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区主要经济作物简介
宣州区水稻直播生产现状及对策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21,27(16)宣州区水稻直播生产现状及对策黄磊1徐德胜2(1宣州区种植业局,安徽宣城242000;2宣州区沈村镇人民政府,安徽宣城242000)摘要:直播水稻生产省去了育秧与插秧环节,直接通过规范化流程将稻种播散于生产大田。
该文介绍了宣州区直播水稻生产发展现状,针对现阶段该区水稻直播生产中存在的用工成本高、生产水平及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宣州区水稻直播生产发展前景,为解决水稻直播生产难题、促进水稻增产增收及稳定本地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直播;生产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1)16-0048-03水稻直播是一项近些年发展迅速的新型轻简化生产技术,与传统人工育秧移栽相比,直播省时省工,生产效率高,具有生产上的明显优势。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就业,各地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加上水稻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益偏低,劳动力依赖性较强的传统人工育秧移栽生产技术现已极少见到,促使直播水稻发展迅速,直播面积逐年扩大。
然而近些年的生产实践表明,该项技术的应用存在诸多问题,多数水稻种植户并未完全掌握水稻直播技术要点。
因此,需要对水稻直播技术进行深入分析,解决技术的重点与难点,切实提高水稻直播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促进水稻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1水稻直播生产应用情况宣州区为农业生产大县,水稻是该区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水稻种植面积6万hm2以上,单产6.9t/hm2以上。
水稻生产类型丰富多样,品种繁多,双季稻、再生稻及单季稻均有,播种期跨度大,水稻生产形势复杂。
随着直播水稻不断扩大,全区全年水稻直播面积已占全部水稻种植面积的70%以上,发展迅速。
直播水稻用工少、效率高、技术要求低,多数种植大户愿意选择该项生产技术,直播面积逐年增加。
尽管水稻直播提高了作业效率,但实际上这是一种粗放型的生产技术。
宣城市宣州区棉花高产创建工作措施及成效
宣城市宣州区棉花高产创建工作措施及成效宣城市宣州区是一个农业大县,棉花是其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宣州区积极开展棉花高产创建工作。
本文将介绍宣州区棉花高产创建工作的措施和成效。
一、创建工作措施1、推广名优优质品种。
宣州区优选名优优质棉花品种,加强实验示范,通过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生产者的棉花品种认知和选用能力。
2019年,宣州区推广符合当地地理环境以及生产特点的新品种“中棉四号”,并组织20户农户实地示范种植,取得了显著的产量和品质提高效果。
2、强化土壤肥力管理。
采取科学施肥,合理配施有机肥和化肥,调整品种和种植方式,充分发挥土壤肥力,提高棉花根系吸收能力和地下水分利用效率。
同时,宣州区加强土壤监测体系建设,采集土样进行化验分析,实施土壤改良,促进土地质量提升。
3、加强病虫害防控。
通过加强病虫害监测、科学施药、定期清理病虫害源头等手段,降低棉花病虫害危害,确保高产、高质。
宣州区还积极开展生物防治、采取机械防治,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损害。
4、优化种植结构。
合理调整间作比例和轮作种植,推广经验丰富、信誉好、管理规范的合作社,发挥一定的规模效益,创造优质棉花种植品牌,提高生产效益。
二、成效1、棉花品质稳步提升。
宣州区生产的棉花品质逐渐提高,以棉长33毫米、强度为29克每公分(CN/TEX)、马值为4.95的“中棉四号”品种棉花为例,其品质指标比传统品种提高了20%以上。
2、棉花产量持续增长。
宣州区持续加强棉花高产创建工作,2019年棉花总产量达到7.6万吨,比2018年增长了6.7%。
同时,棉花单产也有所提高,达到1053.6千克/亩,比上年提高了5.8%。
3、种植效益明显。
宣州区通过推广名优优质品种、加强土壤肥力管理、强化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提高了棉花产量和品质,种植效益显著。
在稳定了棉花产量的同时,提高了农民的收益,增加了宣州区农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以上就是宣州区棉花高产创建工作措施及成效的介绍,宣州区将继续深入实施高产创建,推广优势特色品种,充分挖掘地域和资源优势,努力实现宣州区棉花高质高产的目标。
安徽省各区县种植结构表
安徽省各区县种植结构表安徽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之一,其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各区县各具特色的种植结构。
了解安徽省各区县的种植结构,对于农业发展规划、农产品市场调控以及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来看位于皖北地区的濉溪县。
濉溪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小麦和玉米是其主要的农作物。
这里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大规模种植粮食作物。
小麦的种植面积广泛,每年的产量较为稳定。
玉米则作为夏季作物,与小麦形成了良好的轮作模式。
砀山县以水果种植而闻名,尤其是砀山梨。
该县拥有大规模的梨园,其产出的砀山梨品质优良,口感鲜美,不仅在国内市场畅销,还远销海外。
除了梨,砀山县也种植一定面积的苹果、桃等水果。
再看皖中地区的肥西县。
肥西县是合肥市的下辖县,其农业种植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除了传统的水稻种植外,蔬菜种植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肥西县为周边城市提供了大量新鲜的蔬菜。
此外,该县还发展了一些特色经济作物,如草莓等。
庐江县的种植结构中,水稻是主导作物。
这里水源充足,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庐江县也种植了一定面积的油菜,在春季形成了美丽的油菜花田景观。
来到皖南地区,黄山区以茶叶种植为特色。
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知名茶叶品种就产自这里。
山区的独特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茶叶的品质上乘,深受消费者喜爱。
绩溪县的山核桃种植具有一定规模。
山核桃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此外,绩溪县还种植了一些中药材,如白术、黄精等。
宣州区的种植业较为丰富,包括水稻、小麦、油菜等粮食作物,以及烟叶、西瓜等经济作物。
在安徽省的其他区县,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种植结构。
比如,怀远县的石榴种植颇具规模;凤阳县的花生种植面积较大;天长市的芡实种植具有一定特色;东至县的棉花种植曾经是重要产业之一。
不同区县的种植结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地理条件是首要因素,包括地形、土壤、气候等。
例如,山区适合种植茶叶、中药材等,平原地区则更有利于粮食作物的大规模种植。
宣城市宣州区草鸡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宣城市宣州区草鸡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宣城市宣州区位于安徽省境内,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宣州区的草鸡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本文将就宣州区草鸡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更好地推动该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宣州区草鸡产业的现状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宣州区的草鸡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户数量增加,产量不断提高。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草鸡产业成为了宣州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2.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宣州区的草鸡养殖以小规模户为主,但由于政府对农业技术的扶持和指导,草鸡的养殖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产品质量明显改善。
宣州区的草鸡产品在市场上有着良好的口碑和较高的认可度。
3.市场不稳定虽然宣州区草鸡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但由于市场需求的不稳定和供给过剩的问题,草鸡产品的价格波动较大,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4.缺乏品牌意识宣州区的草鸡产品虽然在品质上有着一定的保障,但由于缺乏品牌意识,相对来说竞争力有所不足。
在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
二、对策建议1. 大力推动规模化养殖为了解决市场供给过剩带来的价格波动问题,宣州区政府可以通过发放补贴、推动合作社组织等方式,促进草鸡产业的规模化养殖。
引导养殖户加强协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2. 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宣州区政府应加大对草鸡养殖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通过组织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进行指导等方式,提高养殖户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3. 建立品牌营销体系宣州区的草鸡产品虽然质量好,但由于缺乏品牌,市场竞争力有限。
政府可以鼓励草鸡养殖户联合成立品牌合作社,在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等方面提供支持,借助互联网和电商平台,推动草鸡产品的品牌化营销,提升市场份额。
4. 强化市场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草鸡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保障正规养殖户的利益,维护市场秩序。
宣州区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的措施及成效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21,27(24)宣州区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的措施及成效张玉珍(宣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安徽宣城242000)摘要:该文以宣州区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为例,通过对宣州区的基本概况进行描述,总结了创建取得的成效,以期为长江中下游同类型水稻种植区域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措施;成效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1)24-0037-022017年,宣州区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涵盖全区7个乡镇,面积1.32万hm2,年产稻谷9.9万t,创建基地范围内无工业“三废”污染和生活垃圾及农业、商业、建筑业污染,达到了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要求。
几年来,通过七大体系建设,2020年基地创建成功。
1宣州区基本情况宣州区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皖南山区余脉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结合地带,耕地面积6.41万hm2(有效灌溉面积达95%以上),园地0.75万hm2,林地8.79万hm2,森林覆盖率达31.8%。
先后获得全国商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国家级生态示范试点区、首批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荣誉称号。
宣州区是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农业县,自2016年以来,水稻年播种面积达6万hm2以上,年总产量37.4万t 以上,以种植茬口单季稻为主,品种有籼稻、粳稻、糯稻。
近年来,通过鼓励、支持、补助耕地流转,以大户承包耕地种植为主,初步形成了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种植大户订单生产模式。
截至2019年9月,辖区创建基地内有4家企业年用创建基地稻谷4.5万t,认证绿色大米2.95万t、绿色黄酒4000t,获证产品达10个,基地原料认证覆盖率达45.05%。
2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的主要措施2.1工作措施2.1.1加强领导,及时动员部署宣州区及时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组,明确了各创建基地单元镇村负责人、对接企业责任人、技术员、质量监管员和综合管理员,各创建乡镇(农场)分别成立工作小组;印发了《宣州区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方案》,对基地保护区建立、投入品管理、责任追究等进行了明确规定,落实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多次召开创建基地乡镇、对接企业、领导组成员单位工作会议,部署基地创建工作,基地组织管理运行良好,各项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将基地创建工作经费列入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预算,整合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等涉农项目资金,向基地创建工作倾斜。
宣城市宣州区棉花高产创建工作措施及成效
宣城市宣州区棉花高产创建工作措施及成效棉花是宣城市宣州区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宣州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工作措施,不断推进棉花高产创建工作。
下面将就宣州区棉花高产创建工作的具体措施及其成效进行分析。
第一,引进优质品种。
宣州区政府积极引进了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高产优质棉花品种,例如塔里木棉、中早短纤系列等。
这些品种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高,且产量稳定。
通过引进优质品种,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第二,科学施肥。
宣州区在棉花高产创建工作中,注重科学施肥。
根据土壤质量和棉花的生长需求,调整施肥方案,确保各种营养元素的均衡供应。
采用有机、无机肥料结合的施肥方式,提高了土壤肥力,促进棉花生长发育,进一步提高产量。
合理灌溉。
宣州区棉花高产创建工作中,合理的灌溉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
根据棉花生长的不同阶段和土壤含水量的不同,合理安排灌溉的时间和水量,确保棉花的充分供水。
合理的灌溉能够提高土壤湿度,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棉花根系的发达和养分的吸收,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实现高产的目标。
第四,加强病虫害防治。
宣州区为了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积极开展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合理使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手段,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测,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通过加强病虫害防治,保护了棉花的生长,减少了经济损失,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第五,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宣州区推广了先进的棉花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包括种植模式、农艺措施、管理制度等。
通过组织培训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推广先进的种植模式和管理经验。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工作措施,宣州区棉花高产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近几年来,宣州区棉花的产量持续增长,棉花质量不断提高。
据统计,宣州区棉花的产量比往年增长了20%,棉花的质量指标也达到了国家标准。
棉花的高产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推动了宣州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宣城市宣州区棉花高产创建工作措施及成效
宣城市宣州区棉花高产创建工作措施及成效宣城市宣州区作为安徽省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棉花是该地区主要农作物之一,对于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决棉花高产问题,宣州区采取了一系列工作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宣州区棉花高产创建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加强科技支撑宣州区积极引入先进的农业科技,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手段,提高棉花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加强技术培训,组织农民学习新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他们的种植水平。
引进高产、优质的棉花品种,采取适宜的种植密度和种植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种植过程中的问题,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二、优化农田管理宣州区注重农田的管理和保护,在土地利用上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加大土地垦殖力度,开垦新增耕地,使得棉花种植面积得以扩大。
针对农田水肥问题,加强水肥一体化管理,科学施肥,合理用水,提高施肥效果,保证棉花作物正常生长。
宣州区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及时防治棉花病虫害,减少损失,并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
三、加强农业机械化为了提升棉花的种植效率和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宣州区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
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如棉花播种机、棉花收割机等,提高播种和收割的效率。
加强农机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农机设备正常运行,提高利用率。
通过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减少了人工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促进了棉花的高产落地。
四、积极实施农民增收计划宣州区通过实施农民增收计划,鼓励农民积极种植棉花,从而提高棉花的种植面积。
宣州区积极推动农民参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合作社建设,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增加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通过农民增收计划的实施,提高了农民的种植热情,进一步推动了棉花高产工作的开展。
宣城市宣州区棉花肥料试验
宣城市宣州区棉花肥料试验宣城市宣州区棉花肥料试验取得显著成果近年来,我国棉花产量持续增长,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宣城市宣州区作为皖南地区的重要农业基地,棉花种植一直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为了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宣州区农业科研人员一直在积极探索适合该地区棉花生长的肥料配方和施肥技术。
最近,宣州区农业科研人员开展了棉花肥料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该地区的棉花种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针对宣州区的土壤特点和气候条件,科研人员选择了适合当地棉花生长的肥料品种进行试验。
他们综合考虑了土壤的酸碱度、肥力水平以及棉花对养分的需求特点,选择了一种含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均衡的复合肥料作为试验肥料,以期能够满足棉花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试验中科研人员还针对不同的生长阶段,设计了不同的施肥方案。
在棉花的幼苗期,科研人员采用了培养根系、促进幼苗生长的低浓度氮肥;在开花期和结果期,科研人员则适量增加了磷钾肥的施用,以促进棉花的花芽分化和果实生长。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试验区域的棉花生长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棉铃结实数和棉花产量明显提高。
科研人员还对试验区域进行了详细的监测和测土施肥,并及时调整了施肥方案。
他们采用了现代化的土壤分析技术,对土壤中的养分含量进行了精准测定,并根据棉花的生长需求,对施肥量和施肥时间进行了科学调整。
在试验结束后,科研人员还对棉花的品质进行了详细的测定,结果表明,试验区域的棉花纤维长度和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提高了棉花的商品价值。
通过本次棉花肥料试验,宣州区农业科研人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该地区棉花的高效种植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试验结果也为其他棉花种植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对于提高全国棉花产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未来的工作中,宣州区农业科研人员将继续深入开展棉花肥料试验,并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以期进一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为当地农民增加经济效益,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棉花生产高产创建工作探析
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棉花生产高产创建工作探析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转型升级,农业企业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有效的推进高产创建是非常重要的。
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作为典型的农业区域,棉花生产一直是该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围绕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棉花生产高产创建工作进行探析,提出相关对策,以促进该地棉花产业的不断升级和发展。
一、地理环境与棉花生产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地处江淮平原,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棉花生长发育。
该地区目前棉花种植面积较大,种植面积近8000亩,是农业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
但是,该地区棉花生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耕地资源不足,耕作强度大,耕地得到充分利用相对较低。
2、技术水平低,种植方式单一,产量增长缓慢。
3、棉花病虫害较多,化学农药使用较多,对环境污染较大。
二、高产创建的重要性高产创建对于提升棉花生产效益和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高产创建可以提升棉花产量和单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其次,高产创建有助于保持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高产创建为棉花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有助于推动科技、信息等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三、实现棉花生产高产创建的对策为了实现棉花生产高产创建,需要采取有效措施。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加强耕地保护,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耕地利用率。
通过实施土地整治、推广土地流转等措施,合理利用农村闲置土地,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2、改进种植技术,提升单产水平。
通过引进新品种、优化耕作制度、加强灌溉等措施,提高棉花产量和单产水平。
3、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通过开展农技培训、推广生物防治等措施,提高农民的病虫害防治意识和能力,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加强科技服务和信息化建设,提高棉花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通过整合科技、资金、服务等资源,引导和帮助农民建立科学、规范、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农民的经营收益和广大农民的素质水平。
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棉花生产高产创建工作探析
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棉花生产高产创建工作探析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位于安徽省中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国家农业政策的不断优化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水阳镇棉花生产在当地农民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为了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水阳镇积极开展了棉花高产创建工作。
本文将对水阳镇棉花生产高产创建工作进行探析,以期为当地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棉花生产现状水阳镇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有利于棉花的生长。
棉花是当地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居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由于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足,水阳镇的棉花产量和质量仍有待提高。
目前,水阳镇的棉花主要以小规模家庭农户种植为主,农民普遍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模式,导致了棉花产量低、质量不稳定的情况。
二、棉花高产创建的意义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对于水阳镇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棉花是当地的重要农产品之一,提高棉花产量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
棉花的高产创建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形成良性的产业链条,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也有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为了实现棉花的高产创建,水阳镇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包括技术培训、种植技术推广、农业科技示范等方面的工作。
水阳镇加强了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通过邀请专业的种植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向农民普及科学的种植管理知识和技术,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棉花种植的技术要领。
水阳镇积极开展了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
在种植季节,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向农民推广,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保障,提高农民种植新品种、新模式的积极性。
水阳镇还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农民搭建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引导农民走上科学种植、规模经营的道路,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水阳镇棉花的高产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棉花的产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棉花的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20%以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宣州区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宣州区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宣州区位于安徽省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产业为主要支柱的地区。
在宣州区的农业产业中,水果产业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宣州区水果产业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并提出对策。
本文将从宣州区水果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宣州区水果产业的现状在宣州区,水果种植面积较大,主要以苹果、梨、桃、葡萄等水果为主。
宣州区的水果产业在过去几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水果的品种丰富,质量不错,销售渠道也比较广泛,这些都为宣州区的水果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宣州区的水果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也加大了科技投入,不断提高水果产业的技术含量,推动了水果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农民们也积极参与到水果产业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水果种植基地。
二、存在的问题1. 品种单一:目前宣州区水果主要以苹果、梨、桃、葡萄为主,品种相对单一,市场竞争压力大。
2. 营销渠道少:宣州区水果的营销渠道相对较少,农民们往往只能通过中间商进行销售,导致了水果价格的波动和农民利润空间的压缩。
3. 品质不稳定:由于天气、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宣州区的水果产量和品质往往不太稳定,这给水果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4. 技术水平不高:宣州区的一些农民在水果种植过程中缺乏科学技术支持,导致了水果品质和产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5. 环境污染问题:一些农民在水果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导致了土壤和环境的污染。
三、对策建议1. 多样化种植:鼓励农民在水果种植方面进行多样化尝试,逐渐引入一些新的水果品种,以丰富水果的品种,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2. 拓展销售渠道:鼓励相关部门加大水果产业的宣传力度,寻找更多的销售渠道,如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商平台等,提高水果的销售渠道,保障农民的利益。
3. 加强科技支持: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推广高效、环保的水果种植技术,提高水果产量和品质。
宣州区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宣州区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宣州区是中国安徽省的一个县级市,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优势,宣州区的水果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宣州区水果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亟待采取对策解决。
宣州区水果产业发展缺乏良种良法支撑。
目前,宣州区的水果主要以桃子、梨子、葡萄等为主,但是传统种植技术仍占主导地位,技术含量较低。
种植品种较为单一,缺乏新品种的引进和培育,这导致宣州区的水果产量和品质无法与其他地区相媲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宣州区应当加大科研力度,引进新品种,并鼓励农民参与培育新品种。
建立农技推广体系,提供农业技术培训、示范等支持,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
宣州区水果产业的市场开发能力较弱。
宣州区的水果主要销往周边的城市和乡村市场,但是市场开发能力不足。
一方面,宣州区水果的包装和品牌建设较为薄弱,无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宣州区的水果销售渠道较为单一,缺乏多样化的销售方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宣州区应当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水果包装的质量和吸引力。
积极发展电商平台和农产品直播等新的销售渠道,拓宽水果的销售范围。
宣州区水果产业发展面临着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
宣州区的一些果园存在着种植结构不合理、农田质量下降、水资源利用不当等问题,导致水果产量低下和质量不稳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宣州区应当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安排果园的种植结构,提高农田的质量。
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高果园的灌溉效率,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宣州区水果产业发展面临着良种良法支撑不足、市场开发能力弱和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宣州区应当加大科研力度,引进新品种,并鼓励农民参与培育新品种;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水果包装的质量和吸引力;积极发展新的销售渠道,拓宽水果的销售范围;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提高农田的质量;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高果园的灌溉效率。
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宣州区的水果产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宣州区基层乡镇农业发展的思考
种植结构的分布与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有关。水稻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因为这 些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适合水稻的生长。而小麦和玉米则分布在山区和丘 陵地带,因为这些地区气候较为适宜,且有一定的灌溉条件。
养殖结构与分布情况
养殖结构
宣州区基层乡镇的养殖结构以生猪、家禽为主,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牛、羊等草食动物。其中,生猪养殖规模 较大,家禽主要以鸡、鸭、鹅等为主。
识,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推进农村教育改革
02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03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力度
加强政策扶持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引导更多的 社会资本投入农业领域。
市场开拓:加强与国内外市场的联系,拓展销售渠道。 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展销会等途径,提高农产品 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赢得消费者信任。
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
绿色生态农业:在基层乡镇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采用生态 循环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农业生产效率受限制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不高,导致农业生产 效率受到限制,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 求。
农业资金投入不足
1 2 3
政府投入不足
宣州区基层乡镇的农业资金投入不足,政府对 农业的扶持力度有限,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 的需求。
融资渠道单一
农业资金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缺乏多元化的 投资主体和市场化的融资方式,导致农业发展 的资金支持不足。
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棉花生产高产创建工作探析
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棉花生产高产创建工作探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棉花产值在我国也居于领先地位。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棉花种植面积约2.7亿亩,年产棉花约2700万吨,其中河南、新疆、山东、四川、江苏等重要产棉省市产值达到数百亿元。
作为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宣州区水阳镇的棉花生产已经成为当地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柱。
在宣州区水阳镇,棉花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较大,是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在未来的发展中,水阳镇的棉花种植要实现高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加强高产创建工作。
一、高产创建的必要性高产创建是指通过优化高产技术、加大科技投入、优化生产环境等手段,提高棉花单产水平,实现单位面积产量的不断提高。
高产创建的必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棉花产量。
通过高产创建的努力,可以不断提升棉花单产,增加总产量,从而实现丰收。
2、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随着棉花单产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也会随之增加,为当地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3、推动农业现代化。
高产创建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展高产创建工作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4、促进可持续发展。
高产创建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促进高产创建工作的落实,对于实现环保、可持续发展也有很大的作用。
二、高产创建的难点和对策高产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成功需要克服众多难点。
在水阳镇的实际生产中,高产创建也遇到了诸多的难点。
1、技术问题:在种植过程中,棉花生长发育受到许多技术问题的影响,棉花生长速度缓慢,棉花芽不长,花蕾不好,从而导致减产、死蕾等问题。
对策:通过科技手段促进棉花生长发育,在生长期及时给予水肥一体化、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除草剂、农药等,加强病虫害防治,提高棉农技术水平,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2、资金问题:高产创建需要大量的科技投入和资金支持,如何解决资金问题也是一个难点。
对策: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和农民合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其中,建立合理的资金保障机制,助力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宣城市宣州区草鸡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宣城市宣州区草鸡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宣城市宣州区位于安徽省中部,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宣州区盛产草鸡,素有“草鸡之乡”的美誉。
草鸡是一种健康绿色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草鸡市场需求逐渐增加,草鸡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宣州区草鸡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资源整合不够充分,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不足,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引起关注。
如何进一步推动宣州区草鸡产业的发展,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本文将对宣州区草鸡产业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探讨推动草鸡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以及如何提升宣州区草鸡产业的竞争力。
通过对宣州区草鸡产业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旨在为该地区草鸡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该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为宣城市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2 问题意义草鸡产业作为宣城市宣州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于当地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养殖规模小、技术水平低、销售渠道狭窄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草鸡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制约了宣州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深入分析草鸡产业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有效的发展对策建议,对于推动宣州区草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针对性的措施和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提升技术水平,拓宽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努力,才能更好地推动草鸡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宣州区草鸡产业的竞争力,实现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目标。
2. 正文2.1 宣州区草鸡产业现状分析宣城市宣州区是安徽省的一个重要农业产区,草鸡产业作为该地区的传统特色产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宣州区的自然环境优越,气候适宜,是草鸡养殖的理想地区。
该地区政府也非常支持农业产业的发展,为草鸡养殖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支持和配套设施。
宣城市宣州区新美洲星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小麦是宣城市宣州区第三大粮食作物,宣州区每年小麦种植面积为1.86万hm 2左右。
小麦总产在全区夏粮总产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
为进一步验证,新美洲星在小麦生产中的增产、增效作用,为该药剂在宣州区的推广使用提供依据,区农技推广中心领导积极响应省农委部署的小麦新美洲星试验示范项目,于2012年年底组织安排相关项目负责人落实实施。
现试验示范工作已结束,通过试验示范测产数据显示新美洲星在宣城区的小麦生产使用上具有着明显的增产、增效作用。
小麦上应用新美洲星在宣州区的进一步推广使用对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总目标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试验地点位于朱桥汪南村,小麦品种为华麦2号。
于2012年11月8日播种,大区示范采用2BG-5型直播种机来实现施肥、旋耕、播种一体化的机直播种植方式;小区比较试验采用免耕机开沟直播,人工撒施种子、肥料后机开沟覆土。
1.2试验设计试验共设3个处理:新美洲星拌种,每50mL 新美洲星对水50~100mL 拌5kg 种子,拌匀晾干后播种,播种量(337.5kg/hm 2)比常规播量减少10%,分别于拔节期和扬花期各叶面喷施1次新美洲星900mL/hm 2对水450kg/hm 2(A );新美洲星拌种,播种量和施肥量均比常规减少10%,分别于拔节期和扬花期各叶面喷施1次新美洲星900mL/hm 2对水450kg/hm 2(B );不拌种,正常播种量(375kg/hm 2),喷施等次等量清水为作对照(CK )。
2结果与分析2.1苗期调查小区比较试验由于播种后就下雨,且采用免耕机开沟直播,覆土在雨后2d 后进行的。
种子外露,绝大部分的种子拌种药剂被冲洗掉。
播种15d 后对试验田块的基本苗情进行了调查。
其中处理A 基本苗为313.5万株/hm 2,处理B 基本苗为312万株/hm 2,CK 基本苗为315万株/hm 2。
新美洲星对小麦拌种效果不明显。
在小麦播种后的越冬期间,各处理基本苗、茎蘖数、单株茎蘖数及次生根相差不大(表1)。
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棉花生产高产创建工作探析
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棉花生产高产创建工作探析棉花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是我国棉花种植的重要产区之一。
近年来,水阳镇积极推动棉花生产高产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对水阳镇棉花生产高产创建工作进行探析。
水阳镇通过改进种植技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棉花的产量。
水阳镇积极引进优质棉花品种,提高种植密度,加强田间管理,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水阳镇还通过科学施肥、合理用药等手段,提高了棉花的生长质量,进而提高了产量。
水阳镇注重科技创新,在棉花生产中加强科技支撑,提高生产效益。
水阳镇建立了棉花高效种植技术研究和推广团队,开展技术培训和示范,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水阳镇还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棉花种植技术和装备,并推广使用。
这些举措促使水阳镇棉花生产向现代化、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水阳镇还加强农业合作社建设,推动农民互助合作,提高棉花生产组织化水平。
水阳镇通过成立农业合作社,整合农民资源,提高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
合作社还提供技术咨询和市场信息服务,帮助农民更好地进行棉花生产管理和销售。
这样的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益,也促进了水阳镇棉花产业的发展。
水阳镇注重宣传推广,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水阳镇积极组织棉花生产知识培训和经验交流会,提高农民对棉花生产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宣传推广,引导农民树立科学种植观念,促进棉花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水阳镇棉花生产高产创建工作的成效得益于改进种植技术、科技创新、农业合作社建设以及宣传推广等综合措施的推动。
在未来的发展中,水阳镇可以继续加强科技创新,扩大农民合作社的规模和影响力,提高棉花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还应注重环保,推动水阳镇棉花生产朝着绿色、生态的方向发展。
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棉花生产高产创建工作探析
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棉花生产高产创建工作探析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位于安徽省宣城市东南部,是该地区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
棉花是宣城市水阳镇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棉花的高产创建目标,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要加强品种改良和种植技术的推广。
水阳镇拥有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但棉花品种和种植技术还有待提升。
应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新品种,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提升棉花的产量。
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使其掌握种植技术的最新进展,提高种植效益。
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棉花的高产创建具有重要意义。
水阳镇应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完善灌溉系统,保障棉花生长的水源供应,提高耕地水分利用效率。
还应加强土壤改良工作,通过施肥、翻耕等措施,提升土壤肥力,改善棉花生长环境。
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
棉花生产中常常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给产量和品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水阳镇应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
在防治措施上,可以推广生物防治和绿色防治技术,减少对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棉花的品质和产量。
要加强政府支持和农民合作组织建设。
水阳镇的棉花生产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民的政策支持,通过减税减费、补贴等方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
还应加强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发展农民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农民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实现棉花高产创建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水阳镇应加强品种改良和种植技术推广,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并推动农民合作组织建设。
通过这些举措的综合推进,相信水阳镇的棉花生产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宣木瓜
宣木瓜宣木瓜产于宣州区的水东、孙埠、新田、周王、溪口、金坝等乡镇,泾县、宁国也有少量生产。
宣木瓜性温,味酸涩,有舒筋活络、祛风湿痹等症。
古代医药学家陶弘景、苏颂、李时珍都有较高评价。
《本草纲目》载:“木瓜处处有之,而宣城者最佳”,故有宣木瓜之称。
宣州区种植的宣木瓜,已有1500余年历史,早在南北朝时期已定为“贡品”。
宣木瓜含有十九种氨基酸、十八种矿物微量元素,以及大量维生素C,同时还含有皂甙、黄酮、苹果酸、齐墩果酸、枸橼酸、柠檬酸、酒石酸、抗坏血酸、反丁烯二酸、鞣质等,含有过氧化氢酶、酚氧化酶、氧化酶,特别富含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齐墩果酸。
其SOD 的含量是世界上所有水果中无与伦比的,一克宣木瓜鲜果SOD的含量高达3227国际单位。
SOD是现代美容养颜产品的核心物质,可以有效消除体内过剩自由基,增进肌体细胞更新。
齐墩果酸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具有护肝降酶、促免疫、抗炎、降血脂血糖等作用。
国家卫生部第一批“药食同源”名单中公布:宣木瓜既是药品,又是食品。
宣木瓜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成熟果实,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安徽宣城所产最为著名,《本草纲目》记载:“木瓜处处有之,而宣城者为佳,木状如奈,春末开花,深红色。
其实大者如瓜,小者如拳,上黄似着粉,宣人种莳尤谨,遍满山谷,始实成则镞纸花粘于上,夜露日烘,渐变红花色,其纹如生,本州以充土贡,故有宣城花木瓜之称”。
公元420年(南朝刘裕时期),宣木瓜就作为贡品上奉朝廷。
明嘉庆《宁国府志》载:“宣城县岁贡木瓜上等一千个,中等五百个,下等二百个,又干瓜十斤,俱解礼部”。
因此在全国各地的木瓜品种中,宣木瓜一枝独秀,极富盛名。
主要产地:安徽、四川、湖北、云南、河南等地。
宣木瓜之乡:安徽省宣城市新田镇宣木瓜是新田镇的特色资源,为将这一品牌打造成名牌,实现资源共享。
新田镇以退耕还林为契机,积极开拓宣木瓜复兴之路。
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机制运作。
全镇宣木瓜面积由2000年的不足千亩飙升到7000亩,栽植户超过1000户,在奇瓜王宣木瓜有限公司的牵动下,现已建成600亩的规范化种植基地一处、100亩的种苗基地一处、300亩的瓜果林基地一处,新建1000亩宣木瓜长廊一处,并配套建立了宣木瓜科研所,构建了一个“农、工、贸、科研”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宣州区主要经济作物简介
一、茶叶
宣州区茶叶生产历史可追溯到2000年以前,陆羽《茶经》中记载,“晋武帝时(公元265年-286年),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采茗。
”宋代《本草衍义》记载,“东晋元帝(公元317年-322年)温峤官于宣城上表贡茶一千斤,供茗三百斤”,这是中国有明确记载的最早贡茶的记录,可见宣州区产茶历史悠久。
宣州区地处皖东南,自然条件优越,是全国绿茶生产一类适宜区,全国茶叶重要产区,安徽省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项目重点建设区,出口绿茶的主要生产基地,宜茶面积20.25万亩,现有茶园面积8.16万亩(含国营农场、两劳系统0.98万亩),可采茶园面积近7.5万亩,其中万亩以上的茶园有3个,分别是:溪口镇2.02万亩、杨柳镇1.53万亩、洪林镇1.86万亩。
2014年全区茶园面积为8.16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7213亩,其中新增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900亩,全区标准高效茶园面积新增237亩。
2014年全年茶叶干茶总产量1.967万吨,产值2.81亿元,2014年全区茶叶综合产
值6.84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产值分别为2.81亿元、2.71亿元、1.32亿元。
其中名优茶产量536.2万吨,名优茶产值9837.2万元,春茶产量:6120吨,产值15808万元;夏秋茶产量13568吨,产值12292万元。
全区加工企业有110家,家庭式作坊近3000家,其中在工商注册的有107家、大型加工茶厂有3家;茶叶龙头企业13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6家、区级龙头企业7家;茶叶专业合作社15个,其中市级茶叶专业合作社1 家;ISO认证5家,注册商标8个,其中省著名商品1个;绿色食品获得认证6个。
2009年、2012年、2013年均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并获得2012年“安徽茶产业十强县(区)”称号。
二、太子参
太子参药性平和、味甘,有补气生津的作用。
全区种植面约3万亩左右,种植品种多为宣参1号和种子繁育的阔叶类良种。
从2011年起,全面推广太子参栽培技术规程(DB34/T 1482-2011),示范面积达2000亩左右。
太子参宣州产区常年种植面积2万亩左右,年总产达3000吨左右,是全国四大太子参生产基地之一。
宣州区气候适应,适宜种植区以砂壤土为主,太子参种植主要分布在黄渡区域、古泉区域和洪林区域。
主推品种为“宣参1号”。
现有各类经销企业达20多家,其中吞吐量在100吨以上的有6家。
宣城市百草工贸有限公司近年来在太子参的深加工上加强了研发和市场开拓工作,现已有年加工200多吨的生产水平。
宣州区太子参种植户收入稳定,生产水平和加工销售水平正逐年提高。
1、总量规模。
根据历年来太子参的销售总量和价格的变化来看,宣州区太子参年总产量控制在6000吨左右,生产面积约为4万亩左右。
2、增长速度。
从2010年开始逐年增加面积和总产量,其中每年增加面积2000亩,总产量增加300吨,到2020年达到4万亩种植面积,6000吨的总产量水平。
3、各季度市场情况。
太子参的销量各季度大致相同,但销售价格第1季度和第2季度平稳,第三季度前期较高,第4季度价格略低。
4、渠道市场结构。
目前宣州区太子参以原料销售为主约占90%,深加工产品销售只占10%。
原料主要销往广东、江西、浙江、河北及本省的亳州中药材市场;深加工产品主要销往上海。
太子参作为中药材生产总量上要做到健康发展和总量控制。
目前种植产业以4万亩规模6000吨的年产较适合。
种植布局为以黄渡区域、古泉区域、洪林区域为主;经营布局以市区龙头经销企业带动各种植区域经销商多层次的销售格局;加工布局以宣城百草工贸有限公司为龙头,延伸太子参深加工层次,做到加工产品的高档次、多样化,努力扩大加工规模。
三、栝楼
栝楼又名瓜蒌、瓜楼、药瓜,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栽培种主要分仁栝楼和糖栝楼两种。
栝楼富含皂甙、有机酸、脂肪油、天花粉蛋白、多种氨基酸及糖类。
栝楼仁具有抗菌、抗癌、润肺、滑肠等功效,可治冠心病、心胶痛、乳腺炎、肺热、噪咳、疮肿、便秘等疾病。
具有润肺、滑肠、抗癌防癌之功效,栝楼根(中药名天花粉),果(中药名栝楼实),果皮(中药名栝楼皮)、种子(中药名栝楼仁)均可入药,是药食两用至佳宝。
宣州区现有种植面积1万多亩。
主要种植品种为糖栝楼,平均亩产栝楼仁150kg。
近年来栝楼仁价格较为稳定,平均价格约为50kg/元左右。
宣城市种植的栝楼以栽培种的仁栝楼为主,为椭圆形或近圆形,呈现橘黄色或橘红色,皮干后有皱纹,糖汁较稠,根可入土1—2米。
栝楼喜温暖潮湿的环境,较耐寒,不耐高温干旱,栽
培时选择灌溉方便的土层深厚、疏松的砂壤土为好,积水的洼地不宜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