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

合集下载

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古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总结得出的一种认识世界的理论,其基本内容为阴阳和五行。

阴阳是指自然现象的二元对立,如太阳和月亮、寒冷和温暖、明和暗等,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其中任何一方的超出或缺失都会造成不平衡,因而在中医、风水、命理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五行则是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和能量的不同属性,这五行之间相互转化,互相制约,构成了世界的物质和能量变化的基本规律。

每一种五行都有自己独特的特性和作用,所以,健康、养生、食疗、风水、建筑、命理等方面都有与五行相关的理论和方法。

五行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有固定的规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养生、风水、建筑、命理等领域。

例如,按照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居住环境中的颜色、形状、材质,食物的味道、颜色、时令、制法等都会影响人体的精气神和健康。

阴阳五行学说的研究和应用广泛影响着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成为了一个涵盖哲学、宗教、医学、科学、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体系。

它不仅为人们认识世界、养生保健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而且融入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

怎样认识阴阳五行学说

怎样认识阴阳五行学说

怎样认识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体系,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哲学、农业等领域。

阴阳五行学说是指太极图中的阴阳和五行(金、木、水、火、土)。

这里我们讨论一下阴阳五行学说的认识
方法。

首先是阴阳的认识。

阴阳是一种哲学概念,它代表对立面的统一,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需要通过对自然界中存在的事物做一个比较细致的观察来理解和认识。

我们可以从自然界中的白天黑夜、春夏秋冬、男女、寒热等方面入手,把他们作为阴阳的表象来进行思考,从而逐渐领悟阴阳的本质。

其次是五行的认识。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它们分别表示金属、木材、水、火和土壤五大类事物。

五行是中医理论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五行的理解,我们可以对人体的疾病、中药的属性和作用进行更加深入的认识。

要认识五行,首先需要了解五行的基本含义和特点,然后再从自然界中的现象和人体的生理特征入手观察和探讨,逐渐领悟五行的本质和作用。

最后是阴阳五行的相互关系。

五行学说中,阴阳、五行两种概念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和相互作用。

阴阳表达了事物的两个极端,而五行是具体的事物分类方式,它们可以互相转化和相生相克。

阴阳五行的认识需要通过深入的阅读、思考和实践来逐渐领悟,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地修炼和体悟。

总之,了解阴阳五行学说需要通过对自然界和人体进行仔细观察和探索,并从中领悟其中的哲学和科学原理。

只有深入理解和认识了阴阳五行学说,才能更好地应用其理论来指导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高我们的生命素质和健康水平。

中医阴阳五行基础知识(建议收藏)

中医阴阳五行基础知识(建议收藏)

中医阴阳五行基础知识(建议收藏)一、阴阳的相互对立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男、淡的、发散等,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女、浓的、收敛等,都属于阴。

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而如上与下、左与右、南与北;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左为阳,右为阴;南为阳,北为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

此外,气—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主温煦、推动、兴奋、升发,属于阳。

精—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主凉润、宁静、抑制、沉降,属于阴。

人体内部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从人体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

以脏腑来分,五脏(心、肝、脾、肺、肾)属阴,因其功能以静为主;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属阳,因其功能以动为主。

五脏之中又可根据其位置分为阳脏(心、肺)和阴脏(肝、脾、肾),每一脏腑之中又可将其功能归为阳,而其物质归为阴。

在经络之中,也分为阴阳。

经属阴,络属阳,而经之中有阴经与阳经,络之中又有阴络与阳络。

就十二经脉而言,就有手三阳经与手三阴经之分、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之别。

在血与气之间,血为阴,气为阳。

在气之中,营气在内为阴,卫气在外为阳等等。

凡是亢奋的、兴奋的、热的、动的、强壮的、光明的、无形的、轻清的等具有积极特性的事物都属于阳,凡是衰退的、抑制的、冷的、静的、虚弱的、晦暗的、有形的、重浊的等具有消极特性的事物都属于阴。

此外阴阳之中复有阴阳。

即阴中有阴阳,阳中有阴阳。

以昼夜而言,则昼为阳,夜为阴。

在自然界中,春、夏、秋、冬四季有温、热、凉、寒气候的变化,夏季本来是阳热盛,但夏至以后阴气却渐次以生,用以制约火热的阳气;而冬季本来是阴寒盛,但冬至以后阳气却随之而复,用以制约严寒的阴。

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的缘故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

五行的阴阳属性对应表

五行的阴阳属性对应表

五⾏的阴阳属性对应表周易⽂化流传⾄今⼏千年,命理学家认为,天地万物的发展规律变化都离不开阴阳五⾏,我们的⼋字也离不开阴阳五⾏的⽣克关系。

阴阳五⾏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为古代朴素的唯物哲学,今天⼩编给⼤家分享五⾏的阴阳属性对应表。

五⾏的阴阳属性对应表1、⽊分阴阳属性阴⽊和阳⽊各不相同。

阳⽊,⼤林之⽊,有参天之势,其性坚质硬,为栋梁之材;阴⽊,花卉之⽊,有妖艳⼤地之美,其性柔质软,情满⼈间。

2、⽕分阴阳属性阳⽕,太阳之⽕,有光明天地之功,其性猛烈,欺霜侮雪,普照万物;阴⽕,灯烛之⽕,有照耀千家万户之功,其性柔弱,为⼈不为⼰。

3、⼟分阴阳属性阳⼟,城垣之⼟,为万物之司命,⾼亢质硬⽽向阳,⽣育万物。

阴⼟,⽥园之⼟,有培⽊⽌⽔之能,性湿质软,低洼向阴,造福⼈间。

4、⾦分阴阳属性阳⾦,剑戟之⾦,刚健肃杀之功,性刚质硬,肃杀万物;阴⾦,珠⽟之⾦,镶嵌珠宝之⽤,性柔弱,质温清润,装饰⼈间。

5、⽔分阴阳属性阳⽔,江河之⽔,通天河⽽周流不息,性猛质硬,灌溉万物;阴⽔,⾬露之⽔,⽣化之神,⾄静⾄弱,滋⽣万物。

阴阳与五⾏的关系1、互相对⽴的关系阴阳,指世界上⼀切事物中都具有的两种既互相对⽴⼜互相联系的⼒量;五⾏即由“⽊、⽕、⼟、⾦、⽔”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

阴阳与五⾏两⼤学说的合流形成了中国传统思维的框架。

2、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阴阳与五⾏属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就是指⽆论阴的内部或阳的内部包括阴阳之间都具备着⽊⽕⼟⾦⽔五种物象表达的那种⽣克利害的基本关系。

换句话来说,即阴阳的内容是通过⽊⽕⼟⾦⽔物象反映出来的,五⾏属于阴阳内容的存在形式。

3、阴类和阳类区别关系阴阳包括五⾏,五⾏含有阴阳,宇宙间的⼀切事物根据其属性可分为两类,阴类和阳类。

“阳类”具有刚健,向上,⽣发,展⽰,外向,伸展,明朗,积极,好动等特性:“阴类”具有柔弱,向下,收敛,隐蔽,内向,收缩,储蓄,消极,安静等特征。

任何⼀个具体的事物都具有阴阳的两重性。

阴阳五行的宗教思想

阴阳五行的宗教思想

阴阳五行的宗教思想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到自然界、人身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信仰的核心。

从周代的“易经”开始,阴阳五行开始成形,至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

这一体系涵盖了宇宙、自然、社会、文化、命运等多个方面,与传统中国的宗教信仰密不可分。

阴阳,是指在太极图中黑白两色,黑色代表阴,白色代表阳。

阴阳的思想本源在于人们感性认识自然界的阴晦与阳明。

在阴阳哲学体系中,阴凝、柔、潜、负、内、动,代表阴暗、柔弱、藏而不发、负面、内在、变化。

而阳代表阳明、刚、显、积、外、静。

阴阳二者相生相克,互为所需,因此形成了五行的思想。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属性,以及对应的色彩、味道、音调、部位等。

金代表收敛、清洁、整理、凝聚、收藏、金属质地、白色、辛味、肺,木代表生长、去旧迎新、扶持、柔韧、向上、青色、酸味、肝、水代表润泽、流动、柔和、洁净、汇聚、黑色、咸味、肾、火代表燃烧、热情、热力、活力、光明、红色、苦味、心,土代表稳固、净土、接受、静止、育肥、黄色、甜味、脾。

阴阳五行的宗教思想,一方面反映在传统中国的宗教信仰中。

在佛教中,金代表佛陀的目、口、身、意、寶器等五个方面;木代表了佛法的种、根、枝、叶、实等五个方面;水代表佛法的润泽、流布、宣扬等;火代表心性热诚、空性清明等;土代表人的净土、圣地、菩提地等。

在道教中,五行则代表着不同方位的神仙和神怪,以及不同的修道方法和功法。

在儒教中,五行则反映了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应该怎样调整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另一方面,阴阳五行的宗教思想还反映在传统民俗信仰中。

例如,在农民传统文化中,五行的思想被运用在农事生产和天气预测领域。

在婚姻考察中,五行被用来判断男女的相性。

在姓名学中,五行则被运用来研究姓名的吉凶。

在服饰、建筑等领域中,五行的思想也被充分应用。

阴阳五行的宗教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是一种整体性的宇宙观和伦理观,凝聚了中国人民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深刻认识。

阴阳五行等玄学知识

阴阳五行等玄学知识

阴阳五行等玄学知识
阴阳和五行是玄学中的重要概念。

阴阳是描述事物相对关系的一种思维方式,而五行则是描述事物属性的一种分类方式。

阴阳最初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认为万物皆有阴阳两面,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并不断变化发展。

阴阳不仅用于解释自然现象,也用于指导人类社会生活。

比如男为阳、女为阴,白天为阳、夜晚为阴等。

五行则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或元素,认为它们构成了世界万物。

五行之间相互生克,相互制约,形成了宇宙的秩序和平衡。

玄学是一门探究自然、社会和人生奥秘的学问,试图通过对阴阳五行的理解,揭示宇宙万物的本质和规律。

玄学注重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和谐。

总的来说,阴阳五行等玄学知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理解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对于玄学的理解和应用也需要科学理性的态度,不能过度迷信或滥用。

中医的理论基础阴阳和五行

中医的理论基础阴阳和五行

中医的理论基础阴阳和五行中医的理论基础:阴阳和五行中医学是中国独特的传统医学体系,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阴阳和五行。

阴阳和五行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能够解释和分析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以及指导中医诊断和治疗。

一、阴阳理论阴阳是中医理论中最基本、最根本的对立统一概念。

在中医中,阴和阳是一对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物。

阴阳的关系和平衡在人体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

阴阳在中医理论中被广泛应用于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1. 阴与阳的含义阴和阳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

阴通常与负、消极、静止、寒凉、内向等特性相关,而阳则与正、积极、活动、热燥、外向等特性相关。

在人体中,阴与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维持着人体内外的平衡状态。

2. 阴阳的平衡与失衡阴阳的平衡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当阴阳失衡时,人体会出现各种病理现象。

例如,阴阳失衡可能导致体内湿热、血瘀等病症。

中医通过调整阴阳的平衡来恢复人体的健康状态,这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基础。

二、五行理论五行理论是中医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行包括木、火、土、金和水,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并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系统的理论框架。

1. 五行的相互关系五行之间存在着生成与相克的关系。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是五行生成的顺序。

相克关系包括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经常用于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

2. 五行与人体器官中医认为,人体的器官与五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心脏与火相关,肺与金相关,脾胃与土相关,肝与木相关,肾与水相关。

当五行之间的关系失衡时,人体会出现相应的病理问题。

中医通过调整五行之间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三、阴阳和五行的应用阴阳和五行理论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中医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脉象、舌苔等,分析阴阳失衡和五行失调的情况,然后采取相应的调理措施。

1. 阴阳调理根据阴阳理论,中医可以通过调节病人体内阴阳的平衡来治疗疾病。

阴阳五行的概念

阴阳五行的概念

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涵盖了自然、宇宙、人类等各个方面。

阴阳是指宇宙中两种相反但又相互依存的力量,如白天和黑夜、男性和女性、炎热和寒冷等。

五行则是指五种基本元素,包括金、木、水、火、土,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

阴阳五行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中医、武术、音乐、艺术等。

在中医中,阴阳五行被用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以及药物的性质和作用。

在武术中,阴阳五行被用来指导武术的练习和技击的运用。

在音乐中,阴阳五行被用来解释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以及乐器的制作和演奏。

阴阳五行的概念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和哲学思想,如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天人合一等。

这些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以及和谐、平衡、协调的重要性。

总之,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价值观和哲学思想,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阴阳五行在建筑中的应用

阴阳五行在建筑中的应用

阴阳五行在建筑中的应用一、引言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建筑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阴阳五行的概念入手,探讨其在建筑中的应用。

二、阴阳五行的概念1. 阴阳阴阳是指事物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两个方面。

在建筑设计中,阴阳可以体现为室内和室外、明暗、冷暖等对立面。

2. 五行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和土,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属性和特征。

在建筑设计中,五行可以体现为材料选择、色彩搭配等方面。

三、建筑中阴阳五行的应用1. 建筑布局与方向根据阴阳五行理论,在建筑布局与方向上要注意均衡和谐。

比如,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九宫八卦”布局法,以达到平衡和谐之效果。

2. 材料选择材料选择也要考虑到五行理论。

比如,在传统建筑中常用红色砖瓦和青色琉璃瓦,因为红色属于火行,而青色属于木行,这样可以达到平衡和谐的效果。

3. 色彩搭配色彩也可以根据五行理论来搭配。

比如,在室内设计中,红色代表火行、黄色代表土行、蓝色代表水行、绿色代表木行、白色代表金行。

在搭配时要注意平衡和谐。

4. 灯光设计灯光设计也要考虑到阴阳五行的理论。

比如,在室内灯光设计中,暖黄色灯光属于火行,而冷白色灯光属于金行,两者要合理搭配以达到平衡和谐的效果。

5. 室内摆设室内摆设也可以根据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进行。

比如,在客厅中放置一盆绿色植物可以增加木气,而在卧室中放置一盏暖黄色台灯则可以增加火气。

四、结语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在建筑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建筑布局与方向、材料选择、色彩搭配、灯光设计、室内摆设等方面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阴阳五行的理论。

对阴阳五行的理解

对阴阳五行的理解

对阴阳五行的理解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它对中国传统文化、医学、农业等领域都有着深远影响。

阴阳五行理论最早出现在《易经》中,后经过历代学者的研究和发展,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体系。

阴阳是一对相对、互补、相生相克的概念。

阴阳象征着世界各事物的两种基本属性。

阴性代表了阴冷、阴暗、静态、负面等特征,而阳性则代表了阳热、阳明、活动、正面等特征。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它们分别代表了宇宙中不同的物质形态和运动变化。

金代表了坚硬、收敛、向下的特性;木象征着生长、蓬勃、向上的特征;水象征着流动、随遇而安、向内的特征;火代表了炎热、上升、向外的特性;土象征着稳定、承载、中立的特征。

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制衡,形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

阴阳五行理论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五行组成,并通过阴阳五行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来维持运行。

这一理论应用于中国的许多领域,比如农业生产。

农民们根据阴阳五行的理论,选择恰当的时间、地点、方法来耕种和收获,以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阴阳五行理论还应用于中医药学,通过调整人体阴阳五行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阴阳五行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以整体性和动态性为基础,呈现了世界的变化和平衡之道。

它不仅可以用来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现象,还可以引导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通过充分理解和应用阴阳五行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万物的运行规律,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总结来说,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关于世界万物的基本属性和构成要素的理论。

阴阳代表着相对,五行代表着具体物质,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

这一理论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通过深入理解和应用阴阳五行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与自然界相互联系,并从中获取更多的智慧和启示。

中国科学常识 阴阳五行的科学依据和现实意义

中国科学常识 阴阳五行的科学依据和现实意义

我国科学常识阴阳五行的科学依据和现实意义一、引言中医养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其中的阴阳五行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哲学、建筑等领域。

阴阳五行理论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和五行构成,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部分。

然而,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阴阳五行理论的科学依据和现实意义产生了质疑。

本文将以我国科学常识为基础,探讨阴阳五行理论的科学依据和现实意义。

二、阴阳五行的科学依据1. 阴阳阴阳理论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由阴阳相互对立而统一的两面构成。

科学上认为,阴阳可以被理解为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的两种对立物质或力量。

在物理学上,阴阳可以被理解为磁场中的南北极,它们相互吸引、相互作用,构成了稳定的磁场系统。

2. 五行五行是古代我国人用来描述宇宙间事物基本属性和相互关系的概念,包括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

在现代科学中,这种分类法被用来描述化学元素的周期律,描述了各种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关系。

五行也可以被理解为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基本力量,比如木可以代表生长、扩张的力量,金可以代表收敛、凝聚的力量。

三、阴阳五行的现实意义1. 医学应用阴阳五行理论在中医药领域被广泛应用。

根据阴阳五行理论,中医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情,选用适合的药物和调理方法。

体质偏阳的人宜多食寒凉食物来平衡体内的阴阳;而对于心火旺盛的人则宜多食清淡食物以抑制火气。

这种个性化的调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健康。

2. 哲学思考阴阳五行理论也影响了我国人的哲学思考方式。

在我国文化中,人们习惯以阴阳五行的观念来解释自然现象、人际关系等,这种思考方式深刻影响了我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在我国传统建筑中,就充分考虑了阴阳五行的平衡与和谐,从而使得建筑更加符合自然规律。

四、个人观点和总结作为我国科学常识的一部分,阴阳五行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自然现象和人类生活中的规律。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五行理论对中医药、哲学思考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阴阳五行,相克相生

阴阳五行,相克相生

阴阳五⾏,相克相⽣⾦⽣⽔,⽔⽣⽊,⽊⽣⽕,⽕⽣⼟,⼟⽣⾦,此乃五⾏相⽣;⾦克⽊,⽊克⼟,⼟克⽔,⽔克⽕,⽕克⾦,此乃五⾏相克。

阴阳家认为,天地万物,不离五⾏,相⽣相克,周⽽复始,阴阳消息,五⾏转移。

阴阳五⾏,是阴阳学说和五⾏学说的合称。

阴阳学说认为我们⽣活的这个世界是在阴阳⼆⽓的相互作⽤下孳⽣着、发展着和变化着的。

⽽五⾏是⼀种⽂化,五⾏学说认为⾦⽊⽔⽕⼟是构成物质世界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是由于这五种最基本物质之间的相互孳⽣、相互制约的运动变化⽽构成了物质世界。

这个⾏是代表运动。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这⼀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物为战国时齐⼈邹衍。

邹衍综合阴阳五⾏饿⼆者,根据五⾏相⽣相胜说,把五⾏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统王朝的建⽴提供理论根据。

《汉书·艺⽂志》著录此派著作⼆⼗⼀种,已全部散佚。

成于战国后期的《礼记·⽉令》,有⼈说是阴阳家的作品。

《管⼦》中有些篇也属阴阳家之作,《吕⽒春秋·应同》、《淮南⼦·齐俗训》、《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保留⼀些阴阳家的材料。

阴阳家在⾃然观上,利⽤《周易》经传的阴阳观念,提出了宇宙演化论;⼜从《尚书》的「九州划分」进⽽提出「⼤九州」说,认为中国为⾚显神州,内有⼩九州,外则为「⼤九州」之⼀。

在历史观上,则把《尚书》的五⾏观改造为「五德终始」,⼜称「五德转移」。

「五德」指五⾏的属性,即⼟德、⽊德、⾦德、⽔德、⽕德。

按阴阳家的说法,宇宙万物与五⾏对应,各具其德,⽽天道的运⾏,⼈世的变迁,王朝的更替等,则是「五德转移」的结果。

其⽬的在为当时的社会变⾰进⾏论证。

在政治伦理上,阴阳家认为「⽌乎仁义节俭,君⾂上下六亲之施」,赞成儒家仁义学说。

同时强调「因阴阳之⼤顺」,包含若⼲天⽂、历法、⽓象和地理学的知识有⼀定的科学价值。

以战国时期邹衍和邹爽为代表的阴阳家,其思想涉及甚⼴,⼜甚为庞杂,⼤到⾃然宇宙、阴阳消息,⼩到⼈⽣琐事、细枝末节,皆有所涉及。

中医理论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

中医理论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

中医理论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中医理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核心部分,其理论体系包含了阴阳五行等重要概念。

本文将重点介绍阴阳和五行的基本概念,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中医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它们代表了一切事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

阴和阳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无阴则无阳,无阳则无阴。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生理活动、疾病的发展以及药物的性质等都可以用阴阳来描述和解释。

阴阳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1. 对立统一:阴阳是相互对立的,但却又统一于一体。

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相互制约的关系。

2. 动态平衡:阴阳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即阴阳平衡时人体健康,阴阳失衡则导致疾病。

3. 互生互化:阴阳可以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在人体的不同器官和组织中存在着不同的阴阳属性。

二、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是中医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也称为五行生克关系。

五行分别是木、火、土、金、水,它们代表了宇宙万物的基本特征和相互关系。

中医理论认为,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五行的基本特征如下:1. 相生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之间的相生关系表明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和补养关系。

2. 相克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之间的相克关系表明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调节的关系。

3. 生成克制的平衡: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适度的生克关系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维持,而过度或不足则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三、阴阳五行在中医应用中的意义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中重要的思维工具,也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医生在进行疾病辨析和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人体阴阳五行的平衡状态,从而确定病机和治疗方案。

具体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辨证施治: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是辨别疾病的阴阳五行属性,确定其偏盛或偏衰的特点,从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2. 药物研究:中药的性味归经和五行属性是根据阴阳五行理论加以归纳和总结的,初步确定药物的性质和功效。

什么是阴阳五行

什么是阴阳五行

什么是阴阳五行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那你知道阴阳和五行都是什么意思呢?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阴阳与五行的概念,供大家学习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阴阳的概念阴阳源於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认为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以阴阳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例如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

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万物发展的根源。

凡是旺盛、萌动、强壮、外向、功能性的,均属阳;相反,凡是宁静、寒冷、抑制、内在、物质性的,均属阴。

阴阳学说亦应用於中医学上,用来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及病理变化的规律。

简单来说,阴是指人体实质的物质,即体液,包括血液、津液、泪水、鼻水、内分泌,甚至男性的精液。

至於阳,则指人体非实质的物质,即身体的机能和气。

五行的概念五行,所指的是水、火、木、金、土。

但是我们要明白,这里所指的水火木金土并不是指真正的实物,而是对具有水火木金土特性的事物的一种抽象的概括。

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

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

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

“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

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

“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

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

“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

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土的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是指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

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故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五行还有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这是相生;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此相克也。

五行的生克关系,对应了万事万物的关系,从事物对应的五行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变化。

阴阳五行数

阴阳五行数

阴阳五行数阳木克阴土化金【土】阳木克阳土化金阳木与阳金化水阳木与阴金化土阳木生阴火化水阳木生阳火化土阳木与阳水化木阳木与阴水化火阳木阳木化火阳木阴木化木阴木克阳土化火阴木克阴土化火阴木与阳金化木【金】阴木与阴金化土阴木生阳火化土阴木生阴火化木阴木与阳水化水阴木与阴水化金阴木阴木化水阴木阳木化金阳土克阴水化火【火】阳土克阳水化木阳土与阳木化火阳土与阴木化木阳土生阳金化水阳土与阳火化土阳土与阴火化水阳土阳土化金阳土阴土化金阴土克阳水化水阴土克阴水化金阴土与阳木化金阴土与阴木化水阴土生阳金化木阴土生阴金化土阴土与阳火化土阴土与阴火化木阴土阴土化火阴土阳土化火阳水克阴火化水阳水克阳火化土阳水与阳土化金阳水与阴土化金阳水生阴木化木阳水生阳木化火阳水与阳金化水阳水阳水化木阳水阴水化火阴水克阳火化土阴水克阴火化木阴水与阳土化火阴水与阴土化火阴水生阳木化金阴水生阴木化水阴水与阳金化木阴水与阴金化土阴水阴水化金阴水阳水化水阳火克阴金化土【水】阳火克阳金化水阳火与阳水化木阳火与阴水化火阳火生阴土化金阳火生阳土化金阳火与阳木化火阳火与阴木化木阳火阳火化土阳火阴火化水阴火克阴金化土阴火与阳水化水【木】阴火与阴水化金阴火生阳土化火阴火生阴土化火阴火与阳木化金阴火与阴木化水阴火阴火化木阴火阳火化土阳金克阴木化木阳金克阳木化火阳金与阳火化土阳金与阴火化水阳金生阴水化火阳金生阳水化木阳金与阳土化金阳金与阴土化金阳金阳金化水阳金阴金化土阴金克阳木化水阴金克阴木化水阴金与阳火化土阴金与阴火化木阴金生阳水化水阴金与阳土化火阴金与阴土化火阴金阴金化土阴金阳金化木。

中医阴阳五行基础知识

中医阴阳五行基础知识

中医阴阳五行基础知识一、阴阳五行概述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基础,是中医学术体系的核心。

它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产物,是对自然界和人体生命现象进行系统概括和总结的理论。

阴阳五行包括五种元素:木、火、土、金、水,以及阴阳两极。

二、阴阳概念1. 阴阳的起源阴阳起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最早见于《易经》。

《易经》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阴阳之分,而且这两种相反的力量互相依存互相制约。

2. 阴阳的含义(1)阴:指事物内部向心聚集、凝聚、收缩和消耗的性质。

(2)阳:指事物外部向外扩散、扩张、生长和创造的性质。

(3)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等关系。

3. 阳盛则衰,阴盛则生中医认为,在人体内部也存在着阴阳之分。

如果一个人体内的阴气过盛,则会导致身体出现寒凉症状;如果一个人体内的阳气过盛,则会导致身体出现热症状。

因此,中医强调阴阳平衡十分重要。

三、五行概念1. 五行的起源五行起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最早见于《周易》。

《周易》认为天地万物都由五种元素构成,这五种元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2. 五行的含义(1)木:代表生长、扩张和创造。

(2)火:代表热情、活力和光明。

(3)土:代表稳定、厚重和安全。

(4)金:代表坚固、收敛和精华。

(5)水:代表流动、渗透和润泽。

3. 五行的相互关系(1)生克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反之则为克。

(2)相克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反之则为生。

(3)相合关系:木合土,土合水,水合木,火合金,金合火。

四、阴阳五行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1. 望诊法中医望诊法主要通过观察患者面色、舌苔、目色等外部表现,判断患者体内阴阳五行的失衡情况。

2. 闻诊法中医闻诊法主要通过听取患者声音、腹部肠鸣音等声音,判断患者体内阴阳五行的失衡情况。

3. 问诊法中医问诊法主要通过询问患者身体症状、疾病史等信息,综合判断患者体内阴阳五行的失衡情况。

4. 切诊法中医切诊法主要通过触摸患者脉搏、肌肉等部位,判断患者体内阴阳五行的失衡情况。

阴阳五行理论

阴阳五行理论

阴阳五行理论
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用来解释自然界万事万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这一理论包括两个部分:阴阳理论和五行理论。

阴阳理论:阴阳是古代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用于描述事物的对立和相互关联的属性。

阴阳代表着两种相对的属性,如阴(阴性、寒、湿、柔等)和阳(阳性、热、干、刚等)。

阴阳理论认为,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由阴阳两种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制衡所决定的。

在中医学中,阴阳理论用于指导对人体健康状况的诊断和治疗。

五行理论:五行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将自然界划分为五个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相依、相背的关系。

五行理论用于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相生:五行之间按照顺序相互促进和滋养,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五行之间按照顺序相互制约和克服,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中医学中,五行理论主要用于解释和调和人体内脏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五脏对应五行分别为:肝对应木,心对应火,脾对应土,肺对应金,肾对应水。

通过了解五行与脏腑之间的关系,中医医生能够辨别疾病的性质、判断病情的变化,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阴阳五行理论为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学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用以解释和指导对自然界和人体的认识、诊断和治疗。

中医阴阳五行基本知识

中医阴阳五行基本知识

中医阴阳五行基本知识中医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沉淀,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医学理论体系,其中最基础的理论就是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中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理论之一,它是中华文化中关于自然哲学、医学理论、情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表现,成为中华文化自我思考过程中的一个异质性要素。

阴阳五行是中医学的核心概念,指的是宇宙中最基本的两个自然属性和五个基本的物质形态,具体分别是:1. 阴阳:阴阳是指天地、人事、万物中共存的两种自然属性,是中医理论中最基本的一对概念。

阴阳是相对而言的,互为依存,互为转化,相生相胜,相互补充。

2. 五行:五行又称为五行相生相克,分别是金、木、水、火、土。

五行理论是中医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它通过对自然界、生命体等物质或现象的观察、归纳和概括,将自然万物划分为五类,各有其特性、功能和作用。

这五行之间既相生相克,又产生相生的作用。

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它运用于医学实践中,包括:疾病的诊治、药物的性能、药物的组方、针灸疗法、食疗保健等方面。

在中医疾病的诊治上,阴阳五行理论具有重要作用。

中医认为所有疾病都是由于阴阳失衡、五行失调而产生的,只有恢复阴阳平衡、五行协调才能根治疾病。

例如,中医治疗气虚质的糖尿病可以采用“益气生津”为主的治疗法,中医所谓的“益气生津”就是根据阴阳五行理论,选择具有升阳益气、和中生津的药物进行调理。

在中医药物性能方面,阴阳五行理论也很重要。

中药的性能是由其味、性、归经、毒性、功效等要素决定的,而其味、性和药物性能与阴阳五行有关。

例如,甘温的当归补血,与血液的性质相同,与血液所属的阴性相对应;咸寒的麻黄发汗,与肺所属的阴阳相对应。

在中医食疗保健方面,阴阳五行理论同样发挥重要作用。

按阴阳五行理论,食品也有阴阳寒温之分,因此不同体质的人应选用不同性质的食品。

比如,性格温热的人最好食用清凉性质的食物,性格寒冷的人则不宜食用寒凉性质的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阳五行数术基础不外乎天干、地支、阴阳、五行。

如果说阴阳、五行是数术的果实,那干支就是数术的树干支叉。

简单的说:“没有干支那就无法标识及体会到古老的阴阳、五行。

”。

阴阳、五行在理解上“阴阳”可理解为“气”;“五行”(固化)可理解为“质”。

这“气”与“质”可被视为万物之原,大至宇宙,小至细微。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故此巩固了“天人合一”的中华人文历史的智慧结晶思想。

在中国的古代历史长河中,具有传统色彩的道、释、儒三家都非常崇尚“天人合一”的宇宙法则。

“天地人”是宇宙的“道”,道法自然。

故,“天地人”是廣义的,说的是原始有形的一面,可用于解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生“数”。

“数”是道家数术的演绎法则,道家用“数”涵盖所有的自然现象,这与儒家用“理”解释自然现象的道理是一致的。

“数”在道家最高的自然法则中,称为“定数”,此“定数”即为人们所说的“命中注定”,与儒家常说的“天命难违”的道理也是一致的。

紫微斗数离不了“天地人”及“天人合一”的思想。

简单的说:“天地人”是“阴阳、五行(气化)”的体(质),“阴阳、五行”是“天地人”的用(气)。

有了“阴阳、五行、天地人”的体用,数术就有了生命,有了生命就有了变化,这变化就是人们所说的“变数”。

紫微斗数中所涉及的“数”有《太微赋》的“其星分布一十二垣,数定乎三十六位,入庙为奇,失度为虚。

”,其“数定乎三十六位”指的就是“天地人”在一十二垣中的“定数”,“天”之“数”一十二位,“地”之“数”一十二位,“人”之“数”一十二位,而“入庙为奇,失度为虚。

”指的就是“天地人”在这三十六位中的“变数”。

斗数中所涉及的“数”还有《太微赋》的“星有同躔,数分定局,须明其生剋制化之要,必详乎得垣失度之基。

”,这“数分定局”指的就是斗数五行局的“定数”,而“得垣失度之基”指的就是斗数五行局“定数”后可变的“变数”。

大凡研习中国古老文化,皆需强行记取重点含义,尤其于初次接触中国哲学文化者,有许多事物只可意会,暂时难以言传,原因在于所引用的许多事物,皆有许多博大渊深的背景知识,如要言明含义,就得牵涉到非常多的古代天文地理知识。

今日于世的五术学说多延于战国时代至清朝末期,所用的皆是文言文译,况且,古学经典历经时代的移转中,也产生许多创造性的詮释,使得经典的内容更加丰富;宋代解读经书有疑经、改经的倾向,认为若有不合本意者便动輒更改经文,以求符合本意。

这导致许多现今著作存在着许多争说,议论纷纷,也导致了许多不同派系的存在,因此,当在学习上碰到任何的不同词义或任何的说法时,能分辩则分辩其意,否则且暂时搁下,以待稍后才进行分析。

现今商业环境龙蛇混杂,抱残守缺,于理不合,故此,吾尊重任何创造性的詮释,但望对古文詮释有异议者,即使发现一个明显的错误,也别轻易更改古文,只仅在旁边作个附注,以避逸“失之毫里,差之千里”的错误。

学习数术所要理解的是“定数”,所要追求的就是“变数”,因而理性的掌握自己,创造未来,是学习数术者的应有态度。

《阴阳说》道家思想起自南方,儒家思想起自北方。

道家的阴阳说始于老子,其基本主张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阴阳表述自然对举,形成于远古的概念。

在古殷墟卜辞中已经出现“阳”字。

阴阳说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巨大,无论是哲学上的阴阳说、中华的围棋、中医的辩证论治、易经八卦、数学的二进制和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汉字的对偶词、中华军事兵法战略思想、中华武术理论,都充满了其影响。

虽然南北方对阴阳表述用词不同,孔子所创立的儒教,和老子所主张的道家思想,亦用同一种宇宙形成的阴阳概念,与其《周易》经典结构中贯穿始终的阴阳变化展示是一致的。

《易传·系辞上》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宋明时期,周敦颐著《太极图说》云:“无极而太极。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

五行顺布,四时行焉。

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元代全真道士李道纯《中和集》的《无一歌》云:“道本虚无生太极,太极变而先有一。

一分为二二生三,四象五行从此出。

《五行体性》体者,以形质为名。

性者,以功用为义。

以五行体性,资益万物。

故,合而辫之。

木居少阳之位,春气和煦温柔,弱火伏其中。

故木以温柔为体,曲直为性。

火居老阳之位,炎炽赫烈。

故火以明热为体,炎上为性。

老阳之位,阳气至此而极,阴气至此而生。

土在四时之中,处季夏之末,阳衰阴长。

居位之中,总于四行,积尘成实。

积则有间,有间故舍容。

成实故能持。

故土以含散持实为体,稼穡为性。

金居少阴之位,西方成物之所。

物成则凝强,少阴则清冷。

故金以强冷为体,从革为性。

水居老阴之位,以寒虚为体,润下为性。

老陰之位。

陰氣至此而極,陽氣至此而生。

『洪范』云:「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穡,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是其性也。

『淮南子』云:「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

积阴之寒气反者为水。

积阳之热气反者为火。

」水虽阴物,阳在其内。

故水体内明。

火虽阳物,阴在其内。

故火体内暗。

木为少阳,其体亦含阴气。

故内虚,外有花叶,敷荣可观。

金为少阴,其体刚利,杀性在外,内亦光明可照。

土苞四德,故其体能兼虚实。

『洪范传』曰:「木曰曲直者,东方。

」『易』云:「地上之木为观。

」言春时出地之木,无不曲直,花叶可观,如人威仪容貌也。

『许慎』云:「地上之可观者,莫过于木。

故相字目傍木也。

」古之王者,登舆有鸾和之节,降车有佩玉之度,田狩有三驱之制,饮饯有献酢之礼。

无事不巡幸,无夺民时。

以春农之始也,无贪欲姦谋,所以顺木气。

木气顺,则如其性茂盛敷实,以为民用。

直者,中绳。

曲者,中鉤。

若人君失威仪,酖酒欲,淫纵,重徭,厚税,田猎无度,则木失其性,春不滋长,不为民用。

桥樑不从其绳墨。

曰 - 木曰曲直也。

「火曰炎上。

」炎上者,南方。

扬光辉,在盛夏,气极上。

故曰-炎上。

上王者,向明而治,盖取其象。

古者明王南面听政,揽海内雄俊,积之于朝,以助明也。

退邪佞之人臣,投之于野,以通壅塞。

任得其人,则天下大治,垂拱无为。

易以离为火、为明。

重离,重明,则君臣俱明也。

明则顺火气,火气顺则如其性,如其性则能成熟。

顺人士之用,用之则起,捨之则止。

若人君不明,远贤良,进谗佞,弃法律,疏骨肉,杀忠諫,赦罪人,废适立庶,以妾为妻,则火失其性,不用则起,随风斜行,焚宗庙宫室,燎于民居。

故曰 - 火曰炎上。

「土曰稼穡。

」稼穡者,种曰-稼,敛曰-穡。

土为地道,万物贯穿而生。

故曰-稼穡。

土居中,以主四季,成四时,中央为内事,宫室,夫妇,亲属之象。

古者天子至于士人,宫室寝处皆有高卑节度。

与其过也寧俭。

禹卑宫室,孔子善之后。

夫人、左右妾,媵有差。

九族有序,骨肉有恩,为百姓之所轨则也。

如此顺中和之气,则土得其性。

得其性则百榖实,而稼穡成。

如人君纵意广宫室,臺榭鏤雕,五色罢尽,人力亲疏无别,妻妾过度,则土失其性。

土失其性则气乱,稼穡不成,故五股不登,风雾为害。

故曰 - 土曰稼穡。

「金曰从革。

」从革者,革更也。

从范而更形,革成器也。

西方物,既成杀气之盛。

故秋气起而鹰隼化,此杀、生之二端。

是以白露为霜。

霜者,杀伐之表。

王者教兵,集戎事以诛不义,禁暴乱以安百姓。

古之人君,安不忘危,以戒不虞。

故曰:「天下虽安,忘战者危国。

邑虽强,好战者必亡。

」杀伐必应义,应义则金气顺,金气顺则如其性。

如其性者,工冶铸作,革形成器。

如人君侵凌好攻战,贪色、赂,轻百姓之命,人民骚动,则金失其性,冶铸不化,凝滞涸坚,不成者眾。

秋时万物皆成,百榖已熟。

若逆金气,则万物不成。

故曰- 金曰从革。

「水曰润下。

」润下者,水流湿,就污下也。

北方至阴,宗庙祭祀之象。

冬阳之所始,阴之所终。

终始者,纲纪时也。

死者魂气上天为神,魄气下降为鬼,精气散在于外而不反。

故为之宗庙,以收散也。

『易』曰:「涣,亭。

王假有庙。

」此之谓也。

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孝乎。

故天子亲耕,以供粢盛。

王后亲蚕,以供祭服。

敬之至也。

敬之至则鬼神报之以介服。

此顺水气,水气顺则如其性,如其性则泉源通流,以利民用。

若人君废祭祀,慢鬼神,逆天时,则水失其性,暴出漂溢,没溺坏城邑,为人之害。

故曰 - 水曰润下也。

五行相生五行相剋木多则火炽,土倾,金缺,水涸木剋土,木少则培成稼穑火多则木焚,土焦,金熔,水沸火剋金,火少则锻炼土多则木折,火晦,金埋,水淤土剋水,土少则为堤岸金多则木断,火熄,土泄,水涩金剋木,金少则木成器水多则木浮,火灭,土荡,金沉水剋火,水少则即济五行体别生死之处不同,遍有十二月、十二辰而出没。

以五行体性:木受气于申,胎于酉,养于戌,生于亥,沐浴于子,冠带于丑,临官于寅,王于卯,衰于辰,病于巳,死于午,葬于未木受气于亥,胎于子,养于丑,生于寅,沐浴于卯,冠带于辰,临官于巳,王于午,衰于未,病于申,死于酉,葬于戌金受气于寅,胎于卯,养于辰,生于巳,沐浴于午,冠带于未,临官于申,王于酉,衰于戌,病于亥,死于子,葬于丑水受气于巳,胎于午,养于未,生于申,沐浴于酉,冠带于戌,临官于亥,王于子,衰于丑,病于寅,死于卯,葬于辰土受气于亥,胎于子,养于丑,寄行于寅,生于卯,沐浴于辰,冠带于巳,临官于午,王于未,衰病于申,死于酉,葬于戌。

戌是火墓,火是其母,母子不同葬,进行于丑。

丑是金墓,金是其子,义又不合,欲还于未。

未是木墓,木为土鬼,畏不敢入,进休就辰。

辰是水墓,水是其妻,于义为合,遂葬于辰。

昔舜葬苍梧,二妃不从,故知合葬非古。

然季武子云:「自周公已来,未之有改。

」诗云:「穀则异室,死则同穴,盖以敦其义合,骨肉同归,水土共墓,正取此也,又以四季释所理归于斯。

高堂隆:「以土生于未,盛于戌,壮于丑,终于辰。

」辰为水墓,故辰日不哭,以辰日重丧故也。

袒踊之哀,岂待移日,高堂所说,盖为浮浅,其生王意,又别是一家。

五行书云:「土虽有寄王于火乡,生于巳,葬于辰,然土分王四季,各有生死之所。

」辰土受气于申酉,胎于戌,养于亥,生于子,沐浴于丑,冠带于寅,临官于卯,王于辰,衰病于巳,死于午,葬于未。

未土受气于亥子,胎于丑,养于寅,生于卯,沐浴于辰,冠带于巳,临官于午,王于未,衰病于申,死于酉,葬于戌。

戌土受气于寅卯,胎于辰,养于巳,生于午,沐浴于未,冠带于申,临官于酉,王于戌,衰病于亥,死于子,葬于丑。

丑土受气于巳午,胎于未,养于申,生于酉,沐浴于戌,冠带于亥,临官于子,王于丑,衰病于寅,死于卯,葬于辰。

孝经援神契云:「五行土出利,以给天下。

」龟经云:「土木动为辰土,火动为未土,金动为戌土,水动为丑土。

」又云:「甲乙、寅卯为辰土,丙丁、巳午为未土,庚辛、申酉为戌土,壬癸、亥子为丑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