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三个社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区“三个社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全区“三个社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20xx年6月9日在区一届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区“三个社区”建设工作情况,请予以审议。

20xx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全区社区建设工作以“服务社区、文化社区、美丽社区”建设为主线,坚持党建引领,优化管理机制,补齐工作短板,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打造“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的“升级版”。

区划调整以来,先后接待了省内外社区建设考察团36批次,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受到了国家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充分肯定。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强化“三个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

我们始终把社区党的建设作为“三个社区”建设的龙头。

一是在组织架构上,将区域化党建和网格化管理有效衔接,实行网格建支部、楼栋建小组。

二是在组织领导上,坚持社区党工委对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城乡社区全面贯彻落实。

三是在工作推进上,充分发挥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在全区社区建设中的领导和推动作用,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重大问题,有力保证了社区建设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在制度建设上,建立了区领导联系社区制度和区直部门服务社区等各项制度,在全区营造推进“三个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以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为目标,强化社区服务能力建设。

20xx年,提请区委、区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建设服务社区、文化社区、美丽社区的实施意见》等“1+7”文件,补齐社区阵地建设、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短板。

一是提高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抓住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契机,通过调剂置换、改扩建、租购等方式,加快社区“五中心一广场”标准化建设。

创新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运营机制,通过居民群众协商管理、委托社会组织运营等方式,提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利用率。

20xx年,调剂置换和改造天井湖、鹞山等5个社区综合服务设施10200平方米,受益居民3.5万户近10万人。

二是增强社区信息化应用能力。

实施“互联网+社区服务”工程,建设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重新划分社区服务网格620个,
采集录入相关信息51.3万条,归并社保、民政、计生等7个专业窗口,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处置。

目前,已有122项公共服务事项上线运行,累计受理群众服务事项12.52万件次,办结率达98%。

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让居民少跑路”。

实施“互联网+社区治理”行动计划,官塘、幸福、天井湖等16个社区运用社区论坛、社区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引导社区居民密切日常交往、参与社区事务、开展协商活动、组织邻里互助,探索网络化社区治理和服务新模式。

三是强化社区文化引领能力。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弘扬社区传统文化,培育心口相传的社区精神。

注重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推广“道德银行”,建立社区“好人驿站”,持续开展“好人”评选,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形成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守望相助的社区氛围。

建立居民公约、村规民约,打造XX乐大舞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居民群众的道德情感,外化为服务群众的自觉行动,不断提升居民文化素养。

四是提升社区矛盾预防化解能力。

完善居民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社区制度,设立社区“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发挥代表、委员了解民情、服务民众、化解民怨的积极作用。

总结推广职业律师、法官、检察官进社区开展专业服务的经验,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从源头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3 / 9
(三)坚持以“三社联动”为重点,激发社区治理主体的内在活力。

我们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多元参与为核心,不断推进改革。

一是优化社区治理结构。

在幸福等5个社区开展社区单元化治理试点。

按照1000户左右规模设立自治单元,组建社区居民理事会,建立了“社区—社区居民理事会—楼栋居民小组”的自治体系,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二是搭建社区联动平台。

结合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分步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建设,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组织运作、活动场地、活动经费、人才培养等方面支持。

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以社区为平台、以公益性为宗旨,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化、人性化的社区服务。

三是加快社会组织培育发展。

坚持登记和管理并重的原则,降低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登记门槛,积极把好社会组织登记关、备案关、年检关、评估关。

对成立公益慈善、社区服务等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对在城乡社区开展为民服务、养老照护的社区社会组织,采取简化程序等方式支持鼓励发展。

20xx 年,全区共孵化和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26个,成为整合社区资源、满足居民需求、承接政府职能、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成员。

(四)坚持以人才培育为保障,打造作风正、能力强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通过健全完善社区工作者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措施,打造一支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社区
队伍。

一是坚持“培训”和“引进”并重,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民主选举、购买服务、挂职锻炼等方式,配备和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建立常态化社会工作培训机制,鼓励和支持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推进现有社区工作者提升转型,逐步由社区工作者向专业社会工作者转变。

全区取得社会工作师资格的社区工作者已达218人,平均每万人口中有5.59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二是建立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保障机制和自然增长机制。

按照公正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完善科学有效的社区工作者考核评价体系,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考评结果作为岗位调整、绩效奖励和解聘续聘的重要依据。

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服务优质、充满活力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我区“三个社区”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主要有:社区行政管理与居民自治关系没有完全厘清。

社区居委会与公共服务中心一套人马,居民自治与行政管理融为一体。

少数主管部门习惯于过去的思维、工作方式,将大量的工作任务向社区下派,社区行政任务较重。

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社区工作者整体待遇不高,工作任务重,并且上升通道有限,造成社区工作者队伍非常不稳定,特别
5 / 9
是年轻人员流动较快,影响了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20xx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区深化改革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加快“服务社区、文化社区、美丽社区”建设步伐,努力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在社区服务居民上有新成效。

一是加快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

进一步落实《XX 区社区居民活动服务用房“十三五”规划建设方案》,通过小区配套、调剂置换、改扩建、购置等方式,对纳入20xx年度计划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进行提标升级,并及时向辖区居民开放。

二是继续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

全面推进“一口式”受理工作方式,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功能和数据更新,并督促相关单位将未上线事项尽快纳入社管信息化平台,逐步实现平台以外无受理。

积极启动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将社管信息化平台部署到农村社区。

组建全区网格化管理指挥调度中心,明确中心的职能定位及运行机制,实现区级事务统一受理、统一调度、统一流程、全程监督,积极提升社区服务效能。

三是做好农村社区发展规划。

总结20xx年西湖镇农林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成果,按照“一厅八室三栏一场所”标准完善设置,规划6个农村社区的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同步推进、协调发展。

(二)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在社区多元参与上有新亮点。

一是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积极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主线,以区域化社区党建为抓手,进一步创新载体、完善机制,为城乡社区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

推进辖区单位开展组团服务,与社区签订共驻共建、共建共享协议,充分调动辖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服务居民的积极性。

进一步推广社区民情五步工作法经验,突出民情工作“收集、分析、办理、反馈和评议”五个步骤,打造社情民意“直通车”,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二是深化社区服务网格化管理。

结合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探索实施A、B岗适度分离机制。

制定出台网格员管理办法,明确网格员工作职责,规范网格工作机制,积极建立信息采集、巡查走访、工作例会等相关制度,提升网格管理和服务精细化水平。

三是积极推进“三社联动”工作。

研究出台《XX区关于推进“三社联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加快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将中心打造成向社区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

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移,完善社区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推动社区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制度化。

(三)完善社区自治功能,在社区民主建设上有新进展。

一是深入推进居民理事会建设。

总结推广社区居民理事
7 / 9
会试点成果,全面完成居民理事会组建工作。

推动社区居民理事会发挥作用,结合社区工作实际,探索项目化的运行方式,引导理事会成员全程参与项目立项、实施、结项和验收。

建立健全社区居民理事会民主议事机制、民主管理机制、定期向社区“两委”报告制度、议事协商成果落实和反馈机制等各项工作制度,推进社区居民理事会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二是推进城乡社区协商工作。

积极总结西湖镇、东郊办、幸福社区、阳光社区、官塘社区等五家城乡社区协商单位的试点经验,将成功经验推广到其他社区,充分发挥试点成果示范引领作用。

督促各社区制定具体协商事项目录,规范协商内容,并结合协商事项的具体特点和要求,积极拓展协商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协商活动。

(四)加强社区文化供给,在社区文化发展上有新突破。

一是推进社区文化活动阵地综合利用。

实施公共文化设施提标工程,积极开展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体活动中心、群众文化活动广场等基础设施改造,消除基础设施不达标现象,确保实现全覆盖。

同时,积极做好文化馆、学校等公共文化资源免费开放工作,鼓励辖区单位文化设施与居民共享,切实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进一步提升居民文化素养。

二是培育社区文化特色品牌。

围绕不同层次群众需求,充分发挥好XX乐大舞台、社区文化活动月、百家宴等现有社区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社区文化服务质
量。

加大社区文化精品创作力度,结合社区特色开展文化社区、文化小区、文化楼院和文化家庭等创建活动,努力形成“一社一品”“一社多品”的大众文化品牌。

三是打造社区文化人才队伍。

依托区“两馆”文化资源,通过集中培训、网络教学、下基层辅导等多种方式,增强文化工作者综合素质。

力争到“十三五”末,每个社区拥有10支以上文化特色队伍,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5名,群众文化活动参与率达到50%以上。

9 /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