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基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析

合集下载

[论文]SPSS基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析

[论文]SPSS基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析

[论文]SPSS基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析SPSS基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各省市的经济背景、社会背景和环境背景等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从而导致了生活消费水平也参差不齐。

为了客观的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和生活现状,本文运用spss软件中的各种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

[关键字]:消费支出频数分析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聚类分析恩格尔系数[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迅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过程中,消费不仅可以满足人的多方面的欲求,而且,也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它所表现出的历史规定性,可以折射出不同社会阶段中消费关系的本质特征。

我国人口众多,而且一半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逐渐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加强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改善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而且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

2010年2季度农村居民家庭个人现金收入统计(分地区)一、数据的与处理在数据文件建立好后,通常还需要对待分析的数据进行必要的预加工处理,这是数据分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环节。

首先,为了便于数据的浏览,快捷的找到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同时,快捷的发现数据的异常值,先将数据按照降序重新进行排列;其次,为了粗略的把握数据的分布,实现数据的离散化处理和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和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利用spss软件中的分组功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组。

由于变量值较多,分组适应采用组据分组的方式,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组数: k=1+ln(n)/ln2=1+ln31/ln2=62、确定组距: 组距=(最大值-最小值)/组数=(8844.88-1913.71)/6=1155.20\二、基本统计分析—频数分析利用spss先前已经对数据做好的分组,通过频数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分组后的消费支出合计取值的状况,进而准确的把握数据的分布特征。

多元统计分析案例分析(2)

多元统计分析案例分析(2)

一、对我国30 个省市自治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作聚类分析1、指标选择及数据:为了全面分析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主要考虑从收入、消费、就业等几个方面对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发展考察。

因此选取以下指标:农村产品价格指数、农村住宅投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耕地面积及农村就业人数。

现从2022年的调查资料中抽取30个样本,指标数据如下: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合计〔元〕9254.84936.73844.93663.94460.84489.54147.44391.2 10210.56542.98928.94013.35498.33911.64807.23682.24090.84310.45515.63455.3农村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万人〕153.98.080.951.718.499.521.242.8258.4569.8398.3105.9113.1173.2273.6137.766.4104.5124.489.0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132621007559584736553069086237621113978911811303528574275789699055245832562278904543农产品价格指数〔上年=100〕98.27 103.0399.70 100.4399.83 102.90 103.7798.07 102.2399.92 100.2599.0898.0496.81 101.2399.0796.3090.6194.9589.25耕地面积2022〔万公顷〕231.7441.16317.34055.87147.24085.35534.611830.1244.04763.81920.95730.21330.12827.17515.37926.44664.13789.42830.74217.5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元〕1288678143867450044865739466345361360981969878444768794397573340614758451358803561农村住宅投资〔亿元〕93.0448.31441.75168.7133.17162.0571.65126.452.12284.55513.75412.48176.35236.53566.90729.47210.06298.41337.44248.80地区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2022?.2、将数据发展标准化变换: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合计〔元〕2.53 0.15 -0.46 -0.56 -0.12 -0.10 -0.29 -0.153.06 1.04 2.35 -0.36 0.46 -0.42 0.08 -0.55 -0.32 -0.20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2.37 1.30 -0.07 -0.48 -0.21 0.25 0.02 0.01 2.60 0.98 1.71 -0.30 0.42 -0.13 0.27 -0.22 -0.11 -0.18农产品价格指数〔上年=100〕0.09 1.33 0.47 0.65 0.50 1.30 1.52 0.04 1.12 0.52 0.61 0.30 0.04 -0.28 0.86 0.30 -0.42 -1.89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元〕2.82 0.92 -0.56 -0.33 -0.33 0.14 -0.26 -0.313.09 1.06 1.69 -0.35 0.57 -0.36 0.14 -0.49 -0.23 -0.32 农村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万人〕 0.37 -0.78 -0.21 -0.44-0.70 -0.06 -0.68 -0.51 1.20 3.66 2.31 -0.01 0.05 0.52 1.32 0.24 -0.32 -0.02农村住宅投资〔亿元〕-0.67 -0.91 1.24 -0.25 -0.99 -0.29 -0.78 -0.48 -1.16 0.38 1.64 1.08 -0.21 0.12 1.93 2.82 -0.03 0.46耕地面积 2022 〔万公顷〕-1.36 -1.29 0.84 0.02 1.15 0.03 0.56 2.84 -1.36 0.28 -0.75 0.63 -0.97 -0.42 1.28 1.43 0.24 -0.07地区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XX 101.91 26.22 3846 3446.2 5275 727.5 5.3 XX 88.99 80.12 3652 3624.6 5277 2235.9 36.7675 XX 96.94 456.10 4748 3897.5 5087 5947.4 140.3 XX 96.11 137.22 2926 2852.5 3472 4485.3 25.4 XX 96.50 158.97 3603 3398.3 3952 6072.1 41.3XX 95.83 151.79 3683 3793.8 4105 4050.3 1.7 XX 100.22 97.33 2975 2942.0 3425 4658.8 22.0 XX 94.61 63.63 3684 3863 542.7 10.5 11.4 XX 99.39 29.51 3894 4675 1107.1 43.6 16.7 XX 92.87 79.35 3590 3457.9 4643 4124.6 18.73、用K-均值聚类法对样本发展分类如下:聚类成员案例号地区聚类距离1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12343233121324333421069.193060.35920.651506.42577.122453.891487.955006.412094.382853.423015.141204.491612.461880.402088.551282.272230.152053.351119.98XX -0.77 0.67 0.19 0.47 0.57 -0.42 0.14 XX -2.24 0.19 -0.68 -0.67 -0.54 0.08 -0.14 XX 1.04 -1.03 -0.57 -0.68 -0.30 -1.18 -0.81 XX -2.31 -0.74 -0.64 -0.58 -0.30 -0.64 -0.56 XX -0.25 1.32 -0.23 -0.43 -0.36 0.71 0.26 XX -0.46 -0.42 -0.92 -1.00 -0.90 0.18 -0.65 XX -0.36 -0.31 -0.66 -0.70 -0.74 0.75 -0.52 XX -0.54 -0.34 -0.63 -0.48 -0.69 0.02 -0.83 XX 0.60 -0.64 -0.90 -0.96 -0.92 0.24 -0.67 XX -0.85 -0.83 -0.63 -0.45 -1.88 -1.44 -0.76 XX 0.39 -1.01 -0.55 0.00 -1.69 -1.43 -0.71 XX -1.30 -0.74 -0.67 -0.67 -0.51 0.05 -0.70分四类的情况下,最终分类结果如下:第一类:、XX、XX。

SPSS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SPSS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第15章SPSS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在经济分析‎中,要考虑经济‎现象的影响‎因素,通常需要从‎全面的角度‎考虑很多经‎济变量和指‎标,有时还需要‎构造变量体‎系,如何在这许‎多经济变量‎中抓住经济‎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简化变量结‎构,变复杂为简‎单,同时保证结‎论的科学性‎,是经济分析‎中的一大挑‎战。

同时,经济变量和‎指标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即信息重叠‎,有时甚至是‎高度的相关‎性,在建立经济‎模型时,都必须要谨‎慎处理这种‎相关性,否则变量相‎关很可能导‎致错误的分‎析结论,如何排除变‎量相关性,得到合理的‎经济模型,是经济分析‎中另外一大‎挑战。

当然经济分‎析中还有其‎他的问题,例如变量的‎分布,变量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等,此处就不再‎赘述了。

在经济分析‎中,因为要同时‎解决降维和‎消除相关性‎的问题,因此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有很多‎应用。

当然,因子分析有‎时是作为一‎个中间过程‎,其结果(因子得分)再应用于其‎他统计分析‎模型,最终得到分‎析结果。

除了因子分‎析以外,SPSS还‎有许多应用‎,本章只是举‎出了3个案‎例用以说明‎在经济分析‎中应用SP‎S S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个案例‎应用SPS ‎S的因子分‎析提取变量‎信息,在进行样本‎聚类,接着对每一‎分类拟合回‎归模型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二、三个例子都‎是首先运用‎因子分析,然后针对因‎子得分进行‎综合评价;相对而言第‎二个例子简‎单一些,而第三个案‎例由于进行‎了两层的因‎子分析,因此更复杂‎,结果更丰富‎。

这里需要专‎门讲讲综合‎评价,因为其在经‎济分析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综合评价法‎是运用多个‎指标对多个‎参评单位进‎行评价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来进行‎评价。

不同国家经‎济实力、不同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小康生活水‎平达标进程‎、企业经济效‎益评价等都‎可以使用综‎合评价。

聚类分析在我国各地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应用

聚类分析在我国各地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应用

聚类分析在我国各地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应用[摘要]本文旨在通过spss软件中的聚类分析对我国2010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进行分析,首先对数据进行指标选取,然后用软件进行标准化处理,聚类分析中分别选择了3类4类5类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分类结果得出结论把中国31个省市分为四类,并对一些地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聚类分析;指标选取;标准化中图分类号:f3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2-0138-01一、引言通过对人们消费支出的分类来定义人们生活水平的高低,通常把食物、衣着、住房、家庭设备等参数作为分类指标。

聚类分析是一种根据样本或指标进行分类的多元统计方法。

它将性质相近的个体归为一类,使得同一类中的个体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不同类之间的个体具有高度的异质性。

将该方法应用于各地农村人们生活水平的分类中,可以综合考虑多种分类指标,合理确定各地人们生活水平的不同,可以使人们和社会更多的关注那些生活水平较低的地区。

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使用spss统计软件将2010年全国各地区农村生活水平按照不同方面消费支出的指标进行了分类。

以期能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找出一定的消费规律性,由此得出一些结论[1]。

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系统收录了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10年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多个重要历史年份和近年全国主要统计数据,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

(二)指标体系的选取由于反映一个地区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消费支出指标很多,而分析时只能考虑有限个指标对主要食品消费量,因此所选的指标不仅要有普遍性,可比较性,而且能比较显著的反映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水平高低的情况,基于上面考虑,又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选取了以下8个指标,分别是食物(x1),衣着(x2),居住(x3),家庭设备与服务(x4),交通和通讯(x5),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x6),医疗保健(x7),其他商品及服务(x8)。

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的统计分析SPSS课程设计

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的统计分析SPSS课程设计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课程设计课程名称:SPSS统计分析设计题目:用SPSS软件对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的统计进行分析姓名:薛存莲学号: 10080065系别:经济与管理系专业班级: 10信管2班开始日期: 2012 年 5 月 20 日完成日期 2012 年 6 月 20 日指导教师:赵飞燕成绩评定等级(分数)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的统计【摘要】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及基础理论,通过建立回归模型的基本过程和借助于SPSS及SAS统计软件,建立我国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全国人均消费支出的初步模型与优化模型。

分析农民人均纯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的关系,从中寻求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并量化其影响程度。

结果表明:收入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不同收入来源对消费水平影响不同,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其影响较小但较为稳定,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影响较大但不稳定,高收入阶层收入的增加对消费影响较小,中低收入阶层收入的增加对消费影响较大,但收入较低和最低阶层消费则有其特殊性。

对此,应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重点提高中低收入阶层农民收入,不断开拓农村新的消费热点,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农村居民纯收入按照农村住户人口平均的纯收入水平。

它反映的是全国或一个地区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一个年度核算指标。

农村居民纯收入是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有关费用性支出后的收入总和。

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近年来,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呈逐年提高、增长速度加快的趋势,但与城镇居民相比,消费和收入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应当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程度等角度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关键词:人均收入与消费,一元回归的分析,相关性分析目录第一章问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3)第二章研究的相关理论 (3)第三章数据及分析 (4)3.1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统计图的绘制 (5)3.3均值比较 (6)第四章相关性分析 (7)第五章一元回归的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7 第六章时间序列的曲线估计. . . . . . . . . . . . . . . . . 10 第七章总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一、问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是衡量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居民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

SPSS基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析

SPSS基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析

农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摘要: SPSS在经济、管理、医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国民经济问题中,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关键,通过运用SPSS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民的收入及消费支出进行了各种分析, 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等。

关键词:农民; 生活收入; 消费支出; 线性回归分析Rural per capital income and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analysis of lifeAbstract: in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medicine and psychology resear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national economy problems, increase the farmers income is the key to our efforts 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 through the use of SPSS analysis on China's farmers income and consumer spending for a variety of analysi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in the structure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consumption behavior.Key words: farmers;living income;consumption expenditure;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前言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国家连续出台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措施和实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全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强劲增长,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结构不合理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广东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异———基于非参数统计方法

广东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异———基于非参数统计方法

区域经济Һ㊀广东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异基于非参数统计方法罗润珠摘㊀要:文章选取广东省2005~2019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数据来进行实证分析ꎮ通过SPSS软件采用非参数统计的方法来分析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及消费水平存在的差异㊁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变化趋势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ꎮ结果发现:广东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差异均存在显著性ꎻ且城乡居民的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均为线性正相关关系ꎮ因此ꎬ为了缩小广东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ꎬ促进经济增长ꎬ提出一些对策建议ꎮ关键词:非参数统计ꎻ城乡居民收入ꎻ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一㊁引言广东省作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ꎬ其经济迅速发展ꎬ因而人们的收入大幅度提高ꎬ同时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ꎮ根据广东统计年鉴的数据可知ꎬ从2005年到2019年ꎬ广东省的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增长2605.73元ꎻ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平均每年增加1774.22元ꎮ可见ꎬ随着经济的发展ꎬ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ꎮ而从2005年到2019年ꎬ广东省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008.83元ꎻ农村居民的人居消费额平均每年增长808.57元ꎮ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均明显低于城镇居民ꎮ截至2019年ꎬ我国农村人口还占总人口的39%ꎬ以及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趋势ꎬ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关联研究也成为广大学者和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课题ꎮ因此研究城乡居民的收入消费差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ꎮ因此ꎬ文章拟在借鉴前人的理论基础和非参数统计的方法上对广东省城乡收入和消费的差异进行探讨ꎮ二㊁实证分析文章选取广东省2005~2019年共15年的数据ꎬ其数据来源于广东统计年鉴并经过比例换算(见表1)ꎬ且选取的四个指标分别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ꎮ运过SPSS软件采用非参数方法分析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及消费水平存在的差异㊁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变化趋势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ꎬ以缩小城乡收入消费差距ꎬ促进经济增长ꎮ表1㊀广东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支出数据年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054690.493707.7314769.9411809.8720065079.783885.9716015.5812432.2220075624.044202.3217699.3014336.8720086399.774872.9619732.8615527.97续表年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096906.935019.8121574.7216857.5120107890.255515.5823897.8018489.5320119371.736725.5526897.4820251.82201210542.847458.5630226.7122396.35201311670.928346.1333098.2524143.27201412908.049381.0536010.8926364.45201514082.6710375.4438927.7828658.15201615293.7811599.7442197.7131953.84201716624.3412330.5345868.9133711.30201818086.6314396.5949636.7334522.21201919822.9515836.2553855.8538423.22㊀㊀(一)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的Wilcoxn秩和检验首先对广东省2005~2019年的城乡居民收入和城乡居民消费分别进行中位数差异分析ꎬ分别比较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平均收入以及平均消费是否存在差异ꎮ即分别作出两样本的箱线图ꎬ从而可以通过图检验分别比较两样本中位数是否存在差异ꎮ从图1可以看出两样本的中位数不相同ꎬ很明显城镇居民收入的中位数高于农村居民收入的中位数ꎮ从图2可以看出镇居民消费的中位数高于农村居民消费的中位数ꎮ图1㊀广东省城乡居民收入的箱线图53图2㊀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的箱线图然后根据以上问题对城乡居民收入和城乡居民消费分别做出如下假设检验问题:H0:MX=MYꎬ城乡居民收入不存在差异H1:MX>MYꎬ城镇居民收入高于农村居民收入H0:MX1=MY1ꎬ城乡居民消费不显著差异H1:MX1>MY1ꎬ城镇居民消费高于农村居民消费表2是城镇居民收入(X)数据和农村居民收入(Y)数据分别在它们在混合样本中的秩ꎬ求其秩和W分别为335和130ꎮ由此可得两样本的秩和存在明显差异ꎬ拒绝原假设即城镇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不存在显著差异ꎮ然后在SPSS软件中我们进行非参数检验中的Wilcoxon秩和检验ꎬ得到检验统计量的p值为0.001ꎬ因此ꎬ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ꎬ我们不接受原假设ꎬ即城镇居民收入显著高于农村居民收入ꎮ表3是城镇居民消费(X1)数据和农村居民消费(Y1)数据分别在它们在混合样本中的秩ꎬ求其秩和W分别为337和128ꎮ由此可得两样本数据秩和存在显著性差异ꎬ拒绝原假设即城镇居民消费与农村居民消费不存在显著差异ꎬ接受备择假设即城镇居民消费高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ꎮ然后在SPSS软件中我们进行非参数检验中的Wilcoxon秩和检验ꎬ得到检验统计量的p值为0.001ꎬ因此ꎬ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ꎬ我们不接受原假设ꎬ即城镇居民消费显著高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ꎮ表2㊀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数据在混合样本中的秩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秩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秩4690.49114769.94125079.78216015.58145624.04317699.30166399.77419732.86186906.93521574.72207890.25623897.80219371.73726897.482210542.84830226.712311670.92933098.252412908.041036010.8925续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秩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秩14082.671138927.782615293.781342197.712716624.341545868.912818086.631749636.732919822.951953855.8530表3㊀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数据在混合样本中的秩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秩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秩3707.73111809.87133885.97212432.22154202.32314336.87164872.96415527.97185019.81516857.51205515.58618489.53216725.55720251.82227458.56822396.35238346.13924143.27249381.051026364.452510375.441128658.152611599.741231953.842712330.531433711.32814396.591734522.212915836.251938423.2230㊀㊀(二)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的趋势检验在非参数统计中ꎬ运用Cox-Stuart趋势存在性检验来检验一组数据的变化趋势ꎬ该方法是一种不依赖于趋势结构的快速判断趋势是否存在的方法ꎮ为保证数对同分布且不受局部干扰ꎬCox-Stuart提出最好的拆分点是数列中位于中间位置的数ꎬ在无趋势的原假设下ꎬ检验统计量服从参数为数对个数和发生概率为0.5的二项分布ꎮ因此对此问题做出以下假设检验问题:H0:数据序列无趋势ꎬH1:数据序列有增长趋势表4㊀广东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的Cox-Stuart检验序号农村之间的差额Di=xi-xi+cꎬc=7城镇之间的差额Di=xi-xi+cꎬc=7人均纯收入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1-6980.43-4638.40-18328.31-12333.402-7828.26-5495.08-19995.31-13932.233-8458.63-6173.12-21228.48-14321.284-8894.01-6726.78-22464.85-16425.875-9717.41-7310.72-24294.19-16853.796-10196.38-8881.01-25738.93-16032.687-10451.22-9110.70-26958.37-18171.40㊀㊀由表4可知ꎬ广东省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的前后不同时期的差值都为负ꎬ都存在上升趋势ꎮ同样ꎬ通过计算ꎬ63区域经济Һ㊀知道上述4个检验的统计量都是K=min(S+ꎬS-)=S+=0ꎬ其中S+表示正的Di数目ꎬS-表示负的Di的数目ꎮ在SPSS软件中用回归分析检验ꎬ得到检验的p值为0.0078ꎬ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ꎬ拒绝原假设ꎬ即数据序列有增长趋势ꎮ因此也说明符合经济理论和经济发展规律ꎮ(三)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的相关性分析在非参数统计中ꎬ常用Spearman秩相关性检验来检验对不服从正态分布㊁总体分布未知等情况下来描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ꎮ那么Spearman秩相关性检验的假设检验问题为:H0:X与Y不相关ꎬH1:X与Y是相关的ꎮ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具体分析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与消费的关系的散点图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ꎮ图3㊀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的散点图图4㊀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的散点图从图3和图4可知ꎬ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ꎬ其人均收入与消费都呈现了高度的正相关关系ꎮ为了验证其显著性ꎬ在SPSS软件中进行相关性检验ꎮ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都是1ꎬ再进行单边检验ꎬ由结果可知两者的相关性在0.01都显著ꎬ因此在显著性水平拒绝原假设ꎬ认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之间以及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之间都存在正相关关系ꎮ换句话说随着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ꎬ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也会提高ꎻ随着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ꎬ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也会提高ꎮ三㊁总结文章运用非参数统计的方法对广东省的2005~2019年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水平差异分析后ꎬ则有以下结论:1)城乡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ꎻ2)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均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上升而呈现上升的趋势ꎻ3)广东省城乡的收入与消费均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关系ꎬ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ꎬ消费水平也会随之提高ꎮ根据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可知ꎬ收入是决定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ꎮ因此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城乡居民多年来的收入差距ꎮ因此ꎬ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将会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缩小ꎬ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实质上就是充分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ꎬ即缩小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ꎮ因此ꎬ文章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1)稳定农民农业收入ꎬ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ꎬ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ꎮ2)对农民的扶贫工作要精准到位ꎬ加大帮扶力度ꎮ3)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ꎬ并鼓励社会投资的跟进和参与ꎮ4)全面推动农业生产模式改革ꎬ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营造条件ꎮ5)加速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ꎬ为农民收入的快速增加提供支撑等ꎮ参考文献:[1]刘瀑.河南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异的非参数检验[J].统计与决策ꎬ2017(16):115-117.[2]吴喜之ꎬ赵博娟.非参数统计[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ꎬ2013.[3]夏蓉.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实证分析[J].消费导刊ꎬ2008(5):2.[4]李景海ꎬ王克林.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和多层模型的广东城乡消费差异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ꎬ2013ꎬ28(7):76-81.作者简介:罗润珠ꎬ广东财经大学ꎮ73。

(完整word版)应用统计学 利用spss进行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分析

(完整word版)应用统计学 利用spss进行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分析

关于某市近20年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分析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居民随着年份的增加,消费结构发生的变化,通过收集的数据。

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得出结论,为产业政策的制订和宏观经济的调控提供参考。

引言: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各种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消费在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按1993年国家统计局对生活消费品类别的划分方法,把居民生活消费品分为八个大类,即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

消费结构的变动不仅是经济领域内的重要问题,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合理的消费结构及消费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不仅反映了消费层次和质量的提高,也为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数据的理解及处理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于网络(见附录),其中主要包含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8个指标,这些指标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而相关性如果单独分析这些指标,无法分析居民消费结构的特点,因此采用因子分析法,将这八个指标综合为几个少数因子,通过这些公共因子来反映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

且各数具比较完整,无异常数据因此直接处理。

我们先通过图形来观察各项消费的平均值支出所占居民消费的比重,由图像可以看出食品所占消费比重最大,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及居住次之,其它相差不大而其他商品及服务最小。

图一通过图形二我们可以看到各消费随着年份的增加的变化,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虽然在2002年左右食品消费所占比例发生一定程度的震荡但保持一直下降的趋势。

(2)文教娱乐及服务消费随着年份增加而不断上升。

(3)居住消费支出保持较大幅度的震荡变化上升下降总体趋势不是太明显。

(4)其它消费支出变化趋势较相近,且震荡幅度不大。

图二三因子分析法步骤及结果分析1相关性分析图三先进相关性分析,其步骤是,选择‘分析’菜单中‘相关’的‘双变量’,并将影响因素选入变量列表。

我国居民人均消费结构研究 基于SPSS软件分析

我国居民人均消费结构研究  基于SPSS软件分析

引言
引言
消费结构是指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对各类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支出比例。随着经 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 对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次演示通过利用 SPSS软件,对我国居民人均消费结构的演变进行分析,以揭示其内在规律和特点。
文献综述
结论
结论
本次演示基于SPSS软件分析,揭示了2006年至2016年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结 构的变化趋势。总体来看,消费结构在不断优化,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食 品类支出占比下降、不同地区和收入层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等。政策制定者应这 些问题,进一步优化消费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内容
摘要
我国居民人均消费结构研究 基于SPSS软件分析
01 摘要
03 文献综述
目录
02 引言 04 研究方法
目录
05 结果与讨论
07 参考内容
06 结论
摘要
摘要
本次演示利用SPSS软件,对2006年至2016年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结构的变化 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这一时期内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 不同商品和服务消费项目的增长趋势。本次演示旨在揭示消费结构变化对人们生 活的影响,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文献综述
已有研究表明,我国居民人均消费结构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早期 研究主要采用定性描述和简单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收入水平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随着数据的丰富和研究方法的改进,学者们开始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模型拟合等 方法,对消费结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然而,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国家或地区层面, 针对我国居民人均消费结构的变化研究尚不充分。
结果与讨论

农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SPSS统计分析

农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SPSS统计分析

农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论文摘要: spss在经济、管理、医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国民经济问题中,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关键,通过运用SPSS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民的收入及消费支出进行了各种分析, 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等。

关键词:农民生活收入消费支出线性回归分析一、农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今年以来,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大各项惠农政策措施落实力度,多措并举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克服金融危机和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全市农村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农民现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消费水平继续提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至今仍有9亿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群体,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

从农村市场看,中国有近六成人口生活在农村。

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有规模如此巨大的城镇化。

农村居民的收入虽然低于城市居民,但是基数巨大,且农村人口的收入也在稳定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至关重要。

但从总体来看,农民消费水平仍然较低,调查显示有的地区都不及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

而且消费结构不合理,局限于食品类等生存基本需求品,消费在衣着装饰等方面的极少。

而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的收入。

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主要包括食品、衣着、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家庭设备、交通等方面,本文只挑选了四种典型的消费支出作为代表来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

二、数据来源说明1、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于《2008中国统计年鉴》。

2、下表是要进行处理的31个省市的农村居民消费相关的原始数据,数据来源于《2008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分析基于QUAIDS模型的两阶段一致估计

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分析基于QUAIDS模型的两阶段一致估计

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分析基于QUAIDS模型的两阶段一致估计一、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为了深入探究这一变化背后的规律和特点,本文采用QUAIDS模型进行两阶段一致估计,对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

QUAIDS模型(Quadratic Almost Ideal Demand System)作为一种先进的经济学模型,能够基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假设,有效地估计消费者对各类商品的需求响应程度。

我们运用该模型对农村居民家庭的各类消费支出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食品、衣着、耐用品、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消费支出的分析,我们旨在揭示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现状、特点及趋势,进而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还通过对比不同收入水平和地区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探讨了消费结构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本文基于QUAIDS模型的两阶段一致估计方法,对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旨在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 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问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分析基于QUAIDS模型的两阶段一致估计》文章段落生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问题逐渐凸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逐渐增强,其消费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与此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消费结构单消费层次不高、消费环境不完善等,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也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消费结构作为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

通过分析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可以深入了解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消费偏好和消费水平,为制定针对性的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SPSS在居民消费水平分析的应用

SPSS在居民消费水平分析的应用

SPSS在居民消费水平分析的应用摘要消费是国内生产总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关键指标;金融危机过后,随着国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刺激经济,经济逐渐恢复,但是物价上涨快速,人民生活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正确地分析消费水平,有利于国家政策的制定和生活消费品的提供,也有利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本次研究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中国改革开放后历年的消费水平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收入水平与消费支出间的关系,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情况进行比较,并采用K-均值聚类法按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各四项指标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聚类分析,研究不同地区间的消费水平差异。

关键词消费水平SPSS K-均值聚类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一、前言(一)SPSS介绍SPSS原意是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中文译为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

但是随着SPSS产品服务领域的扩大和服务深度的增加,SPSS公司已于2000年正式将英文全称更改为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 ,中文叫做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

SPSS是世界上最早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它最早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三位学生于1968年开发的,至今已有40余年历史,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专业统计软件之一。

SPSS Statistics 是一个组合式软件包,它集数据整理、分析功能于一身。

它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表分析、输出管理等等。

正是由于该软件强大的功能,能直接读取Excel和DBF数据文件,且界面清晰、直观、易学易用,只要掌握一定的Windows 操作技能,对统计分析原理有基本的了解,就可以使用该软件为特定的科研工作和生产服务。

(二)消费概述1.消费的相关概念与现状消费是指消费者购买的物品和劳务。

它包括食物、衣服、火车票以及度假等。

它是GDP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世界的大多数国家中,消费是GDP最大的组成部分。

SPSS统计分析案例(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趋势的统计分析)[1]

SPSS统计分析案例(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趋势的统计分析)[1]

SPSS统计分析案例专业:经济学姓名:000 学号:00000000一、我国城镇居民现状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国家连续出台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措施和实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全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强劲增长,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结构不合理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本文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总结出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

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横向分析第一,食品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恩格尔定律的表述一致。

但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恩格尔系数相差太过悬殊,城镇最低收入户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而最高收入户的生活水平按照恩格尔系数的评价标准早已达到了富裕型,甚至接近最富裕型。

第二,衣着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缓慢上升,到高收入户又有所下降,但各收入组支出比重相差不大。

衣着支出比重没有更多的递增且最高收入户的支出比重有所下降,这些都符合恩格尔定律关于衣着消费的引申。

随着收入的增加,衣着支出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

事实上,在当前的价格水平和服装业的发展水平下,城镇居民的穿着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且居民对衣着的需求也不是无限膨胀的,即使收入水平继续提高,也不需要将更大的比例用于购买服饰用品了。

第三,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和杂项商品与服务的支出比重呈逐组上升趋势,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随收入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和改善。

第四,医疗保健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提高呈现一种两端高、中间低的走势。

这是因为医疗保健支出作为生活必须支出,不论居民生活水平高低,都要将一定比例的收入用于维持自身健康,而且由于医疗制度改革,加重了个人负担的同时,也减小了旧制度可能造成的不同行业、不同体制下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差别,因而不同收入等级的居民在医疗保健支出比重上差别不大。

第五,居住支出比重基本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我国居民消费能级不断提升,住宅商品正在越来越成为城镇居民关注的热点是相吻合的,同时与恩格尔定律的引申也是一致的。

利用SPSS进行相关分析

利用SPSS进行相关分析
个变量的取值来估计另一个变量的取值,这就是回归分析。 绘制散点图和计算相关系数是相关分析最常用的工具,它
们的相互结合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分析效果。
多元统计分析
二、绘制散点图
2.1 散点图的特点 散点图:是将数据以点的形式画在直角坐标系上,通过观
察散点图能够直观的发现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及它们的强弱程度和 方向。
多元统计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
三、 计算相关系数
3.1 相关系数的特点 利用相关系数进行变量间线性关系的分析通常需要完成以下
两个步骤:
1.计算样本相关系数r
①相关系数r的取值在-1~+1之间 ②r>0表示两变量存在正的线性相关关系;r<0表示两变量 存在负的线性相关关系 ③r=1表示两变量存在完全正相关;r=-1表示两变量存在 完全负相关;r=0表示两变量不相关 ④|r|>0.8表示两变量有较强的线性关系; |r|<0.3表示两变 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较弱
完全正相关 y
x
r=0.7~0.8
正相关
y
x
r=0
无相关 y
r=-1
x
完全负相关
r=-0.7 ~ -0.8 x
负相关
r=0
x
无相关
多元统计分析
2.2 散点图应用举例 例8-3为了分析影响生猪养殖的原因,我们选取以下代表生猪生 产的主要指标:Y1肉猪出栏头数(万头)、Y2生猪年底存栏头 数(万头)、Y3猪肉产量(万吨)、Y4出口活猪数量(万头)。 对生猪生产有影响的指标有:X1猪(毛重)生产价格指数 (1977年为100)、X2粮食产量(万吨)、X3粮食零售价格指 数(1977=100)、X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X5乡村总人口 数(万人)、X6全国人均猪肉消费量(斤)。

SPSS论文-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分析

SPSS论文-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分析

SPSS论文题目: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分析摘要: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本文运用SPSS软件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差异主要是由两方面引起的,首先是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消费水平存着较大差异;其次是由地区气候因素引起的消费倾向,我国南北地区明显有别。

关键字:SPSS,消费支出,分析数据: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各地区城镇间的消费性支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且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差异呈现加速扩大的态势。

如何客观、准确、有效地分析这些差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消费性支出的指标有许多,如果直接从诸多指标来分析各地区的差异,那未分析的结果很可能将是繁杂和不得要领的,很难给出直观有效的结论。

如果仅用消费性总支出这个指标,则显得太粗糙,丢失的有用信息太多,不能较充分地反映各地区的消费差异。

那么,如何能使得所作的分析研究即不繁杂又不损失太多的信息呢?这正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居民消费支出:是指城乡居民个人和家庭用于生活消费以及集体用于个人消费的全部支出。

包括购买商品支出以及享受文化服务和生活服务等非商品支出。

对于农村居民来说,还包括用于生活消费的自给性产品支出。

集体用于个人的消费指集体向个人提供的物品和劳务的支出;不包括各种非消费性的支出。

其形式是通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支出指标来综合反映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

消费支出特点明显:食品价格上涨使恩格尔系数有所回升;居住支出快速增长;家庭设备消费较快增长;汽车消费热点突出;义务教育负担减轻;衣着和医疗保健支出低速增长。

Descriptive Statistics此表描述了所统计的数据。

Statistics上述数据为用SPSS软件所作出的均值、方差、标准、峰度、偏度差等等数据,还有运用SPSS软件的回归分析、单一样本T检验所得到的数据和曲线图。

Spss统计应用实务-问卷分析与应用统计

Spss统计应用实务-问卷分析与应用统计
分组方法
单变量值分组
组距分组
等距分组
异距分组
统计基本原理与常用统计方法 1.2不同数据类型整理与展示方法
分组方法
单变量值分组
组距分组
等距分组
异距分组
统计基本原理与常用统计方法 1.2不同数据类型整理与展示方法
组距分组
确定组数:组数的确定应以能够显示数据的分布特征和规律为目的。
确定组距:组距(Class Width)是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差,可根据全部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所分 的组数来确定,即
主要内容
统计基本原理与常用统计方法 统计基本思想及基本概念 统计数据整理与显示方法 统计描述 统计推断-参数估计假设检验 多变量关系研究-相关与回归,单(双)因素方差分析 常用的统计模型: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定量研究与统计分析 量化研究的基本概念 量表分析步骤 数据的建立 量表项目分析 量表效度与信度 信度与效度的概念 信度与效度的检验方法
2241
87.0
10989
3363.0
9738
3216.0
4654
1251.3
3308
1102.7
甲乙城城市市 向向上上累累积积
户户数数 (户(户) )
百百分分比比 (%(%) )
2241 113220 212958 227602 330000
87.0.0 4440.0.0 7656.0.0 9807.0.3 110000.0.0
顺序数据
数值型数据
※异众比率 — — — — —
※四分位差 异众比率 — — — —
※方差或标准差 ※离散系数(比较时用) 平均差 极差 四分位差 异众比率
偏态与峰态分布的形状 偏态
左偏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
摘要: SPSS在经济、管理、医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国民经济问题中,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关键,通过运用SPSS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民的收入及消费支出进行了各种分析, 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等。

关键词:农民; 生活收入; 消费支出; 线性回归分析
Rural per capital income and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analysis of life
Abstract: in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medicine and psychology resear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national economy problems, increase the farmers income is the key to our efforts 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 through the use of SPSS analysis on China's farmers income and consumer spending for a variety of analysi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in the structure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consumption behavior.
Key words: farmers;living income;consumption expenditure;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前言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国家连续出台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措施和实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全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强劲增长,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结构不合理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本文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总结出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

一、农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
今年以来,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大各项惠农政策措施落实力度,多措并举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克服金融危机和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全市农村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农民现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消费水平继续提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至今仍有9亿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群体,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

从农村市场看,中国有近六成
人口生活在农村。

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有规模如此巨大的城镇化。

农村居民的收入虽然低于城市居民,但是基数巨大,且农村人口的收入也在稳定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至关重要。

但从总体来看,农民消费水平仍然较低,调查显示有的地区都不及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

而且消费结构不合理,局限于食品类等生存基本需求品,消费在衣着装饰等方面的极少。

而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的收入。

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主要包括食品、衣着、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家庭设备、交通等方面,本文只挑选了四种典型的消费支出作为代表来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

二、数据来源说明
1. 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于《2008中国统计年鉴》。

2. 2010年2季度农村居民家庭个人现金收入统计(分地区)
三、家庭总收入分析
1. 农村家庭总收入单线图,农村家庭总收入逐年增加。

2. 农村家庭现金收入条形图分析,现金收入自一九九零年到现在逐年稳步增加。

3.家庭经营收入快速增长,是农民增收的最主要来源。

工资性收入持续平稳增长。

移性收入有所增长但增速明显减缓。

财产性收入中间期间还有所下降。

4. 分析家庭人口与家庭总收入关系。

下表各民工收入与家庭情况表示的是各民工月收入、家庭情况总表。

其中,家庭总收入一般根据被调查者提供的数据所得。

家庭总收入与家庭总人口关系:总人口与家庭总收入的散点图,从中可以看出家庭总收入大致分布的位置(家庭总人口状况)。

四、农民总支出分析
1. 如条形如所示分析,农民生活消费水平继续提高。

2.全国各地农民2007年消费支出与人均收入折线图分析,消费水平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收入高的地区,普遍消费能力高;收入少的地区,普遍消费能力弱。

因此,要继续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五、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民人均收入状况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农民消费支出方面有很多,通过线性回归模型也可以较为准确的判断今后的农民消费情况。

在现实生活中,所得预测结果不可能与生活完全一致,但是对增进农民收入、改变农民消费结构有很大的意义。

可以看出,我国农民的费结构,基本上还是在食品、医疗等生活必需品上消费较多,而花在衣着装饰上的较少,但比起过去农民在家庭设备上的支出有了明显提高。

而制约农民消费的关键还是农民收入不足。

因此,国家应该调整相应的农业政策,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消费的经济基础,通过增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通过经济增长带动消费的增加。

此外还应培育农村居民正确的消费观念,要加快形成积极的消费观念,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生活质量,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要克服“只知道买价格低、便宜的商品,养儿防身防老”等片面观念。

六、我国居民消费变化的趋势特点
(1)食品消费质量提高,衣着消费支出比重下降。

食品消费水平由过去简单的吃饱吃好,转变为品种更加丰富,营养更加全面。

一方面由于食品供应的日益充足。

另一方面由于在外饮食的增加,粮食消费比重减小,购买量大幅度下降。

衣着是两项基本生存资料之一,衣着消费向时装化、名牌化、个性化发展的倾向更加明显,成衣化倾向成为主流。

从衣着和食品消费比重的下降可以看出城镇居民满足基本生活的支出并没有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这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满足吃、穿为主的生存型消费需求阶段已经结束,逐步向以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阶段过渡。

(2)居民收入迅速增长,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消费结构呈现明显的富裕型特征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的增加是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变化的前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21世纪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

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各项支出全面增加,消费性支出大幅度增长。

今后5—10年以至更长时间,我国经济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是完全可能的,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将大幅度提高。

(3)消费能级不断提高,消费内容日益丰富,住房与轿车消费同时升温,可望提前成为消费热点在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改善的同时,城乡居民的消费能级不断提高。

(4)以教育为龙头的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继续攀升随着人们对知识认知程度的提高和自我完善意识的增强,对教育的投入仍会保持增长。

目前从子女教育在人们储蓄目的位居前列的情况看,对教育及教育产品的投入仍是今后一个时期的消费热点。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应是政府长期坚持和倡导的。

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应做到:
1.进一步强化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力度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2.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做好扶贫开发工作。

3.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居民整体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

4.通过完善税收制度来缩小部分不合理的高低收入阶层差距。

5.对不动产、金融资产收益以及财产的继承与赠与,要通过合理设置税种税率,征收房产税、利息税以及遗产与赠与税等税种来进行调节。

参考文献:
[1] 刘子君,赵维波.Spss for windows 统计分析[M],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4.
[2]陈瑞玲,李东.SPSS措施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相关性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0(05).
[3]李谷成,冯中朝.中国农户消费—收入结构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4(06).
[4]孙颖郑春梅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聚类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8(01).
[5]2008年统计年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