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1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困境与思路探讨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困境与思路探讨【摘要】传统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村落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困境。
保护难题主要表现为资源匮乏、缺乏有效规划和管理等问题,发展难题则包括农村人口外流、产业单一等挑战。
为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需要合理规划与利益平衡,同时加强社会参与与政府支持。
可持续发展路径在于制定长期规划,强调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并加强政策支持与法制保障。
通过充分发挥传统村落的文化魅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才能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关键词】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困境、思路、平衡、规划、利益、社会参与、政府支持、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传承、政策支持、法制保障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传统村落是中国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的冲击,传统村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保护与发展问题。
一方面,人口外流、房屋老化、传统产业式微等因素导致传统村落保护的困境日益凸显;土地利用权、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也给传统村落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如何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困境展开探讨,探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难题,以及如何在合理规划和社会参与的基础上找到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为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思路。
1.2 问题提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议题,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迅速,许多传统村落面临着被拆迁、改造和商业开发的压力,传统文化和建筑遗产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消失的危险。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传统村落的保护需要维护其原有风貌和文化传统,但发展的需要又要求改善村落的基础设施和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二是规划与利益的冲突,村落保护需要制定合理的规划和政策,但各利益相关方之间存在利益分歧和冲突,导致保护工作难以有效推进;三是社会参与与政府支持的不足,传统村落保护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政府支持,但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参与程度不高,政府支持不够到位。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案例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案例中国传统村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文化、地理和民俗价值。
为了保护和发展这些传统村落,中国领导和社会力量组织了许多保护与发展项目。
案例一:西塘古镇西塘是一个位于上海市嘉兴市南部的古老水乡小镇,已有1000多年历史。
该镇在上个世纪中叶被列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保护西塘,领导投入了大量资金,修缮了许多古老建筑,安装了各种设施,如停车场、公共厕所、餐厅等,使游客更方便地游览和游玩。
同时,领导也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措施,限制了商业开发和大规模游客活动。
这些措施有效地保护了西塘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案例二:莫干山古村落莫干山位于浙江省南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山区,拥有众多古村落,如梅村、蒋村、高庙村等。
这些古村落经历了百年历史,保存了许多传统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这些古村落,当地领导和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了修缮和改造,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但同时,领导也加强了管理,限制了商业开发和大规模游客活动。
这些措施保护了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案例三:泸沽湖拉市海村拉市海村是一个位于云南省泸沽湖畔的古老村落,是摩梭族的传统居住地。
该村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风景,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
为了保护这个古村落,领导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了修缮和改造。
同时,领导也加强了管理,限制了商业开发和大规模游客活动。
这些措施有效地保护了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此外,领导还建设了水利设施和道路,改善了村落的交通、供水和排水设施,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综上所述,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村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领导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
领导要通过制定相关和加强管理,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应该积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研究论文: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
67512 农村研究论文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规划实践的广泛开展,不少传统村落形而下的物质见证遭遇泯灭,形而上的村落文化灰飞烟灭,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已经变得相当棘手。
新农村建设怀着将农村建设成为生产生活发展富裕、村容乡风整洁文明的宏伟目标,致力于广大农村旧貌换新颜的工作。
原名古村落的传统村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多重价值和功能,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多样并存与整体灿烂,是最具资格、品位和权威的人类文化多样性之阐释者,具有特殊的文明价值和传承意义,古而不旧。
将传统村落保护及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发展关系,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新农村建设,方能走出一条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健康前行的康庄大道。
一、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相关原则和措施(一)以人为本。
传统村落是一个非常灵巧的组织,其保护发展经不起硬手硬脚的尝试,村民的认识不足以维持的新的发展模式迟早会蜕形。
以村落居民这一村落活的灵魂为灵魂,调动村民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主人翁意识,保护好古村落风貌,让居民生活得更好;让传统村落里的居民居住得更舒适,让走出村落的居民生活得更殷实。
培养并保持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利用的活力基础,加强区域团结,共襄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发展目标,加强区域绿网系统建设,维护生态平衡,优化生态布局,系统整合旅游发展资源,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使传统村落成为价值不断增值的新村落。
(二)以质为尊。
以保护与更新和谐共处、新旧文化的交融为前提塑造高品质村落生活,因地制宜,结合村落经济现状、地貌地形、自然资源、建筑风格和文化历史传统各不相同的实际,积极利用国内外关于传统村落规划保护的新成果发扬创造村落新内涵和塑造与时俱进的村落新特色。
不能在村落历史的长短与文化厚度高度之间画等号,凸显古村落的历史厚度和先锋态度。
使村落既有传统的市民生活方式,也拥有与外界对话的可能性和对话欲望的先锋性,成为人才辈出的聚居地。
《山西省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现状及发展模式探析》范文
《山西省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现状及发展模式探析》篇一一、引言山西省,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之地,拥有众多传统村落。
这些村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村落的环境保护问题逐渐凸显。
本文将就山西省传统村落的环境保护现状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发展模式,以期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山西省传统村落环境保护现状1. 自然环境状况山西省传统村落多分布于山区、河流沿岸等地区,自然环境优美。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发、过度放牧以及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问题,使得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2. 人文环境状况传统村落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但由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许多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等面临消失的危险。
同时,随着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村落的人口结构发生变化,许多年轻人离开村落,导致文化传承断层。
三、山西省传统村落发展模式探析1.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了保护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应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采取绿色发展的方式。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同时,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如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以改善生态环境。
2. 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传统村落中的建筑、文化遗产等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应加强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弘扬传统文化。
同时,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活动、文化展览等方式,加强文化传承和教育。
3. 推进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山西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传统村落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应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推进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重保护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的破坏。
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4. 强化政府引导与支持政府在传统村落的环境保护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方案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方案背景和意义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尤其是在乡村地区。
传统村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缩影,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人文、科学价值。
同时,传统村落也是当今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推进城乡共同发展的重要领域。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加速,传统村落的生存环境逐渐消失,传统文化和风貌逐渐流失。
怎样更好的保护和规划传统村落,使其既能保留传统文化,又能适应现代化发展成为核心问题。
保护理念和目标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方案的核心理念就是尽可能保护村落的传统文化、风貌、历史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同时推动文化创新、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
具体的目标包括:1.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提高村落文化基础设施水平,提高村民文化素养。
2.保护村落的历史遗存和风貌,保留传统建筑和形态,尽量减少现代元素的影响。
3.推动文化创新,挖掘和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为村落差异化发展打下基础。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庄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的水平,满足居民和游客不同需求。
5.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利用村庄资源,激发乡村经济发展活力。
保护方案保护传统文化、历史、建筑和环境是传统村落保护的核心。
为实现这个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管理与保护通过完善法规制度、行政管理、保护措施、村民自治等方式,加强传统村落的管理和保护。
1.完善法规制度,明确传统村落的保护标准和责任。
2.强化行政管理,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呼吁合法经营。
3.采取各种措施保护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提高村落保护的能力。
4.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做好村民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培养村民的保护意识。
风貌和历史保护为保护传统村落的风貌和历史遗存,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对传统建筑的保护。
保留历史建筑、修复和重建良好建筑,注重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的和谐发展。
2.引导游客走“文化+”,保持传统乡村的古朴风貌,同时发掘并推广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综述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综述近年来,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日益严重,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而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当地经济的促进。
下面将就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做一综述。
一、传统村落的概念及特点传统村落是指在我国历史上形成的,保存有较多的传统文化遗产,以及特有的民居建筑、街巷布局等的古村落。
传统村落具有融合了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特点,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场所。
二、传统村落的保护由于传统村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地理特征,因此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其被破坏,丧失其文化内涵。
下面列举几种具体的保护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出更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传统村落保护的范畴和责任,在拟订城市规划和新型农村建设规划等方面考虑传统村落的保护问题。
2. 经济协调发展对于存在发展困难的传统村落,需要通过经济和资金等支持和帮助来使传统村落得以保存和发展。
鼓励民众在传统村落中进行农业和旅游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3. 维修古建筑为了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特色,需要对一些濒临坍塌、受损的古建筑进行修缮保护。
要对古建筑进行科学维修,以使其更好地保留下来。
三、传统村落的发展除了保护传统村落,还应积极探索传统村落发展的方式,使得传统村落在经济基础上得到发展。
1. 旅游开发传统村落保存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面貌,非常适合开发为旅游景点。
可以引导各方资金和旅游资源的流入,同时推动当地道德、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
2. 民俗体验传统村落的文化活动是很有吸引力的,像表演、传统手工、食品文化等等,都可以靠体验来吸引游客,同时也可以作为当地人民的娱乐方式。
3. 全方位建设要将传统村落中的设施设备,如卫生、供水、供电、通讯等设施设备进行更新,提升其整体文化和生活环境,这将对该村落的发展和改善有很大的影响。
总而言之,传统村落的保护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各级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民众的参与。
浅析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
浅析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传统村落是中国古老文明留下的珍贵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传统和建筑风貌,是中国乡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城市化的进程,传统村落文化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侵蚀,如何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挖掘其潜在价值,促进乡村振兴,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展开探讨,并就相关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传统村落文化的价值传统村落文化是中国5000年文明史留下的珍贵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传统村落文化通过乡土风情、民俗传统、乡村建筑等方面展现了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内容。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缩影,而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可以促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可以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促进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挖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保护村落的原始面貌,保护传统建筑和文物,挖掘和传承村落文化,开发乡村旅游等。
保护村落的原始面貌是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基础,保护原始的地域特色和自然环境可以使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传统村落文化的魅力。
保护传统建筑和文物是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关键,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传统建筑和文物进行保护修缮,使其保存完好。
挖掘和传承村落文化是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内在要求,应当开展社会科学研究,对传统村落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力求找出其独特价值,加强对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开发乡村旅游是促进传统村落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开展乡村旅游活动,引导游客深入了解传统村落文化,增加传统村落的知名度,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性研究课题,涉及到文化、经济、社会、城乡规划等多个方面。
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以徽州传统村落为例
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以徽州传统村落为例摘要:中国传统村落是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生态环境和社会价值的重要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具有强烈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
然而,在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许多传统村落被破坏了,使得中国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和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因此,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村落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保护文化遗产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以徽州传统村落为例,探讨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传统村落,徽州,保护,发展,策略建议一、简介中国传统村落是中国镇乡建筑的代表性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生态环境和社会价值。
传统村落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许多传统村落被破坏了,使得中国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和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因此,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村落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保护文化遗产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问题。
徽州传统村落是中国著名的传统村落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本文将以徽州传统村落为例,探讨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二、徽州传统村落的现状徽州传统村落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徽州传统村落的建筑风格具有独特的特点,以“四合五落六院七梁八柱”为基本构成形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地域风貌。
然而,徽州传统村落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受到了很大的破坏。
一些历史建筑被拆除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面临着巨大的难度。
而且,传统村落的人口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流失,传统村落的经济极为单一,发展面临瓶颈,这也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三、传统村落的保护问题传统村落的保护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学者、社会组织和广大民众共同努力。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方案(一)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方案一、实施背景中国拥有众多的传统村落,这些村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许多传统村落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经济落后、人口外流等问题。
为了保护和发展这些传统村落,必须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出发,寻找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二、工作原理本方案基于产业结构改革的理论,通过分析传统村落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资源整合:挖掘传统村落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和人力资源,形成资源清单。
2.产业定位:根据资源清单和市场需求,确定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
3.产业链构建:围绕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包括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
4.产业集群培育:通过政策引导和企业合作,培育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
三、实施计划步骤1.调研阶段(1-2年):对传统村落的资源、产业和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2.实施阶段(3-5年):根据产业发展规划,逐步推进产业链构建和产业集群培育。
具体包括:o建立产业园区:集中优势资源,吸引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
o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
o推进农旅融合:利用农业资源和自然景观,发展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
o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村落的可进入性和生活便利性。
3.评估阶段(1年):对实施成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传统村落。
具体标准包括:拥有一定数量的古建筑、古民居和历史遗迹;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拥有传统手工艺、农耕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创新要点1.产业链整合:将传统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例如,将特色农产品加工成旅游纪念品或美食,提高附加值。
2.文化创意产业:利用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如影视制作、动漫设计等。
农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办法
农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村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振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农村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活动。
第三条农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二)尊重历史、尊重传统、尊重自然、尊重人文;(三)整体保护、活态传承、创新发展、共建共享。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农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保障所需经费。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财政、旅游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农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农村传统村落的义务,有权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进行劝阻、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保护规划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农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明确保护范围、保护重点、保护措施、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
农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应当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衔接,并广泛征求专家和公众意见。
第八条农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经依法批准后,应当予以公布,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规划期内,确需调整农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的,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送审批。
第九条农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村落的历史沿革、现状和价值评估;(二)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三)保护原则和目标;(四)保护措施和实施步骤;(五)发展定位和产业发展策略;(六)保障措施和监管制度。
第三章保护措施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农村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遗址等进行认定,并予以保护。
古村落保护与发展
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古村落是中国传统村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风貌的重要资源。
在当今快速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探讨古村落保护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平衡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一部分:古村落的价值和保护意义古村落代表着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独特面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建筑艺术价值。
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和沉淀,这些村落呈现出独特的空间形态、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是保留传统文化、传承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
同时,古村落也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旅游资源,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因此,保护古村落不仅对于传承历史文化,弘扬中华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于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具有积极的影响。
第二部分:古村落保护面临的挑战然而,古村落的保护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城市化进程使得许多村民离开古村落,导致村庄的人口减少,甚至出现村庄的荒废和老化现象。
其次,商业开发和旅游开发的浪潮使得一些古村落被过度开发,失去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
此外,一些村庄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管理机制,导致文物的破坏和盗窃行为的出现。
第三部分: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平衡为了实现古村落的可持续保护与发展,需要在保护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
首先,要加强对古村落的保护意识,提高广大农民对古村落重要性的认识,严禁违法建设和破坏文物行为。
同时,要加强对古村落的管理,建立健全的保护制度和管理机制,明确权责,划定保护范围。
同时,要发挥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将古村落开发成为旅游目的地,提高村民的收入。
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原貌,避免过度商业化和破坏村落的历史风貌。
此外,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古村落的经济支持和保护补贴,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保护工作。
最后,要注重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承,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培训课程等方式,弘扬古村落的传统文化,增强村庄居民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
结论: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传统村落是中国村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文化和科技价值。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规划,是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个关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的样本,请参考:一、概述在制定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之前,需要对村落的历史、文化、生态等方面进行全面调研,了解其特点和问题,并发布相关调查报告,为规划提供依据。
规划的目标是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二、保护与修复1.保护方案:制定村落的保护措施,包括政策法规制定、修复技术指导、宣传教育等,确保村落的文化特色得以保护。
2.修复策略:根据村落的实际情况,制定修复策略,包括修复范围的确定、修复对象的选择、修复方法的规范等,确保修复工作能够恢复原貌。
三、发展与利用1.建筑规划:制定村落的建筑规划,包括建筑风格的保持、规模的控制、用途的规划等,确保村落的发展能够与传统特色相结合。
2.产业发展:制定村落的产业发展规划,包括旅游产业、农产品加工、手工业等,促进村落的经济发展。
3.文化活动:制定村落的文化活动规划,包括传统文化展览、民俗活动、艺术表演等,提升村落的文化氛围。
4.环境保护:制定村落的环境保护计划,包括水源保护、绿化建设、垃圾处理等,保护村落的生态环境。
四、社会参与与管理1.社会参与:鼓励村民、专家学者、社会组织等参与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2.基层管理:加强对村落的管理,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制定管理政策,确保村落的正常运行。
3.绩效评估: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对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鼓励优秀村落,惩罚违规行为。
五、资金保障1.投融资机制:建立投融资机制,吸引国内外投资,为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2.政府扶持:加大政府对村落的财政支持力度,制定财政政策,为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资金补贴。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以黄石传统村落为例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以黄石传统村落为例一、黄石传统村落的发展概况黄石市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
在三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4200多年前,黄石先民在这块土地上辨识矿山,开采、冶炼、加工矿石,历经秦、汉、两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遗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具有较高价值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
黄石传统村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黄石宝贵的文化资源。
为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从2012年开始,组织开展了全国传统村落摸底调查,截至目前确定公布了五批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黄石市共有13个古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大冶地区有7个,阳新地区有6个。
其中如表1所示。
除了这13个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以外,近年来,黄石在对传统村落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又挖掘出了大冶市殷祖镇卫祥港村、阳新县龙港镇朱家山村等20个传统村落。
如表2所示。
这些村落中遗留有古祠堂、古民居、古桥、古牌坊、古井、古渠道、古墓、古树等,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印记和文化内涵,是黄石民间文化的“博物馆”、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二、黄石传统村落的价值(一)历史文化价值首先,一个传统村落就是一座鲜活的历史文化遗产博物馆,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
传统村落记录着黄石先民在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场景。
比如,从黄石传统村落的建筑形式和宗族记录中可以发现,黄石地区的古村落建筑以徽派、赣派风格为主,表现为以聚落为主要特征的家族组织模式,这种模式跟历史上“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的大规模移民运动息息相关。
黄石地处鄂东南,东南紧邻江西省,在移民运动中深受江西文化的影响,使得黄石的乡土建筑、聚族而居的模式与邻省江西的一些传统村落极为相似。
在移民过程中,黄石以宗族为单位聚居,一个村落居住一个宗族,并由此逐渐演变为一个个自然村落,一村一姓,宗族观念影响了村落的内部结构。
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村落逐渐被人们遗忘。
传统村落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合理的村落布局、建筑风格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窗口。
传统村落的保护建设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更是对人类智慧的传承。
如何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村落保护的意义传统村落是我国古代城市、乡村、农村社会生活的重要物质载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地表现。
在我国历史上,传统村落是人民生活的重要场所。
如今大量村落因城市化的发展逐渐消失,村落文化的传承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传统村落保护具有巨大的文化、社会、经济意义。
保护传统村落可以让人们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传统村落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体系也是研究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传统村落保护还能促进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
村落文化能为乡村旅游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拉动经济发展。
二、传统村落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传统村落保护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城市化的发展、村落迁建、房屋拆迁等。
城市化对村落的影响尤其大,城市化浪潮下,大量村落开始衰落、消失。
许多村落需要维修、改造或重建,但是现有的保护体制还不够完善,没有有效的方法解决传统村落保护的问题。
同时,保护传统村落还面临着文化传承的问题。
国家需要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仅要重视村落的物质保护,还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促进传统村落保护事业的长远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与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实现传统村落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文化教育,传承村落文化。
国家可以充分利用传统村落的资源,构建村落文化与普及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向学生灌输文化知识的方式弘扬民族文化。
2、合理利用,加强维修。
传统村落的空闲资产可以适度利用,制定合理的利用政策,使传统村落保护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
同时,国家还可以加大对传统村落的维修力度,让村落得以长久存留下去。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传统村落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化和历史遗产,是人们对过去生活方式的记忆和追忆。
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村落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城市化、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等。
因此,保护传统村落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首先,保护传统村落需要政府的支持和规划。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传统村落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传统村落的投资力度,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村民进行修缮和保护工作。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对传统村落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保护传统村落需要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传统村落的宣传和教育,增强人们对传统村落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同时,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可以积极参与到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中,提供相关的服务和支持。
此外,企业界也可以通过投资和合作的方式,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做出贡献。
另外,保护传统村落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传统村落的保护不能仅仅停留在保护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上,还应该注重村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例如,可以通过发展旅游业,吸引游客来传统村落观光,增加村民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同时,还可以通过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等产业,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
此外,还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为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最后,保护传统村落需要注重与现代化的结合。
传统村落的保护不能与现代化的进程相对立,而应该与之相融合。
例如,可以在传统村落中引入现代化的设施和服务,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和便利度。
同时,还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为传统村落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
只有在与现代化相结合的基础上,传统村落的保护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护传统村落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政府、社会各界和村民都应该共同努力,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的投入和支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好传统村落这一宝贵的文化和历史遗产,让后代子孙能够继承和传承。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方案范文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方案1. 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传统村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保存着传统建筑、民俗文化和生态环境的村落,不仅是人类文明遗产的珍贵财富,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
但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快速城市化的推进,传统村落正面临着被破坏和消失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传统村落,制定一份科学、规范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方案至关重要。
2.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分析2.1 传统村落保护意义传统村落是地域文化的重要元素,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的底蕴。
被评选并保护的传统村落不仅可以成为区域和全国旅游的独特资源,而且展示的民俗文化也可以助推当地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2.2 传统村落发展意义根据“古今之变,变非所变,而其变之所以变者,因时制宜也。
”传统村落在保护的同时更应该满足现代城市化的需求。
传统村落可以转型成为民俗乡村、民俗旅游和乡村综合体等发展方向,在推动村落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可以使村落维持在以传统文化为主的地方发展轨迹。
2.3 传统村落存在问题过度的人口流出、城市化、现代化等因素都会对传统村落造成极大的破坏和安全隐患,随着人们对文化和历史的重新认识,在保存传统村落中,既带来了新生,也同时带来了建筑、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困惑。
3.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3.1 保护原则1.多方保护:文化保护与自然保护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界作用,共建公益性保护组织。
2.保护与利用并重:保护村落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注重利用村落的旅游、文化等资源。
3.前期保护:始终保持先抑制再发展的政策导向,始终保持或提高传统村落的景观质量。
3.2 发展原则1.发展以人为本:坚持以基层群众为中心,以乡村居民为、目标群体开展发展工作,鼓励多途径参与,推进联合经营。
2.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文化和景观为发展核心,保持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注重融入现代文化与技术手段的应用,打造自身的新文化特色。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方案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受到了破坏和侵蚀,有些传统村落甚至濒临消失的边缘。
为了保护这些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发展乡村经济和旅游产业,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系统的保护发展规划方案。
本文将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1. 立足于保护传统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是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重要使命。
在制定规划方案时,我们首先要立足于保护这些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
1.1 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划定制定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方案时,需要先对保护范围进行划定。
保护范围应包括整个村落及其周围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等重点资源。
1.2 传统村落保护政策制定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方案需加强政策保护。
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应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和制裁,以保证传统村落的安全。
1.3 停车设施及周边配套设施利用传统村落的旅游规模不断扩大,停车场的建设及周边配套设施的利用不仅仅是为了旅游,而且有助于便利村民生活。
因此,应将这些问题考虑在规划方案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提出具体的措施,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
2. 融合发展新思路2.1 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离不开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打造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新型旅游项目,有助于村落内基础设施的完善,也有助于村民脱贫致富。
2.2 民俗文化节庆和计划传统村落文化是自然的好资源,利用好这些资源可以丰富人们的休闲生活。
制定民俗文化节庆活动计划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中来。
2.3 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是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村落规划和设计时必须紧扣传统村落文化和自然环境的特点,相互融合,保留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
3. 经济发展策略3.1 建立产业扶贫乡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是建立产业扶贫,不断推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促进传统村落的经济发展。
浅析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
浅析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传统村落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民俗、建筑、风俗等多个方面的集中体现,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地域传统特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的发展,传统村落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和威胁。
许多传统村落在现代化建设中被拆除或改建,传统文化元素逐渐消失,导致传统村落文化的断裂和丧失。
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开始意识到传统村落文化的重要性,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进行保护。
一些学者和专家也开始关注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问题,积极开展相关研究。
目前对于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研究还比较零散和片面,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有必要对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为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分析当前的现状及存在的挑战和机遇,探讨可行的保护与发展路径,并通过案例研究来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传统村落文化的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实现文化传统的传承与时代的发展相统一。
通过对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研究,也可以提高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增强人们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1.3 研究意义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村落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传统村落文化不仅可以继承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村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房屋老化、人口外流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通过研究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可以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 2、总体要求
编制保护发展规划,要坚持: 保护为主、兼顾发展,尊重传统、活态传承,符合实际、农民主体的原则, 注重多专业结合的科学决策,广泛征求政府、专家和村民的意见,提高规 划的实用性和质量。有条件的村落,要在满足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村落 实际需求结合经济发展条件,进一步拓展深化规划的内容和深度。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
(三)传统村落的指标体系 2、村落选址和格局评价指标体系
(1)久远度 村落现有选址形成年代。 (2)丰富度 现存历史环境要素种类。 (3)格局完整性 村落传统格局保存程度。 (4)科学文化价值 村落选址、规划、营造反映的科学、文化、历 史、考古价值。 (5)协调性 村落与周边优美的自然山水环境或传统的田园 风光保有和谐共生的关系。
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1、中国城镇化进程很快,《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至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 化率将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45%左右。
2、据统计,我国一直保持了3000余古县、20000余城镇、50余万村庄。各地均有 不 同的风土特色。据悉,在大规模的城镇化中,全国每天撤并4个乡镇,一批有价值 的古城、古镇、古村、古街、古建筑正在消失。 3、我国城镇在取得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千城一面”、“千村一律”的问题。 城乡特色化建设提到各级部门议事日程。 4、保护各地的地域文化与 自然生态为特色城镇化 建设提供了条件。
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
(二)中国融入世界的需要
中国是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受以下国际条约的约束: 1、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风貌与特性的建议(巴黎1962 ) 2、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巴黎1972) 3、关于在国家一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建议(巴黎1972) 4、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在当代的作用的建议(内罗毕1976 ) 5、佛罗伦萨宪章(佛罗伦萨1982) 6、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 华盛顿1987)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
(三)传统村落的指标体系 1、村落传统建筑评价指标体系 2、村落选址和格局评价指标体系 3、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指标体系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
(三)传统村落的指标体系 1、村落传统建筑评价指标体系
(1)久远度 现存最早建筑修建年代; 传统建筑群集中修建年代。 (2)稀缺度 文物保护单位等级。 (3)规模 传统建筑占地面积。 (4)比例 传统建筑用地面积占全村建设用地面积比例 。 (5)丰富度 建筑功能种类。 (6)完整性 现存传统建筑(群)及其建筑细部乃至周边环境保存情况。 (7)工艺美学价值 现存传统建筑(群)所具有的建筑造型、结构、材料或装饰等美学价值。 (8)传统营造工艺传承 至今仍大量应用传统技艺营造日常生活建筑。
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
(三)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需要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第四条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 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 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 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 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 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 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 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 的需要。
历史文化名城 聚落遗产 国家级
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名镇村
传统村落
省级
聚落与建 筑遗产
世界遗产
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
省级 市县级
建筑遗产
历史建筑 登录的不可移动文物
二、文化遗产是什么
(一)文化遗产的类型
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物质文化遗产
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 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 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 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 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二)中国融入世界的需要 (三)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需要 (四)文化传承、领导重视、群众呼声
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建村〔2013〕102号)进行。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 4、传统村落特征分析与价值评价
对村落选址与自然景观环境特征、村落传统格局和整体风貌特征、传统建 筑特征、历史环境要素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进行分析。 通过与较大区域范围(地理区域、文化区域、民族区域)以及邻近区域内 其他村落的比较,综合分析传统村落的特点,评估其历史、艺术、科学、 社会等价值。对各种不利于传统资源保护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评估这些因 素威胁传统村落的程度。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 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体系 基于发展的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体系
主讲人 王金平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系 教 授
第一讲
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
一、聚落与建筑遗产的类型 二、文化遗产是什么 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
一、聚落与建筑遗产的类型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
(二)传统村落的构成要素
2、传统建筑要素(并附文物保护单位数量) (1)有大量传统建筑,建筑的地方特色突出; (2)有较多传统建筑,建筑的地方特色明显; (3)有一定数量传统建筑,建筑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
(二)传统村落的构成要素
3、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 (1)有突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有明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4)无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
(三)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需要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2002,2007, 2013) 第四条 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 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第七条 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 法保护文物的义务。 第十条 国家发展文物保护事业。县级 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 级财政预算。国家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 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国有博物馆、纪 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等的事业性收入,专门 用于文物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 挪用。国家鼓励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文物保 护社会基金,专门用于文物保护,任何单位 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 5、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基本要求
(1)明确保护对象:分类分级 (2)划定保护区划:参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3)明确保护措施: (4)提出规划实施建议
(5)确定保护项目:明确5年内拟实施的项目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 6、传统村落发展规划基本要求
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
(四)文化传承、领导重视、群众呼声
2014年04月2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 国家文物局、财政部下发《关于切实加强中 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建村 [2014]61号 )。指出“以党的十八大、十 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 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 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精神,遵循科 学规划、整体保护、传承发展、注重民生、 稳步推进、重在管理的方针,加强传统村落 保护,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 续发展”。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
(一)传统村落的概念 (二)传统村落的构成要素 (三)传统村落的指标体系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
四、传统村落的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 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 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2012年4月16日,为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中 央文史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关于“古村落的 保护就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物质遗产、 非物质遗产以及传统文化的保护”的讲话精神和 加强保护工作的指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 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开展传统村落调查。 2012年8月22日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印发《传统村 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从村落传统建 筑评价、村落选址和格局评价、村落承载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评价三个指标体系对传统村落进行评 价和认定。 2012年8月27日,四部局联合印发了 《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成立传统村落保护 和发展专家委员会及工作组的通知》。
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
(三)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需要
2、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 第二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 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 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历史文化名城、名 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 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
(三)传统村落的指标体系 3、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指标体系
(1)稀缺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级别。 (2)丰富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 (3)连续性 至今连续传承时间。 (4)规模 传承活动规模。 (5)传承人 是否有明确代表性传承人。 (6)活态性 传承情况。 (7)依存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仪式、传承人、材料、工艺以及其他实 践活动等与村落及其周边环境的依存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