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概论练习题

合集下载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题(1) (1)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题(1) (1)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题(1) (1)环境科学概论复习题(1)(1)一、多项选择题1、人类的环境可分为(a)a、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B.地理环境和地质环境C.宇宙环境和地球环境D.聚落环境和自然环境2。

土地荒漠化是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所有国家d.非洲国家3.根据生态系统的环境性质和形态特征,可分为三种类型。

以下不属于三种类型(d)A.陆地生态系统B.淡水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4。

生态学研究的中心主题是(a)a.生态系统b.生物圈c.食物链d.生态平衡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就是通过(b)进行的。

a、消费者B.食物链和食物网C.生产者D.分解者6、“我国西部沙漠地区想恢复到历史上的草肥水美的环境状态不太可能”体现了环境的(a)性a.不可逆性b.隐显性c.持续反应性d.灾害放大性7、旱灾,地震等(b)a、这是自然灾害,不是环境问题。

这是一个环境问题。

C.不能单方面确定这是否是一个环境问题。

D.这可能不是环境问题。

8.董事会(a)a.生化需氧量b.化学需氧量c.总需氧量d.总有机碳9、在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元素是(d)a.氧b.碳c.氮d.磷23.由于环境恶化,中国几乎所有河流都存在不同程度地减少平均流入量的问题。

下面是哪一个河流的连年断流已经给我国国民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b)a.长江b.黄河c.黑龙江d.珠江24、哪种不是环境学的范围(d)a、地磁干扰B.土壤干旱C.阳光直射D.口渴25。

下列哪种情况对沙尘暴的发生有一定影响:(a)a.我国西北地区草原严重退化和沙漠化b.地面的污染导致了沙尘暴d.酸雨直接形成了沙尘暴c.亚洲大陆每年春天的季风产生沙尘暴26、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人口压力问题,哪个国家问题较为突出(a)a、印度B.南非C.蒙古D.俄罗斯27。

目前,中国的能源形势主要是(d)a.核能b.石油c.天然气d.煤炭28.华北地区大规模地面沉降的原因是:(c)a.挖煤b.地震c.地下水超采d.黄河断流29.早在1957年,一些学者(b)就向中国政府提出,应实施计划生育以控制人口暴力增长。

《高分子科学概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分子科学概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分子科学概论》习题及参考答案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基本理论1、高分子链有哪三种不同的几何形态?分别各举一例线型(HDPE)、支链型(LDPE)和交联型(硫化橡胶、固化的环氧树脂)。

2、比较高分子与小分子在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上的差异小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1000以下,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104~106;小分子有确定的相对分子质量,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具有多分散性,是由一系列相对分子质量不等的同系物组成的混合物,通常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分散系数来表示。

3、什么是聚集态结构?按有序性不同,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主要分为哪三种?典型的结晶性(或非结晶性)聚合物有哪些(至少6例)?什么是高分子合金?高分子链与链之间的排列或堆砌结构。

按有序性不同,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主要分为晶态、非晶态和取向态。

典型的结晶性聚合物有: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甲醛、尼龙6、尼龙66、聚四氟乙烯等。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混合在一起得到的多组分聚合物体系,称共混聚合物,又称“高分子合金”。

4、聚合物的主要性能包括哪些方面的性能?(至少六种)表征聚合物力学性能和电学的指标主要有哪些?力学性能、电性能、热性能、耐化学介质性、耐老化性、加工性能、溶液性质、燃烧性质等。

表征力学性能的指标主要有: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弹性模量、硬度、冲击强度等。

表征电学性能的指标主要有:介电常数、介电损耗、介电强度、表面电阻、体积电阻率。

5、什么是玻璃化(转变)温度?什么是熔融指数?玻璃化温度:是非晶态聚合物的玻璃态与高弹态之间的热转变温度,是链段运动状态由冻结到解冻的转变温度。

室温下用作塑料的聚合物,其玻璃化温度高于室温;玻璃化温度是塑料使用的上限温度。

室温下用作橡胶的聚合物,其玻璃化温度低于室温,玻璃化温度是其使用的下限温度。

熔融指数:在一定温度下,熔融状态的聚合物在一定负荷下,十分钟内从规定直径和长度的标准毛细管中流出的重量(克数),单位g/10min。

地球科学概论练习题与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练习题与答案

有利于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降水量小的地区出现干旱气候,物理风化作用显著;以降雪为主的寒冷区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

地形的影响:朝阳面温差大,风化强,而背阳面则相反;地形高的地段,一般来说水位低,生物稀少,以机械风化为主;地形低的地段水分充足,生物繁盛,以化学风化和生物化学风化为主。

岩性的影响:岩石的成分不同,风化速度不同,比如石英的抗风化能力最强,而基性的橄榄石最易风化;岩浆岩比变质岩、沉积岩易风化;非晶质、等粒结构的岩石易化学风化,难物理风化;不等粒或粗粒的晶质岩石易物理风化,而难于化学风化;节理或裂隙发育的岩石比块状的岩石更容易风化。

4、简述河漫滩形成过程。

答:在弯曲河段,流水由于惯性力的作用首先直接冲向凹岸,凹岸受到流水的冲刷和磨蚀,下部岩石被掏空,上部岩石因失去支撑而跨塌,于是凹岸便逐渐向下游方向后退;表层河水受到的摩擦力小、运动速度快,不断涌向凹岸,使凹岸水位升高,底部水流因受到摩擦力作用,流速低于表层,与此同时凸岸水位相对较低;在重力作用下,凹岸底部的水便携带着凹岸破坏的物质向凸岸运动,在凸岸的下游侧积起来,使凸岸不断前伸,从而形成边滩沉积。

边滩上在平水期无水,洪水期河水越过天然堤,在边滩上形成沉积,沉积物以细粒的粉沙、泥质物质为主。

由于其下部为粗粒的边滩沉积,因而纵向剖面上具有下粗上细的二元结构。

5、简述河流的侵蚀作用。

答: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

下蚀作用又分为地壳稳定期的地质作用和地壳抬升期的地质作用两种情况。

地壳稳定期河流的下蚀作用形成V字形峡谷、瀑布,向源侵蚀作用造成河流的袭夺,形成断头河和袭夺湾;地壳活动期河流的下蚀作用重新增强,形成河流阶地、深切河谷、夷平面。

侧蚀作用使河流变得弯曲,河谷加宽,曲流河高度发展形成蛇曲河,并最终导致河流截湾取直现象的发生,形成牛轭湖。

第十一、十四、十五章地下水、冰川和风的地质作用一、名词解释岩溶作用:指地下水对岩石、矿物的溶解所产生的破坏作用。

科学概论题库及答案详解

科学概论题库及答案详解

科学概论题库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科学的定义是什么?A. 一种哲学思想B. 一种宗教信仰C. 一种系统化的知识体系D. 一种艺术形式答案:C2. 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是什么?A. 观察B. 实验C. 推理D. 假设答案:B3. 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A. 社会需求B. 个人兴趣C. 经济利益D. 政治推动答案:A二、填空题4.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问题提出、假设建立、实验验证、结论得出5. 科学理论的验证通常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方式进行。

答案:实验验证、逻辑推理三、简答题6. 简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

答案: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能够验证假设的正确性,检验理论的可靠性,推动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发展。

通过实验,科学家可以观察现象、收集数据,进而得出结论或发现新的规律。

7. 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是什么?答案:科学是基于观察、实验和逻辑推理的系统化知识体系,强调可重复性和可证伪性。

伪科学则缺乏严格的实验验证,往往基于个人信仰或主观臆断,不具备可重复性和可证伪性。

四、论述题8. 论述科学发展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科学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社会的进步。

首先,科学技术的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其次,科学知识的应用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如医疗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

此外,科学教育的普及提高了公民的科学素养,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然而,科学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伦理问题、资源消耗等,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案例分析题9. 某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科学理论,但该理论尚未经过广泛的实验验证。

请分析这种情况下,该理论的可信度如何?答案:在这种情况下,该理论的可信度相对较低。

科学理论的确立需要经过严格的实验验证和同行评审。

一个未经验证的理论可能存在假设错误或逻辑漏洞。

自然科学概论习题汇总

自然科学概论习题汇总

自然科学1: “原子论”是B提出来的A : 门捷列夫B : 道尔顿C : 卡诺D : 焦耳Answer : B2 : 海王星的发现是在D世纪A : 16B : 17C : 18D : 19Answer : D3: 生物进化论的创立者是BA : 居维叶B : 达尔文、华莱士C : 马让迪、伯纳尔D : 巴斯德、科赫Answer : B4 : 铁路与火车的发明者是AA : 特里维西克、斯蒂芬逊B : 菲奇、富尔顿C : 莱恩瓦、奥托、戴姆莱D : 贝尔Answer : A5 : 电话的发明者是DA : 惠斯通、西门子B : 德波里C : 爱迪生D : 贝尔Answer : D6 : 电灯的发明者是CA : 惠斯通、西门子B : 德波里C : 爱迪生D : 贝尔Answer : C7 : 电报的发明者是BA : 惠斯通、西门子B : 亨利、莫尔斯C : 爱迪生D : 贝尔Answer : B8 : 汽船的发明者是DA : 贝尔B : 西门子C : 爱迪生D : 菲奇、富尔顿Answer : D9: “相对论”的提出者是BA : 焦耳B : 爱因斯坦C : 牛顿D : 欧姆10 : 发电站与远距输电的发明者是BA : 惠斯通、西门子B : 德波里C : 爱迪生D : 欧姆Answer : B11 : 热力学的建立是BA : 焦耳B : 卡诺C : 牛顿D : 欧姆Answer : B12 : 第一代计算机是A计算机A : 电子管B : 晶体管C : 集成电路D : 大规模集成电路Answer : A13 : 阿波罗计划指的是CA : 卫星上天B : 人类飞向太空C : 人类登上月球D : 飞行Answer : C14 : 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是在C世纪A : 18B : 19C : 20D : 21Answer : C15 : “知识就是力量”出自英国着名哲学家BA : 伽利略B : 培根C : 斯台文D : 牛顿Answer : B16: 科学的历程作者是下面哪位CA : 亚米契斯B : 梁衡C : 吴国盛D : 朱光潜Answer : C17 : 在书中对中国科技的介绍主要是包括三项技术;下面哪一项没有介绍DA : 丝绸B : 陶瓷C : 建筑D : 纺织Answer : D18 : 书中提到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哪个世纪远远的落后CA : 17B : 18C : 19D : 20Answer : C19 :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BA : 火药、指南针、纸和丝绸B : 火药、指南针、纸和印刷术C : 火药、指南针、陶瓷和印刷术D : 火药、陶瓷、纸和印刷术Answer : B20 : 在书中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哪四门学科AA : 农学、医学、天文学和数学B : 农学、医学、神学和数学C : 农学、文学、天文学和数学D : 化学、文学、天文学和数学Answer : A21: 书中提到的东方的四大古老文明是AA : 埃及、美索布达米亚、印度、中国B : 埃及、英国、印度、中国C : 美国、美索布达米亚、印度、中国D : 法国、美索布达米亚、印度、中国Answer : A22 : 几何原本的作者是BA : 阿里斯塔克B : 欧几里得C : 柏拉图D : 亚里士多德Answer : B23 : 柏拉图是哪国的学者BA : 印度B : 希腊C : 埃及D : 中国Answer : B24 : 在古希腊被称做“医学之父”的是BA : 泰勒斯B : 希波克拉底C : 毕达哥拉斯D : 柏拉图Answer : B25 : 书中提到了阿拉伯“炼金术之父”是DA : 阿尔拉西德B : 阿维森纳C : 阿尔哈曾D : 杰伯尔Answer : D26 : 代数学的创始人是BA : 阿里斯塔克B : 刁番都C : 阿尔哈曾D : 托勒密Answer : Bq27 : 日心学说的先驱的CA : 泰勒斯B : 毕达哥拉斯C : 阿里斯塔克D : 柏拉图Answer : C28: 物性论的作者是AA : 卢克莱修B : 普林尼C : 维特鲁维D : 塞尔苏斯Answer : A29 : 自然史的作者是BA : 卢克莱修B : 普林尼C : 维特鲁维D : 塞尔苏斯Answer : B30 : 书中提到在罗马帝国时期的建筑学之鼻祖是CA : 卢克莱修B : 普林尼C : 维特鲁维D : 塞尔苏斯Answer : C31 : 书中提到的实验物理学之父是A bookid : 10A : 伽利略B : 吉尔伯特C : 斯台文D : 牛顿Answer : A32 : 书中提到的力学的建立者是DA : 伽利略B : 吉尔伯特C : 斯台文D : 牛顿Answer : D33: 弹性定律的提出者是BA : 伽利略B : 胡克C : 斯台文D : 牛顿Answer : B34 : 医药化学的创始者是AA : 帕拉塞尔苏斯B : 阿格里科拉C : 赫尔蒙特D : 波义耳Answer : A35 : 纺织机的发明和改进是在B时期A : 法国启蒙运动B : 英国产业革命C : 文艺复兴D : 罗马帝国时期Answer : B36 : 蒸汽动力机的发明、制造与使用是在B时期A : 法国启蒙运动B : 英国产业革命C : 文艺复兴D : 罗马帝国时期Answer : B37 : “电流的磁效应”是谁提出来的AA : 奥斯特、安培B : 欧姆C : 布丰D : 拉瓦锡Answer : A38 : 电磁波的实验发现者是CA : 奥斯特、安培B : 欧姆C : 赫兹D : 拉瓦锡Answer : C39 : 古希腊第一个自然哲学家是C temA : 希波克拉底B : 芝诺C : 泰勒斯D : 毕达哥拉斯Answer : C40 : 曼哈顿工程完成了BA : 核裂变链式反应B : 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C : 卫星上天D : 人类飞向太空Answer : B41 : 染色体-基因遗传理论是A提出来的A : 摩尔根B : 芝诺C : 泰勒斯D : 毕达哥拉斯Answer : A42 : 下列哪项科学不是在20世纪发现的DA : 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B : 河外星系C : 中子、质子D : 海王星Answer : D43 :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AA : 中国科学发展史B : 世界科学技术史C : 欧洲科学发展史D : 世界近代科学技术史Answer : A44 : 下面哪位不是物理学方面的科学家DA : 库仑B : 伏打C : 欧姆D : 哥白尼Answer : D45 : 下面哪位不是天文学家DA : 阿里斯塔克B : 哥白尼C : 布鲁诺D : 伽利略Answer : D46 : 下列哪项不是十九世纪运输机械的革命的发明CA : 汽船B : 铁路与火车C : 飞机D : 内燃机Answer : C47 : 染色体-基因遗传理论的提出是在哪个世纪DA : 17B : 18C : 19D : 20Answer : D48 : 下列哪项学说不是在二十世纪现代地学革命中提出的BA : 大陆漂移说B : 地心说C : 海底扩张说D : 板块学说Answer : B49 : 人类首次登上月球是在D世纪bookid : 10A : 17B : 18C : 19D : 20Answer : D50 : 人类实现卫星上天是在C世纪A : 18B : 19C : 20D : 21Answer : C。

地球科学概论 习题 与部分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 习题 与部分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及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天体、星际物质、总星系、天球、潜水面、莫霍面、古登堡面、软流圈、地壳、地幔、地核、地温梯度、克拉克值、丰度值、矿物、岩石、结构、构造、表层地质作用、部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变质作用、侵入作用、喷出作用、成岩作用、正断层、逆断层、褶皱、震源、震中、震中距、平行不整、角度不整合、天文地质、陨击作用12. 风的沉积作用产物主要有和。

13.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8元素依次为、、、、、、和,他们占据了98~99%的地壳重量。

14. 火山喷出物包括、和。

15.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和。

16. 风的搬运方式有、和三种。

三、判断题1.太阳系行星可分为类地和类木两类,前者半径小、密度大,自转速度相对较慢;后者半径大、密度小,自转速度快。

()2. 相对于年代地层单位宙、代、纪、世的地层单位是宇、界、系、统。

()3. 出现在晚志留世后期的最早陆生植物是真蕨植物。

()4. 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属逆断层。

()5. 冲积物的磨圆度比冰碛物高。

()7. 酸性岩浆的流动性大于基性岩浆。

()8. 花岗岩中常含橄榄石等次要矿物。

()9. 产状为315°∠60°的断层为北东向断层。

()10. 背斜总是形成山地,向斜总是形成谷地。

()11. 地震震级和烈度的含义相同,都可以表示地震的强烈程度。

()12. 远处发生了一次剧烈的地震,地震台首先接收到的是P波,其次是S波,这说明 P波传播速度比S波快。

()13. 陆壳下的莫霍面深度随地面高程的增加而增加。

()14. 海沟、岛弧都是聚敛运动的结果。

()15. 大陆漂移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漂移机制问题,但大陆漂移说却是海底扩说和板块构造理论诞生序曲。

()16. 河流阶地是由河流的下蚀作用造成的。

()17. 冲积物的分选性比冰碛物好。

()18. 心滩是河流双向环流作用下形成的();19. 冰碛物的磨圆度比冲积物高。

地球科学概论详细习题及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详细习题及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一, 名词解释1.将古论今:根据保留在地层和岩石中的各种痕迹和现象,结合现在正在发生的各种地质现象来分析和推断地质历史时期各种地质事件的存在和特征的方法;2.克拉克值和丰度:地壳中50余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称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宇宙或地球化学系统中的平均含量称丰度;3.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的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条痕:矿物在无釉的白色瓷板上磨划时留下的粉状颜色;断口:矿物受力后在解理面以外的裂开面;4.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主演要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作用;5.地层层序律:地层层序正常的条件下,下伏岩层老、上覆岩层新,利用地层的上下关系来确定相对年代的方法;6.变质作用:原岩处在特定地质环境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其在固态下改变其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从而形成新岩石的过程;经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称变质岩;7.地质构造: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受力而发生变位、变形留下的形迹;8.构造运动:主要由地球内力引起岩石圈的机械运动;9.结晶分异作用:岩浆冷凝过程中,各种矿物按结晶温度不同而先后分离出来;10.重结晶作用:岩石在固态下同种矿物经过有限的颗粒溶解、组分迁移,而又重新结晶成粗大颗粒的作用,但并未形成新矿物;11.地球岩石圈物质的快速震动叫地震,地表以下始发震动的位置叫震源,地表上任一点到震中的水平距离叫震中距,震源到地面任一点的距离叫震源距,地面及房屋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叫地震烈度;12.风化作用:由于温度的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以及生物的生命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从而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 13.土壤:风化壳的表层,它是由各种风化作用的产物再经过生物风化作用改造而形成的,其主要特点是富含腐殖质;分为表层、淋积层、淀积层14.风化壳:残积物和土壤在地表形成的一个不连续薄层称为风化壳;15.准平原化:当一个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地壳保持稳定或处于缓慢的沉降状态,由于高地受到剥蚀,低地接受沉积,在此双重作用下,地形可能达到最小限度的波状起伏;16.河流的平衡剖面:由河口向上河床逐渐抬高,如果河流的下蚀使河床的每一段都降低到仅能维持水体流动所需的最小斜度时,此即河流的平衡剖面;17.枢纽:组成褶皱同一层面上各最大弯曲点的连线;褶皱:岩层受力变形后产生的一系列弯曲;轴面:连接褶皱各层的枢纽构成的面;18.科里奥利力:由于地球自转运动而作用于地球上运动质点的偏向力;南北流向的河流,北半球侵蚀流向的右岸,南半球侵蚀流向的左岸;19.标准化石:在地质历史上延续时间短、数量多、分布广、特征显着的生物所形成的化石,为某一时代的地层所特有;20.层理构造:岩石性质在垂直方向显示的层状构造,是由于沉积物成分、结构、颜色等突变或渐变而显示出来的;21.变质岩:原先存在的岩浆岩、沉积岩甚至变质岩,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22.泻湖是被沙坝沙嘴隔离的海滨浅海湾;沙嘴是一端与陆地相连,另一端伸入海中由沙质沉积物构成的垅岗地形;沙坝是离岸有一定距离、平行海岸,由沙质沉积物组成的垅岗地形;潮坪是发育在无强烈波浪作用而以潮汐作用为主的平缓海岸地带;23.岩石圈:软流圈之上到地表,为地壳和上地幔岩石层,由固体岩石组成,故称岩石圈,它包括沉积岩层、花岗岩层、玄武岩层和超基性岩层;24.波切台:海蚀崖的反复形成,加上风化作用的联合破坏,使崖壁节节后退,崖前形成的一个表面平坦、近海平面、向海洋方向微倾斜的平台;波筑台:浪蚀作用和海蚀崖坍落的岩块、砂粒由底流带至水下堆积,形成的由堆积物构成的平台;二,填空大全1.地质学时间:相对地质年代、绝对地质年代;相对年代确定法:地层层序律、生物演化律、构造地质学法;生物演化特点:方向性、不可逆性、阶段性;2.重力是指地面某处所受地心引力和该处的地球自转离心力的合力;地球内圈按深度分地壳、地幔、地核;地球近地表层分岩石圈、软流圈;地球外圈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3.地磁三要素:磁偏角是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的夹角、磁倾角是磁针从赤道向高纬度移动时与水平面的夹角、磁场强度是地磁场内磁力的大小;4.海底地形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等单元,大陆边缘是大陆与深海盆地之间被海水淹没的地带,包括大陆架海与陆接壤的近海浅水平台、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地形坡度较陡的地带、大陆基大陆坡外缘于深海盆地之间的缓倾斜地区;5.根据矿物新鲜平面上反射光线能力分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摩氏硬度十度: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6.构造运动按方向分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地质构造类型有水平构造、单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岩层不整合分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岩层的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褶皱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形态;7.褶皱要素有核部、翼部、转折端、枢纽、轴面;褶曲根据轴面和两翼产状可分为直立、斜歪、倒转、平卧褶曲,根据转折端分圆弧褶曲、箱状褶曲、扇形褶曲、尖棱角状褶曲和挠曲;断裂构造分节理和断层,断层类型有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8.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造岩矿物有石英、正长石、斜长石、角闪石、辉石、橄榄石和黑云母;岩浆岩按结构结晶程度分全晶质、玻璃质、半晶质结构,按粒度分等粒、不等粒结构,按构造分块状、气孔杏仁状、流纹状构造;常见岩浆岩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橄榄岩、花岗斑岩、闪长玢岩、玄武岩、伟晶岩;9.沉积岩含有机质是与岩浆岩的区别;按结构分碎屑结构砾状,砂状,粉砂状、泥质结构、晶粒结构、生物结构;其构造分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10.层理有细层、层系、层组等要素,常见类型有水平层理和平行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和递变层理;层面构造有波痕和泥裂;11.变质岩的结构有变晶结构、变余结构;构造分块状构造、定向构造片状、片麻状、板状、千枚状;常见变质岩有板岩、片岩、千枚岩、片麻岩;12.火山机构包括火山锥、火山口、火山喉管;13.岩基比岩株大;14.地质作用的方式有碎裂变形作用、重结晶作用、重组合作用和交代作用;变质作用的类型有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15.河谷的形态要素是谷坡、谷底和河床;河谷形态有V形谷、 U形谷、碟形谷;16.河流对地面的侵蚀作用有溶蚀、冲蚀、磨蚀;河流的搬运作用分化学溶运和机械搬运;机械搬运分推移和跃移;17.风积物包括风成砂和黄土,岩漠和砾漠是剥蚀区,沙漠和黄土塬是沉积区;18.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层间水是埋藏在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透水层内的重力水;三,简答题1,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比较1大陆地势越高,莫霍面约深;大洋越深,莫霍面越浅;2结构不同:陆壳含硅铝层和硅镁层,洋壳基本只有硅镁层;3厚度不同:陆壳厚,洋壳较薄;4形成时间不同:大陆壳形成于38亿年前,大洋壳形成于2亿年前;5构造特征不同:大陆历史久,变化多;大洋历史较短,变化较少;2,三角洲的结构和形成条件答:剖面自上而下划分:顶积层向海或湖延伸的河流的河谷沉积、前积层前缘斜坡堆积物、底积层细物质在湖底散开后沉积而成;平面划分: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形成条件:1河流机械搬运量大,形成三角洲的沉积物能得到充分的供给;2河口处坡度缓,近河口水浅;3河口处无强大的波浪和潮流的冲刷;3,球形风化的定义及产生条件答:随着风化作用的深入,岩块像卷心菜一样的呈圈状脱落,这种现象称为球状风化,其条件是:1发育有纵横交错的层理;2岩石具有厚层或块状结构;3岩石主要为等粒结构;4岩石难于溶解;4,酸性熔浆和机型熔浆的比较答:5,地层接触关系类型及特点;答地形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分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1整合接触是指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一致,时代是连续的;这种接触关系反映出缓慢持续的地壳下降,也可能有未露出水面的局部上升,但沉积作用是连续的;2不整合接触是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或时代不连续的接触关系;1平行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是彼此平行的,反映地壳有一次显着的升降运动;其过程:下降接受沉积—上升成陆遭受剥蚀—再下降接受新的沉积;2角度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呈斜交关系,反映发生过一次显着的水平运动;其过程:下降接受沉积—水平挤压--产生岩层褶皱或断裂—上升成陆遭受剥蚀—再下降接受新的沉积; 6,地球的温度层、分布、温度来源以及变化关系答:根据地球内部温度分布状况可分为:外热层、常温层、内热层;1外热层变温层:固体地球最表层,热量来自太阳辐射,热导率小,温度向下迅速降低;2常温层恒温层:外热层以下,厚度不大,温度常年保持不变;3内热层增温层:常温层以下,由地球内热供热,温度随深度增大而增加,很有规律;计量这种增温快慢的方法: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深度每增加100米所升高的温度数值;地温增温级地温深度,深度随温度每升高1℃所增加的数值,以米来表示;7,河谷阶地的发育和意义四,论述题1,什么是鲍温反应系列有何特点有何意义答:定义:美国岩石学家鲍温模拟岩浆结晶分异过程,再结合自然作用形成的岩石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造岩矿物的结晶序列,称为鲍温反应系列;意义:揭示了矿物结晶顺序和共生规律,很成功的解释了岩浆演化的一系列问题;仔细分析上表,鲍温系列有以下特点:1造岩矿物结晶温度在573℃到1100℃之间,而基性至超基性熔浆温度1200℃到1600℃; 2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矿物是按两个结晶序列进行;暗色矿物橄榄石系列不连续,既有化学成分差异且内部结构也不同;淡色矿物斜长石系列连续,内部结构相同且成分连续变化;最后两序列又归并为不连续序列,晶出正长石石英等;3纵向看,相邻矿物可出现在同种岩石,较远矿物共生机会少;横向看,随温度降低结晶顺序为橄榄岩---辉石和基性斜长石---中性岩和酸性岩;4温度冷却快慢及岩浆停留时间长短控制结晶分异完善程度,良好条件下,先结晶的矿物形成自形晶或斑晶结构,后结晶的半自形或他形晶结构;5残液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伟晶作用;2,风化作用的定义、类型、产物以及影响因素答:风化作用是指由于温度的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以及生物的生命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从而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其影响因素有气候、地形、地质和构造等方面;类型及产物:1物理风化作用:温度的变化以及岩石空隙中水和盐分的物态变化以及重力等因素的影响,使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成分的过程;进行方式有岩石释重、温差风化、冰冻风化、结晶撑裂作用;产物是大小不等、棱角显着、没有层次的岩屑和岩块;2化学风化作用:氧、水溶液和水使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化学变化并产生新矿物的过程;进行方式有氧化作用、水溶液作用、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和碳酸化作用;产物:其改变了母岩的结构和构造,并形成了新的矿物;3生物风化作用: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分解分泌物使岩石矿物在原地的破坏作用;进行方式有机械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其产物是含腐殖质的土壤;3,河流的侵蚀作用的定义、类型以及趋势答:河流的侵蚀作用是指河水在流动过程中对河床的破坏作用;1其侵蚀作用的方式分为:1化学溶蚀作用是河水以溶解的方式对河床的破坏作用;2冲蚀作用是依靠水动力地质作用对河床的冲刷破坏;3磨蚀作用是河流所携带的泥沙、砾石与碎屑物对河床的磨损破坏作用;2其侵蚀作用的类型分为:1下蚀作用:河流对底部岩石的侵蚀作用;结果:形成了急流、险滩、瀑布和V字型谷,使河床降低河谷加深;2溯源侵蚀作用:河流向源头发展的侵蚀作用;结果:河谷增长、减少纵比降、使分水岭缩小、河流产生袭夺现象;3侧蚀作用:河水不断侵蚀河床两侧和河谷谷坡的作用;结果:河床变弯曲,引起河道变迁;河谷展宽,不对称,凹岸陡,凸岸缓;形成河曲、蛇曲甚至牛轭湖;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矿物:矿物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生成的元素单质或化合物;广义的概念包含固态、液态与气态,狭义的概念仅指天然生成的固态的元素单质或化合物;2.同质多像:矿物的化学成分相同而晶体结构不同;3.同化混染作用:岩浆熔融围岩将围岩改变成岩浆的一部分,称同化作用;岩浆因同化围岩而改变了自已原有成分的作用,称混染作用;4.斑状结构:是岩浆岩中的一种不等粒结构,斑晶相对较大,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5.变质作用:岩石在基本上处于固体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与构造变化的地质作用,称为变质作用;6.生物扰动遗迹构造: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原生层理构造改造、破坏十分强烈,形成一种无一定形态的生物遗迹构造,称为生物扰动遗迹构造;7.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发生在火成岩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带上,并主要由温度和挥发性物质作用所引起的变质作用,称接触变质作用,包括接触热变质和接触交代变质;8.生物层序律:在不同时期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类型的化石组合,而在相同时间和相同地理环境下所形成的地层中含有相同类型的化石组合,地层年代越老所含生物化石较简单、较原始,而地层年代越新则所含生物化石较复杂、较进步;9.平行不整合:新老两套岩层都为相同的水平构造或倾斜构造,并且互相平行即产状一致,但新老两套岩层之间有沉积间断或剥蚀面存在,岩石性质和古生物演变存在突变;10.逆掩断层:断层上盘向上运动,断层面倾角低于25度的逆断层;二、简答题每题4分1.按元素丰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列举地壳中的八种主要造岩元素;答:O>Si>Al>Fe>Ca>Na>K>Mg2.什么叫晶质矿物什么叫非晶质矿物答:凡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作有序排列的固体矿物称为晶体或晶质矿物;反之,内部质点排列无序者称非晶体或非晶质矿物;3.火成岩按岩浆的冷凝方式可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按二氧化硅的含量可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岩和酸性岩;用图表的形式列举出每种类型的火成岩的代表性岩石;答:如下表;4.沉积岩的组成包括哪几种类型答:1矿物和岩石碎屑-岩石风化破碎后的产物;2胶结物-胶结碎屑的物质;3自生矿物-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生成的矿物;4生物碎屑和化石-埋葬在沉积物内的动、植物遗体或碎片;5.水平层理与平行层理的区别是什么答:平行层理与水平层理的纹层均平行层面,不同处在于:水平层理是静水条件下的细粒泥与粉砂沉积;平行层理是急水流条件下的粗粒细砂以上沉积;6.接触热变质作用形成哪几种典型的变质岩它们的原岩是什么答:接触热变质作用形成的典型岩石有斑点板岩和角岩,原岩为泥岩;大理岩,原岩为石灰岩;石英岩,原岩为石英砂岩;7.古生代包括哪几个纪按由老到新的顺序列举;答: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8.常用来判别地层顶底面的沉积标志有哪些答:有泥裂,冲蚀冲刷构造,槽状交错层理和生物活动遗迹;9.岩层产状的三要素是什么并作图表示;答:岩层的产状有三个要素,1走向,即岩层的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展方向;2倾向,即岩层面上垂直走向的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的方向;3倾角,岩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10.简叙背斜和向斜的特点;答:一般情况下,背斜的岩层向上隆起,在未发生地层倒转情况下两翼产状相反,核部岩层老、翼部岩层新,由核部向两侧岩层对称重复出现;一般情况下,向斜的岩层向下凹陷,未发生地层倒转情况下两翼产状相反,核部岩层新、翼部岩层老,由核部向两侧岩层对称重复出现;三、看图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不同沉积层理的名称;6分答:分别是板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和槽状交错层理;2.下图代表了水平构造运动中的三种主要基本形式,写出各基本形式的主要名称;6分答:a相邻地块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分离拉开,称拉张;b相邻地块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靠拢,称挤压;c相邻地块受到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相对运动的水平力的作用而发生相对的错动,称剪切;3.看下图,按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写出该地区的地质发展简史;6分答:首先形成二叠纪P的灰岩,之后在二叠纪灰岩类发生一次褶皱运动,之后岩体r侵入二叠纪灰岩,之后岩脉b穿插岩体r和二叠纪灰岩,之后在岩体r和二叠纪灰岩之间发生接触交代变质作用,之后岩脉a穿插了二叠纪灰岩、接触变质带和岩脉b,之后发生一次沉积间断,形成一个角度不整合面,之后第三纪的砾岩沉积在该不整合面之上;1、大陆漂移理论的创始人是谁大陆漂移理论的主要证据有哪些6分答:大陆漂移理论的创始人是魏格纳;大陆漂移理论的主要证据有:1相邻大陆的边缘形态可以拼接;2相邻大陆在地质上有许多相似性和可拼合性;3古冰川遗迹的分布;4古生物化石的分布;5地质学上的证据,比如大西洋两岸大陆之间的古老地块和造山带位置正好相互对应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第一部分填空与判断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2、地球的内部圈层主要为地壳、地幔和地核;3、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为将今论古的历史比较法;二、判断题正确∨,错误×1、地质学与地球科学研究的内容实际上没有本质区别×;2、地球的演变是以渐进的方式持续进行的×;第二章地球一、填空题1、莫霍面以上为地壳;古登堡面以上至莫霍面之间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2、陆壳具有双层结构,其分界面称为康拉德面;3、陆壳具有双层结构,上部为硅铝质,下部为硅镁质;二、判断题正确∨,错误×1、某地区重力异常,说明该地区重力值偏高×;2、纵波传播速度快,能够在液体中传播,横波传播速度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3、地下的温度、压力,与地壳的密度成正比×;4、古登堡面以上,重力值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古登堡面以下,重力值随深度增加而减小∨;5、地球的北极为地磁场的N极;地球的南极为地磁场的S极×;6、地球重力随纬度增加而增加∨;三、选择题1、岩石密度越B,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越慢;能在液体中传播的是 D ;A、大B、小C、横波D、纵波2、地震波能够在地球内部传播说明地球有A;地壳中的岩石可发生强烈的弯曲说明地球具有B;A、弹性B、塑性第三章地壳一、填空题1、地球表面积是起伏不平的,可分为陆地和海洋两大部分;2、大陆表面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和洼地六种地形地貌单元;3、世界上的两大山系为阿尔卑斯—喜玛拉雅山系和环太平洋山系;4、海底地形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三大单元;5、大陆边缘由⑴大陆架;⑵大陆坡;⑶大陆基;⑷岛弧;⑸海沟五部分构成;6、固体矿物按内部结构可划分为晶质和非晶质两类两类;7、晶体按其生长方式分为一向延长型、二向延长型、三向延长型三种;8、地壳中的岩石可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三大类;9、常见胶结物有钙质、铁质、硅质和泥质;10、沉积岩的碎屑结构可分为砾状结构、砂状结构和粉砂状结构;11、火山碎屑结构可分为火山集块结构、火山角砾结构和火山凝灰结构;二、判断题正确∨,错误×1、地壳中的矿物都为固体状态×;2、矿物的成分决定了它的颜色,即使含有少量杂质,其颜色也不会因此改变×;3、如果矿物能均匀地吸收不同波长的光波,那么它可能呈现灰色;如果矿物有选择地吸收光波,则可能呈现红色或蓝色等彩色∨;4、岩浆岩变质形成的变质岩称正变质岩,沉积岩变质形成的岩石称副变质岩∨;5、石英、长石和云母属于浅色矿物×;6、泥裂的尖端指示岩层的底面∨;7、岩浆岩变质形成的岩石称负变质岩×;8、具有变晶结构变质岩的变质程度高,具有变余结构的变质岩变质程度低∨;9、石灰石和白云石都是碳酸岩盐矿物∨;三、选择题1、山地的海拔高度最低界限为A;平原的最高海拔界限为C;A、500米B、1000米C、200米D、300米2、按照高程和起伏特征,大陆地形可分为种类型;根据海底地形的总特征,海底地形可分为 C 个大的地形单元;A、6、2B、2、2C、6、3D、3、24、大陆架的坡度B;大陆坡的坡度A;A、大B、小5、流水波痕指数A浪成波痕指数,风成波痕指数A流水波痕指数;A、大于B、小于第四章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概述一、填空题1、地质年代单位为宙、代、纪、世四个大的时代单位;2、年代地层单位为宇、界、系、统四个大的地层单位;3、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O、志留纪S、泥盆纪D、石炭纪C、二叠纪P纪六个时代单位;二、判断题正确∨,错误×1、古生物组合形态简单,地层可能老也可能新,而古生物形态组合越复杂,则所代表的地层一定较新×;2、因为古生物发展是由水生到陆生,所以当地层中含有陆生的生物化石,指示地层老;而地层中的古生物化石为水生的生物时,指示地层新×;3、如果地层未发生倒转,则上部地层新,下部地层老∨;4、当地质体发生穿插切割关系时,判断的基本原则是切割者新,被切割者老∨;5、生物进化演化过程是均匀等速向前发展的,即每隔一定时间,生物就向前发展一步×;6、受局部气候影响,即使同一时间段内,全球的古生物总貌也不可能一致×;7、地质历史上由于不可知的灾难性事件,导致了一些生物灭绝,但随着地球环境条件的改变,这些灭绝的生物又重新发展起来×;8、相对地质年代是利用古生物的演化规律来确定,但不能确定地层的准确的绝对年代×;9、各纪的时代划分上,早古生代奥陶纪两分,其它为三分∨;10、晚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纪均为两分∨;。

地球科学概论练习题与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练习题与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考试会从中选5题)1.地球科学:简称地学,是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

是地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六大基础学科之一。

2.重力:地球吸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叫做重力。

3.重力场:地球周围受重力影响的空间称为重力场。

4.地磁场: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它有两个磁极,其S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N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但不重合。

5.磁倾角:磁针指北针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6.磁偏角:地理子午线与地磁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7.纵波:一种是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纵波,又称P波8.横波:一种是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横波,又称S波9.地壳的重力异常:在地面某点用重力仪获得的实际重力观测值与该点的正常重力值常常存在偏差,这种偏差称为重力异常。

10.地壳的重力均衡:地壳物质为适应重力的作用,总是力求与其深部的物质之间达到质量或重量上的平衡状态的现象称之为地壳的重力均衡。

11.地质年代:就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

12.矿物:是地壳中天然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它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因而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外部形态。

13.晶体:晶质矿物在有利的条件下能生长成规则的几何多面体外形,这种几何多面体称为晶体。

14.气压:从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空气柱的重量。

15.气压梯度力:它的方向是沿着垂直于等压面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其大小为这个方向上单位距离内气压的改变量。

16.锋:不同性质冷热气团的交界区。

17.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平均气温的综合指数。

18.片流:是指沿着山坡流动的面状暂时性流水。

19.洪流:是指沿着沟谷流动的面状暂时性流水。

20.水系:支流和主流所构成的流水运行网络。

21.冰川:由积雪形成的,并能运动的冰体,它是陆地上以固体形式存在的水。

22.雪线:是指终年积雪区的下部界限。

二、填空题(考试从中选15空)1.地球科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包括环绕(大气圈)、(水圈)、(地球表面形态)和(固体地球)。

人文科学概论综合练习

人文科学概论综合练习

(答案在后面)人文科学概论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概念属于教育教学科目分类:CA、人文科学B、人文精神C、人文学科D、人文主义2、从哲学高度对人文活动进行系统研究的理论是:DA、人文学科B、人文精神C、人文主义D、人文科学3、社会科学不包括:A、教育学B、经济学C、社会学D、法学4、人文科学不包括:A、文学B、史学C、艺术学D、政治学5、西周“六艺”不含:A、书B、易C、乐D、礼6、“六经”不含:A、书B、御C、礼D、诗7、近代哲学开端的标志是:A、亚里士多德的理性方法B、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C、笛卡尔的主体性命题D、基督教的经院哲学8、现代性开端的标志是:A、亚里士多德的理性方法B、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C、笛卡尔的主体性命题D、基督教的经院哲学9、中世纪以后,不属于人文类学科的有:A、逻辑B、修辞C、几何D、文法10、中世纪以后,属于认知类学科的有:A、逻辑B、修辞C、天文D、文法11、大学诞生时不包括以下系科:A、神学B、数学C、法学D、医学12、古典人文教育的“科目”是:A、“学科”B、“艺术”C、“科学”D、“课程”13、古典教育阶段不存在:A、精英教育B、伦理中心C、科目的多重性质D、科技教育目标14、古典教育解体后,出现了:A、精英教育B、伦理教育C、专科教育D、高雅艺术15、近现代学科分化并不依赖:A、基督教信仰活动B、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C、航海地理大发现D、专业化分工的强化和世界性市场交易的兴盛16、古典人文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A、知识性B、全才性C、技术性D、专科性17、人在自然界的优越地位,基督教思想给予了一定的体现,比如:A、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B、人受制于上帝C、人取代上帝成为“造物主”D、人置换上帝的至上地位18、最初把社会学叫作“社会的物理学”的是:A、歌德B、洪德C、孔德D、萨义德19、人类理性最高的功能形态是:A、科学B、科学精神C、工具理性D、价值理性20、教人“如何做”的是:A、唯科学B、科学C、工具理性D、价值理性21、令人追问“做什么”以及“为什么”的是:A、唯科学B、科学C、工具理性D、价值理性22、以“单向度的人”为题来分析现代工业化社会人性状况的是:A、席勒B、马尔库塞C、马克思D、马克斯•韦伯23、把现代社会机构成为“科层制”的是:A、席勒B、马尔库塞C、马克思D、马克斯•韦伯24、拉美特利说:A、心脏是发条B、人是机器C、神经是游丝D、关节是齿轮25、提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这一对术语的是:A、席勒B、马尔库塞C、马克思D、马克斯•韦伯26、现代人最重要的精神能力和代表性气质就是:A、情感充沛B、想象丰富C、理性算计D、人性分裂27、社会伦理危机不包括:A、世界大战B、种族屠杀C、怀念故土D、欺善怕恶28、“现代”的文明基础是:A、现代性B、现代主义C、现代化D、科学技术29、提出“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观点的是:A、萨特B、泰罗C、马斯洛D、马尔库塞30、王夫之认为,“人文”的原型是:A、“人”B、“文”C、“礼”D、“道”31、古代中国“人文”的本义是:A、天道信仰B、礼仪教化C、封建伦常D、祖先信仰32、《大学》“三纲”包括:A、“君为臣纲”B、“父为子纲”C、“夫为妻纲”D、“止于至善”33、《大学》“三纲”不含:A、“明明德”B、“止于至善”C、“君为臣纲”D “亲民”34、《大学》“三纲八目”说的核心是:A、亲民B、齐家C、治国D、修身35、古代中国礼仪教化的重心是:A、“文明”B、“天文”C、“人”D、“文”36、古典学最初指:A、关于古典作家作品的学问B、关于经典作家作品的学问C、关于古希腊罗马作品的学问D、关于文史哲作品的学问37、艺术发展人的:A、确定性B、功利性C、单一性D、直觉性38、工具理性赋予人:A、细腻的感知B、丰富的想象C、功利的目标D、与情感相统一的直觉能力39、为人文科学争取科学地位而提出“历史科学”领域无法为自然科学所涵盖的学者是:A、李凯尔特B、文德尔班C、康德D、狄尔泰40、从价值论角度区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学者是:A、李凯尔特B、文德尔班C、康德D、狄尔泰41、笛卡尔主体观的基点是:A、劳动B、“我在”C、“精神”D、“我思”42、黑格尔主体观的基点是:A、劳动B、“我在”C、“精神”D、“我思”43、把主体从自我个体扩展为社会群体的是:A、黑格尔B、笛卡尔C、马克思D、胡塞尔44、“本我”是:A、社会关系性的B、理性的C、无意识的D、自然生命体的45、“自我”是:A、社会关系性的B、理性的C、无意识的D、自然生命体的46、“超我”是:A、社会关系性的B、理性的C、意识的D、自然生命体的47、“白板说”的提出者是:A、康德B、洛克C、休谟D、马斯洛48、“人是守护万物的牧者”,说这话的是:A、马克思B、黑格尔C、歌德D、海德格尔49、人文意义的“家”是:A、实体对象B、家庭生活C、团体单位D、家园观念50、人文科学方法观的特性不含:A、自我相关性B、知情意的分离性C、评价性D、与世界生活的关联性51、人文评价主体在现代社会中不具有:A、整体性B、个体性C、对话性D、分散性52、理解的极致就是:A、超越自我B、同情移情C、宽待他者D、专注聆听53、直觉法区别于:A、直观法B、分析法C、演绎法D、归纳法54、智慧往往不是:A、对人情世态的洞悉B、简单的类推比较C、过程性的经验和实践探索D、艺术55、社会涵义的“家”是:A、家园B、家乡C、家庭D、故乡56、现象学的口号是:A、“回到现象本身”B、“忠实于直观”C、“回到事实本身”D、“艺术地描述直观境界”57、前现代社会形态的代表是:A、血缘B、地缘C、人种D、共同体58、社会的策动者是:A、团契B、集体C、个人D、精神团契59、前现代社会的共同体的基本特性是:A、政教合一B、生活团契C、教化团契D、生产团契60、现代人文精神团契不含:A生态保护团契B、教会C、素食主义者协会D、北大荒兵团知青联谊会61、认知和实用工具型素质包括:A、自制力B、注意力C、想象力D、毅力62、直接的技术能力包括:A、毅力B、激情C、自制力D、判断力63、支持和调整技术的能力有:A、直觉B、反思C、信仰D、激情64、具有意义性的素质有:A、毅力B、记忆力C、信仰D、想象力65、现代社会观念区别于古代传统社会观念的首要标志是;A、理性化B、量化C、确定化D、制度化66、现代家庭特有的困境是:A、离异代沟B、家长监护C、家长养育D、血亲依赖67、义务制教育的本质是:A、专业教育B、素质教育C、职业教育D、国民教育68、广义的通识教育是:A、高校公共课教育B、高等专业教育C、高等职业教育D、人文素质教育69、非课程形式的通识教育不含:A、体育竞赛B、专题讲座C、文艺会演D、迎送晚会70、现代教育的主体是:A、知识教育B、技术教育C、通识教育D、专业教育71、以下具有整合专业知识能力的是:A、知识教育B、技术教育C、通识教育D、专业教育72、纽曼认为,大学是:A、政府机构B、研究机构C、服务机构D、教育机构73、“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大气科学概论练习题解析

大气科学概论练习题解析

思考题:
1、什么是大气气溶胶?它在哪些大 气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如果假想大气中 完全没有大气气溶胶,地球环境会有什 么变化?
思考题
• 1、什么是气团?气团的分类?气团的源地? 影响我国的主要气团有哪些? • 2、什么是气旋和反气旋?锋面气旋?台风 的形成条件主要有哪些?
思考题
• 1、 大气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大气分层的主 要依据是什么?共分为几层?各层有什么 特点? • 2、气压随时间、随纬度有何变化规律?
课外练习:
1、摩擦层风随高度如何变化?气层的水平温度梯 度与下层气压梯度方向相反的自由大气层中, 风随高度又如何变化呢?
2、设南京(32°N)地面气压场为平直等压线, 地面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地面为西北风,风速 为6m/s,风与等压线的夹角为30°,试求气压 梯度力和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并做图示 之。
课外练习:
1、已知某小山山脚处气压为1000hpa,气温为 30C,山顶处气压为900hpa,气温为-20C,试求该山高。 2、已知某地的海拔高度为12.5m,某日2时和14时的 地面气温分别为-20C和40C, 14时的本站气压为 1000hpa,试求该地14时的海平面气压。 3、若高空某一气层的气压是地面气压的一半, (1)地面到该层为等温层,平均气温为290K; (2)地面气温为288K,而温度递减率Γ=6.5K/100m, 请分别计算在以上两种情况下该等压面的高度。
思考题: 1、气压系统有哪些? 2、如何描述空间气压场的方法 3、气压的日变化和气压的年变化有哪些类型?
课外练习题: 1、 指出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 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各自存在的条件和作用。 2、画出A、 B、C三 点的受力 情况。Fra bibliotek课外练习:

地下水科学概论练习题

地下水科学概论练习题

地下水科学概论练习题一、填空题1. 地下水是存在于地下孔隙介质中的_________。

2. 地下水的运动形式主要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3. 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方面。

4.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选择题A. 松散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B. 浅层地下水、中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C. 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D. 潜水、承压水、自流水A. pH值B. 水位C. 渗透系数D. 水温A. 生活污水排放B. 工业废水排放C. 农药和化肥施用D. 地震三、判断题1. 地下水流动速度与孔隙度成正比。

()2.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会对地质环境产生影响。

()3. 地下水质量标准主要依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制定。

()四、简答题1. 简述地下水的循环过程。

2.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3. 地下水超采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五、案例分析题某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

请你分析可能导致该地区地下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六、计算题1. 已知某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为10^3 cm/s,含水层厚度为20m,地下水流速为0.5 m/d,求该含水层的渗透率。

2. 某潜水含水层面积为100 km²,水位降深为5m,给水度为0.2,求该含水层在一年内的可开采地下水量(假设一年内水位降深均匀)。

3. 已知某井的静水位深度为10m,动水位深度为15m,求该井的涌水量(假设井的半径为0.5m,渗透系数为10^4 m/s)。

七、名词解释1. 潜水2. 承压水3. 地下水动态4. 地下水脆弱性八、论述题1. 论述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分析我国地下水资源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3. 阐述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原则和技术措施。

关于地球科学概论详细习题及答案及地球科学知识竞赛题库【三篇】

关于地球科学概论详细习题及答案及地球科学知识竞赛题库【三篇】

关于地球科学概论详细习题及答案及地球科学知识竞赛题库【三篇】【篇一】地球科学概论详细习题及答案及地球科学知识竞赛题库科普知识题一1、国务院于()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A、2005年9月17日B、2006年2月6日C、2006年6月5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是()年颁布实施的,中国科协于2005年把每年的()定为“全国科普日”?A、2002年,9月第三个公休日B、2003年,5月第三个公休日C、2002年,9月第二个公休日3、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

A、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格健壮B、通过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C、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良好4、孩子的性别是由()。

A、父亲的遗传基因决定的B、母亲的遗传基因决定的C、父母双方的遗传基因决定的5、什么是“低碳”?()A、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B、较低的一氧化碳气体消耗C、较低的碳水化合物消耗6、从1997年开始,“世界环境日”不变的主题是()。

A、可持续发展B、为了地球上的生命C、保护生态环境7、用无磷洗衣粉()。

A、保护衣物B、防止污染环境C、净衣效果好8、一节1号电池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永远失去利用价值,一粒扣式电池可污染()。

A、1000立方米水B、6万立方米水C、10万立方米水9、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是()。

A、症状相似但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B、是相同疾病的两种表现C、乙型肝炎是甲型肝炎的变种10、贝尔电话,爱迪生留声机,冷冻船首次出现在()年巴黎世博会上。

A、1872B、1874C、187811、水果蔬菜主要供给人体所必需的()。

A、蛋白质和氨基酸B、碳水化合物C、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12、被称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B、森林C、湿地13、什么是“低碳生活”?()A、生活中降低碳水化合物消耗B、生活中减少使用木炭煤炭等C、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14、蓝牙(Bluetooth)技术是一种()。

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练习题

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练习题

《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练习题、思考题、实验指导等练习题:1.细胞学说的创立者是()A.虎克;B.施莱登;C.谢林;D.奥肯2.《心血运动论》的作者是()A.塞尔维特;B.盖伦;C.哈维;D.迈尔3.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发生地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4.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标志是()A.蒸汽机技术;B.化工技术;C.纺织技术;D.电力技术5.X射线的发现者是()A.伦琴;B.居里夫人;C.贝克勒尔;D.汤姆生6.放射线的发现者是()A.伦琴;B.克鲁克斯;C.贝克勒尔;D.汤姆生7.电子的发现者是()A.瓦利;B.汤姆生;C.居里夫人;D. 贝克勒尔8.模糊数学的创立者是()A.托姆;B.阿达马;C.查德;D.莱布尼茨9.一般系统论的提出者是()A.贝塔朗菲;B.泰勒;C.维纳;D.申农10.控制论的创始人是()A.泰勒;B.维纳;C.申农;D.贝塔朗菲11.信息论的创始人是()A.泰勒;B. 贝塔朗菲;C. 维纳;D. 申农12.宇宙大爆炸模型的提出者是()A.伽莫夫;B.牛顿;C.爱因斯坦;D.哥白尼13.《海陆的起源》的作者是()A.霍姆斯;B.曼尼兹;C.赫斯;D.魏格纳思考题:第一部分1.简要叙述宇宙膨胀的发现原理及发现途径。

2.叙述“哈勃定律”的内容和公式,谈谈它的作用和意义。

3.恒星辐射能量的来源有哪些?4.结合恒星的分类叙述恒星演化的四个阶段及最终的演化结果。

5.黑洞家族都有哪些成员,各有什么特点?6.目前已初步观测到哪几个可能是黑洞的天体?7.通过上网浏览搜集关于“超级大黑洞”的报道资料,你从这些资料能够的出怎样的认识和推断?8.简述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发展进程,你丛这一进程大概能得出怎样的思考?9.如果宇宙是静态而无限的,将会引出哪几个“理论与现实不能自恰”的矛盾(佯谬)?10.试论述从现代宇宙理论的创立到宇宙大爆炸模型的建立过程及重要人物。

11.20世纪天文学的四大发现是什么?12.讨论题:宇宙会永远膨胀下去吗?13.讨论题:我们有可能向地外空间移民吗?14.结合阅读书籍上网浏览,写一篇综述报告,题目是“星系的产生与演化”。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地层层序律坡积物生态平衡生态系统河流阶地矿物解理岩石蛇绿岩相对地质年代同位素年龄承压水包气带水区域变质作用变质作用中心式火山岩浆作用岩浆侵入作用将今论古与以古示今磨圆度分选度岩石结构岩石构造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黄道面白道面克拉克值搬运作用构造应力磁异常古登堡面重力异常重力均衡地质灾害自然环境地质环境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矿产与矿床内生成矿作用天气“厄尔尼诺”差异风化作用“将今论古”二、填空1、古生代从老到新依次划分为、、、、、等6个纪。

2.中生代从老到新依次划分为、、等3个纪。

3.风化作用的类型主要有、、。

4.野外岩石命名的依据主要有。

5.按照运动特点和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三种类型。

6.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有:、、、。

7.地磁场的三要素包括:、、。

8.地磁场由、、等3部分组成。

9.描述河谷地貌形态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10.松散沉积物经过、、等成岩作用方式,变为坚硬的沉积岩。

11.沉积物成岩作用的主要方式有。

12.机械搬运作用的方式包括。

13.由陆地向海洋,海底地貌单元包括(至少填出5个):。

14.冰川的主要侵蚀和沉积地貌有、、、、。

15.海底地貌单元包括(至少填出5个):。

16.地下水沿潜水面形成的喀斯特景观地貌有(写出4个)、、、。

17.海浪的主要侵蚀地貌有(至少列出3个)、、、、。

18.大西洋的大陆边缘,从海岸线向深海方向的地貌单元分别是、和。

19.河流的向源侵蚀作用常可使、和产生三种结果。

20.生物按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可分为、、三大类。

21.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有(至少列出4个):、、、、、等。

22.生态系统的组成为、、、。

23.大地水准面是指由所构成并延伸的曲面。

24.根据在不同高度上温度的变化等特点,大气圈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和等5个圈层。

25.大气圈存在的主要依据有。

26.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27.风化作用主要包括三种方式。

28.根据岩浆中SiO2的含量,可将其划分为、、、等4种基本类型。

大气科学概论-习题 (1)

大气科学概论-习题 (1)

第一章1.地球大气是如何演变的?原始大气:氢气、甲烷、氨气、水汽次生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汽、甲烷现代大气:氮气、氧气2.何为地球系统?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3.何为干洁大气?它由哪些主要成分组成?干洁大气指不含水汽和悬浮颗粒物的大气,其平均分子量为28.966。

(1)按浓度分类:主要成分:浓度为百分之几,如N2,O2,Ar。

微量成分:浓度在1ppm到0.1%,如CO2, CH4, He ,Ne,Kr,H2O 。

痕量成分:浓度在1ppm以下,如H2,O3,Xe,N2O,NO,NO2,NH3,SO2,CO,人为污染气体等。

(2)按生命时间分类:定常成分:寿命在100年以上,如N2,O2,和惰性气体。

可变成分:寿命在几年到十几年,如CO2,H2,CH4 等。

快变成分:寿命在1年以下。

如H2O,……4.试述二氧化碳、臭氧的源及作用。

CO2来源:有机物燃烧,腐烂和生物呼吸;作用:温室气体,植物光合作用原料;O3来源:20-30km(臭氧层) ;作用:吸收紫外辐射,影响大气温度垂直分布,保护生物;促进大气增温。

5.水汽和气溶胶的来源和作用是什么?水汽来源:蒸发和蒸腾作用;作用:云和降水的源泉,影响地面、空气温度及大气垂直运动,水循环,联系四圈;气溶胶来源:自然源和人为源;作用:形成云、雾,降水条件;改变辐射平衡;大气污染,能见度降低;造成光学现象。

6.说明天气和气候的定义和区别,并指出下列问题中哪些是天气性的,哪些是气候性的。

1)室外棒球赛因雨而被取消;2)今天下午最高气温25℃;3)我要移居昆明了,那里阳光明媚,四季如春;4)本站历史最高气温为43 ℃;5)南京明日天气部分有云。

天气与气候的关系1. 概念不同:a、天气:某地在某一瞬间或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b、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的长期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不仅包括该地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也包括某些年份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

《计算机科学概论》复习题(内含参考答案)

《计算机科学概论》复习题(内含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红色字体部分略过)1. HTTP是文件传输协议。

(注: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支持WEB信息浏览。

FTP是文件传输协议,支持文件的上传和下载)2. 一般来说计算机字长越长则性能越强。

(注:CPU字长越长,性能当然越强)3. 裸机是指不含外围设备的主机。

(注:裸机是指没安装任何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计算机)4. 就字号而言,四号的字比五号的字大。

(注:四号字体大于五号字体)5. Windows 只允许存在一个用户账户。

(注:Windows允许有多个账户存在)6. 从数据的安全性考虑,应对硬盘中的重要数据定期备份。

(注:确实如此)7. 使用Excel的自动填充功能,可自动填充数字、日期、时间和公式。

(注:正确)8. 在Word中用格式刷可以方便地将已有文本或段落的格式复制到其他的文本或段落上。

9. 只要安装了防毒、杀毒软件,上网浏览就不会感染病毒。

(注:防杀毒软件不是万能的,而且计算机病毒日新月异,防杀毒软件应时时更新才能有效抵御病毒攻击)10. 文件夹中可以存放文件,也可以存放文件夹。

11. 在计算机网络中只能共享软件资源,不能共享硬件资源。

(注:资源共享指软/硬件共享)12. 在计算机内部,一般是利用机器数的最高位来表示符号,最高位为1表示正数,最高位为0表示负数。

(注:最高位为0表示正,为1表示负)13. 计算机病毒是因为计算机程序长时间未使用而动态生成的。

(注: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恶意破坏程序,不同于生物病毒)14. 磁盘的0磁道在磁盘的最外侧。

15. 分类汇总前必须对要分类的项目进行排序。

16. Excel使用“图表向导”建立图表时,一般要经过4个步骤。

17.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研制成功。

18. 用Word进行文档编辑时,单击关闭按钮后,如果有尚未保存的文档,Word会自动保存他们后再退出。

(注:Word虽然具有自动保存功能,但最后还是有待于手动保存)19. 在Excel中,对于数值型数据,系统默认为右对齐,但用户也可以改变为其他对齐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1、现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支柱是(D)A、原子论和分子论B、热力学和相对论C、天体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D、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近代科学技术泛指(B)A、15-19世纪的科技B、16-19世纪的科技C、17-19世纪的科技D、18-19世纪的科技3、(D)誉为药王,著《千金方》,主张医生要博学、要有高尚的品德。

A.张仲景B.李时珍C.华陀D. 孙思邈4、《论浮体》的作者是( A )A.阿基米德B.欧几里德C.泰勒斯D.亚里士多德、5、《天体运行论》的作者是( C )A.开普勒 B.牛顿 C. 哥白尼 D. 亚里士多德6、《心血循环运动论》一书的作者( B )A.维萨里B.哈维C.塞尔维特D.达芬奇7、被尊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A )A.伽利略B.牛顿C.哥白尼 D. 开普勒8、行星运动三定律的发现者是( A )A.开普勒B.伽利略C.牛顿 D. 哥白尼9、化学家( D )首次人工合成尿素。

A.拉瓦锡B.普利斯特列C.舍勒D.维勒、10、1735年,出版的《自然系统》的作者是( A )A.林耐B.拉马克C.施莱登D.达尔文11、被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的科学家是(A)A.孟德尔B.丘敬马克C.摩尔根D.德佛里斯12、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发源地(B)A.法国B.英国C.德国D.意大利13、( A )测定了最简单的蛋白质牛胰岛素的结构,确定了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结合顺序。

A.桑格B.普利斯特列C.舍勒D.维勒14、认为“基因有一种类似化学分子的稳定性”《生命是什么》的作者是(A)A.薛定谔B.海森堡C.摩尔根D.沃森*15、发现电子的意义在于( B ) 。

A.揭示了原子核的存在;B.打破了原子不可分割的观念;C.打开了研究分子窗口;D.证明原子核是可分的1.大陆漂移说的创始人是()A.爱因斯坦B.拉普拉斯C.开普勒D.魏格纳2.宇宙演化的热大爆炸模型的提出者是( )A.弗里德曼B.哈勃C.伽莫夫D.爱因斯坦/3.维萨里于()年出版了《人体的结构》A.1514 B.1534 C.1543 D.15534.最早创造了零的概念及其数字符号的国家是()A.中国B.巴比伦C.印度D.埃及5.克隆羊多利是属生物技术中的()A.基因工程B.细胞工程C.酶工程D.发酵工程6.提出人体血液小循环理论的是()A.塞尔维特B.维萨里C.哈维D.盖伦7. 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者是()A.伏打B.法拉第C.奥斯特D.伽伐尼…8.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标志( )A.电力技术B.能源技术C.计算机技术D.蒸气机技术9.科学燃烧理论的创立者( )A.玻义耳B.拉瓦锡C.舍勒D.普利斯特列10.()的人工合成突破了有机物和生物高分子的界限。

A.尿素B.RNA C.胰岛素D.DNA1.大爆炸宇宙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物理学家(A)A.伽莫夫B.弗里德曼C.哈勃D.威尔逊2.最早发明60进制计算系统的国家是( D )A.古中国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3.第一个哲学家也是第一个科学家,是西方科学---哲学的开创者。

提出“万物源于水”的是(C)A.阿基米德B.欧几里德C.泰勒斯D.亚里士多德4.最早的农学著作是(A)A.《吕氏春秋》B.《汜胜之书》C. 《王帧农书》D. 《农政全书》5.哥白尼的国别是( C )A.德国 B. 英国 C. 波兰 D. 法国6.《燃烧理论》的作者是(A)A.拉瓦锡B.普利斯特列C.舍勒D.波义耳7.沙漠中生长的植物一般根系特别发达,或叶片变为刺,那些吸水、保水功能差的植物在沙漠中不能生存,达尔文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C )A.生物个体问存在的差异)B.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C.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易生存D.生物的变异对生存是不利的8.. 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初步形成,为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A、《海岛算经》B、《缀术》C、《九章算术》D、《周髀算经》9.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是(C )A.资本B.劳动力C.科技进步D.自然资源10.《物种起源》一书的出版时间是( B )A.1849年 B. 1859年 C. 1869年 D. 1879年二、多项·1、现代科学四大基本理论是(ABCD)A.相对论B.量子力学C.基因理论D.系统理论2、古希腊哲学家和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与科学的诞生条件有(ABC)A.惊异 B .闲暇 C .自由D .平等3、近代数学的主要成就有(BCDE )A.代数几何 B.解析几何 C.微分学 D.积分学 E.对数4、孟德尔定律包括(ABD)A.显性定律 B. 分离定律 C.连锁与交换规律 D. 自由组合定律5、新型金属材料包括(ACDE )"A.非晶态金属;B.新型陶瓷;C.合金材料;D.超导金属材料;E.新型高分子材料。

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是:(A B C)射线的发现 B.放射性的发现 C.电子的发现 D.磁场的发现 E.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7.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说道:“只是在物理学晴朗天空的远处,还有两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

”这两朵乌云的指是什么( A B )A.黑体辐射问题B.以太问题C.万有引力问题D.太阳黑洞问题E.物质波问题1.现代量子理论的创立者( )A.普朗克B.海森堡C.爱因斯坦D.薛定谔2.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者( )A.克里克B.维尔金斯C.沃森D.查哥夫3.星云假说的提出者( )&A.拉普拉斯B.康德C.孙思邈D.李时珍4.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A.能量守恒B.细胞学说C.牛顿定律D.达尔文的进化论5. 近代原子-分子学说的提出者()A.阿佛加德罗B.道尔顿C.赫舍尔D.哥白尼6.以下技术中古巴比伦的科学技术成就()A.阴历历法 B.冶铁技术C.空中花园D.创造零的概念7.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内容()A.牛顿三大定律B.万有引力定律C.尺缩效应D.浮力定律8.以下技术中属于第一次技术革命内容的有()`A.纺织技术B.蒸汽机技术C.电力D.钢铁冶炼9.现代物理学的三大发现( )A.X射线B.元素放射性C.化学键D.电子的发现10.现代技术的三大技术体系( )A.网络技术B.能量转换技术 C.物质变化技术D.信息控制技术1.现代科学四大基本理论是(ABCD)A.相对论B.量子力学C.基因理论D.系统理论2.古希腊哲学家和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与科学的诞生条件有(ABC)A.惊异 B .闲暇 C .自由D .平等'3.近代数学的主要成就有(BCDE )A.代数几何 B.解析几何 C.微分学 D.积分学 E.对数4.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有(ABCD)A.弗兰克林B.克里克C.维尔金斯D.沃森E.摩尔根5.现代化学键的基本类型有( ABC )A.离子键 B. 共价键 C. 金属键 D.氢键 E. 电子云6. 从经济形态的发展来看,人类主要经历的三个阶段是(BDE)A.原始农业B.农业经济C.物质经济D.工业经济E.知识经济三、判断1、大陆漂移说的创始人是魏格纳,他在《海陆的起源》一书中论述了南美和非洲大陆能拼合在一起的思想。

(√)^2、技术主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3、哈维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血液大循环理论(√)4、后人誉哈维为近代生理学之父的科学家是哈维(√)5、太阳系的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是金星(×)6、德国青年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7、周期律的发现表明,自然界的元素不是孤立的偶然堆积,而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8、1900年12月14日,普朗克向德国物理学会报告了《关于正常光谱的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的论文,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9、居里夫人是历史上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也是唯一同时获得物理和化学两种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10、制造原子弹的原理是轻核聚变。

(×)11.培根创立了近代科学的归纳法,罗素尊称他为“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12.电池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13.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祖冲之运用割圆术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这个纪录一千多年后才被打破。

(√)14.人类大约已有300万年的历史。

其间约有99%以上的时间,都是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渡过的。

(√)15..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是科技进步。

(√)1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马克思提出的。

(╳)17.酸雨指PH值小于的酸性降水。

(╳)18.细胞学说最终是由胡克完成的(×)19.西班牙著名医生塞尔维特1553年提出血液大循环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