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创作之电影眼睛

合集下载

纪录片的流派和风格

纪录片的流派和风格
家庭作为影片中唯一被突显的社会组织形式,它在影 片中不仅承担着叙事功能,而且还象征性地代表着弗 拉哈迪所构建的乌托邦世界的社会结构特征。
2、与被摄对象长期交友共处,深人观察、准确把握其 生活形态,并使被摄对象在镜头前高度自然。
在拍摄过程中,他对被摄对象采取的是一种完全平等 的态度。他不是去控制、奴役他们,而是把他们当作 自己的朋友。
4、在选择拍摄和选择编辑基础上,运用画面组接创造 节奏变化和艺术气氛,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5、利用字幕增强效果,使默片具备了综合艺术手段的 表现力。
正是这些创造性手法,使纪录片脱离了原始形态,成 为具有审美价值、史学价值和社会震撼力的纪实艺术。
弗拉哈迪的创作也引起了长久的争论,遭到非议之处 主要是:有人批评建冰屋是 “造假”;有人批评他单 纯扬美,是回避社会矛盾、粉饰现实;用长镜头组织 情节等。
二、制作者与被摄对象的关系。包括拍 摄者在镜头后面的接近与回应,以及被 摄者在镜头前面的一切言语、行为,包 括被摄者的参与和拍摄者的介入产生的 现场信息对流,以及在拍摄过程中制作 者怎样获得被摄对象的信任,怎样使用 这种信任。
三、制作者与接受者的关系,涉及为利 于观众接受而采取的前期拍摄方式及后 期剪辑技巧,具体表现为对现场信息的 还原等。
《北方的纳努克》留下的有深远影响的创作方法和艺 术技巧,主要是如下几方面:
1、歌颂美而回避丑的美学原则。
在纪录片里他构建了一个乌托邦的世界。
为了建立这种乌托邦世界,弗拉哈迪坚持将镜头聚焦 在遥远地域的少数族裔身上。他对现代文明的破坏力 深有痛感,却不直接触及,只是不遗余力地去描写、 纪录乃至重演古老文明的善与美,并把自己的赞美之 情注入其中。
他一般在拍摄地点生活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北方 的纳努克》是一个突出的例于,弗拉哈迪与他的被摄 对象在冰天雪地的北极一起生活了8年时间。

电影眼睛——狄加·维尔托夫

电影眼睛——狄加·维尔托夫

电影眼睛——狄加·维尔托夫电影跟睛狄加?维尔托浓密的树枝阻隔了]L918年莫斯科夏季的烈日,沿着小格涅尼科夫斯基k街斑驳的树阴,走着一位身穿彼得堡心理医学院制服的青年.他左脚合着自己"音响实验室"飘出的音律,右脚踩着"未来派"诗歌的节奏,脑子里想的却是电影的事儿.这位22岁的青年敲响了该街7号院新成立的莫斯科电影委员会大门,接待者立即就感到,多年之后历史定会一遍遍冲印这张影像,"他步伐坚定,说话很快,声音很大,眼睛凸出,好像尽力在捕捉看到的一切".在名字这栏,青年人填下了狄加?维尔托夫,这更令接待人感到奇怪,这姓并非俄罗斯的特产,跟他的原籍白斯托克也搭不上关系."你居然叫旋转?"接待人抬眼问他.在俄语中维尔托夫就是旋转,推翻的意思."旋转"玩弄字音游戏,做诗答道:这里漆黑一遍,相信吧,枷锁与棺材的时代,定会被推翻,只有风死亡发出尖叫,大声喊出——狄加?维尔托夫诗中所有单词都是狄加与维尔托夫的变音,质地硬朗,铿锵,浊辅音加齿间音具有天然的爆破力,须得咬牙切齿读来才解气.这位图书管理员的儿子就这样抛弃了他的本名丹尼斯?考夫曼,这位未来的音乐家或诗人就这样改行进入纪录片处担任秘书.从此,维尔托夫往时间容器里疯狂投掷革命生活即景,自己充当旋转器,搅拌!旋转!一部部先锋纪录片电闪着被甩出来,劈亮时间包容不住的永恒星空.而他的理论总是穿戴"未来派"诗歌的奇装,招摇过市走在前阵,任人们扔瓜皮或挂头彩.怪不得马雅科夫斯基宣称维尔托夫是电影中的"未来派",而维尔托夫则标榜马雅科夫斯基是诗歌中的"电影眼睛派".电影沙拉最初的工作有点像制作沙拉,维尔托夫把苏联各地拍摄的素材总汇剪辑成《电影周报》(苏联最早62夫(1896—1954)黎煜的电影杂志),然后出品.一期期的《电影周报》乘坐"鼓动号"列车往前线,城市或农村,于是,在广袤的国土上,士兵,农民,市民,老人,青年,孩子对革命心心相印.这种现货加工除了把维尔托夫的技术快刀磨得更锐利以外,还无意中成为苏勃制作《罗曼诺夫王朝的灭亡》(1926年),卡普拉制作《我们为何而战》(1942—1945年),罗姆制作《普通法西斯》(1965年) 的教科书.果然,很快维尔托夫便以其敏捷的思维总揽全局,他能同时操纵好几个剪辑台,同时对好几个剪辑师分发智慧.只有一次他遭遇到了抵抗.剪辑《察里津战役》时,他开始玩弄技巧,他要求每3—4米胶片就剪辑成20多个镜头.而当时人们组接的镜头每个都长达好几米,维尔托夫的分镜头太碎,是他们一贯称作的垃圾镜头.走廊上,维尔托夫与剪辑组组长斯维洛娃一次革命同志的路遇最终将她的援手演化成爱情赞助."往后的岁月可想而知,维尔托夫所有的纪录片都是斯维洛娃剪辑,5年后,他们的生活被正式剪辑到了一起.在用黄金兑换和黑市交易得来的胶片上,他们共同刻写了一个风云变换的时代:外国武装干涉,封锁,饥饿,贫寒,内战和热烈烈的新生活.这个时代在除旧,同时也在布新.维尔托夫就是时代溅出的钢花,"破"的冲动和"立"的欲望撕咬着他.4年的积累与冷思之后,他终于按捺不住,1922年在《列夫》杂志发表檄文——《我们》,打出"电影眼睛"的旗帜: 我们——是电影眼睛/我们宣布旧电影,浪漫的,戏剧化的/以及其他种种都是病态/越来越不合时宜/有病毒在从此,宣言便一篇篇在马雅科夫斯基创办的这个未来派诗刊上响彻.署名常常为"三人小组",其实,就是维尔托夫,妻子斯维洛娃和弟弟米哈伊尔?考夫曼.电影眼腈维尔托夫先对现存的影片来个开膛破肚,血淋淋的,扔到审判台上.他指斥由戏剧而衍生的故事片是"花里胡哨的活僵尸",是"宗教卑鄙的代用品,麻醉剂",电影如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是"不能容忍的蠢事".剧本,故事,演员,台词,布景这些资本主义电影的衣衫鞋履必须剥掉,才能露出光溜溜的真实.真实长什么样?生活的赤身裸体就是真实?摄影机做"墙上苍蝇"就是真实?半个世纪以后的怀斯曼或梅索斯兄弟会这么认为,但维尔托夫却宣称,真实曾在一个秘密的夜晚给过他自画像:"在银幕上只映出一些真实的片断和真实的分割的镜头是不够的.这些画面要在一个主题下贯穿起来,并使其整体也成为真实的".听起来,生活真实好像颗颗光溜溜的珠子,美丽却相互散落,它渴求捆绑才能生辉. 那么"电影眼睛"是什么?是生活的红盖头,是思想的五花大绑,是真实的衣服,但它最本性的就是摄影机,就像维尔托夫自称"我是电影眼睛,我是机械眼睛"."电影眼睛"喊出口号——"为机器让路!''"向一秒钟十六格画面告别!'';"电影眼睛"睁大双眼——自称机械眼睛比人眼高明,只有它才能"探索充满世界的视觉现象的混沌状态";"电影眼睛"挥动双手——大动剪刀.将时间空间破得四分五裂,它要在"时间,空间内工作和移动, 以完全不同于人眼的方式进行观察和纪录印象"; "电影眼睛"起飞双l却——"将永远摆脱人的静止性,要不停地活动,靠近或退离观察的对象:要潜入对象的下边,跳到对象的身上,与奔驰的骏马的马头并排活动:要挤入人群之中,跑在冲锋队的前方: 要仰面而视,乘飞机起飞,随着卧倒或立起的身体一同卧倒或立起".维尔托夫针头挑动,把刁钻的镜头和花样迭出的技巧缝成"电影眼睛"的花衣服,钻到人群中,立志"抓住生活出奇不意的变化",裹住光溜溜的真实. 句句都是标新立异,句句都是挑战.为此,维尔托夫少不了挨"机器崇拜"和"形式主义"的棍击,直到80年代苏联出版的电影史仍然还抡着这两个大棒.亏得列宁时代"纪录片要与故事片成一定比例的发展"的政策,也亏得苏联的故事片刚刚起步,尚未达到高锋,爱森斯坦这时尚在戏剧界摸爬滚打(正做话剧《墨西哥人》的布景),维尔托夫在纪录片称霸的20年代初一跃成为电影界的沙皇.赞誉从四面八方吹来,质问也从四面八方攻来,怀疑"电影眼睛" 抓不住"生活出其不意的变化",对此,他写下《对质问的回答》:没有剧本——这就是革新/我们——是活生生的反驳者/我们从思考到普.gt./x.k普及到实践新的实践就是1922年创办的《电影真理报》,名字来源于列宁创办的党报——《真理报》.俄语中, "真理"一词恰恰就是"真实".这个以电影界党报自居的月刊是对怀疑最有力的回击.它以极其形式主义的花招拍摄极其本分朴素的革命生活即景:停驶已久的电车修复开通,停工的工厂重新开工,大坝蓄水发电,医院救护战争孤儿,人们的日常生活等等.题材是平凡的,一旦思想穿透其间,经过蒙太奇的繁复组合,打破日常世界的视觉现象,就变得机巧而灵动.既是革命的,又是先锋的.既是破坏的.又是建设的.既是华彩的,又是朴实的.这就是维尔托夫,这就是"电影眼睛"理论,这就是《电影真理报》.一间潮湿的地下室成为《电影真理报》的子宫,维尔托夫常常回忆,几天麈战之后的一个天明才发现,双脚不知何时已经浸泡水中,而椅背不可以靠着休息,因为上面挂满无处藏身的胶片.《电影真理报》就这样一期期亮相,立即就被各大报刊杂志瓜分作为首页或封面.于是大旗一扯,哗啦拉,全苏各艺术领域的急先锋立即投入门下,将"电影眼睛派"鼓噪得嗡嗡直响, 其中,也包括爱森斯坦.而这时,西方的纪录电影人正骑大象或者漂木筏在遥远的国度探险,被称为世界"纪录电影之父"的弗拉哈迪(美国)刚乘雪橇从爱斯基摩人那里带回《北方纳努克》一片(1922年),使得探险电影在西方名躁一时,而同样作为纪录电影先驱的维尔托夫则把探险放在了身边.经过两年对《电影真理报》的开采,最具"电影眼睛派"风格的《电影眼睛》(1924年)面世了.它是一些生活小片断的集结:少先队员在城市和乡村贴海报,宣传合作社,劝解酗酒者,为建立肺病疗养院募捐,创办夏令营,夏令营中的升旗仪式,剃发,补锅,集合,游泳等等,甚至有一个小段落还对准中国杂耍者.一位去买牛肉的大婶,看了宣传合作社的海报后,不仅她本人倒着走,取消了去私营肉店的行动,而且牛肉在思想上也回到了原状.维尔托夫写道: "电影眼睛可以让时间倒流".分切了的牛肉回到屠宰场,工人将内脏塞回,牛皮缝合,牛复活了,农民赶着它们回到牛群中.时间与思想合拍,进行神奇回流,只用了简单的倒放技术.如果仅仅是法国早期电影家梅里爱那样的纯粹玩弄电影技术,维尔托夫就成为不了维尔托夫,他的成功恰恰是把技术当作一种哲学,就像爱森斯坦把本身只有"剪辑"意义的63"蒙太奇"一词当成哲学一样,从而改变了整个电影的思维.另一位少先队员在日记中写:"如果时间倒流,面包变成4,麦有多好!"维尔托夫立即借倒放技术回应,"电影眼睛可以帮助他实现梦想".于是面包从商店退回到作坊变成面团,又变成面粉乘坐列车回到它出生的地方.农庄里,麦子正茁壮成长.维尔托夫的世界里,电影技术像一架做梦机器,可以完成一切愿望,电影被赋予了万能的意义.少先队员升旗的片段为电影史津津乐道,1924年的苏联杂志乐此不疲剥了它做封面.在这个升旗段落中,一共有l6个基本镜头,它们反复出现了52 次,分别是辅导员的脸,女少先队员的脸,旗杆和旗. 当红旗升起,摄影机却瞄准了地面,在阳光下投掷的影子如此简单,却如此生机勃勃.在银幕上,整个升旗仪式仅仅延续了一分钟,但其精巧的结构让评论家一唱三叹,"这里有多少赋予表现力的镜头转换和微妙变化!在过去以至现在,仅仅这个句子就胜过了1922至1925年拍摄的许多苍白无力的影片"①. 维尔托夫在片中大量运用倒放,慢放,动画,交叉剪辑,快速蒙太奇等,.既玩弄梅里爱技术主义的电影魔术,又还原卢米埃尔现实主义的日常生活本性. 这样,维尔托夫将这世界电影两大源头的精华合而为一.形式上的炫耀与内容上的朴素,形式上的出格与内容上的本分,形式上的梅里爱与内容上的卢米埃尔——就是"电影眼睛",它刺穿日常表象的肌肤,直抵思想的动脉,创造了一个整体真实的大循环.1924年l0月13日,《电影眼睛》首映,维尔托夫对观众做的开场白很有点党同伐异的味道:"如果你们是来看爱情故事的,你们会失望;如果你们等待看侦探故事,你们也会失望:如果你们想冒险,惊奇的话,你们也会失望.但你们能感觉到我们放映的片子,这是一位电影摄影师的感觉,我们取自普通的生活片段,按它的本来面目,没有装饰过.如果你们是来看这个的话,你们会满意."结果是,不仅工人,:共青团员,电影界同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就连"上面"也很满意,点名《电影眼睛》作为社会主义第一次亮相的外交使臣,云游四方.维尔托夫获得1924年巴黎电影节银奖,还染得西方先锋派纷纷得了一场"流感".德国的罗特曼拍摄了《柏林——大都市交响曲》(1927年),以其对都市生活节奏的感性表达着称;卡瓦尔康蒂拍摄《只有时间》(1926年),鲍里斯考夫曼(维尔托大的三弟)与维果合作《尼斯景象》(1929年),都尽力抓住城市"生活出其不意的变化",自称是维尔托夫的门徒.64在国内,《电影眼睛》自然又招惹了新一轮的批判与扞卫之战,维尔托夫享受这种旋涡中心的感觉. 可惜,好日子不长,斯大林时代开始了,维尔托夫因拒绝写出剧本被停职.迫于舆论压力,当局不得不恢复他的职位后,维尔托夫依然坚持拒绝与斯大林的创作模式有丁点眉目传情的勾结.他决不让"主题先行"这恶棍破了纪录片的贞操,他打了一个简单的比方,——"伊凡在游泳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会被淹死",可惜"上面"连这句话都听不懂.电影看图识字莫斯科已经寒风凛冽了,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暂时有些睁不开,但他没想到,马雅科夫斯基却永远闭上了双眼.这位他最倾心的诗人,向导,知交,革命最忠实的扞卫者却在革命年代饮弹自尽了. 维尔托夫在回忆录中谈到他们的最后一次相见,那是在列宁格勒,欧罗饭店的大厅里,马雅科夫斯基以忧郁的声音说:"我们应该有一次充分的谈话,一次严肃的谈话.我们不能安排一次长时间的创造性的谈话吗?" 维尔托夫接着写:"我在自己的饭店房间里来回走着等待着他,我等待着一次愉快的会见.…/'我想告诉他我要创造一架诗人的摄影机.怎样以蒙太奇语言创造出节奏."/"我一直等他到深夜.…/'我不知发生什么事,他没有来.…/'两周以后他离开了人世."这位伟大的"未来派"诗人,这位诗歌中的"电影眼睛派"成员倒下了,就像荒野中倒下一颗大树,寒风便得以更毫无阻挡地剪秃一切高标."电影眼睛" 还要再鹤立吗?乌克兰的暖风从南方徐徐地吹来,开始传来青草的信息.维尔托夫带着妻子和已是着名摄影师的二弟米哈伊尔?考夫曼南下了,昔日众声喧哗的"电影眼睛派"冷落到只有三人.作为导演,维尔托夫第一个流放到乌克兰,从此,"不太听话的"都流落到这里,创作出"不太听话的"作品.很多年以后,当人们重提旧史,才发现,这些在乌克兰拍摄的,或乌克兰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不太听话韵"作品却随着政治脱皮越发显出迷人的本性.乌克兰的命题作业是拍摄一部纪念十月革命十周年的影片,维尔托夫呈上了《第十一年》(1928年), 同样光鲜照人,以此换得制作《带摄影机的人》(1929 年)的自由.这是一项预谋多年的事业,预谋的目的是要"清理电影语言",充当电影的"看图识字",确立电影语法.看图识字自然是给不识字的人看,因此片中没有字幕,以保证思想传达的畅通无阻.看图识字又是给想识字的人看,因此,电影ABC便被制作成字幕打在片前——"观众注意:这部电影提供视觉现象的电影表达经验,不要字幕,不要故事,不要戏剧(演员,布景等等),这部实验性作品旨在建立一种真正的国际电影语言,它必须建立在脱离戏剧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基础上".然后维尔托夫在导演的位置署名:实验作者~领导人——狄加?维尔托夫.维尔托夫的实验是城市一天的生活:晨起,工作,游乐.摄影师考夫曼在捕捉城市,维尔托夫却在捕捉摄影师.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就寓意深长,维尔托夫利用双重曝光,小黑点的考夫曼爬上比艾菲尔铁塔还高的摄影机,是暗示人征服了摄影机,还是摄影机驮起了人?接着,电影院,车场,街道,大桥,铁道在眼花缭乱中亮相,拍摄角度刁钻,剪辑奇快.维尔托夫把空间撕裂,扔到时间的碎纸机里,完整的场景被快速分切,重组,观察一次次被打断,又一次次拼贴.考夫曼卧倒在铁轨下,列车迎面而来,压过头顶的急速剪辑总反复被妇女起床的镜头打断.结婚,离婚,死亡,生育的镜头零碎地交错出现.只有考夫曼的身影时不时晃动其间,他扛起摄影机登上大桥顶端,卧在铁轨下面,爬上烟囱,站在汽车上与奔驰的马并进,马越跑越快,音乐越来越急促,马车上的乘客谈论得越来越投入,突然,一切都定格成照片,马,乘客,街道,人群,直到一张小姑娘的脸出现在两边带齿的胶片上,我们才明白,原来, 一切都被还原成胶片.下两个镜头是剪辑台上的分类胶片盒(标明工厂,机器和小市场).再往下是静止的剪辑机,剪辑机运转,剪刀的特写,最后才是斯维洛娃在剪辑的侧影.我们恍然,原来一切都是斯维洛娃在操作后期的电影剪辑.随之,定格的人物又生还,他们重新微笑或溶人人流.然后又凝固,又生还,如此五次三番,三番五次让视觉跑跑停停,停停跑跑.维尔托夫一方面端出热气腾腾的生活,煽动观众的激情,一方面又故意让摄影机和剪辑台露出马脚,朝激情里撒点冰块,以冷冻思考.于是摄影机与剪辑台共同合谋了古希腊戏剧中的"移情",同时又搞起布莱希特的"间离".维尔托夫究竟要干什么? 是夸耀"电影眼睛"真实再现,无所不能,还是当头棒喝:小心!一切你看到的都不是你看到的,而是被人为制造出来的?是移情或是问离?或许来自任何一侧的探视,都会因为自身重量的累加而破坏这场平衡游戏,使一切变得索然无味.就像派崔克所说,《带摄影机的人》一方面是遵循建构主义原则在"揭露阴谋",一方面是在"自我反射".另一个片段同样出色.维尔托夫利用逐格摄影制作摄影机舞蹈,三脚架走路,考夫曼带着机器从酒杯里冒出来.特技究竟是用来夸示纪录人的天才想象力,还是有意无意暗示,一切都在被创造中,纪录片未见得如此可信?果然未见得如此可信吗?可维尔托夫明明又剥开胸膛看内脏,用副片名来洗浴真实,告诉你,这是"一个摄影师的日记片段",说得时髦一点,就是写真集.真实来源于社会生活,又来源于心灵抒写.维尔托夫搞了一个恶作剧,他在主观真实和客观真实之间左右说话,在肯定与否定间叛离游走.怪不得爱森斯坦说《带摄影机的人》"是故弄玄虚的形式主义作品","陷入了电影的恶作剧中".难道爱森斯坦就没搞纪录的恶作剧吗?《战舰波将金号》不是涂上纪录片的油彩上演的一出五幕剧吗?说起来,爱森斯坦的那点纪录片本事还是维尔托夫在的《电影真理报》里操练出来的,那是爱森斯坦第一次电影尝试.我常常站在窗前,隔着一个世纪的街景看维尔托夫,禁不住想问:维尔托夫,带摄影机的人究竟指的是前台的考夫曼还是后台的你自己?这个日记片段究竟是考夫曼的,还是你的?考夫曼是一面镜子,摄入了城市.维尔托夫是对面的镜子,摄人了考夫曼连同他摄入的东西,于是.影像便可以互为映照,无穷衍生,主观与客观便同时被招魂.很多年以后,以主观真实人世的"真实电影"流派和以冷眼客观,"墙上苍蝇"出世的"直接电影"都号称灵感来自于维尔托夫,"自我反射式"更是认祖归宗.种种纪录流派带上时间的肢体与维尔托夫握手,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维尔托夫成为异质同源体,好像发源无数大河的青藏高原但遗憾的是,《带摄影机的人》太超出时代,影像太为复杂,隐喻太哲理化,以至于并未广泛地在影院上映.中国的电影人在很多年里只闻其声,不见其形.1964年,24个国家的影评家一致认为,《带摄影机的人》是当时为止全世界最杰出的l2部纪录片之一C65无线电耳朵——机器第一次吼出自己的声音多年以前,电影尚未进入维尔托夫的世界,诗歌和音乐相随左右.维尔托夫创建了"音响实验室"来鼓捣他的未来派音乐.那时,他常常坐在湖边等待一位姑娘如约而至,湖边锯木厂的声响跃出来,落在维尔托夫心灵的五线谱上,时间的白纸被写满乐章, 等待被一页页充实.留声机赶来助威,把千奇百怪的锯木声响录下来,机器在维尔托夫的创作下吼出美妙的声音,成为音响组合《锯木厂》.后来,这个音响狂进入电影界修炼,我们因此并不吃惊,为什么在《电影眼睛》和《带摄影机的人》中音乐摆弄得如此让人神魂颠倒.《电影眼睛》的第一小节就是"教会节Et,村妇舞蹈",音乐摇曳生姿,像俄罗斯村妇的大鼓裙,晃动得活泼畅快.其它几个Et常片段也靠音乐提神,风琴,钢琴,小提琴受命于同一个基本旋律,却分流出不同的生活场景.《带摄影机的人》蒙太奇节奏的冲力来自两只大锤,一只是运动,一只则是音乐.等待音响到来的无声岁月就这样一片一片被维尔托夫充实,但他仍然饥渴盼望声响时代,以完成技术上的脱胎换骨.终于,20年代末,技术赋予电影声带,维尔托夫一定要让机器吼出自己的声音.他讨得一支急先锋的令箭,"拖着2700磅的设备步行,暴风骤雨般地袭击了顿巴斯的音响"(《:电影眼睛——维尔托夫文选》,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实地录音的纪录片.顿巴斯供给全苏的燃煤,可是,顿巴斯的煤产量降低了,苏联的烟囱停止了冒烟.政府号召全苏志愿者来到顿巴斯采煤.于是,浩浩荡荡的志愿大军开进煤层深处.维尔托夫也是其中之一,与别人不同的,只是他还带了摄影机.影片的开头却看不出和采煤有什么联系.一个妇女走到镜头前,戴上耳机,调试起来,然后是耳机和眼睛的大特写,我们听见耳机里传出声音:"请听,请听,列宁格勒在说话,电影《顿巴斯交响曲》".怪不得,1930年《热情——顿巴斯交响曲》第一次放映到这里,当声音渐渐响起,全场都惊呆了,这是人的说话声第一次出现在纪录片中.维尔托夫用无线电收听的方式报出片名,我们甚至以为我们在听一场交响曲的音乐会,可不是吗?接下来是一张指挥家的脸,他面朝摄影机极专注地指挥,可银幕上并没有观众,那么观众只能解释为银幕下的我们.的的确确是在听音乐会,妇女的倾听时不时闪现,提醒我们,一切看到的都是她听到的,广播的声音"1930年, 66顿巴斯","三年内顿巴斯的煤必须填满","五年计划四年完成","完成重要工作的日子"贯穿全片,时不时响起在煤矿深处,在剧场,在广场,在锅炉旁边.我们完全可以假设为全片的情景都是她通过收听幻想出来的画面,全部的劳动都是主观的想象.这样,主观招魂客观又一次出现,只是在《带摄影机的人》中是摄影机观看,《热情——顿巴斯交响曲》是无线电收听.维尔托夫终于在这部影片中实现了他倡导已久的"无线电耳朵"理论,而"无线电耳朵"本是与"电影眼睛"理论同时提出,却因技术的滞后耽误了实验.不过,维尔托夫仍然是先锋派,这毕竟是苏联纪录电影史上机器第一次吼出了自己的声音.当然,也可以不这么理解,也可以解释为"收听"与热火朝天的劳动是共时关系,平行进展,因为片尾毕竟是开放的,没有再回到"收听"上,而是停止在群众游行队伍中不断前进的号手的大号上.交响曲里汇集了无线电的广播声,教堂的钟声,唱诗班的歌声,人们亲吻耶稣的哭声,摄影机还充当。

31部超经典记录片[内附下载地址]

31部超经典记录片[内附下载地址]

31部超经典记录片 [内附下载地址]1.《北方的纳努克》Nanook of the North 1922 美国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Robert J. Flaherty)的开山之作。

弗拉哈迪第一次把游移的镜头从风俗猎奇转为长期跟踪一个爱斯基摩人的家庭,表现他们的尊严与智慧,关注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并且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

弗拉哈迪所开创的这种拍摄模式直到今天仍为纪录片工作者所尊奉。

ed2k://|file|[%E5%8C%97%E6%96%B9%E7%9A%84%E7%BA%B3%E5%8A%AA%E5%85% 8B].Nanook.Of.The.North.1922.DVDRIP.DIVX-MDX.avi|734654464|D1*******A785C75AD6 B04DE1BBF695E|/2.《柏林:城市交响曲》Berlin,Die Sinfonie der GroBstadt 1927 德国瓦尔特·鲁特曼(Walter Ruttmann)用一台摄影机和烂熟于胸的蒙太奇手法,奏响了一曲自然流露却宏大森严的视觉交响。

为后来的纪录片提供了绝佳的样本。

ed2k://|file|[%E6%9F%8F%E6%9E%97%EF%BC%9A%E5%9F%8E%E5%B8%82%E4%BA% A4%E5%93%8D%E6%9B%B2].Berlin.Symphony.Of.A.Great.City.1927.Dvdivx-Kinesis.avi|730 755072|CF444CA63CCA76B4ED29000E7FD3E98C|/3.《雨》The Rain 1928 荷兰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经典之作,影片表现了荷兰阿姆斯特丹这座美丽城市在雨中的风貌,充满了深蕴的诗意和清新的风格。

ed2k://|file|Joris.Ivens.-.Regen.(1929).DVDrip.avi|167688192|4AF45E5832E234C84E07DB34A9 5D542C|/4.《拖网渔船》Drifters 1929 英国被誉为世界“纪录电影的教父"的约翰·格里尔逊(John Grierson)之作,他的作品只有一部,影响却到现在仍无法估量。

纪录电影四大学派

纪录电影四大学派

纪录电影四大学派电影的历史是以再现美学开始的。

卢米埃尔是再现美学的创立者,而真正确立这种电影美学的是苏联的维尔托夫。

与此同时,美国的弗拉哈迪和英国纪录电影学派也发展了这种电影美学,荷兰的伊文斯把他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电影史中把维尔托夫、弗拉哈迪、格里尔逊和伊文斯并列称为纪录电影四大学派。

他们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深度和广度上对再现美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特别是在二战以后,为电影艺术摆脱戏剧化的束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的支持,成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所遵循的理论基础之一。

1. 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派维尔托夫(Dziga Vertov 1896—1954)生于俄国的比亚利斯克托,开始时学医,后来成为一名未来派的作曲家,1918年成为新闻电影摄影师,1921年到1922年期间,他把自己拍摄的新闻片取名为《电影真理报》,并定期按杂志形式发行,共发行了12期。

在这一时期,他已形成了自己的纪实性美学思想。

他认为电影必须忠实地摄录生活,要善于摄录生活的即景,要出其不意地拍摄生活实景。

他反对故事片的一切虚构手法,不要编造故事,不要职业演员,更不要人工布景,一切都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拍摄。

他把电影的照相本性提高到空前的高度。

同时,他进一步发展了一种美学思想,即强调摄影师以客观态度去拍摄对象。

他认为在这方面电影镜头最为可靠,因为它是中性的、不偏不倚的,比人的眼睛更客观,并称之为“电影眼睛”。

1921年,他组织了“电影眼睛派”并逐渐充实了这种美学理论。

1925年他发表了《电影眼睛派宣言》,并摄制了统称为《电影眼睛》的杂志片,作为他的美学理论的范例。

他在宣言中把反对一切艺术虚构作为基本美学原则明确地加以宣布。

但是维尔托夫并不反对蒙太奇,他允许在保持镜头内容真实的条件下,运用镜头的剪接去发挥电影分析和综合现实的功能。

即肯定蒙太奇在纪录电影中的作用。

他认为概括生活首先是指纪录电影要把零散素材综合为整体,只在银幕上表现片断的、单一的真实镜头是不够的,还必须从题材上组织镜头,使它们完整地表现生活。

纪录片主观镜头

纪录片主观镜头

纪录片主观镜头从主观镜头的运用看纪录片的真实与表达,王右生,考试周刊2007年50期随着纪录片表现手法的发展和丰富,主观镜头在纪录片中的运用也多起来。

主观镜头对纪录片的真实性构成一定的威胁,但它一定程度上是真实的。

它是一种表示片中角色观点的镜头,是一种纪录片的艺术表达,丰富了纪录片的表现手法。

但对于主观镜头的运用应该谨慎、合理。

现在的一此纪实作品也逐渐摆脱原有刻板的拍摄、编辑模式,适度运用主观镜头,因此人们越来越多地对纪录片的真实和客观表示怀疑。

主观镜头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纪录片的表现手法,它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真实的。

什么是主观镜头主观镜头是相对于客观镜头而言的。

它是一种模拟画面主体(可以是人、动物、植物和一切运动物体)的视点和视觉印象进行拍摄、表示片中角色观点的镜头。

①当角色扫视一场而或在一场面中走动时,摄影机代表角色的双眼,显示角色所看到的景象。

这种镜头使用主观性角度,追求主观表现性,一般从剧中物体的视点出发来传递信息。

与客观镜头的分观纪实性相比主观镜头追求的正是这种不同寻常、出人意料的画面效果,追求的正是这种效果对受众视觉及心理的冲击。

当主观性角度所拍摄到的影像展现在荧屏上时,观众往往会惊讶于这种与通常所见不同的视觉和新理感受。

这样看来主观镜头的运用拓宽了纪录片表现的范围,使得纪录片鲜活起来,不再是枯燥的“说教”、“反省和批判”。

拟人化的视点,往往更容易调动观众的参与感和注意力,其明显的主观色彩,更容易引起观众强烈的心理感应,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或使观众和模拟对象进行情绪交流,获得共同的感受。

主观镜头不等于故事片的虚构主观镜头运用中,导演并没有主观干涉被拍摄对象,而是用特殊的视角。

如果制片人对拍摄对象进行导演,这样的场景是虚构的,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主观干预。

当然一部纪录片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客观,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我这里说的主观干预是强调他不存在摆拍和导演,不是虚构的情节。

主观镜头并不等于虚构,因为主观镜头只是转换一下拍摄的视角,虽然它也是在作者的想象中的,但或许它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我们还无法理解。

31部超经典记录片[内附下载地址]

31部超经典记录片[内附下载地址]

31部超经典记录片 [内附下载地址]1.《北方的纳努克》Nanook of the North 1922 美国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Robert J. Flaherty)的开山之作。

弗拉哈迪第一次把游移的镜头从风俗猎奇转为长期跟踪一个爱斯基摩人的家庭,表现他们的尊严与智慧,关注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并且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

弗拉哈迪所开创的这种拍摄模式直到今天仍为纪录片工作者所尊奉.ed2k://|file|[%E5%8C%97%E6%96%B9%E7%9A%84%E7%BA%B3%E5%8A%AA%E5%85%8B].Nanook.Of.The.North。

1922.DVDRIP。

DIVX—MDX。

avi|734654464|D1*******A785C75AD6B04DE1BBF695E|/2。

《柏林:城市交响曲》Berlin,Die Sinfonie der GroBstadt 1927 德国瓦尔特·鲁特曼(Walter Ruttmann)用一台摄影机和烂熟于胸的蒙太奇手法,奏响了一曲自然流露却宏大森严的视觉交响。

为后来的纪录片提供了绝佳的样本。

ed2k://|file|[%E6%9F%8F%E6%9E%97%EF%BC%9A%E5%9F%8E%E5%B8%82%E4%BA%A4%E5%93%8D%E6%9B%B2].Berlin。

Symphony.Of.A.Great。

City.1927.Dvdivx-Kinesis.avi|730755072|CF444CA63CCA76B4ED29000E7FD3E98C|/3。

《雨》The Rain 1928 荷兰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经典之作,影片表现了荷兰阿姆斯特丹这座美丽城市在雨中的风貌,充满了深蕴的诗意和清新的风格。

ed2k://|file|Joris。

Ivens。

—。

Regen。

(1929)。

DVDrip。

avi|167688192|4AF45E5832E234C84E07DB34A95D542C|/4。

2018宋崇导演教你拍微电影期末考试答案

2018宋崇导演教你拍微电影期末考试答案
D、文艺片节奏丰富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1下列关于情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1.0分)1.0 分
A、现代电影讲究情节的戏剧性
B、一个情节里可以没有故事
C、情节是严密的因果关系的链条
D、传统电影不讲究情节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2轴线是指()。(1.0分)1.0 分
B、故事叙述不流畅
C、结尾冗长
D、内容结构不完整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2关于潜台词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潜台词是台词的灵魂
B、台词的价值蕴含在潜台词中
C、潜台词对演员的要求高
D、潜台词是指台词的不同重音和语气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3轮廓光的高度是()。(1.0分)1.0 分
35剧本获奖的重要因素是()。(1.0分)1.0 分
A、包装
B、制作
C、演员
D、选题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6()类在各微电影类型中所占比例最高。(1.0分)1.0 分
A、广告
B、纯艺术表达
C、吐槽恶搞
D、城市宣传片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7微电影为什么不能有仪式表达?()(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6客观镜头是指第三者或旁观者的镜头。()(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7纵深调度可增加空间立体感。()(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8拍摄时只能在内线或者外线一方拍摄。()(1.0分)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018年宋崇导演教你拍微电影课后答案

2018年宋崇导演教你拍微电影课后答案
3【多选题】短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A、微短片
B、短片
C、中短片
D、长短片
我的答案:ABCD 得分: 25.0分
4【判断题】微电影具有成本低:短、小、快的特点。()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1.2 电影《龙头》鉴赏
1【单选题】
关于顾长卫导演作品《龙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主题不够深刻
D、情感表达不到位
我的答案:A 得分: 50.0分
2【判断题】纪录片最忌讳内容重复。()
我的答案:√ 得分: 50.0分
2.10 专题片的定义以及吸引观众的技巧
1【单选题】关于专题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题材样式多样
B、不可以使用主持人
C、可以情景再现
D、介乎故事片与纪录片之间的片种
1.1 微电影制作概述
1【单选题】在艺术表达这一类”微电影“中,哪种类型占比最大?()
A、爱情
B、剧情
C、亲情
D、动画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单选题】在“微电影”中,下列哪种占比最大?()
A、纯艺术表达
B、广告
C、城市宣传片
D、恶搞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A、主观镜头
B、客观镜头
C、半主观镜头
D、先验镜头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单选题】电影的基本细胞是()。
A、情节
B、三镜头法则
C、环境
D、音乐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3【单选题】“从任意位置客观便利展示一个对话或者场景”的镜头被称为()。

《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大纲

《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大纲

《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86504课程名称:纪录片创作英文名称:Documentary Production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64学时学分:4学分适用对象: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考核方式:纪录片作品先修课程: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本课程旨在建立学生对纪录片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纪录片的专业实作能力与技巧。

以辅导学生分组作业的方式,从实践中学习纪录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前期计划、拍摄与剪辑等。

让学生在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同时,能运用纪录片这一改造社会的有力工具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英文简介:This course based on professional production of documentary and supplemented with contemporary documentaries as course’s teaching materials. Group assignments on practical production will also help students to get better understanding on the carry out of a completed documentary project.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为编导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在学生的专业创作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学生需将摄影剪辑采访等基础专业知识运用到纪录片的制作当中,并最终小组团队合作完成一部纪录片。

学生在本阶段需培养1专业策划能力:能够进行资料搜集与田野调查,培养对生活的观察与洞见;能找到生活中值得拍摄纪录片的题材与人物。

2 专业制作能力:能在前期有清晰的策划思路,在拍摄过程中能够及时处理各种信息并调整拍摄方案,能够对纪录片进行专业的拍摄与剪辑制作,能够团队协作与良好分工。

3美学实践能力:了解纪录片文本、符号、美学与社会文化意涵,具备相关美学涵养与艺术能力,关注地区、族群、性别与阶级等议题。

电影眼睛论

电影眼睛论
墓穴被填平(摄于1921年的咯朗斯塔特) 鸣枪致敬(摄于1920年的彼得格勒) 追思仪式,脱帽致哀(摄于1922年的莫斯科)
6
非表演体系
主张电影摄影机是“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 的“眼睛”,反对叙事性电影,反对人为搬演, 排斥演员、化装、布景、照明和摄影棚中的艺术 加工,认为可以通过蒙太奇技巧重新组织自然形 态的实拍镜头,从而在意识形态的高度上表现 “客观世界的实质”。
9
特点: 1、坚Βιβλιοθήκη 纪录精神,反对主题先行。 2、追求反传统故事叙事模式,主张电影工作者 手持摄影机“在不知不觉中捕捉生活”,强调 对现实的即兴观察,追求现实感。
10
矛盾点: 排斥:非真实的影片素材 支持:摄影机对真实素材进行的“歪曲”
“电影眼睛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拍摄技巧:加速、显微、逆动、静物 活动、镜头运动,以及使用各种最出人意料的透视法——凡此种种,我 们认为并不是故弄玄虚,而只是充分利用的正常方法。”
1929年发表的《从电影眼睛到无线电眼睛》是“电影眼睛” 理论的全面总结。
前两篇文章主要强调观察记录,即电影视觉和电影写作;后 一篇文章主要强调蒙太奇,即电影组织。
2
简介
1923年,苏联首创的电影理论、创作方法和审美体系, 亦是苏联纪录电影的先锋流派。维尔托夫在1923年6月《列 夫》第三期发表了宣言性文章《电影眼睛——人——革命》。 创作观念:
电影视觉(我通过摄影机看) 电影眼睛 电影写作(我用摄影机在电影胶片上书写)
电影组织(我剪辑)
3
内容
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大致包括以下三点: 1、摄影机主体理论 2、非表演体系 3、蒙太奇构成体系
4
摄影机主体理论
“我们的出发点是:把电影摄影机当成比肉眼 更完美的电影眼睛来使用,以探索充塞空间的那 些混沌的视觉现象。”

纪录片观念与历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云南艺术学院

纪录片观念与历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云南艺术学院

纪录片观念与历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云南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绪论单元测试1.美国理论家()提出了“所有电影都是纪录片”的论断。

()。

答案:比尔·尼克尔斯2.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概念。

()。

答案:非虚构电影3.英国电影理论家约翰·格里尔逊宣称:纪录电影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

()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年,美国缪托斯柯甫公司拍摄了《李鸿章在纽约》。

()。

答案:18962.杨小仲是中国电影的开拓者之一,编导影片近百部,所以享有“”的赞誉。

()。

答案:百部导演3.1900年以后,八国联军侵华期间,许多外国电影摄影师前往战场拍摄了一些新闻纪录片。

如()。

()。

答案:法国人拍摄《日俄战争》;英国摄影师杰姆斯·威廉逊的《中国教会被袭记》;美国摄影师罗森塔尔的《上海南京路》4.商务印书馆拍的影片大体分为()。

()。

答案:新剧片;时事片;教育片;古剧片;风景片5.最早涉足教育电影业的是金陵大学的农学院。

()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是中国电影事业的拓荒者之一,有中国“纪录片之父”、“香港电影之父”的美称。

()答案:黎民伟2.第一个来中国拍摄人类学影片的外国人是美籍奥地利人()。

()答案:洛克3.我国第一代人类学家有()。

()答案:凌纯声;苦逸夫4.黎民伟拍摄了()等新闻纪录片。

()答案:《香港赛龙船);《香港风景》;《香港中西警察会操》;《香港足球赛》5.“电影救国”一直是黎民伟创作电影的最高理想,是他最核心的电影观。

()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1931年至1945 年,中国纪录电影的首要任务就是()。

()答案:教育2.联华公司拍摄的中型新闻纪录片《十九路军抗日战史》,记录了()。

()答案:淞沪战争3.中央电影摄影厂拍摄了()等。

()答案:《卢沟桥事变》;《空军战绩》;《淞沪前线》4.“满映”所拍摄的新闻片和故事片有哪些特征?()答案:恶意攻击抗日力量;美化“满洲国”军警;直接为日本在南太平洋的侵略活动“歌功颂德”;恶意攻击共产党组织5.日本提出了“满洲国文化之向上由电影起”的主张,目的是通过电影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化教育,宣扬日本侵略有“理”的谬论。

《纪录片创作》复习资料-刘忠波2012.12

《纪录片创作》复习资料-刘忠波2012.12

《纪录⽚创作》复习资料-刘忠波2012.12⼀、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判断)(⼀)、选择部分1、(1)()的出现宣告了纪录⽚形态的诞⽣,也是浪漫主义纪录电影美学的完美演出。

A.《北⽅纳努克》B.《摩阿那》C.《漂⽹渔船》D.《夜邮》(2)弗拉哈迪先后拍摄了()等探险式纪录⽚。

它为纪录电影提供了⼀种实践⾄今的拍摄模式,还开创了⽤影像来纪录民族独特⽂化的⼈类学纪录⽚类型。

A.《摩阿那》B.《亚兰岛⼈》C.《路易斯安那州的故事》D.《北⽅的那努克》(3)()的出现宣告了纪录⽚形态的诞⽣,也是浪漫主义纪录电影美学的完美演出。

A《北⽅纳努克》B《摩阿那》C《漂⽹渔船》D《夜邮》★考核知识点:罗伯特?弗拉哈迪和探险式纪录⽚2、(1)⾥芬斯塔尔的纪录⽚充满了政治宣教属性,1936年她拍摄了关于当年柏林奥运会的(),其拍摄动机让这部杰出影⽚成为服务于纳粹政府的法西斯美学的代表作品,也让她成为了⼀位饱受争议的纪录⽚导演,A《我们为何⽽战》B《普通法西斯》C《奥林匹亚》D《意志的胜利》(2)()这部影⽚记录了1934年9⽉4⽇⾄10⽇在纽伦堡召开的国家社会党第6届全国代表⼤会的实况。

导演莱妮·⾥芬斯塔尔通过出⾊的美学表达,试图通过电影来激发国民的强烈感受。

P35A.《摩阿拿》B.《拖⽹渔船》C.《铆⼯露西》D.《意志的胜利》★考核知识点: 莱尼?⾥芬斯塔尔《意志的胜利》、《奥林匹亚》3、1965年,苏联导演⽶哈伊尔·罗姆拍摄的代表作品(),基本上是由过往的影像资料汇编⽽成,也被称为思想纪录⽚。

A.《夜与雾》B.《普通法西斯》C.《我们为何⽽战》D.《意志的胜利》★考核知识点: ⽶哈伊尔·罗姆《普通法西斯》3、(1)直接电影的理论主张及实践理念包括()。

A.不介⼊拍摄对象B.⾼⽚⽐C.同步摄录D.⽆操纵剪辑(2)纪录者对被拍摄者施加影响⼒的隐性⽅式包括()。

A.不介⼊ B.被动跟随 C.减少摄影机对被摄者的影响 D.纪录者成为作者意图的实现者★考核知识点: 直接电影的实践理念4、(1)直接电影代表性导演包括()。

纪录片制作教程

纪录片制作教程

精心整理第一章纪录片概述第一节纪录片的界定一、什么是纪录片·中国纪录片的前身:“新闻纪录片”。

·1979,美国《电影术语词典》:纪录片、纪录影片,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

它具有一种吸引人的、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是从现实生活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作品的感染力。

·我国的定义:1.电视纪实作品:主要是指运用自然朴实的方法,真实地报道社会生活和人文现象,注重采访拍摄的方式,保持形声一体化的表形结构,记录具有原生形态的生活内容。

通过对生活情状,文化现象或历史事实的记录揭示生活本身具有的内涵和意蕴。

2.电视专题片:运用纪实手法,对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方面,给予集中地、3.纪录电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

二、我国对于纪录片的思考·我国根据叙事方式的差异把纪录片分为纪实型、创意型、政论型、访谈型。

(电视纪录片属于纪实型电视专题报道类节目)·20世纪90年代电视纪实作品勃兴的原因:·1.社会文化思潮转移。

·2.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

·3.大量优秀纪实作品的涌现。

·4.创作群体的崛起。

·5.电视界的重视。

一、二、实类、当代社会文化纪录类、其他。

·按题材和表现方法:时事报道片、历史纪录片、传记纪录片、政论纪录片、人文地理片、舞台纪录片、专题纪录片。

·按观众收视区域:适合全球观众收看的纪录片;本土纪录片;制作者职位表达自己的看法,不针对观众的需要。

·西方几种特殊的纪录片形式:特别纪录片、大型电视纪录片、微型纪录片。

第三节纪录片的片种属性一、表现对象的非虚构性二、内容领域的丰富性三、艺术手法的多样性1.2.3.4.1.2.3.细节可以结构整篇作品二、从人物塑造的角度讲:1.可以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2.可以展现人物心灵变化的过程3.可以在细节的对比中表现人物独特的性格三、从画面的造型角度:使画面形象更加具体、逼真、生动、感性,增强对观众的感染力,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尔雅网课宋崇教你拍电影课后答案

尔雅网课宋崇教你拍电影课后答案

第一章1.11.在艺术表达这一类“微电影”中,(剧情)占比最大。

2.短片可以分为(微短片、短片、中短片、长短片)。

3.电影是使用影像来讲故事的艺术。

(√)4.微电影具有成本低、短、小、快的特点。

(√)1.21.关于顾长卫导演作品《龙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

2.顾长卫导演作品《龙头》中出现的“举重”场景象征着生活的重压。

(√)3.顾长卫导演作品《龙头》揭示了中国人对生命的漠视与不尊重这一面。

(√)1.31.微电影创作规律遵循下列特点a.必须要有一个好故事,情节处理上包括启、承、转、合。

b.防止大场面和仪式表达、渲染。

c.细节要有感染力。

d.必须使用蒙太奇技巧打破时空,跳跃式叙述,加强表现力与节奏。

2.微电影的人物形象不需要突出。

(×)3.由于篇幅太小,微电影一般没有仪式表达。

(√)1.41.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2.微电影广告与广告微电影是相同的概念。

(×)第二章2.11.纪录片最根本的是(真实性)。

2.在中国,体制外的制片人被称为独立制片人(√)。

3.专题片是为电视台或者影视公司的某一个主题而使用纪实风格拍出来的影片。

(√)2.21.两极镜头指的是(全景、特写)。

2.在微电影拍摄时,要防止“三同镜头”,“三同镜头”指的是(同角度、同景别大小、同内容)。

3.中国的纪录片拍摄应学习国外记录片的情感表达方式。

(×)2.31.下列哪部短片的主题是对艾滋病儿童的关注?(《颍州的孩子》)2.什么样的题材才是永恒的、具有国际意义的?对一个弱势群体或一个民族生存状态的人文关怀,从中体现人道的精神。

3.纪录片选材一定要寻找本人与观众共同感动与共同感兴趣的题材。

(√)2.41.下列哪些属于纪录片选题的标准?a.个性化b.可视的,可以用电影的画面来展示,刻画场面、事实和人物c.故事性d.要有独特、生动的人物2.《中国梦365个故事》系列纪录片以一个个人物故事勾勒出了中国人民奋斗不息形象(√)3.好的纪录片不仅需要选题好,还需要讲好故事。

纪录片创作(第三版)第二章纪录片学派及创作方法演变

纪录片创作(第三版)第二章纪录片学派及创作方法演变

第二章 纪录片学派及创作方法演变
第一节从原始电影到《北方的纳努克》
电影诞生15年(1910年)以后,托尔斯泰的评论与高尔基 完全不同。他说:“电影应该记录各种不同状态的俄国现实。 必须用电影来反映俄国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寻求最虚构的题材 。”
重视艺术社会功能的伟大艺术家敏锐地认识到电影潜在的 巨大社会功能。
该理论强调电影的物质功能,认为“电影眼睛”比人的眼 睛更加完善,人的眼睛观察不到的客观世界,电影机镜头却能 观察到。
第二章 纪录片学派及创作方法演变
第二节 苏联“电影眼睛”理论与英国“纪录电影运动”
一、苏联的“电影眼睛”理论 (二)内容
第二章 纪录片学派及创作方法演变
第二节 苏联“电影眼睛”理论与英国“纪录电影运动”
由于是单色片,拍摄手法也比较简单,原始电影除了给人 惊奇之外并没有多少美感。单一画面构成了最早的影片。后来 才有几个画面连接成的多画面影片。纪录片从单镜头到多镜头 、从短片到长片、从简单娱乐到有影响的艺术,经历了20多年 的时间。
三位近代大文豪看纪录片的观感:
高尔基第一次观看电影后大为失望: “昨天晚上我去拜访了影子的王国。那是一个无声、无色的世界。在那里 ,每一样东西——土地、树木、人、水和空气——都沉浸在一片单调的灰色 之中。灰色的太阳穿过灰色的天空,灰色的脸上长着灰色的眼睛,树上的叶 子都是烟灰的颜色。那不是生活,只是生活的影子;那不是运动,只是运动 无声的幽灵……卢米埃尔用来展示他的发明的那间房子里灯光熄灭之后,幕 布上便突然出现一幅巨大的灰色画面,你凝视着它时,你看到了马车、建筑 物和千姿百态的人,全都一动不动地冻结在那里……但是,突然有一道奇特 的闪光掠过幕布,画面活动起来了。马车从画面深处的某个地方径直朝你驶 来,消失在你座位周围的黑暗之中……这种无声的灰色的生活终于使你感到 不安,感到厌烦。它似乎在向你发出某种包含着模糊的但是险恶的警告,使 你感到心颤。你忘记了你置身何处。种种奇怪的想象侵入你的脑子,你的意 识开始变得模糊,茫然不知所措。”

宋嵩导演教你拍微电影考试答案

宋嵩导演教你拍微电影考试答案

•《宋崇导演教你拍摄微电影》期末考试新姓名:班级:2015-2成绩:88.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影片设置悬念的原因是()。

•A、制造悬疑,增强影片氛围••B、避免叙事单一,剧情枯燥••C、增加看点••D、增加影片的张力,吸引观众继续观看•我的答案:D2下列关于纪录片拍摄中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拍摄时可以不考虑白平衡和色温的影响••B、可使用拉皮尺练习目测焦点距离,继而避免拍摄时焦点不准,图像模糊••C、用光时注意避免画面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度••D、电影拍摄是团队工作,要事先做好工作分配和安排•我的答案:A3长镜头理论是由()提出。

•A、希区柯克••B、普多夫金••C、巴赞••D、爱森斯坦•我的答案:C4下列关于纪录片说法正确的是()。

•A、纪录片的内容要高于百姓生活••B、纪录片制作要有国际视野••C、纪录片的表达可借鉴使用国外的方式••D、纪录片的拍摄要立足于本国观众的角度•我的答案:B5“毫无疑问,节奏是影片最基本的特征,同时也是微妙很少被研究过的特征”是()的言论。

•A、库布里克••B、摩西纳克••C、巴赞••D、马尔丹•我的答案:D6()第一次将特写运用于艺术。

•A、梅里爱兄弟••B、鲍特••C、普多夫金••D、格里菲斯•我的答案:D7关于现代剪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现代剪辑是碎片式的••B、现代剪辑是板块式的••C、现代剪辑有故事没有情节••D、以上都是•我的答案:D8电影界把一天中的()称为黄金时间。

•A、早上6点半-8点半••B、早上8点半-11点半••C、下午2点半-4点半••D、下午3点半-5点半•我的答案:A9微电影为什么不能有仪式表达?()•A、微电影篇幅太短••B、微电影的主题没有那么宏大••C、微电影多为小制作••D、仪式表达成本高•我的答案:A10不对称构图通过()来平衡画面。

•A、人物视线••B、背景••C、光线••D、构图比例•我的答案:B11场面调度是指()。

电影眼睛优选PPT

电影眼睛优选PPT

电影眼睛看不到真实世界
对实际生活的反映 永远是经过抉择的
局限性
轻视人眼
彻底否定故事片
事实上是宣传员, 但又不愿承认
Company Logo
参考文献
直[美接]罗电伯影❖特和·考真朱克理尔电景著影的郭和源青头春.纪译. 录片创作(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3镜头具有社会功能,它不仅能够客观地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够主动地改造现存事物。
《电影周报》、《电影真理报》的实践经验,诗人、音响实验师的才华,天才的创作力。 纪录片创作(第二版)[M]. 纪录片创作(第二版)[M].
2.《电影周报》、《电影真理报》的实践经验,诗人、音响 苏维埃政府需要制作持续的新闻片,“把艰苦奋战的情况不断的告诉人民,使他们团结起来”;
1918年加入莫斯科电影委员会,担任新闻片《电影周报》主编到1921年;
电影眼睛看不到真实世界
六拍,摄通 特过色❖日常[美生活]反埃映社里会变克化,·通巴过平尔凡事诺例表著现伟. 大张主题德。魁 冷铁铮译.世界纪录电影史 [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美]埃里克·巴尔诺著.
电影艺术自觉意识的里程碑———论维尔托夫《带电影摄影机的人》[J]. 1919-1934,制作了《革命节》、《内战的 》、《电影眼睛》、《前进吧,苏维埃!
“电影眼睛” 维尔托夫
第七组:杨柳青 程博 张豹 刘雨桦
Contents
生平 拍摄理论和特色
代表作 拍摄背景
局限性
Company Logo
生平
❖ 吉加·维尔托夫(1896-1954) 生于波兰
❖ 原名丹尼斯·阿尔卡谢维奇·考夫曼,以笔名吉加·维尔 托夫闻名于世,“电影眼睛”派创始人和代表人物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艺术系广编《纪录片创作》纪录片创作之电影眼睛在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加速现代化城市出现,新的交通工具变革激发艺术家对速度和时间的新概念,世界急剧变化使得艺术界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批人想要挽留住逝去的一切,一些人则为世界寻找新新的表达方式,弗拉哈迪拒绝工业文明,在遥远的地方寻找乌托邦,而狄加•维尔托夫Dziga Vertov (1896-1954)则讴歌工业文明,倡导在社会现实中去重构世界。

狄加•维尔托夫的贡献一,拓展电影纪实观念。

电影可以从被动的复制现实到积极主动的建构现实。

维尔托夫最早有意识地对现实进行重构,运用电影剪辑的手法,使得纪录电影从对现实的盲从到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

二,独特的纪录电影制作方式。

主“毫无意识的抓拍”,是“直接电影摄影”的先声,当时人们不相信不通过演员的表演也能制作出好电影,就连弗拉哈迪也是请人搬演,维尔托夫坚决弃用演员,将摄影机对准现实世界的人们,他相信不用演员也能拍出杰出的影片。

他用实际行动向世人宣告完全依靠表演的时代结束了。

三,在主客观之间打造一种平衡。

将拍摄的客观和剪辑的主观同置一处,用最客观的影像表达着最主观的主题。

维尔托夫的生平狄加•维尔托夫Dziga Vertov (1896-1954)出生于白斯托克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

他的父亲是图书馆馆员,同时经营着一家书店。

得天独厚的环境使维尔托夫从小就喜爱阅读,不到八岁他已经读了许多书,还自己动手写诗和科幻小说。

他天性桀骜,在学校一旦学习指定的某个课程,维尔托夫就非得跳过指定的部分,他说当他强迫自己阅读指定的部分时,就理解不了任何一个字。

长大后维尔托夫进入白斯托克音乐学校学习音乐,但由于德国军队入侵,他不得不中断了学业,与父母一起逃离故乡,安家于莫斯科。

吉加•维尔托夫原名杰尼斯•阿尔卡基耶维奇•考夫曼。

曾就读于心理神经学学院和莫斯科大学,十月革命后在莫斯科电影委员会新闻电影处任职,领导前线电影摄影组。

他最初拍摄的记录片都是反映国战争题材的。

之后,维尔托夫开始探索新的摄影和蒙太奇的手法,组织新的拍摄素材容。

1922至1924年维尔托夫主编电影杂志片《电影真理报》,由此成为联电影的领军人物,像以后的爱森斯坦等联艺术大师都曾是他的追随者。

虽然对于维埃政权充满极大热情,但是维尔托夫坚守的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政权,他努力的在政治和艺术之间寻找着平衡点,用艺术来表达他的政治乌托邦理想:一个和谐共处的现代化共产社会。

1924年,他创作出第一步电影纪录作品《电影眼睛》。

倡导大家去合作社买牛肉而不要去私人摊位。

当时联推醒新经济政策,私人资本本允许进入社会主义建设中,但维尔托夫没有对此宣传,依然保持自己的理想,后来斯大林掌权,新经济政策被社会主义五年计划取代,私人资本逐渐收为国有,这个正与维尔托夫的政治理想吻合,这一时期,他的“电影眼睛”理论日益成熟,1929年,制作《带摄影机的人》,总结电影眼睛理论,然而对于传统新闻片和剧情片的攻击让他树敌太多,处境艰难,被视为“形式主义”,1934年,为纪念列宁逝世十周年,维尔托夫创作《关于列宁的三支歌》,在片中未大肆宣扬斯大林,触怒当局,最终他被剥夺创作电影的机会,成为一名普通的剪辑员。

在革命时代需要极端,而和平时代需要温和派,但是维尔托夫就像弗拉哈迪一样坚持自己,寻找理想的乌托邦。

未来主义和构成主义的影响未来主义和构成主义思潮在“十月革命”前十年的联盛行,狄加(陀螺)维尔托夫(旋转)受到这两种思潮影响。

未来主义认为,20世纪的工业、科学、交通的发展迅猛,使得人类的精神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机器技术、速度竞争成为时代的主要特征。

因此,他们宣称追求未来,主和未来截然分开,否定以往的一切文化成果和文学传统,倡导在主题风格等方面采取新形式,以符合时代精神。

未来主义者认为一切都应以动力为核心,他们以机械美代替艺术美和自然美,机械化代表爱情。

因此,机械的喧嚣,电气的沸腾,现代城市的骚动,炸弹的毁灭性威力,就成了未来主义者灵感的源泉。

维尔托夫受到未来主义的影响,对机器表现出一种狂热的热爱。

联未来主义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也启发了维尔托夫,维尔托夫称之为诗歌中的电影眼睛派,马雅可夫斯基回敬他为电影中的未来派。

马雅可夫斯基认为诗歌在一个人接到或者了解社会任务之前就开始酝酿,而且要不间断的积累,只有拥有足够的原始资料才能写出好的诗句。

维尔托夫受到马雅可夫斯基的影响:1,创作立场上,艺术作品要服务社会主义建设,与时代同步。

2,创作步骤上,有长期的积累过程,从社会现实中发掘素材,通过对素材的研究提取本质,反对用以往的符号对素材进行处理。

3,创作原则上,要创造新的语言去表达新事物。

4,创作品格上,纪实主义的作品优于其他形态作品。

联构成主义1917年(持续到1922年)出现最初由联建筑家弗拉基米尔塔特林提出,他认为,艺术家必须成为熟练的工匠,学习用现代工业生产的工具和材料为无产阶级的最大利益服务,为生活本身带来和谐,把工作转化为艺术,把艺术转化为工作;在艺术材质的选择上尽量避开传统艺术材质,使用新兴的工业化艺术材质进行创作,抛弃油画颜料、画布等,使用金属、照片等新材料;艺术加工时对原有的素材进行重新结构,从而产生新意义。

示例第三国际雕塑新闻机关每天转一次行政机关一月转一次立法机关一年转一次维尔托夫受到构成主义的影响1,把新兴的电影胶片作为艺术加工的原料。

他认为蒙太奇意味着用摄录下的镜头“写”出电影,而不是选编说明“场景”(戏剧性倾向)的镜头,或是提供字幕发挥(文学性倾向)。

他彻底与传统的艺术材质决裂,把戏剧和文学抛开,开拓属于电影胶片自己的艺术空间。

2,通过复杂结构创造影片新的意义。

构成主义是联蒙太奇运动的基础,它同样强调的是镜头之间重构产生的意义。

维尔托夫在《带摄影机的人》中设计了套层结构,在摄影师、观众和社会大众之间建立起普遍联系。

电影眼睛理论电影眼睛=事实的电影纪录电影眼睛=电影视觉(我通过摄影机看)+电影写作(我用摄影机在胶片上写)+电影组织(我剪辑)。

维尔托夫相信电影眼比人眼更完美的机器眼睛。

因为摄影机以一种完全不同于肉眼的方式收集和记录各种印象,他认为电影眼的视野不受人的感知局限,能够比人眼感受到更多更好的东西,虽然人不能改善视力,但可以无限制的完美摄影机。

维尔托夫倡导在电影里利用一切可能的电影技术创造视觉奇观。

对于他来说,形式本身就是电影眼发现真理的手段。

如人跳下假山的过程被摄下,维尔托夫相信慢镜头不但记录下人跳下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它发现一个人在跳的过程中的心状态,这一点普通人眼是无法企及的,慢镜头等电影特技的使用不仅是形式上的创造,更为人们认识真理寻找一条新路径。

因此,维尔托夫推崇电影眼,运用一切技术的可能性来探寻真理,打破人眼局限,用机器去寻找真理。

无线电耳朵与卓别林和爱森斯坦这些默片时代大师们不一样,维尔托夫从一开始就对声音抱有浓厚兴趣,虽然大学学的是心理学,但他创办了听觉实验室,借助留声机进行声音录制剪辑实验,1923年,他在电影眼睛宣言《电影眼睛人:一场革命》中说到,“眼睛和耳朵的功能分别是:无线电耳朵——蒙太奇的“我听”。

电影眼睛——蒙太奇的“我看”。

公民们,你有生以来第一次得到这件合二为一的东西。

”,1931年,维尔托夫创造了世界纪录电影史上第一部实地录音电影《热情——顿巴斯交响曲》,他认为其重要意义是:解决现场录音的可能性;解决移动摄影中声画同步录音的难题;发明了轻便的录音设备;第一次录下工业领域的声音;不局限单纯的记录,而是声画之间产生交感;尝试多种声音混合,创造出声音交响乐效果。

此片在联引起轰动,遭到德国临时禁演,卓别林说自己从不知道机械的声音能被安排得如此美妙,维尔托夫是个音乐家,应该向他学习而不是争吵。

游走于主观与客观维尔托夫一方面强调捕捉生活,反对摆拍,另一方面他又推崇后期剪辑,通过剪辑创造新意义。

前期的客观记录和后期的主观剪辑之间存在巨大的裂隙,这使得他的电影眼理论备受争议,同时使得他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特点。

他主蒙太奇产生意义,但是将文学和戏剧排除在电影之外,提倡纯电影的概念,其基础就是“纪实”,他认为纯电影来源生活本身,而演员扮演的电影带有文学和戏剧的遗毒,不纯。

这与联蒙太奇学派之间产生了裂隙,相比之下,维尔托夫的作品纪实美学特征更鲜明。

对于纪实美学情有独钟的巴赞却与维尔托夫不一致,巴赞认为胶片有复制现实的可能性,所以电影要无限接近于现实(现实的渐进线),维尔托夫反对对现实进行复制,他认为电影技术的发展正使电影有了远离复制的可能性。

巴赞提倡保持时空的完整性建立电影的客观性(长镜头),而维尔托夫打破时空的连续性,进行蒙太奇组合赋予新含义。

相比之下,维尔托夫破坏现实的时空,因而缺乏纪实美学应有的客观。

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理论部主客观之间的分歧成为其电影中最大的审美特点,也正好影响了纪录片史上两个截然不同的流派。

创作观念上强调通过影像去发掘现实生活的真理,这一点导致真理电影的出现;拍摄手法上强调观察和出其不意捕捉生活,坚决反对搬演,这一点影响了直接电影的产生。

从素材到主题维尔托夫认为纪录电影应该建立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之上,在生活中发现素材,而不是从主题到素材,而是从素材中提炼主题。

维尔托夫在《电影眼睛团队的临时教育》中谈到:1,观察着必须密切注视环境、身边人,尽量将分散孤立的现象根据归纳的或者不同的特征连接起来。

2,将素材分类、组合,直到获得鲜明的主题结构。

在制作影片全过程中,维尔托夫强调剪辑意识贯穿始终,这提供了一种借鉴:三个阶段1,剪辑等于一份清单,罗列直接或间接与主题相关的材料(手稿、实物、照片、影像片段、书籍、新闻简报等)。

通过筛选使主题计划成形,变得清晰,并在剪辑中显现出来。

2,剪辑时肉眼对主题所作观察的概括。

一个拍摄计划是选择与整理肉眼观察的结果。

3,中心剪辑。

对电影眼纪录在胶片上的各种观察进行删繁就简的总结。

计算蒙太奇的组数,不断调整这些片断,使它们各得其所的形成一个有节奏的序列,经过混合、调整、删减,最终我们获得一种视觉上的平衡、一种视觉方程式,就像它本来应该的样子。

维尔托夫倡导在具体剪辑过程中要通过素材归纳、人眼筛选、电影眼组合这三个步骤来完成影片,无论哪个阶段都是通过素材的联系让主体自然浮现,而不是将主题强加给镜头。

维尔托夫对社会主义充满着激情,也在为政治服务,但是他的作品不同于许多先写稿子后配画面的政论片,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动力蒙太奇体系与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不同,反文学和戏剧的维尔托夫认为蒙太奇能够取代戏剧情节,两个镜头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建立在情节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视觉之上。

他注重两镜之间(间隙)在运动上的联系去重组影片,这一点与爱森斯坦运用语义学的东西来确立镜头之间的关系不同,比如说隐喻之类,他倾向于建立镜头之间直观的视觉意义,让没文化的观众也能看得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