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护理_部分)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护理组实施细则(2018年版)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护理组实施细则(2018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e826ec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e.png)
无医院感染综合性监测制度,或年度院感发病率>8%,或无数据分析报告,不得分;无改进措施,扣1分;措施未落实,或缺少有效证据的原始资料,扣0.5分。
2
护理部各科室
2.6.2临床科室院感活动小组应开展医院感染活动,有院感病例登记和讨论记录。
查阅评审周期内相关资料,现场访谈内科、外科各2名医护人员。
6.4.1全院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不低于5项,且应用人次逐年上升。
查阅评审周期相关资料,医疗信息报表或医院统计报表、中医护理技术项目清单及应用科室,随机抽查2个科室运行病历各1份。
全院中医护理技术项目数<5项,每少1项扣1分;未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每科扣1分;全院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人次未逐年上升,每年扣0.5分;病历记载与提供资料不符合,每份病历扣0.3分。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护理组实施细则(
第六章中医护理
2.1.4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培训时间2100学时)的比
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1分。
责任科室护理部
例270%。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评分细则
分值
责任科室
6.1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健全,中医护理管理职能及各层次护理管理岗位职责明确。(10分)
2
护理部各科室
踪,每项扣0.3分;人员不熟悉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每人扣0.5分;掌握不全面,每人扣0.3分。
2.5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和压疮发生。(3分)
2.5.1有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处理预案和工作流程。
查阅评审周期的相关资料,实地考查,并现场访
谈2名医务人员。
无报告制度、处理预案及工作流程,不得分;缺少相关会议记录、工作记录等有效证据的原始资料,或床边缺少醒目标识,扣1分;人员不熟悉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每人扣1分;掌握不全面,每人扣0.5分。
医院等级标准2018年
![医院等级标准2018年](https://img.taocdn.com/s3/m/4f81e80f67ec102de3bd891d.png)
等级划分一级医院是直接为社区提供医疗、预防、康复、保健综合服务的基层医院,是初级卫生保健机构。
其主要功能是直接对人群提供一级预防,在社区管理多发病常见病现症病人并对疑难重症做好正确转诊,协助高层次医院搞好中间或院后服务,合理分流病人。
二级医院是跨几个社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地区性医院,是地区性医疗预防的技术中心。
其主要功能是参与指导对高危人群的监测,接受一级转诊,对一级医院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并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教学和科研。
三级医院是跨地区、省、市以及向全国范围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医院,是具有全面医疗、教学、科研能力的医疗预防技术中心。
其主要功能是提供专科(包括特殊专科)的医疗服务,解决危重疑难病症,接受二级转诊,对下级医院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和培训人才;完成培养各种高级医疗专业人才的教学和承担省以上科研项目的任务;参与和指导一、二级预防工作。
一、二、三级医院的划定、布局与设置,要由区域(即市县的行政区划)卫生主管部门根据人群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统一规划而决定。
医院的级别应相对稳定,以保持三级医疗预防体系的完整和合理运行。
依据医院的综合水平,我国的医院可分为三级十等。
医院分等的标准和指标,主要内容应是:(1)医院的规模,包括床位设置、建筑、人员配备、科室设置等四方面的要求和指标;(2)医院的技术水平,即与医院级别相应的技术水平,在标准中按科室提出要求与指标;(3)医疗设备;(4)医院的管理水平,包括院长的素质、人事管理、信息管理、现代管理技术、医院感染控制、资源利用、经济效益等七方面的要求与指标;(5)医院质量,包括诊断质量、治疗质量、护理质量、工作质量、综合质量等等几方面的要求与指标。
我国现行的医院分等标准,主要是以各级甲等医院为标杆制订的。
甲等医院的标准,是现行的、或今后3-5年内能够达到国家、医院管理学和卫生学有关要求的标准,是同级医院中的先进医院标准,也是今后建设新的医院标准。
等级标准编辑医院等级划分标准凡以“医院”命名的医疗机构,住院床位总数应在20张以上。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8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8](https://img.taocdn.com/s3/m/9efc62de168884868662d688.png)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8————————————————————————————————作者: ————————————————————————————————日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及评价细则一、医院管理(228 分) 项目内容评审标准分值检查方法判定结果扣分得分扣分原因(一) 科室设置(10分) 1.职能科室:设办公室、医务科、质控科、院感科、门诊办、护理部、人事科、财务科、总务科、信息科等。
3查人事资料和职工花名册。
①标准中所列科室齐全,每缺一科扣1 分; ②科室主任配ﻭ备齐全,每缺一科扣0.5 分。
2.临床科室: 一级临床科室:急诊科、内科、ﻭ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中医科、麻醉科、皮肤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预防保健科。
二级临床科室:内科:应有4 个以上专科,设消化、心血管、呼吸、血液等。
外科:应设3 个以上专科,设普外、ﻭ泌尿外科、骨科等。
妇产科:设妇科、产科。
儿科:设儿内科、新生儿科。
3同上。
一级科室每缺一科扣1分;二级科室缺科扣0.5 分。
3.院级重点专科:全院应有3个以上重点专科,每个重点专科具有20 张以上床位数和必要的医疗设备。
1.5同上。
每缺一个重点专科扣1 分;每科床位数少于20张扣0.5分。
4.医技科室:设药剂科、检验科、输血科(血库)、病理科、影像科、理疗(可与康复科合设)、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内窥镜室、营养室、超声、心电图等。
2 同上。
每缺一科扣0.2分。
5.其他科室:图书馆(室)、病案统ﻭ计室。
0.5 同上。
每缺一室扣0.5 分。
2 项目内容评审标准分值检查方法判定结果扣分得分扣分原因ﻭ(二)人力资源(20 分) 1.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与编制床位数保持一ﻭ致。
1 查资料。
超过10%扣0.5 分,超过20%不得分。
2.病床与工作人员ﻭ之比≥1:1.3-1.5;床位与病床护士之比≥1:0.43。
4 听汇报、查资料。
了解:ﻭ人员编制、人员学历、资历、专业年限、技术职务、职称任命、人员编制。
1_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
![1_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316e656b52acfc788ebc92d.png)
A 5.3.2.1.A.1
5.3.3根据《护理分级》(WS/T 431-2013)的原则和要求,实施护理措施。
护理
5.3.3.1依据《护理分 级》(WS/T431-2013) 制定分级护理制度, 根据分级护理制度, 实施护理措施。
C
B A
5.3.3.1.C.1
5.3.3.1.C.2 5.3.3.1.B.1 5.3.3.1.B.2 5.3.3.1.A.1
科护理人才。
A 5.2.5.2.A.1
三、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5.3.1依据《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规范护理工作,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位。
5.3.1.1.C.1
5.3.1.1.C.2
护理(管 理1、管 理2)
5.3.1.1优质护理服务 落实到位。
C
5.3.1.1.C.3 5.3.1.1.C.4
A 5.5.3.1.A.1
5.5.3.2有新生儿室护
5.5.3.3.C.1
护理
理管理制度、规范、 岗位职责、工作流程 、护理常规,有突发 事件的应急预案或流 程。
C 5.5.3.3.C.2
5.5.3.3.C.3
B
5.5.3.3.B.1 5.5.3.3.B.2
A 5.5.3.3.A.1
5.5.3.4.C.1
督。
B
5.5.1.4.B.1 5.5.1.4.B.2
A 5.5.1.4.A.1
5.5.2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有消毒供应中心(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的有关
5.5.2.1消毒供应室建
5.5.2.1.C.1
筑布局合理,设施、 院感(护 设备完善,符合相关
C 5.5.2.1.C.2
理)
规范要求。工作区域 划分符合消毒隔离要 求。
二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标准(2018年版)
![二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标准(2018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1885afd6bec0975f565e236.png)
二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标准(2018年版)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一、医院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明确医院发展战略,有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并落实。
二、围绕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并按年度定期评价。
三、医院管理体系中建立引导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
四、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励措施。
第二章队伍建设一、医院人员配备合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二、制定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计划和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三、认真开展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积极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和师承教育与培训。
第三章骨伤专科建设一、骨伤专科建设成效显著,亚专科设置合理,专科床位、设备、人员等达到规定要求。
二、制定并实施专科建设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及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
确定的优势病种应具有明显的中医药特色优势。
三、中医类别和系统接受中医药专业培训两年以上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诊疗行为规范,体现中医理念和思维,专科医师熟练掌握常用的中医骨伤诊疗技术。
四、骨伤专科中医特色突出,优势病种以中医治疗为主,充分利用中医技术方法,优势病种服务量逐年增加。
五、开展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定期对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不断完善和改进。
六、专科可独立开展骨伤专科常见临床技术,具有急性创伤等急症的救治能力,现代诊疗技术应与中医诊疗技术相结合。
七、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培养专科学术继承人。
八、开展骨伤专科临床经验整理与应用,积极开展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专科临床科学研究工作。
第四章临床科室建设一、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规定,合理设置临床科室,医院和科室命名规范。
二、参照《中医医院骨伤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加强科室建设与管理。
三、中医类别和系统接受中医药专业培训两年以上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门诊诊疗行为规范,体现中医理念和思维,得到患者认同。
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2018年版)
![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2018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9fe26370029bd64783e2cc4.png)
附件1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2018年版)第一部分中西医结合服务功能第一章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得措施一、医院坚持以中西医结合为主得发展方向,明确医院发展战略,有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并落实。
二、围绕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与提高临床疗效得具体措施,并按年度定期评价。
三、医院管理体系中有引导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与提高临床疗效得考核与奖惩激励机制,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与提高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
四、积极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励措施。
第二章队伍建设一、中西医结合医院人员配备合理。
二、制定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人员队伍建设规划、计划与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三、认真开展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积极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与师承教育与培训。
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一、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规定,合理设置临床科室,医院与科室命名规范。
二、参照《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与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得相关要求,加强科室建设与管理。
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与经过2年以上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系统培训得临床类别医师门诊诊疗行为规范,体现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理念与思维,得到患者认同。
四、住院诊疗行为规范,优势病种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
五、积极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提高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能力与急危重症得抢救能力,建立双向转诊机制。
六、医院加强康复能力建设,提供有中西医结合特色得康复服务。
七、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定期对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不断完善与改进。
八、合理配置、应用中医诊疗设备。
九、积极开展中医综合治疗,广泛、合理应用中医医疗技术。
十、研制与使用一定数量得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药饮片与中成药使用达到要求。
第四章重点专科建设一、地市级以上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达到一定数量,专科床位、设备、人员、技术与业务等达到规定要求。
二、制定并实施专科建设发展规划、工作计划与发挥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及提高临床疗效得具体措施。
等级护理评审标准
![等级护理评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3a247d70722192e4436f6a3.png)
最新课件
11
• 五、高警示药物的管理,提 高用药安全。
• 六、临床“危急值”管理。
A、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确定“危急值”项目,建立 “危急值”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 B、严格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
• 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 意外事件发生。
A、对患者进行跌倒、坠床等风险评估,并采取措施防止 意外事件的发生。 B、有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理预案与 工作流程。
• 十八、医学影像管理与持续改进。
• 十九、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
• 二十、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 最新课件
15
第五章 护理管理与质 量持续改进
• 一、确立护理管理组织体系。 • 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 三、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 四、护理安全管理。 • 五、特殊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与监测。
最新课件
6
• D、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示:
1、住院患者、急诊留观、急诊抢救室患者均使用 “腕带”,对传染病隔离、药物过敏等特殊患者 有标识(腕带与床头卡),且有明确制度规定。 2、主管部门有检查与监管。 3、持续改进有成效,“腕带”识别患者身份落实 到位。
最新课件
7
• 二、确立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 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步骤。
最新课件
3
第三章 患者安全
• 一、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
• A、对就诊患者身份施行唯一标识(医保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编号、身份证号码、病案
号等)管理:
1、对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的身份标识有制度规定,且在 全院范围内统一实施。
2、对就诊患者住院病历施行唯一标识管理,如使用医保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编号或身份证号码等。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be4eeaa76e58fafbb0033f.png)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总体说明:一、原则上本细则所有指标均为必查指标,适用丁所有二级公立中医医院,民营中医医院参照执行。
二、本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 (以★标示),具备否决作用。
三、经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其他医疗机构能满足相关服务需求,未开展手术服务的城市中心区的二级中医医院可不查综合服务功能部分的“手术治疗管理”和“麻醉治疗管理”,其他二级中医医院为必查。
得分按照1000分相应进行折算。
四、对丁医院不存在相应情况的个别指标,指标得分在对应部分进行折算。
如医院无蠹性中药饮片和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则指标5.3.4的“2分”扣除,第五章“中药药事管理”部分总分为78分,最后得分再按照80分进行折算。
五、本细则各指标评分只在指标分数范围内扣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
六、二级医院只设有党支部的,第三部分党的建设中第一章加强党的领导按照承担的责任进行检查。
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00分)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30分)224 2122第二章队伍建设(85分)2.3认真开展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积极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和师承教育与培训。
(25 分)2.3.1根据〈〈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定期考核内容》要求,开展以中医药知识与技能为主的医师定期考核工作。
查阅评审周期相关资料,随机抽查3名医师考核资料。
2.3.2支持本单位符合条件人员参加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2.3.3开展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培训,对本科常见病、多发病中西医诊断与鉴别查阅评审周期相关资料,并抽查2名医师的培训档案。
诊断的准确性不断提高。
2.3.4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中医药继续教育并获得规定学分的比例达到100%2.3.5开展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考核,临床科室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比例达到100%2.3.6建立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档案,考评记录完整。
《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通用版)》
![《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840f19312b3169a451a49d.png)
.《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 年通用版)》试用稿目录《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 年通用版)》 (3)一、本细则适用范围 (3)二、细则的项目分类 (4)(一)标准适用范围 (4)(二)医院管理统计指标 (4)(三)可选项目 (5)(四)项目条款分布 (5)三、评审表述方式 (6)(一)评价采用A、B、C、D、E 五档表述方式 (6)(二)标准条款的性质结果 (6)四、评审结果的判定 (7)《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 年通用版)》 (8)第一章医院功能与任务 (8)第二章医院服务 (14)第三章患者安全 (21)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27)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104)第六章医院管理 (114)第七章医院管理统计指标 (139)综合医院通用标准 (139)心血管病医院质量监测指标 (158)儿童医院质量监测指标 (175)肿瘤医院质量监测指标 (192)妇产医院质量监测指标 (210)眼科医院质量监测指标 (225)精神病医院质量监测指标 (240)口腔医院质量监测指标 (251)传染病医院质量监测指标 (266)《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 年通用版)》为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国发〔2017〕46 号《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逐步建立我国医院评审体系,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履行医院社会职责和义务,提高医疗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根据《医院评审暂行办法》4 年一个周期评审工作要求,在总结我国上一周期医院评审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在全国 15 类400 余所医院通过实践 10 个不同医院类别《2011 版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取得的工作经验,为了增强评价标准的操作性,指导医院加强日常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行业监管与评审评价工作提供依据,我委印发《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 年通用版)》。
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通用版)新三甲医院二甲医院 (第七章统计学指标要求)
![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通用版)新三甲医院二甲医院 (第七章统计学指标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bbcd265c281e53a5902ff63.png)
1.4 患者诊治费
二、运行指标
2.1 工作负荷
2.2 工作效率 2.3 资产运营
3.获得国家、省级科研基金额度/每百张开放床位
1.每门诊人次费用(元),其中药费(元) 2.每住院人次费用(元),其中药费(元)
1.年门诊人次 2.健康体检人次 3.年急诊人次 4.留观人次 5.年住院患者入院例数 6.出院患者实际占用总床日 7.年住院患者出院例数 8.年住院手术例数 9.年门诊手术例数 10.年日间手术例数 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 平均每张床位工作日 床位使用率(%) 床位周转次数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医疗收入/百元固定资产 资产负债率 固定资产总值 医疗收入中药品收入、医用材料收入比率
14.成人败血症 主要诊断ICD-10编码为:I10-I15的所有非产妇/非 新生儿出院患者。
15.高血压病(成人) 主要诊断ICD-10编码为:I10-I15的所有非 产妇/非新生儿出院患者。排除编码:有心脏手术/操作伴有高血压 的患者;诊断为Ⅰ~Ⅳ期肾疾病且有血液透析准备(透析通路手 术)操作的高血压患者。
信息上报:不良事件上报例数、输血反应发生例数、输液反应发生 例数。 代表性疾病(重点)的总例数、死亡例数、再住院例数、平均住院 日
代表性(重点)手术或操作的总台次、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再手 术、术前住院日、住院日与住院费用、
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 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I 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 I 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 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 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 抗菌药物处方数/每百张门诊处方。 注射剂处方数/每百张门诊处方。 药费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重(%)。 抗菌药物占西药出库总金额比重。 常用抗菌药物种类与可提供药敏。 药物不良反应例数。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8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8](https://img.taocdn.com/s3/m/a74c38f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9.png)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8 Creating XXX "Second-Class Level A Hospitals"XXX and their management。
XXX have been created。
The XXX divided into two parts: hospital management and medical services。
The management n is worth 228 points and is dividedinto several categories.The first category is XXX。
which is worth 10 points。
The hospital must have nal departments。
such as administrative offices。
medical affairs。
quality control。
n control。
outpatient services。
nursing departments。
human resources。
finance。
general affairs。
and n technology。
The hospital must also have clinical departments。
including emergency medicine。
internal medicine。
surgery。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pediatrics。
XXX。
otolaryngology。
dentistry。
nal Chinese medicine。
anesthesia。
dermatology。
us diseases。
critical care medicine。
XXX。
XXX。
logy。
respiratory medicine。
and hematology。
xx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护理部分)(最新修正版)-精心整理
![xx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护理部分)(最新修正版)-精心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d16a89469dc5022abea0015.png)
5-1护理垂直管理体系
项 目
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和评审要点
档次
评审方法
评档标准
5-1-1 院领导履行对护理工作领导责任,医院建立垂直管理体系,对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
5-1-1-1 有在院长
(或副院长)领导下的护理组织管理体系,对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资料(发展规划、协调机制),访谈,现场查看落实
C
查阅人事、护理部门绩效分配和考核相关资料、实地访谈合同制护士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
1、建立科学合理的护士薪酬分配机制,薪酬分配重点向高风险、高强度、任
A
查阅资料(护士长及以上人员培训记录)、实
地查看
1、护理管理人员管理知识不断更新,每年参加省级以上护理管理相关培训1-2
次,适应岗位发展需求。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5-1-3 依据法
5-1-3-1 依 据 法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资料、现场查看执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
律法规、行业指南、标准,制定护理制度、常规和操作规程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
1、医院有护理岗位管理制度,护理岗位符合《医院护理岗位设置名录(2013
版)》,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
2、实施护理人员分层管理,明确各层级岗位技术能力要求和培养方案,有统
一的护理人员分级管理档案。
3、各级各类护理人员落实相关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
4、建立并严格执行各层级护理人员晋级考核制度,能进能出。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
1、有在院长(或副院长)领导下的三级护理垂直管理体系,有协调问题的工作
2018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通用版(医疗组部分)2020.1
![2018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通用版(医疗组部分)2020.1](https://img.taocdn.com/s3/m/0a948bef26fff705cc170af1.png)
2018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通用版:(医疗组部分)1.1.3.1.C.1医院具备本区域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置能力。
1.1.3.1.C.2重症医学科负责全院重症医学患者的诊治。
1.1.3.1.C.3提供24小时急危重症诊疗服务。
1.1.3.1.B.1主管部门对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服务有监管。
1.1.3.1.A.1持续改进有成效,医院对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治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1.2.2.1.C.1有传染病防治组织架构,有工作领导组织、重点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专家组,有专门部门负责传染病管理工作。
1.2.2.1.C.2有专门科室承担本单位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1.2.2.1.C.3有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门诊、住院诊疗信息登记完整。
1.2.2.1.C.4按照传染病防治有关规定及时报告疫情,有指定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监控、报告以及传染病预防工作。
1.2.2.1.C.5对发现的法定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措施。
1.2.2.1.C.6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1.2.2.1.B.1主管部门对传染病管理定期监督检查、总结分析。
1.2.2.1.A.1持续改进有成效,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规范,无传染病漏报,无管理原因导致传染病播散事件。
1.2.2.2.C.1有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计划,并组织相关培训。
1.2.2.2.C.2医务人员知晓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并能遵循。
1.2.2.2.C.3根据传染病疫情,适时开展传染病处置演练。
1.2.2.2.B.1主管部门对培训有管理,对培训效果有评价、分析。
1.2.2.2.A.1持续改进有成效,全体员工对传染病处置能力不断提升。
1.2.4.1.C实行分级诊疗,建立与实施双向转诊制度与服务流程,并落实。
国家卫生部一级医院评审标准2018
![国家卫生部一级医院评审标准2018](https://img.taocdn.com/s3/m/9058b09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79.png)
国家卫生部一级医院评审标准2010-05-06 14:00医院分级管理标准是我国医院实现标准化管理的客观依据。
实施医院分级管理,可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的宏观管理和医院微观管理的双重机制,完善各级医院功能,健全、巩固三级医疗预防体系,更好地发挥整体效应,达到充分合理利用有限卫生资源,促进科技发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更好的为人民健康服务。
同时还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支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医院分级管理是医院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
《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指导,总结我国三级医疗卫生网建设和创建“文明医院”活动的经验,由卫生部医政司组织十一省、市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医科大学等单位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起草的。
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1.各级医院基本标准:本标准是各级医院都必须达到的标准,也是医院开业资格的认定标准。
基本标准单独考核评定,与分等标准考核打分分开。
如达不到“基本标准”的要求,不予通过,定为不合格医院,新申请开业的医院则不予批准。
2.各级医院分等标准:根据任务和功能的不同,把医院分为三级,即一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
还根据各级医院的技术水平、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并参照必要的设施条件,分别划分为甲、乙、丙等,三级医院增设特等。
3.评审判定标准:在数学模型评分办法建立前暂采取千分制办法评定。
在评审中,合格医院按所得总分的分数段来评定等次。
甲等:分等标准考核须达900分以上(含900分)。
乙等:分等标准考核须达750分至899分。
丙等:分等标准考核在749分以下。
(含749分)三级特等医院除达到三级甲等医院的标准外,还必须达到医院所必备的条件。
4 .医院评审申请书:是医院向评审委员会申请的必备手续,也是评审委员会认定医院评审资格的主要依据。
要求各医院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逐项填写、申报。
5.标准的其他有关附件:是标准的具体指标,要求和考核检查要点等的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
基本要求
主要容和评审要点
档次
评审方法
评档标准
5-2-1 实施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
5-2-1-1对护理人员实行分层级管理,明确并落实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岗位技术能力要求。各层级护理人员比例构成合理。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分层级管理相关制度、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分级管理档案等;追踪护士晋级考核的落实;访谈护士各岗位层级上下流动情况。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
1、医院有护理岗位管理制度,护理岗位符合《医院护理岗位设置名录(2013
版)》,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
2、实施护理人员分层管理,明确各层级岗位技术能力要求和培养方案,有统
一的护理人员分级管理档案。
3、各级各类护理人员落实相关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
4、建立并严格执行各层级护理人员晋级考核制度,能进能出。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
1、有在院长(或副院长)领导下的三级护理垂直管理体系,有协调问题的工作
机制,定期专题研究护理工作。
2、有护理工作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贯彻我省《关于促进我省护理事业改
革发展的指导意见》、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的相关要求。
3、有措施保障落实护理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并有总结。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5-1-2 护理管理队伍素质能力过硬,业务水平较高,接受过较为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
5-1-2-1三级护理管理人员达到任职要求,具备较高 的业务水平,并定期参加管理相关知识培训。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原始资料、台账, 并现场查看落实情况。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
1、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副高以上职称。
5-2-2-1 对护理人力资源实行动态调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护理人员名册、排班表,了解护理人员配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
1、各护理单元护士基数根据专科特点实行差别化配置,符合《医院各科护士
性调配。
配,有机动护理人力资源储备,人员调配和临床排班满足临床工作需要。排班机制灵活。
基数配置参考标准(试行)》。
律法规、行业指南、标准,制定并落实护理制度、常规和操作规程。
1、依据法律法规、行业指南、标准,制定规程,定期修订。
行情况
得“C”
2、对相关人员有护理制度、常规、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培训、考核。
3、落实护理制度、常规及操作规。
符合“C”,并:
B
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科室及职能部门的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
第五章 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5-1护理垂直管理体系
项 目
基本要求
主要容和评审要点
档次
评审方法
评档标准
5-1-1 院领导履行对护理工作领导责任,医院建立垂直管理体系,对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
5-1-1-1 有在院长
(或副院长)领导下的护理组织管理体系,对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资料(发展规划、协调机制),访谈,现场查看落实
置;追踪现场查看科室护理人员配置、护士分管床位是否能级对应; 白班、夜班的护士结构和数量是否合理,满足临床需要等
2、实行护理人力资源动态调配,结合专科特点、护理工作量实行多种形式的
弹性排班。排班体现患者病情与护士能力相适应。
3、有机动护理人力资源(N2 以上)储备、调配的方案,并执行。对储备人员
有培训和考核,可供紧急状态或特殊情况下调配使用。
A
查阅资料(护士长及以上人员培训记录)、实
地查看
1、护理管理人员管理知识不断更新,每年参加省级以上护理管理相关培训1-2
次,适应岗位发展需求。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5-1-3 依据法
5-1-3-1 依 据 法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资料、现场查看执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
律法规、行业指南、标准,制定护理制度、常规和操作规程
1、持续改进有成效,人力资源动态调配工作落实到位。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5-2-3 建立科学合理的护士 薪酬分配机制, 实施护理绩效 考核制度。
5-2-3-1 薪酬分配重点向临床一线倾斜,绩效分配考核方案体现护理风险与技术难度、护理工作量、质量、医德医风及患者满意度。落实护理人员同岗同薪同待遇。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1、科室对护理制度、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有自查、分析、整改,
措施落实有效。
3 分,未达到不得分
2、职能部门对护理制度、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有检查与监督,措
施落实到位。
2 分,未达到不得分
符合“B”,并:
A
查阅资料、追踪改进成效
1、持续改进有成效,各项护理制度、常规、操作规落实到位。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C
查阅人事、护理部门绩效分配和考核相关资料、实地访谈合同制护士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
1、建立科学合理的护士薪酬分配机制,薪酬分配重点向高风险、高强度、任
符合“C”,并:
B
查阅文件、记录及有关资料,访谈相关人员 实地查看软硬件设施
1、职能部门、科室对护理目标落实情况有监管及督查。
3 分,未达到不得分
2、护理目标管理有信息化支持。
2 分,未达到不得分
符合“B”,并:
A
查阅资料,现场查看, 访谈
1、持续改进有成效,护理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护理规划与计划有效落实。
2、护士长具备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从事本专科3年以上工作经历。
符合“C”,并:
B
查阅资料、实地查看
1、科护士长、护士长取得省级或市级护士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2 分,未达到不得分
2、特殊部门(血液净化、重症监护、产科、急诊、手术室等)护士长经过系
统的专科培训。
3 分,未达到不得分
符合“B”,并:
4、夜班和各科室高峰时段,当危重病人比例超过 20%,排双班。夜班机制灵
活。
5、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有信息化支持。
符合“C”,并:
B
访谈护士长和查阅科室排班表了解护理人力资源是否动态调配和能级对应;查阅督查
资料
1、职能部门对人力资源动态调配工作有检查与监管。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符合“B”,并:
A
查阅资料、个案追踪、现场访谈
符合“C”,并:
B
查阅资料
1、职能部门对岗位职责、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有检查与监管。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符合“B”,并:
A
查阅资料、个案追踪、现场访谈
1、持续改进有成效,N1:N2:N3:N4 级护理人员比例构成合理,护理分层级
管理落实。护理人员年离职率<5%。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5-2-2 护理人力资源实行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