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实验报告2

合集下载

戴维宁定理实验报告-2

戴维宁定理实验报告-2

戴维宁定理实验报告 - 2《电路原理》实验报告实验时间:2012/4/26 一、实验目的1. 验证戴维宁定理2. 测定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的外特性和戴维宁等效电路的外特性。

二、实验原理戴维宁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对于外电路而言,总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形式来代替,理想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原一端口的开路电压,其电阻(又称等效内阻)等于网络中所有独立源置零时的入端等Uoc R,见图2-1。

效电阻eqcaG被R1++测a线性有UocER2--电源二端Req路b网络dbR图2-1 图2-21. 开路电压的测量方法RR方法一:直接测量法。

当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与电压表的内阻相eqv比可以忽略不计时,可以直接用电压表测量开路电压。

ER方法二:补偿法。

其测量电路如图2-2所示,为高精度的标准电压源,为dGc标准分压电阻箱,为高灵敏度的检流计。

调节电阻箱的分压比,、两端的GU,U电压随之改变,当时,流过检流计的电流为零,因此 cdabR2U,U,E,KE abcdR,R12welding procedures of steel pressure vessel NDT 9 JB/T4744-2000 steel pressure vessel produc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test of weldedplate II, mechanic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1 GB150-98 2GB50128-2005 vertical cylindrical steel pressure vessel steel welded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oil tank 3 JB/ T4735-1997 steel welded atmospheric pressure vessel 4 GB50231-2009 mechanic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for 5 GB50275-98 compressor, fan and pump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for lifting 6HG20201-2000 construction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 7, HG ... Pressure gauges, using an installed spark arrestor for acetylene cylinders, illegal carrying, using gas cylinders, eachoperator fined 20 Yuan. Gas bottle without the hot sun exposure measures, responsibilities of team a fine of 50 Yuan. (7) at height and the opening and provisional protective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the responsible unit fined 200 Yuan, construction person in charge a fine of 50 Yuan. (8) no permit to work and the job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n the job unit fined 300 yuan, the unit will charge a fine of 100 Yuan. 7.5.3 accident penalties (1) injuries fatalities directly punished 1~2 million. Direct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ccident and havethe corresponding responsibility of leadership, such as concerning administrative sanctions, should be brought to the company or the relevant Department. (2) personal injury accident occurred, the direct punishment 0.5-10,000 yuan, responsible for the direct responsibilityfor the accident and the responsibility of leadership, such asconcerning administrative sanctions should be dealt with by the personnel Department of the company. (3) personal injury R2式中为电阻箱的分压比。

电路原理实验报告

电路原理实验报告

电路原理实验报告引言:电路原理实验是电子工程领域中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实践内容。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并掌握一些常用的电路组合和搭建方法。

在本实验报告中,我们将介绍并总结我们实验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实验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首先,我们进行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验,通过搭建简单的电路,我们验证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性。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保持不变,而电压则随电阻的变化而变化;而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与电阻的变化成反比,而电压则保持不变。

这种现象可以被理解为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只能有一条路径流动,而在并联电路中则可多条路径流动。

实验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应用接下来,我们进行了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应用实验。

我们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将石英晶体振荡器连接到一个LED灯上,实现了灯光的闪烁。

我们发现,石英晶体的振荡频率非常稳定,可以作为一种非常精确的时钟信号源。

这对于一些要求时间精度较高的电子设备和仪器非常重要。

实验三:共射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最后,我们进行了共射放大器的实验,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放大器电路,我们验证了共射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我们发现共射放大器可以将输入的小信号放大,并输出一个较大的信号。

这对于音响设备和无线通信设备等电子产品非常重要。

我们还尝试通过改变电路中的一些元件,来观察放大器的工作特性变化,并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论。

总结:通过进行以上三个实验,我们加深了对电路原理的理解,掌握了一些常用的电路搭建方法与技巧。

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并通过调整电路来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实验,我们提高了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培养了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

电路原理实验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结语:通过本次电路原理实验,我们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还提高了实验技能。

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是通过团队合作,我们相互帮助,克服了这些困难,取得了实验的成功。

实验报告模板电路原理(3篇)

实验报告模板电路原理(3篇)

第1篇一、实验名称二、实验目的1. 理解电路原理图的基本构成和符号;2. 掌握电路基本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等)的特性和应用;3. 学会电路分析方法,如基尔霍夫定律、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4. 提高电路仿真和实验操作能力。

三、实验原理1. 电路基本概念电路是由各种电子元件按照一定规律连接而成的整体。

电路的基本元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遵循一定的物理规律。

2. 电路分析方法(1)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包括节点电压定律和回路电流定律。

节点电压定律指出,在电路中任意节点处,流入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回路电流定律指出,在电路中任意回路中,沿回路方向各元件电压之和等于回路电源电压之和。

(2)节点电压法节点电压法是一种电路分析方法,通过求解电路中各个节点的电压来分析电路。

节点电压法的基本步骤如下:① 设定电路中各个节点的电压;②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列出节点电压方程;③ 解方程求得各个节点的电压。

(3)回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是一种电路分析方法,通过求解电路中各个回路的电流来分析电路。

回路电流法的基本步骤如下:① 设定电路中各个回路的电流;②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列出回路电流方程;③ 解方程求得各个回路的电流。

3. 电路仿真软件电路仿真软件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分析电路。

常用的电路仿真软件有Multisim、Proteus等。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熟悉电路原理图的基本构成和符号;2. 分析电路的基本元件特性和应用;3. 根据电路原理图,运用基尔霍夫定律、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方法分析电路;4. 利用电路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5.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 记录实验中测得的电路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等;2. 将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误差原因;3. 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实验2 电路原理图的编辑2实验报告

实验2   电路原理图的编辑2实验报告

实验2 电路原理图的编辑2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装载元器件库,放置、编辑和调整元器件、绘制电原理图的方法。

2、掌握在电原理图中使用网络标号、总线、总线分支的方法。

3、掌握对电原理图进行中电气规则检查(ERC)的方法。

4、掌握生成原理图的网络表文件、元件清单报表的方法。

5、练习绘制原理图的各种技巧。

二、实验设备:装有protel 99 se 软件的PC机一台。

三、实验要求:1、实验前,仔细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设计能够完成实验内容的实验步骤,写好实验预习报告。

2、实验后,完成实验报告,其中的实验步骤应是经过实验证明为正确的步骤。

四、实验内容:1、绘制如图2-96所示的电路原理图。

2、对绘制的原理图进行电气规则检查(ERC),直到通过为止。

3、生成绘制的原理图的网络表文件。

4、生成绘制的原理图的元件清单报表。

五、实验步骤:(1) 单击“File”菜单下的“New Design…”命令,创建一个新设计文件库文件(文件名为MCU.ddb,存放在D:\p99文件夹内)。

(2) 在“设计文件管理器”窗口内,双击“Document”文件夹,然后执行“File”菜单下的“New…”命令,在如图1-6所示窗口内,选择Schematic Document(原理图文档)文件图标,生成一个新的原理图文件。

(3) 图纸类型、尺寸、底色、标题栏等的选择(4) 单击“Tools”菜单下的“Preferences…”(优化…)命令,设置Protel99原理图编辑器工作参数(5) 单击主工具栏内的放大、缩小工具,适当放大编辑区。

(6) 放置核心元件8031。

(7) 执行类似步骤(6)的操作,继续放置U102(74LS373)、U103(27256)、U104(6264)、U201(74LS05)、UC202(DS75492M)集成电路芯片。

(8) 使用“画线”(原理图编辑)工具内的“导线”、“总线”、“总线分支”、“网络标号”等工具,将有关芯片连接在一起。

《电路原理》实验报告

《电路原理》实验报告

《电路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一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学会识别常用电路和元件的方法。

2、掌握线性电阻及电压源和电流源的伏安特性的测试方法。

3、学会常用直流电工仪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任何一个二端元件的特性可用该元件上的端电压U与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之间的函数关系I=f(U)表示,即I-U平面上的一条曲线来表征,即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线性电阻器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该直线的斜率等于该电阻器的电阻值。

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及实验数据测定线性电阻器的伏安特性按图1-1接线,调节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U,从0伏开始缓慢地增加,一直到10V,记下相、I。

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UR图1-1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用实验数据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2、学会用电流表测量各支路电流。

二、实验原理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电流的基本定律。

即对电路中的任一个节点而言,流入到电路的任一节点的电流总和等于从该节点流出的电流总和,即应有∑I=0。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沿闭合回路电压降的代数总和等于零,即应有∑U=0。

这一定律实质上是电压与路径无关性质的反映。

基尔霍夫定律的形式对各种不同的元件所组成的电路都适用,对线性和非线性都适用。

运用上述定律时必须注意各支路或闭合回路中电流的正方向,此方向可预先任意设定。

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及实验数据实验线路如图4-1。

把开关K1接通U1,K2接通U2,K3接通R4。

就可以连接出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单元电路,如图4-2。

图4-1图4-2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和三个闭合回路的电流正方向。

图4-2中的I1、I2、I3的方向已设定。

三个闭合回路的电流正方向可设为ADEFA、BADCB、FBCEF。

2、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源接入电路,令U1 = 8V,U2 = 12V。

数字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2

数字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2

实验二 译码器及其应用一、 实验目的1、掌握译码器的测试方法。

2、了解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管脚分布,掌握其逻辑功能。

3、掌握用译码器构成组合电路的方法。

4、学习译码器的扩展。

二、 实验设备及器件1、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板1块 2、74HC(LS)20(二四输入与非门) 1片 3、74HC(LS)138(3-8译码器)2片三、 实验原理74HC(LS)138是集成3线-8线译码器,在数字系统中应用比较广泛。

下图是其引脚排列,其中A 2、A 1、A 0为地址输入端,Y ̅0~Y ̅7为译码输出端,S 1、S ̅2、S ̅3为使能端。

下表为74HC(LS)138功能表。

74HC(LS)138工作原理为:当S 1=1,S ̅2+S ̅3=0时,电路完成译码功能,输出低电平有效。

其中:Y ̅0=A ̅2A ̅1A ̅0̅̅̅̅̅̅̅̅̅̅ Y ̅4=A 2A ̅1A ̅0̅̅̅̅̅̅̅̅̅̅ Y ̅1=A ̅2A ̅1A 0̅̅̅̅̅̅̅̅̅̅ Y ̅5=A 2A ̅1A 0̅̅̅̅̅̅̅̅̅̅ Y ̅2=A ̅2A 1A ̅0̅̅̅̅̅̅̅̅̅̅ Y ̅6=A 2A 1A ̅0̅̅̅̅̅̅̅̅̅̅ Y ̅3=A ̅2A 1A 0̅̅̅̅̅̅̅̅̅̅Y ̅7=A 2A 1A 0̅̅̅̅̅̅̅̅̅̅因为74HC(LS)138的输出包括了三变量数字信号的全部八种组合,每一个输出端表示一个最小项(的非),因此可以利用八条输出线组合构成三变量的任意组合电路。

实验用器件管脚介绍:1、74HC(LS)20(二四输入与非门)管脚如下图所示。

2、74HC(LS)138(3-8译码器)管脚如下图所示。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四学时)1、逻辑功能测试(基本命题)m。

验证74HC(LS)138的逻辑功能,说明其输出确为最小项i注:将Y̅0~Y̅7输出端接到LED指示灯上,因低电平有效,所以当输入为000时,Y̅0所接的LED指示灯亮,其他同理。

电路课实验报告总结(3篇)

电路课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电路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实验报告总结了我在电路课中所完成的几个实验,包括基本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稳压电路等,并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及心得体会进行了总结。

二、实验内容及过程1. 基本放大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放大电路直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量方法,研究交流放大器的工作情况,加深对其工作原理的理解。

(2)实验过程:搭建基本放大电路,调整电路参数,测量静态工作点,分析电路性能。

(3)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掌握了放大电路直流工作点的调整方法,分析了电路的增益、带宽、输入输出阻抗等性能指标。

2. 差分放大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提高对差分放大电路性能及特点的理解,学习其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2)实验过程:搭建差分放大电路,调整电路参数,测量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等性能指标。

(3)实验结果:通过实验,了解了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了性能指标测试方法,分析了电路的共模抑制能力、温度稳定性等特性。

3. 稳压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学习稳压电路的设计原理,提高对稳压电路性能指标的理解。

(2)实验过程:搭建稳压电路,调整电路参数,测量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纹波电压等性能指标。

(3)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掌握了稳压电路的设计方法,分析了电路的稳压精度、负载调节范围、温度稳定性等特性。

三、实验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电路课实验使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只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才能更好地理解电路原理,提高动手能力。

2.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分析电路原理,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使我更加自信地面对实际问题。

3. 团队合作:实验过程中,与同学互相帮助、共同讨论,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这种团队合作精神将使我受益匪浅。

2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实验报告

2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实验报告

2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探讨电路结构和特性,并对实际应用进行探究。

二、实验原理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是自主控制全三相调制半桥型整流,并用PGL线圈构成有源逆变电路,将全桥式整流和有源等效件结合,组成的智能放大型结构无功补偿电路。

独特的PGL(Pulse Generator and Logic)系统控制全桥式整流,实现有效的三相调制,并给消耗功率的用电仪表供电。

三、实验装置
本次实验主要使用德国LreUro制造的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装置,包括输出及控制模块、专用电源模块和保护模块等。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实验原理,组装实验电路。

2.检查电路的丝印和引脚序号是否完整,如有损坏,可以用万用表检查是否符合等电位要求。

3.使用专用电源模块向实验电路供电,将调制输出和有源输出供给恒定电压和频率。

4.测量三相电压输出电流,检查三相等电压,检验实验电路正常工作。

五、实验结果
实验中得出结论: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能够形成正确的三相输出,具有较高的调制率,输出电压、电流稳定,实际负载能有效的调制,满足有效的实际需求,可以用于智能放大型补偿系统。

电路实验报告及总结(3篇)

电路实验报告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和测试电路,加深对基本电路理论的理解,掌握电路分析和实验操作技能,包括电路元件的识别、电路连接、电路参数测量以及电路故障排查等。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涉及的基本电路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串联、并联和组合电路,以及基本的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振荡电路。

通过这些基本电路的学习和实验,可以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数字万用表2. 示波器3. 信号发生器4. 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5. 电路板6. 连接线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基本元件识别与测量- 识别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规格和参数。

-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的实际值。

2. 串联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

-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

3. 并联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并联电路,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

-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

4. 放大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共射极放大电路,使用三极管作为放大元件。

-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关系,分析电路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5. 滤波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低通滤波电路,使用RC网络。

-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滤波效果,分析电路的截止频率和滤波特性。

6. 振荡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RC振荡电路,使用运算放大器作为振荡元件。

-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振荡波形,分析电路的振荡频率和稳定性。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基本元件测量- 电阻、电容、电感的实际值与标称值对比,分析误差来源。

2. 串联电路-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与理论值对比。

3. 并联电路-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与理论值对比。

4. 放大电路-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关系,分析电路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5. 滤波电路- 通过示波器观察滤波效果,分析电路的截止频率和滤波特性。

最新实验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实验报告

最新实验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实验报告

最新实验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掌握电路原理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2. 熟悉使用电路设计软件进行电路图的绘制。

3. 理解并应用基本的电子元件及其符号。

实验原理:电路原理图是用图形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各种元件和连接方式的图。

它是电子工程师用来设计和交流电路设计思想的重要工具。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具体的电路案例来学习如何绘制电路原理图,并理解电路图的基本组成元素和设计规则。

实验设备和材料:1. 计算机一台,安装有电路设计软件(如Eagle, Proteus, Multisim 等)。

2. 电路元件清单,包括但不限于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

3. 相关电路设计资料和手册。

实验步骤:1. 打开电路设计软件,创建新的电路设计文件。

2.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并放置所需的电子元件到工作区域。

3. 使用线路工具连接各个元件,形成完整的电路。

4. 对电路进行初步检查,确保所有连接正确无误。

5. 添加必要的注释和元件值标签,确保电路图清晰易懂。

6. 保存并打印电路图,准备进行下一步的PCB布线设计或电路仿真。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绘制了一个基本的放大电路原理图。

通过对电路图的绘制,我们加深了对电路原理的理解,并且熟悉了电路设计软件的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常见的设计错误,例如元件方向放置错误、连接点遗漏等,这些都是在后续设计中需要避免的问题。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电路原理图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为后续的电路设计和分析打下了基础。

电路原理图是电子工程领域的基础工具,掌握其绘制技巧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更复杂的电路设计,并应用到实际的电子产品开发中。

电路原理实验报告

电路原理实验报告

电路原理实验报告本次电路原理实验的题目为“直流电路实验”,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掌握直流电路中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了解直流电路的基本组成和运行原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精神。

一、实验材料与装置1.材料电源、万用表、电阻箱、导线等2.装置直流电源、万用表、电阻箱、实验电路板等二、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1.实验一:欧姆定律实验1)用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为10V;2)调整电阻箱电阻值,测量不同电阻下电压和电流值,记录实验数据;3)根据测量数据计算电阻的阻值,绘制电阻值与电流的关系图。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欧姆定律公式U=R×I,计算出不同电阻值下的电流,绘制出电流随电阻变化的曲线。

实验结果表明,电流与电阻成正比关系,当电阻值增大时,电流值减小,阻值与电流呈现线性关系。

2.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实验1)将电源正极连接到一个电阻R1,将R1的另一个端口与R2连接,再将R2的另一端口连接到电源的负极,形成一简单电路;2)分别用万用表测量各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值,记录实验数据;3)根据基尔霍夫定律计算每个接点处的电流,验证基尔霍夫定律成立。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测量和计算电路中各接点电流和电压值,验证了基尔霍夫定律成立,即电路中各分支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电路中环路各电动势之代数和与各电势差之代数和相等。

3.实验三:电阻分压实验1)将三个不同大小的电阻连成电阻分压器;2)测量电源电压和电路中三个电阻上的电压值,并计算分压比;3)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分压比与总电阻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果分析:实验验证了电阻分压定理的正确性,在电路中插入不同大小的电阻可以改变分压比,分压比与总电阻呈反比关系,所得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一致。

三、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电路原理实验,初步认识了直流电路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组成,掌握了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电阻分压法等基本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培养了科学精神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同时也意识到实验操作时需要细心和耐心,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取决于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

分析电路实验报告总结(3篇)

分析电路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掌握了电路中各种元件的特性和电路的运行规律。

本实验旨在提高我们对电路原理的理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并加深对电路分析方法的认识。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定律;2. 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3. 熟悉常用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应用;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通过实验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节点电压、回路电流等概念的理解。

2. 欧姆定律实验: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掌握电阻、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3. 电路元件特性实验:观察和分析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特性和应用。

4. 电路分析方法实验:通过实际电路分析,掌握电路分析方法,如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和电路元件,确保实验环境安全。

2. 根据实验要求搭建电路,连接相关元件。

3. 对电路进行初步测试,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4. 根据实验要求,分别进行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电路元件特性、电路分析方法等实验。

5. 记录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6. 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基尔霍夫定律在本次实验中得到了验证,节点电压和回路电流的计算结果与理论值基本一致。

2. 欧姆定律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欧姆定律在本次实验中得到了验证,电阻、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符合理论公式。

3. 电路元件特性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特性和应用得到了充分验证,为后续电路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4. 电路分析方法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电路分析方法在本次实验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提高了电路分析效率。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电路实验实验报告

电路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加深对电路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2.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操作方法;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研究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阻分压电路、电容滤波电路等。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串联电路实验(1)搭建串联电路实验电路,包括电源、电阻、开关等元件。

(2)用万用表测量各电阻的阻值,记录数据。

(3)闭合开关,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总电压,记录数据。

(4)计算电流和电压的比值,验证欧姆定律。

2. 并联电路实验(1)搭建并联电路实验电路,包括电源、电阻、开关等元件。

(2)用万用表测量各电阻的阻值,记录数据。

(3)闭合开关,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总电压,记录数据。

(4)计算电流的分配比例,验证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规律。

3. 电阻分压电路实验(1)搭建电阻分压电路实验电路,包括电源、电阻、开关等元件。

(2)用万用表测量各电阻的阻值,记录数据。

(3)闭合开关,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各电阻上的电压,记录数据。

(4)计算电压的分配比例,验证电阻分压电路的电压分配规律。

4. 电容滤波电路实验(1)搭建电容滤波电路实验电路,包括电源、电阻、电容、开关等元件。

(2)用万用表测量电容的电容值,记录数据。

(3)闭合开关,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容两端的电压,记录数据。

(4)分析电容滤波电路的滤波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串联电路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电流与电压的比值符合欧姆定律,验证了串联电路的基本原理。

2. 并联电路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电流的分配比例符合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规律,验证了并联电路的基本原理。

3. 电阻分压电路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电压的分配比例符合电阻分压电路的电压分配规律,验证了电阻分压电路的基本原理。

4. 电容滤波电路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电容滤波电路对高频信号的滤波效果较好,验证了电容滤波电路的基本原理。

关于电路的实验报告

关于电路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RC移相电路实验二、实验目的:1. 学习用电阻、电容组成移相电路,实现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间的相位差。

2. 组成一个移相电路,使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间的相位差在0~180度之间可调。

三、实验原理:RC移相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路,利用电阻和电容元件的特性来实现信号的相位调节。

在RC移相电路中,电容和电阻串联,电容和电阻并联,电容和电阻组成的串并联电路可以产生相位差。

通过改变电容和电阻的值,可以调整相位差的大小。

四、实验仪器与设备:1. 实验电路板2. 万用表3. 信号发生器4. 示波器5. 电阻(R1、R2)6. 电容(C1、C2)五、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确保连接正确。

2.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和电容的值,确保元件参数符合实验要求。

3.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正弦波信号作为输入信号。

4. 将输入信号连接到实验电路的输入端。

5. 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并测量它们之间的相位差。

6. 改变电容和电阻的值,观察并记录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变化。

六、实验数据与结果:1. 当电容C1=100nF,电阻R1=10kΩ,电阻R2=10kΩ时,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为-90度。

2. 当电容C1=100nF,电阻R1=10kΩ,电阻R2=5kΩ时,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为-180度。

3. 当电容C1=100nF,电阻R1=5kΩ,电阻R2=10kΩ时,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为90度。

七、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RC移相电路可以实现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调节。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电容和电阻的值,可以调整相位差的大小。

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以下几点:1. 在调整电容和电阻的值时,要保证元件参数符合实验要求。

2. 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时,要注意信号的幅度和频率。

八、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地实现了RC移相电路的搭建和测试,验证了RC移相电路可以实现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调节。

实验二 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实验报告

实验二  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实验报告

实验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设计项目的建立和管理;(2)掌握原理图图纸参数的设置、原理图环境参数的设置;(3)掌握元器件库的装载,学会元器件、电源、接地、网络标号、总线、输入/输出端口、节点等电路元素的选取、放置等操作;(4)掌握电路元素的参数修改方法。

二、实验原理1、创建一个新的项目文件。

在Altium Designer 10中,根据不同的设计主要有三种形式的项目文件,分别是:PCB项目文件,文件后缀为PrjPCB;FPGA项目文件,文件后缀为PrjFPG;库文件,根据电路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图设计的不同,其后缀有SchLib和PcbLib 两种。

在我们实验中均建立一个PCB项目文件。

(1)执行菜单命令“文件\工程\PCB Project”,建立一个空的项目文件后的项目工作面板;(2)执行菜单命令“File\Save Project”,保存文件。

2、新建原理图文件(1)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Schematic”,在刚才建立的项目中新建原理图,默认的文件名为Sheet1.SchDoc。

(2)执行菜单命令“File\Save Project”,保存文件。

3、设置原理图选项(1)图纸参数设定:执行菜单命令“设计\文档选项”,系统弹出文档选项对话框,在此对话框的“方块电路选项”标签页设置图纸参数。

(2)填写图纸设计信息:执行菜单命令“设计\文档选项”,系统弹出文档选项对话框,在此对话框的“参数”标签页设置图纸参数。

(3)原理图环境参数设置:执行菜单命令“工具\设置原理图参数”,系统将弹出“喜好”对话框,在此对话框的左边树状图中选择原理图选项,此选项组中有12个选项卡,它们分别是原理图参数选项、图形编辑参数选项、编译器选项、导线分割选项、默认的初始值选项和软件参数选项等,分别用于设置原理图绘制过程中的各类功能选项。

4、放置元器件(1)启动库工作面板:点击右下角面板切换标签中执行system/Librarys。

电路实验原理实验报告

电路实验原理实验报告

电路实验原理实验报告电路实验原理实验报告引言:电路实验原理是电子工程学科中最基础的实验之一,通过实际操作电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原理和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所用到的电路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以及实验心得体会。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简单的电路实验装置,验证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并掌握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进行电路测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路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之比,即I = V/R,其中I为电流,V 为电压,R为电阻。

2.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定律,它分为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电流守恒定律):在一个节点上,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电压守恒定律):在一个闭合回路中,电压源的代数和等于电阻元件电压降的代数和。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 电阻:100欧姆、200欧姆、300欧姆- 电源:直流电源2. 仪器:-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 示波器:用于观察电路中的波形变化四、实验步骤1. 搭建电路:根据实验要求,搭建所需的电路。

例如,可以选择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并连接相应的电阻和电源。

2. 测量电流: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将万用表的电流测量档位调至适当位置,将两个测量引线分别连接到电路的两个节点上,记录下电流数值。

3. 测量电压: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将万用表的电压测量档位调至适当位置,将两个测量引线分别连接到电路中的两个节点上,记录下电压数值。

4. 观察波形: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中的波形变化。

将示波器的探头连接到电路中的某个节点上,调整示波器的时间和电压刻度,观察并记录下波形的变化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所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数值,并进行分析。

电路原理实验报告

电路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一.实验目的1.学会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和电压方法。

理解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2.学会电路电位图的测量、绘制方法;3.掌握使用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说明在一个确定的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大小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异,但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即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则是不变的,这一性质称为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

据此性质,我们可用一只电压表来测量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

若以电路中的电位值作纵坐标,电路中各点位置(电阻或电源)作横坐标,将测量到的各点电位在该平面中标出,并把标出点按顺序用直线条相连接,就可得到电路的电位图,每一段直线段即表示该两点电位的变化情况。

而且,任意两点的电位变化,即为该两点之间的电压。

在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定,对于不同的参考点,所绘出的电位图形是不同,但其各点电位变化的规律却是一样的。

三.实验设备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2.恒压源(eel-i、ii、iii、iv均含在主控制屏上,可能有两种配置(1)+6v(+5v),+12 v,0~30v可调或(2)双路0~30v可调。

)3.eel-30组件(含实验电路)或eel-53组件四.实验内容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图中的电源us1用恒压源中的+6v(+5v)输出端,us2用0~+30v可调电源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12v。

1.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以图1-1中的a点作为电位参考点,分别测量b、c、d、e、f各点的电位。

用电压表的黑笔端插入a点,红笔端分别插入b、c、d、e、f各点进行测量,数据记入表1-1中。

以d点作为电位参考点,重复上述步骤,测得数据记入表1-1中。

图 1-12.电路中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在图1-1中,测量电压uab:将电压表的红笔端插入a点,黑笔端插入b点,读电压表读数,记入表1-1中。

按同样方法测量ubc、ucd、ude、uef、及ufa,测量数据记入表1-1中。

大学生实训课电路实验报告

大学生实训课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电路基本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等)的特性和应用。

2. 学会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实验仪器进行电路测量。

3. 掌握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4. 提高电路设计与调试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电路原理:1. 电阻电路: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2. 电容电路:电容的充放电原理、电容的串联和并联。

3. 电感电路:电感的自感现象、电感的串联和并联。

4. 交流电路: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交流电的相位关系、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电阻电路实验(1) 实验目的:验证欧姆定律,学习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

(2) 实验步骤:1. 搭建电阻电路,包括电阻、电源、开关等元件。

2.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阻值。

3. 根据测量结果,验证欧姆定律。

(3)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2. 电容电路实验(1) 实验目的:学习电容的充放电原理,掌握电容的串联和并联。

(2) 实验步骤:1. 搭建电容电路,包括电容、电源、开关等元件。

2.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容的充放电过程。

3. 比较电容串联和并联时的充放电特性。

(3)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掌握了电容的充放电原理和串联、并联特性。

3. 电感电路实验(1) 实验目的:学习电感的自感现象,掌握电感的串联和并联。

(2) 实验步骤:1. 搭建电感电路,包括电感、电源、开关等元件。

2.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感的自感现象。

3. 比较电感串联和并联时的自感现象。

(3)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掌握了电感的自感现象和串联、并联特性。

4. 交流电路实验(1) 实验目的:学习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掌握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

(2) 实验步骤:1. 搭建交流电路,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电源等元件。

2. 使用示波器观察交流电的波形和相位关系。

3. 计算交流电路的功率。

(3)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掌握了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和功率计算。

电路实验报告(8篇)

电路实验报告(8篇)

电路实验报告(8篇)电路实验报告(8篇)电路实验报告1一、实验题目利用类实现阶梯型电阻电路计算二、实验目的利用类改造试验三种构造的计算程序,实现类的封装。

通过这种改造理解类实现数据和功能封装的作用,掌握类的设计与编程。

三、实验原理程序要求用户输入的电势差和电阻总数,并且验证数据的有效性:电势差必须大于0,电阻总数必须大于0小于等于100的偶数。

再要求用户输入每个电阻的电阻值,并且验证电阻值的有效性:必须大于零。

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InputParameter ()函数实现的。

且该函数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临界判断,若所输入数据不满足要求,要重新输入,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本实验构造了两个类,一个CResistance类,封装了电阻的属性和操作,和一个CLadderNetwork类,封装了阶梯型电阻电路的属性和操作。

用户输入的电势差、电阻总数、电阻值,并赋给CladderNetwork的数据,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InputParameter 函数实现的。

输出用户输入的电势差、电阻总数、电阻值,以便检查,,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PrintEveryPart()函数实现的。

根据用户输入的电势差、电阻总数、电阻值换算出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

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Calculate ()函数实现的。

最后输出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 的PrintResult()函数实现的'。

此程序很好的体现了面向对象编程的技术:封装性:类的方法和属性都集成在了对象当中。

继承性:可以继承使用已经封装好的类,也可以直接引用。

多态性:本实验未使用到多态性。

安全性:对重要数据不能直接操作,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以下是各个类的说明:class CResistance //电阻类private:double voltage;double resistance;double current;public:void InitParameter(); //初始化数据void SetResist(double r); //设置resistance的值void SetCur(double cur); //设置current的值void SetVol(double vol); //设置voltage的值void CalculateCurrent(); //由电阻的电压和电阻求电流double GetResist(){return resistance;} //获得resistance的值保证数据的安全性double GetCur(){return current;} //获得current的值double GetVol(){return voltage;} //获得voltage的值class CResistance //电阻类{private:CResistance resists[MAX_NUM]; //电阻数组int num;double srcPotential;public:void InitParameter(); //初始化数据void InputParameter(); //输入数据void Calculate(); //计算void PrintEveryPart(); //显示输入的数据以便检查void PrintResult(); //显示结果四、实验结果程序开始界面:错误输入-1(不能小于0)错误输入0 (不能为0)输入正确数据3输入错误数据-1输入错误数据0输入正确数据4同样给电阻输入数据也必须是正数现在一次输入2,2,1,1得到正确结果。

电路实验原理实验报告

电路实验原理实验报告

电路实验原理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电路实验原理一、实验目的1. 熟悉电路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电路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 理解电路实验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并能正确使用万用表和电压表等实验仪器;3. 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并了解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二、实验仪器1. 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2. 直流电源、电阻器。

三、实验原理1. 欧姆定律:在恒定温度下,电流通过一段导体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成反比。

即I = U/R,其中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

2. 基尔霍夫定律:电流在电路中各个节点的总和为零,电压元件的电流和为零。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验证欧姆定律(1)搭建简单电路,包括电源、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和导线。

(2)将电阻接入电路中,并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3)使用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

(4)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I = U/R,计算出电路中的电阻。

2. 实验二:验证基尔霍夫定律(1)搭建复杂电路,包括多个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和导线。

(2)选择一个电路节点,并使用电流表测量从该节点流出的电流和流入的电流。

(3)选择一个电路回路,并使用电压表测量该回路上各个电压元件的电压。

(4)计算出通过该回路的总电流和总电压,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五、实验结果分析1. 实验一:根据测量得到的电流和电压数据,计算出电阻的值,并与理论值做对比,验证欧姆定律的准确性。

2. 实验二:根据测量得到的电流和电压数据,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成立。

六、实验结论1. 欧姆定律在实验中得到证实,即在电路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2. 基尔霍夫定律在实验中得到验证,即电流在电路中各个节点的总和为零,电压元件的电流和为零。

七、实验心得体会通过这次电路实验,我对电路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万用表等仪器进行实验测量,并能正确运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进行电路分析和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实验报告
中南民族大学
日光灯实验பைடு நூலகம்
电路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实验九日光灯实验(实物) 实验时间:2016-05-17 地点:16#303 实验人:
黄关城 标准大气压
学号:201521095143
同组人:
赵理伟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争先稳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2. 掌握日光灯的连接方法以及理解改善功率因数的方法。
四. 数据记录与处理分析
测量值 U(V) 220 UR(V) 210 UC(V) 68
表一
计算值 U

U = U -U 2.4
,,
,
U /U(%) 1.09
,,
65.6
其中取标准误差为 5%,结果误差率为 1.09%,结论可以验证
测量值 P(W) 启辉值 正常值 21.5 48.7 计算值 U(V) 160 220 表二 UA(V) 110 90 UL(V) 89 170 r 842.1 536.5
二. 实验说明
1. 在单相正弦稳态电路中分别测出各支路的电流、 电压值, 他们的值满足相量形式 基 尔霍夫定律。 2. 在 RC 串联电路中,������R 与������C 保持有 90°的相位差,������于������R 的夹角为φ,������ ������R 与������C 成 一个三角形,当 R 改变时,角φ也发生改变。 3. 日光灯的使用原理以及当并联电容可改变功率因数,且当值不同时,改变的大小也 不同。
cosφ
0.69 0.51
I(A) 0.19 0.41
cosφ
0.71 0.54
cosφ的误差率为 2.9%,小于 5%,所以结果可取。
自动化 1504 黄关城 201521095143 2016-5-171
电路实验报告
中南民族大学
日光灯实验
电容值 (uF) 0 1 2.2 4.7 P(w) 48.9 49.1 48.9 49.1
cosφ的误差率分别为 2.2%、3.2%、1.3%、1.04%,均小于 5%,则结果可取,由数据易得功 率因数的值随电容值得增大而增大,但是不小于 0,不大于 1
五. 实验结论与误差分析。
1. 实验结论: (1) UR、U、UC 三者的三角关系得以验证。 (2) 功率因数的值随电容值得增大而增大,但是不小于 0,不大于 1. 2. 误差分析: (1) 读数时存在误差。 (2) 实验仪器电压表存在内阻分流,电流表存在电阻分压,存在误差。 (3) 计算时需要数据取舍和计算失误,存在误差。 分工:实验共同操作,黄关城读数赵理伟计录数据,报告赵理伟完成,黄关城修改。
测量数值
计算值 IL 0.44 0.44 0.44 0.44 IC 0 0.081 0.175 0.33 I

cosφ
0.45 0.61 0.75 0.96
U(V) 220 220 220 220
I(A) 0.48 0.37 0.29 0.23 表三
cosφ
0.46 0.63 0.76 0.97
0.216 0.226 0.221 0.220
三. 试验内容
1. 验证电阻、电感电压、总电压 UR、U、UC 的连接三角关系。连接电路图 1,将自耦调 压器的值调至 220V,用电压表分别测出 UR、U、UC 的值,记录在表一中,最后验证 三者的三角关系。 2. 日光灯的线路连接与测量。将日光灯按实验电路图 2 连接,慢慢调节自耦电压器的 值至启辉器刚好点亮,功率表记录功率 P,总电流 I,用电表测量总电压 U、电感 电压 UL、日光灯 UA;之后再慢慢调节自耦电压器至 220V,再记录一组功率 P,电流 I,电压 U、UL、UA。 3. 改善功率因数。连接实验电路图 3,依次给日光灯并联 0,1uF,2.2uF,4.7uF 的 电容,分别记录 U、P、cosφ,以及三个支路的电流:I、IC、IL。
自动化 1504
黄关城
201521095143
2016-5-1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