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湿痹的辨证施护
痹证患者的辨证施护体会
2 . 3 痰瘀 痹阻证
主症 : 痹 证 日久 , 肌 肉关 节 刺痛 , 固定 不
移, 关节肿大 , 甚 至强直 畸形 , 屈伸 不利 , 有 结节 、 瘀斑 。舌质
紫暗 , 苔 白腻 , 脉细涩。调护原则 : 化痰祛瘀 , 搜 风通络 。调 护
方法 : 慎起居 , 避 风寒 , 病 房 阳光 充 足 , 通 风 良好 。可 进食 百
从而达 到行气活 血、 祛 风除湿 、 散寒 止痛 的功效 , 促 进疾病 的 好转 。
有密切 的关系 。正 虚卫外不 固是痹 证发 生 的内在基础 , 感 受 外邪是痹证发生 的外在 条件 。邪气 闭阻 经脉为其 病机 根本 , 病变多累及肢体 筋骨 、 肌 肉、 关节 , 甚则 影 响脏 腑 。常 见 的痹 证分型有风寒湿痹 、 风湿热痹 、 痰瘀痹阻证 、 肝肾亏虚证 , 根 据
鼓励并指导患者注意防风 、 防寒、 防湿 , 避免居暑 湿之地 。
顺应 时令及 时增 减衣 物 , 注 意防寒保 暖 , 避 免风寒湿 邪侵袭 ,
进而使疾病加 重甚至 恶化 。劳作 或运 动汗 出之时 , 切勿 当风
贪凉 , 乘热 浴冷 。居住 和作业 的地方 保持 清洁 和干燥 。根 据 病情作适 当的功能锻炼 , 以滑 利关 节 、 疏通经 络, 增强体质 , 有
品 。中药 汤剂 宜温服 。配合 拔火 罐疗法 , 肩背 痛 、 腰 腿痛 、 肢 体麻 木者给 予拔火罐 , 达 到活血行 气 , 消肿止痛 , 祛风 除痰 的 作用。 2 . 4 肝 肾亏虚证 主症 : 痹证 日久不愈 , 关 节屈伸不 利 , 肌 肉
药, 不要随便停 药 、 换药 、 增减 药物 , 持 之以恒 , 减 少疾病复 发 。 指导 患者 正确 的选择 食谱 , 改变 既往 不 良饮食 习惯 。饮食 宜 多食 优质蛋 白、 高维 生素 、 营养 丰富的食 物 , 多饮水 , 以满足机 体组 织修 复的需要 , 禁食辛辣 、 煎炸 、 油 腻、 生冷食 物。患者病 情 多反复发作 , 应用情志护理 , 帮 助患者消除 因对疾病 缺乏正 确认识 , 角色转换 自我认 知 异常 以及 环境 因素 和社会 因素 的 影 响, 导致患者心理情感 障碍出现紧张 、 恐惧 、 忧 虑、 愤怒等不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舌质淡,苔白腻。
(二)风湿热痹证: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
舌质红,苔黄。
(三)瘀血闭阻证: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
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
(四)肝肾亏虚证:膝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
舌质红、少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膝关节疼痛1、疼痛评估:评估诱因、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以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
2、遵医嘱物理治疗。
3、遵医嘱穴位贴敷、拔火罐,取阴陵泉、足三里、解溪等穴。
(二)膝关节肿胀1、评估红肿的程度及诱发因素,皮温、皮肤颜色及完整性。
2、遵医嘱物理治疗。
遵医嘱穴位贴敷、拔火罐(三)膝关节僵硬1、评估僵硬发生时间、关节活动受限的范围与生活自理能力。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阿就是穴、阳陵泉、内膝眼、外膝眼、阴陵泉、足三里、解溪穴等穴。
3、遵医嘱物理治疗。
遵医嘱穴位贴敷、拔火罐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特色技术1、中药贴敷(详见附录2)。
2、拔火罐。
(1)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口径大小适宜的火罐。
口径小的用于关节部位。
在本病中,应选用口径小或适中的火罐。
(2)其她详见附录2。
3、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1、避风寒湿邪入侵,局部注意保暖。
2、加强对膝部保护,戴护膝保暖。
3、患肢可垫软枕抬高,避免爬山,以免关节过度负重。
4、适当控制体重,增加户外活动,日光照射,防止骨质疏松。
5、有任何部位的感染及时就医。
(二)饮食指导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忌生冷、发物及煎炸品。
1、风寒湿痹证:宜食祛风除湿、温经通络的食品,如姜、蒜、辣面条等。
趁热食用,以汗出为度。
忌生冷、性凉及肥腻食品,如柿子、螃蟹、蚌肉、海带等。
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
(三)情志护理 1、了解患者的情绪,用移情疗法,转移或改变患者的情绪和意志,
舒畅气机、怡养心神、有益患者的身心健康。 2、疼痛时出现情绪烦躁,使用安神静志法,要患者闭目静心全身
放松,平静呼吸,以达到周身气血流通舒畅。 4、针对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 5、督促家属亲友给予配合支持和精神鼓励患者。
谢 谢!
2、关节遇到寒冷,血管收缩,血循环变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气 寒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带上护膝,防止膝关节受凉。应注意膝关节的保 暖防寒,不可使关节过度负重,受潮,受凉。
3、禁忌久站久坐,不要让关节处于某一时间过长,避免加重疼痛的活动, 必要时使用拐杖减少负重,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女性尽量不穿高跟鞋。
3、遵医嘱给予物理治疗,如中频脉冲电疗、超声波、微波等。 4、使用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减轻疼痛。常用穴位:神门、交 感、皮质下、肝、肾等。
五、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急性期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膝关节制动,软枕抬高,做好生活护理。
关节红肿热痛时尽量避免站立、行走、反复下蹲(由于下蹲时膝关节的负重 是自身体重的3-6倍)。
2、风湿热痹证:饮食宜清热利湿通络之品,如丝瓜、冬瓜、赤 小豆、玉米须等。药膳方:丝瓜瘦肉汤。忌辛辣燥热之品,如葱、蒜、 胡椒等。
3、瘀血痹阻证: 饮食上可以食桑葚子粥,也可每日少饮木瓜 牛膝酒,以利通络活血。
4、肝肾亏虚证:肝肾阴虚者宜进食滋阴填精、滋养肝肾之品,如 枸杞子、黑芝麻、黑木耳等。药膳方:莲子百合煲瘦肉汤。忌辛辣香 燥之品。肝肾阳虚者宜进食温壮肾阳,补精髓之品,如黑豆、桃仁、 杏仁、腰果、黑芝麻等。食疗方:干姜煲羊肉。忌生冷瓜果及寒凉食 物。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炎) 的中医护理方案
陈靓
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
(四)肝肾亏虚证 1、证候要点:常见于老年人,骨关节疼痛日久不愈,反复发作,
时轻时重,致骨节变形,筋脉拘急,肌肉萎缩,难以屈伸,腰酸肢 冷,心悸气短,或头晕耳鸣,舌质淡白,或舌红少津,脉沉细,或 沉细而数。
2、辩证施护:卧床休息,做好病情观察及安全防护措施,防止 病人跌倒损伤;病房保持安静、舒适,避免噪音,保证病人得到充 足的休息;关节、腰部酸痛按医嘱给予理疗缓解疼痛;头晕、耳鸣 明显时,绝对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对症处理。
BMI指数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膝关节是人体主要承重关节,体重增加可使膝关节的负担加 重,膝关节的负重在走路时时体重4倍,在上楼时是体重的7倍。 体重每增加1千克,上楼时膝关节负担就会增加8千克。所以,控 制体重对保护膝关节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情志护理 1、了解患者的情绪,用移情疗法,转移或改变患者的情绪和意志,
舒畅气机、怡养心神、有益患者的身心健康。 2、疼痛时出现情绪烦躁,使用安神静志法,要患者闭目静心全身
放松,平静呼吸,以达到周身气血流通舒畅。 4、针对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 5、督促家属亲友给予配合支持和精神鼓励患者。
2.关节活动度训练 ⑴仰卧位闭链屈膝锻炼:要求屈膝过程中足跟不离开床面,在床
面上活动,称为“闭链”。或可以坐在椅子上,健侧足辅助患侧进行 屈膝锻炼。 一日2-3次,一次10-15分钟。
(2)指推髌骨:应轻微向上提拉髌骨,上下、左右活动髌骨。禁 忌按压,以免加重膝关节的疼痛。
(六)护理效果评价
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
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痹症一、辨证施护:(1)风、寒、湿痹者的患部可遵医嘱用热水袋或热药袋热敷。
并遵医嘱行针刺、拔罐、熏洗等疗法。
(2)热痹者中药熏洗时药液宜偏凉,局部禁用温热疗法。
(3)痛痹局部注意防寒保暖,疼痛剧烈者,需卧床休息。
二、给药护理风寒湿痹者中药汤剂宜热服,用药酒治疗时注意有无酒精过敏反应。
热痹者汤剂宜偏凉服。
注意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如出现唇舌手足发麻、恶心、心慌等状态,应及时报告医师。
三、饮食调护饮食宜高营养、高维生素、清淡可口、易于消化。
风、寒、湿痹应进温热性食物,可适当饮用药酒,忌食生冷。
热痹者宜食清淡之品,忌辛辣、肥甘、醇酒等食物,鼓励多饮水。
四、情志护理病程缠绵,反复发病,行动不便,生活质量下降,患者心情忧郁。
要经常关心患者,给予心理安慰,并具体解决其不便,减轻其痛苦。
说服家属给予患者家庭温暖及生活照顾,使其心情舒畅。
五、健康指导(1)嘱患者注意防风寒、防潮湿,出汗时切忌当风,被褥常洗常晒,保持干燥清洁。
(2)须继续服药者,应告知其特殊药物的煎煮法,如川乌、附子宜久煎等,并注意药后反应,如有不适,及时来院诊治。
(3)均衡饮食,肥胖者需指导病人减轻体重,以减轻关节负荷。
痛风性关节炎病人应减少嘌呤类的食物。
(4)根据病情和体质,适当活动。
眩晕一、辨证施护(1)风阳上扰,肝肾阴虚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按时测量血压,保持病室安静,若头晕严峻出现昏仆者,立刻敷陈医师。
(2)痰浊上蒙,气血亏虚者:病室宜向阳,宽敞明亮,通风良好,眩晕伴恶心呕吐者,遵医嘱针刺或按摩内关穴,以减轻呕吐。
二、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
(2)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温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采用少量频服。
三、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腻、生冷、烟酒之品。
(2)风阳上扰者,可食滋阴潜阳之品。
(3)气血亏虚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
(4)肾阴不足者,多食滋阴益肾之品。
四、情志护理(1)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
中医治疗风寒湿痹的分析
中医治疗风寒湿痹的分析发布时间:2021-08-20T08:51:45.039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5期作者:李小波[导读] 类风湿性关节炎、纤维组织炎及神经痛等。
本文就风湿寒痹的中医治疗进行简要分析。
华蓥市人民医院康复科四川华蓥市 638600风寒湿痹是中医病证名,为行(风)痹、痛(寒)痹、着(湿)痹的合称,因风寒湿三气杂至,致气血瘀滞,证见身重而痛,四肢拘挛,甚则走注疼痛,或手足麻木等。
是外邪侵袭经络,气血闭阻不畅,引起关节、肢体等处出现酸、痛、麻、重及屈伸不利等症状,名为痹证。
本病证可见于现代医学诊断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纤维组织炎及神经痛等。
本文就风湿寒痹的中医治疗进行简要分析。
一、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风寒湿痹主要是由风、寒、湿三气外邪对经络造成侵袭,导致气血闭阻不畅而引起的。
1、痹病的内在因素和病变的基础在于正气不足。
体虚腠理空疏,营卫不固,极易感邪,在《诸病源候论·风湿痹候》有云:“由血气虚,则受风湿”,《济生方·痹》也言:“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
”因此,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故病邪稽留而病势缠绵。
2.外感风寒湿邪,多因居处潮湿、涉水冒雨,或睡卧当风,或冒雾露,气候变化,冷热交错等原因,而导致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人体。
正如《素问·痹论》所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风、寒、湿之邪往往相互影响,故而成病。
风为阳邪开发腠理,又具穿透之力,寒借此力内犯,风又借寒凝之积,使邪附病位,而成伤人致病之基。
湿邪借风邪的疏泄之力,寒邪的收引之能,而入侵筋骨肌肉,风寒又借湿邪之性,黏着、胶固于肢体而不去。
风、寒、湿病邪留注肌肉、筋骨、关节,造成经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
故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肢体筋脉拘急、失养。
但风寒湿病邪为患,各有侧重,风邪甚者,病邪流窜,病变游走不定;寒邪甚者,肃杀阳气,疼痛剧烈;湿邪甚者,黏着凝固,病变沉着不移。
痹症患者的辩证施护
痹症患者的辩证施护目的:探讨痹症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208例患者的护理,进行对比、总结,实施辩证护理。
结果通过辩证护理能尽快解除疾患,减轻痛苦,达到了有效的治疗目的,同时也提高了辩证施护的效果结论:掌握痹症各型的病因特点,采取辩证治疗,辩证护理,中西医结合,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对临床也有积极的意义。
标签:痹症;辩证施护痹症多由风寒湿热等邪气乘虚侵入,闭阻筋肉关节,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以肌肉、筋骨、关节出现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则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痹症按病理病因分为:风湿热痹和风寒湿痹。
风寒湿痹又分为行痹,痛痹,着痹。
我科2013年1 月---2014年1月收治痹症患者208例。
我们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应用中医辩证论治及辩证施护原则,根据不同的证型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08例,男68例,女140例。
年龄18岁-78岁。
其中行痹36例,痛痹88例,着48痹例,热痹36例。
1.2痹症患者的一般护理1.2.1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整洁,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
1.2.2严密观察患者的神色,血压,体温,脉象,舌象,疼痛的部位,性质,诱发因素,关节有无肿胀变性等变化。
1.2.3避免久居潮湿,阴冷之地,适时增减衣服,预防外感。
1.2.4适度锻炼,注意保护关节。
1.2.5可配合针灸,按摩,拔火罐等疗法。
1.3 痹症患者的辩证施护1.3.1行痹此型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恶风或恶寒,舌苔薄白,脉浮。
治则及施护以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为主,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鲜蔬菜及强筋壮骨之品,如牛奶、猪肝、羊肉、大枣、枸杞、黑芝麻、骨头汤等,忌肥甘厚腻食物。
汤药宜热服。
病室安排应温暖向阳,指导患者不要在寒冷季节或阴雨天到室外活动。
1.3.2痛痹此型肢体关节疼痛剧烈,遇寒痛增,得热痛减,痛有定处,关节屈伸不利,舌苔薄白,脉弦紧。
痹证的针灸治疗及辨证施护
痹证的针灸治疗及辨证施护目的探讨针灸治疗痹证的临床疗效及辨证施护。
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痹证患者,对其进行针灸治疗与辩证施护,根据患者的身体恢复程度来判断针灸治疗与辩证施护对痹证患者的影响。
结果此次选取的患者中,2例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其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结论治疗后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说明针灸治疗和辨证施护对痹证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标签:痹证;针灸;辨证施护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不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本病的临床表现多与西医学的结缔组织病,骨与关节病相关。
现结合临床,对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患者运用针灸和辨证施护,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痹证患者作为此次治疗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42例。
1.2方法1.2.1常规护理①保护关节功能:患者急性期活动受限明显,护理以保护关节功能、休息制动为主,可使用各种矫形支架和夹板使关节保持功能位置。
髋关节和膝关节应避免放在屈曲位。
关节痛可导致关节活动减少,久之引起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度受限或功能丧失。
因此让患者做适当的伸展运动,必要时帮助患者做被动活动,活动范围从小到大,活动量由小到多,循序渐进。
②减轻疼痛:急性关节炎应绝对卧床休息,治疗及护理手法要轻,根据疾病性质给予保温、热敷、针灸等配以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松弛肌肉,减少疼痛。
③晨僵护理:晚上睡眠时使用弹力手套保暖,早上起床后用热水浸泡僵硬关节,后活动关节,活动量由小到大,反复多次。
④情志护理:此病日久不愈,患者易产生急躁情绪,鼓励患者将自己的悲观失望、焦虑紧张的思想进行宣泄与释放,保持乐观心境,保持足够睡眠,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延缓疾病进展,提高自我生活的能力[1]。
1.2.2辨证施护及针灸治疗1.2.2.1风寒湿痹该型患者的主要表现有: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浮或弦紧。
痹症的辩证施护
痹症的辩证施护痹症是以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的疼痛、酸楚、麻木和关节肿胀、屈伸不利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发生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病理机理为气血运行不畅,故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舒经通络为护治痹症的基本原则,后期当配补益正气护治之法;本病的辨证施护如下:一、风痹以风邪偏盛为主,症见恶风、疼痛游走不定、时而走窜上肢,时而流窜下肢为其特征;施护:1、病人表现为恶寒喜暖,得热则舒,应往在温暖、向阳、避风的房间;病室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2、注意保暖,不宜在寒冷季节或阴雨天气到室外活动,预防因复感风寒而加重病情;可于疼痛剧烈的部位加用护套,鼓励患者多晒太阳;3、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本证初起多有恶寒发热等表证,痹阻日久又可出现关节肿大,畸形、屈伸不利,甚至僵直,不能行动,严重者难治;如病邪深入脏腑,则出现脏腑证候,其中以心痹为多见,应按心痹施护;4、中药宜温热服,并严密观察服药后的反应;如关节疼痛剧烈的病人,治疗上常用附子、川乌药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使用这些药物时剂量应由小量开始,逐渐增加,久煎或与甘草同煎可缓解毒性;服药后患者若有唇舌、手足发麻、恶心、心慌、脉迟等中毒症状时,应通知医生的酌情减轻药量或停止服用;对于药性比较峻猛、毒副作用较大的虫类药物,如全蝎、蜈蚣等,可研末装入胶囊内吞服;如采用西药抗风湿治疗时,也应注意观察其副作用;5、结合针灸、推拿、理疗、药浴等实施综合治疗,常穴位有肩髃、曲池、尺泽、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膝眼、委中、风市等;6、宜湿性饮食,忌生冷;如病变只以关节局面部症状为主,不发热,亦无脾胃症状时,饮食可以随意,无须多加限制,如米面粗粮、新鲜水果蔬菜等;7、药酒对于治疗风寒湿痹有显着疗效,临床常用的药酒有五加皮酒、国公酒、虎骨酒、木瓜洒、蛇酒等;二、寒痹以寒邪偏盛为主,寒为阴邪,其性凝滞;症见痛有固定处,疼痛剧烈,怕冷,遇寒加重,遇温痛减为其特征;施护:1、患者明显畏寒,受寒则疼痛更甚,所以要注意保暖,避风寒,并应注意关节等局部之处保暖,避免用冷水洗澡,其膝关节处可加护膝;2、可采用局部湿热疗法,如灸法、熏蒸、热敷、拔火罐等;熏洗和熨贴疗法对痹证引起的疼痛有明显效果;如坎离砂醋调外敷;食盐、葱白炒热后熨贴患处;松节油、牛膝煎水热敷等;亦可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疏风通络的中药做离子透入治疗;3、汤药宜热服,也可饮少量,以助温经通络,有利于康复,并注意服药后的反应;4、慢性患者长期卧床,应注意定时更换体位,将罹患关节保持功能位置,在疼痛缓解后,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以免肌肉萎缩或关节畸形,并应注意皮肤,预防发生褥疮;5、饮食宜温热,忌食生冷食物;可多用生姜、辣椒等温热性调料,以助热散寒、通经络;酒类性热,又能通经活络,可酌情选用;三、湿痹以湿邪偏盛为主;症见身热不扬或午后发热、肢体关节麻木、疼痛沉重、痛有定处;施护:1、病因以湿为主,故病室宜保持通燥,以多曝晒,防潮湿气候要提高室温以驱散潮气;2、及时更换衣服被褥,保持清洁;3、患者一般疼痛不重,以酸麻胀木为主,关节可有肿胀;但因身体沉重,懒言懒动,活动过少,返致气血失畅,易致关节肌肉萎缩,故应鼓励患者尽重活动;4、局部可用针灸、隔姜灸、神灯照射等疗法,配合按摩、梅花针等疗法,可以预防和治疗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缓解症状;5、中药和饮食宜湿热报;可多配合选用燥湿之品,如苡仁、鳝鱼、鳗鱼、扁豆、蚕豆、赤小豆等;四、热痹以风寒湿邪经久,热毒流注关节,或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与热相搏而致的,以关节红肿、灼热疼痛为特点;本病见于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及痛风急性发作期;1、病室宜凉爽通风,光线柔和;关节虽然红肿热痛,但不可直接吹风;2、关节肿胀明显、疼痛剧烈、兼有发热时,应使其卧床休息,将患肢垫起;痛不可触者,可将患处暴露,减少接触,协助患者选择舒适卧位,设法减轻疼痛,如行动不便的患者,可放置脚踏、木拐等;待疼痛缓解后,逐渐增加活动锻炼;4、局部禁止用湿热疗法;可用黄芩煎水冷湿敷;5、中药宜温服或偏凉服;6、饮食以清热疏利食品为主,忌食辛辣刺激之物;可多食丝瓜、苋菜、绿豆、冬瓜、菱角、藕、香蕉、西瓜等;。
风寒湿痹
1、风寒湿痹(1)行痹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可涉及肢体多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有恶风、发热等表证。
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
防风汤加减。
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2)痛痹肢体关节疼痛,
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寒冷感。
舌质淡,散寒通络,祛风除湿。
乌头汤。
(3)着痹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淡,苔白,脉濡。
2、风湿热痹游走性关节疼痛,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活动不便,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
舌质红,苔黄,或
者黄腻。
脉滑或浮数。
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白虎加桂枝汤
合宣痹汤。
2、痰瘀闭阻证。
痹症日久,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关节肌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肢体麻木或重着,关节僵硬,屈伸不利,有硬结,瘀斑,面色晦暗,眼睑浮肿,胸闷痰多,舌紫暗,有瘀斑,脉涩。
双合汤加减。
化痰行淤,溢痹通络。
4、肝肾亏虚证。
痹症日久不愈合,关节屈伸不利,肌肉瘦削,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阳痿,遗精,骨蒸劳热,心烦口干。
舌淡红,少津,脉沉细。
独活寄生汤加减。
培补肝肾,舒筋止痛。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
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浅谈痹证的辨证施护
5 6・ 6
光 明中医2 1 0 2年 3月 第 2 7卷 第 3期
CG M M rh2 1 . o 2 . J MC ac 0 2 V 1 7 3
【 理 论坛 】 护
浅 谈 痹 证 的辨证 施 护
金 玉芳 步 晖 孙 学英 关键词: 痹证; 护理; 中医护理学
d i1 . 9 9 j i n 1 0 —9 4 2 1 . 3 0 1 o: 0 3 6 / . s . 0 38 1 . 0 2 0 . 9 s 文 章编 号 :0 38 1 ( 0 2 -3 5 6 0 1 0 —9 4 2 1 ) - 6 —2 00
节 功能 不全 及褥疮 等 。病 人 居 室内 要 保 持 干 燥 , 度 温 适宜 , 阳光充 足 。在病 情 稳 定 、 痛 减轻 后 , 者 应 增 疼 患
强活 动 , 加强 锻炼 , 由少 到多 , 量力 而行 , 循序 渐进 。病
炎及其 它骨 关 节病 变 等 疾 病 。我 科 自 19 9 8~2 0 0 9年 共观察 痹证 患者 16例 , 4 1 男 7例 , 6 女 9例 , 年龄 1 4~ 7 2岁 , 全部 为住 院病 人 , 据不 同病 因病 理 的特点 , 根 区
风寒 湿之 偏重用 药 有所侧 重 ¨ 。
1 2 风寒 热痹型 因风 寒热 邪 壅阻 于 经 络 、 节 , . 关 气
血瘀 滞不 通 , 以致 发病 急 而 游 走疼 痛 , 部 红 肿 灼热 , 局
关节 屈伸 痛甚 。治 宜 清 热 通络 , 风 除湿 。用 药 宜 辛 祛
焦虑 和不 安情 绪 ; 在进 行 治疗 的过程 中, 我们要 随 时掌 握其 心理状 况 , 由于痹 痛 的痛苦 , 常会 产生 悲观 消极 情 绪, 甚至拒 绝检 查和 治疗 , 我们 要及 时帮 助消 除紧 张情 绪, 增强 治疗 信心 。对患 者 的各 种检 查动 作要 轻 , 态度 要 和蔼 , 解释 要耐心 , 使病 人感 到温 馨 、 适 , 舒 能主 动配 合治 疗 , 同时要 培养 病人懂 得 自我调 节情 志 的重要 性 , 否则 会 给治疗 带来不 利 。 2 3 饮食 调 护 . 饮 食 宜 营 养 丰 富 , 热量 , 高 以蔬 菜 为 主 , 面食 、 粥 、 制 品 、 如 米 豆 青菜 、 汁 、 果 肉汤 等 , 食 肥 忌 厚 油腻辛 辣刺 激 之 品 。风寒 湿 痹 者 需禁 食 生 冷 瓜 果 ,
痹证护理常规
痹证护理常规痹证护理常规〔概念〕痹证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入侵,闭阻经络关节,气血运行不畅,以全身关节呈游走性红、肿、重着、疼痛或晨僵为主要临床表现。
常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表现〕全身关节或肌肉呈游走性红、肿、着重、酸楚、疼痛或晨僵。
〔临证护理〕1、风寒湿痹者的患者,局部用热水袋或遵医嘱给予热药袋热敷,也可用食盐、大葱热熨。
局部注意保暖,疼痛部位可用护套,并遵医嘱行拔罐、熏洗等疗法。
2、热痹者中药熏洗时药液宜偏凉,局部禁用温热疗法。
3、风、寒、湿痹局部注意保暖,疼痛剧烈部位可加护套,并遵医嘱配合按摩治疗。
4、风寒湿痹者室内宜温暖向阳,干燥防潮,注意防寒保暖;热痹者病室宜清爽通风。
5、恶寒发热、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者,遵医嘱应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适当下床活动。
脊柱变形者宜睡硬板床。
保持衣被清洁干燥,出汗多时应及时擦干更换衣单。
6、观察痹痛的部位、性质、时间、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及皮肤、汗出、体温、脉搏、舌象、伴随症状的变化等,做好记录。
〔饮食护理〕1.饮食宜高营养、高维生素、清淡可口、易于消化。
2.风、寒、湿痹者,应进食温热性食物,可适当饮用药酒,忌食生冷。
3.热痹者,宜食清淡之品,忌辛辣、肥甘、醇酒等食物,鼓励多饮水。
〔用药护理〕1、风寒湿痹者,中药汤剂宜热服。
2、热痹者,汤剂宜偏凉服。
3、注意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如出现唇、舌、手足发麻、恶心、心慌等症,应及时报告医生。
4、用药酒治疗时注意有无酒精过敏反应。
〔并发症护理〕生活不能自理的卧床患者,关节疼痛者,防止受压变形,专业护士应鼓励或协助患者加强功能锻炼,按时做被动活动要经常帮助活动肢体,适时更换卧位,受压部位用软垫保护,防止发生褥疮。
注意肢体保持功能位置。
〔情志护理〕1、多和病人沟通,让病人了解相关知识,消除不良刺激,以好心态配合治疗及护理。
2、耐心解释,消除疑虑。
〔健康指导〕1、嘱患者注意防风寒、防潮湿。
出汗时切忌当风,被褥常洗常晒,保持干燥清洁。
风寒湿热致痹症辨治方药
风寒湿热致痹症辨治方药所谓痹症,即因风寒湿热诸邪所引发的以肢体关节疼痛不适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素问·痹论》所谓:“风寒湿三气杂致,合而为痹也。
”这是说因风寒湿三种邪气混合侵袭肌体,而致气血痹阻,经络失养,筋骨、关节、肌肉、肢体等处,发生疼痛、肿胀、重滞、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状,皆称之为“痹证”。
痹证经久不愈,而致关节变形,甚至肢体残疾者,又称之为“顽痹”、“尫痹”。
辨治方药痹证虽主要因于风寒湿三气合而侵袭所致,但对具体病人的表现来说,往往所感三气,则各有偏胜,其主要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因此,《素问·痹论》对痹证的辨证分类,又指出“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风寒湿邪虽属阴邪,但阴邪痹阻筋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日久不愈,既可以化生郁热,更易变生瘀血痰浊,深痼关节筋骨,损及肝肾气血,而成“顽痹”。
根据痹证的病因病机和自己长期的诊疗经验,临床辨治痹证可分为如下2大类型进行:1. 风寒湿痹表现为肢体肌肉、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畏风怕冷,或疼痛游走不定,或痛如刀割针刺,或痛处肿胀不适,舌质淡苔白,脉紧、或缓、或濡。
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逐湿。
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桂枝10克,白芍12克,附子10克,防风10克,白术15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薏苡仁30克,炙甘草6克。
方解:桂枝、附子温经散寒;防风、羌活、独活祛风胜湿;白术、苡米健脾利湿;芍药养血柔肝,配甘草则有缓急止痛之效。
临床加减:恶寒痛剧者,选加麻黄、川乌、细辛;疼痛游走不定者,加当归、川芎养血祛风;肿痛重滞明显者,选加防己、苍术、萆薢、蚕沙、制南星、泽泻等;身热口渴,或肿痛处发热发红者,去减附子,选加知母、生石膏、忍冬藤、黄柏、桑枝、豨莶草等;痹痛以上肢为主者,选加威灵仙、姜黄、川芎;腰以下痹痛为主者,选加牛膝、木瓜、狗脊;筋骨疼痛日久,腰膝酸软者,选加续断、千年健、骨碎补、桑寄生等;痹痛日久,四肢掣痛、筋骨拘挛、手足麻木明显者,选加海风藤、青风藤、秦艽、鸡血藤等;脾肺气虚者加黄芪;肝血虚者选加当归、鸡血藤、枸杞等;肾虚者选加地黄、淫羊藿、鹿衔草等。
风湿痹的辨证施护
风湿痹的辨证施护风湿痹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入侵,闭阻经络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以全身关节呈游走性红肿、重着、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常见于风湿性关节炎等。
辨证施护1)风胜行痹证1.病室宜温暖、干燥。
注意保暖。
宜卧床休息。
2.宜进食温热性食物。
可加适量姜、胡椒粉等调料以助驱散风邪,忌食生冷瓜果。
3.关节肌肉疼痛者可予护架,防止关节受压。
关节活动不利或强直者,鼓励或协助加强功能锻炼,或遵医嘱配合针灸、热敷、熏洗等治疗。
4.中药汤剂宜热服,服药后食热粥、热饮可助药力。
2)寒胜痛痹证1.宜进食温热性食物。
可加适量姜、胡椒粉等调料以助驱散风寒之邪,忌食生冷瓜果。
2.中药汤剂宜温服。
服用乌头、雷公藤等含毒药物时,应注意观察服药后有无毒性反应。
如出现黄疸、纳差、泛恶或唇舌发麻、头晕、心悸、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时,应立即停药,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3.注意肢体保暖,可在疼痛处加用护套。
阴雨寒冷季节勿外出活动,天晴时可多晒太阳,也可局部热敷。
夜间痛剧者,可遵医嘱予镇静剂或安神剂。
3)湿胜着痹证1.急性期患者宜卧床休息,缓解期可进行功能锻炼。
2.可食百合、薏苡仁、木瓜粥及西瓜、冬瓜、绿豆、玉米须等。
3.嘱患者应防寒、防湿,勿冒雨涉水或久着湿衣。
夏季尽量少游泳,不宜用竹席、直接吹电扇与空调等,以免诱发关节炎。
4.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以热薏苡仁助药力。
4)热邪阻痹证1.病室宜凉爽,空气流通,但汗出时应避风,勤换内衣,保持皮肤、衣被清洁、干燥。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多饮清凉饮料、新鲜水果以生津止渴,忌辛辣、肥甘、温燥、刺激性或煎炸等食物。
3.中药汤剂宜偏凉服,按时服药。
4.严密观察体温变化及有无胸闷、心悸、咽痛、咳嗽等情况,并及时报告医师。
5.急性期尽量减少关节活动。
关节红肿热痛时,可用金黄膏外敷以清热解毒。
5)气血虚痹证1.宜食红枣、薏苡仁山药粥等。
2.病程较长或生活不能自理者,应做好情志护理。
3.注意心悸自汗、胸闷头晕等症状,并及时报告医师。
痹证的辩证施护
亦须谨防过用苦寒伤阳滞湿之弊。 病久入络者,本着涤痰、化瘀、养血而调理之
精品课件
一般护理
1.生活起居护理 病室情况,阳光充足,温度适宜。避免
精品课件 慎食猪油、寒凉等滋腻碍胃食
(2)痛痹 (寒痹)
主症: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处固定不移, 遇寒痛增,得热痛减。
兼次症: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色不红,触 之不热。
舌象:舌质淡红,苔白而薄腻。 脉象:弦紧,或沉迟而弦。 治法:祛风除湿,温经散寒。 方药:乌头汤加减。 食疗方:川姜粥/ 牛、羊骨头汤
精品课件
病例分析练习
金某,女,44岁,农民,2006—12-18初 诊。 5年前因水稻插秧后出现双手指关节疼痛, 肿胀,在当地请中医服中药治疗后好转, 以后遇凉即时有复发。2天前因天气变化 上症加重而来诊。
现症:双手指关节疼痛,痛有定处,得热
痛减,遇寒加重,关节屈伸不利,骨节肿 大,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夜寐不安, 饮食正常,二便调。
[护理措施] 病室宜清洁、安静,温湿度适宜。避免对流风。 ❖ 病人疼痛时,可采用较舒适的卧位。 疼痛减轻后,要及时做关节的被动曲伸,
也可配合局部的按摩、针灸、热敷、熏洗等法。 中药汤剂宜热服,药后可食以热粥、热饮等。
以助药力。 饮食清淡,多喝开水。
精品课件
(2).痛痹-乌头汤加减
病室宜温暖,阳光充足,空气新鲜。 ❖ 注意保暖,疼痛处可加用护套,可
饮食宜选温性的食物,可适当的选 用生姜、茴香等温性调味品。
精品课件
(3)着痹--薏苡仁汤加减
[护理措施] 病室宜向阳、温暖、干爽,病人夏
中医辩证课件-风寒湿痹证的辨治
风寒湿痹证的辨证要点
外感风寒湿邪
发作时有明显的寒冷感、表 浅的疼痛和关节红肿。
舌苔
舌苔白腻,舌质淡红。
脉象
脉象浮细,可能有寒湿痰饮 的特点。
风寒湿痹证的辨治原则
1 祛寒湿
驱散体内的寒湿邪气,缓解 关节疼痛。
2 活血化瘀
促进血液循环,消散瘀血, 改善关节红肿痛。
3 通络止痛
舒缓筋骨、经络,改善关节活动度。
中医辩证课件——风寒湿 痹证的辨治
欢迎来到中医辩证课件,今天我们将学习风寒湿痹证的辨治。掌握它的定义、 特点,辨证要点,药物治疗方剂,针灸治疗穴位和方法,以及预防和调理方 法。
风寒湿痹证的定义和特点
1 定义
风寒湿痹证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疾病,以关节肿痛、活动障碍为主要表 现。
2 特点
该证在发作时受到寒湿和风邪的侵袭,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 限和身体不适。
风寒湿痹证的预防和调理方法
穿暖
保持身体温暖,避免寒湿侵 袭。
适当运动
保持关节灵活,促进血液循 环。
中医保健
根据个人情况配备中草药饮 品和饮食。
总结和要点
1 风寒湿痹证
2 多种治疗方法
是关节痛症的一种,需要根 据辨证施治原则进行治疗。
3 个体化护理
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可以互 为补充,也要注意预防和调 理。
根据每个人不同病情和体质,制定相应的辨治计划。
药物治疗风寒湿痹证的常用方剂
桂苓五味子汤
祛湿通络,适用于湿重痛 重型。
温经颠痛汤
祛寒活血,适用于寒邪侵 袭型。
红花桂枝汤
活血止痛,适用于湿热痛 肿型。
针灸治疗风寒湿痹证的常用穴位和方法
1
足三里 (ST36)
痹症中医护理方案
痹症中医护理方案痹症简介痹症是中医学中的一种常见病症,其特征为关节或肌肉的运动障碍、疼痛和拘挛。
痹症分为风湿性痹症、寒湿性痹症和湿热性痹症等不同类型,其病因多与外邪侵袭、气血不畅、经络阻滞等因素有关。
中医护理方案是通过针灸、艾灸、推拿按摩、中药熏洗等综合手段来治疗痹症,以改善疼痛、缓解痉挛、恢复关节肌肉的功能。
痹症的中医护理方案中医辨证施治中医治疗痹症的首要步骤是辨证施治,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体质特点来判断病症的具体类型,并针对不同的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风湿性痹症–病因:主要由风邪侵袭而引起,常伴有寒湿和湿热表现。
–治疗方法:以祛风、化湿、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原则,可采用草药煎汤、外用药膏、针灸等方法。
2.寒湿性痹症–病因:主要由寒湿邪气滞留于体内引起,常伴有肌肉冷痛、关节僵硬等症状。
–治疗方法:以温经散寒、祛湿通络为主要治疗原则,可采用艾灸、温针、推拿按摩等方法。
3.湿热性痹症–病因:主要由湿热邪气淤滞于体内引起,常伴有关节红肿、疼痛剧烈等症状。
–治疗方法: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原则,可采用中药煎汤、外用药膏、针灸等方法。
针灸疗法针灸是治疗痹症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痹症的目的。
1.选穴: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常用的针灸穴位有曲池穴、风门穴、环跳穴等。
2.操作方法:采用毫针或三棱针进行刺激,可以进行刺激、搓转、拔罐等操作。
3.疗程:通常需要连续进行多次针灸治疗,每次治疗时间约为20-30分钟。
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是一种通过手法刺激按摩来调理经络、排除湿邪的方法,对痹症的治疗有一定疗效。
1.按摩技法:采用揉、推、拿、摩等手法,配合温热贴敷或熏蒸,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气血畅通。
2.每日按摩时间:每天至少按摩2-3次,每次20-30分钟,持续治疗2-3周为一个疗程。
3.常用推拿部位:常用的推拿按摩部位为手臂、腿部、背部等。
中药熏洗中药熏洗是一种通过将中药煎汤或药粉熏蒸患处,以渗透作用治疗痹症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寒湿痹的辨证施护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
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以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其中以风寒湿痹多见,风偏胜者为行痹,寒偏胜者为痛痹,湿偏胜者为着痹。
正确恰当的护理干预对提高痹证疗效和促进患者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行痹证的护理:
行痹证见: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
关节屈伸不利,或见恶风发热,苔薄白或腻,脉浮。
施护:①饮食调护:忌生冷、辛辣,宜食肉类及动物内脏,以养血祛风。
可服红糖粥、生姜粥、洋葱粥或防风粥[防风(布包)10 g,小米带糠适量煮粥],有祛风、散寒、除湿之功效。
②疼痛调护。
关节局部可用热敷法,或局部拔罐以驱除风寒之邪。
可用局部药熨(食盐、大葱炒至60一70℃,用布包裹温熨患处)以行气活血、散寒止痛。
同时,加强局部皮肤护理,防止烫伤。
③用药护理。
辨证用防风汤加减,每It 1剂,分2次口服,宜饭前服药(药温50一60℃)。
④生活起居护理。
根据环境变化,调理起居.阴雨潮湿天气慎外出活动,天晴时多晒太阳,关节忌直接吹风。
若汗出衣湿应及时更换,以免湿气内侵增加病痛。
痛痹证的护理:
痛痹证见:肢体关节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甚,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白,脉弦紧12施护:①饮食调护。
食温热性食物,如羊肉、狗肉,调料中适量加姜、辣椒、茴香、桂皮等,以驱散寒邪;可常食鳝鱼、鳗鱼、樱桃、菱角等,有祛风湿、蠲痹痛之功;可食桂心粥、椒面粥(花椒以醋浸一宿,次日取出,拌人白面中,熬成糊食之)DJ。
禁生冷、肥厚、油腻食品。
②疼痛调护。
局部关节疼痛可给予艾灸、隔姜灸或拔火罐,以祛寒止痛和络。
用坎离砂热熨(将坎离砂放于治疗碗内.加入适量食醋.搅拌均匀后装入布袋.待温度升高到45—50℃,即可使用)H J。
可外贴伤湿止痛膏。
③服药护理。
辨证用乌头汤加减,乌头毒性较大,先煎1.2 h或与甘草同煎去毒。
中药汤剂宜热服。
服药后加强巡视,观察有无乌头的毒性反应,如发现患者唇舌发麻、头晕、心悸、脉迟、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表现,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及时进行抢救。
④生活起居护理。
卧床休息,被褥衣着要暖,睡热炕或电热毯,注意局部保暖,痛处加用护套。
切忌吹风受寒、受凉、淋雨潮湿,尤其关节部位更应注意。
夏季避免游泳及赤臂裸腿卧宿,宜穿长袖衣裤睡觉,不宜用竹席、竹床。
阴雨寒冷天不外出,以免复感外邪。
着痹证的护理:
着痹证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或有肿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不仁,活动不便,苔白腻,脉濡缓。
施护:①饮食调护。
宜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忌生冷瓜果。
菜肴中多加生姜片、胡椒粉等驱风散寒除湿之品。
可常服薏苡仁、白扁豆、赤小豆等,食木瓜煎、木瓜汤、薏苡仁粥(薏苡仁30 g、糯米70 g,加水300 mL煮粥)口1以除湿和胃。
②疼痛护理。
将患肢用柔软枕头垫起,可用海绵垫保护。
遵医嘱用发泡疗法时,先用鲜毛莨或威灵仙捣烂,
加适量白糖拌匀,敷于关节局部。
关节肿胀甚者可用桑枝、柳条、木瓜煎水趁热熏洗患处。
③服药护理。
辨证用惹苡仁汤加减,中药汤剂宜温服,可适当饮用药酒.注意有无酒精过敏反应。
④生活起居护理。
关节肿痛、屈伸不利者,绝对卧床休息。
居室环境要干燥温暖,冬春季节多晒太阳,避免阴暗潮湿。
不宜在寒冷季节或阴雨潮湿天气外出活动。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防外感风寒加重病情。
能锻炼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经常帮助其活动肢体。
适时更换体位,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受压部位应软垫保护。
保持关节功能位,防止发生畸形。
病情稳定,疼痛减轻后下床活动,加强肢体锻炼。
关节疼痛变形者,防止受压;关节不利或强直者,进行关节及整个肢体的按摩,脊柱变形时睡硬板床,协助患者被动运动,活动量应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动静结合,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进一步僵直。
情志调理:
中医学一向重视情志致病和既病之后对情志的影响,把情志护理列为中医护
理的基本特点,认为情志护理是对每个患者所不可缺少的,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治疗均有很大影响。
痹证是一种病程迁延的疾病,不仅治疗时间较长,有的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绝对卧床休息,且反复发病,行动不便,生活质量下降,患者容易失去信心,甚则悲观失望。
患者的知识水平、性格、病情、环境、经济条件等不同,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也不同,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表示亲切关怀,充分了解患者各方面情况,有的放矢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忧虑、烦恼等情志因素刺激。
定期与患者沟通,注意沟通技巧和方式,使其情绪稳定,精神舒畅,使脏腑气血功能旺盛,增强治愈信心。
康教育:
根据患者的知识水平,对其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的演变过程,从诱发因素、疾病表现、治疗、功能锻炼到预后及预防等给予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指导。
出院后注意防风寒、潮湿,内衣汗湿及时换洗,不可乘身热汗出而洗冷水浴,出汗时切忌当风,被褥常洗常晒,保持干燥清洁。
根据病情和体质,进行适当活动,量力而行,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外邪抗御能力。
向患者讲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特殊中药的煎煮方法,如有药物反应及时停药,人院诊治。
一旦感受风寒之邪应积极彻底治疗,防止病邪内传。
湿痹是由于体虚、阳气不足,腠理空疏,卫阳不固,加之居处潮湿,涉水冒雨,气候剧变等原因,使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人体,阻于脉络,致气血运行不畅,即成风寒湿痹。
根据风寒湿痹的证候特点,从饮食、疼痛、用药、生活起居等方面采取辨证施护,发挥中医整体调理的优势,实施个体化辨证护理,使患者得到有针对性的护理,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中医护理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