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抽水试验规程(试行)
水文地质勘察抽水试验操作规程 LWDK
水文地质勘察抽水试验操作规程LWDK-ZY-121 要求1.1 抽水试验是地质勘探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研究含水层重要水文地质特征,取得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评价含水层的富水性,并为预计矿井涌水量与对地下水综合利用的评价提供资料。
1.2 抽水试验工作应在分析勘探区及临区已有的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富水性不均一的含水层,应注意选择遇有漏(涌)水的地质勘探钻孔改作抽水试验孔。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水量大小和设计目的,可分别选择单孔、群孔或孔组进行抽水试验。
1.3 抽水试验孔必须编制施工设计书。
内容包括:抽水试验任务及要求;试验含水层(段)的起、止深度,孔径大小、止水套管的直径及下到层位、深度及止水方法;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所采用的抽水设备及抽水试验质量要求等。
1.4 抽水试验的段距应根据抽水的目的确定,以能分别获得各含水层(带)的水位、流量、水质及渗透性为原则。
1.5 抽水试验层(段)的孔径一般不应小于110毫米,下过滤器时,过滤管的直径不应小于108毫米。
观测孔的孔径不应小于75毫米,下过滤器时,过滤管的直径不应小于73毫米。
大口径(孔组或群孔)抽水,其抽水层(段)的孔径一般不应小于200毫米。
孔深超过300米时,对于非大水矿区,其孔径可减小到168毫米。
1.6 抽水试验层段与隔离止水层(段)必须取芯,其采取率要求如下表:抽、止水层(段)岩芯采取率表1.6岩性基岩松散层采取率正常层位破碎带(层)粘土砂、砂砾>70 >60 >70 >501.7 抽水试验钻孔的孔斜要求,应严于,《煤田地质勘探钻孔质量标准》的规定。
使用深井泵抽水时,深井泵下放深度以上的钻孔段,其孔斜均不得超过2度。
1.8 抽水试验钻孔与观测孔,一般均应采取清水钻进。
若必须使用浆时,在正式抽水前必须采用活塞洗井与空气压缩机复抽洗,使泥浆排出,至水澄清为止。
1.9 抽水试验钻孔和观测孔的止水层(段)必须选择在岩石完整的隔水层(段)内,且应用可靠的方法检查止水效果,并作正式记录。
钻孔抽水试验作业指导书
钻孔抽水试验作业指导书1. 背景钻孔抽水试验是一项用来评估地下水资源利用潜力的重要方法。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对钻孔抽水试验的操作和步骤的详细指导。
2. 准备工作2.1 确定试验目的和试验地点。
2.2 进行地下钻孔,确保钻孔深度适当,且能够满足试验的要求。
2.3 安装抽水试验管并加固,确保抽水试验管的稳定性。
2.4 准备相应的抽水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
3. 操作步骤3.1 启动抽水设备,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2 开始抽水试验,控制抽水速度和抽水量,记录试验开始时间。
3.3 定期测量并记录地下水位变化,包括水位的高度和变动情况。
3.4 根据需要进行野外水质分析,并记录相关数据。
3.5 在试验结束时,停止抽水,并记录试验结束时间。
4. 数据处理与分析4.1 分析和整理试验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包括地下水位、抽水速度和水质数据。
4.2 利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4.3 根据分析结果,评估地下水资源的潜力和可行性。
5. 安全注意事项5.1 在进行钻孔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避免意外伤害。
5.2 在抽水过程中,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定期检查设备的状态。
5.3 在进行水质分析时,应当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6. 总结和建议钻孔抽水试验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
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在进行试验时,务必注意安全事项,并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意外情况。
在试验结束后,应当及时整理数据,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改进建议。
参考资料。
2022年专业案例(水利水电)样卷及答案
专业案例(水利水电)样卷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小题2 分,共 100分)1、当水工有压隧洞受到洞内水压力的作用时衬砌就向岩石方向变形,衬砌一定会遭到岩石的抵抗,岩石对衬砌产生一定的反力,称之为弹性抗力。
岩石弹性抗力的大小常用弹性抗力系数k表示。
下列关于弹性抗力系数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反力的大小能反映出岩石的好坏B、弹性抗力系数不仅与岩石的性质有关,而且与隧洞的尺寸有关C、隧洞半径越大,岩体的弹性抗力系数越小D、在隧洞衬砌的静力计算时,与岩体的弹性抗力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岩体的完整程度2、初步设计阶段对主要坍岸区应进行详细勘察,其勘察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岸坡的自然稳定坡角B、浪击带稳定坡角C、土的水下浅滩坡角D、土的渗透系数3、根据黄土湿陷性大小及对建筑危害程度,有关建筑规范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分为( )级。
A、3B、4C、5D、64、地应力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按不同的起源一般可以分为( )。
A、自重应力、构造应力、剩余应力和变异应力B、自重应力、构造应力、物理应力和化学应力C、自重应力、构造应力、物理应力和变异应力D、自重应力、构造应力、剩余应力和物理应力5、某引水渠道工程进行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为查明渠道和渠系建筑物地基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而取原状样进行室内试验,取样要求为( )。
A、主要岩土层累计试验组数不应少于5组B、主要岩土层累计试验组数不应少于6组C、主要岩土层累计试验组数不应少于10组D、主要岩土层累计试验组数不应少于12组6、土料质量要求,防渗体土料的黏粒含量以( )为宜。
A、10%~30%B、10%~40%C、15%~40%D、15%~45%7、调查拟加固堤段堤基险情隐患类型、分布位置,出险和抢险隋况,临时加固措施及效果,初步分析险情产生的原因,应是( )勘察设计阶段进行的工作。
42-2 水电水利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
分别测定每一个单层的渗透性参数 以往有些工程为解决此问题
采用将过滤器置于哪层 计算所得渗透性参数就认为是哪层的
这显然存在一定问题 本标准再次提出的有关分段抽水的要求
可以部分地改善以往存在的问题 理由是 目前 对于非完整孔
的参数计算 多采用巴布什金和吉林斯基的公式
其中
或
巴布什金
吉林斯
基
该公式是采用线流理论 对在无限厚的含水层中抽水时压力
据已有的试验研究资料证明 一般在抽水孔的
范围内
裘布衣公式也没有考虑钻孔附近的地下水产生三维流场
所造成的水头损失 根据理论研究成果 承压含水层完整孔三维
流场的范围约等于含水层厚度的 倍 潜水含水层完整孔三维
流场的范围 据部分专门试验资料分析 平行地下水流向方向可
达含水层厚度 倍以上 垂直地下水流向方向约等于含水层厚度
深不大 抽水 孔附近 的降落 漏斗曲 线的水 力坡度 小于或 等于
的情况下 是可以得到满足的
修订后的本标准分别明确了稳定流单孔抽水试验和多孔
抽水试验的稳定延续时间 规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延续时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使抽水孔抽出的水量与地下水对孔的补给量达到相对平衡 并保
钻孔抽水试验是确定含水层渗透性参数比较有效 的方法 在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勘察中 它是水文地质试验的重要 手段之一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 就是为了使该项试验工作有章可 循 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钻孔抽水试验设计书是抽水试验工作的指南 现场试验工 作也需要结合场地的地质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 合理选择钻孔结 构和配置必须的试验器材设备 因此 在抽水试验前应按设计书 做好安排和准备工作 以保证现场试验有序进行和成果质量
基本规定
现行水利水电施工规范名称
现行水利水电工程规范名称水利水电行业标准(SLJ1-81、DLJ203-81)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试行) (SL17—90)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17-90)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条文说明(SL18-91)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91)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条文说明(SL19-90)水利工程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报告编制规程(SL25—92)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25-92)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条文说明(SL27—91)水闸施工规范(SL27-91)水闸施工规范条文说明(SL32-92)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SL32—92)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条文说明(SL36—92)水工金属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SL38-92)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七)碾压式土石坝和浆砌石坝工程(SL39-92)露顶式弧形闸门液压启闭机系列标准化(SL40-92)QPG型卷扬式高扬程启闭机系列标准(SL46—94)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SL46-94)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条文说明(SL47—94)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47-94)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条文说明(SL48—94)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SL48—94)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条文说明(SL49-94)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SL49—94)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条文说明(SL52-9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条文说明(SL53-94)水工碾压在混凝土施工规范(SL53-94)水工碾压在混凝土施工规范条文说明(SL55-93)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93)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条文说明(SL60—94)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条文说明(SL62—94)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条文说明(SL105-95)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SL105-95)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条文说明(SL168—96)小型水电站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168-96)小型水电站建设工程验收规程条文说明(SL171—96)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条文说明(SL172-96)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一)篇(SL172-96)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二)篇(SL172—96)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三)篇(SL172-96)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附录)(SL172—96)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条文说明(SL174-96)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174-96)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条文说明(SL176-199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试行)(SL176—199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试行)条文说明(SL193-97)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规程(SL193-97)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规程条文说明(SL214—98)水闸安全鉴定规定(SL214—98)水闸安全鉴定规定条文说明(SL227—98)橡胶坝技术规范(SL227—98)橡胶坝技术规范条文说明(SL230—98)混凝土坝养护修理规程(SL230-98)混凝土坝养护修理规程条文说明(SL239-1999)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SL239—1999)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条文说明(SL260—98)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堤防工程施工规范条文说明(SDJ17-78)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试行)(SDJ19-78)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资料内业整理规程(试行)(SDJ57-85)水利水电地下工程锚喷支护施工技术规范(SD105-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一)~(二)章(SD105-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三)~(四)章(SD105—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五)~(六)章(SD105—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七)~(八)章(SD105—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附录)(SD113-83)水利平面闸门液压启机基本参数(6~100t2×6~2×100t)(SD114-83)水利平面快速闸门液压启闭机基本参数(6~100t)(SD117—84)农村低压地埋电力线路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暂行规定(SD128—84)土工试验规程(SD128—84)土工试验规程说明书(SD128-86)土工试验规程(SD128-86)土工试验规程说明书(SD128-87)土工试验规程(SD128—87)土工试验规程说明书(SD207-87)QPPY系列液压启闭机(SDJ207-8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12—83)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DJ213—83)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SDJ217—87)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平原、滨海部分)(试行)(SDJ217—87)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平原、滨海部分)(试行)编写说明(SD220-87)土石坝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试行)(SD220-87)土石坝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试行)编制说明(SDJ226—87)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试行)(SDJ249。
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条文说明
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 25-92条文说明修订说明1 总则2 基本规定3 试验设备4 现场试验5 试验资料整理本规程共分五章48条,五个附录。
本说明是按规程正文的章节条顺序编写的。
五个附录未编写说明。
本条文说明由王行本编写。
《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修订组1 总则1.0. 1 在岩体上或岩体内修建水工建筑物时,必须研究建筑物附近及其影响范围内岩体的透水性。
测定岩体渗透性的方法有压水试验、注水试验、抽水试验等,其中压水试验是最常用的在钻孔内进行的岩体原位渗透试验。
具体做法是在钻进过程中或钻孔结束后,用栓塞将某一长度的孔段与其余孔段隔离开,用不同的压力向试段内送水,测定其相应的流量值,并据此计算岩体的透水率。
压水试验成果主要用于评价岩体的渗透特性(透水率大小及其在不同压力下的变化趋势),并作为防渗帷幕设计的基本依据。
当条件简单时,也可用于渗漏量计算。
1.0.2 本条有两点需要加以说明:一、本规程采用吕荣试验作为常规性的压水试验方法吕荣试验方法是1933年吕荣(M.Lugeon)首先提出的,在实践中经过多次修正而臻于完善,目前已为大多数国家所采用。
这种试验方法的主要特点是:(1)采用多级压力、多阶段循环的试验方法。
(2)试验压力较大,最大压力通常为1MPa。
(3)每阶段的试验时间较短,一般为10min左右。
(4)用吕荣值(lu)作为岩体透水率的单位。
与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DJ16—78)(以下简称原规程)相比,本规程推荐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能了解在不同压力下以及在最大压力前、后同一压力下岩体透水性的变化情况,所得资料更加丰富、全面。
(2)能取得多组数据,可以互相校核,所得资料更为可靠。
(3)每次试验所用的时间与原规程基本相同。
(4)成果表达方式与国际通用标准一致,有利于国际间的工程合作和技术交流。
二、专门性的压水试验方法近年来,在防渗设计和计算中,更普遍地采用有限元法和其它数学方法,因此对水文地质参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再满足于求得单位长度孔段的平均渗透性,还希望了解岩体渗透性的非均质性和方向性。
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试行)DLJ203-81 SLJ 1-81
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试行)DLJ203-81 SLJ 1-81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基本规定与要求第三章设备第四章现场工作第五章资料整理附录附录一渗透系数计算公式表附录二影响半径计算公式表附录三观测记录格式表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水 利 部关于颁发试行《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和《水利水电钻探规程》的通知(81)电水字第9号(81)水规字第15号为加强技术管理,提高地勘工作质量,于一九七五年组织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进行了抽水试验规程的修订,一九七六年组织水利电力部第四工程局勘测设计研究院、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科学研究院、黄河水利委员会科学研究所、云南省电力局设计院科研所进行了岩石试验规程的修订,一九七八年组织东北、成都、西北勘测设计院进行了钻探规程的修订。
在修订过程中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比较试验和征求意见。
现批准《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 》DLJ2O3—81 SLJ1-81、《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DLJ204-81 SLJ2-81、《水利水电钻探规程》 DLJ205-81 SLJ3-81颁发试行。
它们与一九七八年颁发试行的地质测绘规程、压水试验规程、天然建筑材料勘探规程、施工地质规程、地质勘察资料内业整理规程和即将颁发的电法勘探规程、地震勘探规程、测井规程均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一套规程范围之内。
请你们加强经验总结和科学研究工作,在试行过程中,如发现有不妥和需要补充之处,请函告电力工业部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和水利部规划设计管理局。
1981年2月19日第一章总则第 1 条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的主要任务是测定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为计算基坑涌水量和坝(闸)基、库区、渠道渗漏量提供依据。
第 2 条抽水试验前,应根据试验地段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做好设计,其内容主要包括:试验目的;抽水孔和观测孔的布置;造孔要求和钻孔结构;抽水设备的规格及数量;试验设备的安装和试验的技术要求;计算公式的初步选择和对成果图件的要求等。
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SL320-2005)附录B
式中 为由含水层底板到过 滤器有效工作部分中点
潜水含水层 非淹没式过滤器 邻河 含水层厚度有限
巴 布 什 金
孔
的长度
序类 号型
示意图
潜 水 非 完 整 孔
潜 水 非 完 整 孔
潜 水 非 完 整 孔
表
续
计算公式
提 适用条件 出
人
潜水含水层 非淹没式过滤器 邻河 含水层厚度很大
巴 布 什 金
潜水含水层 非淹没式过滤器 邻河 含水层厚度很大
什
金
序类 号型
示意图
潜 水
承 压 水 非 完 整 孔
承 压 水
潜 水 非 完 整 孔
潜 水 非 完 整 孔
表
续
计算公式
提 适用条件 出
人
潜水 承压水含水
层
过滤器置于含水 巴
层中部
布
应用于河床抽水 什
值不应小于 金
或
承压水 潜水含水 层 用于潜水时 将 换成 或
供 水 规
范
承压水 潜水含水 层 用于潜水时 陈 将 换成 或济
附录 稳定流抽水渗透系数计算公式表
表
单孔抽水渗透系数计算公式表
序类 号型
示意图
计算公式
提 适用条件 出
人
承
压 水 完 整
承压水含水层 单孔完整井
裘 布 依
孔
潜
水 完 整
潜水含水层 单孔完整井
裘 布 依
孔
承 压 水
潜
吉
承压水 层 过滤器
潜水含水 紧接含水
林 斯 基
水 非 完 整 孔
层顶板或底板 或
巴 布
诺 维
奇
潜水含水层
水电水利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修改)31
ICSDL PXX备案号:JXXX—200—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XXXX-200-P 代替DLJ203-81、SLJ1-81水电水利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specification of pumping test inborehole for hydropower and waterconservancy engineering(征求意见稿)200- —- -—- -发布200- —- -—- -实施发布目次前言 (1)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2)3总则 (3)4术语和符号 (4)4.1术语 (4)4.2符号 (8)5基本规定与要求 (10)5.1抽水试验孔选择和布置 (10)5.2抽水孔类型和结构 (10)5.3抽水试验降深和稳定延续时间 (11)6试验设备 (13)6.1过滤器 (13)6.2水泵 (14)6.3空压机 (14)6.4测试工具 (14)7现场试验工作 (15)7.1钻探 (15)7.2设备安装 (15)7.3洗孔、试验抽水和观测静止水位 (16)7.4稳定流抽水试验 (16)7.5非稳定流抽水试验 (17)7.6自由振荡法试验 (17)8试验资料整编 (18)8.1渗透性参数计算 (18)8.2抽水试验成果报告编制 (19)附录A(规范性附录)标准的用词说明 (20)附录B(规范性附录)空压机抽水孔内设备安装形式与要求 (21)附录C(资料性附录)抽水试验观测记录表格式 (23)附录D(资料性附录)自由振荡法试验 (27)附录E(规范性附录)抽水试验渗透性参数计算公式表 (32)附录F(规范性附录)稳定流抽水试验影响半径计算公式表 (43)附录G(资料性附录)稳定流抽水试验成果图表示例 (44)条文说明 (46)前言本标准是根据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水电规科[2003]011号文下达的计划,电力行业水电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托我院(委托合同编号[2003]-05号),按照DL/T600-2001《电力行业标准编写基本规定》的要求,对DLJ203-81、SLJ1-81《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进行修订的。
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 钻孔压水试验规程 SL31-2003条文说明 ×××× 北京 目次1 总则3 基本规定3.1 试验方法和试段长度3.2 压力阶段与压力值3.3 试验钻孔3.4 试验用水与试验人员4 试验设备4.1 止水栓塞4.2 供水设备4.3 量测设备5 现场试验5.1 试验程序5.2 洗孔5.3 试段隔离5.4 水位观测5.5 压力和流量观测6 试验资料整理1 总则1.0.1在岩体上或岩体内修建水工建筑物时,必须研究建筑物区及其影响范围内岩体的透水性。
测定岩体渗透性的方法有压水试验、注水试验、抽水试验等,其中压水试验是最常用的在钻孔内进行的岩体原位渗透试验。
具体做法是在钻进过程中或钻孔结束后,用栓塞将某一长度的孔段与其余孔段隔离开,用不同的压力向试段内送水,测定其相应的流量值,并据此计算岩体的透水率。
压水试验成果主要用于评价岩体的渗透特性(透水率大小及其在不同压力下的变化趋势),并作为渗控设计的基本依据。
当条件简单时,也可用于渗漏计算。
1.0.2本标准采用吕荣试验作为常规性的压水试验方法。
吕荣试验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常规性压水试验方法,采用这种试验方法,有利于国际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
吕荣试验方法从提出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一些具体做法上与原始的吕荣试验已有很大的不同。
另一方面,目前国际上尚没有统一的压水试验方法,各国的规定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因此,在遵循吕荣试验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对某些具体做法作出选择或修改。
针对工程的不同目的和需要,出现了许多专门性压水试验方法,如测定某一组裂隙渗透性的压水试验、交叉孔压水试验、多栓塞压水试验、高压压水试验等,这些试验不在本标准规定之内。
帷幕灌浆施工中的压水试验工作应按照相应标准的规定进行。
3 基本规定3.1 试验方法与试段长度3.1.1常用的压水试验方法是用单栓塞隔离试段,随着钻孔的加深自上而下分段进行。
DLJ204—81SLJ2—81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试行)
前言第一章总则(G100-81)第二章岩石试验工作基本要求(G200-81)第三章岩块试验(G300-81)第四章岩体变形试验(G400-81)第五章岩体强度试验(G500-81)第六章岩体应力测试(G600-81)第七章试验成果整理要求和方法(G700-81)附录一试料采取与管理附录二试洞开挖与地质描述附录三液压千斤顶和液压枕及滚轴排的率定附录四测试工作注意事项附录五岩石试验常用名词、术语、符号、单位表附录六常用SI制、公制、英制换算打印刷新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试行)DLJ204—81SLJ2—81关于颁发试行《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和《水利水电钻探规程》的通知(81)电水字第9号(81)水规字第15号为加强技术管理,提高地勘工作质量,于一九七五年组织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进行了抽水试验规程的修订,一九七六年组织水利电力部第四工程局勘测设计研究院、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长江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所、云南省电力局设计院科研所进行了岩石试验规程的修订,一九七八年组织东北、成都、西北勘测设计院进行了钻探规程的修订。
在修订过程中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比较试验和征求意见。
现批准《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DLJ203—81、SLJ1—81,《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DLJ204—81、SLJ2—81,《水利水电钻探规程》DLJ205—81、SLJ3—81颁发试行。
它们与一九七八年颁发试行的地质测绘规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施工地质规程、地质勘察资料内业整理规程和即将颁发的电法勘探规程、地震勘探规程、测井规程均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一套规程范围之内。
请你们加强经验总结和科学研究工作,在试行过程中,如发现有不妥和需要补充之处,请函告电力工业部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和水利部规划设计管理局。
1981年2月19日前言《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是根据原水利电力部规划设计院(76)规勘04号文的要求进行修订的。
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 钻孔压水试验规程 SL31-2003条文说明 ×××× 北京 目次1 总则3 基本规定3.1 试验方法和试段长度3.2 压力阶段与压力值3.3 试验钻孔3.4 试验用水与试验人员4 试验设备4.1 止水栓塞4.2 供水设备4.3 量测设备5 现场试验5.1 试验程序5.2 洗孔5.3 试段隔离5.4 水位观测5.5 压力和流量观测6 试验资料整理1 总则1.0.1在岩体上或岩体内修建水工建筑物时,必须研究建筑物区及其影响范围内岩体的透水性。
测定岩体渗透性的方法有压水试验、注水试验、抽水试验等,其中压水试验是最常用的在钻孔内进行的岩体原位渗透试验。
具体做法是在钻进过程中或钻孔结束后,用栓塞将某一长度的孔段与其余孔段隔离开,用不同的压力向试段内送水,测定其相应的流量值,并据此计算岩体的透水率。
压水试验成果主要用于评价岩体的渗透特性(透水率大小及其在不同压力下的变化趋势),并作为渗控设计的基本依据。
当条件简单时,也可用于渗漏计算。
1.0.2本标准采用吕荣试验作为常规性的压水试验方法。
吕荣试验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常规性压水试验方法,采用这种试验方法,有利于国际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
吕荣试验方法从提出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一些具体做法上与原始的吕荣试验已有很大的不同。
另一方面,目前国际上尚没有统一的压水试验方法,各国的规定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因此,在遵循吕荣试验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对某些具体做法作出选择或修改。
针对工程的不同目的和需要,出现了许多专门性压水试验方法,如测定某一组裂隙渗透性的压水试验、交叉孔压水试验、多栓塞压水试验、高压压水试验等,这些试验不在本标准规定之内。
帷幕灌浆施工中的压水试验工作应按照相应标准的规定进行。
3 基本规定3.1 试验方法与试段长度3.1.1常用的压水试验方法是用单栓塞隔离试段,随着钻孔的加深自上而下分段进行。
仿真钻孔抽水试验规程
仿真钻孔抽水试验规程钻孔抽水试验是水文地质试验中最常用的试验,其主要目的是测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
本试验是利用渗流槽内的观测孔作仿真钻孔抽水试验。
一、基本规定1、以渗流槽内的中心位置观测孔做抽水孔,沿下、下游及垂直流向各布置一个观测孔,进行多孔稳定流抽水试验。
2、以裘布依公式(潜水含水层,带一个观测孔抽水试验)Q=1.366KwW W r r S S S S H 111log ))(2(---,为渗透数K 值计算公式3、H ——含水层厚度;S W ——抽水孔水位降深;S 1 ——观测孔水位降深;r 1——观测孔到抽水孔距离;r w ——抽水孔半径4、以隔水底板顶面为水位计算起点,单位为米。
二、试验设备 1、渗流槽、水源2、抽水泵(虹吸管)、皮尺、水位仪、流量观测三角堰等3、秒表、计算器等。
三、现场试验1、调查现场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隔水层、水文地质单元、水文地质边界、补径排情况等)2、根据补给条件、含水层富水性特征以及抽水试验设备,确定做一次降深(或三次降深)稳定流抽水试验,并确定降深S (或三次降深S 1、S 2、S3)3、进行抽水试验,同时观测记录流量Q、抽水孔和观测孔水位降深S W、S1。
要求,抽水孔和观测孔水位同时观测,水位稳定前每5分钟观测一次,水位稳定后,每30分钟观测一次,稳定延续时间不少于8小时5、抽水结束后,即观测抽水孔、观测孔恢得水位,直至水位恢复到原始水位。
4、试验结束后,关闭水源,放空渗流槽内水,清理现场。
四、试验资料整理1、填写观测记录表2、做流量、降深历时曲线图(即Q、S-t曲线图)3、计算含水层渗透系数K值根据观测资料稳定时的流量与降深,用上述裘布依公式含水层渗透系数K值。
煤田勘探钻孔抽水试验规范
抽水试验规范关于颁布《煤炭资源地质勘探抽水试验规程》的通知(80)煤地字第638号为了加强煤田水文地质勘探技术管理,提高基础工作质量,经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重新制定了《煤炭资源地质勘探抽水试验规程》、《煤炭资源地质勘探地表水、地下水长期观测及水样采取规程》、《煤田地质勘探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规程》和《煤田水文地质测绘规程》(试行),现正式颁布执行。
执行中如有问题和意见,请随时报部地质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80年6月1、一般要求1.1.抽水试验是煤炭资源地质勘探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研究含水层重要水文地质特征,取得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评价含水层的富水性,并为预计矿井涌水量与对地下水综合利用的评价提供资料。
1.2.抽水试验工作应在分析勘探区及邻区已有的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的要求进行合理布置。
对富水性不均一的含水层,应注意选择遇有漏(涌)水的地质勘探钻孔改作抽水试验孔。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水量大小和设计目的,可分别选择单孔、群孔、孔组进行抽水试验。
1.3.抽水试验孔必须编制施工设计书。
内容包括:抽水试验任务及要求;试验含水层(段)的起、止深度;孔径大小、止水套管的直径及下入层位、下入深度以及止水方法;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所采用的抽水设备;抽水试验质量要求等。
1.4.抽水试验的段距应根据抽水的目的确定,以能分别获得各含水层(带)的水位、流量、水质、渗透性为原则。
1.5.抽水试验层(段)的孔径一般不应小于110mm;下过滤器时,过滤管的直径不应小于108mm。
观测孔的孔径不应小于75mm;下过滤器时,过滤管的直径不应小于73mm。
大口径(或孔组、群孔)抽水,其抽水层(段)的孔径一般不应小于200mm。
孔深超过300m时,对于非大水矿区,其孔径可减小到168mm。
1.6.抽水试验层(段)与隔离止水层(段)必须取芯,其采取率要求见表1。
抽、止水层(段)岩芯采取率表11.7.抽水试验钻孔的孔斜要求,应严于《煤田地质勘探钻孔质量标准》的规定。
抽水试验规范
1、一般要求.抽水试验是煤炭资源地质勘探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研究含水层重要水文地质特征,取得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评价含水层的富水性,并为预计矿井涌水量与对地下水综合利用的评价提供资料。
.抽水试验工作应在分析勘探区及邻区已有的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的要求进行合理布置。
对富水性不均一的含水层,应注意选择遇有漏(涌)水的地质勘探钻孔改作抽水试验孔。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水量大小和设计目的,可分别选择单孔、群孔、孔组进行抽水试验。
.抽水试验空必须编制施工设计书。
内容包括:抽水试验任务及要求;试验含水层(段)的起、止深度;孔径大小、止水套管的直径及下入层位、下入深度以及止水方法;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所采用的抽水设备;抽水试验质量要求等。
.抽水试验的段距应根据抽水的目的确定,以能分别获得各含水层(带)的水位、流量、水质、渗透性为原则。
.抽水试验层(段)的孔径一般不应小于100mm;下过滤器时,过滤管的直径不应小于108mm。
观测孔的孔径不应小于75mm;下过滤器时,过滤管的直径不应小于73mm。
大口径(或孔组、群孔)抽水,其抽水层(段)的孔径一般不应小于200mm。
孔深超过300m 时,对于非大水矿区,其孔径可减小到168mm。
.抽水试验层(段)与隔离止水层(段)必须取芯,其采取率要求见表1。
.抽水试验钻孔的孔斜要求,应严于《煤田地质勘探钻孔质量标准》的规定。
使用深井泵抽水时,深井泵下放深度以上的钻孔段,其孔斜均不得超过2度。
.抽水试验钻孔与观测孔,一般应采取清水钻进。
若必须采用泥浆时,在正式抽水前必须采用活塞洗井或空气压缩机反复抽洗或其它有效的洗井方法,使泥浆排出,至水澄清为止。
.抽水试验钻孔与观测孔的止水层(段)必须选择在岩石完整的隔水层(段)内,且应用可靠的方法检查止水效果,并作正式记录。
.抽水试验所抽放至孔外的水,若有可能重新渗入含水层时,必须有防渗漏措施,保证不抽循环水。
水文地质普查阶段钻探和抽水试验基本要求-试行稿
水文地质普查阶段钻探和抽水实验的基本要求(试行稿)甘肃省地质局第二水文地质队一九七七年一月(一九八零年四月重印)前言我队自成立以来,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领导下,相继建立的一些规章制度,曾发挥过积极地作用。
但是,原有的规章制度也存在不合理部分。
针对这些情况,72年和74年又将原有的制度作了两次修订。
实践证明:规章制度的日益完善,有利于水文地质工作的健康发展,是必不可少的;王张江姚“四人帮”叫嚷“制度无用”,一概斥为“管、卡、压”完全是荒谬的。
为了贯彻落实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促进我队“工业学大庆”运动向前发展,队两委再次强调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水文地质普查阶段钻探和抽水试验的基本要求(试行)》和《水文地质钻探和抽水试验地质员工作方法(试行)》两项制度,就是根据队两委指示精神印发的。
它以原有的规章制度和我队历年钻探抽水工作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作为基础,吸收了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较系统较详尽地提出了钻探、抽水过程各个环节必须遵守的工作方法和必须达到的质量要求,是多快好省地把我队水文地质工作搞上去的措施之一。
因此,各级领导同志,要做好政治思想工作,说明钻探、抽水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水文地质资料的道理,并督促本部门有关单位人员认真贯彻执行。
上述两项制度是试行稿,请将试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及时报队,以便在适当的时候再次修订。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水文地质钻探 (3)第三章抽水试验 (11)第四章原始记录及资料初步整理 (17)第五章钻孔验收及封孔 (18)第一章总则一、水文地质钻探在水文地质测绘和水文物探的基础上进行。
它是进—步获得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的重要手段。
其主要任务是:1. 研究地层的时代、成因及岩相变化;2. 查明含水层的数目、岩性、厚度、埋藏、深度及分布范围;3. 测定潜水的水位埋深或承压水水头;4. 了解地下水的温度及化学成份;5. 为抽水试验创造条件。
二、抽水试验的目的在于查明含水层的渗透性和富水性、获得有关水文地质参数,作为计算地下水储量的依据。
水电水利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修改
水电水利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修改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水电水利工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而在水电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钻孔抽水试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地下水的水文地质特征和流动情况,为工程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
因此,钻孔抽水试验规程的修改与完善,对于保障水电水利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一、现行规程的不足目前,我国水电水利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中存在不少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程适用范围不够明确:目前,规程只是简单地规定了哪些地方需要进行钻孔抽水试验,但对于试验钻孔孔径、钻孔深度、试验设计等方面并没有具体的规定。
这导致在设计试验时,往往会存在盲目性,增加了试验的错误率。
2.规程中的技术规范过于简单:钻孔抽水试验技术规范是保证试验质量的关键因素。
但目前我国的钻孔抽水试验规程中所规定的技术规范过于简单,难以有效指导工程师进行试验。
因此,有必要对技术规范进行巩固和完善。
3.数据处理和评价不完备:试验后,还需要对各项数据进行处理和评价。
然而,现行规程中对数据处理和评价的规定不够完备,有时候甚至存在一些不错的评价方法也未被规程所收录。
这就给试验结果的评价带来了误差和不确定因素。
二、需要进行的修改为了使钻孔抽水试验规程更加规范和科学,有必要对现行规程进行修改。
以下是需要进行的具体修改方案:1.规程范围:钻孔抽水试验的规程范围应清晰明确,包括试验的具体范围、试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结果应用范围等内容。
2.试验内容:根据不同类型的水电水利工程以及钻孔抽水试验节段的特征,制定相应的试验内容和方案,包括试验孔径、试验深度、抽水量、水质监测等内容。
3.技术规范:需要在规程中增加更具体的技术规范,以指导工程师们进行试验。
比如,规范可以详细介绍如何选取试验地点、试验设备的选择、抽水频率及方法、数据处理及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4.数据处理和评价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水电水利工程和试验内容,需要制定不同的数据处理和评价方法,以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试行)DLJ203-81 SLJ 1-81
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试行)DLJ203-81 SLJ 1-81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基本规定与要求第三章设备第四章现场工作第五章资料整理附录附录一渗透系数计算公式表附录二影响半径计算公式表附录三观测记录格式表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水 利 部关于颁发试行《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和《水利水电钻探规程》的通知(81)电水字第9号(81)水规字第15号为加强技术管理,提高地勘工作质量,于一九七五年组织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进行了抽水试验规程的修订,一九七六年组织水利电力部第四工程局勘测设计研究院、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科学研究院、黄河水利委员会科学研究所、云南省电力局设计院科研所进行了岩石试验规程的修订,一九七八年组织东北、成都、西北勘测设计院进行了钻探规程的修订。
在修订过程中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比较试验和征求意见。
现批准《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 》DLJ2O3—81 SLJ1-81、《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DLJ204-81 SLJ2-81、《水利水电钻探规程》 DLJ205-81 SLJ3-81颁发试行。
它们与一九七八年颁发试行的地质测绘规程、压水试验规程、天然建筑材料勘探规程、施工地质规程、地质勘察资料内业整理规程和即将颁发的电法勘探规程、地震勘探规程、测井规程均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一套规程范围之内。
请你们加强经验总结和科学研究工作,在试行过程中,如发现有不妥和需要补充之处,请函告电力工业部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和水利部规划设计管理局。
1981年2月19日第一章总则第 1 条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的主要任务是测定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为计算基坑涌水量和坝(闸)基、库区、渠道渗漏量提供依据。
第 2 条抽水试验前,应根据试验地段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做好设计,其内容主要包括:试验目的;抽水孔和观测孔的布置;造孔要求和钻孔结构;抽水设备的规格及数量;试验设备的安装和试验的技术要求;计算公式的初步选择和对成果图件的要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LJ 203-81 SLJ 1-81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试行)DLJ203-81 SLJ 1-81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基本规定与要求第三章设备第四章现场工作第五章资料整理附录附录一渗透系数计算公式表附录二影响半径计算公式表附录三观测记录格式表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水 利 部关于颁发试行《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和《水利水电钻探规程》的通知(81)电水字第9号(81)水规字第15号为加强技术管理,提高地勘工作质量,于一九七五年组织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进行了抽水试验规程的修订,一九七六年组织水利电力部第四工程局勘测设计研究院、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科学研究院、黄河水利委员会科学研究所、云南省电力局设计院科研所进行了岩石试验规程的修订,一九七八年组织东北、成都、西北勘测设计院进行了钻探规程的修订。
在修订过程中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比较试验和征求意见。
现批准《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 》DLJ2O3—81 SLJ1-81、《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DLJ204-81 SLJ2-81、《水利水电钻探规程》 DLJ205-81 SLJ3-81颁发试行。
它们与一九七八年颁发试行的地质测绘规程、压水试验规程、天然建筑材料勘探规程、施工地质规程、地质勘察资料内业整理规程和即将颁发的电法勘探规程、地震勘探规程、测井规程均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一套规程范围之内。
请你们加强经验总结和科学研究工作,在试行过程中,如发现有不妥和需要补充之处,请函告电力工业部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和水利部规划设计管理局。
1981年2月19日DLJ 203-81 SLJ 1-81第一章总则第 1 条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的主要任务是测定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为计算基坑涌水量和坝(闸)基、库区、渠道渗漏量提供依据。
第 2 条抽水试验前,应根据试验地段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做好设计,其内容主要包括:试验目的;抽水孔和观测孔的布置;造孔要求和钻孔结构;抽水设备的规格及数量;试验设备的安装和试验的技术要求;计算公式的初步选择和对成果图件的要求等。
第 3 条本规程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进行的单孔和多孔抽水试验。
第二章基本规定与要求第一节单孔试验与多孔试验第 4 条为了解含水层的渗透性能及其变化规律,应进行单孔抽水试验,但在初步设计二期及以后阶段的重要建筑物地段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为比较准确地测定含水层的渗透系数,还应进行一定数量的多孔抽水试验。
第 5 条多孔抽水试验一般布置1~2条观测线。
一条观测线时,应垂直地下水流向布置;两条观测线时,应分别垂直地下水流向和平行地下水流向布置。
对岩性变化大的松散地层和基岩地区,宜布置两条观测线,一条沿岩性变化大的方向或透水性强的方向布置,另一条与前一条垂直。
第 6 条每条观测线上的观测孔一般不少于3个,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时,可视需要适当增加。
第 7 条观测孔至抽水孔距离当抽水孔为完整孔时,第一个观测孔宜控制在2~3m,第二个观测孔宜为含水层厚度的1~1.5倍,第三个观测孔宜为含水层厚度的2~3倍;抽水孔为非完整孔时,应根据所选计算公式的要求确定。
第二节抽水试验孔类型与结构第 8 条抽水试验孔分完整孔和非完整孔两种,主要根据含水层厚度、透水性强弱以及岩性在铅直方向上的变化情况进行选择。
1.均质含水层厚度小于15m时,宜采用完整孔;大于15m时,宜采用非完整孔。
2.非均质层状含水层,单层厚度大于 6m时,可采用非完整孔进行分段抽水,过滤器置于单层的中部,其长度不大于单层厚度的1/3,但不小于2m;单层厚度为3~6m时,可视具体情况选择孔型及确定措施;单层厚度小于3m时,不宜分段抽水。
第三章设备第一节过滤器第 20 条抽水试验常用的有管架过滤器、包网过滤器、缠丝过滤器和砾石过滤器等,一般根据孔壁稳定情况和颗粒级配选用。
1.在半坚硬不稳定岩层、构造破碎带、裂隙密集带和含砂量很少的卵砾石层中,宜采用管架过滤器。
2.在砂砾石和中粗砂层中,宜采用包网或缠丝过滤器。
DLJ 203-81 SLJ 1-813.在细砂层和粉细砂层中,宜采用砾石过滤器。
第 21 条包网、缠丝和砾石过滤器骨架的孔隙率不宜小于30%。
为了保证水流畅通,过滤管上应设垫筋,而后包网、缠丝。
第 22 条滤网孔眼大小和缠丝间距参照下列原则确定:1.砂砾石含水层的,应等于或略大于砂粒成分(砾石除外)的d60~d70。
2.中粗砂含水层的,应等于或略大于中粗砂的d60~d70。
3.细砂含水层的,如果必须使用包网过滤器,其孔眼直径应略大于细砂的粒径。
第 23 条砾石过滤器的砾石直径应相当于含水层组成材料的d50~d60的4~10倍。
填入厚度不应小于50mm。
第二节水泵第 24 条抽水试验用的水泵应根据地下水位深度、过滤器直径和可能最大涌水量选择。
当过滤器直径影响抽水量增大时,可以选用大于进水管口径的水泵,但不得大于二级。
地下水位较浅时,应选用离心式水泵;较深时,可选用深井泵或空压机。
当基岩中涌水量较小时,可选用拉杆式水泵。
第三节测试工具第 25 条观测水位一般使用电测水位计。
地下水位较浅时,可采用浮标水位计;有条件的,应采用自记水位计。
第 26 条涌水量的测试用具应根据水量大小选定。
涌水量小于2L/s时,采用量桶;2~30L/s时,采用三角堰;大于 30L/s时,采用矩形堰。
使用孔板流量计时,孔板选择应使水柱高度控制在0.2~1.0m之间。
第 27 条测量气温,采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水温,采用缓变温度计。
第四章现场工作第一节钻探第 28 条抽水孔和观测孔的孔位应由地质、钻探、测量人员共同在现场确定。
施工完毕后应测量各孔(管)口高程。
孔内所有测深和过滤器的安装等,均应从一个固定基点算起。
第 29 条多孔抽水试验应先打抽水孔,后打观测孔。
第 30 条抽水孔和观测孔在正常情况下均不应采用泥浆钻进,注意保持孔壁铅直,取好岩心,详细记录钻进情况,并做好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第 31 条抽水试验段的孔径,松散层中,不小于168mm;基岩中,不小于108mm。
过滤器直径不小于108mm。
采用砾石过滤器时,试验段孔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观测孔的观测管内径不应小于25mm。
第二节设备安装第 32 条下过滤器前,应用清水将孔内泥质冲洗干净(包括观测孔)。
过滤器安装应严格按照设计书的要求进行,详细记录过滤器各部分的规格、长度(其中沉淀管长度不应小于2m)和实际下入深度,并及时绘制安装结构图。
第 33 条抽水孔的测压管应固定在过滤器上,一同下入孔内。
过滤器与孔壁之间要分批投入冲洗干净的砾石以保护孔壁,砾石粒径应略大于网眼直径。
起拔套管时,应防止带起过滤器和测压管。
第 34 条砾石过滤器的砾石必须冲洗干净,分批填入,每次填入的高度不宜大于0.8m,套管靴内保留的高度不宜小于0.2m,填充的最终高度应高出过滤器工作部分的顶端0.5~1.0m。
第 35 条空压机抽水时,沉没比控制在 0.4~O.6较为适宜,但风管在动水位以下的深度不宜小于10m。
第 36 条潜水含水层抽水时,应将抽出的水排至影响范围以外。
第 37 条量水堰应放置在稳固的基础上,保持水平,试验前,应准确测定起始读数。
第三节洗孔、试验抽水和观测静止水位第 38 条正式试验前,抽水孔和观测孔均需反复清洗,要求达到水清砂净无沉淀。
因特殊情况采用泥浆钻进的孔,应用活塞洗孔或空压机洗孔,并适当延长洗孔时间。
第 39 条试验抽水可与洗孔同时进行。
在松散层中的降深宜逐渐增大,达到最大降深后的延续时间不应少于2h。
第 40 条通过试验抽水检查水泵、动力、测试工具的运转情况和工作效果,并实测可能达到的最大降深,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试验抽水过程中应观测、记录水位和流量。
第 41 条试验抽水后应测量孔深,沉淀太多时,应予清除。
静止水位每10~20min观测一次,两小时内变幅不大于1cm,且无连续上升或下降时,即可视为稳定。
第四节抽水试验第 42 条试验过程中,吸水龙头或风管在各次降深中均应放在同一深度。
用水泵抽水时,吸水龙头在承压含水层中,宜放在含水层顶板处;在潜水含水层中,宜放在最大降深动水位以下O.5~1.0m处。
第 43 条试验过程中必须定时观测动水位和涌水量,开始观测时,DLJ 203-81 SLJ 1-81每隔 5~10min观测一次,出现稳定趋势后,可改为20min观测一次,直至结束。
第 44 条多孔抽水试验的观测孔和抽水孔的动水位应同时观测。
第 45 条为校核静止水位,在抽水影响范围以外应设置天然水位观测点,定时进行观测。
与抽水孔可能有水力联系的坑孔和地表水体,试验过程中均应观测其水位变化。
天然水位变化幅度较大,降深校正有困难时,可暂停试验工作。
第 46 条对水温和气温,抽水前观测一次,抽水时每次降深观测一次。
第 47 条分析用的水样宜在抽水前和抽水将要结束时各取一次。
第 48 条试验过程中,应详细记载所发生的有关情况,随时检查各种观测记录,并现场绘制Q~S或Q~Δh2曲线和S~t与Q~t曲线。
当Q~S曲线反常时,应分析原因,必要时重做。
注:Q为涌水量;S为降深;t为观测时间;Δh2 =H2-h20,H为静止水位至含水层底的水柱高度; h0为动水位至含水层底的水柱高度。
第 49 条抽水结束后应立即观测恢复水位,观测时间为1、2、3、5、7、10、15、20、30、40、60、80、100min,以后每隔 3O~60min观测一次,直至稳定。
第 50 条试验结束后应测量孔深和复测各孔(管)口高程。
必要时取沉淀样品进行颗粒分析。
DLJ 203-81 SLJ 1-81DLJ 203-81 SLJ 1-81DLJ 203-81 SLJ 1-81DLJ 203-81 SLJ 1-81DLJ 203-81 SLJ 1-81DLJ 203-81 SLJ 1-81DLJ 203-81 SLJ 1-81规定是粗略的,用钻孔中揭露的含水层(带)代替含水层的厚度,这仅适用于含水层(带)倾角较小的情况,倾角较大时,应视具体条件,根据势的迭加原理自行推导公式计算。
八、抽水孔的测压管严格的数学解虽然证明了抽水孔内水位符合裘布衣公式,但“严格解”的内边界条件都存在问题,例如将孔内水位以下的任一点的势都视为常数,DLJ 203-81 SLJ 1-81自由渗出段(所谓水跃段)上任一点的势等于自由水面线与抽水孔壁交点的纵坐标值(坐标系纵轴是孔中心线,横轴是含水层底板线)等都不符合实际情况。
此外“严格解”也没有考虑抽水孔内及其附近产生紊流的影响。
因此实际上,抽水孔内降深和裘布衣公式降深不一致,前者大,后者小。
规程中再次强调应在抽水孔过滤器外壁设置测压管就是从上述考虑出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