思想。
2. 保护范围:确定需要保护的区域和范围。
3. 保护措施: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和方法,包括土地利用、建筑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
4. 实施计划:明确各阶段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节点。
惠州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办法
![惠州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760524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8.png)
惠州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办法惠州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维护传统村落风貌,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和《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传统村落,是指惠州市境内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包括惠州市行政区域内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国家、省、市和县(区)级传统村落。
第三条惠州市行政区域内传统村落的规划、建设和其他保护利用管理活动,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应当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保护优先、民生为本、精工细作、民主决策的原则,平衡好保护和发展建设的关系,让居民得到实惠。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传统村落规划和保护管理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
第二章保护发展规划第六条各县(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本辖区内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保护发展规划要按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建村[2013]130号),并参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进行编制。
第七条保护发展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二)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三)传统格局和整体风貌保护要求;(四)传统村落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五)传统建筑分类保护和整治措施;(六)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环境整治和防灾、减灾;(七)自然生态保护、文化生态传承、乡村旅游发展等;(八)保护和分期开发利用的实施方案。
第八条保护发展规划由各县(区)人民政府审批。
保护发展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条(立法目的)为了保护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深度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和振兴,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及《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18条
对在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酌情给予奖励。
第二章 申报认定
第19条(申报标准)申报中国传统村落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执行。
第20条
具备下列条件且尚未被评为历史文化名村的村落,可以申报广东省传统村落:
(1)选址、布局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与自然有机融合,环境自然,尺度宜人,体现人和自然共生的建造智慧;
(四)具有传统岭南特色和区域代表性,能够体现农耕文明、海洋文明时期的地域特点和生产生活方式的种植、养殖、捕捞、手工制作技艺和加工制造工艺等;
(五)具有较为鲜明的岭南地域乡土文化特征的民俗活动、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仍保有活态。
第21条(调查申报)申报广东省传统村落,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传统村落资源调查工作,摸清传统村落情况,根据申报标准确定候选名单,向市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第15条(专家库、驻村专家与村级联络员)省、市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应当结合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库。
第16条
传统村落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从专家库中聘请1-2名驻村专家,负责对其驻地传统村落档案建立、规划编制、修缮整治、项目实施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现场指导。
传统村落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制定实施传统风貌建筑修缮、风貌整治等实施方案和相应项目;指导村(居)民委员会订立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村规民约;指导在传统村落内适度有序地开展旅游、休闲度假、传统手工艺和传统技艺加工制作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第9条(地方责任)传统村落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6)
(7)收集、保护已经坍塌、散落的传统风貌建筑的构件,并及时交乡(镇)人民政府保管,并向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报告;
(8)
(9)协助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10)
(11)对违反传统村落保护规定和要求的行为,进行劝阻制止,并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
(12)
第11条(部门责任)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全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指导和管理工作。
第22条
有条件申报广东省传统村落而县(市、区)人民政府未提出申请的,省住房和建设厅和市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可督促地方履行调查申报程序。
第23条(递交材料)申报广东省传统村落,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第24条
(一)村史概要,包括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等内容;
(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
(2)
(3)传统风貌建筑总量超过自然村建筑总量的1/3或集中连片分布,建成年代在30年以上,体现一定历史时期、具有特定时代印记,或者承载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等岭南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建造传统和建筑风格;
(4)
(三)能够承载乡愁记忆和归属感,具有地域影响的祠堂、牌坊、古桥、戏台、古井、老树等历史遗存保存较好;
第5条(保护原则)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遵循保护优先、规划先行、有序修复、合理利用、活态传承的原则。
第6条
第7条(政府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协调机制,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工作健康发展。
第8条
传统村落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改善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居生态环境。
(三)不可移动文物、传统建筑、传统特色制作技艺或者制造工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清单和相应图文资料;
(四)社会经济、房屋空置率等资料;
(五)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
传统村落村(居)民委员会在村(居)民中推荐1名村级联络员,负责宣传传统村落相关政策、监督项目实施等工作。
第17条(社会参与和鼓励)传统村落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积极组织开展传统村落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调动原住村(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保障原住村(居)民的合法权益,充分尊重原住村(居)民生产生活的合理需求。
第12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应当牵头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传统村落的保护、监督和管理工作,并且负责建立传统村落及其各类保护对象的档案,制作并设置传统村落保护标识标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建设)、房屋、文化(文物)、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旅游、农业等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相关工作。
第10条
(1)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和宣传工作;
(2)
(3)依法组织村(居)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将传统村落保护事项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村(居)民按照传统村落保护要求,保护文物古迹,合理使用传统建筑;
(4)
(5)对有损毁危险的传统建筑进行登记,并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和房管部门报告;
第2条
第3条(适用范围)本省行政区域内传统村落的认定、管理、保护和利用,适用本办法。
第4条
本办法所称传统村落,是指且尚未被评为历史文化名村,而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传统风貌和格局比较完整,具有较高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经省人民政府认定予以保护的村落。原则上为村落户数不少于30户、相对独立的自然村。
第13条(保护资金)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传统村落保护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根据实际安排保护发展资金。
第14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有关规定统筹整合相关财政资金,用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传统风貌建筑保护等工作。
政府资金扶持的产业发展项目应当向传统村落倾斜。鼓励、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传统村落保护项目提供信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