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分布式恢复管理

合集下载

高可用分布式数据库的故障转移与自动恢复(七)

高可用分布式数据库的故障转移与自动恢复(七)

高可用分布式数据库的故障转移与自动恢复引言: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分布式数据库的应用变得越来越普遍。

分布式数据库能够将数据分散存储于多个节点上,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性能。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分布式数据库节点可能会发生故障,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故障转移和自动恢复是确保分布式数据库高可用性和稳定性的关键措施。

一、故障转移的意义故障转移是指在分布式数据库节点发生故障时,将该节点的任务转移给其他正常的节点继续执行。

故障转移可以快速发现和定位故障节点,并及时将其从系统中踢出,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同时,故障转移还可以减少数据丢失的风险,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二、故障转移的实现方式1. 快速故障检测:分布式数据库需要实时监测各个节点的状态,一旦发现节点异常,立即进行故障检测。

可以通过心跳机制、ping命令等方式来检测节点是否正常运行,从而及时发现故障。

2. 故障节点隔离:一旦发现故障节点,必须将其从系统中隔离出来,以免影响到其他正常节点。

可以通过配置路由规则、设置防火墙等方式实现。

3. 故障转移策略:当发现故障节点后,需要将其任务转移到其他可用节点上。

可以选择一种合适的故障转移策略,如主备模式、主从模式、链状模式等。

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和系统的规模选择合适的策略。

三、自动恢复的重要性故障转移虽然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但还需要配合自动恢复机制,以便在故障解决后能够快速恢复服务,减少对用户的影响。

1. 自动备份与恢复:分布式数据库需要定期进行自动备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故障转移后,自动恢复机制可以根据备份数据进行快速恢复,减少数据的丢失和恢复时间。

2. 日志记录和分析:自动恢复机制还需要具备日志记录和分析的功能,以便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和排查。

通过分析日志,可以找出故障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预防。

四、高可用分布式数据库的挑战在实现高可用分布式数据库的故障转移与自动恢复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分布式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案

《分布式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案

《分布式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案第一章:分布式数据库概述1.1 课程介绍介绍分布式数据库课程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

1.2 分布式数据库基本概念解释分布式数据库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1.3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结构介绍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常见结构及其组成。

1.4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研究和发展概述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研究背景和发展历程。

第二章:分布式数据库的体系结构2.1 分布式数据库的体系结构概述介绍分布式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及其功能。

2.2 分布式数据库的体系结构类型讲解分布式数据库的体系结构类型及其特点。

2.3 分布式数据库的体系结构设计原则探讨分布式数据库的体系结构设计原则和方法。

2.4 分布式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实现技术分析分布式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实现技术及其应用。

第三章: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模型3.1 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概述解释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及其重要性。

3.2 分布式数据库的分布式数据模型介绍分布式数据库的分布式数据模型及其特点。

3.3 分布式数据库的分布式数据模型设计方法讲解分布式数据库的分布式数据模型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3.4 分布式数据库的分布式数据模型实现技术分析分布式数据库的分布式数据模型实现技术及其应用。

第四章:分布式数据库的查询处理4.1 分布式数据库的查询处理概述介绍分布式数据库的查询处理及其重要性。

4.2 分布式数据库的查询处理策略讲解分布式数据库的查询处理策略及其特点。

4.3 分布式数据库的查询优化技术分析分布式数据库的查询优化技术及其应用。

4.4 分布式数据库的查询处理实现技术探讨分布式数据库的查询处理实现技术及其应用。

第五章:分布式数据库的安全性与一致性5.1 分布式数据库的安全性概述解释分布式数据库的安全性及其重要性。

5.2 分布式数据库的安全性机制介绍分布式数据库的安全性机制及其特点。

5.3 分布式数据库的一致性概述解释分布式数据库的一致性及其重要性。

5.4 分布式数据库的一致性机制讲解分布式数据库的一致性机制及其特点。

DBS第七章(第3版)

DBS第七章(第3版)

一旦发生数据库故障,分情况处理:
据库未被破坏,某些数据不可靠:用日志撤消
第七章
系统实现技术
7.2
数据库的恢复
三、故障类型与恢复对策
(1) 事务故障 事务故障――事务因不可预知的原因而中途(在提交前)夭折 原因:无法执行 ( 数据库中无要访问的数据、运算溢出、 不满足约束条件)
件,依登入日志文件的次序,重新执行所登记的操作
-对撤消队列中每个事务进行undo操作,反向扫描日志文
件,依据登入日志文件中相反次序,对每个更新操作执 行逆操作,从而恢复原状 *若是Update,将BI写入数据库 *若是insert,则将数据对象删去 *若是delete操作,则做插入操作,插入值为记录中的BI
第七章 系统实现技术 7.2 数据库的恢复
(1) 仅使用后备副本的恢复技术 原理:由DBA定期地将整个数据库转储(DUMP)到磁带或 另一个磁盘上,形成数据库副本,称后备副本。
脱机存放、故障时取最近的后备副本来恢复
转储 恢复 运行事务
最近转储点 故障发生点 重新运行事务
装入后备副本
效果:#数据库只能恢复到最近转储时状态
的更新操作的文件。
是记录式文件,由运行记录组成。 日志文件的主要内容:

前像:事务所涉及的物理块更新前的映像(旧值)BI
前像可以使数据库恢复到更新前的状态
对应的操作是撤销(undo)更新 → 回滚rollback

后像:事务所涉及的物理块更新后的映像(新值)AI
后像可以使数据库恢复到更新后的状态(更新丢失时) 对应的操作是重做一次更新 → 重做(redo)
#从最近转储点至故障时所有数据库的更新将丢失 #需通过重运行更新事务来恢复
第七章 系统实现技术 7.2 数据库的恢复

第七章:局域网安全与管理

第七章:局域网安全与管理

第七章:局域网安全与管理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局域网在企业、学校、政府机构等各种组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为内部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提供了便利。

然而,与此同时,局域网也面临着诸多安全威胁和管理挑战。

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有效应对,可能会导致数据泄露、系统瘫痪、业务中断等严重后果。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局域网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

病毒和恶意软件是常见的威胁之一。

它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局域网,如用户下载的不明文件、外接存储设备的使用等。

一旦入侵,这些恶意程序可能会自我复制、篡改数据、窃取机密信息,甚至破坏整个网络系统。

网络攻击也是不可忽视的威胁。

黑客可能会通过漏洞扫描、端口扫描等手段,寻找局域网的薄弱环节,进而发起攻击。

常见的攻击方式包括拒绝服务攻击(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SQL 注入攻击等。

这些攻击可能会导致网络拥堵、服务不可用,严重影响正常业务的开展。

内部人员的误操作或故意行为也会给局域网带来安全隐患。

例如,员工误将敏感文件发送给错误的人员,或者故意泄露公司机密信息,都可能给组织造成巨大的损失。

此外,无线网络的普及也增加了局域网的安全风险。

如果无线网络的加密措施不够强大,攻击者可能会轻易地接入网络,获取敏感信息。

面对这些安全威胁,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

访问控制是保障局域网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设置用户账号和密码、权限分配等措施,限制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特定的资源和数据。

同时,采用多因素认证方式,如结合密码、指纹识别、短信验证码等,可以进一步提高认证的安全性。

定期的系统更新和补丁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软件往往存在着各种漏洞,这些漏洞可能会被攻击者利用。

因此,及时安装官方发布的补丁,修复已知漏洞,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风险。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能够在网络边界和内部进行实时监测和防护。

防火墙可以阻止未经授权的网络访问,而入侵检测系统则能够及时发现并报警网络中的异常行为。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恢复方法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恢复方法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恢复方法在当今大数据时代,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已成为处理海量数据的常见工具。

然而,由于分布式系统的复杂性,故障是不可避免的。

当一个节点或者多个节点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诊断和恢复是保证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故障诊断是第一步,它需要识别故障发生的位置以及故障原因。

在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常见的故障类型包括节点崩溃、网络问题、数据不一致等。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故障诊断方法:1. 心跳检测:通过在分布式系统的各个节点之间周期性地发送心跳消息来检测节点的存活状态。

如果一个节点停止了发送心跳消息,那么将被认为是故障节点。

心跳检测可以快速发现节点故障,但不能定位故障的具体原因。

2. 日志分析: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会记录各种操作和事件到日志文件中,包括节点异常、网络问题等。

通过对这些日志文件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找到故障的根本原因。

3. 状态监控:监控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各个节点的状态,包括负载、延迟、内存和磁盘使用率等。

通过比较节点之间的状态差异,可以找到故障出现的位置。

一旦故障被定位,接下来的步骤是故障恢复。

故障恢复的目标是尽快恢复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同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故障恢复方法:1. 重新分配副本:当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时,它上面的数据将不可用,为了保证分布式系统的可用性,需要将该节点上的数据重新分配到其他正常节点上。

重新分配副本需要考虑负载均衡,避免数据热点。

2. 数据恢复:当一个节点上的数据丢失或者损坏时,需要将数据从其他副本中恢复。

这可以通过使用数据备份或者从其他节点复制数据来实现。

恢复过程中需要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并在恢复完成后保持系统的高可用性。

3. 避免脑裂问题: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脑裂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当一个节点从网络中分离出来,它可能会错认为自己是唯一的有效节点,这将导致数据不一致。

为了避免脑裂问题,可以使用投票机制、分布式锁等方法来保证一个节点的唯一性。

第七章分布式恢复管理

第七章分布式恢复管理

第七章 分布式恢复管理
分布式恢复概述
恢复模型
数据库的日志文件 检查点记录
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只需要进行如下恢复处理: 在重启动文件中找到最 近的一次检查点记录在日志中的位置,然后在日志中找到最近的一个检 查点。对最近的检查点以后的提交操作进行恢复处理;对最近检查点没 提交的活动事务的操作进行恢复处理;对检查点以后没有提交的事务的 操作进行恢复处理。 可见,基于检查点的恢复处理可有效减少恢复的工作量(只需要恢复最 近一个检查点之后的数据库操作)。
转储 Ta 故障发生点 运行事务 Tf Tb 登记日志文件
正常运行
重装后备 副本 利用日志文件恢复 继续运行 故障恢复 登记日志文件
第七章 分布式恢复管理
集中式数据库的故障恢复
局部恢复系统的体系结构
数据库存储在永久性的外存设备上。
局部恢复管理器(LRM)
数据库缓冲区用来存放最近执行的 事务所使用的数据。数据库缓冲区 被放置在具有挥发性的内存中,以 页为单位来缓存数据。 数据库缓冲区管理器负责读写数据 库及缓冲区中的数据。局部恢复管 理器与缓冲区管理器之间存在两个 交互接口:读取数据页(fetch)和 刷新数据页(flush)。
当系统单元被组建得不合理或系统内部设计存在不足时,将会引发系统 故障,此时系统的内部状态处于错误的状态,进而使系统的外部环境受 到影响,最终产生失效。
第七章 分布式恢复管理
分布式恢复概述
故障模型
引起 故障 导致 错误 失效
永久性故障
不正确的设计 不稳定或临界 不稳定环境 操作员失误
永久性错误
系 统
反做
旧的稳定的 数据库状态
旧的稳定的 数据库状态
重做
新的稳定的 数据库状态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3.07.18•【文号】发改能源[2013]1381号•【施行日期】2013.07.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能源[2013]138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华能、大唐、国电、华电、中电投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中广核、中节能集团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公司,中海油总公司,神华、中煤集团公司、中联煤层气公司:为推动分布式发电应用,促进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我委组织制定了《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

现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件: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2013年7月18日附件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分布式发电发展,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高能源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分布式发电,是指在用户所在场地或附近建设安装、运行方式以用户端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网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发电设施或有电力输出的能量综合梯级利用多联供设施。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以下分布式发电方式:(一)总装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下的小水电站;(二)以各个电压等级接入配电网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发电;(三)除煤炭直接燃烧以外的各种废弃物发电,多种能源互补发电,余热余压余气发电、煤矿瓦斯发电等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四)总装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下的煤层气发电(五)综合能源利用效率高于70%且电力就地消纳的天然气热电冷联供等。

第四条分布式发电应遵循因地制宜、清洁高效、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可再生能源和综合利用资源,替代和减少化石能源消费。

管理信息系统第七章课后题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第七章课后题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第七章课后题答案第七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7.1系统设计时,怎样参考数据流程图画出信息系统流程图?在这过程中主要应做哪些工作?答: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放入数据流程图为基础绘制的。

可以按下述思路来绘制信息系统流程图:首先,为数据流程图中的处理功能画出数据关系图;数据关系图反映了输入数据、中间数据和输出信息之间的关系。

最后,把各个处理功能的数据关系图综合起来,形成整个系统的数据关系图,即信息系统流程图。

由于数据流程图与信息系统流程图之间的差异并非仅在于符号的改变,信息系统流程图表示的是计算机的处理流程,而并不像数据流程图那样还反映了人工操作那一部分,所以在绘制系统流程图的过程中要先确定系统的边界、人机接口和数据处理方式,还应考虑哪些处理功能可以合并,或者可以进一步分解,然后把有关的处理看成是系统流程图中的一个处理功能,此外,数据流程图中的加工处理与信息系统流程图中的处理步骤不一定要一一对应,设计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合并或分解,还可以根据需要在系统流程图中加一个中间文件,用来进行与其他处理之间的信息联系。

7.2试述我国身份证号中代码的意义,它属于哪种码?这种码有哪些优点?答:(1)我国身份证号18位,其中前6位代码的意义是,持证人所属的省、市、区,接下来7到14位是出生年月日,15位到17位是顺序码,其中第17位可以看出性别,第18位是校验位。

(2)它属于区间码。

它的优点是:信息处理比较可靠,排序、分类、检索等操作易于进行。

缺点是:这种码的长度与其分类属性的数量有关,有时可能造成很长的码。

7.3系统设计结束时要提交哪些文档资料?答:系统设计工作结束后,要提交系统设计报告。

其内容包括:1、系统总体设计方案;2、代码设计方案;3、输入和输出设计方案;4、文件设计方案;5、程序管理信息系统课后题答案(1-12章) 1模块说明书。

一旦系统设计被审查批准,整个系统开发工作便进入系统实施阶段。

分布式系统中的分布式数据库备份与恢复实现

分布式系统中的分布式数据库备份与恢复实现

分布式系统中的分布式数据库备份与恢复实现在分布式系统中,数据备份与恢复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由于分布式数据库的复杂性和规模,对于数据的备份和恢复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策略和机制。

本文将讨论分布式系统中的分布式数据库备份与恢复实现,并探讨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一、分布式数据库备份策略1. 基于数据复制的备份基于数据复制的备份是最常见的分布式数据库备份策略之一。

该策略通过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多个节点上创建数据的副本来实现备份。

当某个节点发生故障时,可以利用其他节点中的副本来快速恢复数据。

此外,数据复制还具有负载均衡和容错能力的优势。

2. 基于日志的备份基于日志的备份策略是另一种常见的备份策略。

该策略通过记录数据库操作产生的日志来实现备份。

当系统故障时,可以通过重新执行这些日志来恢复数据。

相比于数据复制,基于日志的备份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并且可以实现更精确的数据恢复。

二、分布式数据库备份实现1. 数据分片在分布式系统中,数据通常会按照某种规则进行分片,使每个节点只保存部分数据。

为了实现备份,我们可以在每个节点上分别创建数据的副本。

这样,当某个节点发生故障时,可以利用其他节点上的备份来快速恢复数据。

2. 快照技术快照技术是实现分布式数据库备份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对数据节点进行快照,可以在不中断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备份数据。

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使用快照进行数据恢复。

快照技术可以提供较高的备份效率和可用性。

3. 事务日志事务日志是分布式系统中备份和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库的每个操作都可以通过事务日志进行记录,以实现对数据的持久化和恢复。

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重新执行事务日志来恢复数据。

事务日志可以提供较高的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

三、分布式数据库恢复实现1. 故障检测与恢复在分布式系统中,故障检测和恢复是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当系统中的节点发生故障时,需要通过监测和识别故障节点,并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如重新分配任务或重新启动节点。

分布式系统中的故障诊断与恢复技术

分布式系统中的故障诊断与恢复技术

分布式系统中的故障诊断与恢复技术在当今的信息技术领域中,分布式系统已成为大型企业和组织中常用的架构模式。

然而,由于其分散的部署方式和高度的复杂性,分布式系统往往也面临着各种故障和错误的挑战。

为了确保分布式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可靠性,故障诊断与恢复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一、故障诊断技术故障诊断是指通过检测、分析和定位故障的原因和位置,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

在分布式系统中,常见的故障类型包括网络故障、节点故障和软件错误等。

为了有效地进行故障诊断,需要采用以下技术手段:1. 日志分析技术:通过对系统日志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故障发生的时间、位置和原因。

可以使用日志聚合工具来实现日志收集与分析,从而更好地诊断和定位故障。

2. 监控与传感器技术:通过监控系统的状态指标(如CPU利用率、网络延迟等),可以实时监测系统的健康状态。

传感器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硬件设备的异常情况,比如温度过高、电压异常等。

3. 异常检测与机器学习技术:通过建立故障模型和学习系统的正常行为模式,可以根据实时数据判断系统是否发生异常,并进一步定位故障的原因。

二、故障恢复技术故障恢复是指在发生故障后,对系统进行修复和恢复使其能够正常运行的过程。

为了保证故障恢复的高效性和可靠性,分布式系统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手段:1. 冗余备份技术:通过在系统中增加冗余的节点或组件,可以实现系统的容错性。

当发生故障时,可以自动将任务或数据切换到备用节点上,从而实现快速恢复。

2. 负载均衡技术:通过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各个节点上,可以避免单个节点过载而导致故障。

当某个节点发生故障时,可以将其任务重新分配到其他正常节点上,实现故障的隔离和恢复。

3. 容错协议与事务管理技术:容错协议可以用于在分布式系统中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比如两阶段提交协议和Paxos协议等。

事务管理技术可以用于处理分布式事务,确保故障恢复后系统的正确性。

三、案例分析:Google的故障诊断与恢复技术作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Google在分布式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恢复技术方面具有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

【精品资料】《高级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doc

【精品资料】《高级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doc

《高级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50520201课程名称:高级操作系统英文名称:Advanceed Operating Systems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硕士学分:2.5学时:40开课学期:二开课周次:1-10开课系及教研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任课教师及职称:李为副教授先修课程:计算机操作系统适用专业:计算机主要内容:高级操作系统即多机操作系统,而分布式操作系统则是多机操作系统的典型和卓越代表。

分布式操作系统是为分布式计算机系统配置的一种操作系统。

本课程主要介绍设计和构造分布式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部分实现技术。

内容包括:第一部分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具体内容为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特征、结构与拓朴构形;分布式操作系统的设计方法、结构模型、层次划分、控制算法及在设计时应着重考虑的一些问题。

第二部分分布是式通信机制,包括消息传递、远程过程调用;及基于Agent的异步分布式进程通信模型。

第三部分分布式协同处理,具体内容为事件定序与时间戳、分布式互斥及选择算法。

第四部分资源管理,主要介绍分布式资源共享和资源管理策略及其相关的死锁预防与死锁检测的有效方法。

第五部分专门讨论线程及其管理、分布式进程管理的有关问题。

第六部分任务分配和负载平衡。

第七部分分布式文件系统和命名服务的有关策略。

第八部分分布式事务及事务的并发控制。

第九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布式共享内存的概念、设计和应用及一致性模型。

第十部分分布式操作系统实例,主要对Mach、Chorus> Amoeba等系统进行分析与比较。

使用教材:《分布式操作系统》、何炎祥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分布式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Doreen L. Galli著徐良贤等译机械工业出版教研室意见:系(院、部)意见:研究生院审核意见:自学时间:10周 自学学时:80学时华北电力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自学指导书年级、专业:计算机课程名称:高级操作系统 教材名称:《分布式操作系统》 编写教师:李为 周 次 学 时 学习内容 对应章节 习 题、思考题、测试题(可另附录)1 8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 第一章2 8 分布式通信 第二章34 分布式协同处理 第三章 3 4 资源管理 第四章 4 4 资源管理 第四章 4 4 进程与处理机管理 第五章5 4 进程与处理机管理 第五章 5 4 任务分配与负载平衡 第六章6 4 任务分配与负载平衡 第六章 6 4 分布式文件系统 第七章7 4 分布式文件系统 第七章 7 4 命名服务器 第八章8 4 分布式事物处理 第九章 8 4 分布式事物处理 第九章9 8 故障恢复与系统容错 第十章 108 分布式共享内存第十一章备:授课学时为计划学时的2/3左右,自学学时为计划学时的2倍。

第二部分 第7章 vSphere分布式资源调度 DPM介绍

第二部分 第7章 vSphere分布式资源调度 DPM介绍

第七章 DPM介绍在 VI3.5环境中,VMware引入了分布式电源管理(DPM)。

DPM提供了通过动态调整群集容量来匹配虚拟机资源需求,以达到节省电力的目的,DPM 自动整合虚拟机到较少的ESXi主机上,并对一定周期内资源利用率低的多于ESXi主机执行断电,如果资源需求增加,ESXi主机重新通电回到群集,虚拟机重新分配到群集内所有可用的ESXI主机上。

开启DPMDPM默认是被禁用的,你可以在选择电源管理模式手动或者自动的时候开启,DRS必须作为DPM的先决条件,因为DPM依赖于DRS迁移群集内的虚拟机。

图89:DPM设置电源管理自动级别DPM能设置成手动或者自动模式,群集内所有的主机将继承默认群集设置,但DPM设置最好在主机级别配置,主机级别设置可以覆盖群集的默认设置。

一个原因说明覆盖默认群集DPM,那就是虚拟机模板的位置,在主机关闭之前,DPM影响DRS迁移其上所有的虚拟机,注册的模板不会被移动,这意味着注册模板位于ESXi主机待机模式下,而我们无法访问主机处于待机模式下的模板。

基本设计原则在主机上注册了虚拟机模板,请关闭其DPM功能。

每个电源管理模式操作区别:禁用:无电源建议通知手动:产生电源建议,用户必须手动确认建议自动:产生电源建议,并且不需要用户介入,自动执行建议DRS和DPM管理模式是不同的,可以彼此区分:当DRS设置成自动模式,DPM可以设置成手动,反之亦然,当DRS和DPM生成建议,每个管理模式的组合导致不同的行为,如虚拟机的初始位置,迁移建议和操作。

请记住,一定的组合,虽然有效,但没有太大的意义实现。

表22:DPM和DRS组合DPM的目标是保持在一个具体时间范围内的群集的使用率,但同时考虑各种群集设置,当产生DPM建议时,需要考虑虚拟机设置和需求。

当DPM已经确定了主机需要处理的资源需求最大值和虚拟机的HA需求,在目标主机进入待机模式之前,它利用DRS去分配虚拟机位置。

分布式数据库的容灾与恢复策略(系列三)

分布式数据库的容灾与恢复策略(系列三)

分布式数据库的容灾与恢复策略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数据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对于企业来说,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分布式数据库作为一种新兴的存储和管理方式,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数据分发和共享的方式。

然而,由于分布式数据库的特性和复杂性,容灾和恢复策略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分布式数据库的容灾策略分布式数据库容灾策略旨在保证数据的可用性和持久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容灾策略。

1.备份与恢复备份与恢复是最基本的容灾策略。

通过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当出现故障或数据损坏时,可以通过恢复备份文件来还原数据。

备份可以采用全量备份或增量备份,全量备份保存所有数据的副本,而增量备份只保存修改过的数据。

合理的备份策略能够提高恢复效率和节约存储空间。

2.冗余与负载均衡通过冗余和负载均衡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冗余是指将数据和服务的副本存储在多个节点上,一旦某个节点发生故障,可以通过备用节点继续提供服务。

负载均衡则是将数据和请求均匀地分布在多个节点上,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承载能力。

3.多数据中心部署分布式数据库的多数据中心部署可以增强容灾能力。

通过将数据存储在不同的数据中心,即使一个数据中心发生灾难性故障,其他数据中心仍然能够提供服务。

多数据中心部署还可以降低网络延迟,提高用户的响应速度。

二、分布式数据库的恢复策略分布式数据库的恢复策略主要包括故障检测和故障恢复两个方面。

1.故障检测故障检测是指及时发现和定位故障的能力。

在分布式环境下,由于多节点的存在和网络的不稳定性,故障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常见的故障检测方法有心跳检测、时间戳检测和主动错误检测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及时获知故障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故障恢复故障恢复是指在发生故障后,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将系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故障恢复的过程需要根据具体的故障类型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例如,当某个节点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自动切换到备用节点来保证服务的连续性。

7-OBCP第七章-OB-迁移(OMS)、备份与恢复-V3

7-OBCP第七章-OB-迁移(OMS)、备份与恢复-V3

物理备份操作方法
1、部署 NFS,所有 OBserver 都要连接到 NFS服务器 (或采用 OSS 服务器)<此处略:详细步骤请见实验指导手册
>
2、执行备份
NFS:2o.1bc配li置en备t>份A目LT的ER地SY:ST执EM行SEATltebrascyksutpe_mde语st句='配fi置le备:/份//目da的ta地/nfs/backup';
3、查看任务状态
obclient> SELECT * FROM CDB_OB_BACKUP_PROGRESS; <---------- 查看备份任务 obclient> SELECT * FROM CDB_OB_BACKUP_SET_DETAILS; <-----查看备份任务历史
物理恢复介绍
在目的集群上用建立恢复租户需要的unit 与 resource pool。
了备份恢复的灵活性,节省了空间。
物理备份介绍
数据备份指的是备份基线数据的功能,该功 能分为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两种:
全量备份是指备份所有的需要基线的宏块。
增量备份是指备份上一次备份以后新增和修 改过的宏块
日志归档是定期备份到备份目的端的,只需 要用户发起一次 alter system archivelog, 日志备份就会在后台持续进行
OB迁移(OMS)、备份与恢复
OceanBase迁移服务 备份恢复技术架构及操作方法
为什么需要备份恢复
为满足监管要求 防止管理员误操作后,错误数据同步到所有副本,
导致数据无法恢复 防止数据库因各种故障而造成数据丢失,降低灾难
性数据丢失的风险,从而达到灾难恢复的目的 硬盘驱动器损坏 黑客攻击、病毒 自然灾害、电源浪涌、磁干扰

智能交通系统概论(第七章)

智能交通系统概论(第七章)
概念模型设计
要完成的工作是: 界定系统边界 要求 要做的决策类型有哪些 决策者感兴趣的是什么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什么样的信息 要得到这些信息需要包含原有 数据库系统的哪些部分的数据 确定主要的主题域及其内容 描述内容: 主题域的公共码键 主题域之间的联系 充分代表主题的属性组
智能交通系统ITS
智能交通系统ITS
逻辑模型设计
分析主题域 对概念模型设计步骤中确定的几个基本主题域进行分析并选择 首先要实施的主题域。 粒度层次划分 粒度层次划分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量和所适 合的查询类型。 确定数据分割策略 选择适当的数据分割标准,要考虑因素: 数据量 数据分析处理的实际情况 简单易行 粒度划分策略 关系模式定义 定义记录系统 记录系统的定义要记入数据仓库的元数据。
数据仓库环境支持层
数据仓库环境支持层主要包含数据传输和数据仓库基础两大部 分。 数据传输层包含数据年输和传送网络、客户/服务器代理和中 间件、复制系统,以及数据传输的安全保障系统。 在数据仓库的基础层中包含系统管理、工作流程管理、存储系 统和处理系统等部分。
智能交通系统ITS
3、开发数据仓库的流程
2.实时数据库系统
Zip实时数据库系统
Zip提供了有界限反应时间、对纲要和数据访问行为的静态定 义和估算,以及运行前的优先查询优化。 特点是在于数据库创建时预分配系统资源,同时在运行时固定 时间特性和索引方案。
EagleSpeed实时数据库系统
EagleSpeed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为潜艇指挥系统设计的一个 商业数据库系统。
2、数据仓库的基本结构
智能交通系统ITS
从数据仓库的概念结构看,包含数据源、数据准备区、数据 仓库、数据集市/知识挖掘库以及各种管理工具和应用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系统单元被组建得不合理或系统内部设计存在不足时,将会引发系统 故障,此时系统的内部状态处于错误的状态,进而使系统的外部环境受 到影响,最终产生失效。
第七章 分布式恢复管理
分布式恢复概述
故障模型
引起 故障 导致 错误 失效
永久性故障
不正确的设计 不稳定或临界 不稳定环境 操作员失误
永久性错误
系 统
继续扫描,遇到A2: redo表= {T3} , undo表={T2,T4}
2 分布式事务的执行与恢复 2.4 事务故障恢复的基本概念 • 事务恢复
– 当发生故障时,保证事务原子性的措施称为事务故障恢复,简称事务恢 复 – 主要依靠日志来实现
• 事务状态转移跟踪(操作)
– – – – – Begin_transaction:标记事务开始执行 Read & write:表示事务对某个数据项进行读写 End_transaction:表示读写操作已完成,标记事务执行结束 Commit_transaction:表示事务已经成功结束,任何改变已不可更改 Rollback (abort):表示事务没有成功结束,撤销事务对数据库所作的任 何改变
• 档案库
– 一天要产生大量的Log – Log划分为两部分
• 一部分是当前活动的联机部分,存储在磁盘上 • 另一部分是档案存储部分,存储在磁带上
2 分布式事务的执行与恢复 2.4 事务故障恢复的基本概念
主存 日志 档案库 稳定 日志 局部恢复 管理器 读/写 取出 稳定 DB 读/写 数据库缓冲区 管理器 读/写 数据库 缓冲区 (易变数据库) 读/写 …… 日志 缓冲区
2 分布式事务的执行与恢复 2.5 事务故障的恢复
(3) 故障 发生 活动事务表 (5) 重启动文件 (1) (2) UNDO 地址 REDO
第七章 分布式恢复管理
分布式恢复概述
故障模型
数据库系统中的故障通常分为4类: (3)存储介质故障
存储介质故障是指存储数据的磁盘等硬件设备发生的故障。例如,磁盘坏损、 磁头碰撞、瞬时强磁场干扰等均为存储介质故障。这类故障的特点是:不仅 使正在运行的所有事务受到影响,而且数据库本身也被破坏。因此,同前两 种故障相比,存储介质故障是一种较严重的故障类型。 对于存储介质故障,数据库恢复机制要定期地对数据库进行转储,借助于备 份数据库和日志文件来进行故障恢复。
BB, BA
BC
2 分布式事务的执行与恢复 2.4 事务故障恢复的基本概念
数据访问
缓冲块 A 缓冲块 B
read(X)
缓冲区 x Y output(B) write(Y) 磁盘 input(A) A B
x1 y1 T1工作区 主存
x2
T2 工作区
2 分布式事务的执行与恢复 2.4 事务故障恢复的基本概念
事务内部的故障 不可预期的故障 系统故障 故障类型 存储介质故障 网络分割故障 通信故障 报文丢失故障
第七章 分布式恢复管理
分布式恢复概述
故障模型
数据库系统中的故障通常分为4类: (1)事务内部的故障 事务内部的故障可细分为可预期的和不可预期的。
可预期的事务故障是指故障的发生可以通过事务程序本身来检测。例如: 在转帐事务中,事务主动检查贷方余额是否足够支持转帐,若发现不足, 则废弃该子事务,数据库状态没有因为此事务发生变化; 事务内部的故障大多数都是不可预期的,发生这类故障的事务将不能正 不可预期的事务故障是指故障的发生不能被应用程序所检测并处理。例如: 常运行到其终点位置( Commit或Abort)。因此,针对这类故障,数据库 死锁、算术溢出、完整性被破坏、操作员失误等故障都是不可预期的事务 恢复机制要强行废弃该事务,使数据库回滚到事务执行前的状态。 故障,这类故障无法由事务程序本身所预测。
DB 档案库
数据库、日志和档案库的存储模式
2 分布式事务的执行与恢复 2.4 事务故障恢复的基本概念
• 检查点(Checkpoint)
– 设置一个周期性(时间/容量)操作点 a) Log Buffer内容写入Log数据集 b) 写检查点Log信息:当前活动事务表, 每个事务最 近一次Log记录在Log文件中的位置 c) DB Buffer内容写入DB d) 将本次检查点Log项在Log文件中的地址记入 “重启动文件”
2 分布式事务的执行与恢复 2.4 事务故障恢复的基本概念
• 事务的提交点
– 当事务T所有的站点数据库存取操作都已成功执行; – 所有操作对数据库的影响都已记录在日志中。到达提交点 – 提交点后事务就成为已提交的事务,并假定其结果以永久 记录在数据库中 – 事务在日志中写入提交记录[commit,T] – 在系统发生故障时,需要扫描日志,检查日志中写入 [start_transaction,T],但没有写入[commit,T]的所有事务T – 恢复时必须回滚这些事务以取消他们对数据库的影响 – 此外,还必须对日志中记录的已提交子事务的所有写操作 进行恢复。
2 分布式事务的执行与恢复 2.5 事务故障的恢复
• 本地事务恢复 (与集中式恢复相同)
– 从“重启动文件” 读出最近Checkpoint的地址, 并 定出Checkpoint在Log文件中的位置 – 创建Redo表(初态为空), Undo表(即Checkpoint相 应内容中的活动事务表) – 检查得出Undo事务(向前检索,遇到begin transaction的log记录,其对应的事务)与Redo事务 (向前检索,遇到commit的log记录,其对应事务) – 反向检索Log, 将Undo表中事务, 直到遇到对应的 Begin Trans – 正向检索Redo事务的Log记录, 并执行之, 直到对应 的Commit记录
2 分布式事务的执行与恢复 2.5 事务故障的恢复
• 事务本身也会发生故障,也是主要通过日志来实 现恢复 • 恢复原则
– 孤立和逐步退出事务的原则 undo 事务已对DB的修改 ( 不影响其他事务的可排除性 局部故障,如事务操作的删除、超时、违反完整性原 则、资源、限制和死锁等) – 成功结束事务原则 Redo 已成功事务的操作 – 夭折事务原则 撤销全部事务, 恢复到初态,两种做法:利用数据备份 和Undo
第七章 分布式恢复管理
分布式恢复概述
恢复模型
在故障恢复过程中,数据库恢复管理器依据数据库日 志文件(log)对数据库事务进行恢复操作。 日志文件的格式和内容 反做(undo)和重做(redo)恢复策略 故障恢复模型
第七章 分布式恢复管理
集中式数据库的故障恢复
针对不同的缓冲区更新策略的恢复方法
第七章 分布式恢复管理
分布式恢复概述
故障模型
数据库系统中的故障通常分为4类: (2)系统故障
系统故障的表现形式是使系统停止运转,必须经过重启后系统才能恢复正常。 例如,CPU故障、系统死循环、缓冲区溢出、系统断电等。这类故障的特点 是:仅使正在运行的事务受到影响,但数据库本身没有被破坏;内存中的数 据全部丢失。一方面,一些尚未完成的事务的结果可能已被写入数据库中; 另一方面,一些已提交的事务的结果可能还未更新到磁盘上。因此,系统故 障发生后数据库可能处于不一致的状态。 对于系统故障,数据库恢复机制要在系统重启后,将所有非正常终止的事务 强行废弃,同时将已提交的事务的结果重新更新到数据库中,以保证数据库 的正确性。
第七章 分布式恢复管理
分布式恢复概述
故障模型
数据库系统中的故障通常分为4类: (4)通信故障
前三个故障都是单场地故障、也是集中式数据库中的故障。对于分布式数据库 而言,还要进行各个场地的通信,因此还会产生通信故障。
通信故障可细分为网络分割故障和报文丢失故障。 网络分割是指通讯网络中一部分场地和另一部分场地之间完全失去联系。 报文丢失是指报文本身错误或在传送过程中丢失而导致数据不正确。
– 写动作:写Log比写数据优先 – Log存储:一般存在盘上, 还会定期备份到磁带上
2 分布式事务的执行与恢复 2.4 事务故障恢复的基本概念
Log举例
Log Write Output
<start,T0> <write,T0, A, 1000, 950> <write,T0, B, 2000, 2050> A = 950 B = 2050 <commit,T0 > <start,T1 > <write,T1, C, 700, 600> C = 600 <commit, T1 > 注: BX 表示含有X的存储块.
间歇性错误

临时性错误

永久性错误:会一直持续下去,不会自动恢复,如硬盘损坏等。
间歇性错误:时常发生,会自动恢复,如电路接触故障、计算机运行不稳定等。
暂时性错误:可能发生一次便不再发生,如偶然电流干扰导致的瞬间读写错误。
第七章 分布式恢复管理
分布式恢复概述
故障模型
数据库系统中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每种故障都会在 系统中引发不同的错误状态。 可预期的故障
2 分布式事务的执行与恢复 2.4 事务故障恢复的基本概念
• 事务的提交点相关操作
– 日志文件保存到磁盘上 – 一般先将文件的相关块,从磁盘拷贝到主存的缓 冲区,然后更新,再写回磁盘 – 缓冲区中会经常存在一个或多个日志文件块,写 满后一次性写回磁盘 – 系统崩溃时,主存中的信息会丢失,这些信息无 法利用 – 因此,事务到达提交点之前,未写到磁盘的日志 必须写入,称为事务提交前强制写日志。
可恢复性,提供恢复措施,把数据库系统从故障 状态恢复到一个已知的正确状态; 高可靠性,尽量将崩溃后数据库的不可用的时间 减少到最低,并保证事务的原子性和耐久性。
第七章 分布式恢复管理
分布式恢复概述
故障模型 系统的组成
外部状态
故障的三种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