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揭露阻碍中医发展真相:不是中医不好,是中医挣钱太少
中医之困
![中医之困](https://img.taocdn.com/s3/m/a76e14b8dd88d0d233d46ab4.png)
专家称收费过低妨碍中医发展2009-10-1504:17:22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北京)跟贴45条手机看新闻核心提示:日前,中国科协第三十六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在北京举行。
与会专家认为,中医不赚钱是其阵地萎缩、人才流失、难以发展的重要经济原因。
专家建议将中医医院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增加中医院诊疗收费项目;对收费项目合理定价。
人民日报10月15日报道日前,中国科协第三十六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名中医药专家,就中医药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中医院收费过低问题,引发了与会专家的热议。
廉价导致中医院生存危机近日,北京市民吴女士因腿部感觉麻木,到一家著名中医医院针灸科治疗。
专家给她开了针灸、芒针等三种针刺治疗法,分三次治疗,总共只花费了60元。
其中针灸每针收费4元,芒针每针也仅9元。
“一个老头,三个指头”,“一根银针,一把草药”,中医问诊手法及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和传统中药饮片等,与西医相比,普遍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曾让中医药的美名远扬。
时至今日,却有专家发出如此特点难以保持的感叹。
“中医没‘钱’途。
”有专家感叹说,现在中医医院面临收病人就赔钱的尴尬。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院长陈珞珈对这方面的数字记得很牢:卫生部公布的2008年报显示,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综合医院为131元,而中医(综合)医院为101元;西医医院职工人均年业务毛收入达到20万元,中医医院人均只有14万元。
“全国有34万名中医医师,每人少6万元,这其中的差距太大”,照此下去,中医院将难以“生存”下去。
费用问题到底出在哪专家分析,中医院收费过低的原因有三:一是中医诊疗服务项目收费偏低。
比如,一个四肢骨折病人,中医小夹板才让收40元,西医打一个石膏160元,这种收费标准引导中医放弃中医疗法。
二是中医诊疗服务收费项目太少。
我国各级医院现行的收费项目有3966项,而中医仅占97项。
中医所列入的收费项目本来已显粗放和不足,而定价的过低和长期不变,更使起步晚、底子薄的中医院长期处于亏本经营、无力发展的地步。
中医走向衰落之根本原因及中医发展战略
![中医走向衰落之根本原因及中医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5b305958eff9aef8941e0660.png)
中医走向衰落之根本原因及中医发展战略一、中医之现状近年来,中医正迅速走向衰落,在许多地区,除市级中医院的业务相对稳定之外,区级医院及街道卫生院的中医业务大都十分冷落。
赢利者寥寥无几,亏损或濒于亏损者为数众多,因此,许多基层医院已相继取消了中医科。
有的医院虽然保留了中医科,但其目的只是为了在整体上保持科目的齐全,对于其是否赢利则并不寄于多大希望。
某医院原有职工近200名,中医科人数14名。
由于看中医的患者日渐稀少,中医业务难以为继,医院被迫裁减有关人员。
除针灸、按摩、理疗等项目保留4名医生之外,其余的人每月领取350元生活费,皆回家自谋出路。
如果说基层医院的中医业务不容观,那么,个体中医诊所的情况又如何呢?某日,随人去走访一位中医师,进入诊室,见其正在给患者打针输液。
环顾四周,竟然连中药柜也没看见,于是,问其何故?答曰:中医所获之利尚不及店面租金,又如何能养家糊口?改行久矣!一方面,许多正值年富力强、有多年临床经验的中医从业人员正在大量流失;另一方面,国家还在大批地培养新人。
相当多的学员毕业后难以就业,或从事医药保健品推销、或到健身娱乐中心去做按摩,由于此类工作并不稳定,许多人最终不得不弃医从商,另谋它就。
某中医学院学生,毕业近二年尚未找到工作,于是去卫生局申办个体行医执照,卫生局告之曰:已停止审批一切个人申请。
迫于生计,某生自设一诊所。
开业后不久,却偏偏遇上“整顿医疗市场、打击非法行医”活动,卫生局执法队收缴了某生的毕业证书,并要罚款三千元。
某生无奈之下,告之家人,其父叹道:家贫如此,供你读书多年已属不易,实指望你毕业后能为家分忧,谁知你不但难以自立,反而还要继续赔钱,既然如此,此证不要也罢!某生闻之,深感愧疚与屈辱,痛哭一场之后,将所有的中医书籍付之一炬,从今往后,誓不言医!现在,每二十家医院中,难得有一家独立的中医医院;每二十家个体诊所中,难得有一家独立的中医诊所。
中医机构萎缩、人才凋零,其衰落之状况,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门庭冷落车马稀”。
中医地位不断下降,发展面临困境。最大困境是,中医日益西医化,日益不姓“中”了
![中医地位不断下降,发展面临困境。最大困境是,中医日益西医化,日益不姓“中”了](https://img.taocdn.com/s3/m/5a51ac9f650e52ea55189897.png)
中医地位不断下降,发展面临困境。
最大困境是,中医日益西医化,日益不姓“中”了。
这主要体现在六个方(2010-11-27 17:23:04)转载▼标签:杂谈1.中医后继乏人。
据统计,全国中医医生1949年27.6万人,到2002年还是27万余人,53年没有增长;同期西医医生为8.7万和157万人,增长17倍;现全国共有医务工作人员520万人,中医药工作人员约50万人,不足1/10。
尤其可怕的是,许多中医基本上不会用中医思路看病,只会看化验单。
中医后继乏人。
2.中医教育日益衰退。
近些年中医教育严重西医化。
语言上,外语要求不低,中文要求不高,古汉语训练缺乏,许多学生基本不看、也看不懂中医古籍;课程安排上,中西医课时几乎相等;西医理论学习要求不低,中医理论训练严重不足,甚至《黄帝内经》等经典也不研读;技能培养上,西医实验不少,中医望闻问切等训练不多。
毕业后,学生普遍不会用中医思维看病,多半转行西医,或名行中医实以西医为主。
上研究生深造者,大都不是在中医理论及临床上提高,而是遵循西医教育方法,要求硕士做到细胞水平、博士做到分子水平才能毕业。
不少中医硕士、博士不会用中医理论与技能临床看病,难以称为真正中医。
3.否定师徒传承。
师徒传承是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传统方式,几千年来造就了一批批中医大夫。
中医的精髓和技能往往“只可心授、不可言传”,故自古师徒如父子,自当尽心传授。
但现行医疗制度,基本否定师徒传承,使其无立足之地。
纯正中医后继乏人,这已成中医发展的极严重问题。
现在,解放前留下来的全国著名老中医已所剩无几,均已达耄耋之年;50年代主要按传统方式培养的国内知名中医已为数不多,均已年逾古稀;其后主要按西医式教育培养的中医,在真正中医上有成就者甚少。
据统计,全国名老中医目前已不足300人。
基本能用中医思路看病的中医不过几万名。
我国不少师徒传承的民间中医,水平高、收费低、效果好,深受群众欢迎,但大都得不到正式承认。
现行执业中医师考试制度要求考西医知识,民间医生大都因西医知识不足过不了考试关。
哲学家谈中医存废:反对中医是因失去民族自信
![哲学家谈中医存废:反对中医是因失去民族自信](https://img.taocdn.com/s3/m/3d5a8bd9650e52ea551898e4.png)
哲学家谈中医存废:反对中医是因失去民族自信“学术界和社会上对于所谓中医存废问题,为什么几十年来争论不休?”“一些人提出反对中医的观点,基本是处于无知状态,反对中医就意味着反对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反对中医是毫无道理的”。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哲学界著名学者再度把目光聚焦在“中医存废之争”这个热点话题上。
东方的系统整体思维学术界和社会上所谓的中医存废之争并不是第一次,而是多年来存在的问题,争论了好几十年。
应该说本来这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成问题的问题,可为什么几十年来争论不休?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方克立说:“我想关键是在哲学理论上出了问题,在思维方式上出了问题,就是把西方重分析、重实证的思维方式,看作是唯一科学的思维方法,而把东方的系统整体思维、阴阳平衡理论看成是非科学的,甚至是伪科学。
”那么,什么是东方的整体思维?讲到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老先生打了一个有意思的比方。
他说,比如,中国人写通信地址通常是从大到小,先写国,再写省,再写什么市、什么县、什么村,最后是什么人收;而西方人写通信地址,则习惯从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
再比如,买东西找零钱,国外的商店习惯先找给你分,然后是元。
而我们喜欢先找整钱,从百元到十元最后是几角几分。
中医的思维方式,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它和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一样,强调一个整体的观察。
国家社科基金中医典籍研究与英译工程首席科学家罗希文指出,中医学整体相关的理论是用非常辩证的、科学的思维方式看待人体,这种观点不被西方所谓的正统医学承认。
所以,我们中国人有责任向全世界说明真相,如果不这样的话,人类的科学发展真的要进入一个非常不科学的状态。
近一百年来,中国医学为什么会遭到如此重大的打击,实际我们想起来也并不奇怪,历史上中国战败以后中国人的自信心没有了,认为中国所有的东西都是不好的,但是以医学为代表的情况正好相反。
为什么中医总被“黑”?中医人的“猪队友”太多
![为什么中医总被“黑”?中医人的“猪队友”太多](https://img.taocdn.com/s3/m/c6596733a417866fb84a8ebf.png)
为什么中医总被“黑”?中医人的“猪队友”太多许多人在问,包括业内,尤其是那些中医学子也会问,中医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容易被黑?1因为中医人本身估计现实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一次看中医被骗后,可能就让他一生都成了中医黑,且根深蒂固的那种。
对于这些人来说,我们无可厚非,只是唏嘘一些中医人的不好好作为,医技不行,医德更不行。
患者对他们来说,不是生命,而是敛财的工具。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学者刘明武曾说,不读圣经的牧师见不到,不念佛经的和尚也没有,不读《内经》的中医却不难找。
很多人更是看了几本中医书,就能堂而皇之行医救人,还大包大揽,称自己能治好多种疑难杂症,把自己的三脚猫功夫武装成道行高深。
盛名之下,必有自投罗网。
还有那些打着中医旗号招摇撞骗的养生大师和神医高手。
“太医”刘弘章、“排毒教父”林光常、“绿豆神医”张悟本、“神仙道长”李一、“百变神医”刘洪斌……前赴后继,堪称养生界一大“景观。
”他们通过与名人合影、上电视台讲课等方式为自己贴金,不论实际疗效如何,都把自己吹得神乎其神。
这些人每出来一个,就给中医抹一次黑,就让患者对中医加一层误解,当然最后自食恶果的还是他们自己。
让人唏嘘的还有真中医。
他们拼尽全力想要发展好中医,可是一大群源源不断的“猪队友”却总是在破坏他们辛辛苦苦的努力。
他们却无法逃离,哪怕他们不认可这些中医,可是他们的名字竟也叫“中医”。
中医学的门槛很高,中医人的门槛又真的很低。
2因为中医学本身有人说,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中医错就错在其理论太先进,太深奥,一般人理解不了。
哪怕一些业内人士,可能学到老,也进不了中医的门。
所以,为什么一些老中医也让人不可信,因为他们只是变老,可是中医技能却没有变好。
可想而知,遇到这样的中医,自然而然治病的效果也不是太好,患者的反馈不仅自己抓狂,也会向中医发狂。
普通老百姓更是不用说了。
对于中医那些什么阴阳五行、虚实寒热,听上去估计就脑袋瓜子疼,条件反射就想回避。
抵制医学专业的话术
![抵制医学专业的话术](https://img.taocdn.com/s3/m/026bf20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7.png)
抵制医学专业的话术
反对中医专业的话术
1、中医无效,全靠自身恢复。
2、喝某个中医开的药没用,所以中医是不好的。
3、理解不了中医的治病原理,阴阳五行理论太过玄妙。
所以中医不科学,不可信。
4、中医治疗新冠的人数比西医治疗新冠的人数少,所以对比治愈率不可信。
5、张伯礼院士是中医,但是在抗疫期间做了手术,所以,说明中医对疾病无效。
6、防护服,各种检测设备都是西医理论研制出来的,所以中医人使用的话就会侧面反映出中医人也不信中医。
7、中医药破坏生态环境,导致一些物种濒危
8、吃中药伤肝肾,所以除了不能治病,还会有坏作用。
9、中医只能养生不能治病。
浅谈中医衰落的真正原因
![浅谈中医衰落的真正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633444d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2.png)
浅谈中医衰落的真正原因只要是了解中国文化的人都知道中医是什么概念?那是中国文明五千年的璀璨结晶啊!为什么14亿人目前的身体健康确选择信任西医呢?难道是国家不重视中医发展吗?非也,可以很负责的说目前是历朝历代最重视中医发展的年代,专门设立了中医药管理局,专门设立了中医科学院、专业学校几十所,专业的医院上千家、投入的人力物力为历史之最,但效果呢?效果得出来的答案恰恰相反。
下面我就个人的见解随便聊聊供大家茶余饭后思考:一、技术落后。
东汉时期的华佗就发明了麻沸散进行手术治疗了,他的麻沸散估计百分之九十的人会理解成西医的理念,这完全是错误的理解,因为中医里面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包括中药、针灸、脉诊、拔罐、耳针、推拿、艾灸等等,而目前的所谓中医(有中医资格证的人)几乎百分之九十的中医只会中药几个方子,这就是为什么目前中医分科的笑话,提出中医分科的人就是那种祖传几个方子可以治疗某些方面的有限的几种病的人,也是那种打着中医世家的名号不学无术的人提出来的,如果你让他做全面的辩证论治的话,那他不经常出洋相吗?一分科有祖传的几个方子他就可以冠冕堂皇做他的专家他的大师了;华佗的麻沸散用手术的方式是因为病情的需要,有一点有文化人都知道的,根据解剖学的原理,所有的中医(用中药)与西医(无论是输液还是吃药)全部是通过血液循环来进行的,由于病灶集聚太多如果仅仅是吃中药的话,哪怕是辩证论治到位,药方处理得当的话,也会因为仅仅靠血液循环过去一点药效只能是杯水车薪的局面(这就是类风湿骨病变成不死癌症的原因,因为韧带与骨骼没有血管吃药管用吗),所以华佗就会考虑用最直接的方式处理,再配药物治本,这其实就是绝大部分人理解的中医效果慢的情况,同时这也是中医技术衰落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医治病真的慢吗?那我也想讲一下我遇到的事。
应该是在我上高三的时候闹扁桃体发炎,当时很严重,咽口水都疼,医院建议输液一周,但是当时时间紧张,我妈就带我找了我们那的一个中医,应该有八十多岁了,花白的头发,很慈祥。
谁来拯救中医——中医高手在民间
![谁来拯救中医——中医高手在民间](https://img.taocdn.com/s3/m/e93d669a83d049649b66584e.png)
谁来拯救中医——中医高手在民间中医有多少秘密没有被人们发现,谁也说不清楚。
中医有多少特效的好处方没有被利用谁也不了解。
中医每天都有秘方再消失,在被人为的带进了棺木,更没有人去统计和挽救,中医作为中华民族健康的瑰宝和守护神,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立下不朽的功绩,已到了需要拯救的边缘。
谁来拯救中医;只有靠你,靠我,靠大家。
说起中医人们既恨又爱,恨她是因为医疗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假冒伪劣的中医医生和产品,还有很多江湖医生【无论什么医生】都打着中医祖传秘方来抗人,害人和骗钱。
还有些人打着中医大师的招牌在故弄玄虚的告诉患者这是什么宫廷秘方,或这是某名人都使用的秘方【请名人来代言】等来忽悠患者,病人花了很多钱,吃了一点效果都没有,这些坏人把中医搞臭了,所以很多被骗的人都恨中医。
在中国和世界各地还有很多人热爱中医的人们,他们受惠于中医,因为中医治好了他们的病,也救治过他们的生命,所以他们是中医学的维护者和崇拜者,正因为有这样一群忠实的,誓死捍卫中医的崇拜者,所以中医不会倒下和消失。
虽然中国现在的中医现状不是太好,【身怀绝技的民间医生生存更加艰难】几千年的魁宝不能作为国家的主流医学来推广和普及,医学界腐败,药品商人与医院勾结,专门坑害这些毫无防范和防备能力的患者,来者具‘宰’之,什么药贵,什么药能挣回扣就开什么药,不管病人的·死活,只要能挣钱,他们就敢下手且绝不手软。
如果说很多病人是这些医生给药死的或因吃错药而至病情加重一点都不为过,部分医生已经丧失了人伦,他【她】们为了钱什么缺德事和坏事都能做出来。
医药官员的腐败导致了中医科研成果的消失,有多少民间的验方秘方及特殊的治疗方法都被他们人为地制止。
民间的治病绝招几乎被变相禁止;尽管中医在艰难的前行,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我想这毕竟是暂时的,国家在一天天好转,那些卫生界的贪官污吏和阻止中医前行的人必将受到严惩和人民的唾弃。
中医在我们的心中是神圣的,我们说中医好,那么就要给你一个理由,这个理由就是中医运用最简单的治疗方法,【不用任何器械】确有极高的治疗效果,【可治好很多种疑难病】中医很简单,简单到无论对任何疾病都有可能用一味药,一根针,一个点穴或在穴位上放点血就可解决所谓的疑难病,其治疗速度非常惊人,对于痛症基本上都可以立即止痛,2--3分钟内【笔者曾首创中医快速治法】这部著作里详细介绍了多种快速止痛方法。
中医面临的四大困境是什么?
![中医面临的四大困境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e73f227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4e.png)
中医面临的四大困境是什么?如果作为一个中医不能够清醒的认识到中医面临的困境,就不会找到中医的出路。
下面我就讲一下中医面临的四大困境。
困境之一是继承难!中医历经数千年的发展,理论不断完善,防病治病的经验也是日渐丰富的,全面继承历代优秀的中医理论和经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但是由于年代跨度比较大,医学流派又很多,文化变迁大,文献浩如烟海,由于每个人的继承能力有限,又不可能在自己的一生中掌握如此众多的中医知识,因此中医继承工作异常艰难,所以说继承难成为当代中医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
第二个困境是发展难!因为继承是发展的基础,但是数千年来所有中医都是从相同的经典著作开始,重复着基本相同的继承方式,等到了相当的年纪才能够用好先前医家的思想经验,结果是需要学习掌握的内容越来越多,以至于一生也学不完、用不好,继承都继承不了,哪儿还有精力去发展?继承难挤掉了用于发展中医的时间,所以说中医学体系自从创立,一直都是在缓慢的发展,因此发展难成为了当代中医面临的又一个主要困境。
老是重复着相同的模式,中医整体水平的发展很慢,近百年来可以说中医在理论上确实是没有什么新的创新。
第三个困境是成为名医难!成为名医不但需要熟读中医经典和历代医家积累的汗牛充栋的医学文献,而且还必须经历过漫长刻苦认真的临床锻炼,从坐冷板凳开始到成为大家公认的名医,需要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这个过程实在是太漫长了。
因此如何缩短成为名医的过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成长为名医难是我们当代中医面临的第三个困境。
第四个困境就是生存难!疗效是任何医学体系生存的根本,任何时候每个中医个体都存在生存竞争,技术水平高,临床疗效好,那么他的生存状况就好。
在西医没有传到中国之前,整个中国只有传统医学,所以说中医的生存可以说是一种无竞争生存,比较容易,它垄断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健康、保健,所以说它生存的比较容易。
而在西医伴随着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以后,中医则伴随着中国文化的衰弱,其生存的土壤变得日益贫瘠,西医日新月异的进展带来治疗效果的提高,不但争夺了中医赖以生存的患者,其简明易学的特点也动摇了人们学习古奥难懂的中医的热情。
白岩松谈学医、医德、医暴
![白岩松谈学医、医德、医暴](https://img.taocdn.com/s3/m/3f7db1ac770bf78a652954b4.png)
[社会课堂]白岩松谈学医、医德、医暴提到白岩松,大家一定都不陌生。
他是央视记者,也是全国政协委员,还是前卫生部聘的健康宣传员。
他一直很关注医改相关信息,也做过很多医患纠纷的专题、演讲。
他的见解受到广泛赏识。
我们汇总了一些他关于学医、医德、医暴、医改等问题的见解。
您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呢?学医:医生是功德无量的职业4月12日白岩松来上海交大演讲,火爆程度超乎想象。
有学生表示,现在医疗环境比较差,您说现在这么多杀医事件,对于我们来说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要保持冷静,继续前进。
您又说有的时候坚持就是一种失败。
我们在这条路上要学10年甚至更久,从您的角度来说我们到底应该何去何从?白岩松回答:“选择学医的是你不是我,因此当初一定有你的理由,刚走了这么远你就放弃当初的理由。
第二个学医为什么这么长?有人开过这样一个玩笑,说当兵18岁,结婚男的22,为什么?因为敌人比女人好对付。
学医为什么这么长,因为其它的领域学短点损害没那么大,学医是要对付生命的,所以要学得足够长。
中国有两个职业后面带德,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就是师德和医德,一个是维持人们的精神健康,一个维持肉体健康。
这个职业本身就是功德无量的职业,但是往往也是受苦最多的职业,上帝牛吧,钉十字架上了,因为你有这个职责,否则怎会加德字呢?”提议设立“医生日”,旨在尊敬和反省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两年来他唯一一个相同的提案是设立“医生日”。
他说:“的确从设立教师节之后,85年国务院下发通知,以后原则上不再设立相应的针对某一个职业的节或者日。
但是问题是社会不断的在前行,问题、挑战变得越发明显。
中国有两个职业带德,一个是师德,一个是医德。
教师节起到很好的作用,社会尊重这个职业。
可是现在我们的医患关系到了什么地步?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设立医生日。
一方面,形成社会对维护我们生老病死的医生职业的尊敬,另一方面,也让医生去思考、反省,如何把自己的职业做得更好。
”医德是对医生最高的评价而有关医德,白岩松去年在西安曲江举行医学研讨会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1976年时,我爸一直在咳嗽,偶尔吐血,但是一直没治,后来去天津出差,我妈就嘱咐他一定要去看看病,结果医生一看病知道坏了,是癌症,但是他没有直接告诉我父亲,而是告诉他你必须住院,我爸就急了,把火车票掏出来给他看,那医生说,不行,你等一下我去找我们的领导,就在医生找领导的时候,我爸给跑了,结果晚上我爸在火车站等车的时候,发现门口停着一辆救护车,下午给他看病的医生看到他,急匆匆地跑过来说,赶紧上车。
别去学中医了,年轻人,这不是你的菜!
![别去学中医了,年轻人,这不是你的菜!](https://img.taocdn.com/s3/m/755cacc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2.png)
别去学中医了,年轻人,这不是你的菜!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了然学堂中医香吗?香!电视电影里,很多老中医,一根针,一把药救人于危难,死者再生,病者立起,众人翘首,老中医淡泊名利,杳然而去,去了还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不就是我们的理想吗?济世活人,俨然华佗再世;仙风道骨,一身两袖清风。
还有什么技艺,令人如此惬意?还有什么学问,令人心潮澎湃?然并卵,这是现实吗? 1,学中医不赚钱。
啥?你说啥?不赚钱?现在哪个医生不是赚的盆满钵满的?这?是真正的中医吗?进过医院的都知道,一个感冒,进门就是验血,验尿,再甚至来个肺部扫描,多则上千,少则上百,你这中医算个啥?一个药方,三五块钱,收拾了,药店还嫌药量这么少赚不到钱,不愿意卖。
你却啥药都没给,只是开了个方,收诊费?收多少?动动嘴皮子而已嘛。
啥?给陈坤他娘看病的不是诊费12000元,药方就十块钱豆腐吗?陈坤:突然学会中医、成为中医粉的奇妙经历这?对不起,哥还要养家。
这种能出12000元诊费的,让我等等,等等看,等我头发胡子白了有身行头,再看。
那你可以卖药赚钱啊?对哦,这个可以有。
一副药方,几付也要几十块,积少成多嘛,要不了几十年也能赚个盆满钵满的。
啥?可以加点贵重药材里面?也对哦,什么三七,鹿茸,人参的,反正吃不死人,多加点,怕个啥?管他有效没效,最多就是上上火,一碗绿豆汤的事。
好,下次你来看病我就这么整!@#¥%你也可以扎针收费啊?扎一次收个几百上千的,再立一些名目,什么美容的,减肥的,壮阳的,丰胸的,收费越高,越可信,品质吗!这个可以有!有钱人的钱,谁不愿意挣?最好能多扎几次,按疗程收费。
一次能解决的,扎三次。
三次能搞定的,扎十次,十次一疗程,一疗程收个万儿八千的。
什么?可以按针收费?这个?也可以有。
一个穴位能解决的,扎十个穴位,那就是十针。
一针能搞定的,每个穴位扎十针,再来个几十个穴位。
按针收费,多好啊,全身365个穴位,一趟水下来,也能收个万八千的,最好全身扎满,十全大补啊!你?你这?做金丝缕衣吗?你这不是按针收费吗,扎一针好了,你嫌少;扎多了,你嫌是做金衣,那你告诉我扎多少针才好?@#¥%2,你有证吗?医生,就是你上次建议我吃那个什么药,吃的我拉肚子,你这药开的是不是有问题?问题?没有问题啊,拉肚子正常现象!别人吃为什么不拉,我吃了就拉呢?你身体体质不一样嘛。
白岩松:健康中国需要中医
![白岩松:健康中国需要中医](https://img.taocdn.com/s3/m/fff4d2753b3567ec102d8ae2.png)
龙源期刊网
白岩松:健康中国需要中医
作者: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2018年第09期
“小时候姥姥会拔罐、会刮痧,那时候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家庭医生’,现在还有几个家庭有像我姥姥这样的‘家庭医生’呢?”白岩松说,“在健康中国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基础上,中医药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在近日召开的春播行动第五届高峰论坛上,中央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了一番关于中医的话,引人深思。
对话交流中,白岩松对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避免抗生素滥用的话题颇感兴趣,“我一直在关注抗生素濫用。
”白岩松还说,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医医师数量显著增加,而中医医师数量增长相对缓慢,这与老百姓的需求不相吻合,“民众对中医的需求还在,健康中国需要中医。
”。
中医为何没落
![中医为何没落](https://img.taocdn.com/s3/m/312bb08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0a.png)
中医为何没落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曾经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医却面临着逐渐没落的困境。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首先,教育体系的变革是导致中医没落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代教育体系以西方科学为主导,从小学到大学,自然科学、生物医学等课程占据了主导地位。
中医的理论体系,如阴阳五行、经络气血等,与现代科学的教育框架难以直接融合。
这使得年轻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中医的接触和理解相对较少。
而且,中医教育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一些中医药院校,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中医经典的学习不够深入,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
学生往往在理论上有所了解,但在临床实践中缺乏足够的经验和能力。
其次,社会认知的偏差也对中医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中医是一种古老、神秘甚至有些“玄乎”的医学体系。
对于中医的诊断方法,如望闻问切,有些人认为不够科学、准确。
而对于中药的疗效,由于其作用机制相对复杂,不像西药那样有明确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容易让人产生怀疑。
这种认知偏差导致许多人在生病时首先选择西医,而不是中医。
再者,中医的发展受到了现代医学的冲击。
西医借助先进的医疗设备、科学的诊断方法和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表现出了较高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比之下,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更多地依赖医生的个人经验和判断,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这使得中医在与西医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另外,中医的传承面临着困难。
许多名老中医的经验和技艺未能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扬。
中医的传承往往需要师徒之间长时间的口传心授和实践指导,但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这种传承方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而且,一些年轻的中医从业者缺乏足够的耐心和毅力,不愿意深入钻研中医经典和传统技艺,导致中医的精髓难以传承下去。
中药的质量和监管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中药的质量参差不齐,种植、加工、炮制等环节缺乏严格的标准和规范。
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甚至在中药中掺杂使假,严重影响了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西医之争:中医不除,愚昧不止
![中西医之争:中医不除,愚昧不止](https://img.taocdn.com/s3/m/296cc88176eeaeaad1f330e6.png)
中西医之争:中医不除,愚昧不止早就有人在后台问过我对中医的看法,我一直不愿意写关于中医的文章,理由是我不是学医的,对中西医都知之甚少,写自己不了解的领域,怎么说都不妥,如果说了外行话,那岂不是贻笑大方昨晚开始,一个网友不停地跟我说中医不可信,是假的,到了今天早上还留下大段留言,用陈寅恪,傅斯年、巴金等大家反对中医的言论作论据,最后的结论是:胡老师被糟粕传统文化毒害至深,中医不除,愚昧不止。
中医灭亡之时,就是中华复兴之日。
传统文化并不都是糟粕,比方说中医,我觉得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之一,尽管这些年被大量的水货神医所玷污了清白,如绿豆治百病之类的神棍对中医真是贻误不浅。
但仅因为有大量水货的存在就否定中医,我觉得是非常不妥的。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有用和无用,西医有西医的长处,但并不能因为西医科学性强于中医,就对中医全盘否定。
我从来不反对拿来主义,比方说西医,真的很好,世界人民看病还是要依赖西医,这我从来不否定。
而且家人及我生病,我还是先看西医,西医治疗效果不好或者没有效果时,找到货真价实的中医看看,也是治病的一种途径。
死也不看中医的观念,在我看来才愚蠢,看了没准真治好了,为何因为排斥就不信呢不仅自己不信,还非要别人不信,这不仅仅是不讲理的表现,更是固执愚昧的表现。
我对中医持一种谨慎相信的态度,不是所有的中医我都相信,一般吹牛能治百病的神棍我绝对是不信的。
中医绝对不能治百病,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一定有毒,这是常识。
一个真正的中医,他对治病也持谨慎态度,望闻问切之后,能治则治,病入膏肓者不能治也坦言。
中医最大的缺点是缺乏科学性,比较虚,什么气血经络之类,好多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法证伪。
中医的治疗手段方法多来自于经验积累,缺少或没有实证性,不能像西医那样用科学手段来清楚地说明病因和进行治疗,这是中医的短板,但是不是中医就一定是骗人的,是假的,是无用的呢我和身边的朋友都亲历过中医的神奇。
有朋友多年的不孕,西医看遍都没用,最后找了一个老中医看了,吃药一个月后怀孕。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反对中医?-Zi蓿的回答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反对中医?-Zi蓿的回答](https://img.taocdn.com/s3/m/a561df0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d.png)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反对中医?-Zi蓿的回答我是学中医的,当初选择中医就是因为领略过中医的神奇和广博,因此我先要充分肯定下我们的祖国医学——中医学。
中医讲究顺其自然,天人合一,以人为本,通过调节人体及其环境的阴阳平衡来达到整体统一与辨证论治。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屠呦呦从晋代葛洪的《肘后救急方》中汲取灵感提纯出青蒿素,还是奥运会上菲尔甫斯背上的被称为“东方妖术”的拔罐印,都只轻微揭开了中医世界的冰山一角。
至于为什么有人反对中医,我不想作过多的批判,大概是因为他们不懂吧,但不可否认的是,近现代以来,是中西医碰撞交流时期,中医的优点凸显出来的同时,不利其发展的因素也显现出来。
以下简单列出几点:1.医巫同源。
中医深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如中医与算命同源于经典《易》,因此中医里的阴阳五行容易被人和算命里的阴阳五行相混淆,认为中医玄而又玄,事实上,中医继承的大部分是《易》的精华,而算命继承的大部分是糟粕。
算命的招摇撞骗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中医阴阳五行理论的推行,甚至让一些人将中医与招摇撞骗等同起来。
2.教育铺垫。
我们从小接受教育的是以实证理论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育,而西医正是自然科学发展的产物,人们接受起来自然不困难。
而中医里的藏象、阴阳五行、气一元论、精气血津液神等基础理论却没有什么教育为它铺垫。
很多人认为,不能被实验证明的东西就是非科学的。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你能说还没被证明是对的东西就一定是错的吗?其实,接受中医不仅要有自然科学知识,还需要有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深刻认识和对生命本源与广博的深刻理解。
3.以偏概全。
不论中西医,医均有良粗谬庸之分,其中中医诊断借助现代仪器较少,大多靠医生的经验积累和望闻问切,因此个体之间水平差异很大。
不得不说,中医大家是有的,但那些庸医的存在往往害人不浅。
一般而言,人都容易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倘若遇到一个庸医,或是因为自己不会选择良医,治疗效果不好,也就容易以偏概全,丧失对整个行业的信心。
央视主持白岩松写《病中感悟》引发国人强烈共鸣!
![央视主持白岩松写《病中感悟》引发国人强烈共鸣!](https://img.taocdn.com/s3/m/1d11d10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8.png)
央视主持白岩松写《病中感悟》引发国人强烈共鸣!白岩松,央视金牌主持人,咱们老年朋友应该都不陌生。
白岩松曾在疾病中有着和死亡最近的距离,当康复之后,他提笔写下来这篇《病中人生——不请自来的感悟》。
文中将生命、健康、时间说的非常透彻,大家或许都能从中获益,现小编将此文送给大家,一起来看看~病中人生—不请自来的感悟白岩松01.疾病就像是一场战争来的没有预兆在人的一生中,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几次惨烈的战争。
或因为情感的重创或因为亲人的离去,还有理想的破灭甚至是因为一场疾病。
对于我来说,几年之前,这场面对自己的战争来得似乎没有预告。
人群中总有一种说法,本命年该如何如何,我一直对此说法将信将疑。
但1992年是我的本命年,而内心的战争偏偏在这一年爆发,难怪我的一些朋友会将这一切挂上钩,抱怨我过年时不系上一条红裤带是个很大的错误。
其实在此之前我一直属于睡眠非常好的那种人,但极度不规律的单身生活却在为身体制造隐患。
进入1992年,打击先从肠胃开始。
有一天傍晚出去看话剧,时间紧就在路边小吃摊解决了晚饭,从这一年的4月起,我为一家出版社赶一个书稿,书名是《动荡节拍-中国流行音乐现状》,出版社催得很紧,我也丝毫不敢松懈,十来万字二十多天就写了出来,自然是将休息时间都搭了进去,严重的用脑过度又为失眠打下了更重的伏笔。
02.生活不规律,严重用脑过度后灾难不知不觉降临我睡的最后一个好觉现在记得清清楚楚:是当时欧洲杯足球赛丹麦对德国那一夜。
第二天第三天的夜晚依然是这样,再到后来,是迷迷糊糊了一小会儿,可凌晨时分就醒来,然后怎么也睡不着,这比刚开始时睡不着还可怕。
就这样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
白天头晕,眼睛见不得光,饭量更小了,情绪开始极度地不稳定,书和电视都没法看了,整日坐立不安。
事态进一步恶化,北京开始进入酷暑,宿舍里只靠头上大大的吊扇,每夜轰鸣转动,好带来少许凉风。
加上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一天不如一天,终于到了整夜整夜睡不着的阶段。
中医靠治病收益不靠卖药赚钱才是良性循环
![中医靠治病收益不靠卖药赚钱才是良性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3ff94a1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2.png)
中医靠治病收益不靠卖药赚钱才是良性循环中医靠治病收益不靠卖药赚钱才是良性循环浅谈亟待改善的中医现状作者:哈老乐中医院也是被逼得有名无实,不按中医套路开方,因为那样可能没有钱赚。
不能全怪医生,多数医生也是所迫;治病不开大方的大夫由于效益不佳,医院根本不能用。
现在很多医院开药潜规则是开药捆绑销售重复销售,例如3付药可以治好的病,他给你开10付。
所以花钱多不治病就不用奇怪了。
再就是中国文化是不养中医的。
例如大夫如果挂号100或者200元,而看病却只开了10元钱的药,即使病治好了你的病,你可能心里也不平衡。
如果反过来,挂号10元钱开药500元甚至数千元,即使这一大包药并没有治好病,你可能也没有多大反感,只是认为中医治病慢罢了!大家想一想,这样的事情少见吗?病人到底是为了多吃一些中药呐?还是为了治好疾病呐?中医也是人也有妻子儿女,没有一元钱,公共汽车照样不让他坐。
这就逼着医院大包开药,创造效益,其实治病的药可能30元钱就够了,而大夫只是为了增加收入.......所以大家都要深思一下,听个音乐会数百元,甚至数千元很多人不用思索,认为理所应当;吃顿饭花几百元甚至千把块钱也是常有的事;看西医,把一大笔钱押金在那里任凭人家收。
怎么中医大夫就不该有知识产权?中医大夫为他解除痛苦他却无动于衷,甚至有的连个谢谢也不说。
难道让中医大夫去捡易拉罐、矿泉水瓶卖钱维持生活不成?他们的良心何在?我们有给骗子的钱,有挥霍的钱,为什么就不该多给中医一些诊费?这样难道不是逼着中医走邪路吗?改变一下自己的观念,就算捐助中医,就算爱国也要改变一下。
管理部门也不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把那些医德医术好口碑也好的大夫的诊查费大幅度提高,让他们名正言顺治病赚钱,凭高超的医术赚取高回报,让艺术不精的刻苦学习努力提高,或者自然淘汰。
以提高医疗质量。
还中医的本来面貌。
不要逼他们昧着良心靠多卖药赚钱。
只有建立正常完善的体制,按中医自己的套路,鼓励医德医术好的,淘汰医德医术差混饭吃的。
徐文兵老师说中医不可能振兴的逻辑太牛逼了
![徐文兵老师说中医不可能振兴的逻辑太牛逼了](https://img.taocdn.com/s3/m/5d894b1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2.png)
徐文兵老师说中医不可能振兴的逻辑太牛逼了昨天看了徐文兵老师一个视频,大意说“中医不可能振兴,因为他不是个挣钱的行业,任何行业挣大钱才能吸引各路人才进来,然后让他发展。
中医是个省钱的行业,帮助大家省钱、少花钱、不得病的行业,他的盈利模式就不招人待见”。
我不清楚一个对中医行业有如此影响力的所谓“大家”,徐老师从依据到结论,不仅毫无逻辑可言,还有可能把中医行业发展带到沟里,实在是荒谬。
徐老师的挂号费少说也上千元吧,开的药估计也不比别的医生少一毛钱,可能更贵(假设,有待大家提供证据)。
按徐老师一天看10个病人,挂号费收益就是10000元,药费净利润一般在15%,北京看中医平均一次客单价800元,10个病人净利润也有1200元(以徐老师的为名,从药费里面提成应该不少于15%吧),一天徐老师净收入最少11200元,能说不赚钱?还是因为病人少,才造成挣不到钱了呢?还是因为搞培训说教来钱更快更轻松更有名气,而放弃看病这个需要真本事的苦力活呢?再说,自古以来,中医看病其实从来都不便宜,便宜是因为在农村偏远地区,大家都相亲相邻,药材大部分都是自采,但也是拿着鸡蛋、米来看病的,在到处饿死人的年代,这鸡蛋、米意味着什么?能说不贵?民国北京城有“四大名医”,萧龙友、孔伯华、施今墨、汪逢春,看一次病诊金一般是一块银元。
一块银元是什么概念?一块银元在二十年代末,差不多够过年置办一三轮车的年货,一般穷苦人家一块银元可能用十天半个月,这费用就相当高了。
陆仲安是民国时期上海著名的中医,诊金是需要四元洋,还不算药费,可能大家对四元洋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四元洋是四银元,也就是四个大洋,当时一个大洋大概能换一百二十个铜元,一个铜元大概能买十个糖,能买两个梨,如果买米的话,在当时四元买的米够一个人吃上小半年的,当时上海卫生部科长(国民政府)一个月薪水不过才三十元,书记一个月薪水才八元,这么一对比四元的价值就出来了。
当然这些都是个案,但至少说明中医并不是不赚钱的行业,而我们中医人一再强调中医不赚钱,那是因为西医进来后,跟西医价格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其核心原因是什么?1、从生产模式来讲,中医一直停留在个体人工作业的简单模式,生产效率低下,而这种效率跟利润率比,已经算非常高的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岩松揭露阻碍中医发展真相:不是中医不好,是中医挣钱太少
中国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参加一个论坛,他感慨的说:“中国中医发展了2000多年,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瑰宝。
中医能治疗好西医治疗不好的疾病,不是中医不好,是我们的医院和相关部门由于经济利益的原因不重视中医。
”他并举例说:某医院中医门诊人流量排在该医院前三位,但是营业额却很少。
西医门诊营业额是中医门诊的许多倍。
作为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以敢说真话,说实话而著名。
他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我国医改后目前中医发展的真实情况。
仁者医心老张有一些朋友和同学在一、二线三级甲等医院工作,对医院里的一些情况比较了解。
以一个一线城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为例,该医院是一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该医院里的针灸科是该市比较著名的科室,每年的患者就诊数量排在本医院第一位,但是他们的营业额排在本医院倒数,排在第二位科室的营业额是他们针灸科室营业额的7-8倍。
在我国近年医疗体制改革的历史上,曾经刮起过一阵强烈的“市场化旋风”。
在市场化改革的驱动下,尽管中国以公立医院为主的医疗体制没有变,但在体制内外都曾进行过强烈的市场化改革,从药品价格到医疗服务价格,从医院内部创收到对外承包诊疗科室……一切都向市场化看齐,所以造成我国公立医院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医院现在更看重的是经济效益,而不是治疗方式和治疗水平。
市场经济的核心之一是利益最大化,相关部门追求利益最大化,医院领导追求利益最大化,更可怕的是现在医生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
今天虽然国家非常重视中医,但是在许多综合性医院里大多都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领导不重视,中医医生收入低,有一些中医不得不打着中西医的旗号给患者做各种检查以及开中成药。
虽然国家政策放开,大力支持中医的发展,减少了中医诊所申办的各种复杂的程序,但是这些都只是一些政策上的,没有经济上的,从本质上来说,对中医发展意义不大。
我国古代的医生都具有高尚的医德,一切以治病救人为先。
关心人民的疾病痛苦,处处为患者着想,对前来求医的人,不分高贵低贱、贫富老幼,亲近疏远,皆平等相待。
而现在的医生?
我们国家这次大规模的发生新型冠病毒传染病,有许多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或者纯中医治疗康复。
经过每天的宣传又燃起了大家的中医热,作为普通老百姓去到哪里看中医呢?我们面临着想看中医,而找不到中医看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