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家庭护理
新生儿健康管理与护理
![新生儿健康管理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c07077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b.png)
准备干净的尿布和衣物
轻轻抬起宝宝的臀部,将脏尿布抽出
用温水和肥皂清洁宝宝的臀部
轻轻擦干宝宝的臀部,涂上润肤霜
将干净的尿布放在宝宝臀部下方,调整位置
将宝宝的衣物穿上,注意保暖和舒适
注意脐带和眼睛护理
脐带护理:保持干燥,避免感染
眼睛护理:注意清洁,避免异物进入
洗澡时注意保护脐带和眼睛
家庭支持:建立家庭支持网络,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社区资源:利用社区资源,提供新生儿健康管理服务
在线学习:提供在线学习和交流平台,方便家长获取信息和交流经验
6
新生儿健康管理的未来发展
新生儿健康管理的科技应用
智能穿戴设备:实时监测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人工智能: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远程医疗:为新生儿提供便捷的医疗咨询和服务
冬季寒冷时,可使用暖水袋或电暖器保暖,但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选用温和的沐浴产品:避免使用刺激性较强的沐浴产品
定期洗澡:每天或隔天洗澡,保持皮肤清洁
洗澡后及时擦干: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皮肤,避免水分残留
保持室内湿度适宜:避免室内过于干燥或潮湿,以免影响皮肤健康
基因编辑技术:改善新生儿的遗传疾病和健康状况
新生儿健康管理的社区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新生儿健康管理的基本服务
家庭医生:为新生儿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
社区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新生儿健康管理的认识和技能
社区支持网络:为新生儿家庭提供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支持
新生儿健康管理的政策支持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新生儿健康管理的发展
合作项目:全球新生儿健康行动计划、新生儿健康监测系统等
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家庭病房中的应用研究
![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家庭病房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5dd8f0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4.png)
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家庭病房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家庭病房中家庭参与式护理对家属育儿胜任感、母乳喂养率、母亲焦虑情绪的相关影响。
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科的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在新生儿无陪病房按常规进行入院宣教、住院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转入新生儿家庭病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案,即责任护士对患儿家长进行相关护理知识及技能指导,并在责任护士指导和示范下,学习并承担患儿主要的日常护理。
比较两组家长育儿胜任感、母乳喂养率、母亲焦虑评分(SAS)。
结果:观察组育儿胜任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母乳喂养率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母亲刚入院时的S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较对照组SAS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
结论: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有利于提升家属育儿胜任感,提高母乳喂养率,减轻家属的不良情绪。
关键词:家庭参与式护理;新生儿家庭病房;育儿胜任感;母乳喂养率;焦虑随着医学领域理论、技术等的不断成熟,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监护技术及围生期管理技术的提高,患病新生儿的存活率不断提升。
短期的住院治疗并不能满足早产儿的需求,出院后家庭长期护理是减少和减轻后遗症、提高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1]。
近年来,除了相关治疗水平不断进步之外,相关护理模式也在不断的发展,尤其是以家庭参与为护理核心的模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作为护理人员,需要给予家属正确的指导,使之能够有效配合临床护理。
相关研究表明[2-3]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提升家属照护能力、减轻焦虑的有明显影响,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家庭参与式护理对父母自我效能、焦虑、母乳喂养相关情况而展开。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了160位研究对象,均从我院新生儿科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中筛选而来。
将160位新生儿分为两个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每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案。
护理婴儿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护理婴儿的注意事项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dfd7b4cb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6b.png)
护理婴儿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护理婴儿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一、婴儿护理常规新生儿大便:新生儿大便里面,隐藏了很多宝宝身体里的小秘密。
爸妈可以通过观察宝宝便便的性状、排便次数等,去了解宝宝消化状态和适时调整孩子饮食。
爸妈对孩子每天的大便次数要心中有数,留意便便的颜色有没有异常,有没有特殊气味等。
婴儿尿布疹:尿布疹是发生在裹尿布部位的一种皮肤炎性病变,也称为婴儿红臀,表现为臀部与尿布接触区域的皮肤发红、发肿,甚至出现溃烂、溃疡及感染,稍有轻微的外力或摩擦便会引起损伤。
继续发展则出现渗出液,表皮脱落,浅表的溃疡,不及时治疗则发展为较深的溃疡,甚至褥疮。
臀部护理:宝宝肌肤娇嫩,特别是臀部经常被尿布包裹着,容易引起尿布疹。
保护及护理宝宝的臀部肌肤,成了新手爸妈的一项必修课。
护理宝宝臀部,最重要是勤换尿布,让宝宝臀部保持干爽。
脐带护理:宝宝脐带切断后,脐带残端会逐渐干枯变细而成为黑色。
通常在出生后3—7天内,脐带残端会逐步脱落。
脐带结扎剪断部位容易感染,同时脐带可直达宝宝的体内血管,因此在断脐后,对脐带残端的护理非常重要。
二、护理婴儿技巧1、新生儿皮肤的护理:新生儿不需要肥皂。
肥皂是一种脱脂剂,而新生儿的皮肤很娇嫩。
新生儿需要保留所有的天然油脂,所以6个星期前只能用水洗。
6个星期后,可以用肥皂。
妈妈也许想要试试一种特别的液体肥皂,这种肥皂只需加到洗澡水里就行,无须冲洗。
一定要用沾有肥皂的手指好好地擦洗过所有的褶皱,然后再冲洗干净。
将皮肤彻底揩干,潮湿的褶皱部分非常容易导致发炎,绝不要使用爽身粉。
2、新生儿眼睛的护理:给新生儿清洗眼部的时候,先把几个棉球在湿水里沾湿,再挤干水分,擦每一只闭上的眼睛的时候都要换一个新的棉球,从内眼角向外眼角擦。
3、新生儿耳鼻的护理:鼻子和耳朵是具有自净功能的器官,所以妈妈不要试图往里面塞什么东西或者以任何方式干扰它们。
往鼻孔里或者耳朵里塞棉球大小的东西只会把原来就在那儿的东西推到更往里的位置去。
新生儿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内容
![新生儿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bcd3ef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19.png)
新生儿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内容新生儿家庭参与式护理是指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并参与到新生儿的护理中。
这种护理方式强调了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使得新生儿的护理更加全面和细致。
以下是新生儿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具体内容。
一、新生儿喂养1. 母乳喂养:家庭成员可以协助母亲进行母乳喂养,如帮助调整姿势、准备喂奶用具等。
同时,家庭成员可以在喂奶时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母亲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 人工喂养:家庭成员可以帮助准备奶粉、消毒奶瓶等,并协助喂养过程中的姿势调整和喂食量的掌握。
二、新生儿生活护理1. 定期洗澡:家庭成员可以协助准备洗澡用具,调节水温,帮助婴儿洗澡。
在洗澡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室温适宜,避免婴儿受凉。
2. 换尿布:家庭成员可以协助更换尿布,保持尿布的清洁和干燥。
同时,要定期给婴儿洗涤私处,预防尿布疹。
3. 睡眠安排:家庭成员可以协助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室内环境的安静和舒适。
同时,注意观察婴儿的睡眠情况,及时调整睡眠时间和姿势。
三、新生儿健康管理1. 监测体温:家庭成员可以定期测量婴儿的体温,确保体温正常。
同时,要注意观察婴儿的皮肤颜色和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2. 疫苗接种:家庭成员可以协助准备疫苗接种的相关文件和材料,带婴儿到医疗机构进行疫苗接种。
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疫苗接种时间和间隔。
3. 健康咨询:家庭成员可以积极参与婴儿的健康咨询和筛查工作,及时了解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并咨询专业医生解决相关问题。
四、新生儿安全保护1. 安全环境:家庭成员可以协助打造安全的生活环境,如安装护栏、锁紧门窗等,避免婴儿发生意外伤害。
同时,要定期检查婴儿的用具和玩具,确保安全无损。
2. 防止感染:家庭成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将病毒和细菌带入家庭。
同时,要定期清洁和消毒婴儿的用具和衣物,预防感染的发生。
五、新生儿早期教育1. 亲子互动:家庭成员可以与婴儿进行亲密的互动,如与婴儿眼神交流、亲吻、抚摸等,促进亲子情感的建立。
新生儿管理制度
![新生儿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1f3fff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1d.png)
新生儿管理制度新生儿管理制度是针对医院、社区和家庭等不同环境下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管理的一项规范性制度。
该制度旨在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促进其全面发展。
下面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一、新生儿基本信息登记1. 医院、社区和家庭等单位应建立完善的新生儿基本信息登记系统,记录每一个新生儿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地点、出生体重、出生身长等基本信息。
2. 新生儿基本信息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登记,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二、新生儿健康检查1. 医院应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包括身体状况、生长发育、听力、视力等方面的评估。
2. 医院应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新生儿的健康检查结果,并定期进行复查和评估。
三、新生儿喂养管理1. 医院、社区和家庭应根据新生儿的年龄和生长发育情况,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包括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
2. 医院、社区和家庭应提供必要的喂养指导和支持,确保新生儿获得充分的营养。
四、新生儿护理1. 医院、社区和家庭应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保持新生儿的身体清洁和舒适。
2. 医院、社区和家庭应定期进行新生儿的洗澡、换尿布、清洁口腔等护理工作。
五、新生儿疫苗接种管理1. 医院、社区和家庭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疫苗接种计划,对新生儿进行相应的疫苗接种。
2. 医院、社区和家庭应建立疫苗接种档案,记录新生儿的接种情况,并及时更新。
六、新生儿疾病预防和治疗1. 医院、社区和家庭应加强对新生儿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包括预防感染、预防意外伤害等。
2. 医院、社区和家庭应建立紧急救护机制,以应对新生儿突发疾病或者意外情况。
七、新生儿发育评估和早期干预1. 医院、社区和家庭应定期对新生儿的发育进行评估,包括运动发育、语言发育、认知发育等方面的评估。
2. 医院、社区和家庭应及早发现新生儿发育异常,并提供相应的早期干预措施。
八、新生儿家庭关心和教育1. 医院、社区和家庭应加强对新生儿家庭的关心和教育,提供相关的育儿知识和技能培训。
新生儿家庭护理指导体会
![新生儿家庭护理指导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5ccca1462e3f5727a4e96200.png)
1护理指导对象
20 年 l 08 0月 ~2 0 年 9 出生 的我市城 区常住人 口的新 生儿 。 09 月
2护理指导方法
建 立 新生 儿 档案 卡 , 明 家长 姓名 、 住址 、电话 、 工 作单 位 、 写 新生儿天 数等 , 采取家长预约登记 服务 , 结合新生 儿的个体情况及家庭 环 境状 况给 予新生 儿家 长具 体的 护理 指导 。
恢复 , 少乳腺 癌的发 生 , 减 保护 母亲健 康 。
3. 2 母 乳喂养方法 和技巧 3.
母亲在每次哺 乳前给新生儿更换清洁 尿布 , 母亲洗净手 , 用温开水 清洗乳头 , 左右 交替 哺乳 , 以利乳汁 分泌 。哺乳 后应将婴儿 竖抱起 , 轻 轻拍背 , 直至嗝气后 , 再取 右侧卧位 , 垫高头部 , 以免溢乳或呕吐时 发生 窒息 。提倡按 需哺乳 , 喂奶 间隔时 间不宜 超过 3小时 。若母 乳充足 , 新 生儿哺乳后安 静入睡 , 大小便 正常 , 重正常增 长 , 亲可有乳房胀 体 母 痛感或 乳汁溢 出浸 湿胸前 衣服等 现象 。低 出生体 重儿 吸吮 力强者 可 按 正常新生儿 的喂养方法进 行 , 按需授乳 ; 吸吮 力弱者 , 可将母乳挤 出 用滴管哺 喂 , 一次 量不宜 过大 , 以免吸 入气管 。如确 系无母 乳或母 乳 不 足者 , 则指 导采 取科 学的 人工喂 养方 法 。 3 3 3 人工喂养 的注意事项 .. 对于确实无母乳或母乳不足 者 , 指导母亲正 确的人工喂养方法 , 奶 嘴应 剪成十 字花形 , 孔不要 过大 , 以免下 咽不及 发生呛 奶 。奶具 每次
妇幼保健
21 月 第4 第9 0 年9 0 卷 期
健 康 天 地
新 生儿家庭护理指 导体会
新生儿家庭护理误区
![新生儿家庭护理误区](https://img.taocdn.com/s3/m/b2aa7810fc4ffe473368abd4.png)
新郑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王晓娟
本期内容
•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 新生儿家庭护理误区解读 • 新生儿家庭护理重点解读 • 新生儿各种感觉特点
什么叫新生儿?
新生儿是指自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生后整28天
的活产儿。
胎儿←所有营养来自母体.胎儿一旦分娩→新生儿→
逐步适应宫外环境,自己独立呼吸、循环、消化(摄取营 养)、排泄等.
新生儿:这些“异常”很正常
十一、皮肤黄染: 又称: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 天出现,5-7天最重,10-14天消退,早 产儿可延迟至3-4周。
注意: 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时间、程度、发展速度、持续时间。
新生儿需特别护理的部位
眼睛 耳朵 口腔 屁股
脐部
新生儿需特别护理的部位
口腔护理:
正常新生儿口腔粘膜柔嫩,不宜擦洗,以免因损伤引 起感染,如发现口腔粘膜或舌上有点状白点,或融合成斑, 不易擦去时,要考虑是鹅口疮,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感染 所致,可在喂哺后半小时清洗口腔(5%苏打水一日三次擦 洗),局部涂制霉菌素粉剂。
新生儿感官世界有何特殊性?
新生儿视觉
新生儿视觉距离在10-15厘米内
新生儿听觉
新生儿能听到10-15厘米内的声音
新生儿嗅觉
新生儿的嗅觉发育基本成熟,对妈妈的体味 和母乳的气味非常喜欢
新生儿味觉
我喜欢甜甜的奶 味
新生儿触觉
新生儿的触觉在慢慢成长,宝宝在妈妈温柔的抚摸下, 往往就会比较安静,同时还对痛痒有感觉,研究表明,触 摸可以刺激成长激素的分泌,有助于婴儿免疫系统的发育
五、打喷嚏
新生儿鼻腔内血管丰富、鼻粘膜 敏感,周围温度变化,室内空气污浊, 粉尘,都会导致宝宝不适,打喷嚏是 机体遇到不适时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但如有流鼻涕或鼻塞等症状应及时就 诊。
家庭参与式照护在提高家长新生儿护理能力中的应用进展
![家庭参与式照护在提高家长新生儿护理能力中的应用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effdcfd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d.png)
家庭参与式照护在提高家长新生儿护理能力中的应用进展摘要:家庭参与式护理(family-integrated care,FIC)是指在新生儿专科护士对家长进行教育和指导的前提下,允许家长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参与早产儿住院期间的非医学性常规生活护理的一种照护模式[1]。
通过对患儿家长的评估、筛选、培训指导、检测护理能力、征求满意度,提高家长新生儿护理能力,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提高护理品质。
关键词:家庭参与式护理;NICU早产儿;患儿家长;健康培训;护理能力;满意度家庭参与式护理(FIC)已成为临床医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家长迫切需要掌握早产儿的护理能力,怎样才能更好更快更全面的让家长掌握护理能力,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FIC是一种建立在尊重患儿家庭、保持医患关系平等基础上的护患互动的护理模式,是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另外家长参与早产儿护理能促进早产儿消化功能,减少喂养不耐受等并发症的发生[2],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1.评估[3]1.评估参与护理患儿的家长(至少2位)。
1.心理评估:积极有效的家庭系统包括成员有能力适应新的环境,能够从外界得到有效反馈并认识到家庭目前遇到的困难。
健康教育评估:袋鼠式护理、喂养、日常护理、病情观察、特殊照护、鸟巢式护理、用药护理、急救复苏、特殊设备的使用、参与式家庭护理决策等。
1.评估患儿新生儿科专科护士在医生查房完毕,经与主管医师沟通,确认患儿病情稳定且患儿次日无特殊检查和治疗,电话询问父母有无发热、感冒、肠道不适等,通知父母次日来院参与护理照护。
1.纳入、排除标准[3]1.患儿标准1.纳入标准:①胎龄<37周,体重≥1800g;②各项生命体征均平稳,无严重并发症,且平稳时间>24h;③可自主呼吸,不吸氧或只需低浓度吸氧;④已经开始胃肠内喂养,且持续时间>24h。
2.排除标准:①患儿有无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消化道发育畸形或其他严重先天性生长发育异常;②接受高水平的呼吸支持,如有创呼吸机治疗、高频振荡呼吸、体外膜肺氧合等;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④接受镇静治疗;⑤出生体重<400g。
新生儿护理知识大全
![新生儿护理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8748d3310a6f524ccbf85cf.png)
新生儿护理知识大全宝宝睡觉要及时给小宝宝翻身,刚吃完奶右侧位,半小时后左侧位。
侧位睡觉对月子里的宝宝是安全的体位!母乳成分由非常容易被消化吸收,所以母乳喂养儿的大便多偏稀,而且次数也偏多。
这种现象不属于腹泻,是正常现象。
根本没有“生理性腹泻”的说法。
如何喂养最为“干净”?婴儿刚出生后,吸吮妈妈乳房时,首先接触到的是妈妈乳头上的需要氧气才能存活的需氧菌;继之是乳管内的不需要氧气也能存活的厌氧菌;然后才能吸吮到乳汁。
生理母乳喂养过程是先喂细菌再为乳汁的有菌喂养过程。
母乳喂养的有菌过程与现在家庭的干净形成了鲜明对比。
【饱】不论书上,网上,还是经验上,对婴儿进食都有一推荐量,但并不意味是必须遵守的“法定量”。
每个孩子有着自己的实际接受量,衡量进食量是否合适的标准,应是孩子每次主动接受量;进食后舒适度;排便状况;更重要的是生长结果。
只要自主进食后,无不适且生长正常,就说明此量婴儿可接受。
只要每次喂养能自然间隔到2小时左右,就说明孩子能吃饱。
婴儿饥饿的早期表现是动作增多、逐渐不安,然后才是哭闹。
若突然哭闹,可能与肠胀气、排尿便等有关。
婴幼儿知道饱吗?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吃得不够多,可稍吃多点又怕积食。
孩子知道“饱”和“饿”,新生儿都是如此。
吃饱后偶尔有吐奶或呕吐现象,属发育中正常现象。
若常出现,属胃食道反流,应咨询医生。
仅为预防溢奶或偶尔呕吐就限制进食量,不可取。
每次喂奶/饭,要让孩子吃饱。
从新生儿开始,孩子就能够知道“饿”和“饱”。
家长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当发现孩子出现动作增多,精神不集中,就意味着孩子饿了。
当孩子拒绝进食时,就可认为孩子饱了。
让孩子多体验“饥”和“饱”,对养成良好的进食非常有益。
【拍嗝】给新生儿拍嗝,对绝大多数新手父母是件难题。
如果家长对抱孩子还没有经验,给大家一个小推荐。
大人躺在躺椅上,身体与地面大约呈45度角。
孩子吃奶后趴在大人身上,头部高出肩部,以免窒息。
大人可以轻拍或抚摸婴儿背部,即使不去抚摸,几分钟内孩子就会打嗝。
如何指导新生儿的家庭护理
![如何指导新生儿的家庭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ad8102d551810a6f4248698.png)
如何指导新生儿的家庭护理新生儿是指从脐带结扎到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
新生儿脱离母体后即开始独立生活,机体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各器官生理功能尚未完善;对外界适应能力差,因而患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数天即离开医院回到家中,此时作为家人将面临很多具体的护理问题,如哺乳、洗澡、脐带护理、臀部护理等等,常常难以应对。
因此社区新生儿访视人员走进家庭,一对一给予指导帮助显得尤为必要。
本人从事新生儿访视工作多年,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1.询问与观察上门后首先向产妇或家人询问本次妊娠情况、分娩情况、新生儿出生时的情况(体重、评分等)、目前喂养、睡眠及大小便情况等等,初步了解新生儿当前一般状况,同时观察居家环境:有无空调设备、室内温度、湿度、空气是否新鲜、阳光是否充足、卫生状况等,新生儿衣被厚薄、体温、面色、哭声、吸吮乳汁情况、精神状态等。
2.体检在自然光线下观看新生儿的巩膜及全身皮肤有无黄染以及黄染程度,以及皮肤有无湿疹、脓包破损等,然后自上而下依次检查头部、口腔、颈部、胸部、腹部、脐部、背部、四肢及肛门外生殖器以及大小便情况,听诊心肺,最后测量婴儿体重。
在体检中做到动作轻柔、细致、不过分暴露婴儿,体检后应能识别判断出新生儿的一些病理情况:如黄疸程度加重或消退缓慢、口腔感染、脐部感染、心脏杂音、肺部呼吸音粗糙、颈部包块、严重湿疹、隐睾、频繁吐奶以致体重不增(需排除消化道发育异常及乳糖不耐受)、喂养不足、大便异常等等。
并与家人沟通说明,密切观察或去医院进一步检查诊治。
3.评估通过询问、观察和体检后,对新生儿的基本情况作出评估,并给予合理的护理指导方法或建议,概括如下。
3.1 适度保暖对居室内温度达到22~24℃者,不必过度保暖,衣被不宜过厚过紧,以免婴儿经常出汗,甚至产生湿疹而影响睡眠。
室温较低者建议使用空调、油汀或热水袋(防烫伤)等保暖措施。
在给婴儿洗澡、更换衣服、换尿片等操作时不宜长时间暴露婴儿身体,以免受凉。
新生儿家庭护理PPT课件
![新生儿家庭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bb0caf680203d8ce2f2487.png)
1. 脐部保持清洁和干燥
(1)每天用酒精棉签擦拭脐带 残端和脐窝部,防止尿液浸湿, 观察脐周有无红肿、渗血、渗液。 (2)一般生后3 d-7 d残端脱落, 脱落后如有严重渗血,应到医院 再次消毒包扎。
2.皮肤保持清洁
(1)每天用温水清洗头、面、臀及 会阴部,也就是说在不冷到宝宝的情 况下每天给宝宝洗个澡,清洗后,皮 肤皱褶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处涂 抹少许痱子粉,以保持干燥,避免撒 粉过多,尤其受潮时易结成硬块而刺 激皮肤。 (2)尿片做到勤洗勤换,每次换尿 布后用温水洗净臀部,用软毛巾轻轻 吸干并外涂适量护肤油剂 。
注意面部及五官的清洁勿注意面部及五官的清洁勿挖耳道及鼻孔挖耳道及鼻孔1婴儿口腔粘膜薄嫩易擦伤而致1婴儿口腔粘膜薄嫩易擦伤而致局部或全身感染所以我们不要损伤局部或全身感染所以我们不要损伤宝宝的口腔粘膜尤其不宜挑破马牙宝宝的口腔粘膜尤其不宜挑破马牙马牙就是牙龈上长出的小白点有马牙就是牙龈上长出的小白点有的会有豆子样大小但是软软的是的会有豆子样大小但是软软的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23周左右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23周左右会逐渐消失
温馨提示:
1.请按时预防接种。 适时接种,可以提高免疫力,预防疾 病发生。当然如果在生病期间是不适 宜接种的,还有若是早产儿,体重小 于2500g者应暂缓接种 。 2.请配合我们开展先天性甲状腺功能 降低症及苯丙酮尿症等先天性代谢缺 陷病的筛查。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后遗 症,提高生存质量。我院妇产科现已 常规开展此项检查。
新生儿时期家庭护理内容包括哪 些?
一.保暖 二.喂养 三.预防感染 四.其它方面。
一.注意保暖
1.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不完善,皮 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 散热。 2.生后环境温度显著低于宫内温度, 如不及时保温,可发生低体温等。 3.但不要把婴儿捂得过于严实,尤其 在夜间,要防止捂被综合征引起的窒 息。 4.适宜的环境温度(中性温度)对新生 儿至关重要。中性温度新生儿包被时 为24℃,适宜的环境湿度为50%~60 %。
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在NICU中的价值
![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在NICU中的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07c6987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5.png)
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在NICU中的价值【摘要】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的价值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在NICU中的重要性及其对患儿和家庭的益处。
家庭参与式护理是指将家庭成员融入到患儿护理过程中的模式,其实施方式包括家庭教育、参与护理决策和提供心理支持。
研究表明,家庭参与式护理可以改善患儿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加速康复进程,减少家庭焦虑和压力。
家庭参与式护理也面临家庭能力和沟通问题等挑战。
我们需要提出提升家庭参与式护理的策略,如加强家庭教育和提供心理支持。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在NICU中的实际效果和更有效的实施模式。
家庭参与式护理在NICU中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患儿的康复上,也为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关键词】关键词:家庭参与式护理、NICU、患儿、家庭、益处、挑战、重要性、策略、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背景部分需要涵盖的内容主要包括:1. 早产儿和患有严重疾病的新生儿通常需要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接受专业护理和医疗支持。
这些患儿因为生理上的不足或疾病的严重性,需要长时间留院接受治疗。
2. 在过去,家长通常被限制在NICU外,仅能在特定时间内进行探望,对患儿的护理和治疗基本上由专业医护人员来完成。
这导致了家长与患儿之间的联系受到限制,也降低了家长对患儿护理过程的参与度。
3. 近年来,家庭参与式护理在NICU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家庭参与式护理是指家长在特定培训下,参与到患儿的日常护理和治疗中,与医护人员一起共同关注和照顾患儿。
4. 有研究表明,家庭参与式护理不仅可以帮助加强家长与患儿之间的情感联系,提高家长的护理技能,还可以促进患儿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5. 尽管家庭参与式护理在NICU中有诸多益处,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家长的情绪压力、医护团队的接受程度等。
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在NICU中的价值与挑战。
家庭婴儿护理与喂养注意事项
![家庭婴儿护理与喂养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f49bb71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6.png)
家庭婴儿护理与喂养注意事项宝宝的到来给家庭带来了无限的喜悦和幸福,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责任和挑战。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关注宝宝的护理和喂养,以确保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下面是一些家庭婴儿护理与喂养的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保持宝宝的卫生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侵袭。
因此,保持宝宝的卫生是非常重要的。
在抱孩子、喂奶、换尿布之前,务必洗手,并确保这些日常用品的卫生情况良好。
避免与宝宝暴露在烟雾、尘埃和其他有害物质中,保持宝宝的居室空气流通。
同时,注意洗涤宝宝的衣物、床上用品等,确保它们的清洁和干燥。
2. 提供适宜的喂养方式婴儿在出生后的前六个月内,最好以纯母乳喂养。
母乳对宝宝的发育非常重要,且可以提供宝宝所需的养分和抗体。
如果母乳不足或无法喂养,可以选择配方奶粉,但需要咨询医生的建议并按照产品说明进行使用。
在逐渐引入辅食后,注意给宝宝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谷物、蔬菜、水果和蛋白质来源等。
3. 睡眠环境的安全要求宝宝的睡眠对于他们的健康和成长至关重要。
确保睡眠环境的安全是必要的。
宝宝应该单独睡在安全的婴儿床上,床垫应该是干燥、平整且透气的。
避免在宝宝的床上放置柔软的玩具和枕头等物品,以免窒息危险。
在冬季,确保宝宝不会过度受热,避免铺上过多的被子或加热设备。
4. 维持宝宝的体温新生儿对温度的调节能力较差,容易感冒和受凉。
室内温度应该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过冷或过热。
根据天气的变化调整室内的温度和衣物,确保宝宝保持温暖和舒适。
5. 安全用品与玩具选择宝宝的用品和玩具应该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
使用婴儿用品时要注意其质量和材料,避免使用过期或破损的产品。
玩具应该没有小零件和锐利的边角,以免宝宝误食或受伤。
在给宝宝买玩具时,尽量选择符合年龄段的产品,并陪伴宝宝一起玩耍,以确保安全。
6. 定期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保护宝宝免受疾病侵害的关键措施之一。
请按照国家的疫苗接种计划,确保宝宝按时接种各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