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中航油案例分析.doc

合集下载

高盛中航油对赌案例分析--金融理论案例分析

高盛中航油对赌案例分析--金融理论案例分析
中航油(新加坡)直到破产清算也没能对展期期权定价!
•期权的价格:
➢ 期权合约的有效期。 ➢ 相关期货合约的价格波动。 ➢ 行权价格。 深
2004年4月,陈久霖首 次得知公司交易员期权 投机出现580万美元的账 面亏损。此时,他面临 三种选择: 1、斩仓 2、让期权合同自动到期 3、展期
• 2006年3月21日,新加坡初级法庭对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原 总裁陈久霖做出一审判决。陈久霖因涉嫌6项指控被处以 33.5万新元的罚款、4年3个月监禁。
• 2007年2月6日,国资委宣布:原中航油总经理荚长斌被 责令辞职,原中航油集团副总经理、中航油(新加坡)有 限公司总经理陈久霖被“双开”。
二、亏损真相
二、亏损真相
一.中航油高盛对赌前背景
高盛方 (Goldman Sachs)
•1869年创立于纽约,作为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 ,向全球提供广泛的投资,咨询和金融服务. •高盛在中国: 不仅是企业的交易对手,还是老师和顾问 •衍生品业务:作为投资方同企业对赌股价,油价,业绩 等等盈利.在亚洲:杰润子公司贡献集团30%的利润. 上帝不掷骰子,但高盛在中国喜欢扮演着融资上帝的角色, 制订自己才玩得起的游戏规则
标的价格USD
二、亏损真相
二:三项式合约
➢2.高盛买入看涨期权:36USD
•中航油出售看涨期权
义务:油价涨到36USD以 上时,以36USD/15万 桶/月出售给高盛
高盛盈利:万USD
高盛买入看涨期权:36USD/桶
35 30 25 20 15 10
5 0 -5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10 -15 -20
二、亏损真相
二:三项式合约
交易量:15万桶(未考虑加倍) 合约期限:3个月(2004年7月至2004年9月) 1.高盛卖出看跌期权执行价:33美元/桶 2.高盛买入看涨期权执行价:36美元/桶 3.高盛买入看跌期权执行价:31美元/桶 杠杆比率: 2 油价现价: 34USD

中航油巨亏事件经典案例

中航油巨亏事件经典案例

中航油事件的启示
• 3.国有企业境外金融衍生交易须谨慎 • 由于国家严格限制境内期货公司进行外盘代理,中国企业 参与国际套期保值只能借助外资投行的渠道,这样其交易 资本、资金承受能力等商业机密就完全暴露在国际资本的 视野中,在交易过程中很容易陷入被动。
中航油事件的启示
• 中航油(新加坡)进行期权交易的渠道,主要包括日本三 井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新加坡发展银 行和澳大利亚麦戈利银行在内的国际知名投行。上述公司 既是中航油(新加坡)的交易媒介,同时也是中航油卖出 看涨期权的交易对手。这样,中航油(新加坡)的交易动 向或许都在外资投行的视线之内。值得注意的是,油价在 2004年10~11月份非理性狂涨,但在2004年11月底中航 油(新加坡)斩仓认赔之后,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 格应声而跌,两者之间的时间对应十分巧合。
失败原因分析——内部原因
• 中航油总裁陈久霖就是一个典型的风险爱好者,这从他执 掌中航油以来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就可以看出来。前期 他的冒险是成功的,可是在中航油首次发生亏损以后,侥 幸和翻本心态使他一再挪盘,最终一发不可收拾,亏损越 来越大,直至对手逼仓。中航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 行都不尽如人意,中航油的部分风险管理机制极度不健全, 其高层管理人员对已有的风险控制体系又漠然置之,发生 亏损时陈久霖竟然置企业规定的止损限额和持仓限额于不 顾,反而在亏损的头寸上不断增持仓位,这无异于雪上加 霜。
中航油事件始末
• 10月26日,中航油(新加坡)的最大交易对手日本三井能 源风险管理公司正式发出违约函,催缴保证金。中航油 (新加坡)被迫进行部分斩仓。至11月8日,公司继续斩 仓4,亏损增加到2.32亿美元。 • 11月25日,由于不断遭到巴克莱资本、伦敦标准银行等国 际投行的逼仓,中航油(新加坡)的实际亏损已经高达 3.81亿美元,相对于其1.45亿美元的净资产已经资不抵债, 陷入技术性破产的境地。 • 11月29日,中航油(新加坡)申请停牌。次日,公司终止 了所有期权交易,正式向市场公告了已亏3.94亿美元、潜 亏1.6亿美元的消息,并向法院申请债务重组。中航油事 件终于浮出水面。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篇一: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中航油事件分析事件经过 2003 年下半年,新加坡公司时任总裁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开始进入石油期权交易市场,从事石油期权交易。

陈久霖和日本三井住友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和新加坡麦格理银行等在衍生品市场外市场签订期权合约,进行场外期权交易。

2003 年底,新加坡公司的仓位是空头200 万桶,因为石油价格的短暂下跌,公司有所盈利。

然而,进入2004 年之后,石油价格就一路上涨,新加坡公司逐渐由盈利变为亏损。

到3 月28 日,新加坡公司已经出现580 万美元账面亏损。

为了掩盖账面亏损,陈久霖决定对合约进行展期,致使交易仓位放大。

至6 月,公司因期权交易导致的账面亏损已扩大至3500 万美元。

此时,受赌徒心理的影响,陈久霖不仅没有止损,反而将期权合约展期至2005 年及2006 年,并且在新价位继续卖空。

到2004 年10 月,中航油持有的期权总交易量已达到5200 万桶之巨,超过公司每年实际进口量的3 倍以上,公司账面亏损已达1.8 亿美元,公司现金全部消耗殆尽。

10 月10 日以后,石油价格不但没有下调,反而继续一路走高,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陈久霖不得不向母公司中航油集团写报告请求援助。

在接到新加坡公司的求助请求之后,中航油集团不仅没有责令新加坡公司迅速斩仓,反而决定对其实施救助。

10 月20 航油集团以私募方式卖出手中所持15%的股份,获资1.08 亿美元,立即交给新加坡公司补仓。

此举愈发使新加坡公司泥潭深陷。

2004 年10 月26 日和28 公司因无法补加一些合约的保证金而强行平仓,从而蒙受1.32亿美元实际亏损。

接着,11 日到25日,公司的期权合约继续遭逼仓,截至 25 日的实际亏损达3.81 亿美元。

2004 年12 日,在亏损5.5亿美元后新加坡公司宣布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令,中航油事件至此告一段落。

根源积弊已久的国企公司治理问题,即内部控制问题。

中航油亏损事件带来的启示

中航油亏损事件带来的启示

浅议中航油集团巨额亏损事件带来的启示前言:2004年底,中国航空油料集团(以下简称:中航油)新加坡分公司由于石油期货衍生品投资出现重大失误,导致巨额亏损,资不抵债,不得不向新加坡最高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中航油事件的发生,给国家造成了共计 5.5亿美元的巨额财产损失。

本文将通过对中航油事件的简要分析,试图找出此次导致国有资产巨额亏损事件的原因,以及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与教训。

关键词:中航油亏损期货与期权交易中航油的失误高盛的阴谋启示与教训一、中航油亏损事件简介中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航空油料集团的海外子公司,于1993年在新加坡注册建立。

起初,公司发展并不顺利。

但是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以及企业大量员工的共同努力之下,公司慢慢走出困境,发展壮大,并于2001年12月6日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公司从起初单一的对外进出口贸易企业发展为工业生产与进出口贸易业务结合的大规模实体型企业,前景一片大好。

为了进一步发展企业,并且对国有资产进行保值,国家同意中航油集团在国际期货交易市场利用石油期权交易进行套期保值操作。

起初,企业严格遵守纪律,操作得当,效果也颇为理想。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企业对风险的警惕性开始放松,对于石油期权投资的胆子慢慢大了起来。

2003年底至2004年间,由于种种原因,中航油新加坡分公司判断石油价格走势失误,公司持有的期权投机合约面临亏损。

为了避免损失,公司总裁陈久霖在2004年1月采用风险极高的“挪盘”行为(与另一家期权交易商互换手中的期权合约),想要翻本。

结果,国际油价持续上涨,中航油面临更大亏损。

此时,陈久霖失去了应有的冷静与理性,更听信了国外“专业机构”的怂恿,继续在2004年6月与9月进行了两次“挪盘”活动,并且为提供节节攀升的期权交易保证金四处举债、贷款,最终使得一次正常的投资失败事件迅速恶性膨胀,成为一场自杀式的疯狂“豪赌”。

最终,公司不再有能力支付银行不断高涨的保证金要求,集团资金链濒于崩溃。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

05
中航油事件对监管机构的启示
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01
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对能源市场的监测 和预警,及时发现和纠正市场异常行为。
02
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形成 有效的威慑力。
03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市场透明度,防止信息不 对称导致的市场风险。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 确监管职责和法律责任,为市
03
时性和有效性。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1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维护 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02 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能源监管经验和技术,提高 我国能源监管水平。
03 积极参与国际能源治理和规则制定,提升我国在 国际能源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THANKS
感谢观看
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
中航油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未能对衍生品交易进行有效监控和 管理。
内部控制失效
控制环境薄弱
中航油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要 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内部控 制文化,导致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缺乏有效监督
中航油内部审计部门未能对衍生 品交易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审查, 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控制环境
企业应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规范业务流程,确保内部控制的 有效实施。
控制活动
企业应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对各项业务活动进行制约和监督,防止舞弊和错误的发生。
信息与沟通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信息与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处理,以便管理层及时掌握企 业运营状况,做出科学决策。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董事会建设
企业应建立健全董事会制度 ,明确董事会的职责权限和 工作程序,确保董事会能够 对企业重大事项进行科学决

中航油案例分析

中航油案例分析

中航油案例分析成功的企业由于内控有效而得以扩张;而内控失败必将使企业蒙受重大损失,甚至破产。

美国忠诚与保证公司的调查结论是:70%的公司破产是由于内控不力导致的。

巴林银行、“郑百文”、银广夏这些曾经辉煌的企业,犹如一座大厦在顷刻间倒塌,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被人们称为现代企业稳健发展的“稳定器”??内控制度在这些企业成了一纸空文,中航油事件也是如此。

一、中航油事件的简单回顾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于2001年底获批在新加坡上市,在取得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授权后,自2003年开始做油品套期保值业务。

但在此期间,总裁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

2004年12月,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因从事投机性石油衍生品交易,亏损5.54亿美元,不久就向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申请停牌,并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巴林银行破产以来最大的投机丑闻。

2005年3月,新加坡普华永道在种种猜疑下提交了针对此亏损事件所做的第一期调查报告。

报告中认为,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巨额亏损由诸多因素造成,主要包括:2003年第四季度对未来油价走势的错误判断;公司未能根据行业标准评估期权组合价值;缺乏推行基本的对期权投机的风险管理措施;对期权交易的风险管理规则和控制,管理层也没有做好执行的准备等。

排除一些从事市场交易活动都难以避免的技术原因,我们从普华永道的报告可以得出一个不算离谱的结论:中航油从事期权交易业务的决策以及整个交易过程都无视制度的存在,公司最终的巨亏是不按制度行事的结果。

这次事件引发了政府、企业和理论界对内控执行和完善的思考,内控的有效性再度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二、内控的新思考(一)内控的重心:应从细节控制转向风险管理2004年的中航油事件对我国的海外上市公司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大大损害了海外上市公司的形象。

透视中航油事件,我们得到的关于内控的启示就是:内控的重心要从细节控制转向风险管理。

随着新的企业风险管理的形成,COSO委员会为了应对来自理论界与实务界的挑战,于2004年10月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简称ERM),认为企业风险管理包括内控,并且会全面取代内控,从而确立了内控向企业风险管理发展的合理性。

中航油(新加坡)破产案-----风险收益案例

中航油(新加坡)破产案-----风险收益案例

案例中航油(新加坡) 破产案2005年12月1号,陈久霖任职CEO的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英文为China Aviation Oil,下称中航油(新加坡)]发布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消息:这家新加坡上市公司因石油衍生产品交易,总计亏损5.5亿美元。

净资产不过1.45亿美元的中航油(新加坡)因之严重资不抵债,已向新加坡最高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恐怕极少有人能够想到,多年在海外打拼、如今在期货市场上铸成大错的陈久霖,对于石油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其实缺乏最起码的常识。

他的风险意识几乎等于零,甚至直到今天。

中国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在国际期货市场上闯荡,90年代前期曾相继爆出巨亏丑闻。

1994年底,中国证监会等国家有关部门曾发出联合通知,严禁国有企业从事境外期货交易。

不过,1997年赴新的陈久霖并没有受到这种"严禁"的束缚,也从未认真审视同行们的前车覆辙。

20世纪90年代末,中航油(新加坡)即已进入石油期货市场,也曾多有盈利。

2001年11月中航油(新加坡)上市,招股书上已经将石油衍生品交易列为业务之一。

在2002年的年报显示,中航油(新加坡)凭投机交易获得相当盈利。

2003年4月,中航油(新加坡)的母公司中海油集团也成为第二批国家批准有资格进入境外期货交易的企业。

2003年下半年开始,中航油(新加坡)进入石油期权交易市场。

到年底,公司的盘位是空头200万桶,而且赚了钱。

亏损在2004年一季度显现。

由于Gerard Rigby 和Abdallah Kharma在头三个月继续卖空,而石油价格一路上涨,到3月28日,公司已经出现580万美元账面亏损。

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到2004年6月时,公司因期权交易导致的账面亏损已扩大至3000万美元。

2004年10月10日,中航油(新加坡)账面亏损达到1.8亿美元。

公司现有的2600万美元流动资金、原准备用于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的1.2亿银团贷款,以及6800万美元应收账款,全部垫付了保证金。

中航油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中航油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中航油风险管理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唯一的一家海外公司——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在2004年11月29日发布了一个震惊的消息:这家新加坡上市公司因石油衍生产品交易,产生了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致使中航油向新加坡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最后发布公告申请停牌重组,这一重组事项涉及16000名股民,100多家债权人,是新加坡历年来债务金额巨大、债权人众多而复杂的一次重组,也是中国首例在海外上市的中资企业进行的重组。

该公司自1997年以来,凭借6年内净资产增长762倍,成为股市上的明星公司,其总裁陈久霖也被评为“亚洲经济新领袖”,因此,中航油事件也被认为是继1995年“巴林事件”后最大的经济丑闻。

中航油的前身是1993年5月由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和新加坡海皇轮船有限公司出资在新加坡建立的一家合资企业,头几年经营状况一直不佳。

直到1997年7月,中航油总公司派出了陈久霖这个自称“打工的皇帝”,带着49.2万新元,赴新加坡接管了当时濒临破产边缘的公司。

2001年12月中航油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海外中资企业。

其净资产由1997年的16.8万美元猛增至2003年的1.28亿美元,市值超过65亿元人民币,曾被国内誉为继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之后的“第四大石油公司”。

中航油以突出的业绩被选入新加坡国立大学MBA课程教学案例;获颁新加坡上市公司“最具透明度”企业;被美国应用贸易系统(ATS)机构评选为亚太地区最具独特性、成长最快和最有效率的石油公司。

由于中国内地航空油的供应几乎被中航油的母公司中航油集团所垄断,所以内地航空公司需要以高于新加坡航空油市价6成至7成的价格,每月从中航油进口至少20万吨航空油,约占中国市场总需求的1/3。

可以说,中航油在内地航空油供应行业占据垄断地位。

二、调查情况中航油作为中航油集团下一个海外上市公司。

中航油案例分析

中航油案例分析

陈久霖经济成就
• CAO成立之初经营十分困难,一度濒临破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陈久霖带着一名助手和21.9万美元来到新加坡,接管CAO。• 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下,一举扭亏为盈,从单一的进口航油采购业务逐步扩展到国际石油贸易业务,并很快垄断了中国国内航空油品市场的采购权。• 两年内就扭亏为盈,成功实现公司的战略转型,并且凭借490万新元的年薪登上新加坡中资企业“打工皇帝”的宝座。
2.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监管机制。加强对企业内部机构的控制,在全公司范围内树立法治观念,增强管理者的素质,树立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建立严格的金融工具使用、授权和核准制度,金融工具的授权、执行和记录必须严格分工;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不能只是一个人或者少数人说了算,要有专业化、独立、可以跨越几级向上司直接汇报的交易现场监督者。
XXX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
汇报人:XXX汇报时间:XXX年XXX月XXX日
目 录
CONTENTS
事件背景
事件回顾
事件分析
总结与启示
•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CAO)成立于1993年,是中央直属大型国企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下称CNAF)的海外子公司,2001年12月6日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中资企业。其主营业务包括航油供应与贸易、其它油品贸易和油品相关实业投资。• 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下,CAO从一个濒临破产的贸易型企业发展成工贸结合的实体企业。• 但在2004年以来风云突变,CAO在高风险的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中蒙受巨额亏损而破产,成为继巴林银行破产以来最大的投机丑闻。
(2)
第二阶段:风险扩大
• 2004年一季度,油价攀升,至2004年3月28日,公司的潜在亏损额为580万美元。2004年4月,陈久霖首次得知公司交易员期权投机出现580万美元的账面亏损。此时他面临三种选择:1.斩仓;2.让期权合同自动到期;3.展期。而他选择了更激进的投机策略——继续展期,即买入先前卖出的看涨期权将其平仓,同时不执行先前买入的看跌期权。为了弥补平仓的现金损失,CAO卖出执行价格更高的看涨期权,加大做空量。• 2004年二季度,随着油价持续升高,至2004年6月,公司的潜在亏损额増加到3000万美元左右。公司决定再次展期,延后到2005年和2006年才交割,并加大做空量。• 2004年三季度,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创55美元/桶新高,至2004年10月10日,公司的潜在亏损额已高达1.8亿美元。CAO卖出的看涨期权合约达到5200万桶石油的巨量,是公司每年实际进口量1700万桶的三倍多。持续不断地补充保证金几乎耗掉了CAO所有的可用资金,包括原计划安排用于战略投资的资金和流动资金贷款。

金融风险案例分析-“中航油”事件

金融风险案例分析-“中航油”事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方案:建立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
(1)通过公加强母公司的自律和提高对海外公司的控制和监管水平是成功走出 去的必要前提条件之一 。在海外子公司出现问题时母公司要明察秋毫,及时监 控并按章办事,决不能一错再错,将仅有的挽救良机断送。 开企业的财务信息, 加强银行和社会舆论对企业的财务监督。
(2)激励机制本身并不能阻止经营者侵害所有者利益行为的发生,但在严格的
货交易必须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禁止不通过期货交易所的场外期货交易。”第
四十八条规定:“国有企业从事期货交易,限于从事套期保值业务,期货交易总 量应当与其同期现货交易量总量相适应。”2001年10月,证监会发布《国有企业 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指导意见》,第二条规定:“获得境外期货业务 许可证的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只能从事套期保值交易,不得进行投机交易。”
CAO20%的股份

中国航油集团新加坡公司是中国航油集团公司的海外控股子公司,其总裁陈久霖兼任集团公司 副总经理。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新加坡公司在取得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授权后,自2003年开始 做油品套期保值业务。在此期间,其总裁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 陈久霖和日本三井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 、新加坡发展银行和新加坡麦戈利 银行等在期货交易场外,签订了合同。陈久霖卖出大量“看跌”期权,赌注每桶38美元。2004 年10月以来,新加坡公司所持石油衍生品价位已远远超过预期价格。根据其合同,需向交易对 方(银行和金融机构)支付保证金。按当时的持仓量,每桶油价每上涨1美元,新加坡公司要向 银行支付5000万美元的保证金。最终在石油期货投机上亏损5.5亿美元 ,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 请破产保护 。这一事件被认为是著名的“巴林银行悲剧”的翻版。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篇一: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中航油事件分析事件经过2003 年下半年,新加坡公司时任总裁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开始进入石油期权交易市场,从事石油期权交易。

陈久霖和日本三井住友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和新加坡麦格理银行等在衍生品市场外市场签订期权合约,进行场外期权交易。

2003 年底,新加坡公司的仓位是空头200 万桶,因为石油价格的短暂下跌,公司有所盈利。

然而,进入2004 年之后,石油价格就一路上涨,新加坡公司逐渐由盈利变为亏损。

到 3 月28 日,新加坡公司已经出现580 万美元账面亏损。

为了掩盖账面亏损,陈久霖决定对合约进行展期,致使交易仓位放大。

至6 月,公司因期权交易导致的账面亏损已扩大至3500 万美元。

此时,受赌徒心理的影响,陈久霖不仅没有止损,反而将期权合约展期至2005 年及2006 年,并且在新价位继续卖空。

到2004 年10月,中航油持有的期权总交易量已达到5200 万桶之巨,超过公司每年实际进口量的 3 倍以上,公司账面亏损已达 1.8 亿美元,公司现金全部消耗殆尽。

10 月10 日以后,石油价格不但没有下调,反而继续一路走高,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陈久霖不得不向母公司中航油集团写报告请求援助。

在接到新加坡公司的求助请求之后,中航油集团不仅没有责令新加坡公司迅速斩仓,反而决定对其实施救助。

10 月20 航油集团以私募方式卖出手中所持15% 的股份,获资1.08 亿美元,立即交给新加坡公司补仓。

此举愈发使新加坡公司泥潭深陷。

2004 年10 月26 日和28 公司因无法补加一些合约的保证金而强行平仓,从而蒙受 1.32 亿美元实际亏损。

接着,11 日到25 日,公司的期权合约继续遭逼仓,截至25 日的实际亏损达3.81 亿美元。

2004 年12 日,在亏损 5.5 亿美元后新加坡公司宣布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令,中航油事件至此告一段落。

中航油案例分析报告

中航油案例分析报告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1、根据案例容,请做出中航油卖出石油看涨期权的会计分录?(1)交易日:2013年10月中航油卖出200万桶石油看涨期权(假设每份合约为1美元,到期日为2014年4月份,并约定期权执行价格为每桶35美元,此外公司须向交易商按合约价的10%支付期权保证金):借:其他应收款——期权保证金 7000000贷:卖出期权——看涨期权合约 2000000银行存款——美元 5000000同时在表外按期权的名义本金额登记期权:借:表外负债——卖出期权合约反向 7000000贷:表外负债——卖出期权合约 7000000(2)期权费结算日(通常交易日后2天进行)借:银行存款——美元 7000000贷:其他应收款——期权保证金 7000000(3)期末日:2014年4月份期权到期,由于石油价格上涨(纽约轻原油价格约为38美元/桶),对买入期权者有利,中航油需履行期权合约账面价值共亏损580万美元:借:交易损益 5800000贷:卖出期权——看涨期权合约 5800000(4)中航油高层没有及时撤出市场,而是选择延期交割,并选择卖出更多的看涨期权用获得的权利金填补保证金的窟窿。

2004年4月份至2004年10月份期间,中航油卖出的有效合约盘口达5200万桶(增加5000万桶期货合约,假设合约的执行价格为45美元一桶):借:其他应收款——期权保证金 225000000贷:卖出期权——看涨期权合约 50000000银行存款——美元 175000000(5) 期权费结算日(通常交易日后2天进行)借:银行存款——美元 225000000贷:其他应收款——期货保证金 225000000(6)至2004年10月份,石油期货价格每涨1美元,公司就必须追加5200万美元,共支付额外权利金8000万美元,账面亏损已达1.8亿美元:借:其他应收款——期权保证金 80000000贷:银行存款——美元 80000000借:交易损益 174200000(180000)贷:卖出期权——看涨期权合约 174200000(7)至2004年12月份,中航油衍生产品合约被强行平仓,共亏损5.54亿美元,中航油资不抵债,宣告破产:借:交易损益 374000000(55400000)贷:卖出期权——看涨期权合约 374000000借:卖出期权——看涨期权合约 606000000贷:其他应付款 606000000资产负债表表外登记期权交易冲回:借:表外负债——卖出期权合约 7000000贷:表外负债——卖出期权合约反向 70000002、试根据分录,分析中航油被市场逼入“破产”境地的过程?(1)1997年至2003年:中航油扭亏为盈阶段中航油公司成立之初经营十分困难,一度濒临破产,后在总裁久霖的带领下,一举扭亏为盈,公司净资产从 1997 年的 21.9 万美元迅速扩展至 2003 年时的超过 1 亿美元,一直被视为一个奇迹。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摘要: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高风险的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的过程中蒙受了搞到 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成为继巴林银行破产以来最大的投机丑闻。

中航油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企业内部控制在执行方面的不完善。

2004年美国反财务舞弊委员会颁布了新的内部控制框架一一《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不仅满足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需求,也能促进企业建立更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本文将内部控制的角度主要介绍事件的过程、原因及启示。

关键字:中航油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一、中航油事件简介1.1、中航油公司简介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简称“中国航油”)成立于2002年10月11日,是以原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为基础组建的国有大型航空运输服务保障企业,是国内最大的集航空油品采购、运输、储存、检测、销售、加注为一体的航油供应商。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前身——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核心业务包括:负责全国100多个机场的供油设施的建设和加油设备的购置;为中、夕卜100多家航空公司的飞机提供加油服务(包括航空燃油的采购、运输、储存直至加入飞机油箱等)。

1.2、中航油事件经过中航油于2002年3月起开始从事背对背期权交易,从2003年3月底开始投机性期权交易。

这项业务仅限于公司两位交易员进行。

在2003年第三季度前,由于中航油对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判断准确,公司基本上购买“看涨期权”,出售“看跌期权”,产生了一定利润。

2003年底至2004年,中航油错误地判断了油价走势,调整了交易策略,卖出了买权并买入了卖权,导致期权盘位到期时面临亏损。

为了避免亏损,中航油分别在2004年1月、6月和9月先后进行了三次挪盘,即买回期权以关闭原先盘位,同时出售期限更长、交易量更大的新期权。

但每次挪盘均成倍扩大了风险,该风险在油价上升时呈指数级数地扩大,直至中航油不再有能力支付不断高涨的保证金,最终导致了目前的财务困境。

目前,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全部负债(不包括股东贷款)估计约为5.3亿美元。

金融风险分析“中航油“事件

金融风险分析“中航油“事件

金融风险分析“中航油“事件金融风险分析——“中航油”事件一、中航油事件叙述一)XXX简介XXX(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中央直属大型国企XXX的海外子公司,2001年在XXX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中资企业。

在总裁XXX的带领下,XXX从一个濒临破产的贸易型企业发展成工贸结合的实体企业,业务从单一进口航油采购扩展到国际石油贸易。

二)事件背景及关键人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石油市场风云变幻。

为了对石油现货风险进行规避,20世纪80年代国际原油期货这一金融衍生产品应运而生。

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的大幅度增加,国家经过谨慎策划和考虑,于1998年陆续批准国内一些大型国有石油企业在国际上做石油套期保值业务,同时禁止它们涉足其他金融衍生产品的投机交易。

2003年4月,XXX成为第二批国家批准有资格进行境外期货生意业务的国有企业。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XXX在取得XXX受权后,自2003年开始做油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

在此期间,XXX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风险极大的石油期权生意业务。

2003年,XXX确实正确判断了油价的走势,从中赚了钱。

小试牛刀,旗开得胜,XXX总裁XXX在期权投机中尝到了甜头,也可能正是因为初试告捷,才酿成了2004年投资失利的大祸。

XXX1982年考入XXX;XXX国际私法硕士学位;XXX企业办理硕士学位;XXX民商法学博士学位;2004年中航油巨额亏损,本人被迫离职;2006.3-2009.1因未向生意业务所呈报亏损入狱服刑。

(三)事件叙说2003年下半年,公司开始生意业务石油期权,最初涉及200万桶石油,进行空头投机,XXX在生意业务中获利。

2004年一季度,油价攀升导致公司潜亏580万美圆。

按照生意业务规则,其必须追加保证金以确保期权买方能够行权,但从公司账户中调拨资金会暴露其违规行为,因此XXX被迫进行展期,并持续增加生意业务量以获得期权费来弥补保证金缺口。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航油巨亏案例分析
【摘要】2009年初,我国S航空公司公布了在石油的衍生品交易上发生了巨额亏损,亏损额为62亿元,举国哗然。

本文根据相关报道和评论,聚焦于损失最严重目标累计赎回合约,以期权作为思考的出发点,分析合约在订立时的价值,以及合约的风险特性。

在此基础上,得出从事衍生品交易时应注意对衍生工具的分析以及公司内部风险控制的意见。

【关键字】中航油、目标累计赎回合约、衍生品交易、风险控制
一、中航油巨亏案
一)案例背景
从2003年开始,S航空公司同高盛进行石油的衍生产品交易,主要目的是对冲因石油价格上涨而导致的公司航空燃料购买成本的增加,即所谓的套期保值。

开始阶段,从2003年到2005年,交易工具是简单的期权和简单的互换,没有复合期权等复杂的工具。

合约的交易量也比较小,每月1万桶左右。

这个阶段可以看作是企业的摸索阶段。

这期间所做的交易基本符合石油套期保值的要求。

从2005年开始,S航空公司通过衍生品进行石油套期保值的交易量有所放大,不过增加的幅度不是很大。

但是,从2008年6月开始,S航空公司签订的石油衍生品合约的交易量急剧放大,从每年的几十万桶激增到每年上千万桶。

就在这些合约签订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石油价格从146美元/桶迅速下跌,最低到33美元/桶。

合约亏损迅速放大。

高盛等卖给航空公司的衍生品合约有两大类:TARN。

TARN的全名叫Target Accrue Redemption Note中文翻译为目标累计赎回合约。

二)合约内容
合约类型: TARN
每月交易量: 5万桶
合约期限: 36个月
敲出条件:累计盈利150万美元
看涨期权执行价: 100美元/桶
看跌期权执行价: 70美元/桶
杠杆比率: 2
油价现价(CL1):125.5美元/桶
合约的主要内容是:国际投行对航空公司说,当时的石油价格是125.5美元/桶,可以打8折即100美元让航空公司每月购买5万桶石油。

两个附加条件:(1)如果航空公司的累计盈利达到150万美元时,该合约自动终止,这就是所谓的“敲出”。

(2)如果石油价格跌破70美元/桶,航空公司需要以70美元/桶的价格加倍至每月购买10万桶石油。

这是一个为期3年的合约。

签约时间是2008年7月末,当时石油价格是125.5美元/桶。

三)意义
本文将从合约内容的解构出发,首先将所谓的“远期合约”转化为期权组合,根据相关的信息,形成大致的期权的数据列表;其次,构建损益图和期权的组合图,分析图表中所蕴含的信息;再次,分析期权的定价,主要是根据蒙特卡洛模拟的数据推测,签订合约时,双方是否是公平的;最后结合上述的分析以及s航空公司的应急措施提出相关的意见。

二、目标累积赎回远期合约的解构
一)合约损益图分析
针对每一份合约,其执行价均为100美元/桶,一旦石油价格上升突破100美元/桶时(在订立合约时,石油价格的处于持续的上升通道中,一度超过125.5美元/桶,这一利益的诱惑是相当大的),s航空公司每月实际上可以立刻获得相应的差价,锁定了石油价格变动的风险时,“无偿”的获得了收益。

但是天上不会掉馅饼,首先对手方在每一份合约中设定了敲出条件,即当每份合约的累积盈利超出150万美元时(根据合约头寸的大小及其他协议条件),合约作废,简而言之每份合约防范风险的能力其实是有限的,收益存在封顶,一旦超出,s航空公司将再次暴露在石油价格波动的风险下;其次,对手方在合约中加入了杠杆,一旦石油价格跌破70美元/桶,那么s航空公司需要以合约头寸的2倍的规模进行石油的购买,并且没有下限,可以说风险是敞口的,大致的收益分析见下图1:
乍一看,似乎这份合约就是s航空公司和高盛签署的一份远期合约,双方并不需要向对方支付任何费用,只要在约定时刻以约定价格互相购买或者出售约定数额的石油。

但是从众多学者和评论文章中,可以看出,该远期合约的本质并非课本上所讲的远期合约,其本质是金融机构通过不同的衍生品组合,将其中的费用相互折抵。

对此,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这一合约是一份多个期权的组合,被称为累积期权,在香港被称为“accumulator”,有人形象的解释为“I kill you later”的含义,可见这一累计期权的高风险性。

作为一项期权组合,从s航空公司作为石油的需求方,希望通过期权来避免石油价格波动的风险,一般的选择是:买入一份看涨期权。

这样未来最大的损失即为期权费,而未来可能的收益是无限的,见下图2:
当然,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上,并不一定能找到这样的合约,或者即使能找到这样的合约,但因为s航空公司未来三年需求的石油总额之大,相信也不会存在头寸如此之大的期权合约。

通过图1和图2的比较,作为s航空公司的总收益图和买入一份看涨期权的收益图,要使得在合约订立时双方无须支付相应的期权费,那么s航空公司必然需要卖出对应价格的看跌期权,以此看跌期权的期权费收入冲抵买入看涨期权的费用。

考虑订立合约时石油的价格是高于100美元/桶的,那么作为看涨期权是深度的实值期权,其价格很可能高于虚值的看跌期权,因此s航空公司往往被要求出售2个以上的看跌期权来弥补看涨期权的费用,而缺乏对期权定价能力的s航空公司,在深度实值的利益诱惑驱动下,即同高盛签订了上述的合约。

二、期权的定价分析
上文通过图形的信息,直观的反应s航空公司在订立合约时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以及其敞口的风险,单单从上图的反应看,确实最后风险的发生取决于石油价格的变动情况,显然s
航空公司在石油的价格上的判断有着明显的错误,事后的石油价格反转直接导致了履行合约的巨大损失。

那么在订立合约时,对于s航空公司是不是有利的呢,100美元/石油的石油价格
差是不是稳赚不赔的呢?本文尝试对这份合约内的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进行定价分析,所依据的主要是蒙特卡洛模拟形成的数据。

通过对石油价格的波动率的假设来模拟定价。

因为合约的开始时间是2008年7月,到期时间是2011年7月,那么结合石油价格变动的日曲线图,可以得出平均的价格为78.15美元/石油,通过处理每日的价格,得到三年中的年波动率是49%。

结合上述的波动率大约在49%左右,那么通过蒙特卡洛的定价结果,在订立合约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亏损,也即s航空公司所购买的合约的价值本身即为负值,一份看涨期权的期权费远低于其卖出的两份看跌期权的价值,那么即使合约可能让s航空公司获利150万美元,作为对手方的高盛而言,他并没有多少损失。

显然由于国内大型企业,尤其是国企在从事风险管理时,没有专业的金融衍生品定价的团队,致使在与国际金融机构进行场外交易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即踏入对方提供的陷阱之中。

四、s航空公司案的启示
s航空公司案虽然已经过去,但其暴露出来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深思。

首先,从金融行业角度,正是由于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不完整,特别是场外金融衍生交易不良发展,导致国内缺少一大批这一领域的人才。

其结果就是凡是暴露在石油价格、铁矿石等价格变动风险的大型国企,即希望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而规避风险,但却不断的陷入一个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之中。

甚至某些国企因为不懂套期保值与投机的区别,在以为自身从事的是套期保值的情况下,本质上却从事着衍生品的投机交易,经受着巨大的风险。

因此,从这一角度,规范金融市场的发展,逐步开放有资质的投行、证券公司进入到国内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和研究中,对于这一领域的知识储备和人才储备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从s航空公司这样的国企或中资企业角度而言,更应当注意的是投资选择和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的问题。

在投资选择上,一是给予自身一个定位,到底是以套期保值为目的还是可以适度的投机,显然作为国企的高管,普遍的情况是属于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那么国企的定位应当是套期保值,包括政府下发的关于国有企业从事金融衍生交易的批文,也明确规定,国有企业只能从事套期保值相关的业务。

二是在明确目的的基础上,慎重选择套期保值的工具,明显的类似于本案例中的累计期权,以及TURN还有展期三项式这类合约,都是带有高杠杆高风险的投机工具。

在套期保值中,一般而言是选择方向相反、而数量、时间、类型近似的衍生产品,比如作为石油的需求者而言,就应当买入看涨期权以锁定未来的成本不超过某一水平;而作为石油的供应商,则显然是买入看跌期权,以在未来能够以约定价格向对手方出售其生产的石油,保证收益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

三是在面对跨国投行为你量身定制的衍生产品组合时,不要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把未来输掉,特别是当某一商品物价被所有人都看好时,而对方有提供较实惠的价格让你直接可以赚取收益时,作为管理者要清醒的认识到,是否这一商品的价格已经走到了尽头,对方何以在一直看好情况下,主动看空这一商品,要知道作为国际投行,他们才是掌握着金融市场的定价权,他们才是金融市场信息的全面分析人。

最后,要知道这项交易的推出机制,对自己是否有利,特别是在高杠杆的合约下,如果不能退出,那么损失将远远大于我所能够对冲的商品的收益。

总之在套期保值的投资工具上,明确定位,谨慎选择合适的工具是关键。

五、总结
s航空公司巨亏事件,表象是08年金融危机导致石油价格的持续疲软所导致的结局,但究其本质而言,一是跨国投行充分运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在定价和组合上欺骗了我国企业;二是国内企业普遍缺乏风险管控能力以及缺乏金融衍生交易,特别是场外衍生交易的知识储备。

健全金融衍生交易的法律制度、建立国内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有序的开展场外金融衍生交易并且大力培养金融人才才是应走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