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物如何尽可能的转化为生成物【教师版】

合集下载

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朱彦铭

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朱彦铭

化学平衡移动
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 的影响可以概括为平衡移动的
原理,叫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 条件,平衡就向能够减弱 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催化剂对可逆反应的影响
同等程度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只缩短反应到达平 衡所需要的时间,而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V V ’正= V ’逆 V正 = V逆
资料2:在口腔中的残留食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成
请用化学平衡移动理论讨论如何防龋齿?
实验探究2
已知:2NO2(g) 红棕色
升温现象:
N2O4(g)+Q 无色
降温现象:
颜色加深 颜色变浅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NO2
V
N2O4 +Q
V ’逆
升高温度
V ’正 = V ’逆 V正 V ’正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v
V(正)
V(正)= V(逆)
V(逆) V(逆)
V(正)= V(逆)
V(正)
0 减小反应物的浓度 平衡逆向移动
t
浓度对化学平衡影响 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 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 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 应方向移动。
实验:将5mL0.005mol/L的FeCl3 溶液和5mL 0.01mol/L 的KSCN溶液混合,溶液变红色。存在如下平衡:
FeCl3+ 3KSCN
编号 所加试剂 1号 较浓的 试管 FeCl3溶液 2号 较浓的 试管 KSCN溶液 现象 红色 变深
Fe(SCN)3 (血红色)+3KCl
原因 结论
浓度对化学平衡影响

6.2 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

6.2 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

6.2 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反应物与生成物•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途径•提高转化效率的方法•转化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实际应用案例•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01反应物与生成物指在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

反应物具有反应活性,可以被激活或转化成其他物质。

反应物指在化学反应中,由反应物经过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

生成物具有与反应物不同的化学性质。

生成物定义与性质0102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关系反应物的转化率是指反应物在反应过程中被转化的比例。

理论上最大的转化率只有100%,即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化学反应中是相互关联的,一个反应物经过化学反应会生成一个或多个生成物。

在化学工业和实验室中,实现反应物的高效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实验成功率。

了解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转化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反应原理,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化学反应是实现物质转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将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我们可以获得具有特定性质和用途的新物质。

转化的重要性02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途径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加速反应速度,提高转化率。

催化作用反应条件控制反应机制研究通过控制温度、压力、浓度等反应条件,影响反应速率和转化率。

研究反应机理,了解反应过程中中间产物和能量变化,有助于优化反应条件和提高转化率。

030201通过将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行物理混合,增加接触面积和反应机会。

物理混合通过改变固体材料的表面性质,提高其与反应物的相互作用,从而加速反应。

表面改性利用光、热等能源为反应提供能量,促进化学键断裂和形成。

光、热等能源利用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可以加速生化反应速度,提高转化率。

酶催化利用微生物发酵过程,将底物转化为所需产物。

微生物发酵利用植物和动物体内代谢过程,将外来物质转化为有用产物。

植物和动物转化03提高转化效率的方法催化剂的使用总结词催化剂可以加速反应速度并降低能量壁垒,提高转化效率。

教学设计2: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

教学设计2: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教学设计学习要求:1.化学平衡与化学平衡理解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移动的念。

2.通过实验研究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能应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化学平衡。

学习重难点1.移动的概念;理解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

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3.化学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内容一、可逆反应中的化学平衡1可逆反应:在的条件下,既能向方向进行,又能向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1)正反应和逆反应是。

(2)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可能达到。

反应物、生成物。

(3)几乎所有的反应在适宜的条件下,都可能是可逆反应。

【思考】说出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N2g3H2g 2NH3g。

为什么将1moN2和3moH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放出的能量总是小于【思考】在一定温度下,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氢气与碘蒸气使发生如下可逆反应:H2I22HI,反应过程中的正、逆反应速率如右图所示。

请解释反应过程中正逆反应速率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

2.化学平衡状态(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的里,等于,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和保持不变的状态,称作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对化学平衡状态的解读:(1)等:v正=v逆≠0(2)动:动态平衡(3)定: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及百分含量保持不变;(4)变:外界条件改变,使v正≠v逆,则原平衡将会被破坏,直至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练习一】1.在一定条件下,使NO和O2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NO+O22N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B 随着反应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为零C 随着反应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最后不变D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不变2.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2g+3B2g 2AB3g达到平衡的标志()A.容器内每减少1mo A2,同时生成2mo AB3B.容器内每减少1mo A2,同时生成3mo B2C.容器内A2.B2.AB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D.容器内A2.B2.AB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3.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3Bg 2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 混合气体的压强B 混合气体的密度C A的物质的量浓度D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4.对于在一定条件下、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2g3H2g2NH3g,如下各种情况的描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生成氨的速率与氨分解速率相等≡N键的同时有六个N-H键生成.H2.NH3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D N2.H2.NH3的浓度相等E N2.H2.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3∶2的状态F 3v N2=v H2G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H容器的总压强不变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思考】什么叫化学平衡状态“一定条件”是指什么条件化学平衡为什么要“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对于在一定条件下、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已达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如下):如果改变一些条件,对化学平衡状态有何影响2SO2gO2g2SO3gQJ(1)再通入一定量的O2(或SO2)(2)将反应温度由450℃升高至600℃(3)压缩容器使体积减小1化学平衡移动(定义):在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移动。

6.2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课件

6.2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课件

pC(g) + qD(g)
K
c( p C)cq(D) c( m A)c( n B)
六、化学平衡常数(K) 3、意义: (1)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可逆反应正向 进行的程度大小。
K值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比例越大, 反应物转化率越大。
(2)判断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是否为平衡状态。
六、化学平衡常数(K) 4、使用平衡常数应注意的问题: (1)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与具体的反应方程式有关。
457.6℃
0
0
0.0152 0.001696 0.001696 0.01181
0
0
0.01287 0.001433 0.001433 0.01
0
0
0.03777 0.004205 0.004205 0.02936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 (1)温度不变时(保持457.6 ℃),
c( 2 HI) 为常数用,K表示,K=48.59。
3、这种反应我们通常称之为“单向反应”。
二、可逆反应 有一些反应,在给定条件下,其正向反应和逆向
反应均有一定的程度,这种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正反应方向:向右 逆反应方向:向左
100 ℃时,将0.100mol的N2O4气体充入1L真空密 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NO2 N2O4
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测定,数据如下:
阅读:
1、在通常温度下,将2molH2与1molO2的混合物用电 火花引爆,就可转化为水。
2、这时,用通常的方法无法检验到所剩余的气和氧 气的数量。
3、但是当温度高达1500℃时,水蒸气却可以有相当 程度地分解为O2和H2。
一、单向反应 1、所有的化学反应都可以认为是既能正向进行, 亦能逆向进行。 2、但是在有些情况下,逆向反应的程度是如此 之小,以致可略去不计。

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产物

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产物
6.2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 成生成物
一、可逆反应中的化学平衡 1.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 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 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问题:1.氢气与氧气燃烧得到水,电解水又 得到氢气与氧气;2.氯化铵的“升华”;3. 合成氨反应。哪些反应是可逆的?可逆反应 又有何特征呢?
2.化学平衡状态:
压强
压强 温度 温度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 移动
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 移动 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 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如浓度、压强、 温度等),化学平衡就被破坏,并向减 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这就是化学平 衡移动原理,亦称勒夏特列原理。
H +HCO3
+
-
H2CO3
H O+CO2
2
当有酸性物质进入血液时,平衡正向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由肺通过加深呼吸 排出,减少的碳酸氢根由肾脏调节补充,使血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和碳酸维持正 常比例,使PH值保持稳定。
当有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就跟H离子作用,使平衡逆向移动, 产生过多的碳酸氢根离子由肾脏调节吸收,同时肺部呼吸变 浅减少二氧化碳的排出,使血液的PH值保持稳定。
你来我往正逆应, 平衡条件可以变, 浓度温度和压强, 富甲扶贫济弱方 。
2 2 4
反应条件 及改变
化学平衡 移动方向
平衡向吸热 升高温度 反应(-Q) 方向移动 平衡向放热 降低温度 反应(+Q) 方向移动
归纳:反应条件改变化学平衡移动的情况
反应条件 及改变 化学平衡移动方向
浓度
增大反应物浓度 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教学设计

《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教学设计

“关注学科内涵”案例(高一化学)化学平衡的建立上海市松江二中范汝广一、案例背景《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是高一第二学期的一节化学理论课。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理解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的概念,体会化学原理对生产和生活的指导作用,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平衡,初步形成―平衡‖的化学思想。

二、挖掘学科内涵1、学习核心知识,体验化学方法,提升科学素养。

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的基础理论,属于核心知识范畴。

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定量与定性(数据分析)的结合、实验探究等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实现掌握知识、提升素养的目的。

2、拓宽平衡外延,感悟哲学思想,彰显人文色彩。

平衡是一种思想,是一种超越化学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它的灵魂是哲学上的对立统一规律。

通过对―平衡‖外延的拓展,再加上富有特色的语言点缀,把学生引领到一定的高度看化学,彰显了丰富的人文色彩。

3、展现化学美学,陶冶审美情趣,科学人文统一。

缜密的逻辑推理、巧妙的实验设计、文采的课堂语言,都展现了化学的美学价值。

特别是结课时的诗词呈现,让学生有一种余音缭绕的美学享受。

既注重科学的探究,也关注美学的熏陶,实现了科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三、学情分析和教学策略1、从本节标题看课程定位:本节的标题,在过去的教材中曾使用《化学平衡》,现在有的教材使用的《化学反应的限度》,上海教材使用的是《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

从标题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教材编者对本节的定位。

标题的变化,反映的是课程理念的变化,这就是:帮助学生体会化学学科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了解化学对生产和生活的作用。

2、从课程特点看教学目标:本节知识的理论性较强,所以在教学目标的总体定位上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使本节课成为一节有思想的课。

具体到三维目标上,就是:①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知道可逆反应的特点,理解化学平衡的特点;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的分析,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初步形成―平衡‖的化学思想,并认识到化学原理对生产和生活的指导作用。

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老师)

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老师)

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1、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方向又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注意:“同一条件”“同时进行”。

同一体系中不能进行到底。

2、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同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化学平衡状态。

要注意理解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研究对象: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2)平衡实质:V正=V逆≠0 (动态平衡)(3)平衡标志: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可用六个字概括——逆、等、定、动、变、同。

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1)逆:化学平衡状态只对可逆反应而言。

(2)等: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即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

(3)定:在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4)动:化学平衡从表面上、宏观上看好像是反应停止了,但从本质上、微观上看反应并非停止,只不过正反应速率于逆反应速率相等罢了,即V正=V逆≠0,所以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5)变:化学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

是相对的,当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化学平衡就会发生移动。

(6)同:化学平衡状态可以从正逆两个方向达到,如果外界条件不变时,不论采取何种途径,即反应是由反应物开始或由生成物开始,是一次投料或多次投料,最后所处的化学平衡是相同的。

即化学平衡状态只与条件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1、同一种物质V正=V逆≠02、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包括物质的量的浓度、质量分数等)、含量保持不变。

2mA(s)+nB(g)pC(g)+qD(g)4、化学平衡常数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无论反应物、生成物浓度的大小,最后都能达到化学平衡。

对于反应mA + nBpC + qD 达到平衡时有K = n m q P B C A C D C C C 平平平平)]([)]([)]([)]([⨯⨯ 该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简称为平衡常数。

6.2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

6.2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

6.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一、化学平衡状态1、定义: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浓度、质量、质量分数、体积分数)保持不变的状态。

2、化学平衡构成的条件:(1)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处于同一反应体系中,反应条件保持不变;(2)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体系中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百分含量(质量、质量分数、浓度、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3)前提条件:可逆反应(4)实质: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5)标志:反应物中各组成部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1)动:动态平衡(正逆反应扔在进行)v正、v逆不为0.(2)等:V正=V逆(3)定:体系中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百分含量(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质量、质量分数、体积分数)保持不变(4)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4、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有一个改变,平衡就会被打破,然后迎来新的平衡5、图像法分析化学平衡(1)①增大反应物浓度某化学平衡平衡被破坏新的化学平衡②减少生成物浓度V正=V逆V正≠V逆V正′=V 逆′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6、勒夏特列原理:6、常识记忆:(1)22I H +HI 2(在温度4450C 是可逆反应) (2)222O H +O H 22(在温度27270C 是可逆反应)(3)不同浓度的氯化铁和硫氰化钾溶液颜色有所不同(反应物浓度越高,越会促进正反应的速度,反应物增多,颜色加深,其中硫氰化铁为血红色)(4)红棕色)(22NO 无色)(42O N 压缩时,颜色先深再变浅练习:反馈可逆反应 H 2O(g)+C(s)CO(g)+H 2(g) 在一定条件下达平衡状态,改变下列条件,能否引起平衡移动?( )①增大水蒸气浓度 ②加入更多的碳 ③增加H 2浓度改变条件后能使CO 浓度有何变化?(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平衡 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 向放热方向移动【练习】对于反应2X(g) + Y(g) 2Z(g)- Q 若升高温度,则能使( )A 、反应速率不变,Z 的产量减少B 、反应速率增大,Z 的产量减少C 、反应速率增大,Z 的产量增大D 、反应速率减少,Z 的产量增大课堂练习:1、下列有关可逆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能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B .2HI H 2+I 2是可逆反应C .2H 2+O 22H 2O 与2H 2O 2H 2↑+O 2↑互为可逆反应D .只有可逆反应才存在化学平衡△点燃电解2、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特征是()A、反应停止了B、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C、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3、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 SO2和1mol O2充入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197KJ。

反应物如何尽快可能转变成生成物

反应物如何尽快可能转变成生成物

特权福利
特权说明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享受60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一 次发放,全年内有效。
判断二:消耗2molSO2的同时消耗1mol O2
×
判断三:生成2molSO2的同时消耗2mol O2
×
判断四:生成1molO2的同时有1molSO3分解了
×
二、可逆反应中的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P46 2.化学平衡的特征:等、动、定 3.化学平衡的本质:V正=V逆≠0 4.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6.2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
2SO2 + O2 2SO3
2SO2 + O2 2SO3
特权福利
特权说明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档消耗一个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享受100次共享文档下载特权,一次 发放,全年内有效
Hale Waihona Puke 赠每的送次VI的P发类共放型享的决文特定档权。下有载效特期权为自1个V月IP生,发效放起每数量月由发放您购一次买,赠 V不 我I送 清 的P生每 零 设效月 。 置起自 随1每5动 时次月续 取共发费 消享放, 。文一前档次往下,我载持的特续账权有号,效自-

反应物如何尽可能变成生成物课件

反应物如何尽可能变成生成物课件
性质
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化学性质上存 在差异,反应物通常具有不稳定 、活跃的特性,而生成物则具有 相对稳定、不活跃的特性。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关系
转化关系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经过一系列的 化学键断裂和重组,最终转化为生成 物。这个过程涉及到能量的变化和物 质的转化。
平衡关系
在某些可逆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 会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反应物和生成 物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不再发生变 化。
绿色化学的发展
总结词
绿色化学的发展有助于减少化学反应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详细描述
绿色化学强调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尽量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通过开发绿色合成路线、 采用无毒或低毒性的原料和溶剂、优化反应条件等手段,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环境负担,并促进可持 续发展。
高效率反应技术的探索
总结词
高效率反应技术可以提高化学反应的速度和产率。
02
反应物变成生成物的原理
化学键理论
化学键理论认为,反应物通过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将物质 转化为生成物。
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 而化学键的形成则释放能量。
在反应过程中,如果吸收的能 量小于释放的能量,则反应能 够自发进行,反之则不能。
能量变化原理
能量变化原理认为, 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 决于能量的变化。
反应物如何尽可能变 成生成物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关系 • 反应物变成生成物的原理 • 提高反应效率的方法 • 实际应用案例 •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01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关系
定义与性质
定义
反应物是指在一个化学反应中, 被破坏或被改变的物质;生成物 是指在一个化学反应中,新生成 的物质。

高一下册化学《反应物如何尽可能的转换成物》教案、教学设计

高一下册化学《反应物如何尽可能的转换成物》教案、教学设计
5.讲解方法: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分组: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
2.讨论主题:围绕影响化学反应转化率的因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主题展开讨论。
2.提高题: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实践题:结合实验操作,设计一些实践性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对化学反应转化率的理解。
4.思考题:设计一些开放性、思考性的题目,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反馈与指导:在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提高解题能力。
高一下册化学《反应物如何尽可能的转换成物》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基本概念,理解反应物如何尽可能地转换成生成物的基本原理。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能力,学会分析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关系,掌握化学计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3.使学生掌握影响化学反应转化率的因素,了解提高转化率的方法和策略,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是实验探究过程中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是团队合作中沟通、协调、共同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难点是引导学生形成环保意识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7.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化学高一下《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

化学高一下《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在一定温度下,某密闭容器内发生的可逆反 应A(气)+3B(气) 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 是( E ) A、各组分百分含量不变,反应停止 B、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相等 C、反应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变化 D、反应容器内A、B、C三种物质共存 E、反应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化学高一下册-6.2.1 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 课件

化学高一下册-6.2.1 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  课件

(2)各种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物质的 量、质量分数、质量,体积分数等)保持不 变。
2SO2 (g) + O2 (g)
➢C(SO2):C(O2)=2:1 ➢二氧化硫的浓度不变 ➢氧气的质量不变 ➢氧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2SO3 (g)
• H2(g)+ I2(g) 是
2HI(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
(2)各种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物质的量、 质量分数、质量,体积分数等)保持不变。
(1)等速标志,即v(正) = v(逆);
以N2+3H2 2NH3 反应为例,单位时间内:
①若有1mol N2消耗,则有1mol N2 生成 ②若有1mol N2消耗,则有 H2—— ③若有1mol N2消耗,则有 NH3 ____ ④若有1mol N≡N键断裂,则有 N-H键____ ⑤生成1mol NH3,同时消耗了 0.5mol N2 ⑥生成1mol NH3,同时生成了 0.5mol N2 ⑦ v(N2) : v(H2)=1:3 ⑧ v(N2) : v(NH3)=1:2 ⑨ v正(N2) : v逆(H2)=1:3
…..
林宥嘉《拥有》:快乐时你不必分心想起我,难过时一定记得联络我。让我分享你的苦,带走你的优愁,我只求这样把你拥有。 不要忘记:“一份耕耘乃至九份耕耘,你得到的收获依然是零,惟有十分的耕耘,你才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 当你被压力压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候,记住,碳正是因为压力而变成闪耀的钻石。 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 ,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能转变你的心情。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只要能收获甜蜜,荆棘丛中也会有蜜蜂忙碌的身影。 不要害怕做错什么,即使错了,也不必懊恼,人生就是对对错错,何况有许多事,回头看来,对错已经无所谓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提示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之谜第二节反应物如何尽可能的转化为生成物一、知识梳理2NH3,怎样才能使N2、H2尽工业上合成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2 + 3H2高温、高压催化剂可能多地转变成生成物?(一)可逆反应中的化学平衡1、可逆反应当一个化学反应发生后,它的生成物在同一条件下又能重新生成原来的反应物,这种化学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注意】可逆反应的特点是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常用符号“”表示。

2、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的建立①如果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装入密闭容器,其反应情况如下:a.反应开始时:v(正)最大,v(逆)为零。

b.反应进行时:反应物浓度减小→v(正)逐渐变小。

生成物由无到有逐渐增多→v(逆)从零开始逐渐增大。

c .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 = v(逆),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以上过程可用下图表示:②如果把某一可逆反应的生成物装入密闭容器,其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如图所示:(2)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如果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任何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反应速率相等。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含量不变,这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混合物(简称反应混合物)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3)化学平衡的特征① 逆: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② 动:是指动态平衡,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没有停止③ 等: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但不等于零④ 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一个定值⑤ 变:外界条件改变、原平衡破坏,建立新的平衡(4)化学平衡的实质:v(正) = v(逆)。

(5)平衡的标志: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例1】下列反应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 )(A) NH 4Cl 受热分解,在试管口又生成NH 4Cl(B) 2H 2 +O 2−−−→点燃2H 2O ,2H 2O −−−→电解2H 2↑+O 2↑ (C)2HI ∆−−→H 2 + I 2,H 2 + l 2 ∆−−→2HI (D)工业上用SO 2制SO 3的反应【分析】A、B两项中的两反应条件不同,不属于可逆反应;c项中的反应可表示为2HI∆H2 + I2;D项中的反应为2SO2 + O2∆催化剂2SO3。

【答案】CD【例2】下列各组数据能反映可逆反应2A B+3C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分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特征之一是v正=v逆,而A中的v正(C)和v正(B)都是正反应速率;B中只有当其比例v正(B) : v逆(C) = 1 : 3时,才真正代表v正=v逆,所以C正确;而D与A同理。

【答案】C【例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A)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B)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D)A、B、C的分子数比为1:3:2【分析】选项A中C生成的速率是正反应速率,C分解的速率是逆反应速率,两者相等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选项B中生成A与生成B均为逆反应速率,没有表达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选项C恰恰表示了达到化学平衡时的情况:各组成成分的浓度不再变化;选项D假设开始投入2 mol A、6mol B进行反应,当有1mol A和3 mol B反应生成了2 mol C时,A、B、C的分子数比为1:3:2,但并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AC【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1.微观标志:v正(H2) = v逆(H2) ≠0。

具体表现在:(1)同一种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

(2)化学方程式同一边的不同物质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3)化学方程式两边的不同物质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2.宏观标志: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

具体表现在:(1)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2)各气体组成的体积分数不随肘间的改变而改变。

(3)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子个数之比保持不变。

二、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有两个主要的特征:一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二是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

这两个特征就是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核心性依据。

可逆反应具备这两个特征之一,它就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可逆反应不具备这两个特征中的任何一个,它就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直接判断法(1)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2)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2.间接判断法(1)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2)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3)各气体的分压、各气体的体积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3.特例判断法对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分子总数不相等的可逆反应来说,混合气体的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平均摩尔质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则可以判断达到平衡状态。

而对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分子总数相等的可逆反应,则不能以此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三、对于判断某一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总结【例4】下列方法中可以证明2 HI(g)H2(g) + I2(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③c(HI) = c(I2)④反应速率v(H2) = v(I2) = 1/2·v(HI)⑤c(HI) : c(H2) : c(I2) = 2 : 1 : 1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1.【分析】①表示不同方向的反应但不能证明v正=v逆,不正确。

②表示v正和v逆,正确。

③c(HI) = c(I2)不能说明已达到平衡。

④速率之比不能说明已达平衡。

⑤平衡状态时浓度不是固定比。

⑥生成物浓度不变,说明已达平衡。

⑦此反应中,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温度、体积一定时,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已达平衡。

⑧此反应中,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

质量一定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不能说明已达平衡。

⑨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故浓度不变,证明已达平衡。

⑩此反应中.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温度和压强一定时,体积不变,故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已达平衡。

【答案】②⑥⑨【例5】可逆反应N2(g)+3H2(g)2NH3(g)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A) 3v正(N2) = v逆(H2) (B) v正(N2) =v逆(NH3)(C)2v正(H2) = 3v逆(NH3) (D) v正(N2) = 3v逆(H2)12.【错解】A或B或D【错解分析】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v正=v逆是针对同一物质而言,即各物质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A项指的均是正反应速率,无法体现v逆的情况,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B项,2v正(N2) = v正(NH3),而题中v逆(NH3) = v正(N2),可知v正(NH3)≠v逆(NH3),不是平衡状态。

C项,v正(NH3) = 2/3·v正(H2),而题中v逆(NH3) = 2/3·v正(H2),可知v正(NH3)= v逆(NH3),是平衡状态。

D项,v正(NH3) = 1/3·v正(H2),而题中v正(N2) = 3v逆(H2),可知v正(H2)≠v逆(H2),不是平衡状态。

【正解】C【例6】在一定条件下,对反应P(g)+Q(g) R(g)+2S(g),下列说法可以说明其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反应容器中,P、Q、R、S四者共存(B)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C)反应容器内,气体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D)S的生成速率是R的生成速率的2倍1.C(二)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状态是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平衡,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后,平衡状态也将被破坏。

平衡发生移动的原因是外界条件的改变,使得正、逆反应速率发生变化,因而,v(正)≠v(逆)是化学平衡移动的根本原因,而平衡移动的结果是平衡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浓度、各组分的组成发生了变化,移动过程可表示如下:2.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因素(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操作:现象:加入少量1 mol/L FeCl3溶液的试管和加入少量1 mol/L,KSCN溶液的试管中溶液颜色都比原来深。

原理:FeCl3与KSCN反应生成红色的Fe(SCN)3和KCl :FeCl3 + 3KSCN Fe(SCN)3 + 3KCl。

结论:增大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瞬间,v(正)增大,v(逆)不变,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规律: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操作:现象:烧瓶中的气体颜色在热水中比常温时深,在冷水中比常温时浅。

原理:2NO 2(g)N 2O 4 (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红棕色) (无色)结论:升高温度,NO 2浓度变大,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即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NO 2浓度变小,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即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的方向移动。

3.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注意】(1)对勒夏特列原理中“减弱这种改变”的正确理解应当是:从定性角度看,升高温度时,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增加反应物时,平衡向反应物减少的方向移动;增大压强时,平衡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从定量角度看,平衡移动的结果只能适当降低条件改变的变化,而不能完全抵消外界条件变化的能量。

例如:压强由2. 02×105 Pa 增加到4.04×105 Pa ,平衡移动后,压强为2.02×105 Pa 至4.04×105 Pa 之间。

(2)勒夏特列原理又称平衡移动原理,它不仅适用于化学平衡的体系,也适用于溶解平衡等动态平衡体系。

【例1】对于下列各平衡体系,改变条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C+CO 2200℃2CO -Q(加入C)(B)N 2+3H 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 3+Q (用铁作催化剂) (C)CO+H 2O 500℃CO 2+H 2-Q(加压)(D)2SO 2+O 2 催化剂2SO 3+Q(升高温度)2.D 【例2】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H 2(g)+I 2(g)2HI(g) (B)3H 2(g)+N 2(g)2NH 3(g) (C)2SO(g)+O 2(g)2SO 3(g) (D)C(s)+CO 2(g)2CO(g)3.A 分析:压强变化平衡不发生移动主要考虑两种情况:一是没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二是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不发生变化的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