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商朝和西周知识点归纳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历史知识点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历史知识点有关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历史知识点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P152、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
P21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
P234、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
P23—245、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P246、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P267、“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P278、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P279、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P3010、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P30—3211、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P3112、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
P3213、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形势图》P3314、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P3415、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P36—3716、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P3717、春秋后期,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早在商朝就有制造。
P27、P3618、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筑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P3719、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P38—3920、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P412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P4122、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
P4123、对日食,月食的记载及二十四节气P4324、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知识点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知识点嘿,咱今儿个就来聊聊那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这可是老有故事啦!你想想啊,夏朝,那可是咱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呢!就好像是历史长河中第一个冒出头的大浪花。
大禹治水多厉害呀,那名声响当当的,他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从此开启了王朝的篇章。
夏朝也有过辉煌的时候呢,可后来呀,慢慢就不行咯,就跟咱有时候做事似的,一开始劲头十足,后面可能就懒散了。
然后呢,商朝闪亮登场啦!商朝就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小伙子,有了新的气象。
商汤多牛啊,推翻了夏朝,建立了自己的天下。
商朝还有个特别厉害的东西,就是甲骨文!那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就跟咱现在的日记似的,记录着当时的点点滴滴呢。
可是呢,商朝也没能一直风光下去。
到了后期,那也是问题多多呀。
这时候,西周就瞅准机会啦!周武王带着大伙,就把商朝给推翻咯。
这就好比是一场比赛,西周最后赢得了胜利。
西周呀,那也有自己的一套。
分封制知道不?把土地和人民分给诸侯,这就好像是一个大家长给孩子们分糖果一样。
还有宗法制,那可是把家族关系给理得明明白白的。
你说这王朝更替是不是很有意思?就跟人走路似的,有时候走得顺,有时候就会碰到石头绊一跤。
夏朝绊了跤,商朝接着走,商朝也没走好,西周又来啦。
这历史的车轮就是这样滚滚向前,从不停止。
每个王朝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辉煌和衰落。
咱从这些更替里能学到好多东西呢。
比如说,要不断进步,不能固步自封;要善于吸取教训,不能总在一个地方摔倒。
想想看,如果夏朝一直保持着刚开始的那种劲头,会不会就不会被商朝取代呢?商朝要是能一直好好治理国家,是不是就不会有西周的机会啦?这些虽然都是假设,但咱能从中学到不少道理呀。
咱了解这些王朝更替的知识点,可不是光为了知道过去发生了啥,更重要的是要从中领悟点啥。
就像咱过日子,得从过去的经验里找方法,让自己过得更好。
这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那真的是一部丰富多彩的历史大剧呀!咱可得好好品品,好好琢磨琢磨,这里面的门道多着呢!你说是不是呀?。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重要知识点总结

宗亲和功臣等
内容
作用
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扩大统治范围
意义
分封制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
衰亡
衰落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 引起“国人暴动”
灭亡
周幽王时, 朝政腐败, 内外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 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
②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
灭亡
夏桀穷奢极欲,残暴无道,导致民怨沸腾,夏朝的统治陷入全面危机,最后被商汤所灭
二、商朝的统治
建立——
盘庚迁殷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起新的奴隶制王朝——商朝,建都在亳。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徙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统治
商朝增强军力,设置监狱,制定刑法,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灭亡
末代商王纣,对外连年征伐,耗费国力;对内大兴土木,横征暴敛,施行严刑峻法,导致民不聊生。公元前1046年,在牧野决战中,被周武王所灭
三、西周的兴衰
建立
周武王建立周朝, 定都镐京, 史称西周
分封制
目的
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
依据
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必背重点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建立约公元前2来自70年,禹建立夏王朝地位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家天下”
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从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统治
①夏朝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已有比较成熟的国家形态。
高三历史夏商周知识点

高三历史夏商周知识点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它们构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三历史夏商周知识点。
一、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也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后的第一个正式朝代。
夏朝的建立者是禹,他通过治理水患、开展农耕和建立政权,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1. 夏朝政治制度:夏朝采用了封建制度,以禹的子孙为中心建立了王室的封建制度。
夏朝国王被称为“天子”,分封诸侯,设立官职,建立政权。
2. 夏朝社会经济:夏朝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逐渐发展,农耕技术进步。
同时,手工业也开始发展,青铜器的制作成为一种重要的手工业。
3. 夏朝文化:夏朝是古代中国文明的起源之一,尤其以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最为著名。
夏朝还有壁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二、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商朝的建立者为汤,他推翻了夏朝,成为新的统治者。
1. 商朝政治制度:商朝采用了封建制度,并且加强了王权的中央集权。
国王是“天子”的称呼,国家由王室掌握政权,实行世袭制。
2. 商朝社会经济:商朝经济相对夏朝更加繁荣,农业生产发展迅速,手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商朝还开展了对外贸易,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沟通和交流。
3. 商朝文化:商朝的最大贡献是创造了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通常刻在龟甲和兽骨上,主要用于卜问神明、记录历史事件等。
此外,商朝的青铜器制作达到了高峰,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
三、周朝(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朝代之一,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周朝由周文王建立,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1. 西周政治制度:西周大致沿袭商朝的政治制度,分封诸侯,但加强了王权的控制。
西周的君主被称为“天子”,实行世袭制,但国家的权力逐渐由诸侯分封权向国王集权转移,建立了比商朝更为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
历史朝代知识点总结大全

历史朝代知识点总结大全1.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也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的最后一个朝代。
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由大禹建立的。
夏朝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时期,其政治制度、文化发展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夏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国家统一的标志是建都于夏商周中原地区的大禹都城。
夏朝的农业、手工业、青铜冶炼以及文字的发展都有重要贡献。
2.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商朝建立于大禹都城的周边地区,是夏朝的后继者。
商朝的政治组织以宗法制为基础,形成了“封建化”的社会形态,贵族豪族占据了社会的主导地位。
商朝时期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工艺制品显示出高度的工艺水平。
商朝最著名的历史文献是《甲骨文》,它们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其中记载着古代的政治、社会、农业、商贸、宗教和祭祀等信息。
3.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周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正式形成。
周朝的政治制度体现封建等级制度,周天子位居礼制上的最高地位,分封诸侯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
周文王、周武王是周朝的开国君主,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地位。
周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时期,对中国历史、政治、文化诸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4.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建立者是嬴政,即秦始皇。
秦朝实行的中央集权的制度,对后来的封建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统一”和“分裂”的重要转折点。
秦始皇实行的一系列变革措施,例如推行统一的文字、度量衡,修筑万里长城,修桥修路,都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措施。
5.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汉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朝代。
汉朝建立者是刘邦,史称汉高祖。
汉朝的建立标志着秦朝的灭亡和中原地区的统一。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整理归纳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整理归纳一、古代中国的朝代和历史事件:1.夏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個朝代,夏朝的建立者是禹,又称夏禹。
2.商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商朝的建立者是汤。
3.周朝:周朝分为两个时期,即西周和东周。
西周有11个君主,东周有12个.4.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诸子百家思想开始兴起。
5.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朝代,其建立者是秦始皇。
著名的事件包括修筑长城和焚书坑儒。
6.汉朝: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西汉有5位皇帝,东汉有12位皇帝。
东汉末年出现了黄巾起义和群雄割据的局面。
7.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三国分别是魏、蜀、吴。
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有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诸葛亮等。
8.隋朝: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朝代,其建立者是隋文帝杨坚。
9.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大一统朝代,其建立者是唐高祖李渊。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期之一,开创了盛唐文化。
10.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时期指的是907年至960年间,中国的政权由五个朝代和十个国家共同治理。
11.宋朝:北宋和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时期,南宋时期经历了淮河北界、黄河南界和江南地区的分裂。
12.元朝: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其建立者是元世祖忽必烈。
元朝时期有著名的元律和元朝海外贸易。
13.明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大一统朝代,其建立者是朱元璋。
明朝时期有徐霞客的著名游记。
14.清朝: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建立者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
二、中国古代的著名历史人物和事件:1.夏禹:夏朝的建立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传说中的君主。
2.孔子: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的学说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基础。
3.孟子: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他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解释。
4.秦始皇:秦朝的建立者,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5.刘邦:汉朝的创立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归纳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演变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归纳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演变在中国古代史中,夏、商、周被称为中国古代的三代。
这三个时期的制度演变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演变进行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演进。
一、夏朝制度演变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朝代,它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夏朝的制度演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政权制度:夏朝实行了类似于王朝制度的分封制度,将国家划分为九州,并分封诸侯,加强了中央政权的统治。
同时,夏朝还设立了规定官职和分工的制度,加强了中央政权的统制能力。
2. 社会等级制度:在夏朝时期,社会等级制度逐渐形成,贵族阶层和平民有明显的分层。
贵族享有特权和政治地位,而平民则处于社会底层。
这种等级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
3. 农业制度:夏朝是以农业为主导的社会,实行了耕田制度,推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团化。
夏朝在农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土地制度,规定了土地的种植和使用方式。
4. 宗教制度:夏朝的宗教制度以祭祀为主要形式,尊崇天地之神和祖先。
夏朝君主被视为上天选定的王者,其拥有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祭祀活动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统一信仰的重要手段。
二、商朝制度演变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社会,其制度演变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商朝的制度演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政权制度:商朝实行了封建制度,将国家划分为多个封地,封地由贵族拥有和管理,贵族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和管理。
商朝的国君是最高统治者,各个贵族的首领则是国君的亲信和重要助手。
2. 农业制度:农业是商朝社会的经济基础,商朝期间,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农业技术也有所提升。
商朝制定了一系列土地制度和农业税收制度,加强了对农民的统治和控制。
3. 奴隶制度: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社会,奴隶制度得以建立和发展。
贵族和富有的商人拥有奴隶,奴隶为他们从事农田劳动、手工业生产和个人生活服务等。
夏、商、西周时期

中国古代最早的国家,是在原始社会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是血 缘关系和亲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后 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因此,中国古代的早期 国家(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它的政治、 法律和选官制度,都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 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用分封制作为治 理国家的基本方式,用世卿世禄制作为选拔官吏 的基本方式。这种制度体系,以西周最为典型。
③西周实行宗法制的作用
a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b“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 c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d保证各级贵族享有“世卿世禄”特权。
周公制礼作乐
礼
八
礼
冠礼 婚礼 丧礼 祭礼 射礼 飨礼 朝礼 聘礼
天子九鼎八簋 诸侯七鼎六簋
大夫五鼎四簋
元士三鼎二簋 “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及黎庶车舆衣服 宫室饮食嫁娶
b解决贵族间在权利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c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的地位, d保证王权稳定
(2)宗法制
①西周实行宗法制的目的
②宗法制的特点和内容
特点 :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内容:嫡长子继承制(核心内容)
确定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3)宗法制
①西周实行宗法制的目的 ②宗法制的特点和内容
上古:开始养蚕缫丝
西周以后,我国丝织工 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西 汉时期提花机进一步完善、 定型。
嫘祖
③早期的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工商食官” (统一经营管理、集中有经验技术的工匠、 集中生产、提供原料和资金) 商代出现原始制瓷
商业: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夏商周时期的文化
1、甲骨文 ①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②是商朝占卜的记录; ③是已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是研究商朝历 史和古文字的珍贵资料。
夏商西周的更替的知识点

夏商西周的更替的知识点夏商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的演进和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逐步探讨夏商西周的更替过程,了解其中的关键知识点。
1.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传说中的大禹是夏朝的开国君主。
夏朝的统治时间约为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
夏朝的政权主要以奴隶主为基础,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集中在王室手中。
夏朝的文化发展相对较为落后,主要以卜辞、铜器和陶器为主要表现形式。
2.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约从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
商朝的建立者是商汤,他推翻了夏朝的统治。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商代的甲骨文是我们了解商朝的重要资料来源。
商朝的政治制度相对复杂,分为王室、贵族和平民三个阶层。
商朝的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同时也有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3.西周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约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
西周的建立者是周武王,他推翻了商朝的统治。
西周分为两个时期,即西周初期和西周中期。
西周初期以王室与贵族合作为基础,实行了分封制度,确保各个封地的稳定。
西周中期则逐渐出现了封地的割据和中央政权的衰落。
西周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同时也有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4.夏商西周的更替夏商西周的更替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夏朝的衰落主要是由于内外因素的交织导致的,包括社会矛盾的激化、统治者的腐败、自然灾害的发生等。
商朝的崛起则是建立在夏朝衰落的基础上,商朝吸收了夏朝的一些制度与文化,同时也有自身的创新与发展。
而西周的兴起则是商朝王室与贵族的合作结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央政权的衰落导致了封地的割据和战国时期的到来。
总结起来,夏商西周的更替是中国古代社会演进的重要阶段。
夏朝的开创、商朝的兴盛与西周的发展,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断演进。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轨迹以及历史的变迁。
高一历史第10课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历史第10课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一历史第10课主要讲解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与文明的发展,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等时期的历史事件与文化特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夏、商、西周时期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个主要时期,是中国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西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二个封建王朝。
在夏、商、西周时期,社会主要是以农耕为主,人们生活在村落中,以家族为单位生产和生活。
这个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是以君主制为核心,夏朝实行了世袭制,商朝实行了宗法制,西周实行了封建制。
这些制度对后世的王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文化方面,夏、商、西周时期的人们已经有了较高的文化水平。
他们创造了象形文字,夏朝发明了青铜器,商朝流行了甲骨文,西周则制定了礼乐制度。
这些都为后世的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开始于公元前770年,结束于公元前476年。
这个时期的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出现了多个小国相争的局面,被称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前奏。
春秋时期,各国之间进行着频繁的战争,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复杂。
此时出现了一批重要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如孔子、墨子、荀子等。
他们对社会的变革和国家的治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为后世的政治思想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开始于公元前475年,结束于公元前221年。
这个时期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各国之间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称之为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争夺领土和统一中国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形成了七雄争霸的局面。
同时,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继续发展重要的政治理论,如墨子的兼爱、荀子的性恶等思想,都体现了当时社会各方面的变化。
四、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始于公元前221年,结束于公元前206年。
秦朝统一了六国,开创了中国的封建帝国统一时期。
通史复习 夏商西周的政治和经济

2.分封制的目的、性质、内容、作用、特点、影响分别是什么?西周分封示意图(1)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2)性质:既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也是奴隶制国家的(3)内容:①周王将土地和人民授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诸侯要服从周王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
③重要诸侯国有齐、鲁、燕、卫、宋、晋等。
(4)作用: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5)特点有:(1)政权与族权相结合(或“国”与“家”紧密结合、王权与血缘关系相结合);(2)权利与义务统一等。
(6)影响:的考查则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主要从其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具体体现进行设问。
{思维激活} “烽火戏诸侯”的典故中,诸侯蜂拥而勤王。
这体现了分封制的什么特点?【提示】反映了西周分封制具有的权利与义务统一的特点。
3.分封制、井田制的关系1)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制度。
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
2)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23)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从而保证了西周的强盛。
4)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的分封制也就从根本上瓦解了。
三、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1.农业和畜牧业发展概况?(1)农业方面:已种植 五谷 ,懂得施肥和灌溉,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
(2)畜牧业:商朝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
2.手工业的发展概况?(从青铜铸造、玉器加工、纺织业、陶瓷业、漆器工艺几方面看)(1) 青铜铸造是商朝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由此夏、商、西周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
(2)商周时 玉器加工和纺织业有了很大发展。
(3)陶瓷业方面:商周遗址出土了原始瓷器,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4)漆器工艺:我国是世界上用漆 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3.商业、交通和城市的发展概况?(1)商业:商民善于经商,称“商人”,商都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知识清单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知识清单知识点1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夏朝建立(1)时间及人物:约公元前 2070 年,大禹凭借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治水功绩,建立了夏王朝。
(2)地位: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历史从原始社会迈入了阶级社会的新阶段。
2.“家天下”的形成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禹的儿子启打破了传统的举贤禅让做法,直接继承了禹的王位,从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对后世王朝的传承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3.夏朝的统治(1)国家机器的初步建立:夏朝建立了军队,用于维护统治和对外征战;制定刑法,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维护社会秩序;设置监狱,作为惩罚罪犯的场所。
此外,夏朝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统治中心区域:夏朝的中心区域主要在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为夏朝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重要考古发现——二里头遗址:考古学家在洛阳附近发掘出了年代相当于夏朝王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该遗址规模宏大,包含了大型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为王室服务的手工业作坊,还有贵族和平民的生活区、墓葬群等。
出土的文物十分丰富,有用于祭祀等礼仪的精美玉器和乐器,如造型独特的玉琮、悠扬悦耳的编钟等;有青铜酒器,展示了夏朝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还有镶嵌绿松石的龙形器,其工艺精湛,堪称艺术珍品。
这些大多为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反映了夏朝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发展水平,为研究夏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4)夏王桀的暴政与夏朝的衰落:夏朝前后经历了 400 多年,到统治后期,各种矛盾开始激化,国势走向衰弱。
末代君主夏桀穷奢极欲,残暴无道,他大兴土木,建造豪华宫殿,纵情享乐;对百姓横征暴敛,致使民不聊生,人民怨声载道。
夏朝统治陷入全面危机,最终在民众的反抗浪潮中走向灭亡。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课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课知识点归纳一、夏商政治制度(一)夏朝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已经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同时还出现了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的禅让制。
(二)商朝1、政治制度:商朝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
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
2、神权色彩:商朝弥漫着浓厚的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1、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巩固西周的政权。
2、内容:(1)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3、特点:(1)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4、影响:(1)积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消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二)宗法制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1)嫡长子继承制(核心)。
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
(2)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3、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2)等级森严。
4、影响:(1)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如家族观念、尊老爱幼、尊宗敬祖等。
(三)礼乐制度1、目的: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2、内容: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是各级贵族必须遵循的政治和生活准则。
3、影响: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夏商周奴隶时期知识点总结

夏商周奴隶时期知识点总结一、时代背景:1.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录的王朝,标志着中国从部落联盟向封建国家的过渡。
2.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封建王朝,中国历史上的分封制度由此开始。
3.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主要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二、政治制度:1.贵族统治:夏商周奴隶社会是以贵族作为统治阶级的社会形态,国家政权由君主和贵族共同组成的制度体系来管理。
2.封建分封制度:夏朝开始了封建分封制度,国君将土地和权力分封给宗族的贵族,以维持他们对朝廷的忠诚。
3.田地制度:夏商时期,土地被分为王室、贵族和农民三大类,贵族拥有最多的土地,农民则为贵族进行劳动。
4.社会等级制度:贵族和农民之间存在明显的等级划分,贵族享受尊贵待遇,而农民则负担着较重的劳动和税收。
三、经济发展:1.农业经济:夏商周奴隶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导,人们主要依靠耕作、牧养等方式获取生活所需。
2.农耕技术:夏商周奴隶时期,农耕技术逐渐发展,人们开始利用农具和牲畜帮助耕作,同时也开始使用铜制农具。
3.商业交流:夏商周奴隶时期,商业交流也得到了发展,人们通过贸易来获得所需的物品,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市场经济。
4.金属工艺:在夏商周奴隶时期的考古发现中,经常能够发现各种精美的金属器物,显示出当时的金属冶炼和工艺水平的高度发展。
四、文化发展:1.象形文字:夏商周奴隶时期中国开始出现了文字,尤以象形文字为主,揭示了当时的社会活动和思想观念。
2.典籍文化:在夏商周奴隶时期,开始形成了一些文化典籍,例如《尚书》、《诗经》等,对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社会礼制:夏商周奴隶时期,社会礼制逐渐形成,人们按照一定的规则和仪式来规范社会生活,体现出对等级制度和尊卑分明的要求。
4.宗教信仰:夏商周奴隶时期,人们开始崇拜神灵,并形成了一定的宗教信仰体系。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朝代的变化1.夏朝:开国之君是禹,亡国之君是桀。
2.商朝:开国之君是汤,亡国之君是纣。
3.西周:开国之君是周武王,亡国之君是周幽王。
4.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
5.夏、商、西周是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朝代。
6.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
7.战国七雄: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8.秦朝实行商鞅变法,秦国确立了了封建制度。
9.商鞅变法的结果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华文化1.孔子是春秋晚期人,其言论记录在《论语》中,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教育上提出: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论语》由孔子弟子整理编写。
2.老子是春秋晚期人,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中,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道德经》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
3.墨子是战国时期人,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
4.孟子是战国人,认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
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强调保护环境。
5.韩非是战国末期人,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
6.孙武是春秋晚期人,著有《孙子兵法》一书,其军事思想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200年,曹操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后来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
208年,曹军与孙权刘备联军决战赤壁,大败而回。
220年,曹丕建立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汉(史称蜀),定都成都;222年,孙权建立吴,定都建业。
2.386年,拓拔部首领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北魏孝文帝改革:5世纪末,北魏统治者顺应当时民族汇聚的历史潮流,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同时加强对中原的控制,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并进一步推行了其他一些改革措施。
初中历史 必修1 夏商周历史 知识点全面总结

初中历史必修1 夏商周历史知识点全面
总结
1. 介绍夏商周三代: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代是
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周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
2. 夏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存在了约四百年的时间,夏朝是奴隶社会。
3. 夏朝社会:夏朝的社会组织是封建制度,分为上等人(贵族)和下等人(平民、奴隶)两个等级。
夏朝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同时
也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4. 商朝:商朝的建立者是汤,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存在了约六百年的时间。
5. 商朝的政治: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实行分封制度,国家由诸侯联盟组成。
商朝的最高统治者是商王,分封给予贵族。
6. 商朝的经济:商朝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同时也有商业和手工
业的发展。
商朝使用青铜器具,青铜器是商朝的象征。
7. 商朝的社会:商朝的社会等级分为贵族和庶民,庶民包括臣
民和奴隶。
商朝的社会生产力发展较快,出现了一些城市和农村的
差异。
8. 周朝:周朝的建立者是周武王,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
王朝,存在了约八百年的时间。
9. 周朝的政治: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实行分封制度,国家由诸侯联盟组成。
周朝的最高统治者是周天子。
10. 周朝的社会:周朝的社会等级分为贵族和庶民,庶民包括
农民和工匠。
周朝的社会生产力发展较快,人口增长,土地兼并加剧。
以上是初中历史必修1关于夏商周历史的知识点总结。
夏商西周知识点归纳总结

夏商西周知识点归纳总结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这段历史不仅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变迁,更是中国历史上的开端阶段。
本文将对夏商西周时期的一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头。
夏朝的王位以世袭制为主,他们建立了对外有威望和内部对协调能力的强势中央政府。
夏朝时期出土的“夏商周断代工程”证明了夏朝的存在。
二、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是夏朝的后继者。
商朝王朝的政治制度以君主制为主导,国家统一,社会等级分明。
商朝的最大特点就是青铜文化的繁荣,商代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三、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183年的统治使中原地区发展出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政治秩序,周王周天子以正统的方式继承了商周时期的君主地位。
西周时期有两个著名的事件:一是武王伐纣,结束了商朝统治;另一个是姬发建立了周王朝,周朝政权的建立。
四、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以君主制为基础,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统治领导层。
夏商时期的国家制度基本上是中国早期封建国家的模式。
五、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主要是基于封建的土地制度和等级制度,无论是夏朝的世袭制,还是商朝和西周的分封制度,都在那时形成。
社会阶层有严格的分工和界限,分为贵族、士大夫、农民、工匠、奴隶等。
六、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开展了大规模的灌溉和水利工程,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
商朝时期青铜器的出现和流传也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商代贸易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七、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夏商西周时期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表现,如夏代的黄河流域文化,商王的商文化和商朝的甲骨文,西周的礼乐文化等。
这些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为后世的文明奠定了基础。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图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图历史知识的学习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有助于开拓他们的思维,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世界。
为了帮助初一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本文将通过图表的形式对初一历史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古代中国的历史时期1. 夏、商、西周- 夏朝:传说中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国家建立者为大禹。
- 商朝:国君称王,都城在河南郑州一带,青铜器开始盛行。
- 西周:宣扬“天命思想”,建立封建制度,分封诸侯。
2.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时期,分裂成多个小国,战争频繁。
- 战国时期:实行分封制度,七雄并立,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流派兴起。
3. 秦、汉- 秦朝:统一中国,始皇帝统一文字、度量衡等,修建了万里长城。
- 西汉:汉高祖刘邦建立,东汉灭亡后刘秀建立,中兴时期。
4. 魏晋南北朝-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
- 晋朝:西晋、东晋,文人风采。
- 南北朝:北朝称北魏、东魏,南朝称刘宋、南齐、南梁、陈。
5. 隋、唐- 隋朝:隋文帝杨坚统一北方,隋炀帝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
- 唐朝:开元盛世,藩镇割据,安史之乱。
6. 五代十国、宋、元- 五代十国:盛世只在很短的时间内,长期分裂割据。
- 宋朝:北宋、南宋,北方后辽、金、蒙古。
- 元朝: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南方陈友谅。
7. 明、清- 明朝:正统制,永乐、嘉靖、万历三朝是明朝的鼎盛时期。
- 清朝:明朝灭亡,满族建立清朝,内忧外患。
二、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1. 古代文明- 埃及、希腊、罗马、印度、中国古代文明。
2. 中世纪欧洲-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十字军东征。
3. 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
- 大航海时代:葡萄牙、西班牙的海上探险。
4. 工业革命与殖民扩张- 工业革命:英国的工业化进程。
- 殖民扩张: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在全球范围的殖民地建设。
5.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枪炮火力的全面爆发。
【知识学习】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一、夏朝的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禹。
3.都城:阳城。
4.统治中心地区:西起今河南西部和山西西部,沿黄河至河北、山东交界处。
5.灭亡:黄河下游商部落汤讨桀灭夏。
二、商朝的兴衰.时间: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
2.都城:亳——(盘庚)殷。
3.残暴统治:纣王—炮烙之刑。
人祭和人殉。
4.灭亡:周武王—牧野之战。
三、西周的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2.建立者:周武王。
3.都城:镐京。
四、“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
(一)“国人暴动”.背景:周厉王贪财好利。
2.爆发:公元前841年。
3.结果:厉王外逃;“周召共和”。
(二)西周灭亡.背景: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诸侯长不来朝贡,战争连年,国力贫困。
2.标志: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幽王。
3.东周开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五、井田制和分封制(一)井田制.性质: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2.内容:(1)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
(2)诸侯交贡赋。
(3)奴隶集体耕种。
(4)如同井字。
3.瓦解:春秋战国铁器牛耕——私田增多——封建剥削方式出现——井田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度逐渐确立。
(二)分封制.含义:分封诸侯的制度。
2.原因: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3.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4.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等。
5.义务:服从王命、缴纳贡赋,随王作战。
6.意义: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朝和商朝知识点归纳
①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②禹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位子,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夏朝的建立标志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③约公元前1600年,商的首领成汤发动推翻夏朝的战争。
大战与鸣条。
成汤建立了商朝。
④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了殷(今河南安阳西北)从此,商朝的都城稳定下来了。
⑤商朝的势力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长江流域,北达辽河一带。
⊙商朝经济比夏朝有很大发展的表现:А 农业生产规模一相当大,种植的农作物有粟,黍,稻,麦等。
В 畜牧业发达,饲养六畜,祭祀用几百甚至上千头家畜。
℃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和酿酒等手工业很发达。
D商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交易是用海贝,骨贝,玉贝和铜贝等作货币
西周的兴亡知识点归纳
1: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领导了灭亡商朝的战争,大战与牧野。
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前期都城在镐京(今天的陕西西安西)历史上称为西周。
2:分封制: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去建立封国。
这就是分封制。
封国的统治者叫国君(一般称诸侯)。
享有统治和管理封国的土地和人民的权力。
同时,必须承担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的典礼仪式,贡献财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等义务,否则将受惩罚。
3: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重要的有,鲁,齐,燕,晋,宋。
姓姬的封国有53个。
4:西周末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死,西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