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工程题库和答案

合集下载

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

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

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分离工程的主要目标?A.分离固体和液体B.分离固体和气体C.分离液体和气体D.分离化学物质答案:D2.分离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A.蒸馏B.结晶C.萃取D.过滤答案:A3.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固体分离工程?A.沉淀B.离心C.过滤D.萃取答案:D4.分离工程的主要原理是根据物质的什么性质进行分离?A.化学性质B.物理性质C.生物性质D.机械性质答案:B5.下列哪个设备不属于分离工程中常用的设备?A.蒸馏塔B.过滤器C.离心机D.反应釜答案:D二、填空题1.分离工程的目的是将不同物质进行_______。

答案:分离2.常用的固体分离方法有________、过滤等。

答案:沉淀3.蒸馏是根据物质的_______性质进行分离的。

答案:沸点4.离心技术是利用物质的_______差异进行分离的。

答案:密度5.过滤器是用来分离_______和液体的设备。

答案:固体三、简答题1.请简述固体分离工程的常用方法。

答:固体分离工程的常用方法包括沉淀、过滤等。

沉淀是利用物质在溶液中形成固体颗粒的性质进行分离,通过让固体颗粒在溶液中聚集形成沉淀,然后通过过滤将沉淀分离出来。

过滤是通过筛选或者滤纸等材料将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

这些方法都是根据固体颗粒与液体的物理性质差异进行分离的。

2.蒸馏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方法,请简要介绍其原理及应用领域。

答:蒸馏是根据物质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蒸馏过程中,将混合物加热至沸腾,液体中的成分会根据其沸点的高低逐渐蒸发出来,然后通过冷凝器将蒸汽冷却成液体,从而分离出不同组分。

蒸馏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药品工业、食品加工等领域,例如在石油炼制中用于分离原油中的不同馏分,制药过程中用于提取药物中的纯净成分等。

四、解答题请根据你对分离工程的理解,对以下问题进行解答。

1.为什么需要进行分离工程?答:分离工程是为了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进行分离,以便获取纯净的物质或者提取其中有用的成分。

分离工程试题库及答案精品

分离工程试题库及答案精品

分离工程试题库及答案第一部分填空题1.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分离剂)来达到分离目的。

2.汽液相平衡是处理(气液传质分离)过程的基础。

相平衡的条件是(所有相中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化学位相等)。

3.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萃取剂回收段)。

4.吸收因子为(mVL A),其值可反应吸收过程的(难易程度)。

5.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用蒸汽或惰性气体的蒸出塔),(用再沸器的蒸出塔),(用蒸馏塔)。

6.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组成)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泡露点程)确定。

7.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

8.解吸收因子定义为(S=m V/L)。

9.吸收过程主要在(塔顶釜两块板)完成的。

10.吸收有(1)个关键组分,这是因为(单向传质)的缘故。

精馏有(2)个关键组分,这是由于(双向传质)的缘故。

11.恒沸剂的沸点应显著比原溶液沸点(大10K)以上。

12.吸收过程只有在(贫气吸收)的条件下,才能视为恒摩尔流。

13.采用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时,要使萃取剂的浓度在全塔为一恒定值,所以在(进料时补加一定的萃取剂)。

14.要提高萃取剂的选择性,可(增大)萃取剂的浓度。

15.吸收过程发生的条件为(P i>Pi*,y i>yi*)。

16.对窄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组成的改变)决定,故可由(相平衡程)计算各板的温度。

17.常见复杂分离塔流程有(多股进料),(侧线采出),(设中间冷凝或中间再沸器)。

18.设置复杂塔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塔数目,节省能量)。

19.通过精馏多级平衡过程的计算,可以决定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为表示塔实际传质效率的大小,则用(级效率)加以考虑。

20.为表示塔传质效率的大小,可用(级效率)表示。

21.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应将(分离要求高)或(最困难)的组分最后分离。

22.在相同的组成下,分离成纯组分时所需的功(大于)分离成两个非纯组分时所需的功。

分离工程试卷及答案

分离工程试卷及答案

分离工程一、单项选择题(共27空,每空2分,共54分)1. 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传质分离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分离过程和________________ 分离过程,常见的平衡分离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表征表征能量被利用的程度有两类效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要降低分离过程的能耗,提高其___________________效率,就应该采取措施减小过程的有效能损失。

有效能损失是由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3. 泡露点计算是分离过程设计中最基本的汽液平衡计算,按规定哪些变量和计算哪些变量可分为如下四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影响气液传质设备处理能力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 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严格计算中围绕非平衡级所建立的MERQ 方程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常见的精馏过程节能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离工程 习题集 附答案

分离工程 习题集 附答案

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单级平衡过程 (5)第三章多组分精馏和特殊精馏 (18)第四章气体吸收 (23)第五章液液萃取 (26)第六章多组分多级分离的严格计算 (27)第七章吸附 (33)第八章结晶 (34)第九章膜分离 (35)第十章分离过程与设备的选择与放大 (36)第一章绪论1.列出5种使用ESA和5种使用MSA的分离操作。

答:属于ESA分离操作的有精馏、萃取精馏、吸收蒸出、再沸蒸出、共沸精馏。

属于MSA分离操作的有萃取精馏、液-液萃取、液-液萃取(双溶剂)、吸收、吸附。

2.比较使用ESA与MSA分离方法的优缺点。

答:当被分离组分间相对挥发度很小,必须采用具有大量塔板数的精馏塔才能分离时,就要考虑采用萃取精馏(MSA),但萃取精馏需要加入大量萃取剂,萃取剂的分离比较困难,需要消耗较多能量,因此,分离混合物优先选择能量媒介(ESA)方法。

3.气体分离与渗透蒸发这两种膜分离过程有何区别?答:气体分离与渗透蒸发式两种正在开发应用中的膜技术。

气体分离更成熟些,渗透蒸发是有相变的膜分离过程,利用混合液体中不同组分在膜中溶解与扩散性能的差别而实现分离。

4.海水的渗透压由下式近似计算:π=RTC/M,式中C为溶解盐的浓度,g/cm3;M为离子状态的各种溶剂的平均分子量。

若从含盐0.035 g/cm3的海水中制取纯水,M=31.5,操作温度为298K。

问反渗透膜两侧的最小压差应为多少kPa? 答:渗透压π=RTC/M=8.314×298×0.035/31.5=2.753kPa。

所以反渗透膜两侧的最小压差应为2.753kPa。

5.假定有一绝热平衡闪蒸过程,所有变量表示在所附简图中。

求:(1)总变更量数Nv;(2)有关变更量的独立方程数Nc;(3)设计变量数Ni;(4)固定和可调设计变量数Nx ,Na;(5)对典型的绝热闪蒸过程,你将推荐规定哪些变量?思路1:3股物流均视为单相物流,总变量数Nv=3(C+2)=3c+6独立方程数Nc物料衡算式C个F ziT FP FV , yi ,Tv , PvL , x i , T L , P L习题5附图热量衡算式1个相平衡组成关系式C个1个平衡温度等式1个平衡压力等式共2C+3个故设计变量Ni=Nv-Ni=3C+6-(2C+3)=C+3固定设计变量Nx=C+2,加上节流后的压力,共C+3个可调设计变量Na=0解:(1)Nv = 3 ( c+2 )(2)Nc 物 c能 1相 c内在(P,T) 2Nc = 2c+3(3)Ni = Nv – Nc = c+3(4)Nxu = ( c+2 )+1 = c+3(5)Nau = c+3 –( c+3 ) = 0思路2:输出的两股物流看成是相平衡物流,所以总变量数Nv=2(C+2) 独立方程数Nc:物料衡算式C个,热量衡算式1个,共C+1个设计变量数Ni=Nv-Ni=2C+4-(C+1)=C+3固定设计变量Nx:有C+2个加上节流后的压力共C+3个可调设计变量Na:有06.满足下列要求而设计再沸汽提塔见附图,求:(1)设计变更量数是多少?(2)如果有,请指出哪些附加变量需要规定?解:N x u 进料c+2压力9c+11=7+11=18N a u 串级单元 1传热 1合计2进料,习题6附图N V U = N x u +N a u = 20 附加变量:总理论板数。

分离工程题库附答案

分离工程题库附答案

分离工程题库附答案第一章绪论填空题:1、分离技术的特性表现为其(重要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2、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分离剂)来达到分离目的。

3、分离过程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4、分离剂可以是(能量)或(物质),有时也可两种同时应用。

5、若分离过程使组分i及j之间并没有被分离,则(a s ij=1)。

6、可利用分离因子与1的偏离程度,确定不同分离过程分离的(难易程度)。

7、平衡分离的分离基础是利用两相平衡(组成不相等)的原理,常采用(平衡级)作为处理手段,并把其它影响归纳于(级效率)中。

8、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平衡分离)和(速率分离)两类。

9、速率分离的机理是利用溶液中不同组分在某种(推动力)作用下经过某种介质时的(传质速率)差异而实现分离。

10、分离过程是将一混合物转变为组成(互不相等)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哪些操作。

11、工业上常用(分离因子)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固有分离因子)。

12、速率分离的机理是利用传质速率差异,其传质速率的形式为(透过率)、(迁移率)和(迁移速率)。

13、绿色分离工程是指分离过程(绿色化的工程)实现。

14、常用于分离过程的开发方法有(逐级经验放大法)、(数学模型法)选择题:1、分离过程是一个(A)a.熵减少的过程;b.熵增加的过程;c.熵不变化的过程;d.自发过程2、组分i、j之间不能分离的条件是(C)a.分离因子大于1;b.分离因子小于1;c.分离因子等于13、平衡分离的分离基础是利用两相平衡时(A)实现分离。

a.组成不等;b.速率不等;c.温度不等4、当分离因子(C)表示组分i及j之间能实现一定程度的分离。

a.a ij=1b.a s ij=1c.a ij<15.下述操作中,不属于平衡传质分离过程的是(C)a.结晶;b.吸收;c.加热;d.浸取。

6、下列分离过程中属机械分离过程的是(D):a.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

生物分离工程试题库及答案

生物分离工程试题库及答案

生物分离工程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生物分离工程是指将生物体内所需的活性成分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工程技术。

以下哪项不是生物分离工程的应用领域?A. 制药工业B. 酿酒工业C. 农业生产D. 燃料生产答案:D2.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方法不属于常见的生物分离工程方法?A. 附着法B. 膜分离法C. 蒸馏法D. 萃取法答案:C3. 生物分离工程中常用的分离技术包括以下哪些?A. 膜分离法B. 萃取法D. 离心法答案:A、B、C、D4. 以下哪个选项中的分离方法不适合于高分子物质的分离?A. 膜分离法B. 结晶法C. 离心法D. 沉淀法答案:B5. 在生物分离工程中,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时需要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 成本因素B. 分离效率C. 操作难度D. 原料来源答案:A、B、C、D二、多选题1. 生物分离工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酶的活性?B. pH值C. 浓度D. 氧气含量答案:A、B、C、D2. 下列哪些应用领域可以运用生物分离工程技术?A. 制药领域B. 酿酒领域C. 化妆品领域D. 电子领域E. 食品工业答案:A、B、C、E三、简答题1. 生物分离工程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简要描述分离原理。

答案:生物分离工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特定条件下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物质与其他物质分离开来。

常见的分离原理包括按照溶解度、相对分子大小、疏水性等特性进行分离。

2. 生物分离工程在制药领域的应用有哪些?举例说明。

答案:生物分离工程在制药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提取药物原料、纯化药物、分离杂质等。

例如,通过膜分离法可以将药物原料与废弃物质分离开来,提高纯度;通过离心法可以分离出生物制剂中的细胞碎片和溶液,得到纯度更高的药物。

四、应用题生物分离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请你分析以下场景并给出解决方案。

场景描述:某食品工厂生产的食品中含有一种特殊的营养成分,但是这种营养成分并不稳定,容易在加工过程中被破坏。

分离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分离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分离工程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分离工程中,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液-液分离?A. 离心分离B. 过滤C. 蒸馏D. 吸附答案:D2. 哪种类型的分离过程是基于分子大小差异进行的?A. 萃取B. 膜分离C. 蒸发D. 结晶答案:B3. 以下哪个参数对过滤速率影响最大?A. 滤饼厚度B. 过滤面积C. 过滤压力D. 滤液粘度答案:B4. 在蒸馏过程中,提高哪种参数可以增加分离效率?A. 进料温度B. 回流比C. 塔板数D. 塔顶压力答案:C5.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主要应用于哪种类型的分离?A. 气-液分离B. 液-固分离C. 液-液分离D. 固-固分离答案:C6. 离心分离中,离心力的大小与哪个参数成正比?A. 转速的平方B. 转速的立方C. 转速的四次方D. 转速的五次方答案:A7. 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气体的分离?A. 吸收B. 吸附C. 膜分离D. 沉降答案:D8. 哪种类型的分离过程是基于分子间作用力差异进行的?A. 萃取B. 膜分离C. 蒸发D. 结晶答案:A9. 在液-液萃取中,选择性系数αAB/AC表示什么?A. 组分A与组分B的分配系数之比B. 组分A与组分C的分配系数之比C. 组分B与组分C的分配系数之比D. 组分A在两种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之比答案:A10. 哪种类型的分离过程是基于分子质量差异进行的?A. 萃取B. 膜分离C. 超滤D. 蒸馏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在过滤过程中,滤饼的厚度增加会导致过滤阻力_____。

2. 蒸馏操作中,提高回流比可以_____组分间的分离效果。

3.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中,水分子通过膜的驱动力是_____。

4. 离心分离中,离心力的大小与转速的_____次方成正比。

5. 在液-液萃取中,选择性系数αAB/AC越大,表示组分A与组分B 之间的_____越大。

6. 蒸馏过程中,塔板数的增加可以提高_____效率。

生物分离工程习题库与答案

生物分离工程习题库与答案

生物分离工程习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52题,每题1分,共52分)1.乳化液膜的制备中强烈搅拌()。

A、应用在被萃取相与W/O的混合中B、是为了让浓缩分离充分C、应用在膜相与反萃取相的乳化中D、使内水相的尺寸变小正确答案:A2.在液膜分离的操作过程中,()主要起到稳定液膜的作用。

A、表面活性剂B、膜溶剂C、载体D、增强剂正确答案:A3.真空转鼓过滤机工作一个循环经过()。

A、过滤区、再生区、缓冲区、卸渣区B、过滤区、缓冲区、再生区、卸渣区C、缓冲区、过滤区、再生区、卸渣区D、过滤区、缓冲区、卸渣区、再生区正确答案:B4.适合小量细胞破碎的方法是()A、超声破碎法B、高压挤压法C、高速珠磨法D、高压匀浆法正确答案:A5.分配层析中的载体()。

A、能吸附溶剂构成固定相B、是流动相C、是固定相D、对分离有影响正确答案:A6.关于分配柱层析的基本操作错误()。

A、用硅藻土为载体,需分批小量地倒入柱中,用一端是平盘的棒把硅藻压紧压平B、分配柱层析适用于分离极性比较小、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大的成分,或极性很相似的成分。

C、装柱分干法和湿法两种D、分配柱层析法使用两种溶剂,事先必须先使这两个相互相饱和正确答案:B7.以下哪项不是颗粒在离心力场中受到的力()A、阻力B、重力C、离心力D、向心力正确答案:B8.下面哪一种是根据酶分子专一性结合的纯化方法()。

A、亲和层析B、凝胶层析C、盐析D、离子交换层析正确答案:A9.蛋白质具有两性性质主要原因是()A、蛋白质分子有一个羧基和一个氨基B、蛋白质分子有多个羧基和氨基;C、蛋白质分子有苯环和羟基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B10.关于疏水柱层析的操作错误()A、疏水柱层析分辨率很高、流速慢、加样量小B、洗脱后的层析柱再生处理,可用8mol/L尿素溶液或含8mol/L尿素的缓冲溶液洗涤,然后用平衡缓冲液平衡C、疏水层析柱装柱完毕后,通常要用含有高盐浓度的缓冲液进行平衡D、疏水层析是利用蛋白质与疏水性吸附剂之间的弱疏水性相互作用的差别进行分离纯化的层析技术正确答案:A11.乳化液膜的制备中强烈搅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填空题1.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的逆过程。

2.衡量分离的程度用()表示,处于相平衡状态的分离程度是()。

3.分离过程是()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来达到分离目的。

4.工业上常用()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

5.固有分离因子是根据()来计算的。

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来表示。

6.汽液相平衡是处理()过程的基础。

相平衡的条件是()。

7.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满足()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8.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

9.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是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的组分增加。

10.吸收因子为(),其值可反应吸收过程的()。

11.对一个具有四块板的吸收塔,总吸收量的80%是在()合成的。

12.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

13.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确定。

14.用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

15.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型计算和()型计算。

16.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

17.吸收过程在塔釜的限度为(),它决定了吸收液的()。

18.吸收过程在塔顶的限度为(),它决定了吸收剂中()。

19.吸收的相平衡表达式为(),在()操作下有利于吸收,吸收操作的限度是()。

20.若为最高沸点恒沸物,则组分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与饱和蒸汽压的关系式为()。

21.解吸收因子定义为(),由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为()。

22.吸收过程主要在()完成的。

23.吸收有()关键组分,这是因为()的缘故。

24.图解梯级法计算多组分吸收过程的理论板数,假定条件为(),因此可得出()的结论。

25.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

26.恒沸剂的沸点应显着比原溶液沸点()以上。

27.吸收过程只有在()的条件下,才能视为恒摩尔流。

28.吸收过程计算各板的温度采用()来计算,而其流率分布则用()来计算。

29.在一定温度和组成下,A,B混合液形成最低沸点恒沸物的条件为()。

30.对多组分吸收,当吸收气体中关键组分为重组分时,可采用()的流程。

31.非清晰分割法假设各组分在塔内的分布与在()时分布一致。

32. 精馏有b.个关键组分,这是由于( )的缘故33. 采用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时,要使萃取剂的浓度在全塔内为一恒定值,所以在( )。

34. 当原溶液为非理想型较强的物系,则加入萃取剂起( )作用。

35. 要提高萃取剂的选择性,可( )萃取剂的浓度。

36. 对多组分吸收,当吸收气体中关键组分为重组分时,可采用( )的流程。

37. 吸收过程发生的条件为( ),其限度为()。

38. 在多组分精馏计算中为了给严格计算提供初值,通常用( )或( )方法进行物料预分布。

39. 对宽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 )决定,故可由( )计算各板的温度。

40. 流量加合法在求得ij x 后,由( )方程求j V ,由( )方程求j T 。

41. 对窄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 )决定,故可由( )计算各板的温度。

42. 当两个易挥发的组分为关键组分时,则以( )为起点逐板计算。

43. 三对角矩阵法沿塔流率分布假定为( )。

44. 三对角矩阵法的缺陷是( )。

45. 常见复杂分离塔流程有( ),( ),( )。

46. 严格计算法有三类,即( ),( ),( )。

47. 设置复杂塔的目的是为了( )。

48. 松弛法是由开始的( )向( )变化的过程中,对某一( )内每块板上的( )进行衡算。

49. 精馏过程的不可逆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 ),( )和( )。

50. 通过精馏多级平衡过程的计算,可以决定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 ),为表示塔实际传质效率的大小,则用( )加以考虑。

51. 为表示塔传质效率的大小,可用( )表示。

52. 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应将( )或( )的组分最后分离。

53. 热力学效率定义为( )消耗的最小功与( )所消耗的净功之比。

54. 分离最小功是分离过程必须消耗能量的下限它是在分离过程( )时所消耗的功。

55. 在相同的组成下,分离成纯组分时所需的功( )分离成两个非纯组分时所需的功。

56. 超临界流体具有类似液体的( )和类似气体的( )。

57. 泡沫分离技术是根据( )原理来实现的,而膜分离是根据( )原理来实现的。

58. 新型的节能分离过程有( )、( )。

59. 常用吸附剂有( ),( ),( )。

60. 54A 分子筛的孔径为( 5埃 ),可允许吸附分子直径(小于5埃)的分子。

61. 离程分为(?? )和(?? )两大类。

62. 传质分离过程分为(? )和(? )两大类。

63. 分离剂可以是(? )和(? )。

64.机械分离过程是(? )。

吸收、萃取、膜分离。

渗透。

65.速率分离的过程是过滤、离心分离、吸收、萃取、(? )。

66.平稳分离的过程是过滤、离心分离、(? )。

膜分离。

渗透。

67.气液平相衡常数定、以为(? )。

68.理想气体的平稳常数(? )无关。

69.活度是(? )浓度。

70.低压下二元非理想农液的对挥发度α12等于(???)71.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 )相等。

72.Lewis 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 )。

73.逸度是(? )压力74.在多组分精馏中塔顶温度是由(? )方程求定的。

75.露点方程的表达式为(?? )76.泡点方程的表达式为(????? )77.泡点温度计算时若∑Kixi>1,温度应调(? )78.泡点压力计算时若∑Kixi>1,压力应调(? )79.在多组分精馏中塔底温度是由(? )方程求定的。

80.绝热闪蒸过程,节流后的温度(? )。

81.若组成为Zi的物系,∑Kixi>1,且∑KiZi>1时,其相态为(? )82.若组成为Zi的物系,Kixi>1时其相态为(? )83.若组成为Zi的物系,∑KiZi>1时,其相态为(? )84.绝热闪蒸过程,饱和液相经节流后会有(? )产生。

85.设计变量与独立量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来表示(? ?)86.设计变量分为(? )与(? )。

87.回流比是(? )(??)设计变量。

88.关键组分的相挥发度越大,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 )。

89.分离要求越高,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 )。

90.进料中易挥发含量越大,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 )。

91.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与塔顶馏出组份形成具有(? )偏差的非理想溶液。

92.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取剂使A1P值越(? )越好。

93.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而与塔底组分形成具有(? )偏差的非理想溶液。

94.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使A1P值越大,溶剂的选择性(? )95.萃取精馏塔中,萃取剂是从塔(? )出来。

96.恒沸剂与组分形成最低温度的恒沸物时,恒沸剂从塔(? )出来。

97.均相恒沸物在低压下其活度系数之比γ1/γ2应等于(? )与(? )之比。

98.在板式塔的吸收中,原料中的平衡常数小的组分主要在塔内(? )板被吸收。

99.吸收中平衡数大的组分主要在塔内(? )板被吸收。

100.吸收中平衡常数大的组分是(? )吸收组分。

101.吸收中平衡常数小的组分是(? )吸收组分。

102.吸收因子越大对吸收越(? )103.温度越高对吸收越(? )104.压力越高对吸收越(? )。

105.吸收因子A(??)于平衡常数。

106.吸收因子A(? )于吸收剂用量L。

107.吸收因子A(? )于液气比。

108.完成一个给定的分离要求所需功最小的过程是(? )。

109.从节能的角度分析难分离的组分应放在(? )分离。

110.从节能的角度分析分离要求高的组分应放在(? )分离。

111.从节能的角度分析进料中含量高的组分应(?)分离。

112.物理吸附一般为(?)吸附。

113.化学吸附一般为(?)吸附。

114.化学吸附选择性(?)。

115.物理吸附选择性(?)116.吸附负荷曲线是以(?)横坐标绘制而成。

117.吸附负荷曲线是以(?)为纵坐标绘制而成。

118.吸附负荷曲线是分析(?)得到的。

119.透过曲线是以(?)横坐标绘制而成。

120.透过曲线是以(?)为纵坐标绘制而成。

121.透过曲线是分析(?)得到的。

122.透过曲线与吸附符合曲线是()相似关系。

第二部分 选择题1. 计算溶液泡点时,若∑=>-C i i i X K 101,则说明a.温度偏低b.正好泡点c.温度偏高2.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由物料组成计算出的∑=>-C i i i X K 101,且∑=<c i i i K Z 11/,该进料状态为a.过冷液体b.过热气体c.汽液混合物3. 计算溶液露点时,若01/<-∑i i K y ,则说明22a.温度偏低b.正好泡点c.温度偏高4. 进行等温闪蒸时,对满足什么条件时系统处于两相区22a.∑∑>>1/1i i i i K Z Z K 且b.∑∑<>1/1i i i i K Z Z K 且c.∑∑><1/1i i i i K Z Z K 且d.∑∑<<1/1i i i i K Z Z K 且5. 萃取精馏时若泡和液体进料,则溶剂加入位置点:a.精馏段上部b.进料板c.提馏段上部6. 在一定温度和组成下,A ,B 混合液的总蒸汽压力为P ,若S A P P >,且S B P P >,则该溶液a.形成最低恒沸物b.形成最高恒沸物c.不形成恒沸物7. 吸收操作中,若要提高关键组分的相对吸收率应采用措施是a.提高压力b.升高温度c.增加液汽比d.增加塔板数8. 最高恒沸物,压力增加使恒沸组成中汽花潜热小的组分a.增加b.不变c.减小9. 选择的萃取剂最好应与沸低低的组分形成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10. 多组分吸收过程采用图解梯级法的依据是a.恒温操作b.恒摩尔流c.贫气吸收11. 当萃取塔塔顶产品不合格时,可采用下列方法来调节a.加大回流比b.加大萃取剂用量c.增加进料量12. 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过程,应该从何处加萃取剂a.精馏段b.提馏段c.精馏段和进料处d.提馏段和进料板13. 当两个难挥发组分为关键组分时,则以何处为起点逐板计算44a.塔顶往下b.塔釜往上c.两端同时算起14. 从塔釜往上逐板计算时若要精馏段操作线方程计算的()1/+j H L X X 比由提馏段操作线方程计算得更大,则加料板为a. j板b. j+1板c. j+2板15.流量加和法在求得jiX后由什么方程来求各板的温度a.热量平衡方程b.相平衡方程c物料平衡方程16.三对角矩阵法在求得jiX后由什么方程来求各板的温度a热量平衡方程b.相平衡方程c物料平衡方程17.简单精馏塔是指a.设有中间再沸或中间冷凝换热设备的分离装置b.有多股进料的分离装置c.仅有一股进料且无侧线出料和中间换热设备18.下面有关塔板效率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a.全塔效率可大于1b.总效率必小于1c.Murphere板效率可大于1d.板效率必小于点效率19.分离最小功是指下面的过程中所消耗的功a.实际过程b.可逆过程20.下列哪一个是机械分离过程(?)a.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21.下列哪一个是速率分离过程(?)a.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22.下列哪一个是平衡分离过程(?)a.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23.lewis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a.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24.二无理想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中,P-X线是(?)a.曲线?b.直线?c.有最高点d.有最低点25.形成二元最高温度恒沸物的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中,P-X线是(?)a.曲线?b.直线?c.有最高点d.有最低点26.溶液的蒸气压大小(?)a.只与温度有关b.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各组分的浓度有关c.不仅与温度和各组分的浓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数量有关27.对两个不同纯物质来说,在同一温度压力条件下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物质费点(?)a.越低b.越高c.不一定高,也不一定低28.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a.易挥发b.难挥发c.沸点高d.蒸汽压小29.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a.两相间组份的浓度相等b.只是两相温度相等c.两相间各组份的化学位相等??d.相间不发生传质30.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质,当达到汽液平衡时,两组分各自呈现的蒸气压(?)a.等于各自的饱和蒸汽压b.与温度有关,也与各自的液相量有关c.与温度有关,只与液相的组成有关31.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当达到汽液平衡时,溶液的蒸气压力小(?)a.只与温度有关b.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各组分的浓度有关c.不仅与温度和各组分的浓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数量有关32.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沸点温度(?)a.等于P01b.等于P02c.等于P01+P02d.小于P01+P02?33.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沸点温度(?)a.等于轻组分组份1的沸点T1sb.等于重组分2的沸点T2sc.大于T1s小于T2sd.小于T1s34.当把一个常人溶液加热时,开始产生气泡的点叫作(?)a.露点b.临界点c.泡点d.熔点35.当把一个气相冷凝时,开始产生液滴的点叫作(?)a.露点b.临界点c.泡点d.熔点36.当物系处于泡、露点之间时,体系处于(?)a.饱和液相b.过热蒸汽c.饱和蒸汽d.气液两相37.系统温度大于露点时,体系处于(?)a.饱和液相b.过热气相c.饱和气相d.气液两相38.系统温度小于泡时,体系处于(?)a.饱和液相b.冷液体c.饱和气相d.气液两相39.闪蒸是单级蒸馏过程,所能达到的分离程度(?)a.很高b.较低c.只是冷凝过程,无分离作用d.只是气化过程,无分离作用40.下列哪一个过程不是闪蒸过程(?)a.部分气化b.部分冷凝c.等含节流d.纯组分的蒸发41.等含节流之后(?)a.温度提高b.压力提高c.有气化现象发生,压力提高d.压力降低,温度也降低42.设计变量数就是(?)a.设计时所涉及的变量数b.约束数c.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和d.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差43.约束变量数就是(?)a.过程所涉及的变量的数目;b.固定设计变量的数目c.独立变量数与设计变量数的和;d.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44.A、B两组份的相对挥发度αAB越小(?)a.A、B两组份越容易分离b.A、B两组分越难分离c.A、B两组分的分离难易与越多d.原料中含轻组分越多,所需的越少45.当蒸馏塔的回流比小于最小的回流比时(?)a.? 液相不能气化b.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c.气相不能冷凝d.无法操作46.当蒸馏塔的产品不合格时,可以考虑(?)a.提高进料量b.降低回流比c.提高塔压d.提高回流比47.当蒸馏塔的在全回流操作时,下列哪一描述不正确(?)a.?所需理论板数最小b.不进料c.不出产品d.热力学效率高b.恒摩尔流不太适合d.是蒸馏过程48.吉利兰关联图,关联了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哪个不是其中之一(?)a.最小理论板数b.最小回流比c.理论版d.压力49.下列关于简捷法的描述那一个不正确(?)a.计算简便b.可为精确计算提供初值c.所需物性数据少d.计算结果准确50.如果二元物系,γ1>1,γ2>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51.如果二元物系,γ1<1,γ2<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52.如果二元物系,γ1=1,γ2=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53.如果二元物系,A12>0,A21<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54.如果二元物系,A12<0 ,A21>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55.如果二元物系,A12=0,A21=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56.关于萃取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那一个不正确(?)a.气液负荷不均,液相负荷大b.回流比提高产品纯度提高c.恒摩尔流不太适合d.是蒸馏过程57.当萃取精馏塔的进料是饱和气相对(?)a.萃取利从塔的中部进入b.塔顶第一板加入c.塔项几块板以下进入d.进料位置不重要58.萃取塔的汽、液相最大的负荷处应在(?)a.塔的底部b.塔的中部c.塔的项部59.在均相恒沸物条件下,其饱和蒸汽压和活度系数的关系应用(?)60.如果二元物系有最低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一定61.关于均相恒沸物的那一个描述不正确(?)a.P-X线上有最高或低点b.P-Y线上有最高或低点c.沸腾的温度不变d.部分气化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分离62.下列哪一个不是均相恒沸物的特点(?)a.气化温度不变b.气化时气相组成不变c.活度系数与饱和蒸汽压成反比d.冷凝可以分层63.关于恒沸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那一个不正确(?)a.恒沸剂用量不能随意调b.一定是为塔项产品得到c.可能是塔顶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d.视具体情况而变64.对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的最低温度的恒沸物(?)a.一定是做为塔底产品得到b.一定是为塔顶产品得到c.可能是塔项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d.视具体情况而变65.吸收塔的汽、液相最大负荷处应在(?)a.塔的底部b.塔的中商c.塔的顶部66.在吸收操作过程中,任一组分的吸收因子Ai与其吸收率Φi在数值上相应是(? )a.Ai<Φib.Ai=Φic.Ai>Φi67.下列哪一个不是吸收的有利条件(?)a.提高温度b.提高吸收剂用量c.提高压力d.减少处理的气体量68.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吸收因子的物理量(?)a.温度b.吸收剂用量c.压力d.气体浓度69.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a.难吸收的组分b.最较轻组份c.挥发能力大的组分d.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70.易吸收组分主要在塔的什么位置被吸收(?)a.塔顶板b.进料板c.塔底板71.平均吸收因子法(?)a.假设全塔的温度相等b.假设全塔的压力相等c.假设各板的吸收因子相等72.下列哪一个不是等温吸附时的物系特点(?)a.被吸收的组分量很少b.溶解热小c.吸收剂用量较大d.被吸收组分的浓度高73.关于吸收的描述下列哪一个不正确(?)a.根据溶解度的差异分离混合物b.适合处理大量大气体的分离c.效率比精馏低d.能得到高纯度的气体74.当体系的yi-yi*>0时(?)a.?发生解吸过程b.发生吸收过程c.发生精馏过程d.没有物质的净转移75.当体系的yi-yi*=0时(?)a.发生解吸过程b.发生吸收过程c.发生精馏过程d.没有物质的净转移76.下列关于吸附过程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a.?很早就被人们认识,但没有工业化b.可以分离气体混合物c.不能分离液体混合物d.是传质过程77.下列关于吸附剂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a.分子筛可作为吸附剂b.多孔性的固体c.外表面积比内表面积大d.吸附容量有限第三部分名词解释1.分离过程:将一股式多股原料分成组成不同的两种或多种产品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