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例会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级学院专业审核评估工作总结大会的报告
董存田
各位同仁:
根据校评建工作方案的的安排,经过周密设计,广泛动员,我校2015年10月12日-12月4日,学校评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业审核评估专家组对全校12个二级学院分别进行为期一周的专业审核评估工作。参加评估专家组的专家共61人、104人次。各专家组听取了各学院院长汇报,召开学院领导班子、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及学生的专场座谈会193场,随堂听课395节,抽取课程试卷421门次,567份毕业设计(论文),117门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材料以及其他教学管理、课程建设等各类文档材料808份次,实践教学文档材料791份次,对302名学生进行了实践能力抽测,检查了12个实验室,考察了校内实验实训场所,走访了17个、电话采访了1个校外实习基地,对部分教师和200名学生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并及时对审核评估结果进行了反馈。随后,各二级学院,各专业,有关职能部门都进行了积极的整改。
这项工作的开展,检验了我校开展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和落实“八项工程”以来在教学领域取得的成果;发现了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创新举措,特色亮点和先进典型;查出了专业建设和教学运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向广大教师寻求了教学建设,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的智慧;也让广大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以至于评估专家经历了一次培训,为我们反思教学管理中的问题,找准改革发展的着力点,规划今后一年半迎评促建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员工,管理工作者的广泛认同,在校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成绩与特色
(一)大部分专业的办学目标与人才培养定位比较准确。各学院高度重视本次评估工作,不断落实学校各项制度与规定,并结合各学院情况,持续加强教育教学工作,逐步推进各项教学工作,如数理学院的《大学物理》、外国语学院的《大学外语》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规范有效,将过程性教学管理落到了实处;艺
术学院工作室制教学特色明显。
(二)各学院重视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见成效。各学院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了办学经验,形成了自身特色,并且在各种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不断积极创新,逐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如计算机学院“3+1”的人才培养模式,机械学院“学士—技师”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化工学院的循环实验教学模式,汽车学院“本科+汽车营销师”、“本科+汽车估损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商学院的“农夫山泉班”、“拉朗尼班”,人文社科学院“港中旅学院”,机械学院的“中天钢铁班”,材料学院的“劳士领班”等校企合作项目拓宽了教学渠道。又如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对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学院、机械学院对不同生源类型的分型培养成果较为明显。
(三)部分学院实践教学体系比较完善,硬件条件较好,有力保障了实践教学开展。如电信学院长期坚持专业大类平台课建设、大面积组织学生创新实践和竞赛培训;汽车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明显;商学院由教师自发组成的“会计技能研究与教学团队”,实践教学效果在省内有一定影响;教育学院的毕业设计管理严密,指导到位,质量上乘;大学物理实验室开放,师生互动,严把质量关形成了传统,使学生受益匪浅。
(四)大多数教师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专业素养。面对学生人数多,教学任务繁重的现状,教学态度认真,责任心较强,关注学生成才成长,具有较高的课堂教学水平,体现了对大学基本使命的忠诚与坚守,通过教风带学风。如教育学院教师具有较高的课堂教学水平,充分展现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外国语学院的青年教师培养成效显著;材料学院教师在科研促教学,教风促学风方面形成了好的风气。
大多数二级学院领导和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管理制度的改进和管理绩效的提高抱着强烈期盼。
二、问题和不足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既是对我校教学工作的一次系统检验,也是对我校整体工作水平的全面审计,更是促进我校发展建设的一次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因
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把这项工作完成好。但是,目前我校仍然存在着一些较为棘手的问题,使得我们的审核评估工作艰巨而严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思想上轻视教学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学中心地位不够巩固。
很多二级学院对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现代高等教育规律研究不深,对人才培养面临的形势和条件缺乏深透的分析,对人才培养质量没有一个清晰客观的评价。表现在对专业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教学基层组织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等方面认识不够深入,缺乏对在现有条件下提升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从各学院汇报和座谈来看,存在“四多四少”问题——成果条目多,内含阐述少;列规章文件多,举落实效果少;讲亮点“特色”多,谈问题不足少;讲客观因素多,究主观因素少。反映出了我们的学风和工作作风问题,这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充分研究、彻底根治、全面改观。
最严重的危机是部分教师对教学的精力投入不足,责任心不强,质量意识欠缺。表现在教学纪律涣散,课堂教学随意,实践教学缩水,考试标准弱化,课余指导乏力。人们认为:学生学习质量在下降,优秀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指导,学习困难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关心,教学建设计划性差等等。就我校而言,责任心的影响比起教育理念、教师水平、培养方案、设施条件等都大。有一些教师包括“双肩挑”人员将完成教学任务视为一种负担和累赘,很多时候往往敷衍了事,导致人才培养方案陈旧、课程教学大纲流于形式、课堂教学质量下降、教学质量缺乏监控。
第二,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认识不清,课程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契合度仍有较大差距。
目前,国家大力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进程在不断的加快,《中国制造2025》颁布与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互联网+”时代的“新常态”,为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严峻的发展态势,我们还准备不足。部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比较笼统模糊,很多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还不能做到“想的明白,说的
清楚,建的到位,做的满意”。专业建设系统性强、费时费力,是专业性极强的学术工作,但许多人对专业建设兴趣不高,动力不大,致使部分专业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均长期处于薄弱边缘。
一些专业还没有形成教学内容的本专业目标要求,没有掌握本专业课程和学院平台课程的平衡关系。与企业联系较少,企业导师上课、联合编写教材、毕业设计(论文)欠缺,考核评价机制不科学;实践环节占用学时多,但效果差,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不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没有落到实处。工科学院在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方面动作迟缓,推进力度不够,显得信心不足、底气不硬。
第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薄弱,教学方法与手段较为陈旧。
基层教学组织活力不够,组织涣散,活动不正常,没有系统的制度保障,教学研究活动开展不够,缺乏针对教学中关键问题的研究,难以发挥教师团队优势,未能把教师的力量充分凝聚成有效教学的力量。系部主任和专业负责人缺乏以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使命的权威。系主任的职责多停留在事务性工作层面,以日常工作布置为主,对领导组织专业建设、教学运行、教学改革、教师发展等方面,缺乏系统的制度保障。在教学基层组织层面没能把教师的力量充分凝聚成有效教学的力量。课程组建设材料多为听课记录、课程资料,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集体研讨活动不足,一般教师的参与度不高。系主任的责、权、利不对等,导致工作缺乏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部分教师投入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把科研作为借口(很多事把别人的科研作为自己教学不负责的借口),把教学当成软任务,没有自觉保证教学质量的责任意识,不愿为教学做自认为多的付出。一个在有监督的教学工作中表现出随意、散漫的人,他在相对独立状态下做出的科研成果的可信性会有多少?
第四,教学管理效率低下,基本教学规范存在严重问题。
各类专业教学文档缺乏规范性、有序性和发展性,毕业设计(论文)、试卷和过程性考核等存在较多不规范问题,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程表等基本教学文档格式混乱,必须进行全面整改。课程建设浮于表面。毕业设计(论文)总体质量不高,缺乏有效的过程性管理。课程试卷系列文档问题众多,令人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