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统计年鉴_人口1990_2000年全市户数与人口
吉林省人口信息数据大全(供各工作站参考)
104.22 102.91 105.02 104.42 103.26 104.80 105.05 101.63 113.69 104.62 104.01 104.20 105.49 106.86 102.70 106.48 106.51 102.12 104.60 105.40 106.42
2584974 447841 526629 608375 290000 712129 2027996 485313 319642 352585 439522 430934 2199717 389395 137975 483583 209670 261822 227891 266267 223114
2.2000年人口普查首次采用了长短表,有关婚姻、生育、行职业和家庭居住条件等指标取自普查表长表,不是全 =9.5%),数据范围各表中均有注明。
3.本资料按省级、地级和县级三级开列,各省级和地级均列出了其合计。对直辖市,分别给出了其市辖区、市辖 4.本资料县级单位的名称和数量以2000年11月1日普查时点的单位为准,读者在进行历史比较时请注意。 5.本资料中空项数据为零。
875507 420686 111834 146122 96245 100620 946241 323009 89877 119532 201042 212781 1485818 362905 101941 286554 137163 162897 141903 162456 129999
编辑说明: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县市社会经济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县级(指县、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作为我国最 策和市场规划部门的重视,它的社会经济状况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人口普查是反映这一状况的有效途径。
吉林省人口信息数据大全(供各工
总人口(人) 县市名 合计 男 女 26802191 13720747 13081444 吉林省 7135439 3649974 3485465 长春市 576658 293082 283576 南关区 479349 249603 229746 宽城区 714437 364031 350406 朝阳区 478002 242963 235039 二道区 617153 312359 304794 绿园区 359958 185178 174780 双阳区 1076134 551332 524802 农安县 799729 411067 388662 九台市 1155670 592213 563457 榆树市 878349 448146 430203 德惠市 4485494 2287359 2198135 吉林市 666927 335088 331839 昌邑区 528724 267430 261294 龙潭区 479371 241585 237786 船营区 278112 140659 137453 丰满区 423301 216951 206350 永吉县 474109 243510 230599 蛟河市 444415 228624 215791 桦甸市 660065 340293 319772 舒兰市 530470 273219 257251 磐石市 3292326 1684139 1608187 四平市 228684 111072 117612 铁西区 264157 136344 127813 铁东区 871117 448388 422729 梨树县 250130 232004 伊通满族自治县 482134 1041735 532134 509601 公主岭市 404499 206071 198428 双辽市 1267033 651909 615124 辽源市 283045 143656 139389 龙山区 179188 91045 88143 西安区 408679 211619 197060 东丰县 396121 205589 190532 东辽县 2307964 1186217 1121747 通化市 312558 156401 156157 东昌区 147590 75559 72031 二道江区 255163 132586 122577 通化县 360103 185020 175083 辉南县 375027 194950 180077 柳河县 617674 317226 300448 梅河口市 239849 124475 115374 集安市 1312362 677324 635038 白山市 335400 172109 163291 八道江区 306736 158677 148059 抚松县 141120 73465 67655 靖宇县 44105 40562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84667 259538 134064 125474 江源县 184901 94904 89997 临江市 城乡人口(人) 总人口 户籍人口 少数民族人口比重 非农业户口人口比重 (人) (%) (%) 性别比 城镇 104.89 26040055 9.15 43.30 13310598 104.72 7000559 3.53 41.40 3552740 103.35 556659 4.75 78.49 495203 108.64 409627 2.95 70.90 370605 103.89 673928 5.24 84.36 714437 103.37 403151 4.66 67.61 373856 102.48 503932 3.92 76.98 617153 105.95 376813 9.79 24.18 178950 105.06 1109989 0.42 15.57 175598 105.76 830785 7.73 23.98 212971 105.10 1220215 1.59 14.02 219514 104.17 915460 0.78 17.34 194453 104.06 4278323 9.66 48.49 2481880 100.98 594793 12.01 74.66 523615 102.35 532981 16.00 62.42 345171 101.60 438868 10.20 74.59 418501 102.33 236157 7.73 57.97 161147 105.14 404625 13.92 23.10 117334 105.60 469459 7.39 37.17 207818 105.95 427342 3.17 43.03 238655 106.42 651258 7.16 29.48 257126 106.21 522840 8.11 31.44 212513 104.72 3235433 8.37 33.21 1178496 94.44 212771 3.72 83.60 228684 106.67 247654 5.00 79.77 205401 106.07 861933 3.47 24.01 209305 107.81 476639 37.50 17.39 77544 104.42 1037757 2.92 25.30 305382 103.85 398679 3.06 33.34 152180 105.98 1235376 8.40 45.99 637001 103.06 269607 5.16 82.72 283045 103.29 178170 3.12 88.27 179188 107.39 398571 11.09 26.89 116298 107.90 389028 10.32 20.13 58470 105.75 2260774 10.57 46.66 1173654 100.16 297494 6.29 85.75 273432 104.90 134348 5.64 76.23 118499 108.17 253260 16.50 31.33 91032 105.68 351887 8.61 38.16 164299 108.26 373884 10.77 27.13 106974 105.58 620968 11.92 45.29 327125 107.89 228933 12.07 40.36 92293 106.66 1216903 3.86 67.13 979261 105.40 297673 3.28 80.36 301517 107.17 289622 2.26 64.04 205577 108.59 134471 5.11 45.21 76029 108.73 77671 17.28 45.48 42803 106.85 242378 2.18 74.45 213722 105.45 175088 2.84 64.45 139613
《长春城区人口分部》课件
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合理规划人口 分布,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 务设施的承载能力,保障居民的生 活品质。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通过人口分部规划,引导人口向城 市新区和卫星城流动,促进城市区 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
人口分部规划策略
01
实施差异化人口调控政策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人口分布情况,制定相应的人口调控政策,
对人口分部现状的认识
人口分布不均
长春市的人口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部分地区人口密集, 而其他地区人口稀疏。
城市扩张与人口流动
随着城市不断扩张,一些新开发的区域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而一 些老城区则出现人口流失现象。
人口老龄化问题
长春市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对城市的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障 体系提出了挑战。
人口稀疏区
部分区域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规划等原因,人口分布较为稀疏 ,如净月区、二道区和绿园区等。
人口流动与迁移
人口流入
随着长春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部分区域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流入,如 南关区和朝阳区等。
人口流出
部分区域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或其他因素,人口流出较为严重,如二道区和绿 园区等。
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人口 分部规划方案,明确各区域的人口规模和分布情 况。
加强政策引导和调控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人口向规划区域流动, 同时对不符合规划的人口分布情况进行调控。
3
建立监测评估机制
对人口分部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 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05 结论与建议
人口老龄化问题
总结词
人口老龄化是长春城区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给社会保障和医疗体系带来巨大压力。
长春市城市概况
长春概况自然概况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位于北半球中纬地带,欧亚大陆东岸的中国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居北纬43°05’~45°15’;东经124°18’~127°02’。
幅员20604平方公里。
西北与松原市毗邻,西南和四平市相连,东南与吉林市相依,东北同黑龙江省接壤。
2009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756.5万人。
其中,市区人口362.3万人,四县(市)人口394.2万人。
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0.30‰,死亡率为4.92‰,自然增长率为5.35‰。
居住着汉、满、朝鲜、回、蒙古、锡伯、壮等46个民族。
长春地区自然区有两个特点:一是地势起伏小。
地表相对高差不超过40米至50米,地面坡度不超过4度至5度,有利于发展城市交通运输。
二是地耐力比较好。
长春地区的地质基础比较稳固,地耐力为15吨至20吨/平方米,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季风气候长春市气候宜人,素有“北国春城”的美誉。
长春市地处中国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市区海拔在250--350米之间,地势平坦开阔。
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在全国干湿气候分区中,地处湿润区向亚干旱区的过渡地带。
气温自东向西递增,降水自东向西递减。
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湿适中的气候特征,为人类开发和利用大自然提供了良好的气候环境。
由于地理位置、地形结构与大气环流相配合的作用,具有如下基本特征:四季分明。
春季较短,干燥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炎热天气不多;秋季气爽,日夜温差大;冬季漫长较寒冷。
季风显著,雨热同季。
冬季在强大的蒙古高压控制下,气候寒冷而干燥。
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常与东南移动的贝加尔湖的冷空气交汇于此,降水丰沛而集中。
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的年差较大。
冬季的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则高于同纬度地区。
气候东西过渡,热量水分适中。
由于长春市处于吉林省东部山地向西部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所以具有东部山区湿润气候向西部半干旱气候过渡的特征。
长春市市情
【历史沿革】长春是一个年轻的城市,自清嘉庆五年(1800年)设治至今,仅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在这二百多年的历史中,长春走过了艰辛的发展历程。
长春设治前,长春地方属于郭尔罗斯前旗蒙古王公的封地,是蒙民放牧牛羊之所。
由于乾隆、嘉庆年间关内受灾汉民大量“闯关东”来到东北,形成以汉族人为主体“流民”潮,蒙荒开始被开垦。
清王朝在阻止“流民”难以奏效的情况下,采用“借民安民”的办法,在郭前旗蒙地内设置了不管蒙民专管“流民”的政区——长春厅,管辖东起穆什河(今沐石河),西至巴延吉鲁克山(今大屯山);南起伊通边门(今新立城水库),北至吉家窝铺(今农安县巴吉垒乡)的一片面积约七千多平方公里的垦区。
后来随着垦区的不断扩大,长春厅的政区也不断增大,长春的行政机构也随之提升,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改为长春府,下辖农安县。
在行政职能上实行蒙汉兼管。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于1913年在全国统一实行省、道、县三级行政机构,将各省的府、厅、州一律改为县,长春府改为长春县。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1932年日伪政权将长春定为伪国都,在保留长春县行政建置的同时,将长春城厢部分划出设市,先叫“新京市”,后改为“新京特别市”。
从此,在长春这块地方开始实行市县并存、市县分治的行政体制。
伪长春县属伪吉林省管辖,伪新京特别市则隶于伪国务院,与各省平级。
1945年苏军出兵中国东北,日伪政权跨后,长春恢复了原有的名称,在苏军占领下实行军事管制。
1945年底,国民党政府接收长春市,一直统治到1948年10月。
1946年4月14日至5月23日,因苏军撤离东北,长春市一度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解放。
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
10月21日长春市改为长春特别市,1949年3月11日改称长春市,均隶属东北行政委员会。
1949年5月9日改隶吉林省。
1952年10月14日长春县撤销,辖区并入长春市。
1953年8月1日至1954年8月1日,长春市改为中央直辖市,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代管。
长春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与趋势分析
长春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与趋势分析于洪洋①(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长春 130012)摘 要:长春市自建国以来,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通过pepole 软件对长春市人口年龄结构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21世纪上半叶,长春市人口年龄结构将面临严重的老化问题,这将给长春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影响。
因此,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要重视优化人口年龄结构及人口老龄化问题,并采取相应政策,及早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人口年龄结构;年龄中位数;老年人口;高龄老年人口中图分类号:C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572(2006)03—0043—05 人口年龄结构是一定时期内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人口年龄结构是历史上人口出生、死亡、迁移变动对人口发展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结果。
自建国以来,由于长春市人口死亡率和生育率的显著波动和迅速下降,带来了年龄结构的巨大变化。
因此,研究长春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口年龄结构的分类标准目前,人们将人口群体划分为三种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即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
表1 联合国划分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标准年龄结构类型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老年系数少年儿童系数老少比年龄中位数4%以上40%以上15%以下20岁以下4—7%30—40%15—30%20—30岁7%以上30%以下30%以上30岁以上 资料来源:《人口统计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国际上通用的划分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标准如表1所示,老年系数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少年儿童系数为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老少比为老年人口与少年儿童的相对比值。
人口年龄结构通常都是随着人口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逐渐从年轻型、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
但是,由于我国政府推行了比较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所以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相对比较快,长春市人口年龄结构当然也不例外,从相对年轻型直接转变为相对老年型。
长春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长春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长春市统计局2011年7月20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省、市政府和县(市)区及以下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②为7677089人。
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13543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541650人,增长7.59%。
年平均增长率为0.73%。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2329737户,家庭户人口为717337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0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1人减少了0.33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3878513人,占总人口的50.52%;女性为3798576人,占总人口的49.48%。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72下降为102.10。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921367人,占12.00%;15-64岁的人口为6137509人,占79.95%;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18213人,占8.05%。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6.93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5.1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75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124890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1208050人,具有初中程度的2997968人;具有小学程度的170521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8157人上升为16268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14426人上升为1573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3253人上升为39051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3404人下降为22212人。
长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长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作者:————————————————————————————————日期:长春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长春市统计局2011年7月20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省、市政府和县(市)区及以下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②为7677089人。
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13543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541650人,增长7.59%。
年平均增长率为0.73%。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2329737户,家庭户人口为717337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0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1人减少了0.33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3878513人,占总人口的50.52%;女性为3798576人,占总人口的49.48%。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72下降为102.10。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921367人,占12.00%;15-64岁的人口为6137509人,占79.95%;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18213人,占8.05%。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6.93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5.1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75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124890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1208050人,具有初中程度的2997968人;具有小学程度的170521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吉林省统计年鉴
每年净增11.2万吉林省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中国统计信息网2006.12.20 10:19:252003年吉林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和生育率的下降,吉林省老龄化的程度还将迅速加剧。
人口老龄化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并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吉林省的老年人口究竟有多少?素质如何,生活状况怎样?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为研究吉林省老年人口状况提供了丰富详实的资料,本文据此对吉林省老年人口的规模、结构、素质以及生活状况等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参考。
一、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量达307.7万人2005年,吉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307.7万人,占总人口的11.33%。
老年人口比2000年增加56.0万人,平均每年净增11.2万人。
从年龄构成看,2005年吉林省老年人口中,低龄老年人口(60-69岁)为184.4万人,中龄老年人口(70-79岁)为98.0万人,高龄老年人口(80岁及以上)为25.3万人,分别占全省老年人口的59.94%、31.85%、8.21%。
与2000年相比低龄老年人口比重下降2.36个百分点,中龄老年人口比重上升1.46个百分点,高龄老年人口上升0.90个百分点。
低龄老年人口比重下降,中、高龄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说明吉林省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有加重的趋势。
虽然目前低龄老年人口占绝对比重,但未来吉林省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将更为严峻。
老年人口的年龄构成二、43.73%的老年人居住在农村2005年,吉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生活在城市的为113.5万人,占36.89%;生活在镇的为59.6万人,占19.38%;生活在农村的为134.6万人,占全省老年人口的43.73%。
说明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口占多数。
农村的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保障水平低,农村老年人口在养老、医疗和生活照料等方面面临更大的难题。
因此,吉林省老年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
老年人口的城乡构成单位:万人,%三、老年人口文化水平提高较快(一)文盲率下降,识字率上升2005年,吉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文盲率(老年文盲人口占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28.90%,比2000年下降4.63个百分点。
长春概况
长春市经济社会概况一、长春市自然概况【位置】长春市是吉林省的省会,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
地处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居北纬43°05′~45°15′,东经124°18′~127°05′。
【行政区划】全市面积20604平方公里。
有朝阳、南关、宽城、绿园、二道和双阳6个区,榆树、九台、德惠3个县级市和农安县,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和长春长江路电脑科技产品经营开发区5个开发区。
共辖55个街道,39个乡,73个镇,1687个村,351个社区居委会。
【人口】长春市共有745.9万人,占吉林省总人口数的27.2%。
其中,市区(南关区、宽城区、朝阳区、二道区、绿园区、双阳区)人口为358.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48.01%。
【地质地貌】长春是一座美丽的森林城市,远依山,近傍水,以台地平原为主,其中耕地110.4万公顷。
市区绿化覆盖率达38%,空气质量较高,素有“北国春城”的美称。
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500平方公里,拥有林水面积240多平方公里,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森林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1 —【水文】长春地表水属第二松花江水系,是松花江、饮马河、伊通河的中下游,还有沐石河、双阳河、雾开河、新开河及卡岔河等流经境内,有波罗泡子、敖宝吐泡子、元宝泡子等主要泡子湖泊7处。
【气候】长春市冬季严寒漫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暖短促,秋季晴朗温差大,无霜期为138天左右。
【教育文化】全市有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27所,各类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98个,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士26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1万人,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中比重超过了10%。
全市科技综合实力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名第4位,近年来有多项科研成果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市内的伪皇宫、伪满国务院、长春电影制片厂等都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长春每年都举办一些大型的经贸活动,如中国电影节,国际教育展览会,国际汽车博览会,农业博览会、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第九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和世界杯短道速滑赛等体育赛事活动,2007年亚冬会。
1985-2015年全国地级城市人口排行榜
113 呼和浩特 114 邯郸 115 伊春 116 景德镇 117 黄石 118 乌鲁木齐 119 浑江 120 岳阳 121 辽源 122 桂林 123 焦作 124 鸡西 125 阳泉 126 厦门 127 大同 128 马鞍山 129 西宁 130 荆门 131 盘锦 132 鄂州 133 张家口 134 保定 135 新余 136 鹰潭 137 沧州 138 渡口 139 大庆 140 梧州 141 承德 142 铜川 143 银川 144 七台河 145 鹤岗 146 石嘴山 147 铜陵 148 廊坊 149 深圳 150 泉州
338 广东 75 331 河南 76 330 陕西 77 325 江苏 78 321 山东 79 318 辽宁 80 316 浙江 81 310 河南 82 298 四川 83 296 吉林 84 296 安徽 85 293 辽宁 86 292 甘肃 87 288 山西 88 288 四川 89 284 河北 90 282 辽宁 91 281 黑龙江 92 281 黑龙江 93 279 广东 94 279 广东 95 277 辽宁 96 276 广东 97 270 福建 98 265 湖南 99 261 山西 100 258 江苏 101 253 辽宁 102 252 广西 103 252 甘肃 104 247 河北 105 246 贵州 106 245 浙江 107 245 福建 108 237 山东 109 231 浙江 110 226 广东 111 226 广东 112
赤峰 吉林 绍兴 漳州 合肥 滁州 汕头 宜昌 南昌 淄博 昆明 焦作 江门 涪陵 德阳 株洲 遂宁 廊坊 清远 连云港 肇庆 许昌 承德 枣庄 宝鸡 十堰 鞍山 濮阳 常州 朝阳 嘉兴 蚌埠 天水 佛山 四平 自贡 长治 钦州
长春市基本情况
自然概况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位于北半球中纬地带,欧亚大陆东岸的中国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居北纬43°05’~45°15’;东经124°18’~127°02’。
幅员20604平方公里。
西北与松原市毗邻,西南和四平市相连,东南与吉林市相依,东北同黑龙江省接壤。
2009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756.5万人。
其中,市区人口362.3万人,四县(市)人口394.2万人。
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0.30‰,死亡率为4.92‰,自然增长率为5.35‰。
居住着汉、满、朝鲜、回、蒙古、锡伯、壮等46个民族。
长春地区自然区有两个特点:一是地势起伏小。
地表相对高差不超过40米至50米,地面坡度不超过4度至5度,有利于发展城市交通运输。
二是地耐力比较好。
长春地区的地质基础比较稳固,地耐力为15吨至20吨/平方米,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地表形态长春到四平深断裂是一条分割山地与平原的主要构造线,以东为隆起区,以西为沉降区,长春地区位于隆起区与沉隆区之间。
地质构造的过渡性决定了长春地貌类型的多样性,形成了东高西低的地貌特征。
长春地区地貌由山地、台地和平原组成,形成了“一山四岗五分川”的地貌格局。
长春山地面积不大,约占长春地区土地总面积的9%。
其中,低山占2.56%,丘陵占6.44%。
主要有大黑山和吉林哈达岭。
长春台地面只较大,约占土地总面积的41%。
其中,平缓台地占35.23%,高台地占5.77%。
主要有榆树台地、长春台地、双阳台地和优龙泉台地。
长春平原面积最大,约占土地总面积的50%。
其中,河谷平原占39.4%,低阶地占7.5%,湖积平原占3.1%。
主要有双阳盆地、松花江河谷平原、拉林河河谷平原、饮马河河谷平原和农安湖积平原。
长春城区位于东部山地向西部平原过渡的台地上。
地势东高西低,地貌由台地和平原组成。
其中,台地占70%、平原占30%。
不同的地貌类型对城市建设起着不同的制约作用。
1990-2010年全国及各省(市、区)实际人口数与至2025年的预测人口数(来源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11》)
河 湖 湖 广 广 海
南 北 南 东 西 南
Henan Hubei Hunan Guangdong Guangxi Hainan
8649 5439 6128 6346 4261 663
8763 5512 6209 6439 4324 674
8862 5580 6267 6525 4380 686
8946 5653 6311 6607 4438 701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121121
122389
123626
124761
125786
126743
127627
128453
1251 942 6437 3077 2284
பைடு நூலகம்
1259 948 6484 3109 2307
1240 953 6525 3141 2326
9100 5772 6392 6868 4543 724
9172 5825 6428 6961 4589 734
9243 5873 6465 7051 4633 743
9315 5907 6502 7143 4675 753
9387 5938 6532 7270 4713 762
9488 5646 6562 8650 4751 789
0.1102 0.092 0.6275 0.2979 0.2207 0.4016 0.2532 0.3608 0.1345 0.6911 0.4236 0.5834 0.3116 0.3913 0.861 0.8862 0.558 0.6267 0.6525 0.438 0.0686 0.2976 1.0998 0.3361 0.3832 0.0228
长春市风土人情概况
长春市风土人情概况关键词:长春动植物公园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亚泰足球队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长春东方职业学院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长春电影宫长春大学光华学院长春工程学院长春,吉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中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城市,有“东方底特律”之称。
中国建成区面积和建成区人口第九大城市。
中国特大城市之一。
中文名称:长春外文名称:Changchun 旧译:HSINKING别名:北国春城行政区类别:副省级所属地区:中国东北政府驻地:人民大街10111号电话区号:0431邮政区码:130000地理位置:东经125°19′北纬43°43′面积:20604平方公里人口:745.9万(2007年)基本信息长春,吉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
东北地区第二大城市,中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
中国建成区面积和建成区人口第九大城市。
中国特大城市之一。
中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城市和新中国电影工业摇篮,有“东方底特律”和“东方好莱坞”、“东方洛杉矶”的美誉。
长春地处东北平原中央,是东北地区天然地理中心,东北亚几何中心,东北亚十字经济走廊核心。
总面积20604平方公里。
市区面积4906平方公里,四环内建成区(核心建成区)面积379.94平方公里,五环内建成区面积660.19平方公里(五环-绕城高速以内)。
截至2008年5月,长春六大主城区、四大开发区总人口487.6万(四环路以内)其中三环以内户籍人口368万。
长春户籍总人口745.9万(2007年)。
包括外来和流动人口总人口接近千万。
四环内实际居住人口超过500万,其中外来和流动人口约为200万。
长春是一座美丽、繁荣、开放、的国际化大都会,市区内居住着大约3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友人。
长春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获得绿化最高荣誉——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最具人情味的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
2002-2018年吉林省县域户籍人口数_中国县域统计年鉴
52
52.38
55
13.34
13.28
13.2
13.09
12.99
12.82
12.66
12.33
56
48.24
48.19
48.34
48.39
48.39
48.38
48.36
46.37
57
21.55
21.76
21.89
47.94
47.28
14
45.26
45.19
45.94
46.31
46.33
46.43
46.38
46.33
15
25.53
25.69
26.01
26.18
26.3
26.29
26.34
26.43
16
39.26
39.22
39.25
39.23
39.24
39.38
39.5
39.42
17
45.76
45.65
45.5
62.91
63.63
737Leabharlann 9438.3238.56
38.88
39.16
38.89
39.05
38.32
8
75.44
75.66
70.43
70.9
71.04
71.14
71.07
70.05
9
112.49
107.03
107.99
109.13
110.05
110.98
111.56
110.43
10
125.64
126.62
30.85
31.01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吉林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吉林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02-03-13 16:01<P align=center><STRONG>2000年吉林省<BR>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STRONG></P><P align=center>吉林省统计局</P><P align=center>2001年4月8日</P><P>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于2000年11月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省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省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全省十六万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普查的全部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P><P> 一、全省总人口</P><P>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2000年11月1日0时为标准时间,普查登记的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每个人都在常住地登记。
</P><P> 全省常住人口为2727.99万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2465.87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262.12万人,增长10.63%。
平均每年增加25.37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98%。
</P><P> 二、家庭户人口</P><P> 全省共有家庭户799.87万户,家庭户人口为2653.43万人,占总人口的97.27%,平均家庭户规模为3.32人,比1990年的3.86人下降了0.54人。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2-12 分地区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全国与各省级,2002-2018,缺2010)_
22.60 32.09 26.42
24.68 23.84 33.49 24.99 33.23
19.31 24.74 26.83 28.29 32.22
23.39
14.25 14.59 25.57 20.69 17.91
13.39 16.51 12.76
13.12
11.04 14.72 11.30
21.09 21.83 17.08 13.24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2016 全国
北京
66100 46573 51658 32221 38163 82502
79005 48684 56647 91922 40385
7640
25337 68609 29612 39709
全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1144648
17673 12794 61907 30481 20781
35744 22173 30946
19877 65996 47034 51812 32309 38080 82408
78679 48498 56516
192963
1850 1314 11440 4753 2759
3628 2725 3267
1955 9061 6441 9631 5402 7725 14842
16761 7445
11013
815039
13834 10083 42612 22580 15976
26763 16705 23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