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心得:在创新人才发展,优化人才环境方面的一些思考(最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心得:在创新人才发展,优化人才环境方面的一些思考(最新)纵观纽约、东京、旧金山世界三大湾区,科技创新是湾区经济的重要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湾区中的新军,同样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技术变革参与全球经济竞争,才能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第四个增长极。而科技创新、技术变革,其起点在于人才,人才的高度和强度,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的竞争力,进而影响到城市发展的前途和命运。那么,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X必将面临着巨大的人才竞争局面。如何推动人才发展,打造人才环境,让X成为人才的聚集地,发挥人才对科技进步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我认为必须从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吸引人才的前提。下面是我对这方面的一些思考。

一、创新人才服务,打造人才特区

X在引进人才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是毗邻港澳,同时有大量华侨资源,在国际人才积累上有较好的基础,二是长久的开放历史,让X社会氛围开放更宽松。但是,X与北京、上海、深圳相比,对海内外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上有些偏弱,例如,百度李彦宏、药明康德李革、华大基因汪建等一批高端人才都是通过“留

交会”寻找到合作伙伴或走上创业路国,不过,他们都没有留在X,而是在其城市开花结果。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X应该发挥历史积累优势,更应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要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要从“招商引资”的观念升格为“招才引资”,大力吸引人才,努力打造人才特区。X区向高端人才发送“高端人才卡”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高端人才卡”是在X区工作或生活的高端人才享受便捷、优质服务的一种凭证。拥有该卡可以享受教育医疗、政务服务、公共文化、出入境、餐饮住宿等九大方面多项贴心服务。X区政府这种惠民政策使区内各行各业的高端人才很受鼓舞,为X吸引人才起了积极的示范效应。上海的做法更值得我们借鉴,现在,上海正在住房落户、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方面,制定一系列支持政策,解决人才安居的后顾之忧。X在发放人才绿卡(非X户籍优秀人才申请获得后可在购房、购车、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目前X已累计颁发人才绿卡3300多张)工作方面,应考虑在门槛设置以及办理手续的实际操作中如何使其更加符合人才政策。我们还应简政放权,可以参照香港由中介机构和协会来打理大量的社会行政事务,打破体制内和体制外,招海外人才到政府部门担任公职。可以效仿上海,引进高峰人才实行“量身定制、一人一策”新机制,建立不

受行政级别、事业编制、岗位设置、工资总额限制的“四不原则”,赋予高峰人才用人权、用财权、用物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内部机构设置权,实现“五权下放”。面对人才竞争,X在突破现行体制机制方面要更有创新,才能使X更具人才吸引力。

二、优化营商服务,打造创业环境

人才引进来了,必须有好的创新平台,拓展事业的舞台,让科技人才能够集聚起来发挥智力优势。X各部门应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努力营造适宜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一是针对人才创新创业过程中最容易遇到也是最难解决的“资金”问题,应通过构建多元化科技投资融资体系,加大对人才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二是全面提高办事效率,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再升级,快步迈入“政务服务4.0”智能时代。特别是在项目行政审批方面,通过加强制度供给使项目审批最简,通过推动流程再造使项目审批时间最短,通过提升筹建服务使项目审批成本最低。我们还应主要做好以下服务工作。(一)做好跟踪服务项目团队,了解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动为其提供政策咨询、融资服务,帮助人才搭建团队、转化成果、对接市场。(二)做好政策兑现工作,及时拨付各项扶持资金,为

人才创新创业解决实际问题。(三)做好科技人才评审奖励工作,从精神和物质层面对科技人才进行肯定。我们只有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用事业留人,以环境养人,才能更好地留住人才,发挥高层次人才的磁吸和示范效应。

三、加强人才培育,创建人才智库

作为华南地区的文化、科教中心,X在校大学生数以百万计。在宏观上我们常常觉得人才济济,微观上却总是感觉人才不够用,这是因为我们往往忽视了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即失业。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加深加速地方院校教育综合改革,让学生们今后逐步发展成为科创中心建设的“爱迪生”和“鲁班”。(一)与港澳精英大学强强联手培育一流人才。粤港澳高校有条件、有责任强强联手,面向学术前沿、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开展更多的项目合作,共同为国家和粤港澳地区创新驱动发展贡献力量。粤港澳精英大学之间制度化的合作交流,可以进一步提升区域内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提高合作层次,推动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二)鼓励大学院校与企业合作,鼓励大学教授进入企业工作,鼓励企业技术人员赴大学兼职。这样,有利于促进产学研跨界合作和技术成果转化,将成熟技术推广到公共应用领域。大学教授和

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处理一些实际问题,经常受到这些实际问题的启发而转向新的研究方向,实现人才培养和新技术孵化的双赢。例如日本京滨工业区建立了产学研协作平台,促进大学和企业开展科研合作。日本还将原来隶属于多个省厅的大学和研究所调整为独立法人机构,从而赋予大学和科研单位更大的行政权力。同时,日本把科研的主体放在企业,每年企业研发经费的投入占日本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80%左右。(三)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之机,形成优势互补,港澳地区拥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高等院校、科研能力、良好的教育资源,国际化的贸易与金融人才以及来自北美和西欧国家的顶级科研人才,可弥补X科研水平和培育创新人才不足的短板。X应破除体制障碍,大力推动粤港澳三地高校、科研机构合作进行科研攻关、共同培育创新人才,形成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并为X输送国际化人才。

引进全球先进人才要从政策环境等全方位思考,只有个人、企业和城市发展的目的相一致,方可留住更多海内外高端人才。相比世界其他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一无二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法律体系”的特点,如何破除体制障碍,推进三地开展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实施更高层面的协调发展、形成更

大的发展合力,是事关粤港澳大湾区长远发展的关键。X市委、市政府应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只有把引进高端人才特别是海外高层次人才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来抓,在人才政策的支持上应该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才能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X创业提供广阔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