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高新区基本概况2016

合集下载

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白银市开发区产业布局指导意见的通知

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白银市开发区产业布局指导意见的通知

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白银市开发区产业布局指导意见的
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市政发[2012]12号
【发布部门】白银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2.02.05
【实施日期】2012.02.0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白银市开发区产业布局指导意见的通知
(市政发〔2012〕1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开发区,中央、省在银有关单位:
《白银市开发区产业布局指导意见》已经2011年12月31日市政府第3次常务会议和2012年1月6日市委第2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执行。

二○一二年二月五日
白银市开发区产业布局指导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和八届一次人代会议精神,进一步指导全市开发区产业布局,规范各开发区建设,明确开发区功能定位,促进产业错位发展,更好地发挥其产业集聚、对外开放、体制创新等方面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现对我市开发区功能定位进行调整。

一、全市开发区发展总体思路
按照我市开发区发展现状,建议将我市开发区发展总体思路确定为: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突出重点区域,按照轴线延伸、板块聚集、增容扩区的总体思路,着力构建“一个工业集中区”,即以白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包括银东、银西、刘川、平川、正路、会宁工业园在内,总规划面积300平方公里的“一区六园。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工作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发布部门】白银市政府【发布日期】2016.10.22【实施日期】2016.10.2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白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白银市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工作方案》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10月22日白银市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的通知》(国办发〔2016〕49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报送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工作情况的紧急通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工作方案的通知》(甘政办发〔2016〕146号)要求,切实减轻建筑业企业负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全市工程建设领域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一)全面清理各类保证金。

除依法依规设立的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外,其他保证金一律取消。

对取消的保证金,自2016年6月23日(国办49号文发布之日)起一律停止收取。

(二)按时返还保证金。

对取消的保证金,2016年10月20日前全部退还相关企业;对保留的保证金,要按照相关规定和双方约定,按时返还。

(三)严禁新设保证金项目。

未经国务院批准,今后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在工程建设领域新设保证金项目。

二、主要任务(一)开展全面清查。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一个企业不落,一个项目不落”的原则,摸清底数,建立台账。

2016年10月15日前重点查清以下情况:应取消的保证金种类、涉及项目、收取单位、收取金额;保留的保证金中未按规定或合同约定返还的项目、收取单位、应返还金额;与清理规范工作要求不一致的制度规定情况。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的通知-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的通知-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的通知正文:----------------------------------------------------------------------------------------------------------------------------------------------------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的通知白银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白银市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市政办发〔2013〕58号文件即时废止。

附件:《白银市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12月29日白银市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一、区划适用范围白银市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范围为:东至规划白银东站、白银-平川快速路、沿黄快速通道,南至白银-平川快速路、白金公路、拟建中兰客专,西至西外环路,北至北外环路,西北铜独立工矿组团。

主要片区为旧城区、新城区两个片区;沿西大沟、金沟、东大沟、上泉沟、原兰白高速公路等五条城市生态、人文、景观、防护廊道;银西综合组团、高铁商务组团、高新科技及银光工业组团、白银公司工业组团、银东工业组团等五个组团,即“两心、五廊、五组团”,道路区域范围包括城市主次干道和铁路,区划面积共计81km2。

二、声环境功能区划这次划分主要有四类区域,分别为1类区、2类区、3类区和4类区(分为4a类和4b类区域),因我市目前没有明显的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故暂未划分0类区。

(一)1类标准适用区1类区为银西科教中心和银凤湖生态居住片区,总面积约2.0km2。

银西科教中心边界为:南外环西路以南、银西次六路-环城南路以西、银西次十一路以北、银西主四路以东的区域。

银凤湖生态居住片区边界为:兰包路以南,滨河西路以东、南外环西路-诚信大道-南环路以北、西环路以东的区域。

白银高新区基本概况2016

白银高新区基本概况2016

白银高新区基本概况规划面积356平方公里。

入驻企业269家,从业人员9.23万。

现已形成化工、有色金属(稀土)、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建材陶瓷、资源综合利用等六大产业。

2014年1-9月,完成工业总产值480亿元,同比增长14.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1.5亿元,同比增长20.1%。

科技支撑,创新驱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

白银高新区是科技部确定的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高新区促进12项国内唯一的技术(专利)成果产业化发展,促进11项国内同行业代表性技术(装置)规模化扩张。

高新区有8个科研(实践)基地,18个专家团队,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个产业联盟等创新驱动的标志性工程,成为园区发展的技术支撑点。

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家,市级科技型企业达到19家;累计申请专利257项,获得专利授权205项。

目前,在白银高新区开展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科研院所共有13家。

其中,直接在高新区投资项目建设的机构有:中科院电工所、工程热物理所等6家;与高新区企业技术合作的科研机构有:中国地质科学院、中科院等离子所、清华大学、兰州大学等7家。

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是省科技厅与白银市政府合作建设,总面积71.2万平方米,基础设施投资18.51亿元,分为生物医药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新能源装备产业园。

企业全部入驻后,预计实现年产值30亿元,带动5000余人就业。

一期生物医药中间体产业园,建成孵化面积5万平方米,入孵企业82家,开发项目106项,拥有专利93项;二期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面积7.5万平方米,近期白银神龙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白银长青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等8个高科技项目入驻研发和生产,拥有专利21项;三期新材料产业园由二十一冶建设公司投资6.5亿元,建设面积28.7万平方米,今年开工建设,目前陆续与科技企业签订入驻研发和生产协议;四期新能源装备产业园由海南中水路桥工程公司投资8.8亿元,建设面积30万平方米,今年开工建设。

甘肃白银平川经济开发区简介

甘肃白银平川经济开发区简介

甘肃白银平川经济开发区简介平川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成立,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审核,省政府批准成立的首批省级开发区之一,规划面积5.7平方公里。

现有工商企业28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5家。

2010年开发区生产总值11.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7.8亿元,商业产值3.6亿元。

2011年上半年完成工业产值1.827亿元,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6.7亿元。

近年来,平川区委、区政府紧抓白银进入国家首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的有利时机,把平川经济开发区作为承载经济转型项目、培育接续产业的主要平台,着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初步形成了陶瓷、农产品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三大主导产业,产业聚集效应不断凸显。

一是陶瓷产业。

我们充分利用平川丰富的陶土资源和悠久的陶瓷文化,突出地方特色,着力打造西部陶都。

目前已建成内墙砖、抛光砖、艺术瓷等陶瓷生产线7条,在建4条。

总投资规模达3.8亿元, 2010年陶瓷砖年生产能力达到2000万平方米,总产值达4.1亿元。

先后建成中国西部第一条抛光砖生产线、第一条全自动环保型墙地砖生产线、第一条四砖并排生产线和中国西部最大的陶瓷建材物流市场。

配套组建的陶瓷研究中心为省内第一家县级建制的陶瓷技术研究机构,正在申报建设甘肃省陶瓷建材检测中心。

2011年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确定为陶瓷产业转移基地。

二是农产品深加工业。

规划面积660亩,目前已有7家企业入驻,总投资规模达到3.6亿元。

2010年农产品加工能力达到12.8万吨,产值达3.06亿元。

其中白银赛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中性纤维素酶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为2010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

白银熙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熙瑞”牌菊粉在2010年的甘肃首届农博会上获得“金奖”,已由丹麦CSR 资本注资6000万元成为开发区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白银特澳特番茄制品有限公司的番茄酱和番茄沙司,取得了马来西亚清真认证、Halal、Kosher、HACCP、ISO9001、甘肃省农牧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等多项认证,产品远销中东、非洲、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2016年白银白银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年白银白银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年白银市白银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白银市白银区统计局(2017年4月14日)2016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决策部署,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抓细抓实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7.93亿元,同比增长7.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7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83.2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99.16亿元,增长10.6%。

三次产业比重为2.96∶44.27∶52.77,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0.03、6.8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6.86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68916元,比上年增长7.7%。

表1: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情况(%)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95222.42万元,同比增长2.22%。

其中,农业实现产值65984.74万元,下降0.54%;林业实现产值3460.02万元,增长127.04%;畜牧业实现产值20863.16万元,增长2.65%;渔业实现产值739.5万元,下降18.83%;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产值4175万元,增长3.14%。

年末耕地面积为13.34万亩,与上年持平。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1.84万亩,同比下降2.55%,其中粮食播种面积7.79万亩,下降2.23%;蔬菜播种面积3.26万亩,下降2.62%;林果面积1.47万亩,增长2.8%。

粮食总产量2.16万吨,下降8.54%;蔬菜产量24.03万吨,增长0.99%;水果产量5.23万吨,增长1.48%;油料产量1108吨,下降5.3%。

全年肉类产量6907.78吨,下降2.83%;鲜奶产量8340.5吨,下降6.66%;禽蛋产量1114.74吨,下降6.66%;水产品产量850吨,下降18.27%。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12.06•【字号】市政办发〔2016〕154号•【施行日期】2016.12.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市政办发〔2016〕154号各县、区人民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中央、省在银有关单位: 《白银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已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12月6日白银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目录前言...................................................................... .. (4)一、问题与现状...................................................................... ..................................... - 4 -5(一)地震环境...................................................................... ........ - 4 -5(二)发展现状...................................................................... ........ - 5 -6(三)存在问题...................................................................... ........ - 6 -7二、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 - 9 -10(一)指导思想...................................................................... ....... - 9 -10(二)基本原则...................................................................... ..... - 10 -11(三)规划目标...................................................................... ..... - 11 -12三、主要任务...................................................................... ....................................... - 12 -13四、重大项目...................................................................... ....................................... - 14 -15(一)地震监测预报能力提升工程............................................ - 14 -15(二)城乡震害防御能力提升工程............................................ - 15 -16(三)地震应急处置与救援能力提升工程................................. - 18 -19(四)地震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建设工程..................................... - 20 -21(五)防震减灾信息化工程........................................................ - 20 -21五、保障措施...................................................................... ....................................... - 22 -23(一)创新工作机制................................................................... - 22 -23(二)健全法规体系................................................................... - 22 -23(三)加大投入力度................................................................... - 22 -23(四)落实责任体系................................................................... - 23 -24(五)加强区域交流................................................................... - 23 -24前言“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依法治国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实施《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推进我市防震减灾事业融合式发展、实现2020年防震减灾奋斗目标的攻坚阶段。

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市环境保护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的通知

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市环境保护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的通知

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市环境保护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白银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11.24•【字号】市政发〔2016〕240号•【施行日期】2016.1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市环境保护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的通知市政发〔2016〕24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中央、省属有关企业:现将《白银市环境保护问题整改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白银市人民政府2016年11月24日白银市环境保护问题整改工作方案今年以来,国家和省上在环境保护督查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先后多次对我市进行了督查,从督查情况,我市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由于环保历史欠账多,工业“三废”排放造成的部分地区大气、地表水和土壤污染严重,治理难度大,一些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2016年10月27日,市政府第66次常务会对我市存在的主要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通报,提出了明确的整改要求。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进一步细化工作责任,强化整改措施,确保按时完成整改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环保部现场督查和省政府通报情况看,我市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一)大气污染防治方面。

靖远县和会宁县燃煤锅炉整治滞后,只完成年度整治任务的20%和30%;白银城区银山路和国道109线城区东段以及施工工地夜间渣土运输车辆扬尘污染严重,多次被省上通报;煤质管控工作进展缓慢,白银区虽然制定了煤质管控工作方案,但煤炭专营市场还未建设,其他县区均未制定和实施煤质管控工作。

质监部门未对用煤企业和散煤营销点煤质进行检测;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滞后,市发改委还未制定相关工作计划或方案;白银城区烟花爆竹燃放、垃圾焚烧、露天烧烤等管控工作不到位,成为市民投诉的重点;平川区周边煤场、粉煤灰堆场乱堆乱放,未落实“三防”措施,形成“堆场围城”的现象。

白银市概况介绍

白银市概况介绍

白银市概况介绍目录1、城市历史2、经济建设3、区域4、城市建设5、文化6、总结白银市概况介绍一、城市历史甘肃省白银是一个美好的名字。

白银市是一块宝地,早在汉代就有采矿业。

据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松山之南,矿炉二十座”,采矿点30余处,开采人员盛时达三、四千之众,“日出斗金,集销金城”,官方在据市区10公里处凤凰山、火焰山、铜厂沟专设办矿机构“白银厂”。

白银市缘此而得名。

白银历史悠久。

已经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有16处之多。

说明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从事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

西汉以后,境内置祖厉、鸇阴、媪围三县,是白银地区建县之始。

西魏至唐,属古会州之地。

唐末五代至北宋前期,为吐蕃所据有。

北宋以后,又长期为宋、西夏、金争战的前沿。

明置靖虏卫、会宁县。

清置红水分县(今属景泰县)、打拉池分县(今属平川区)。

至此,境内有4个县级行政单位。

民国以后,撤消打拉池分县,形成了靖远、会宁、景泰三县建制的格局。

自汉开通丝绸之路后,白银就成为丝路的咽喉孔道和中西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桥梁。

唐“贞观之治”时,会州“以足食故,更名粟州”“土贡驼毛、褐野马、革履、鞍毡、鹿舌、鹿尾”。

“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说明白银物产丰饶,经济繁荣。

白银地区贮藏着丰富的金、银、铜、铅、锌、锰等矿物。

民国时期,白银是共产党人浴血奋战的地方之一。

1936年10月,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会宁,在中国革命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49年9月,白银解放。

从此白银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经过近40年的峥嵘岁月,勤劳的白银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开拓出一片片绿洲,建成一座座现代化工厂,经济建设蒸蒸日上,社会发展生机勃勃,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二、经济建设白银市恢复成立于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

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赋予白银高新区管委会部分市级经济管理权限的决定-

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赋予白银高新区管委会部分市级经济管理权限的决定-

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赋予白银高新区管委会部分市级经济管理权限的决定正文:----------------------------------------------------------------------------------------------------------------------------------------------------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赋予白银高新区管委会部分市级经济管理权限的决定为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白银高新区更好地发展,根据省编办《关于印发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甘机编办通字〔2012〕50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办发〔2018〕33号)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白银市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方案>的通知》(市委发〔2018〕57号)《关于印发<白银市支持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二十条措施>的通知》精神,经市政府研究,决定赋予白银高新区管委会部分市级经济管理权限。

各有关部门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对本部门赋予的权限加强跟踪指导,明确赋权范围,开展业务培训,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做好工作衔接,对下放权限的落实情况及时跟踪评估,避免出现监管真空。

高新区管委会要认真做好赋予权限的承接落实工作,明确承接部门,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审批流程,动态公示信息,确保赋予权限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实现审批权限平稳衔接。

高新区管委会和市直各有关部门在落实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向市政府汇报。

附件:赋予白银高新区管委会部分市级经济管理权限目录(第一批)2019年1月17日附件赋予白银高新区管委会部分市级经济管理权限目录(第一批)序号权限名称直接授权委托授权赋权单位备注1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10个子项)√市发改委2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市发改委3权限内(主营业收入2亿元以下)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所得税减免确认√市发改委4对在循环经济、节能管理、科学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示范和推广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的表彰奖励√市发改委5权限内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市发改委6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2个子项)市发改委7权限内审批、核准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的审批、核准√市发改委8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2个子项)√市发改委9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和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认定的审核转报√市发改委10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认定审核转报√市发改委11加油(气)站、成品油油库的项目审批√市发改委12建设项目(含核与辐射类)环评审批及竣工环保验收√市环保局13排污许可证核发和年审√市环保局建筑工地夜间临时施工审核√市环保局15实施强制性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结果备案√市环保局16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市环保局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园区企事业单位的日常监管权一并下放17自创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修改√市规划局18组织城乡规划实施的评估√市规划局19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核发√市规划局20建设用地(含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市规划局21建设工程规划(含临时工程)许可证核发√市规划局22建设项目规划开工验线√市规划局23建设项目规划竣工验收√市规划局24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注册√市住建局25负责受理高新区辖区内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扬尘治理,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清欠等管理工作。

白银市基本状况

白银市基本状况

白银市基本状况白银基本状况行政区划白银市辖2个市辖区、3个县。

即会宁、靖远、景泰3县和白银、平川2区。

白银市面积21209平方千米,人口175万人(2004年)。

市人民政府驻白银区,邮编:730900。

代码:620400。

电话区号:0943。

拼音:Baiyin Shi白银区面积1372平方千米,人口28万。

邮政编码730900。

平川区面积2106平方千米,人口20万。

邮政编码730913。

靖远县面积5809平方千米,人口46万。

邮政编码730600。

县人民政府驻乌兰镇。

会宁县面积6439平方千米,人口58万。

邮政编码730700。

县人民政府驻会师镇。

景泰县面积5483平方千米,人口23万。

邮政编码730400。

县人民政府驻一条山镇。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自然地理地理位置白银市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在东经103°3′-105°34′和北纬35°33′-37°38′之间。

南北相距380多公里,东西相距140多公里,区域面积21158平方公里,形似一片巨大的桃叶。

周边与甘肃、宁夏、内蒙古7个市盟和13个县旗接壤。

距省会兰州69公里,地处西宁、银川、西安等大中城市中心位置,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特征白银属干旱半干旱性季风气候。

全市太阳年均辐射总量130—1404卡/cm2,年日照时数2500—2800小时。

年平均气温为0-10℃,并且冬夏温差较大。

通常情况下,年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七月份,为19-20℃,年平均最低出现在一月份,为-8--7.7℃,年际温差在30℃左右,年均日温差在12.4-13.6℃之间。

无霜期169-220天。

正常年景年降水量176-498mm之间,分布不均匀,呈北低南高。

面积白银地处祖国腹地,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地带,东邻宁夏,南连定西,西界兰州并接河西走廊,北靠内蒙。

白银高新区化工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一)

白银高新区化工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一)

白银高新区化工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一)白银高新区化工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化工产业也在不断壮大。

为了进一步推动化工产业的发展,白银高新区计划建设新的化工园区。

然而,化工园区的建设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估和防范环境影响,需要进行一份《白银高新区化工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一、调查研究为了准确评估环境影响,需要对规划区域及周边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包括对地质地貌、气候水文、自然资源、环境质量等多方面的考察。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二、影响评价在进行影响评价时,首先需要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和内容,包括对大气、水环境、土壤和自然生态等多方面的评价。

其次需要对园区建设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并提出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保证园区建设对环境影响最小化。

三、环境保护措施针对园区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提出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对大气、水、土壤的污染防治和治理、园区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防控等。

同时,还需要说明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和效果,并表述措施的实施要求。

四、风险评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对园区建设及运营所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五、社会影响评价随着园区建设的进行,可能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社会生产造成影响。

因此,需要对园区建设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减轻和弥补影响的措施。

六、合法性评估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对园区建设过程中的合法性进行评估,保证整个建设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在白银高新区化工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需要全面考虑环境影响的各个方面,提出可行的环保措施,避免环境污染,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身心安全。

同时,全面评估园区建设对周边社会影响,确保建设过程的合法、规范。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方案的通知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方案的通知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6.13•【字号】•【施行日期】2017.06.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方案的通知白银区、会宁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气象局:现将《白银市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6月13日白银市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方案第一章白银市基本情况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以及今后长时期内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积极适应气候变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为积极主动推进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切实提高白银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和水平,甘肃省白银市拟申报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试点范围为白银市所辖农业经济占比较大的干旱半干旱区域会宁县和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干旱区白银区。

一、白银市概况(一)城市行政区划与人口白银市是甘肃省省辖地级市。

据志书记载,白银矿藏的开采,始于汉代,到明朝洪武年间具有一定规模,有“日出斗金”之说,官方曾设办矿机构“白银厂”,白银由此而得名。

1956年,白银成立县级市,1958年升格为地级市,1963年,因故撤销。

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建立地级市。

白银地处祖国腹地,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地带,地处东经103o33'—105o34',北纬35o33'—37o38'。

东邻宁夏,南连定西,西界兰州并接河西走廊,北靠内蒙。

东西宽174.75公里,南北长249.25公里,总面积2.12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2平方公里。

白银市辖会宁、靖远、景泰三县和白银、平川两区,78个乡镇(街道)、791个村(社区)。

常住总人口170.8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6.75万人,乡村人口94.08万人。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自然地理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自然地理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自然地理地理位置白银区位于北纬36°14′38″至36°47′29″、东经103°53′24″至104°24′55″之间, 黄河上游中段,甘肃省中部,白银市西部,是白银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和甘肃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以“铜城”闻名遐迩。

西与兰州市皋兰县接壤;南临黄河,与榆中县青城镇及靖远县平堡乡隔河相对;东与靖远县刘川乡毗邻;北与景泰县中泉乡交界。

距省会兰州市(经兰白高速公路)69 千米。

地貌白银区地处黄土高原西北边缘,地貌总体为四面环山的构造盆地,南有黄河谷地。

地形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在1500~2200米之间,最高点是武川乡境内青石岘标杆山,海拔2273米;最低点是东南四龙镇境内黄河河滩,海拔1420米,高差853米。

地貌类型区境地貌主要以低中山地、山间盆地、黄土梁峁、河谷盆地为主。

在黄土梁峁山谷区常见风蚀蘑菇状山岩,呈丹霞地貌景观,局部有石灰岩溶洞。

低、中山分布在西部及北部界域,主要山峰海拔在2273米以下,相对高度在200~500米之间;地貌特征大部分为裸露岩层,山势陡峭,呈“V”字型冲沟及峡谷。

山间盆地分布以城区为中心,总面积约100平方千米,海拔1700米左右,总体地形比较平坦,稍有起伏,四周环山,北高南低。

黄土梁峁主要分布在黄河北岸水川盆地、四龙盆地的北部边缘和郝家川盆地的南部边缘之间,川口、武川一带亦有成片分布。

域内黄土梁、峁为高原上剥蚀低山丘陵区,海拔1500~1800米,最高2000米左右,相对高差30~200米左右,面积约670平方千米,约占全区总面积的50%左右。

河谷盆地地貌主要有大峡、乌金峡峡谷及水川、四龙两个盆地。

河谷盆地发育有Ⅰ~Ⅴ级阶地,总宽度一般在3~6千米。

水川盆地东西长约16千米,四龙盆地在域内东西长约5千米。

自然景观山峰分水岭域内海拔1500~1800米的山峰约有41座,其中,武川乡域内8座,强湾乡域内10座,王岘镇域内16座,四龙镇域内2座,水川镇域内5座;海拔1800米以上的无名高地近550座,其中武川乡约有350座,王岘镇约有120座,强湾乡50多座,水川镇近20座,四龙镇4座。

白银国家高新区--集聚要素整合资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

白银国家高新区--集聚要素整合资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

白银国家高新区--集聚要素整合资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白银高新区管委会
【期刊名称】《中国科技产业》
【年(卷),期】2015(0)1
【摘要】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白银高新区”)位于甘肃省白银市,
于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白银高新区规划面积356平
方公里,入驻企业269家,从业人员9.23万,现已形成化工、有色金属(稀土)、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建材陶瓷、资源综合利用等六大产业,是科技部确定的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总页数】3页(P54-56)
【作者】白银高新区管委会
【作者单位】白银高新区管委会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新区如何加快产业化步伐--北京海淀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调查报告(上) [J],
2.高新区如何加快产业化步伐--北京海淀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调查报告(下) [J],
3.谋划体制机制创新加快高新区发展步伐——第七届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联席
会议侧记 [J], 项耀汉;李琳
4.整合资源优势重建梅菜品牌——加快惠州梅菜产业化国际化步伐之我见 [J], 薛子光
5.加快技术创新强化优势集聚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步伐 [J], 上虞市人民政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银高新区基本概况
规划面积356平方公里。

入驻企业269家,从业人员9.23万。

现已形成化工、有色金属(稀土)、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建材陶瓷、资源综合利用等六大产业。

2014年1-9月,完成工业总产值480亿元,同比增长14.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1.5亿元,同比增长20.1%。

科技支撑,创新驱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

白银高新区是科技部确定的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高新区促进12项国内唯一的技术(专利)成果产业化发展,促进11项国内同行业代表性技术(装置)规模化扩张。

高新区有8个科研(实践)基地,18个专家团队,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个产业联盟等创新驱动的标志性工程,成为园区发展的技术支撑点。

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家,市级科技型企业达到19家;累计申请专利257项,获得专利授权205项。

目前,在白银高新区开展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科研院所共有13家。

其中,直接在高新区投资项目建设的机构有:中科院电工所、工程热物理所等6家;与高新区企业技术合作的科研机构有:中国地质科学院、中科院等离子所、清华大学、兰州大学等7家。

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是省科技厅与白银市政府合作建设,总面积71.2万平方米,基础设施投资18.51亿元,分为生物医药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新能源装备产业园。

企业全部入驻后,预计实现年产值30亿元,带动5000余人就业。

一期生物医药中间体产业园,建成孵化面积5万平方米,入孵企业82家,开发项目106项,拥有专利93项;二期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面积7.5万平方米,近期白银神龙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白银长青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等8个高科技项目入驻研发和生产,拥有专利21项;三期新材料产业园由二十一冶建设公司投资6.5亿元,建设面积28.7万平方米,今年开工建设,目前陆续与科技企业签订入驻研发和生产协议;四期新能源装备产业园由海南中水路桥工程公司投资8.8亿元,建设面积30万平方米,今年开工建设。

力争2014年打造成为国家级孵化器。

集约发展,综合利用,建好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白银高新区是国
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确定的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2011年以来,白银高新区实施循环化改造,筛选确定重点项目35个,总投资60亿元,已开工建设29个,完成投资25.53亿元。

市场导向。

培育壮大高新发展公司和高新投资公司,办理凹凸棒采矿权400万吨,通过整合优化资产和公司运营发展,高新发展公司和高新投资公司总资产达到52亿元,形成了融资发展和公司化运作开发的良好基础,为白银高新区滚动发展和市场化运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扩区增容。

白银高新区在8.05平方公里的基础上扩区增容,已经办理土地使用权手续9万亩。

2013年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51亿元,财政贴息资金1890万元;新建、续建产业园一、二期基础设施项目、亚行南市区项目、银东区基础设施建设等12个项目,全年完成基建投资9.88亿元。

银东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土地平整5000亩。

合作发展。

先后从德国、美国和重庆、山东、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新疆、贵州、福建、安徽、佛山、南通、呼和浩特、包头、蛇口、晋江、青岛、攀枝花等省市引进投资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项目合作,促进发展。

今年高新区在建工业项目36项,总投资89.4亿元。

引进重庆重铬酸钠项目,投资20亿元;引进山东高性能动力电容电池项目,投资5亿元;引进德国与白银神龙航空科技公司合作建设通用飞机发动机生产项目,投资6.6亿元;引进海南中水路桥公司建设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四期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建设3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投资8.8亿元。

国家科技部和甘肃省对白银高新区重点支持,科技部党组书记王志刚、副部长曹健林亲自到白银高新区调研指导工作,听取白银市委、市政府和白银高新区的工作汇报,作出了重要指示,曹健林副部长出席了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一期生物医药产业园开园仪式。

甘肃省省长刘伟平于2014年3月30日到白银高新区调研指导工作,并于4月8日召开省长办公会议,确定了支持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有关政策措施,甘肃省《第10次省长办公会议纪要》提出“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等部门要争取国家加大对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的支持力度,帮助其更好地发挥培养科技创业企业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

白银高新区将力促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改革发展,探索重大技术(装置)规模化、循环化扩张之路,探索重
点产业集群化、一体化发展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