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自制操作系统日志第3天
oracle清理30天归档日志 -回复
oracle清理30天归档日志-回复Oracle数据库是一种非常强大且广泛使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库中的日志文件会逐渐增加,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
为了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并节约存储资源,定期清理归档日志文件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逐步介绍如何清理Oracle数据库中30天前的归档日志文件。
步骤一:确认数据库归档模式和归档日志保存期限在执行清理归档日志的操作之前,我们需要确认数据库当前的归档模式以及归档日志的保存期限。
归档模式主要有两种:归档模式(ARCHIVELOG)和非归档模式(NOARCHIVELOG)。
归档模式下,Oracle 会将已经使用的日志文件以及在线日志文件归档并保存为归档日志文件。
非归档模式下,Oracle只保留正在使用的日志文件,不会进行归档保存。
要确认数据库的归档模式,可以执行以下SQL语句:SELECT log_mode FROM vdatabase;该查询结果将显示数据库当前的归档模式。
另外,我们还需要确认数据库的归档日志保存期限。
Oracle会根据数据库的配置自动删除30天以前的归档日志文件。
如果需要更改归档日志保存期限,可以执行以下SQL语句:ALTER SYSTEM SET LOG_ARCHIVE_RETENTION_TARGET=30;该语句将设置归档日志保存期限为30天。
请注意,更改归档日志保存期限可能会有一定的风险,请谨慎操作。
步骤二:确认数据库归档日志文件的位置在执行清理归档日志的操作之前,我们还需要确认数据库归档日志文件的位置。
可以执行以下SQL语句来获取归档日志文件的存储位置:SELECT name FROM VARCHIVE_DEST WHERE status='VALID';该查询结果将显示归档日志文件存储的位置。
步骤三:清理30天前的归档日志一旦确认了数据库的归档模式、归档日志保存期限以及归档日志文件的位置,我们就可以开始清理30天前的归档日志文件了。
系统管理员周系统运行日志
系统管理员周系统运行日志2022年3月1日早上8点:开始工作。
首先,检查服务器的运行状况。
登录系统,并查看各个服务器的运行状态。
确认所有服务器都正常运行,并检查网络连接是否稳定。
检查日志,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上午10点:收到用户报告,称某个应用程序在访问数据库时遇到问题。
立即定位该应用程序所在的服务器,并检查相应的日志文件。
发现数据库连接出现故障,无法与应用程序成功建立连接。
尝试重新启动数据库服务,问题得到解决。
中午12点:午饭休息时间。
下午2点:接收到报警通知,提示某台服务器上的硬盘空间不足。
立即登录该服务器,并使用命令行工具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发现某个日志文件不断增长,占用了大量磁盘空间。
通过清理过期的日志文件,释放了足够的磁盘空间。
下午4点:进行系统安全检查。
检查系统的安全设置,确保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正常运行。
扫描服务器,查找潜在的安全漏洞并修复。
更新服务器上的安全补丁。
下午6点:安排定期数据备份任务的执行。
确保所有重要数据都得到及时备份,并验证备份文件的完整性和可还原性。
晚上8点:整理运行日志文档,记录当天的所有操作和故障处理过程。
详细描述每个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晚上10点:工作结束,关闭服务器,下班回家。
2022年3月2日早上8点:开始工作。
检查昨天的运行日志,确认是否有未解决的问题。
发现有一个用户报告了无法登录系统的问题。
立即与该用户联系,并进行远程支持。
通过重置用户密码,问题得到解决。
上午10点:参加网络安全培训课程。
学习最新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中午12点:午饭休息时间。
下午2点:对服务器进行性能优化。
检查服务器的负载情况,查找可能导致性能下降的原因。
优化数据库查询语句和服务器配置,提升系统响应速度。
下午4点:处理用户提交的故障工单。
根据工单的描述,远程登录用户的计算机,并进行故障排除。
通过与用户的沟通,确定问题是由于网络连接不稳定导致的,建议用户与网络服务提供商联系。
30天自制操作系统日志第2天
一、实验主要内容1.首先下了一个文本编辑器,真的厉害,我们看看。
HTML可以辨别和显示C和C++肯定也行二进制的镜像文件也可以打开修改,这里输入字母二进制文件自动修改了,很可以,不过在第五行再加字母就会出错。
2.学寄存器和汇编语言诶我们学计算机的寄存器真的哪里都学过,每个课几乎都重新提一遍,特别电路逻辑已经很细致的讲了结构,系统课讲了CPU寄存器的用法。
所以我觉得有点多余,不过巩固下知识也可以。
用个例子说寄存器,我们把计算机看做一个机器人,CPU就是大脑,寄存器是大脑里的记忆单元,而内存和硬盘对计算机来说,只是一个柜子,一个存储东西(数据)的大柜子,机器人只能进行数据处理,按照人的指令执行。
指令已经固化在大脑CPU内部,但数据存储在柜子里,这个柜子分为许多小格,每个小格都编了一个号,第一个小格叫0号,第二个叫1号,以此类推,每个小格存储一个字节。
抽象来讲,是一个一维的线性数组。
一个小格是8bit一个字节,2个小格是2个字节,CPU可以操作1个,2个,4个,8个格子,比如AL(1),AX(2),EAX(4),RAX(8)。
对CPU来说,内存和硬盘就是一个(数字)地址而已。
显存,IO地址,U盘也是地址,存取内存比寄存器慢很多,所以编写程序尽量用寄存器存数,而不是内存地址。
CPU的记忆单元-寄存器很少,只有几十上百个,每个寄存器都有一个名字,比如AX,BX,CX,DX,SP,BP,DI,DI等等,因为名正则言顺。
寄存器只是一个存储单元,他只能存储东西(数据),我们对他所做的所有操作只有存数据在里面,还有从中取出数据。
MOV AX,100 就是把数据100存储在AX寄存器中,MOV SS,AX 就是把AX中的数据取出来,并放到寄存器SS中。
MOV指令对应一个机器指令01码,处理器有一个专门的译码电路逐条把这些01编码翻译为各种控制信号,然后控制其内部的电路完成一个个的运算或者是其它操作。
MOV AX,2000H;将16位数据2000H传送到AX寄存器MOV AL,20H;将8位数据20H传送到AL寄存器MOV AX,BX;将BX寄存器的16位数据传送到AX寄存器MOV AL,[2000H];将2000H单元的内容传送到AL寄存器需要注意的是:(1)两个存储单元之间不能直接传送数据,即:MOV指令只允许一个操作数在存储器中。
Windows系统专家教你如何设置和管理系统日志
Windows系统专家教你如何设置和管理系统日志在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时,系统日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记录了系统的运行状态、错误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能够帮助用户诊断和解决系统问题。
本文将向大家介绍如何设置和管理Windows系统日志,以帮助您更好地监控和维护您的计算机。
一、什么是系统日志系统日志是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记录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事件和错误信息。
它包含了以下三个主要日志类型:1. 应用程序日志(Application log):记录应用程序的事件和错误信息,如软件的安装和卸载、应用程序崩溃等。
2. 安全日志(Security log):记录安全事件和审计信息,如用户登录和注销、账户访问权限等。
3. 系统日志(System log):记录与操作系统相关的事件和错误信息,如设备驱动程序错误、系统崩溃等。
二、设置系统日志在Windows系统中,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系统日志的属性和策略。
下面是设置系统日志的步骤:1. 打开“事件查看器”(Event Viewer):点击“开始”菜单,然后在搜索栏中输入“事件查看器”,并打开该程序。
2. 选择日志类型:在左侧面板中,展开“Windows日志”文件夹,可以看到应用程序日志、安全日志和系统日志三个选项。
3. 添加或删除日志事件:在选中的日志类型下,右键点击空白区域,选择“属性”或“清除日志”选项来设置日志属性或删除日志事件。
4. 配置事件筛选器:点击相应日志类型下的“事件筛选器”菜单,可以根据关键词、事件ID等条件来过滤和筛选所需的日志事件。
5. 设置日志存档:点击相应日志类型下的“存档日志”菜单,可以设置日志事件的存储位置和保留策略,以便将来查看和分析。
三、管理系统日志除了设置系统日志的属性,管理系统日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下面是一些管理系统日志的技巧:1. 定期查看日志:定期浏览系统日志,注意查找和分析其中的错误和警告信息,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相关问题。
icu实习日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icu实习日记篇一:Icu实习笔记【原创】Icu实习笔记明天就要去Icu实习了,心里有一点紧张。
很久没有8点之前起床了,呵呵。
做一个Icu实习笔记,毕竟是最后的实习啦,总要有收获的。
Icu护理要点(一)观察技术对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的高低,首先与观察能力有关。
当患者处于急性期时,不可能在收集所有临床数据和情报后再制定护理计划,护士必须时刻根据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的变化,作出综合判断,详细记录。
(二)急救技术急救复苏成功的首要条件是及早抢救,如在紧急情况下护士能进行初期复苏处理、气管插管,准确使用除颤器和人工呼吸机等。
当病情突然发生变化时,严密的监护制度、完善的复苏设备和药品齐全固然重要,但业务熟练的护士和医生的协作是抢救成功的基础。
(三)基础护理Icu内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很差,因此必须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空气新鲜,环境清洁、安静。
对危重患者尤其要做好口腔、眼睛及皮肤的护理。
对已脱离危险、处于平稳阶段的患者,要尽可能地使之生活有节奏,符合日常生活的规律,这对促进患者独立自理、顺利地脱离药物和机器是有益的。
(四)与患者家属思想交流的技巧Icu护士必须注意患者家属的需要和作用,逐次地将患者病情、预后以及需要家属如何配合等问题向家属清楚地说明,争取家属通力合作,以利于患者康复。
(六)争取其他部门的合作为了充分发挥的作用,不仅要充分调动Icu每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还必须加强与院内各科室之间的密切联系,互相合作,尽量扩大与各科室之间的交流。
20XX/03/26第一天/第一周距离上一次去Icu已经有两年时间了。
熟悉的环境,热情的人,这些都抵不住那些陌生的仪器和操作带给我的不安。
想到什么记下什么。
一、今天交班时,我听到的内容有:患者姓名、性别、临床诊断、血型、特殊药的用法、用量,神志、出入量总结、现用药物、有无特殊情况、下个班次的注意事项。
夜班护士声音小而快(可能是一夜累的),我记得不好,明日问老护士交班的内容、顺序、重点,整理清晰。
【优质】计算机维护实习日记30篇-精选word文档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计算机维护实习日记30篇Ctrl+D 收藏本站,我们将第一时间为大家提供更多关于201X年实习报告的信息,敬请期待!点击查看: 实习报告网相关推荐:实习报告范文 | 实习报告模板 | 会计实习报告 | 大学生实习报告 | 顶岗实习报告 | 金工实习报告 | 毕业实习报告 |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 | 生产实习报告 | 实习周记 | 3000字范文计算机维护实习日记30篇20xx年3月1日星期一晴一想到昨天接到鞍山新龙高新科技有限公司的电话通知我去实习,就觉得非常的开心,在经过几次面试的失败后,我终于通过面试了。
竟是第一份实习工作,无论如何一定要把它做好,而且每个公司都不希望自己的员工迟到懒散,所以今天一大早就去鞍山新龙高新科技有限公司报到了。
初次来到这个地方,开心激动的心情来迎接我的这份实习生涯。
随后由公司人事部做了入职培训,期间了解了办理入职手续的流程;熟悉了公司的制度以及公司内网和公司系统的使用。
在办理了一系列入职手续。
入职手续办理妥当后领到工卡,然后大姐就带着我去熟悉下公司环境,并和其他部门主管谈了话,明确了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工作任务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工作的地方整理下东西,并去主管那领了电话,笔记本电脑和一些文化用品后,把工作要用到的一些软件装完后,还给了我一些文件让我浏览阅读,并让我了解公司的工作流程及详细情况,第一天的实习就这样度过了。
20xx年3月2日星期二晴第一天去实习的时候,心里不可避免的有些疑惑:不知道带我的人怎么样,会不会太凶,会不会嫌弃我笨等,还有我应该要怎么去做事情,怎样做事才能不让老大失望,不让人看不起,也会担心事情做不好等等!我还是鼓足了勇气去挑战他,人都是在不断的困难挫折面前长大。
踏进办公室,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都是我的长辈们。
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他们也都很热情的跟我打招呼。
实践教学日志轨道交通(3篇)
第1篇日期:2021年9月15日地点:某城市轨道交通公司一、实践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轨道交通专业人才,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为期两周的轨道交通实践教学活动。
此次实践活动旨在让我们深入了解轨道交通行业,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践内容1. 轨道交通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在实践的第一天,我们参观了某城市轨道交通公司,了解了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参观和听取专家讲座,我们认识到轨道交通行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
2. 轨道交通系统构成及设备在实践的第二、三天,我们参观了轨道交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车站、线路、车辆、信号系统等。
通过实地考察和专家讲解,我们了解了轨道交通系统的基本构成、设备功能及工作原理。
3.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在实践的第四天,我们参观了轨道交通公司的运营调度中心,了解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地考察和专家讲解,我们掌握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基本流程、调度指挥、故障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4. 轨道交通设备维护与检修在实践的第五、六天,我们学习了轨道交通设备的维护与检修技术。
通过实际操作和专家指导,我们掌握了轨道交通设备的日常维护、故障排除及检修方法。
5. 轨道交通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在实践的第七、八天,我们学习了轨道交通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的相关知识。
通过实地考察和专家讲解,我们了解了轨道交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应急处理措施及事故案例分析。
三、实践体会1. 提高专业素养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对轨道交通行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们的专业素养。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培养实践能力本次实践活动使我们亲身体验了轨道交通行业的实际工作,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av日记第三天
av⽇记第三天DOS命令
打开cmd的⽅式
1.开始+windows系统+命令提⽰符
2.windows键+r键+搜索cmd
3.在任意⽂件夹下按shift键+⿏标右键+点击打开在此处打开powershell窗⼝
4.资源管理器+地址栏前加上cmd+空格+原有路径
管理员⽅式运⾏
开始+windows系统+命令提⽰符右键+管理员运⾏
常⽤dos命令
1. 盘符切换盘名+冒号+空格 D盘举例:D:
2. 查看当前⽬录下的所有⽂件 dir
3. 切换⽬录(含⼩⽬录) cd+空格+/d+空格+盘名:+\+⽂件名或者⽂件路径
4. 回到上⼀级⽬录 cd..
5. 进⼊下⼀级⽬录cd+下级盘名
6. 清理屏幕cls (clear screen)
7. 退出终端exit
8. 查看电脑ip ipconfig
9. 计算器 calc
10. 画图⼯具mspaint
11. 记事本notepad
12. ⿏标右键粘贴
13. 创建⽂件夹(⽬录)md+⽂件夹名
14. 创建⽂件cd >+⽂件
15. 删除⽂件 del+空格+⽂件
16. 删除⽂件夹(⽬录) rd+⽂件夹名
17. ping命令 ping+空格+⽹址。
用户电脑操作日志
用户电脑操作日志
日期:2023年5月12日
一、用户信息
用户姓名:张三
用户ID:001
二、操作记录
1. 早上7:30,用户打开电脑,启动时间约为3分钟。
2. 早上8:00,用户开始使用浏览器访问公司内部网,浏览了几个工作相关的网页。
3. 早上8:30,用户开始使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制作了一个包含10张表格的工作簿。
4. 早上9:00,用户下载了一份大小为25MB的软件更新包。
5. 下午1:00,用户开始使用Word软件编写一份报告,报告内容涉及工作项目的情况。
6. 下午2:30,用户使用Outlook软件发送了一封邮件,接收者为公司内部的其他部门。
7. 下午3:30,用户关闭了电脑,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备注:用户操作较为正常,没有出现异常情况或违规操作。
但建议用户定期清理电脑缓存和垃圾文件,以提高电脑运行速度和稳定性。
三、问题反馈
如有任何异常操作或需要改进的地方,请联系技术支持部门。
四、建议和总结
根据用户操作日志,建议用户定期清理电脑缓存和垃圾文件,以提高电脑运行速度和稳定性。
此外,建议用户在使用办公软件时,及时更新软件版本,以确保使用安全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该用户电脑操作日志表现正常,没有出现异常情况或违规操作。
但为了提高电脑性能和使用体验,建议用户采取以上措施。
同时,如有任何异常操作或需要改进的地方,请及时联系技术支持部门。
以上是本次用户电脑操作日志的详细记录和分析,我们将继续关注用户的使用情况,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技术支持。
如有其他问题或需求,请随时联系我们。
Windows系统如何设置系统日志记录
Windows系统如何设置系统日志记录Windows系统是广泛使用的操作系统之一,通过设置系统日志记录,可以方便地跟踪和监控系统的运行状况以及故障排查。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Windows系统中设置系统日志记录的步骤和方法。
一、打开“事件查看器”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通过“事件查看器”来查看和管理系统的事件日志。
首先,点击“开始”按钮,然后在搜索栏中输入“事件查看器”。
在搜索结果中,点击“事件查看器”以打开该应用程序。
二、查看系统日志在事件查看器的左侧面板中,可以看到各个日志类别,其中包括系统、安全、应用程序等。
点击“系统”即可查看系统日志。
系统日志会记录系统的重要事件和错误信息,对于故障排查和系统性能监测非常有用。
三、设置系统日志记录1. 创建自定义视图可以根据需要创建自定义视图,以便更方便地查看系统日志中的特定类型事件。
在事件查看器窗口中,右键点击“自定义视图”文件夹,然后选择“创建自定义视图”。
根据需要选择过滤条件,并为自定义视图命名,点击“确定”创建自定义视图。
2. 配置事件日志大小和保留策略可以设置事件日志的大小和保留策略,以确保系统日志不会占用过多的磁盘空间。
在事件查看器窗口中,右键点击“系统”或其他日志类别,然后选择“属性”。
在属性对话框中,点击“日志大小”选项卡,可以设置日志的最大大小。
在“日志保留策略”选项卡中,可以设置日志的保留时间。
3. 配置事件订阅可以将系统日志导出到其他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上进行集中管理和分析。
在事件查看器窗口中,右键点击“订阅”。
按照向导的步骤,选择事件日志的来源和目标,并设置订阅的详细信息。
四、启用高级审核策略除了系统日志记录,还可以启用Windows系统的高级审核策略来详细记录系统的安全事件。
通过配置高级审核策略,可以监控用户登录、文件和文件夹访问、特权使用等安全相关的事件。
要启用高级审核策略,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1. 打开本地安全策略管理器点击“开始”按钮,然后在搜索栏中输入“本地安全策略”。
会计实习日志30篇
实习日志
实习日志
实习日志
实习日志
实习日志
实习日志
实习日志
实习日志
实习日志
实习日志
实习日志
实习日志
实习日志
实习日志
实习日志
实习日志
实习日志
实习日志
实习日志
实习日志
实习日志
实习日志
实习日志
实习日志
实习日志
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
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
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
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内容,现与财务部签订如下安全生产目标:。
windows磁盘空间使用日志
windows磁盘空间使用日志Windows的磁盘空间使用日志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用户了解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Windows中磁盘空间使用日志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管理磁盘空间。
一、打开磁盘空间使用日志首先,我们需要打开磁盘空间使用日志,方法如下:1.右键点击“我的电脑”或“此电脑”图标,选择“管理”。
2.在“计算机管理”窗口中,选择“性能”-“数据收集器集”的“日志”文件夹。
3.右键点击“日志文件夹”,选择“新建日志设置”。
4.在弹出的“新建日志设置”窗口中,输入日志名称,并选择“启用日志”选项卡。
5.在“启用日志”选项卡中,勾选“自定义”选项,点击“编辑”按钮。
6.在“编辑计数器”选项卡中,选择“逻辑磁盘”选项卡,并选择所需要监控的磁盘。
7.在选择磁盘后,选择“逻辑磁盘”下的“可用MBytes”计数器,并点击“添加”按钮,将其添加到右侧列表中。
8.选择“记录计数器值”的选项,并设置记录的时间间隔。
9.设置日志文件的大小限制,以及是否覆盖旧数据等选项。
10.点击“确定”按钮,保存设置。
二、查看磁盘空间使用情况设置好磁盘空间使用日志后,我们可以查看磁盘空间使用情况,方法如下:1.在“计算机管理”窗口中,选择“性能”-“数据收集器集”的“日志”文件夹。
2.右键点击所创建的日志名称,选择“性能监视器”。
3.在“性能监视器”窗口中,可以看到所选择的磁盘的可用空间以及使用情况。
4.点击“图形”选项卡,可以查看磁盘空间使用情况的趋势图。
三、总结磁盘空间使用日志工具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在管理磁盘空间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您已经了解了如何使用Windows中的磁盘空间使用日志工具。
30天自制操作系统
1窗口切换(1) (harib21a)
2窗口切换(2) (harib21b)
3移动窗口 (harib21c)
4用鼠标关闭窗口 (harib21d)
5将输入切换到应用 程序窗口
(harib21e)
6用鼠标切换输入窗 口(harib21f)
7定时器API (harib21g)
(harib23c)
4提高窗口移动 1
速度(4) (harib23d)
5启动时只打开 2
一个命令行窗 口(harib23e)
3 6增加更多的命
令行窗口 (harib23f)
4 7关闭命令行窗
口(1) (harib23g)
5 8关闭命令行窗
口(2) (harib23h)
9 start命令 (harib23i)
精彩摘录
所谓开发操作系统,就是想办法制作一张“含有操作系统的,能够自动启动的磁盘”。
任何人都能通过学习成为专家,但是一旦成为专家,就再也找不回门外汉的挑战精神了。所以从零开始,在 没有各种条条框框限制的情况下,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碰壁以后再回头来学习相关知识,也为时未 晚。
既然是这样,那么世界上第一个操作系统又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在开发世界上第一个操作系统时,当然还没 有任何现成的操作系统可供利用,因此那时候人们不得不对照着CPU的命令代码表,自己将0和1排列起来,然后 再把这些数据写入磁盘(估计那个时候还没有磁盘,用的是其他存储设备)。
5用C语言显示字符 串(2)
(harib19e)
7在窗口中描绘字 符和方块
(harib19g)
1编写malloc (harib20a)
2画点(harib20b)
计算机实习工作日志
计算机实习工作日志日期:2021年5月1日工作内容•安装和配置开发环境:在本周的实习中,我首先安装了所需的开发环境,包括操作系统、集成开发环境和相关软件。
在完成安装后,我进行了一系列的配置,以确保工作环境的正常运行。
•学习并掌握基本概念:在安装和配置环境的工作之后,我开始了对计算机相关基本概念的学习。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在线教程,我对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等方面有了初步的了解。
•编写并调试代码:作为一个计算机实习生,编写和调试代码是我每天的主要工作之一。
在本周的实习中,我完成了一个简单的代码编写任务。
在编写代码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调试和查阅相关资料,我最终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在编写代码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个问题:代码出现了逻辑错误,导致程序无法正常运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检查了代码的逻辑,找出了可能出错的地方。
然后,我使用调试工具逐行执行代码,并观察每一步的结果。
最终,我发现了一个语法错误并成功修复了它。
学到的经验和收获通过这周的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
首先,我对开发环境的安装和配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其次,我熟悉了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概念,并学会了如何应用它们。
最后,我通过编写和调试代码,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编程技巧。
日期:2021年5月8日工作内容•进一步学习编程语言:在上周的实习中,我已经初步学习了一门编程语言。
本周,我继续学习了这门语言的高级特性和常用库的使用方法。
通过实践和阅读相关文档,我对这门语言有了更深入的掌握。
•参与团队会议:作为一名实习生,我有幸被邀请参加了本周的团队会议。
在会议中,团队成员分享了他们最近的工作成果和遇到的问题。
我听取了他们的经验和建议,并从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
•协助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本周的实习中,我还协助团队成员分析和解决了一些技术问题。
通过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技巧和方法,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如何在Windows系统中设置和管理系统日志
如何在Windows系统中设置和管理系统日志Windows系统日志是记录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和错误的重要工具。
通过设置和管理系统日志,我们可以及时获得相关信息,帮助我们排查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Windows系统中设置和管理系统日志的方法和步骤。
一、打开事件查看器事件查看器是Windows系统中集中管理系统日志的工具。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打开事件查看器:1. 在开始菜单中点击“运行”,输入“eventvwr.msc”,然后点击“确定”。
或者直接按下Win键+R键,输入“eventvwr.msc”,然后点击“确定”。
2. 在打开的事件查看器窗口中,可以看到左侧面板上列出了多个系统日志,包括“应用程序日志”、“安全性日志”、“系统日志”等。
二、查看系统日志系统日志中记录了操作系统及其组件的运行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查看系统日志来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和检测问题所在。
以下是查看系统日志的方法:1. 在事件查看器窗口的左侧面板中,点击“系统日志”。
2. 在右侧面板中,可以看到系统日志的详细信息,包括事件的日期、时间、来源、级别、任务类别等。
3. 可以通过筛选条件、事件ID等方式对系统日志进行筛选,以便更快地找到所需的日志信息。
三、设置事件触发器事件触发器是在特定条件满足时自动执行一系列操作的工具。
通过设置事件触发器,我们可以在系统日志中出现特定事件时自动触发相应的操作。
以下是设置事件触发器的方法:1. 在事件查看器窗口的左侧面板中,点击“自定义视图”。
2. 在右侧面板中,点击“创建自定义视图”。
3. 在弹出的“创建自定义视图”窗口中,可以按需设置事件触发器的条件和操作。
例如,可以选择特定事件ID、来源等条件,设置触发器执行的任务和通知方式。
4. 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保存设置的事件触发器。
四、清除系统日志在长时间的运行或频繁的操作后,系统日志中可能积累了大量的日志信息。
为了保持系统的性能和日志记录的有效性,我们可以定期清除系统日志。
汽修实训日志实训内容
汽修实训日志实训内容实训目标:通过汽修实训,掌握汽车维修和保养的基本技能,了解汽车零部件的构造和功能,培养解决汽车故障的能力。
实训时间:2021年3月1日-2021年3月15日实训地点:XX汽修学校实训基地实训内容:第一天:熟悉实训环境和工具。
介绍了实训基地的各个区域和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了常用的汽修工具及其功能。
第二天:学习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案例分析,了解了汽车的各个系统和零部件的构造和功能,如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
第三天:学习汽车维修流程。
了解了汽车维修的一般流程,包括故障诊断、排除故障、更换零部件、调试和测试等步骤。
第四天:学习发动机维修。
分析了发动机故障的常见原因和解决方法,学习了发动机的拆装和调试技巧。
第五天:学习传动系统维修。
学习了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掌握了传动系统的拆装和调试方法。
第六天:学习悬挂系统维修。
介绍了悬挂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学习了悬挂系统的检修和调整方法。
第七天:学习制动系统维修。
了解了制动系统的原理和构造,学习了制动系统的维修和调试技巧。
第八天:学习电气系统维修。
介绍了汽车电气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学习了电路图的阅读和故障排除方法。
第九天:学习空调系统维修。
了解了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学习了空调系统的维修和充注制冷剂的方法。
第十天:学习车身维修。
学习了车身维修的基本方法,包括钣金修复、喷漆修复等技术。
第十一天:实操维修案例一。
根据实际故障车辆,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操作。
第十二天:实操维修案例二。
根据实际故障车辆,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操作。
第十三天:实操维修案例三。
根据实际故障车辆,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操作。
第十四天:实操维修案例四。
根据实际故障车辆,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操作。
第十五天:实训总结和考核。
进行实训成果展示和综合考核。
实训感悟:通过这次汽修实训,我对汽车维修和保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操操作,我掌握了汽车故障诊断和维修的基本技能,提高了自己解决汽车故障的能力。
如何在计算机上查看系统日志
如何在计算机上查看系统日志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系统日志记录了各种重要的系统活动、错误和警告,对于用户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通过查看系统日志,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到计算机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计算机上查看系统日志的方法。
方法一:使用事件查看器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了事件查看器工具,能够方便地查看各种系统日志。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事件查看器查看系统日志。
1. 打开事件查看器在Windows开始菜单的搜索栏中输入“事件查看器”,并点击打开该应用程序。
2. 导航到系统日志在事件查看器的左侧面板中,展开“Windows日志”文件夹,并选择“系统”日志。
3. 查看系统日志在右侧面板中将显示所有系统日志的列表。
你可以通过日期、时间、源、事件ID等关键词对日志进行过滤和搜索。
方法二:使用命令行工具除了事件查看器,我们还可以通过命令行工具查看系统日志。
下面是使用命令行工具查看系统日志的方法。
1. 打开命令提示符在Windows开始菜单的搜索栏中输入“cmd”,并点击打开命令提示符。
2. 输入命令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以下命令来查看系统日志:```eventvwr.msc /s```3. 查看系统日志通过上述命令进入事件查看器界面,你可以按照方法一中的步骤来查看系统日志。
方法三:使用第三方工具除了系统自带的事件查看器外,还有一些第三方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地查看系统日志。
下面将介绍一个常用的第三方工具——Syslog 服务器。
1. 下载并安装Syslog服务器在互联网上搜索并下载Syslog服务器的安装程序,然后按照安装向导进行安装。
2. 配置Syslog服务器安装完成后,打开Syslog服务器,并进行简单的配置,如选择日志存储位置、设置日志过滤规则等。
3. 查看系统日志通过Syslog服务器的界面,你可以直观、方便地查看系统日志,并根据需要进行搜索和过滤。
总结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上方便地查看系统日志。
linux的操作日志
linux的操作日志Linux操作日志是记录Linux操作系统中用户、进程和系统事件的重要工具。
通过分析操作日志,可以了解系统的使用情况、故障排查以及安全审计等方面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Linux操作日志的分类、格式以及常见的操作日志工具和技巧。
一、操作日志分类Linux操作日志可以分为用户日志、系统日志和应用程序日志三种类型。
1. 用户日志:记录用户登录和注销、命令操作、文件访问和修改等用户行为。
用户日志的记录路径通常为/var/log目录下的auth.log 或secure文件。
2. 系统日志:记录系统启动、停机、内核消息、服务启动和停止等系统事件。
系统日志的记录路径通常为/var/log目录下的syslog文件。
3. 应用程序日志:记录应用程序运行过程中的事件和错误信息。
不同的应用程序可能会有不同的日志路径和格式,常见的应用程序日志有Apache、MySQL、Postfix等。
二、操作日志格式Linux操作日志通常采用文本格式进行记录。
每条日志记录包括时间戳、主机名、进程ID、日志级别和日志内容等字段。
1. 时间戳:记录日志发生的具体时间,精确到秒。
时间戳的格式通常为yyyy-mm-dd hh:mm:ss。
2. 主机名:记录生成日志的主机名称。
3. 进程ID:记录生成日志的进程的唯一标识符。
4. 日志级别:记录日志的重要程度,常见的日志级别有DEBUG、INFO、WARNING、ERROR和CRITICAL等。
5. 日志内容:记录具体的日志信息,如用户登录的用户名、命令操作的详细内容、系统事件的描述等。
三、操作日志工具和技巧Linux操作日志的分析和管理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和技巧。
1. grep命令:grep命令可以根据关键字搜索日志文件,过滤出符合条件的日志记录。
例如,可以使用grep命令搜索包含特定错误信息的日志记录,以便快速定位问题。
2. tail命令:tail命令可以实时展示日志文件的最新内容。
专业课实践教学日志(3篇)
第1篇日期:2021年10月15日地点:XX大学XX学院实验室天气:晴朗一、今日实践内容今天,我们专业课程《现代通信技术》的实践教学环节开始了。
本次实践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通信系统基本原理的实验验证;2. 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的实验操作;3. 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应用。
二、实践准备在实践开始之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1. 阅读教材,了解通信系统基本原理;2. 查阅相关资料,掌握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3. 熟悉实验室设备,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三、实践过程1. 通信系统基本原理实验首先,我们进行了通信系统基本原理的实验。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信号的采样、量化、编码等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搭建实验电路,连接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设备;(2)调整参数,设置合适的采样频率和量化位数;(3)观察实验结果,分析信号在采样、量化、编码过程中的变化。
通过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通信系统基本原理,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
2. 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实验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的实验。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模拟调制、数字调制等。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搭建调制和解调电路,连接信号发生器、调制器、解调器等设备;(2)设置调制参数,如载波频率、调制指数等;(3)观察调制和解调过程,分析信号在调制和解调过程中的变化。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的原理,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3. 无线通信技术基本应用实验最后,我们进行了无线通信技术基本应用的实验。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无线通信系统的搭建和测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搭建无线通信系统,连接发射端、接收端等设备;(2)设置通信参数,如传输速率、信道编码等;(3)进行通信测试,观察通信质量。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践总结今天,我们通过《现代通信技术》的实践教学,收获颇丰。
以下是本次实践的主要收获:1. 深入理解了通信系统基本原理,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2. 掌握了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的原理,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3. 了解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操作系统常规维护日志
操作系统常规维护日志维护日期:2023-11-08一、系统检查1.1 系统版本及补丁- 操作系统版本:Windows 10 Pro- 当前已安装补丁:KB、KB、KB- 最新可安装补丁:KB1.2 硬件检查- CPU:Intel Core i7-9750H- 内存:32GB DDR4- 硬盘:256GB SSD- 显卡:NVIDIA GeForce GTX 1660 Ti二、系统优化2.1 磁盘清理- 清除了临时文件、系统缓存、回收站中的废弃文件- 清理了不必要的系统日志和临时数据- 释放了约50GB的磁盘空间2.2 系统设置优化- 关闭了不必要的启动项,减少系统启动时间- 调整了视觉效果,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优化了网络设置,提高网络速度三、系统安全3.1 病毒防护- 使用XX安全软件进行全盘扫描,未发现病毒或恶意软件- 更新了病毒数据库至最新版本3.2 防火墙设置- 检查了防火墙规则,确保允许必要的网络通信- 禁止了不明来源的端口和程序3.3 系统更新- 安装了最新的系统补丁- 检查了系统更新设置,确保自动获取并安装更新四、系统备份- 使用XX备份软件对系统进行了完整备份- 备份文件存储在外部硬盘上五、故障处理- 未出现系统故障,用户反馈良好六、其他- 检查了电源管理设置,确保电源计划合理- 检查了显示器设置,调整亮度和对比度以适应用户需求七、维护总结本次操作系统常规维护主要包括系统检查、系统优化、系统安全、系统备份等方面的工作。
经过维护,系统运行稳定,性能得到提升,用户体验良好。
未发现任何系统故障,故障处理环节也未涉及。
接下来,将持续关注系统运行状况,确保用户正常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主要内容1、制作真正的IPL,即启动程序加载器,用来加载程序。
添加的代码关键部分如下:MOV AX,0x0820MOV ES,AXMOV CH,0 ;柱面0MOV DH,0 ;磁头0MOV CL,2MOV AH,0x02 ;AH=0x02:读盘MOV AL,1 ;执行1个扇区MOV BX,0MOV DL,0x00 ; A驱动器(现在都只有一个驱动器了)INT 0x13 ;调用磁盘BIOSJC error这里有JC指令,是一些特定指令中的一种,后面知识点收录有。
JC就是jump if carry,如果进位标志位1的话,就跳转。
就是成功调用0x13就会跳转到error处。
INT 0x13又是一个中断,这里AH是0x02的时候是读盘的意思,就是要把磁盘的内容写入到内存中。
今天实验用到了4个软中断,都记在知识点里了。
至于CH\DH\CL\AL三个寄存器呢,就分别是柱面号、磁头号、扇区号、执行的扇区数。
那么含有IPL的启动区位于:C0-H0-S1 (Cylinder, magnetic Head, Sector)然后ES\BX和缓冲地址有关。
2、缓冲区地址0x0820MOV AL,[ES:BX] ; ES*16+BX -> AL说是原来16位的BX只能表示0~65535,后来就引入了一个段寄存器,用MOV AL,[ES:BX] ;ES*16+BX -> AL这样的方法就可以表示更大的地址,就够当时用了,可以指定1M内存地址了。
那么这里我们就是将0X0820赋值给ES,BX为0,这样ES*16后就访问0X8200的地址,那么就是讲软盘数据转载到0X8200到0X83ff的地方。
3、试错以及读满10个柱面MOV AX,0x0820MOV ES,AXMOV CH,0MOV DH,0MOV CL,2readloop:MOV SI,0 ; 记录失败的次数,SI达到5就停止retry:MOV AH,0x02MOV AL,1MOV BX,0MOV DL,0x00INT 0x13JNC next ; 没出错就跳到nextADD SI,1 ; SI加一CMP SI,5 ; SI和5比较JAE error ; SI >= 5 时跳转到errorMOV AH,0x00MOV DL,0x00INT 0x13 ; 重置驱动器,看上面AH变为0X00和0X02功能不同JMP retrynext:MOV AX,ESADD AX,0x0020MOV ES,AXADD CL,1CMP CL,18JBE readloopMOV CL,1ADD DH,1CMP DH,2JB readloopMOV DH,0ADD CH,1CMP CH,CYLSJB readloop这里很明显,从CL\DH\CH依次循环计数,就是读取完一个磁头的扇区后换一个磁头,到这个柱面都结束了就换一个柱面,一直读完10个柱面。
4、到正菜了,主程序操作系统完成了启动区的制作,下一步开始编写操作系统代码。
最简单的操作系统:Fin:HLTJmp fin我们需要将操作系统本身的内容写到名为文件中,再把他保存到磁盘映像里,然后我们从启动区执行这个就行了。
老作者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告诉我们当我们向一张空软盘保存文件时,1)文件名会写在0x002600以后的地方;2)文件的内容会写在0x004200以后的地方。
由于目前的启动区程序是从启动区后面开始(不包括启动区)加载到内存地址0x8200处的,所以磁盘0x4200的内容就会被加载到内存地址0xc200处,其中0xc200 = 0x8200 + 0x4200 - 512(启动区大小),现在我们就可从0xc200处加载我们自己写的程序用于执行了。
需要在头加入org 0xc200,在启动区最后添加代码jmp 0xc200。
如此在装载完os后,即会跳到地址0xc200执行操作系统程序。
5、让他显示图形模式这里是中断调用显卡函数,设置显示模式,320*200*8位彩色模式,有256种颜色可以使用。
画面一片漆黑,大概是因为显存没有设置吧,下面的预存地址VRAM就是为显存留的,Video RAM,显卡内存,他的地址对应着屏幕上的像素。
修改这个应该可以改颜色,黑色大概是默认老贼(把坑的作者叫老贼)也不说,唉,还要查。
6、进入32位模式及保存画面模式32位固然好,但是CPU32位模式不能调用BIOS功能。
设定完画面模式后就要得到键盘状态。
这里就是把画面的像素数、颜色数、键盘信息都保存了起来。
和CYLS一样,都保存在了0X0FF0附近。
7、C语言正式出场!小场面,戏份不足这C关键部分真的是没讲嘛!老贼!下节的内容。
8、文件的转换生成流程图果然一目了然,但是真的难画,用网上的:9、一些知识点A、汇编指令JC指令JC,是“jump if carry”的缩写,意思是如果进位标志是1的话,就跳转。
JNC指令JNC,是“jump if not carry”的缩写,意思是如果进位标志是0的话,就跳转。
JAE指令JAE,是“jump if above or equal”的缩写,意思是大于或者等于时,跳转。
JBE指令JBE,是“jump if below or equal”的缩写,意思是小于或者等于时,跳转。
JB,是“jump if below”的缩写,意思是大于或者等于时,跳转。
B、软中断新学到的4个软中断(1)INT 13h AH=02h: 读盘,即从磁盘中读取扇区参数:AH: 02hAL: 读入的扇区数CH: 柱面号CL: 扇区号DH: 磁头号DL: 磁盘号ES:BX, 缓冲区地址返回值:CF: 错误置1,正确置0AH: 返回值代码AL: 实际读取的扇区数(2)INT 13h AH=00h: 复位磁盘驱动参数:AH: 00hDL: 磁盘号返回值:CF: 错误置为1(3)INT 10h AH=00h: 设置显示模式参数:AH: 00hAL: 显示模式AL = video mode flag / CRT controller mode byte(4)INT 16H AH=02h: 获取键盘的状态信息C、文件的转换工具作用输入输出cc1 gcc以gas汇编语言为基础,输出gas用的源程序 .c .gas gas2nask 把gas变换成nask能翻译的语法 .gas .nas nask 翻译成机器语言,生成目标文件.obj .nas .obj obi2bim 目标文件需与其他文件link才能编程真正可以执行的机器语言,bim是二进制映像文件,是一种代替的形式 .obj .bim bim2hrm 为了能够实际使用,要做成适合本书操作系统要求的形式.bim .hrb二、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这里有些疑惑,说什么0X8000~0x83ff是留给启动区的,但是启动区明明是在0X7C00到0X7DFF的。
8000留给启动区是作什么用途呢还有这中间的地址又是作什么用呢目前没有解决。
三、程序设计创新点1、硬盘知识上面没有细讲到软盘的结构,是我对这个真的感兴趣,就去网上找了一些资料,果然更全面。
下面是内容:概述盘片(platter)磁头(head)磁道(track)扇区(sector)柱面(cylinder)盘片片面和磁头硬盘中一般会有多个盘片组成,每个盘片包含两个面,每个盘面都对应地有一个读/写磁头。
受到硬盘整体体积和生产成本的限制,盘片数量都受到限制,一般都在5片以内。
盘片的编号自下向上从0开始,如最下边的盘片有0面和1面,再上一个盘片就编号为2面和3面。
如下图:图1扇区和磁道下图显示的是一个盘面,盘面中一圈圈灰色同心圆为一条条磁道,从圆心向外画直线,可以将磁道划分为若干个弧段,每个磁道上一个弧段被称之为一个扇区(图践绿色部分)。
扇区是磁盘的最小组成单元,通常是512字节。
(由于不断提高磁盘的大小,部分厂商设定每个扇区的大小是4096字节)图2磁头和柱面硬盘通常由重叠的一组盘片构成,每个盘面都被划分为数目相等的磁道,并从外缘的“0”开始编号,具有相同编号的磁道形成一个圆柱,称之为磁盘的柱面。
磁盘的柱面数与一个盘面上的磁道数是相等的。
由于每个盘面都有自己的磁头,因此,盘面数等于总的磁头数。
如下图图3磁盘容量计算存储容量=磁头数×磁道(柱面)数×每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图3中磁盘是一个 3个圆盘6个磁头,7个柱面(每个盘片7个磁道)的磁盘,图3中每条磁道有12个扇区,所以此磁盘的容量为:存储容量 6 * 7 * 12 * 512 = 258048每个磁道的扇区数一样是说的老的硬盘,外圈的密度小,内圈的密度大,每圈可存储的数据量是一样的。
新的硬盘数据的密度都一致,这样磁道的周长越长,扇区就越多,存储的数据量就越大。
磁盘读取响应时间寻道时间:磁头从开始移动到数据所在磁道所需要的时间,寻道时间越短,I/O操作越快,目前磁盘的平均寻道时间一般在3-15ms,一般都在10ms左右。
旋转延迟:盘片旋转将请求数据所在扇区移至读写磁头下方所需要的时间,旋转延迟取决于磁盘转速。
普通硬盘一般都是7200rpm,慢的5400rpm。
数据传输时间:完成传输所请求的数据所需要的时间。
小结一下:从上面的指标来看、其实最重要的、或者说、我们最关心的应该只有两个:寻道时间;旋转延迟。
读写一次磁盘信息所需的时间可分解为:寻道时间、延迟时间、传输时间。
为提高磁盘传输效率,软件应着重考虑减少寻道时间和延迟时间。
块/簇概述磁盘块/簇(虚拟出来的)。
块是操作系统中最小的逻辑存储单位。
操作系统与磁盘打交道的最小单位是磁盘块。
通俗的来讲,在Windows下如NTFS等文件系统中叫做簇;在Linux下如Ext4等文件系统中叫做块(block)。
每个簇或者块可以包括2、4、8、16、32、64…2的n次方个扇区。
为什么存在磁盘块读取方便:由于扇区的数量比较小,数目众多在寻址时比较困难,所以操作系统就将相邻的扇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块,再对块进行整体的操作。
分离对底层的依赖:操作系统忽略对底层物理存储结构的设计。
通过虚拟出来磁盘块的概念,在系统中认为块是最小的单位。
Page:操作系统经常与内存和硬盘这两种存储设备进行通信,类似于“块”的概念,都需要一种虚拟的基本单位。
所以,与内存操作,是虚拟一个页的概念来作为最小单位。
与硬盘打交道,就是以块为最小单位。
扇区、块/簇、page的关系扇区:硬盘的最小读写单元块/簇:是操作系统针对硬盘读写的最小单元page:是内存与操作系统之间操作的最小单元。
扇区 <= 块/簇 <= page以上是网络搜寻的知识概要。
下面是我用虚拟机查看的硬盘基本信息(绕了一些弯路),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1,该硬盘总容量为10 G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