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总结
完整版)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运动学基本概念1.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发生变化,这种运动称为机械运动。
2.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3.参考系:1)定义:为了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考系。
2)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但必须以能简化问题、方便解决为原则。
3)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4)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4.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的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远小于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5.时间与时刻: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 = t2 - t1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XXX、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6.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7.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时间信息的仪器。
常见的有电火花打点记时器和电磁打点记时器,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8.速度:物体通过的距离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6篇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6篇第1篇示例: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对物质、能量、运动等自然现象的研究,探索了世界的本质规律。
而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力学基础》是物理学习的入门章节,主要介绍了基本力学概念和物体运动规律。
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一章的知识点。
1. 运动的描述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发生的变化。
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可以用坐标系表示,通过位置矢量和时间的关系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匀速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相同的时间内相同的距离,速度不变。
变速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不同,速度不断发生变化。
2. 力的概念力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因素之一,是使物体从静止状态转变为运动状态,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力的大小用牛顿(N)表示。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要改变运动状态必须受到外力的作用。
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3. 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
这也是惯性定律的基础。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受到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即a = F/m。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不同物体上。
4. 力的合成当物体同时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可以合成一个合力。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各力的合成规律决定。
合力的大小等于各力合成的矢量和,方向与合成的方向一致。
5. 运动规律牛顿第二定律指出了物体运动的规律:物体受到的合力与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即F = ma。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加速度、位移等。
在学习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力学基础》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定律,并能够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中去。
通过实际的计算练习和实验操作,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掌握物理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0字】第2篇示例: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运动规律。
高一物理人教第一章知识点
高一物理人教第一章知识点物理是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对于广大高中生而言,学习物理是培养逻辑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高一物理的第一章主要涉及到物理的基本概念和测量。
1. 物理的基本概念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物质的性质、运动和相互作用。
物理可以分为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
经典物理主要研究介于原子与太阳系之间的物理现象,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等;而现代物理主要研究微观领域的物质结构和相互作用,包括量子力学、相对论等。
2. 物理量和单位制物理量是度量物理现象的具体特征的概念。
常见的物理量有长度、质量、时间、电流、温度等。
而单位则是表示物理量大小的标准,国际单位制是目前最被广泛采用的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包括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等。
3. 物理量的基本运算在物理学中,物理量之间的运算是常见的操作。
例如,物理量的加法和减法是对同类物理量进行运算,要求单位必须一致。
而物理量的乘法和除法是对任意物理量进行运算,结果是一个新的物理量。
4. 误差和有效数字在实验测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是指在同一实验条件下,测量值相对于真值的平均偏差,偶然误差是指多次测量中,测量值间的差异。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而有效数字则表示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
5.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是经典力学的创立者,他的三大运动定律被称为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描述了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第二定律,指出了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F = ma。
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表明任何作用力都会有一个等大反向的反作用力。
本章的知识点虽然只是物理学中的冰山一角,但它们为我们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对于高中生来说至关重要。
在实际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来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动手实践,在实验中亲自操作和观察,这样才能真正理解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人教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人教一、引言1.1 背景介绍1.2 主题阐述在高一物理必修一课程中,第一章知识点是人教版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出发,全面评估这一主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基础概念解析2.1 物质的结构2.2 物质的量和单位2.3 运动的描述2.4 物体的运动状态2.5 运动的规律2.6 动力学在物理学中,对于物质的结构、物质的量和单位、运动的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的规律以及动力学等基础概念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这一部分将逐一进行深入解析,以便读者全面掌握相关知识。
三、主题拓展与应用3.1 牛顿运动定律3.2 物体平抛运动3.3 弹簧力与功3.4 力的合成与分解3.5 地面运动3.6 计算机模拟3.7 实际应用除了基础概念外,物理学的知识还涉及到诸如牛顿运动定律、物体平抛运动、弹簧力与功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等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这些知识也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地面运动和计算机模拟等。
我们将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拓展与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物理学知识。
四、总结与展望4.1 知识总结4.2 知识展望4.3 个人观点与理解通过以上的内容,读者对于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人教的相关内容应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总结部分,我们将对相关知识作出回顾性的总结,并展望未来对这一知识的进一步探索。
我们也将共享一些对这一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
本文全面评估了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人教的相关内容,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希望本文能对读者有所帮助,引发更多人对物理学知识的兴趣和研究。
第一章知识点是高一物理必修一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物理学的学习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在这一章的学习中,我们首先要了解物质的结构和物质的量和单位。
物质的结构是指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而物质的量和单位则是对物质进行精确描述和计量的基础。
在学习物质的结构时,我们需要了解原子和分子的基本概念,包括原子的结构、原子核和电子的构成。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5篇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5篇篇1一、引言物理必修一作为高中物理学习的开端,为我们打开了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大门。
本章内容主要涉及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体运动学以及力学的初步认识,为后续深入学习物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对本章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二、知识点总结1. 物理学及其研究对象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基本性质、相互作用以及物质与能量之间转换的自然科学。
本章介绍了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力、运动、能量、电磁等。
2. 物体运动学基础知识(1)质点运动的基本概念:了解质点运动的基本概念,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2)运动学公式:掌握基本的运动学公式,如速度公式、位移公式等。
(3)运动学图像:了解如何通过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如速度图像、位移图像等。
3. 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即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力与物体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即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即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力的分类与性质(1)重力:介绍重力的产生原因、方向以及重力加速度等。
(2)弹力:介绍弹力的产生条件、方向以及胡克定律等。
(3)摩擦力:介绍摩擦力的种类、产生条件以及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等。
5. 运动与力的关系通过牛顿运动定律,探讨物体的运动状态与所受力的关系,分析物体的加速、减速以及变速运动。
三、重点难点分析本章的重点在于掌握牛顿运动定律以及物体运动学的基础知识。
难点在于理解力的分类与性质,尤其是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判断。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四、学习建议1. 夯实基础:掌握本章的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2. 勤加练习:通过大量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3. 理解原理:理解物理现象背后的原理,培养物理思维。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理世界的基本概念1.1 物理学的基本任务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运动、能量转换和相互作用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基础学科。
在人们的认识中,物理和化学的关系非常密切,但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在自然科学中独占一席之地。
1.2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有:物理量、单位、物理量的测量、物理量的运算、物理规律的表述和应用等。
1.2.1 物理量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和能量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因此,对物质和能量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质(它们的大小、方向、性质和状态),进行的测量和计算,就是对物理量的研究。
1.2.2 物理量的单位物理量只有"多少"是无法表示出来的,还必须有单位。
用于表示物理量的大小的,是设计好的、已经公认的以及实际可以使用的数量值。
例如:量的单位、零的单位、时间的单位等,才能表示出多少。
1.2.3 物理量的测量物理量的测量包括确定物理量的大小、不确定度和综合测量等。
1.2.4 物理量的运算物理量的运算包括直接的过程、相互作用的过程和间接的过程,还有其中的特殊形式。
1.2.5 物理规律的表述物理规律的表述包括必然性、集合性和形式性,还有应用性。
1.2.6 物理规律的应用物理规律的应用不仅包括下列方面,还有前面和后面的和许多其他的应用。
1.3 物理学的实验方法物理学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实验、定量实验、实验前的准备、实验的过程和实验后的处理等。
1.3.1 定性实验定性实验的基本思想是得到有关物理现象特征的实验结果。
例如:测量天地的大小,重力,惯性,种种力,电磁基础等。
1.3.2 定量实验定量实验是定性实验的进一步发展,主要是通过测量来得到实验结果,由测量结果推论几种规律。
例如:测量天地的大小,重力,惯性,种种力,电磁基础等。
1.3.3 实验前的准备实验前的准备涉及到实验系统,实验布置,实验仪器等方面,还有实验人员的职责。
1.3.4 实验的过程实验的过程是指实验的步骤,实验的方法和实验的要求等。
高一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人教版)运动的描述这一章是整个运动学的基础篇章,要学习的主要方面包括:对质点的理解;理解参考系与坐标系,与此同时还要能够运用参考系与坐标系解决实际理解参考系与坐标系,与此同时还要能够运用参考系与坐标系解决实际 的物理问题;理解时间和位移的概念;掌握速度的概念以及能够熟练使用这样一个物理量;掌握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能够使用其测量速度;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及使用方法,能够使用其测量速度;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及 其意义,掌握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其意义,掌握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知识构建:考试的要求:Ⅰ、对所学知识要知道其含义,对所学知识要知道其含义,并能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并直接运用,并能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并直接运用,并能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并直接运用,相当于课程标准相当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认识”。
中的“了解”和“认识”。
Ⅱ、能够理解所学知识的确切含义以及和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理解所学知识的确切含义以及和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解释,能够解释,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加以运用,相当于课程标准的“理解”,“应用”。
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加以运用,相当于课程标准的“理解”,“应用”。
要求Ⅰ: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要求Ⅱ:位移、速度、加速度。
:位移、速度、加速度。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物体与质点●物体与质点1、质点: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而言影响不大或没有影响时,为研究问题方便,可忽略其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看做一个有质量的点,这个点叫做质点。
题方便,可忽略其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看做一个有质量的点,这个点叫做质点。
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条件:①研究的物体上个点的运动情况完全一致。
条件:①研究的物体上个点的运动情况完全一致。
②物体的线度必须远远的大于它通过的距离。
②物体的线度必须远远的大于它通过的距离。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写》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的第一个章节,主要介绍了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的描述以及与运动相关的物理量和单位。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位置发生改变的过程。
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根据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以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二、运动的描述1. 位移:位移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位置变化的总量,用Δx表示,是一个矢量量。
位移的大小等于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方向与位移的变化方向一致。
2. 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用v表示,是一个矢量量。
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Δx/Δt,即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瞬时速度则是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3. 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速度改变的快慢程度,用a表示,是一个矢量量。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Δv/Δt,即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当加速度为正时,表示物体在加速;当加速度为负时,表示物体在减速。
4. 时间:时间是运动发生的持续过程,用t表示,是一个标量量。
时间的单位有秒、分钟、小时等。
三、与运动相关的物理量和单位1. 位移的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厘米(cm)等。
2. 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的单位有千米每小时(km/h)、米每分钟(m/min)等。
3. 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
4. 时间的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有分钟(min)、小时(h)等。
四、运动的图像和图象1. 位移-时间图像:位移-时间图像是描述运动过程中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
如果是匀速运动,图像是一条直线;如果是变速运动,则图像是一条曲线。
2. 速度-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是描述运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
匀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变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则是一条曲线。
3. 加速度-时间图像:加速度-时间图像是描述运动过程中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如下:- 章节概述:本章主要介绍了物理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包括位移、路程、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速度、速度变化量等。
- 基本概念:物理运动、位移、路程、加速度、速度、速度变化量、匀速直线运动。
- 基本规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合成、运动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 重点内容: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在于位移是物体运动的路径长度,而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大小,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
运动合成和运动分解是根据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方向是否相同或相反来分类的。
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包括位移大小和方向与时间的关系,以及速度大小和方向与时间的关系。
- 拓展内容:本章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后续学习的基础,需要熟练掌握。
此外,还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加深对物理运动的理解和认识。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如下:- 章节概述:本章主要介绍了力的合成和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等。
- 基本概念:力、合成、分解、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
- 基本规律:力的合成和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的规律、万有引力定律。
- 重点内容:力的合成和分解是根据力的方向是否相同或相反来分类的。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即 F=ma。
圆周运动的特点是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
万有引力定律表明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 拓展内容:力的合成和分解是研究物理运动的重要方法。
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第一章力1.重力:G=mg2.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f=μFN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2)静摩擦力:①对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应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切记不要乱用f=μFN;②对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有公式:f=μFN(注意:这里的μ与滑动摩擦定律中的μ的区别,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是一样的)3.力的合成与分解:(1)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具体计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为主。
第二章直线运动1.速度公式:vt=v0+at①2.位移公式:s=v0t+at2②3.速度位移关系式:-=2as③4.平均速度公式:=④=(v0+vt)⑤=⑥5.位移差公式:△s=aT2⑦公式说明:(1)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公式⑥指的是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值恰好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这样就在平均速度与速度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
6.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下列规律成立:(1).1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为:1:2:3:…:n.(2).1T秒内、2T秒内、3T秒内…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2.(3).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 n-1).(4).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3:5:…:(2 n-1).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F合=ma注意:(1)同一性: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的.(2)同时性:F合与a必须是同一时刻的.(3)瞬时性:上一公式反映的是F合与a的瞬时关系.(4)局限性:只成立于惯性系中,受制于宏观低速.2.整体法与隔离法:整体法不须考虑整体(系统)内的内力作用,用此法解题较为简单,用于加速度和外力的计算.隔离法要考虑内力作用,一般比较繁琐,但在求内力时必须用此法,在选哪一个物体进行隔离时有讲究,应选取受力较少的进行隔离研究.3.超重与失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存在加速度时,便会产生超重与失重现象.超重与失重的本质是重力的实际大小与表现出的大小不相符所致,并不是实际重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只是表现出的重力发生了变化.第四章物体平衡1.物体平衡条件:F合=02.处理物体平衡问题常用方法有:(1).在物体只受三个力时,用合成及分解的方法是比较好的.合成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合成转化成两个平衡力来处理;分解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分解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2).在物体受四个力(含四个力)以上时,就应该用正交分解的方法了.正交分解的方法就是先分解而后再合成以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的思想.第五章匀速圆周运动1.对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①.线速度的定义式:v=(s指弧长或路程,不是位移②.角速度的定义式③.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④.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⑤.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r⑥.向心加速度2.(1)向心力公式:F=ma=m=m(2)向心力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合外力,在计算向心力时一定要取指向圆心的方向做为正方向。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8篇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8篇篇1一、质点运动的描述1. 质点概念:用于简化实际物体的理想化模型,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只关注其位置和运动状态。
2. 参考系:选择作为参考的物体,用于描述其他物体的运动。
参考系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
3. 标量和矢量:标量描述物体运动的量值大小,如路程;矢量描述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位移、速度等。
二、时间和位移1. 时间:描述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持续性,分为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对应质点运动过程中的某一瞬间,时间间隔对应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段。
篇2一、质点、参考系、坐标系1. 质点:是物理学中一个理想化的模型,用来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
质点没有大小和形状,只考虑它的质量。
2. 参考系:是用来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基准。
不同的参考系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常见的参考系有地面、惯性参照系等。
3. 坐标系:是用来描述物体位置的基准。
通常使用笛卡尔坐标系,通过三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来描述空间中的位置。
二、时间和位移1. 时间:是描述物体运动的时间间隔。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2. 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位移等于末位置向量减初位置向量。
位移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
三、运动学的基本公式1.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即v=s/t。
平均速度描述了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状态。
2.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
瞬时速度可以通过极限法求得,即当时间趋近于零时,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就是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描述了物体在某一时刻的运动状态。
3.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即a=(v-u)/t。
加速度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
四、抛体运动1. 抛体运动:是指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射出后,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抛体运动可以分为平抛、斜抛和竖直上抛三种类型。
2. 平抛运动:是指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射出后,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最新整理】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1)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1. 基本公式:(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1at t v x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02=-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021(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0221(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2202v v v x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2aT n m x x x n m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1. 研究运动图象:(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2. x -t 图象和v —t 图象的比较: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考点三:追及和相遇问题 1.“追及”、“相遇”的特征:“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高一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总14页)
高一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总14页)1.高一物理知识点第一章总结篇一共点力如果几个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该点不一定在物体上),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寻找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物体保持静止或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平衡状态。
2.物体如果受到共点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就叫做共点力的平衡。
3.二力平衡是指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平衡条件是这两个离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多力亦是如此。
4.正交分解法:把一个矢量分解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上,利于处理多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矢量(力)作用分解。
2.高一物理知识点第一章总结篇二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例如:第3s末、3s时、第4s初……均为时刻;3s内、第3s、第2s至第3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三、运动图像的含义和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1.理解图象的含义:(1)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了解图象斜率的含义:(1)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3.高一物理知识点第一章总结篇三滑动摩擦力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2、在滑动摩擦中,物体间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作用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压力N(≠G)成正比。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_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_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主题1:力、质量和运动1.力的概念和力的表示:-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 力的大小用标量表示,单位是牛顿(N)。
- 力的方向用矢量表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位置。
2.力的作用效果:- 给物体施加力,使其产生加速度,产生运动;- 给物体施加力,使其速度发生变化,发生减速或加速;- 给物体施加力,使其形状变化。
3.力对物体的影响因素:- 力的大小受质量和加速度的影响。
- 质量大的物体受力后,加速度小,惯性大。
- 质量小的物体受力后,加速度大,惯性小。
4.质量:- 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是物体所具有的惯性的量度。
- 质量与物体的数量和质量单位无关,单位是千克。
5.质量与重量的关系:- 质量与重量不同,质量是不变的,而重量是受地球引力影响的,质量大的物体重量也大。
- 重量是质量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单位是牛顿(N)。
6.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物体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常速度运动)。
7.相互作用和反作用:- 物体A对物体B施加的力称为作用力,物体B对物体A施加的力称为反作用力。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8.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律- 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合力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 物体的质量越大,所产生的加速度越小。
10.弹簧弹性力:- 当弹簧受到拉伸或压缩时,产生弹性力。
- 弹性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弹性系数和变形量有关。
人教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 1运动学问题是力学部分的基础之一,在整个力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讲运动的初步概念,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贯穿了几乎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尽管在前几年高考中单纯考运动学题目并不多,但力、电、磁综合问题往往渗透了对本章知识点的考察。
近些年高考中图像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它属于数学方法在物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 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通常可以看成质点;(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4)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 秒末”,“速度达 2m/s 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知识框架图2、基本概念图解练习题:[ 例1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 加速度大,则速度也大B. 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也越大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就越大D. 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例2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
x-t图象如图1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A.甲乙同时出发B.乙比甲先出发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例3]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试分析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特点。
1、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2、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0-t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1-t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B .在0-t 2时间内火箭上升,t 2-t 3时间内火箭下落C .t 2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D .t 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3、由tv a ∆∆=,可知( ) A .a 与v ∆成正比 B .物体加速度大小由v ∆决定C .加速度方向与v ∆方向相同D .t v ∆∆就是加速度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而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B .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大小与速度变化在实质上是同一个意思C .速度的变化率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的大小表示速度增量的大小D .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移变化快慢 的物理量。
高一物理第一章总结
高一物理第一章总结高一物理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包括质点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动力学、静力学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一章的内容,我们不仅可以了解物体运动的规律,还可以掌握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我们学习了质点的运动。
质点是一个具有质量但没有大小的点,它可以沿直线或曲线运动。
在学习质点的运动时,我们需要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这三个基本概念。
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位置变化,是一个矢量量,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致。
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位移,是位移对时间的比值,是一个矢量量,其方向与位移方向一致。
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是速度对时间的比值,也是一个矢量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致。
通过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其次,我们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础,它包括三个定律,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惯性定律指出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动量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速度的变化情况,作用-反作用定律则说明了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牛顿运动定律,我们可以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解决各种力学问题。
再次,我们学习了动力学和静力学。
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它包括动力学的基本定律和动力学的应用。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静止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它包括静力学的基本定律和静力学的应用。
通过学习动力学和静力学,我们可以了解物体受力情况和力的性质,掌握如何计算力的大小和方向,解决各种静力学和动力学问题。
总之,高一物理的第一章内容涉及了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通过学习这一章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物体运动的规律,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这一章的内容,掌握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是物理必修一课程的开篇章节,主要介绍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量和国际单位制,以及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描述运动的方法。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狭义的物理学只研究非生物领域的物理现象,而广义的物理学还研究生物领域的物理现象。
二、基本量和国际单位制物理学研究的基本量包括长度、质量、时间、电流强度、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
这些基本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有对应的单位。
1. 长度的单位是米(m),符号为m。
2.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符号为kg。
3. 时间的单位是秒(s),符号为s。
4. 电流强度的单位是安培(A),符号为A。
5. 热力学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K),符号为K。
6.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mol),符号为mol。
7. 发光强度的单位是坎德拉(cd),符号为cd。
三、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变化。
运动的基本概念有参照系、位移、速度、加速度、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等。
1. 参照系是观察运动物体时所选定的参考标准。
常用的参照系有惯性参照系和非惯性参照系。
2. 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矢量差。
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3. 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是位移的导数。
若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位移相等,则称为匀速运动。
4. 加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量,是速度的导数。
若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增量相等,则称为匀加速运动。
5. 质点是指物体所具有的质量集中于一个点的情况。
在运动学中,常将物体近似看作质点来进行分析。
四、描述运动的方法描述运动的方法主要包括图象法和数值法。
1. 图象法是用图像表示运动的过程。
常见的图象有位移-时间图象、速度-时间图象和加速度-时间图象。
位移-时间图象上,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
速度-时间图象上,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
加速度-时间图象上,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加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①
⑤②
v1
⑥④
o t1 ③ t
V---t图像
①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⑤表示物体在该时刻达到共 同速度
⑥t1时刻物体的速度v1
返回
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科学实际应用
两种打点计时器
根据纸带上点迹的疏密判断运动情况
求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v x t
意义: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位
确定某时刻的位移,判断运动性质
移
图
像
判断运动方向
判断速度大小
应用
图
意义: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应用 速度图像
像
确定某时刻的速度,判断运动性质 判断运动的方向 判断加速度的大小
x ①
⑤②
x1 ⑥ ④
o t1 ③ t
X---t图像
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物体静止 ③物体静止在位移原点 ④做反向匀速直线运动 ⑤交点纵坐标为三个物体相 遇时的位移 ⑥t1时刻物体位移为x1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章节总结
基本概念
时间和时刻 参考系 坐标系 质点 位移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速度
运动的描述
图像
X---t图像 V---t图像
加速度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基本概念
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时间和时刻
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一点
运动是绝对的,所以研究运动首先选择参考系。
参考系
由 v v v0
或 v a t
决定
a v v0 的v方向
页
t 与初或末速
a v t 度方向无关
比较项目
大小的求值
速度
(1)、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 (2)、位移图像曲线上点的切线的斜率
速度变化 v v v0 或 v a t
量
(1)、速度变化量对时间的变化率 加速度 (2)、速度图像曲线上点的切线的斜率
速度和速率
项目
速度
速率
物理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
意义 量,矢量
理量,标量
分类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平均速率、瞬时速率
相关 平均速度与位移和时间 平均速率与路程和时间有
因素 有关
关
方向 联系
平均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为该点运动方向
无方向
(1)、单位相同 (2)、瞬时速度大小等于瞬时速率
速度、加速度、速度变化量的比较
比较项目 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运 速度 动快慢和方
向,是状态 量 描述物体速 速度变化 度变化大小 量 和方向,是 过程量 描述物体速 加速度 度变化快慢 和方向,是 状态量
定义式
方向
大小
下 v
x t
v x t
运动轨迹的 切线方向, 即运动方向
一 v v v0
s
t
2
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与速度
方向不确定
位移和路程的联系与区别:
1、物理意义:
位移表示位置的变化,用油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2、联系:
位移和路程都表示一段时间的运动效果,国际单位都是米,物 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等于路程。
3、区别:
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路程是标量,有大小没方向。 位移与路径无关,只取决于初、末两点位置;而路程与路径 有关。
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
关系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速度
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位置变化)快慢
分类
平均速度:v x t 方向:位移同向
瞬时速度:t 0 时,
v
x t
方向:运动方向
与速率的区别和联系
加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定义:a v v0 速度的变化率,矢量
单位:m
参考系可任意选取 同一物体的运动,参考系不同,结果可能不同
选择参考系要尽量使问题变得简洁、方便。
坐标系
为了定量的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 化,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质点
一种理想化模型,并不真实存在。
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由问题的性质决定。
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有条件
返回
位移
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起点到终 点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粗略求瞬时速度,当 t 取很小值时, 瞬时速度约等于平均速度。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汽车速度计 列车时刻表 传感器和计算机测速度 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