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现状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现状与对策
衡奕随着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在课程编制、教学管理、教材呈现、教与学的方式、考试评估以及学校发展、师资培训、教师发展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气象,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这迫使我们每个教师不由自主地思考——在这么少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我们应该讲什么?怎样讲?哪些教学模式更适合新形势的需要?……显然,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话题,而时间减少与效益提高的矛盾就成为我们教学改革必须关注的焦点问题。可见,高效课堂已成为我们必然选择。这样我们才能够从学生的切身利益考虑,守住自己的教育教学阵地,用好用足课堂时间,以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
我们范家寨中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积极全面推行高效课堂,一方面我们感受到历史教学质量的长足进步,但也应该看到,学生的学以及教师的教还存在不少问题亟需改进。比如:学生的学习方式单调,课堂效率低下,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的传统的学习方式。许多学生的学习只是跟着老师的节奏被动的学习,老师讲什么,自己就听什么,完全不能围绕学习内容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有的学生课前不预习,对老师课堂讲的内容一无所知,造成听课被动。有些学生即使预习,也是像看小说一样看课本,不善于发现问题,难以掌握教材中各
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不易发现问题,有时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会主动地向老师提出来,以求问题的彻底解决;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课后梳理所学知识的习惯。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地注重模式,机械地套用一种模式,往往只流于形式,处于被动僵化的局面。教师为模式的顺利展开而忽视学生的参与,学生学习机会差异悬殊,部分学生课堂参与时间减少,这是当前教学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在大多数教师采用小组合作方式,但是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一上课就布置合作学习的任务,然后自己在一旁等待学生讨论结果,或者如蜻蜓点水般在各学习小组间游走,而后等待各小组的结果汇报,完全不参与其中,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针对以上所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在推进高效课堂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这几点:
1、作为课堂上的两大主体,对自己的角色有明确的定位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思想基础。“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学生作为学的主体,两者互为主客体,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互动,共振,实现意义建构。”课堂教学诸要素中,教师与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两个主体,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程度决定了课堂效益的发生的水平。
追求高效课堂,教师的角色定位要明确:在课堂上应该是引领者、观察者、指导者、服务者、督促者、合作者、激励者、设计者、组织者、开发者、学习者、评价者等。
学生的角色定位为:主动学习者、问题发现者、教学设计者、资源开发者、过程评价者、知识创生者、问题解决者、积极合作者、课堂责任者等。
2、加强师生互动,强化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引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师生、生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评议,以达到训练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设置高质量的问题是高效课堂的灵魂。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始于问题和惊讶。一切发明、发现和创造都是从好奇心、从疑问开始的。”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可见,质疑是学习的开始,问题是课堂的灵魂,没有质疑的发生就没有真正的教学,没有问题的发现就不会有高效的学习。所以,能质疑是学习的品质,提问题是学习的能力,这些都是学生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
4、选择多种的教学模式,调动学习积极性,创建真正和谐高效课堂环境。我们知道,学生的认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惟其如此,教学方法“单一”是课堂大忌。多样化是新课程的追求,因为只有多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而课
堂是我们教师的主战场,因此,整合多种教学模式,设计多样课型,打造高效课堂是我们历史教师所必须关注的问题。
历史上的任何一场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的新课改,我们的高效课堂必然也会在推进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我们牢牢把握改革的主旋律、主方向,不断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相信高效课堂的“高效”就会真正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