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信号数字化和时分多路复用(精选)
时分多路复用(TDM)
![时分多路复用(TDM)](https://img.taocdn.com/s3/m/288f0b2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76.png)
时分多路复用(TDM)展开全文因数字信号是有限个离散值,所以TDM技术广泛应用于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数字通信系统,而模拟通信系统的传输一般采用FDM。
以电话通信为例说明时分多路复用的过程:发送端的各路话音信号经低通滤波器将带宽限制在3400Hz 以内,然后加到匀速旋转的电子开关SA1上,依次接通各路信号,它相当于对各路信号按一定的时间间隙进行抽样。
SA1旋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抽样周期T,这样就做到了对每一路信号每隔周期T 时间抽样一次,此时间周期称为1帧长。
发送端电子开关SA1不仅起到抽样作用,同时还要起到复用和合路的作用。
合路后的抽样信号送到编码器进行量化和编码,然后,将信号码流送往信道。
在接收端,将各分路信号码进行统一译码,还原后的信号由分路开关SA2依次接通各分路,在各分路中经低通滤波器将重建的话音信号送往收端用户。
在上述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发、收双方的电子开关的起始位置和旋转速率都必须一致,否则将会造成错收,这就是PCM(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系统中的同步要求。
收、发两端的数码率或时钟频率相同叫位同步或称比特同步,也可通俗的理解为两电子开关旋转速率相同;收、发两端的起始位置是每隔1帧长(即每旋转一周)核对一次的,此称帧同步。
这样才一能保证正确区分收到的哪8位码是属于一个样值的,又是属于哪一路的。
为了完成上述同步功能,在接收端还需设有两种装置:一是同步码识别装置,识别接收的 PCM信号序列中的同步标志码的位置;二是调整装置,当收、发两端同步标志码位置不对应时,需在收端进行调整使其两者位置相对应。
以上两种装置统称为帧同步电路。
时分多路复用不仅局限于传输数字信号,也可同时交叉传输模拟信号。
应用当使用频分复用时占有不同频带的多路信号合在一起在同一信道中传输,各路频带间要有防护频带;而时分复用则使占有不同时隙的多路信号合在一起在同一信道中传输,各路时隙间要有防护时隙。
语音发送的原理
![语音发送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c79f67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8.png)
语音发送的原理语音发送的原理主要涉及信号采集、编码压缩、数据传输、解码等过程。
首先,语音信号的采集是语音发送的第一步。
语音信号通过麦克风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模拟到数字转换器(ADC)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这个过程成为采样。
接下来,对于数字化的语音信号,需要进行编码压缩。
编码压缩的目的是将语音信号转换为更高效的表达形式,以便于传输和存储。
编码压缩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是使用线性预测编码(LPC)。
LPC通过分析语音信号的预测误差来压缩数据量。
此外,还有其他编码算法如自适应差分编码(ADPCM)、脉冲编码调制(PCM)等。
在完成编码压缩后,需要将压缩后的语音数据进行传输。
语音数据的传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模拟电话线路、IP网络等。
例如,在模拟电话线路上,采用频分多路复用(FDM)或时分多路复用(TDM)等方式将多路语音信号混合在一条线路上传输。
在IP网络中,语音数据可以通过传输控制协议(TCP)或用户数据报协议(UDP)进行传输。
在接收端,需要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解码。
解码的目的是将编码压缩后的数据恢复为原始的语音信号。
解码的方法需要与编码的方法对应,常见的解码算法有线性预测解码(LPC)、自适应差分解码(ADPCM)等。
最后,解码后的语音信号通过数字到模拟转换器(DAC)转换为模拟信号,然后再通过扬声器或听筒输出为人耳可听到的声音。
总结来说,语音发送的原理包括信号采集、编码压缩、数据传输、解码等过程。
这一过程使得语音信号能够经过传输和处理后,最终在接收端恢复为人类可识别的声音。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语音发送的原理也在不断地演化和改进,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语音信号数字化和时分多路复用
![语音信号数字化和时分多路复用](https://img.taocdn.com/s3/m/2a3a8cf9700abb68a982fb3b.png)
一种是对应µ律的 一种是对应 律的PCM24路时分复用系统 律的 路时分复用系统
在一个抽样周期内,可安排24路时分复用信号。 在一个抽样周期内,可安排24路时分复用信号。 24路时分复用信号 北美和日本使用 使用。 北美和日本使用。
2.1时分多路复用概述 时分多路复用概述
1、复用的概念 、
复用:为了提高信道利用率, 复用:为了提高信道利用率,使多路信号互不 干扰地在同一信道上传输的方式称为多路复用。 干扰地在同一信道上传输的方式称为多路复用。 频分复用( 频分复用( FDM )多用于模拟信号的复用 时分复用( TDM )多用于数字信号的复用 时分复用( 波分复用( 波分复用( WDM )多用于光纤通信系统
2.1时分多路复用概述 时分多路复用概述
源1 组成子信道A的时隙 源2 源3
可 用 频 段
频率
目标1
A BCD A BCD A BCD A BCD
源4 源5
多 路 复 用 器 MUX
1 23 4 56 12 3 4 5 6
多 路 复 用 器 MUX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目标5 目标6
时分复用帧
源6 时间
第二章 语音信号数字化和时分多路复用
本章学习要点: 理解话音信号的数字化过程; 了解各种量化方法对语音质量产生的不同 影响 掌握多种编码方式以及应用范围 了解TDM和FDM的区别 掌握时分多路复用的基本原理 掌握PCM30/32路帧结构 理解PCM高次群的意义
第二章 语音信号数字化和时分多路复用
PCM系统时分多路复用
![PCM系统时分多路复用](https://img.taocdn.com/s3/m/50a81f6f915f804d2b16c1b7.png)
电话通信系统
一、语音信号的数字化变换
语音信号经PCM通信系统变成数字信号 1.语音信号的抽样速率为8KHz 2.语音信号的量化采用A率非均匀量化 3.语音信号的编码采用8位折叠二进制编码---在用户电路中实现 4.多路语音信号常用TDM方式进行复用
* 30/32路PCM系统的帧结构
32时隙,256bit,125us
(二)语音信号的数字化
1. 抽样:遵循抽样定理,将时间上的连续变为离散(PAM) * 抽样定理:fs(抽样速率) ≥ 2fm(信号最高频率) 语音信号:300-3400Hz fs ≥ 6800Hz 取 8000Hz 周期T = 1/8000 = 125us
思考:一信号频率范围2Hz –5KHz,若对此信号抽样, 求抽样速率和周期。
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
是AMI码改进型,克服了连“0”码多时丢失定时信息的缺点,是CCITT推 荐使用的码型之一。
编码规则: 1. 先编成AMI码,检查代码连“0” 情况,若连“0”数< 4个,编码完毕 2. 若连“0”数≥ 4个
①代码中的“1”称为信码B,并用B+、B-表示 ②将连“0”按4个分组,将“0000”用“000V”取代,
模 拟 信 号
3.7
2.7
PAM
0.3
-0.3 -1.8
-2.6
2. 量化:用有限个电平来表示抽样信号,变幅度上的连续为离散
3.7 4 2.7 3
0.3 0
-0.3 0
-1.8 -2
-2.6 -3
* 均匀量化:将输入信号的取值按等距离分割,四舍五入法 * 量化误差:由量化引起的误差
* 非均匀量化:根据信号的不同区间来确定量化间隔 * 压缩与扩张技术
补充语音信号数字化
![补充语音信号数字化](https://img.taocdn.com/s3/m/33b06268a45177232f60a299.png)
50
抽样
-50
50
量化
-50
编码
00011010
00101101 01011000 ….
脉冲编码调制(PCM)的整个过程为: 的整个过程为: 脉冲编码调制 的整个过程为
模拟信号
滤波 PCM信号 信号
抽样、量化、 抽样、量化、编码
模拟信号
译码
滤波
滤波 在信号的发送端, 在信号的发送端,滤去模拟信号中不必要 的信号 在信号的接收端, 在信号的接收端,把译码后的输出恢复为 我们把这一系列过程统称为编译码和滤波, 我们把这一系列过程统称为编译码和滤波, 信号波形 该功能由交换机的用户电路完成
归纳如下: 归纳如下:
每一帧占125us,分为 个时隙,每个 分为32个时隙 每个TS=3.9us 每一帧占 分为 个时隙, 时隙TS1至TS15, TS17至TS31传送用户信息;TS0为帧 时隙 至 , 至 传送用户信息; 为帧 传送用户信息 同步时隙, 为信令时隙。 同步时隙,TS16为信令时隙。 为信令时隙 每一时隙传送8位码,每位码占 ),一帧共 每一时隙传送 位码,每位码占488ns(纳秒),一帧共 位码 (纳秒), 8×32=256 bit × 每16帧形成一复帧,一复帧时间为 帧形成一复帧, 帧形成一复帧 一复帧时间为125×16=2 ms × 每一路话路的数据率为 8 / (125 ×0.000001)=64K bps 系统中, 在PCM30/32系统中,一条 系统中 一条PCM链路的信息速率为 链路的信息速率为 R=8000 × 32 × 8 或 64 ×32=2.048M bps 在电路上按时间分割成等长的时间单元( ),在每 在电路上按时间分割成等长的时间单元(帧),在每 帧里又按时间分成等长的时隙,并按照时间顺序编号, 帧里又按时间分成等长的时隙,并按照时间顺序编号,每帧 中相同时间位置的时隙用来传输同一信元的信息。 中相同时间位置的时隙用来传输同一信元的信息。可通过时 时隙)来判别信息属于哪个话路。 间(时隙)来判别信息属于哪个话路。
PCM时隙解释
![PCM时隙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01107a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5.png)
PCM时隙解释1第二章电路交换原理2.2 模拟语音数字化和时分复用2在通信行业的实践运用中,经常会提到2M、E1、TS0、信令点、路由等通信技术专业术语。
本课程从最基础的语音数字化入手,阐述这些基础技术的由来和应用。
3语音数字化是将语音的电模拟信号变成二进制的数字加以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常用的方法有两大类:脉冲编码(PCM);增量编码(△M)。
一、语音数字化通信图PCM通信的简单模型发端:语音经声电变换成模拟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设备变成二进制数字脉冲信号。
线路:一连串的二进制等幅编码脉冲。
收端:经过数字模拟转换设备把二进制编码脉冲还原成模拟信号,最后由电声变换设备变成语音。
基本原理:51、抽样——语音信号的离散化语音信号的抽样抽样器6低通型信号抽样根据著名的奈奎斯特抽样定理(抽样定理)有:设时间连续信号f(t),其最高截止频率为fM。
如果用时间间隔为TS≤1/2fM的开关信号对f(t)进行抽样,则f(t)就可被样值信号fS(t)=f(nTS) 来唯一地表示。
或者说,要从样值序列无失真地恢复原时间连续信号,其抽样频率应选为fS≥2fM。
抽样定理7因为语音信号频率为300~3400Hz,所以抽样频率f>6800Hz就可以,综合考虑到要有频率过渡带保护,故抽样频率取8000Hz。
每个抽样之间的间隔T=1/8000=125μs。
语音信号频率的确定82、量化——抽样信号幅值的离散化量化的定义及描述量化是把信号在幅度域上连续取值变换为幅度域上离散取值的过程。
是一个近似表示的过程,即无限个数取值的模拟信号用有限个数值的离散信号近似表示。
9 量化示意图10均匀量化:过程简单,但当语音动态范围太大时,为保证小信号的信噪比达到标准,代价大,数码率高,编译码器成本高。
非均匀量化:把小信号的量化级增加,提高信噪比;大信号的量化级减少,使大小信号的信噪比相对拉平。
量化非均匀量化均匀量化{量化的两种方式以及优缺点非均匀量化实现框图中国采用的A律A律13折线压缩特性133、编码码位安排:D1=1 正0 负编码一般和量化一起进行。
《数字通信》-第4章-时分多路复用及PCM30-32路系统-1
![《数字通信》-第4章-时分多路复用及PCM30-32路系统-1](https://img.taocdn.com/s3/m/eeeeb088ec3a87c24028c4f4.png)
《数字通信》第4章时分多路复用及PCM30/32路系统(1)复习 混合编码国际标准复习IP电话技术关键设备:电话、网关、网守关键技术:语音压缩、前向纠错、分组重建 移动通信简介GSMCDMATD-SCDMAWCDMACDMA2000内容1.时分多路复用2.位同步和帧同步3.PCM30/32路系统帧结构4.PCM30/32路定时系统数字通信在实现多路通信时是采用的时分制多路方式,如何实现时分制多路通信是非常重要的。
本章对时分多路复用的基本概念、PCM30/32路系统的帧结构及帧同步系统的工作原理、PCM30/32路的系统构成进行了说明。
1.时分多路复用1.时分多路复用多路复用的概念:为了提高通信信道的利用率,使信号沿同一信道传输而不互相干扰,这种通信方式称为多路复用。
常用多路复用技术:频分多路复用(FDM):多用于模拟通信,如载波通信 时分多路复用(TDM):多用于数字通信,如PCM通信时分多路复用的概念:所谓时分多路复用(即时分制)是利用各路信号在信道上占有不同的时间间隔的特征来分开各路信号的。
具体来说,将时间分成为均匀的时间间隔,将各路信号的传输时间分配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内,以达到互相分开的目的。
时分多路复用的概念:时分多路复用示意图时分多路复用示意图:开关k1和k2不断重复作匀速旋转转速等于抽样周期T在T时间内,开关k1对每一路信号抽样1次k1和k2必须严格同频同相(同频:速度相同;同相:同时接通同一路信号)PCM时分多路复用通信系统的构成:PCM时分多路复用系统的构成PCM时分多路复用通信系统的构成:低通LP:避免产生折叠噪声保持:编码需要时间帧:抽样周期,也是抽样时各路信号每轮1次的时间(t F=T) 路时隙:和路PAM信号中每个样值所允许的时间间隔(T c=T/n)位时隙:1位码占用的时间(t B=t C/L)2.位同步和帧同步数字通信的同步是指收发两端的设备在时间上协调一致的工作,也称为定时。
tdm的原理与应用
![tdm的原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46b68b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4.png)
TDM的原理与应用1. 什么是TDM时分多路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一种通信技术,它将多个信号按时间进行划分,通过在不同时间段内传输不同信号,实现多路复用的目的。
2. TDM的原理TDM原理基于时间片(Time Slot),将时间分为若干等间隔的小片段,每个小片段称为一个时间槽。
不同信号依次占用时间槽,按照预定的顺序进行发送和接收。
通过这种方式,多个信号可以在同一传输介质上共享,提高了传输效率。
3. TDM的应用TDM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3.1 通信网络TDM在通信网络中用于集中管理和传输多个通信信号,如电话网络、数据网络等。
通过在时间上轮流发送不同信号,实现了多个通信信号的同时传输和接收,提高了传输效率和利用率。
3.2 数字音视频传输TDM被广泛用于数字音视频传输领域。
通过将音视频信号按照时间片的方式进行传输,可以实现多个音视频信号的同时传输和播放,使得用户可以同时观看多个电视频道或听取多个音频源。
3.3 数字交换机TDM技术在数字交换机中起到重要作用。
数字交换机通过TDM将多个语音信号以数字化的方式在传输介质上进行传输和交换。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交换机的容量和效率,同时降低成本和占用空间。
3.4 物联网通信TDM技术在物联网通信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TDM技术,可以在物联网传感器网络中实现多个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传输,使得物联网系统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传感器的数据。
4. TDM的优点和缺点4.1 优点•提高传输效率:TDM技术可以实现多个信号在同一传输介质上共享,提高了传输效率。
•简单实用:TDM技术相对简单,易于实施和维护。
4.2 缺点•对时钟同步要求高:TDM技术对于信号的时钟同步要求较高,如果各个信号的时钟不同步,可能导致数据传输错误。
•难以适应变化的数据速率:TDM技术通常需要预先分配好时间片的数量,难以适应数据速率变化较大的场景。
时分复用的原理和应用
![时分复用的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46f210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1.png)
时分复用的原理和应用1. 时分复用的概念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TDM)是一种多路复用技术,将多个输入信号按照时间片的方式进行排列,以便共享传输媒介。
每个输入信号在不同的时间段被发送,并在接收端按照相同的时间顺序进行解析。
时分复用技术常用于数字通信系统中,可以提高传输容量和效率。
2. 时分复用的原理时分复用的原理是基于时间分割的思想,将时间分成若干个相等的时间片,每个时间片用于发送一个信号的数据。
具体原理如下:•分时方式:将时间分为固定长度的时间片,每个时间片用于发送一个信号的数据。
•信号采样:系统以一定的频率采样每个输入信号的数据,将其转换成数字形式。
•时钟同步:系统使用共享的时钟信号将各个输入信号进行同步。
•时间片分配:将各个输入信号的数据按照一定的算法分配到不同的时间片中。
•数据传输:按照时间片的顺序,依次发送各个时间片中的数据。
•解析数据:接收端根据时钟信号解析数据,将各个时间片中的数据恢复成原始信号。
3. 时分复用的应用3.1 电话通信时分复用技术在电话通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以电话系统为例,每个用户的语音信号被数字化并分配到一个时间片中进行传输。
这样就可以通过电话线路同时传输多个用户的语音信号,提高了电话网络的容量和效率。
3.2 数据通信在数据通信领域,时分复用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将多个数据信号分时复用到一个传输通道中,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和效率。
例如,在以太网中,时分复用技术被用于将多个用户的数据同时发送到网络中。
3.3 广播电视时分复用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通过时分复用技术,可以将多个电视频道的信号同时传输到用户的电视机中,实现多个节目的同时播放。
3.4 移动通信时分复用技术在移动通信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时分复用技术,可以将多个移动用户的信号同时传输到基站中,提高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和效率。
例如,GSM技术中就采用了时分复用技术。
《时分多路复用》课件
![《时分多路复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768c6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6e.png)
时分多路复用是一种数据通信技术,通过将多个信号在时间上进行分割和复 用,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多路复用概述
多路复用是一种技术,可以将多个信号或数据流合并到同一条物理通道中传输。时分多路复用是多路复用的一 种,利用时间划分的原理来进行数据传输。
时分多路复用原理
1 时间划分
将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隙,并将信号按照时隙的顺序进行传输。
2 同步传输
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需要进行时钟同步,确保传输的稳定性。
3 信号复用
多个信号按照预定的时间规则进行分时复用,利用同一条通道进行传输。
时分多路复用的实现方法
TDM
时分复用技术使用时间划分多 路复用(TDM)实现,将时间 分为若干个时隙。
FDM
频分复用技术使用频分多路复 用(FDM)实现,将频谱分为 不同的频段。
结合案例分析时分多路复用的 应用效果
通过在实际案例中应用时分多路复用技术,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传输质 量,优化通信系统的性能。
时分多路复用的优缺点
优点
高带宽利用率,抗噪声干扰能力强,传输可靠。
缺点
对时钟同步要求严格,延迟较大,硬件成本较高。
时分多路复用的应用场景
电信网络
时分多路复用广泛应用于电话网 络、宽带接入等通信系统中。
视频议
时分多路复用可实现多个参与者 的实时视频和音频传输。
卫星通信
时分多路复用提高了卫星通信的 频谱利用率和传输效率。
CDM
码分复用技术使用码分多路复 用(CDM)实现,将信号编码 成不同的码片。
数字时分多路复用
1
时隙分配
2
发送方利用时隙分配协议将不同的信号
分配到不同的时隙中。
几种类型的多路复用技术
![几种类型的多路复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30a92eeb90d6c85ec3ac6fe.png)
12 voice channels (4kHz each) = 48kHz Range 60kHz to 108kHz
精选课件
Analog Carrier Systems(2)
Supergroup(超群)
60 channel FDM of 5 group signals on carriers between 420kHz and 612 kHz
精选课件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2)
Carrier frequencies separated so signals do not overlap (guard bands) 载波频率要相互隔离使信号不重叠(防护频带) e.g. broadcast radio Channel allocated even if no data
Data and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Chapter 8 Multiplexing
精选课件
多路复用
为充分利用通信干线的传输容量,常采用 多路复用技术。多路器(复用器)组合N路 输入线路上的数据,通过一条高容量的数据 链路传输;分路器接收到复用的数据流,按 通道分离(分路)这些数据,把它们送到适当 的输出线路上。
m1(t)
Ssc1(t) 子载波fsc1
PCM系统——精选推荐
![PCM系统——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6c2cf5c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19.png)
PCM 系统一、PCM系统相关概念1、PCM的发展多路复用技术主要有:频分制(FDM)和时分制(TDM)1)频分制(FDM):语音信号调制在各个频带上。
◆把传输频带分为若干部分,每部分均可作为独立的传输信道使用每对用户占用其中的一个频段。
(频分制:又称载波通信,主要用于模拟通信)◆缺点:频带宽,干扰大2)时分制(TDM):◆把传输通道按时间分割以传送若干路电话的通信方式◆每对用户占用其中的一段时间(时隙Time Slot),进行PCM处理。
(时分制:又称时间分割制通信,主要用于数字通信)2、模拟电信号的处理,话音信号的数字化PCM系统的基本单元:发送端PCM系统基本单元1)采样频率:f >=2 f0 话音不失真话音频率:300~3400,Max:4000Hzf0=4000Hz,采样频率=2×4000=8000Hz先滤波,再采样以限制频率(<4000Hz),通过采样,连续信号变为每秒有限的离散值2)量化:采用先压缩再均匀量化,压缩率为A律(美国用µ律)所有的离散值可得到归一化的电平输出3)编码:把离散值用一定的编码表示,目前用8比特编码编码类型:A)起止信号(单极性信号):1:有电流,0:无(AXE内部使用:GS,BUS)B)双极性信号:1:正电流,0:负电流C)归零信号:1:1/2宽电流,0:无D)伪三元码:1:+-交替,0:无E)曼彻斯特码:1:+-,0:-+F)差分编码:1:有电流变化,0:无变化G)HDB3码:连续三个0,插入1,连续两个破坏点(1个数为奇数),第一个0改为1/0(1/0,取决于两个破坏点间“1”的个数,即“1”个数要为奇数)4)再生:PCM系统利用再生中继器恢复PCM波形,从而可抗畸变和噪声5)解码:按码字恢复脉冲幅度6)滤波: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3、PCM 基本原理欧洲、我国使用的PCM系统:32信道/帧,采样频率:8000Hz采样间隔:125µs每时隙时长:125µs/32=3.9µs压缩律:A律速率:2.048Mbit/s1)PCM帧结构(见图)帧结构特点:a)每帧125微秒,分32时隙(TS0~TS31),每时隙3.9微秒b)时隙TS1~TS15和TS17~TS31用于传送话音信息,TS0:用于帧同步和帧失步告警TS16:CAS:用于线路信令的传输和复帧同步,N0.7:某些TS16用于信号传输,但不是所有TS16不用于信号传输的TS16可用于话音c)每时隙8比特,每位占用时间1/8×3.9微秒=488毫微秒,每帧有8×32=256比特d)每16帧为一复帧(F0~F15),复帧时长:16×125微秒=2毫秒e)每秒传送8000次,帧的总码率为256比特/帧×8000帧/秒=2048Kbit/s 基群速率二、PCM 线上信令的传递p3:9.91、CAS2、CCS三、连接到GS的设备p3:9.15GS是APT部分的核心,绝大多数的交换设备均连在GS上(LIC,KRC等除外,直接连在用户级上),由于设备类型众多,为了方便管理和维护,为各种设备提供了统一的接口:TPLU 或GSNIC,接口速率为2Mbit/s◆TPLU:Time and Plane Selection UnitGSNIC:Group Switching Network Interface CircuitTPLU和GSNIC的功能:负责选面,链路监视和例行测试图3:9.6◆连接在GS的设备主要有:ETC,PCD,PCDD,CCD,RT,JT,CSR1,ASDH等图3:9.7◆ETC的功能:ETC是最常用的PCM接口板,与其它功能块一起完成对PCM的监视。
PCM时隙解释
![PCM时隙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c09056f561252d380eb6ee0.png)
脉冲编码(PCM);
增量编码(△M)。
一、语音数字化通信
图PCM通信的简单模型
发端:语音经声电变换成模拟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
换设备变成二进制数字脉冲信号。
线路:一连串的二进制等幅编码脉冲。
收端:经过数字模拟转换设备把二进制编码脉冲还原
成模拟信号,最后由电声变换设备变成语音。
1
第二章电路交换原理
2.2 模拟语音数字化和时分复用
2
在通信行业的实践运用中,经常会提到2M、
E1、TS0、信令点、路由等通信技术专业术语。
本课程从最基础的语音数字化入手,阐述这
些基础技术的由来和应用。
3
语音数字化是将语音的电模拟信号变成二进
制的数字加以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256位码或者256比特。
每帧的时隙16(TS16)的8位码。除F0帧外,在
F1~F15帧中的一分为二,分别给两路作为信号
码,以便表示话路的占用、呼叫等情况。
30/32路PCM通信系统的帧结构(2)
帧长、时隙长、码长、比特数
19
设Nf是抽样次数(固定为每秒8000次),NT是每
13
3、编码
码位安排:
D1=
1 正
0 负
编码一般和量化一起进行。
A律13折线编码
D1 D2 D3 D4 D5 D6 D7 D8
极性码段落码段内码
14
二、时分多路通信概念
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多路复用
技术概况:
第一阶段:FDM -》FDMA;
多路复用和数字复接技术
![多路复用和数字复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18ab8d44afe04a1b071defa.png)
图7 PCM30/32路基群帧结构
1复帧=16帧(2ms )
F15
F0
F1
F2
1帧
125 s
32个路时隙
256比特
路时隙3.9 s
帧同步路 TS0
话路 TS1
话路
8比特 话路
TS15
信令路 TS16
话路 TS17
偶帧 1 0 0 1 1 0 1 0 帧同步码
保留给国际用
频分复用是一种按频率来划分信道的复用 方式,它把整个物理媒介的传输频带,按一定 的频率间隔划分为若干较窄的频带,每个窄带 构成一个子信道。
三路带限调制信号的多路频分复用原理图 如 图8.1所示。
图1 频分复用系统
fc1 fc1 调
x1(t) LP
制 SSB xc1(t) 调制
0F~fx1 fc2
x2(t) LP F 0~fx2
如果按各支路信号时钟间的关系角度分, 数字复接方法有同步(时钟)复接、异步(时钟) 复接和准同步(时钟)复接三种。
图8 数字复接系统组成
外时钟
定时
同 步
低
码
次
速
群
调
整
复 接
高次群
复接器
定时
码
低
分
速
次
接
恢
群
复
分接器
3.4 准同步数字复接(PDH)
原CCITT推荐了两类准同步数字复接系列,北美和 日本等国采用PCM 24路系统,即以1.544Mbit/s(也称 为T1速率)作为一次群(基群)的数字系列;欧洲和原苏 联 、 中 国 等 国 家 则 采 用 PCM 30/32 路 系 统 , 即 以 2.048Mbit/s (也称为El速率)作为一次群(基群)的数字复 接系列。两类数字复接系列如 表1所列。从表中所列 看出24路系列中高次群和低次群之间没有固定的整数 比,且北美和日本的高次群速率又有所不同,而30/32 路系列中高次群和低次群之间都是四倍关系。
时分复用技术
![时分复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5895ff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5.png)
工作原理
TDM原理图时分复用是指一种通过不同信道或时隙中的交叉位脉冲,同时在同一个通信媒体上传输多个数字 化数据、语音和视频信号等的技术。电信中基本采用的信道带宽为DS0,其信道宽为64kbps。
时分多路复用适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由于信道的位传输率超过每一路信号的数据传输率,因此可将信道按时 间分成若干片段轮换地给多个信号使用。每一时间片由复用的一个信号单独占用,在规定的时间内,多个数字信 号都可按要求传输到达,从而也实现了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
应用扩展
PDH标准
TDM方式
时间片划分
同步时分复用系统(分两类): 1、准同步系列PDH(用于公共**网PSTN); 2、同步系列SDH(用于光纤通信等骨干网络)。 统计(异步)时分复用系统(分两类): 1、虚电路方式(如,X.25、帧中继、ATM); TDM2、数据报方式(如TCP/IP)。 PSTN系统采用PDH和SDH结合的方式,在小用户接入及交换采用PCM/PDH,核心骨干网络采用SDH。
谢谢观看
假设每个输入的数据比特率是9.6kbit/s,线路的最大比特率为76.8kbit/s,则可传输8路信号。在接收端, 复杂的解码器通过接收一些额外的信息来准确地区分出不同的时隙,在不同的时隙上间插不同的脉冲信号,依次来实现时域上多路信 号的复用。
时分复用是建立在抽样定理基础上的。抽样定理使连续(模拟)的基带信号有可能被在时间上离散出现的抽样 脉冲值所代替。这样,当抽样脉冲占据较短时间时,在抽样脉冲之间就留出了时间空隙,利用这种空隙便可以传 输其他信号的抽样值。因此,这就有可能沿一条信道同时传送若干个基带信号。
发展
传统的电路时分复用技术虽然已经成熟,但是由于电子瓶颈的影响很难进一步提高单根光纤的传输速率。利 用电时分复用的方式可以实现单根光纤10Gbit/s的传输速率,德国SHF 40Gbit/s电时分复用器虽然已经商用化, 但是由于技术复杂,价格十分昂贵。所以要想进一步提高光通信系统的通信容量,人们把研究的热点集中在了光 波分复用(WDM)和光时分复用(OTDM)两种复用方式上。
第4章-时分多路复用及PCM3032路系统要点
![第4章-时分多路复用及PCM3032路系统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8a12f2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7.png)
3)帧同步码检出方式 ➢ 逐位比较方式 ➢ 码型检出方式
4)同步引入方式 ➢逐步引入方式 ➢复位同步方式
33/51
34/51
帧同步码检出方式
a.逐位比较方式:接收端产生一组与发送端 插入的帧同步码组相同的本地帧码,在识 别电路中使本地帧码与接收的PCM序列码逐 位进行比较。
b.码型检出方式:接收端设置一个移位寄存 器,该寄存器的每级输出端的组合是按发 送的帧同步码型设计的,当接收的PCM序列 中帧同步码全部进入移存器时才能有识别 检出脉冲。
帧
帧
…
t
10/51
4.1.3 时分多路复用系统中的位同步
1. 帧同步的概念 ➢ 数字通信的同步:也称为定时,包括位同步和
帧同步。 ➢ 位同步(码元同步、时钟同步):是指收发两
端时钟频率相等,相位一致。 说明:位同步相当于开关旋转速度相同保证收 发两端设在指定时间协调一致地工作,能正确 区分,接收每一路信号。
18/51
4.1.4 时分多路复用系统中的帧同步
帧同步:是指收发两端相应的话路在时间上对准,以便接收端能够正确分路。
说明:复用时多路信号构成一帧,并且附加帧起始标志(帧同步
码),以便接收端识别。每一帧内信号位固定,若能识别出首尾,
就可以正确区分每一路信号,实现帧同步,相当于开关起始位置
相同。
s∑(t)
几个基本概念:
➢ 帧:重复出现的数字图案;帧周期就是各路信号的
抽样周期,tF=T重复出现的数字图样
➢ 路 时 隙 : 合 路 PAM 信 号 每 个 样 值 所 允 许 的 时 间 ,
tC=T/N ➢ 位时隙:一个码元占用的时间,tB=tC/l
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