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萨满文化对鄂温克民族传统服饰的深远影响
浅谈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族的传统装饰纹样
皿麹址CULTURE AND DESI GN血呼反申文化与设计浅谈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族的传统装饰纹样焦倩倩,薛文峰(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摘要: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下,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运用逐渐的被重视起来,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他们每一个部族背后都具有浓浓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现有的对三个民族传统装饰纹样的文章总结少之又少,本文主要是针对三少民族部落里日常生活中的传统装饰纹样进行综述,概括每一个民族装饰纹样的特征和特z,以便用于现在环境设计与运用中。
关键词: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传统装饰纹样中图分类号:TS9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21)07-0087-021鄂温克族“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鄂温克族是一个以勇猛剽悍著称于世的北方民族。
依据鄂温克族的意愿把历史上鄂温克人的三大部落一一雅库特、通古斯、索伦统称为鄂温克族。
以狩猎为生的鄂温克民族最特别的就是驯鹿文化,也是文化中记载驯鹿文化最多的民族。
1.1鄂温克族的纹样特点鄂温克族独特的传统装饰纹样保留的是非常完整的。
鄂温克族传统装饰纹样是其独特部族文明的载体。
对于鄂温克族传统纹样的记载是围绕萨满教文化、驯鹿文化、桦树皮文化所的。
鄂温克族的纹样为纹样、纹样、纹样纹样E1.1.1自然质朴鄂温克族传统装饰纹样大多都来源于生活,例如生活中的用具造型,月艮装饰的装饰纹样带的的鄂温克E鄂温克人对于大是为的,多的纹样是来源于对的拜,日、、、:、是鄂温克人的装饰E1.1.2形象生动装饰纹样中,鄂温克三文化中,样的物,例如,、狼、、,其是鹿,鄂温克人驯鹿,其为的,驯鹿文化则是鄂温克民族的文化,也为大的。
鹿为鄂温克族猎民生活的,生活,驯鹿如猎民的一样,也是鄂温克民不的一部分,是其的E鹿的纹样也是生活中的各个落,鹿的,驯鹿,鹿角纹E1.1.3繁简适中在鄂温克族,无论是萨满教文化传统装饰纹样、驯鹿文化传统装饰纹样还是桦树皮文化的传统装饰纹样,都具有繁简适中的,植物纹中的韵律感,纹中的生动性,几何纹中的简洁,运用在各种器具上,充分的显鄂温克族人的创能力和装饰艺术,超自然的创作手法也基金项目: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年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民间美术》(编号: RC2000000466)作者简介:焦倩倩(1996—),女,汉族,河南商丘,硕士研究生,内蒙古农业大学,环境设计方向;薛文峰(1970—),汉,内蒙古土默川,副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环境设计方向。
浅析《额尔古纳河右岸》所体现的萨满文化
浅析《额尔古纳河右岸》所体现的萨满文化作者:刘佳佳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年第03期摘要:本文首先从鄂温克族人对萨满教的信仰、萨满文化所体现的人性光辉以及鄂温克族人形成于萨满文化土壤中的生命意识这三个方面论述了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所体现的萨满文化元素,最后探讨了深受萨满教影响的迟子建独特的死亡观。
关键词:鄂温克族;萨满文化;生命意识;死亡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3-0000-01在《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长篇小说中,东北作家迟子建以其温情的叙事风格,用第一人称的视角向我们娓娓道来了一个民族百年沧桑的历史。
通过这部富有诗意的小说,作家包含深情地展示了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族人近一个世纪的生存状况。
小说中体现了浓郁的萨满文化,也反映了作家独特的生命意识。
一、萨满文化元素的体现萨满教是一种广泛流传于东北民间的宗教形式,东北人熟称其为“跳大神”。
满、鄂温克、鄂伦春等游牧渔猎民族普遍信奉萨满教。
迟子建生长于东北地区,深受萨满教的影响,这种积淀深厚的精神文化不同程度地展现在她的作品中。
(一)鄂温克族人对萨满教的信仰小说一开篇便提到了萨满教,那时候主人公“我”还是个四五岁的小姑娘,作者通过小孩子的眼睛第一次展示了“萨满”在鄂温克人眼中的神性地位。
“我”目睹了尼都萨满为“发着高烧,不吃不喝”的姐姐列娜跳神寻找“乌麦”(小孩子的灵魂)。
“他从黄昏开始跳,……他倒地的一瞬,列娜坐起来了。
”尼都萨满把列娜从死亡的边缘救了回来,这在“我”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而且这种对萨满的崇拜贯穿了“我”的一生。
萨满教中的萨满是具有神力的,在部族里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并负责本氏族的祭神、治病、祈福等重大事情。
鄂温克族人是相信神灵的,他们对“萨满”的崇拜源于神的崇敬。
他们把神统称为“玛鲁”,并供奉着在萨满居住的“希楞柱”(鄂温克族人的房屋)里,平时如果族人猎到了大型动物,他们在分食之前,一定要先祭神,在玛鲁神享用过后,他们才开始分享,体现了鄂温克族人对神的崇敬。
关于萨满艺术的几点分析
关于萨满艺术的几点分析民族民间艺术作为成熟的文化形态是一个民族固定形成的重要特征之一。
百年来,尤其二十余年来,我们迅速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在以科学和数字技术现代化为背景建立起来的文化形态里,民族民间艺术从最初现实的“实用——审美”价值结构,正在为现代化社会所逐渐替代而退化。
经济形态与文化形态的改变使得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的“原生态”性不得不渐成衰势,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它们终将成为遗产的现实。
今天,方兴未艾的文化遗产技术的保护,能给中国的民族民间美术带来什么?与经济相适应当开发,使“民艺”成为商品而汇入现代的审美价值是否就是民族民间艺术新的生存姿态?诸如此类,都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
黑龙江流域是世界萨满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满、汉、赫哲、鄂伦春、鄂温克、锡伯、朝鲜、达斡尔、蒙古、柯尔克孜等民族后裔,至今还保留着萨满文化的遗俗。
萨满一词出自阿尔泰语系的通古斯语族,意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
古代北方民族都信仰萨满。
他们认为萨满是沟通人和神的中介者,是氏族的智者、部落的首领、祭祀的祭司、祛病的巫师、占卜的卜师等。
萨满文化还蕴含着其先民的原始信仰和原始意识,表现出积极进取、战胜灾难、驱除妖魔、保护人类安宁的愿望。
萨满文化的精神实质,是弘扬氏族至上的集体主义精神,故土观念,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存意识,崇尚勇武的抗衡大自然的不屈战斗精神等等。
“高高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面住着勇敢的鄂伦春……”鄂伦春族世居在这大兴安岭地区所辖呼玛县白银那、塔河县十八站两个鄂伦春族民族乡。
据《魏书》记载,拓拔鲜卑“国有大鲜卑山,是以为号。
”此“大鲜卑山”就是北段顶巅东麓的大兴安岭。
鄂伦春族民族文化是一种世代相传的狩猎生活以及解放后定居半耕半猎的生活更为接近的文化生态形态,是艺术和生产活动的一体化。
千百年来物质与精神的相互交融,创造了实用价值和审美功能并存的民间艺术。
鄂伦春人世世代代就靠着一杆枪、一匹马、一只猎犬,一年四季追逐着獐狍野鹿,狩猎在这茫茫的林海之中。
浅论萨满教对民族服饰颜色和材料的影响
浅论萨满教对民族服饰颜色和材料的影响在中国的民族服饰文化中,服饰最早的功能之一就是借用服饰装扮进行宗教祭祀活动,同时也是对所祭祀的对象表达自己的敬意和崇拜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因此,宗教信仰对服饰文化有着引导和制约的作用。
民族服饰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服饰的灵感常常来源于多神崇拜、图腾崇拜等宗教观念,不同的宗教信仰对各民族的服饰有着不同的影响。
原始宗教萨满教对各民族的服饰产生了广泛影响。
标签:宗教信仰;民族服饰;萨满教;影响一、萨满教是原始宗教的晚期形式萨满教以及萨满法师的服饰装扮,势必会对信奉萨满教各族人民的着装产生影响。
但是各民族由于所处具体地域、风俗习惯以及生活传统的不同,这种影响在服饰中又有着不尽相同的具体表现。
二、萨满信仰对各民族服饰色彩的影响颜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各民族服饰之所以五彩缤纷、绚丽多彩或明显与它族大不相同也多是源于颜色,没有颜色的少数民族服饰也就失去了一大特色。
人类对颜色有着特殊的喜好,对某种颜色的偏爱程度却因民族而异。
对某种颜色的选择除了受一定的审美心理支配外,更多的时候却带着一种神秘的面纱,在西南各族中。
对某种颜色的崇拜更多的是祖先崇拜的另一种形式。
黑色是西南地区大多数民族所喜好的颜色,表现在服饰上则以黑色为主色调。
彝族以黑色为贵。
唐樊绰《蛮书》卷四说四川凉山一带乌蛮“丈夫妇人以黑缯为衣,其长曳地”。
至今,彝族的大部分男子全身多为黑色,女子服饰以黑、蓝、青为底色,上面绣花镶边,女帽也以黑布为底,上绣花或饰以银饰;彝族毕摩其法衣也是黑、青蓝布长衫,头上所戴为竹胎黑毡面的毕摩帽。
壮族妇女一般穿黑色右开襟的滚边衣裤。
头戴黑、蓝布包头:广西与云南交界地区的壮族妇女穿黑色褶裙者居多,而广西南部壮族妇女常穿一种无领、右衽的黑色上衣,头包方块形黑帕,下身穿黑色宽脚裤子。
傈傈族的服饰以黑、蓝色为基调,男子以黑蓝布包头,妇女衣饰以黑蓝为底色。
绣上各色花纹、花边,姑娘出嫁时腰系一条羊毛织成的黑底红纹带子。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萨满文化浅析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萨满文化浅析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下简称《右岸》)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在这部文学作品中,作者以温情的叙事方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鄂温克族近百年的沧桑变化。
透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从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生活风俗、等各个方面解读鄂温克族的文化,在这各种文化之中始终贯穿着一种核心的文化――萨满文化。
在鄂温克族的日常生活中萨满文化无时不在,狩猎、婚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可以深切感受到萨满文化的烙印。
归结起来,《右岸》中的萨满教文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自然的崇拜,对图腾的崇拜以及对灵魂的崇拜。
一、对自然的崇拜萨满教是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一些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作为一种原始宗教它起源于远古人类童年时期,那时的人们生产力极为低下,他们对各种自然现象毫不了解,人们既依赖它,又恐惧它,还要去祈求它,于是产生了远古时期的对大自然的崇拜之情,这种崇拜之情代代相传及至今天人们还在信仰。
“自然是宗教最初的、最原始的对象,这一点是一切宗教、一切民族的历史充分证明了的”。
[1]随着万物有灵论的发展,远古的人们认为自然界的动物植物都是有灵魂的都是神灵,他们主宰着人们的一切,于是风、雨、雷、电、太阳、月亮、山、树木等等都成为了他们崇拜和祈求的对象。
例如,直到近代鄂伦春、鄂温克等族遇到奇异的山峰,悬崖,山洞或者古老的树木等都认为是山神休息的地方,不准大吵大闹,不准出言不敬同时还要叩拜祷告,祈求山神保佑猎民平安和狩猎丰收。
这些是典型的自然崇拜。
作为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的鄂温克族一直以来信仰自然崇拜,“自然崇拜是原始宗教教中产生的时间最早,包括的范围最广,延续的时间最长的一个领域”。
[2]在《右岸》中我们可以看到鄂温克人对自然的崇拜。
他们崇拜火,营地里的火从来不熄灭,搬迁的时候“玛鲁神”(鄂温克族祖先神)走在最前面,走在第二的就是火种,因为他们相信由只要火种不灭“光明和温暖就会伴随着我们。
鄂温克族萨满教服饰中的造型艺术特征
美术界艺术论坛TEXT/杜宝罗日瓦鄂温克族萨满教服饰中的造型艺术特征萨满式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最主要的特征。
中国除了儒教、道教文明之外还有一种萨满式文明的观点。
萨满教是中国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蒙古、突厥语族各民族自古以来普遍信仰。
除中国北方地区以外,北亚,北欧,北美地区的一些民族也信仰萨满教。
萨满教文化可以说是北方民族的重要载体,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萨满一词来源于满通古斯语。
满通古斯诸族长期信仰萨满教,萨满教的世界观渗透其生活的各个方面。
他们的生产、生活、道德、思维、习俗等均与萨满教密不可分地交融于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萨满这一词在杜·道尔基先生的《鄂温克族的萨满》一文中证实了这一词的来源与含义。
探讨满通古斯语言与萨满文化艺术的密切关系,是深入研究满通古斯语言与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
鄂温克人认为“萨满”是往返于人神之间,知晓神意和人事的圣者,又是祭祀仪礼的主持人和神之间的媒介。
他们不仅是氏族精神,智慧和力量的综合代表,同事也是氏族社会中最富有渊博知识的人。
因此将他们称之为萨满,就是智者,圣,圣贤,圣人之意。
萨满这一职业对我们鄂温克文化遗产保留中做出不可磨灭的作用,如保存民族口头留传神话,传说,英雄史诗等,可以说又兼具了诗人,民间歌手的身份。
还比任何人熟知歌谣,故事的曲调歌词。
他能唱诵数百行乃至数千行的歌词,所以萨满具备了过目不忘的本领。
萨满不但能唱而且善舞。
鄂温克族萨满艺术是我们鄂温克文化艺术所不能忽视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值得去研究挖掘的文化遗产。
萨满神服从整体到各个部位饰物都具有与萨满作为三界中介者的特殊身份相应的象征意义。
神服的式样特征和动物、生物偶像装饰象征萨满教的辅助神,动物辅助神中鸟、鹿、熊或鱼较为多见。
在大多数传统观念中,萨满神服(从整体上就)具有特殊的神力——萨满穿上它,灵魂就能与神灵世界沟通。
从鄂温克族萨满服饰造型艺术来看这些神帽、神衣、神鼓、面具等法具从整体到各个部位都有象征意义。
鄂温克族萨满教服饰中的造型艺术特征
鄂温克族萨满教服饰中的造型艺术特征作者:杜宝罗日瓦来源:《美术界》 2012年第2期陕西凤翔地区传统工艺美术有泥塑、剪纸、皮影,过去人们创造它们是对美好生活的寄托,而在生活、科技水平都高速发展的今天,它仅仅作为小本经营在小工坊之间残存。
它们本是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的生动写照,更是质朴群众生活态度的直观表现,其重要性自不必言说。
我们眼观其日渐消失的现状,有必要细究其中缘由,并据此研究出可实施方案之一二。
一、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情况调查凤翔文化馆馆内清代刺绣、彩绘泥塑、布制刺绣陈列,还有邰瑜的年画印版作品,零散摆放的一些剪纸和年画。
从展馆情况以及对馆员的询问得知,凤翔县内要看到年画、作坊已经是没有了,只有下乡才能看到。
并且最近几年做年画的已经寥寥无几,会的也多不在家。
第二日,第一站是凤翔县博物馆,馆内物件以陕西历史发展为线索依次呈现。
得幸参观了隔间一位负责印刷年画的老太太的工作。
据了解,这位老太太原来也是做年画的人家,家里没有帮手,就长住在展览馆。
老太太的说法跟文化馆馆员并无二致。
第二站是以泥塑、皮影闻名的六营村。
在胡新明泥塑工作室里绕一圈,不难发现,四合院的每一间房就类似于一个工作环节,从泥坯到打磨、勾线、上色,每个环节分别有固定负责的制作人员。
遍地齐放的模子,堆积如山的礼盒,不禁让人感慨其规模之大。
泥塑在当地普通人家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几乎可以说随处可见。
之所以还有如此规模的制作工厂,完全归于外销,作观赏和纪念用。
离开六营村,辗转去了南小里。
做年画的人家,只有邰江平的妻子。
一行人参观了工作间的工序、成品展示,以及堆在柴房的已有历史的梨木印版。
笔者始终忘不了其中一位学版画的同学见到这些堆在柴房的印版的表情,震惊、狂喜。
而一路送人进来的司机是不能理解这种喜悦,他不明白大老远地跑来,就是看这些东西,还肯花大价钱买,真是不可思议。
在他的意识里,唯一坚守的邰江平一家,也并没有所谓坚持的意义。
邰江平的妻子表示,现在每年还是要印制大量的年画作外销,但平常也只有收藏家和一些学艺学生才会买,也有放在家里作装饰的。
黑龙江鄂温克民族传统服饰艺术之美
黑龙江鄂温克民族传统服饰艺术之美
王泽行
【期刊名称】《文化产业》
【年(卷),期】2024()1
【摘要】鄂温克族传统服饰的款式独特,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蕴含着浓厚的东北文化底蕴,是典型的东北服饰。
鄂温克族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共融共生。
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鄂温克族形成了三个不同风格的部落服饰--索伦服饰、通古斯服饰和使鹿服饰。
这三种部落服饰的风格和意义不同,但都能充分显现出它们的民族性。
当前,由于鄂温克族传统民族服饰的传承陷入了困境,有关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保护。
【总页数】3页(P139-141)
【作者】王泽行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9
【相关文献】
1.浅析我国民族传统服饰的创新与服饰艺术教育
2.鄂温克族萨满服饰与形体艺术比较研究
3.鄂温克萨满服饰的艺术造型与图腾崇拜
4.鄂温克族服饰艺术特色及保护传承
5.“艺术美丛书”之二种——《艺术美之谜》与《服饰艺术与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萨满文化的认识、保护与传承
浅谈对萨满文化的认识、保护与传承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
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如何使传统与现代相接续,并挖掘这些民俗文化与当下生活的联系与意义,如何让更多的普通人真正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长远意义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萨满文化;认识;保护;传承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174-01随着非物质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对非物质文化的普查工作中,我们涉及到萨满神调这个项目。
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封建迷信活动。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访、调查、翻阅相关的书籍和上网查阅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
使我们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最终使我们确认它是萨满神调的一部分,确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兄弟民族,而在大多数少数民族的文化中,宗教文化又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萨满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逐渐丰富与发达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出现时间非常早,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宗教。
萨满神调,它有自己独特的唱曲和唱词。
自编了多种曲调和唱词,他们有自己专用的道具:其中有太平鼓,腰铃,鼓锤。
边唱、边扭做出各种各样的表演。
以艺术形态而观之,萨满音乐是歌、舞、乐的综合体;以文化形态而观之,萨满音乐是宗教、民俗和艺术的综合体。
萨满教也因此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萨满教的载体主要的祭祀活动,和跳神求神活动,萨满跳神只是萨满举行诸多仪式的一部分。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调查研究综述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调查研究综述方敏、姚月、区键聪摘要:55个少数民族加上一个汉族,便是56个民族汇成的大好中华。
少数民族有着与汉族不一样的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传承,这些不同的文化内涵在他们的服饰上有着鲜明的表现。
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是少数民族数学文化的一个重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是少数民族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各少数民族通过对自然物象的观察、提炼和归纳,用抽象的几何元素所创造的服饰纹样充分展现了各少数民族的数学智慧和应用数学的创造力.文章以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实物纹样图片为背帚,对纹样的构成形式、构成要素及其设计思维进行了探索,以期为研究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的数学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为指导,探索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同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的关系,在心理学、美学方面的特点和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在非言语交往中的功用,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在文化生态学、文化人类学、美学、社会心理学和符号学研究中的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服饰;发展;综述一、中国少数民族服装特点(一)[1]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是少数民族数学文化的一个重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是少数民族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各少数民族通过对自然物象的观察、提炼和归纳,用抽象的几何元素所创造的服饰纹样充分展现了各少数民族的数学智慧和应用数学的创造力.文章以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实物纹样图片为背帚,对纹样的构成形式、构成要素及其设计思维进行了探索,以期为研究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的数学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二)[2]从色彩、款式、饰纹到少数民族诞生礼、婚礼、祭祀礼等特殊仪式上的礼服,我们都能看到一些图腾的象征,不同的图腾崇拜象征了不同的民族文化,而不一样的款式设计,也与其地处区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对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了解,你便能够感受到中华服饰的博大精深,也便能了解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二、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一)[1]服饰作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其形成过程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通古斯”鄂温克萨满服饰的造型艺术与文化含义
(二) 鹿的造型艺术 “通古斯”鄂温克人一直从事狩猎的生产生活方式,常年游 猎在森林深处所以生产生活与森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建国初 期“通古斯”鄂温克人一直从事着游猎的生产生活方式,后开始 从事畜牧业,所以在生产生活中处处与鹿的造型艺术有着密切的 关系。 “通古斯”鄂温克萨满的造型艺术当中鹿的造型艺术也是 一大特点,神鹿的造型艺术在萨满的神服和神帽上处处都被体现 着。其中最能体现神鹿的造型艺术的是萨满的神帽。“通古斯” 萨满的神帽用鄂温克语称之为“麦卡布奇”。神帽的主要架子是 用铁制作而成,神帽的帽顶是有两个6厘米宽的铁片,按头的大 小制作成十字形的造型,冠架正中间有用铜雕刻的立体的布谷鸟 神灵的造型。神帽的两侧是铁制的鹿角造型,鹿角造型都是仿制 鹿角制作的,鹿角造型代表着萨满的神力,鹿角造型的多少来衡 量萨满的功力,所以萨满神帽上的鹿角象征着萨满的神力,萨满 鹿角造型被赋予了神秘和特殊的文化含义而显得尊贵,普通人是 不能随便触碰神帽的鹿角。为了突出鹿角造型的神秘感,每个鹿 角都要用各种各样的动物造型和颜色来装饰一番,装饰的动物有 变色龙被称之为“古日巴拉”还有“扎个达尔”(由9块各种颜 色的绸缎一个接一个的拼缝的,约一米长)和蛇造型。萨满的神 力增加时鹿角也会随着增多,鹿角上的装饰物也会增多。神帽的 帽檐上缝制了皮条、红缨穗的面帘,长度到萨满鼻尖,这些各式 各样的造型和装饰使萨满在跳神时显得更加神秘而让人敬畏。 “通古斯”鄂温克萨满神服必须用公鹿皮为原料缝制,这样缝制 的神服厚实而结实并且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 “通古斯”鄂温克萨满服饰的造型艺术是“通古斯”鄂温克 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形成的,是智慧和审美观的体现,与所从 事的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关联,对于一个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来 说,通过研究其萨满服饰的造型艺术可以更好的理解该民族的传 统文化,所以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东北三少民族萨满文化研究论文综述
东北三少民族萨满文化研究论文综述鄂伦春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是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较为独特的三个少数民族。
他们世世代代居住在东北边陲和三江流域,长期以渔猎,游牧生活为主。
他们有着各自的语言及不同的生活习俗,但是由于居住环境及生存方式大体相似,他们之间又有着诸多的共同点。
尤其在原始萨满信仰及其衍生出来的文化方面,直到二十世纪中期萨满教在三少民族中一直发展缓慢,因此他们所在的区域保留了萨满文化的原始性,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本汇辑主要针对于三少民族萨满文化研究论文进行搜集整理,以期对研究者在资料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本论文汇辑主要分为四个大的部分,除对三个民族进行分别整理之外,再加入三个民族相互比较的论文,使本论文汇辑在资料方面能进一步加强。
鄂伦春族现在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大小兴安岭一带,其最主要的聚居地为鄂伦春自治旗,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
目前人口总数万余人。
到目前为止尚未见一本研究鄂伦春萨满文化的专著问世。
鄂伦春萨满研究的初始阶段首先应该清楚的问题即鄂伦春的族源问题。
但在学术界仍存在肃慎族系说以及东胡族系说等多种说法。
笔者认为从相关的文献和研究资料来看,鄂伦春族的先人应为肃慎。
鄂伦春族的萨满与女真人的萨满多有相似之处。
鄂伦春族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才走出原始社会,由于其长期居住在深山之中,所以鄂伦春族的萨满教表现了诸多的原始特征,如母系氏族社会遗迹多有保留、自然崇拜、图腾崇拜观念犹存,尚血关念突出等等。
直到近世鄂伦春族的萨满祭祀仍旧可见血祭的基本面貌。
鄂伦春族处于原始社会的时间比较长,且由于自然环境与世隔绝等原因,与外界接触较少,所以在整个鄂伦春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中大部分时间,萨满教占据了其族众的信仰主体,并逐步渗透其日常生活,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多个领域,并产生重大的影响。
这种宗教观念经历解放后科学意识的冲击,也随着鄂伦春人现代化进程而有一定的改变。
鄂温克民族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黑龙江讷河县、嫩江县和新疆伊犁、塔城等地。
北方少数民族对萨满文化的认知
收稿日期:2020—11—16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的当代经济价值研究(QSX2020-11JL );黑龙江省教育厅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钦研究(135309408);黑龙江省教育厅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诗经》民俗文化研究(135109534)。
作者简介:陈德新(1963—),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
北方少数民族对萨满文化的认知陈德新,张萍(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摘要: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是以萨满文化形态呈现的,而萨满文化是以萨满教形式表现出来的。
这种宗教文化记录了北方少数民族先民的心路历程、精神归宿和对世界的认知。
这种宗教文化也渗透到了它们日常生活之中,体现在服饰、饮食、音乐舞蹈、医疗医药、文学作品等方面,都保留了萨满教的文化特点,具有多方面文化史料价值。
萨满文化精神也成为了后世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源泉,影响了未来文化发展方向。
关键词:北方少数民族;萨满文化;萨满教中图分类号:I0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20)11—0117—03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悠久,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大多属于游牧民族。
在游牧生活方式下,为宗教信仰确立奠定了文化基础,萨满文化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进入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
萨满文化是一种宗教文化,“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形态,萨满文化是伴随着萨满教这一客观事物的产生和发展而生成的,它是这一宗教理性的升华”。
〔1〕沿着历史发展的长河追溯萨满教,我们可以从考古信息推测出,它在一万四千年前就已经参与到人类发展进程中,是在历史上出现最早、也是延续时间最久的文化。
发源地是现在的长白山到通古斯河之间,曾经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传播于历史悠久的民族和地区之中,其实对于萨满教来说,我国东北、内蒙古、新疆部分地区是现今研究的重要区域。
鄂温克族解释
鄂温克族解释一、鄂温克族的基本概况鄂温克族可是一个超有魅力的少数民族呢!他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等地。
在那广袤的草原、茂密的森林里,都有鄂温克族同胞的身影。
二、鄂温克族的文化特色1. 语言方面鄂温克语那可是他们独特的交流工具,听起来很有韵味。
虽然现在很多鄂温克族同胞也会说汉语,但鄂温克语依然是传承他们文化的重要载体。
这语言就像一把神秘的钥匙,能打开鄂温克族古老文化的大门。
2. 传统服饰鄂温克族的传统服饰可精美啦。
他们的衣服大多是用兽皮制作的,这可和他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呢。
男子的服饰比较简洁,方便他们在草原和森林里打猎放牧。
而女子的服饰就特别漂亮啦,上面会有很多精美的刺绣,那些图案有的是动物,有的是花草,每一个图案都好像在讲述着鄂温克族的故事。
3. 居住特色鄂温克族的居住形式也很有趣。
在森林里的鄂温克族,他们以前住的是撮罗子,这是一种很特别的建筑,用桦树皮或者兽皮围起来的,像个圆锥一样,住在里面感觉就像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呢。
而在草原上的鄂温克族,他们更多的是住蒙古包,方便迁移。
三、鄂温克族的风俗习惯1. 饮食鄂温克族的饮食也很有特色。
他们爱吃肉,像手把肉就是他们的传统美食。
把新鲜的羊肉放在大锅里煮,煮好后直接用手拿着吃,那味道可香啦。
还有奶制品,比如奶茶、奶皮子之类的,这些奶制品的制作方法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
2. 节日鄂温克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
比如说瑟宾节,这是一个很盛大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大家会穿上漂亮的传统服饰,唱歌跳舞。
男人们会进行一些传统的竞技活动,像赛马、摔跤之类的,女人们则忙着准备美食,整个节日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四、鄂温克族的信仰鄂温克族大多信仰萨满教。
萨满在鄂温克族的生活里可是很重要的人物呢。
他们被认为能够和神灵沟通,在祭祀、治病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作用。
萨满会穿着特别的服饰,拿着法器,举行各种仪式,这种信仰也是鄂温克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鄂温克族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的民族大家庭里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鄂温克族萨满服饰中蛇图腾文化演变探析
学术交流| Academic Exchange摘要:采用田野调查、文献研究的方法,探讨鄂温克使鹿部落、通古斯部落及索伦部落的萨满教蛇图腾文化。
对鄂温克族各部落萨满服饰造型中的蛇图腾进行分析,总结不同部落蛇图腾造型特征,总结艺术的形成、发展及消亡的过程。
关键词:鄂温克族;萨满服饰;蛇图腾Analysis on the Cultural Evolution of Snake Totem in Ewenki Shaman's CostumeBai Jie , Kong FandongAbstract: The snake totem culture of Ewenki Jielu tribe, Tungusi tribe and Solun tribe is studied by mean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nake totem in shaman costume modeling of Ewenki tribes,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odeling of snake totem in different tribes, and summarizes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extinction of art.Key words: Ewenki;Shaman clothing;Snake totem鄂温克族是我国北方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少而分布广,多与蒙古、达斡尔、鄂伦春等民族交错杂居。
鄂温克族主要分为三大部落:使鹿部落、通古斯部落和索伦部落。
索伦部落从事农业和畜牧业,通古斯部落从事畜牧业,使鹿部落以饲养驯鹿和打猎为生[1]。
鄂温克族三大部落均以萨满为主要信仰。
鄂温克民族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鄂温克民族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鄂温克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和吉林省。
鄂温克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传承和保护这种文化对于促进民族团结、保护民族权益、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鄂温克民族的地域文化包括语言、服饰、建筑、传统技艺、民族舞蹈等多个方面。
鄂温克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这是他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
保护和传承鄂温克语言,对于弘扬民族的文化特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非常重要。
鄂温克民族的服饰也是其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鄂温克族人民喜欢穿着鲜艳多彩的服装,服装上的图案和颜色往往与自然界紧密相连,反映了鄂温克民族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敬。
保护和传承传统服饰制作技艺,对于保存和发展民族特色,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非常重要。
鄂温克民族的传统建筑也是其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建筑通常采用封闭式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气候和自然环境,提供舒适的居住条件。
鄂温克民族的传统建筑也是对环境保护的体现,可以更好地适应寒冷的气候条件。
在保护和传承传统建筑的也要积极推动现代化建筑与传统建筑的结合,实现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和谐发展。
鄂温克民族的传统技艺和民族舞蹈也是其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技艺包括编织、刺绣、雕刻等多种手工艺,这些技艺代代相传,是民族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民族舞蹈则是传递鄂温克民族生活方式和思想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
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技艺和民族舞蹈,可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鄂温克民族的地域文化,需要政府、学界、社会组织以及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
政府可以加大对鄂温克民族地域文化保护的支持和投入,建立并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激励民众参与到文化保护中来。
学界可以加强鄂温克民族地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推动相关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社会组织可以组织一些文化交流和展览活动,提高民众对鄂温克民族文化的认同和保护意识。
广大民众可以自觉传承和弘扬鄂温克民族地域文化,通过参加相关活动或者学习相关知识,增强文化自信与自豪感。
萨满教影响下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文化之异同
二 、 文化对 赫哲攘 文掌文 化的 影■ 萨麓 赫哲 族信 仰 的萨满 教 , 是集 自然 崇拜 、 物崇 拜 、 动 图腾崇 拜 、 灵物 崇拜 、 偶像
崇拜之 大成 的原始宗 教 。 赫哲族 经历 了漫 长 的发展进程 , 成 了自己独特 的文化 形 形 态 , 中萨 满教对 赫哲族 文化 的形成 具有 决定 性的影 响 , 其 尤其 是萨 满教 中的 自 然崇拜 , 以看作 是赫哲文 化 的精 髓 。 可 原始 人类 的生产 劳动和 社会 生活 不断地 激发 着人 们去征 服 自然 力 、支配 自 然 力的雄 心和 勇气 。 可是 他们 的蒙昧和低 能又 使他们 不可能找 到真 正答案 , 于是 他 们将 各种 自然物 、 自然 现象 与 自己完全 等 同起来 , 予他 们 以形 体意识 、 赋 生命 和 灵魂 , 把他 们“ 形象化 人格化 神化 ” 。这就是 原始初 民的所 谓“自然崇拜 ” , 自然崇拜 是赫 哲族信仰 世界 中产 生最早 、 括 的对象最 多 、 包 延续 的时 间最长 的一 个 信仰领 域 , 自远 古时代 延续至 今 , 它 是赫 哲族 历史 上乃至 全人 类历 史上流 传最 长的宗 教形 式之一 , 自然 崇拜 也 是原始 人 的宇 宙观 , 神话 创作 的 思想基 础 , 是 它
方式 讲述神话 故事 。
方原始 文 明的核心 , 是历 史上 起源 最早 、 延续 最久 的原 生态文 化 。萨 满文 化源子 母系 氏族社 会的形 成时期 , 是建立 在渔猎 经济 基础 之上 , 原始渔 猎经 济世界 它 是 观 的一种反 映。广义 上讲 , 满文化 是个 世界 性的文 化现象 , 萨 其流行 区域集 中在 亚洲北 部和 中部 , 乃至欧 洲北 部、 北美 、 美和 非洲 , 盖语言 、 字 、 南 涵 文 哲学 、 理 、 伦 风俗 、 文、 天 医学等 内容 。 狭义上 讲 , 主要体 现为原 始巫术和 宗教信 仰 。 总体 来说 , 我们不妨 这样 理解 ,萨 满文 化不 简单 等 同于文字 文化 、建筑文 化等 其他 文化形 式 , 以神鬼 信仰 和巫术 祭祀 为核心 , 及萨 满教 内容 的诸多 方面 的全面 反映古 是 涉 代北方 民族普 遍信仰 的一种 巫文化 。
萨满图腾与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纹样-精选文档
萨满图腾与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纹样我国北方是萨满教的发源地和聚集地,满族、鄂温克族、赫哲族、蒙古族、鄂伦春族等北方少数民族文化深受萨满文化的影响。
北方少数民族服饰在萨满文化的影响下,其纹样多采用萨满图腾,并集中自然元素、日月星辰、动物、植物四类。
一、自然元素图腾与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纹样信仰萨满教的人们把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当成神灵表达意志的方式,为了避免自然界中的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所带来的灾难,自然元素的崇拜也由此而产生。
因此,萨满也会把自然神灵封为偶像,也就是自然界中与气象有关的神灵崇拜。
满族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火神祭祀,他们认为火可以孕育万物生命。
蒙古族萨满“博·萨满”在祭祀施法时所穿的萨满围裙上都会绣有红色火焰纹及红色蝴蝶图案。
萨满教对水神信仰由来已久,水神一般被塑造成女性的形象。
在满族萨满鼓面海神的图腾图案中,层叠卷曲的海浪正是人们对于现实生活中海的抽象描述。
那乃人萨满的矮帮靴也带有抽象海浪形图腾(图1),层层叠叠的海浪纹样不仅起到了装饰的作用,也是一种萨满文化的体现。
二、日月星辰信仰图腾与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纹样在萨满教的信仰中,日月星辰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因为人们觉得太阳是生命传承的本源,所以太阳神自古以来都是人类拜祭的主神。
人类又觉得是上天提供了一切的生存条件,从而被萨满教所崇拜和信仰。
黑龙江地区的萨满就会在自己特制的皮制手套上绘制十字太阳纹图案(图2)。
三、动物信仰图腾与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纹样动物与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在为人类提供肉、皮毛等生活资源的同时,也对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威胁,因此动物图腾也成为了萨满教图腾的一部分。
(一)鸟(鹰)图腾在萨满神话中,鸟类的传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萨满会将鸟的形象绘制在头饰上,这些形象多以鹰为主,而鹰头的数量,则代表其神力、神权的等级。
萨满神帽除了安装鹿角饰品作为法力标志外,那铜制的飞鸟就是神鹰的标志。
鹰是萨满神圣家族中独具特色的圣鸟,也是北方狩猎民和游牧民英武吉祥的象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萨满文化对鄂温克民族传统服饰的深远影响
作者:杨舒雯
来源:《神州·上旬刊》2020年第05期
一、萨滿文化下诞生的萨满服饰
鄂温克族是由多个部落组合而成的,贝加尔湖周围的外兴安岭南北是其起源地(1)。
因生活地域和生活生产方式的不同有较多分支,再加上因为各个分支之间的文化发展不同造成了服饰造型上的差异。
民族有宗教活动,不一定会产生独特的服饰文化,但是如果没有宗教活动,那么民族的服饰一定不会像拥有宗教崇拜的服饰那样多姿多彩。
所以本文就鄂温克族中人数较多的三大分支萨满服饰,做为文章源头的发展点进行简要分析,进一步引出萨满文化对鄂温克族传统服饰的深远影响。
(一)索伦鄂温克人
索伦鄂温克人又分牧业鄂温克人和农业鄂温克人,农区的索伦鄂温克萨满神服的肩上,装饰有布谷鸟的神偶,代表着农业文化,帽子上配有鹰神偶装饰(2),萨满披肩前胸处装饰白色海贝,相传早期曾镶嵌了360枚海贝,以象征一年的360天。
裙腰接缝里外各有12条飘带,象征一年的12个月,里外12条飘带相加为24条,则象征一年的二十四节气。
萨满法具中包括萨满服、鼓和鼓槌等,其中萨满神服是由神帽、神衣、披肩、神裙四个部分组成,服装的材质从过去使用的兽皮,转变为在现在的仿皮。
神衣以无领、溜肩、对襟、直筒长袍的款式居多,其神衣上配有铜镜和图腾。
(二)通古斯鄂温克人
通古斯鄂温克的萨满,拥有象征自己部落的独有的神服和神器,神服包括神帽、神服和护胸兜等(3),神器有鼓、鼓槌和接神杖等,,神服的造型中出现“鹿”造型较多,较索伦鄂温克萨满更靠近“鹿人文化”。
通古斯萨满的神服的形式以圆领、对襟、宽袖、宽松长袍的为主。
神服中的神帽是以铁质框架制作而成,在冠架的中间有辅以布谷鸟神灵,其两侧有铁质“鹿角”。
“鹿角”衩上以及神服前肩上都缀有不同规格的蛇皮造型,象征其文化中最厉害的保护神灵——蛇神,以求蛇神保佑其信奉者的安康幸福(4)。
(三)、雅库特鄂温克人
雅库特鄂温克人的萨满神服由神帽、神衣、披肩、护胸兜和神裙五个部分组成,较其他两个支系相比,毛穗和飘带较多。
神帽有鹿角装饰,鹿角衩的数量多少,按照萨满等级制度严格
要求,最高可达12根枝杈,神衣的后侧部位,挂有18根布条,象征神的九男九女。
雅库特鄂温克族的萨满神衣多为圆领,紧袖对襟式制式,腰摆处较宽松(5)。
雅库特鄂温克人因其从事的是古老而传统的驯鹿业,所以其神衣上鹿骨骼的造型明显,在造型上是典型的“鹿文化”特征。
雅库特鄂温克人较索伦鄂温克人和通古斯鄂温克人相比,图腾在其部落中的重要程度更高,图腾中以鹿、熊等野兽的形态作为图腾基础的使用元素的痕迹较为明显。
在雅库特鄂温克萨满神服上的图腾造型大约有60种,种类繁多,是雅库特鄂温克人在游猎时期对大自然、动物崇拜心理集合体的具象表现。
二、萨满文化与日常服饰
萨满文化的世界观影响了鄂温克族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其生产生活、思维、习俗等均与萨满文化融于一体,在鄂温克族的衣着服饰上都有着萨满文化的的形象出现,尤其是在萨满服饰上的图腾纹样,比比皆是。
鄂温克族日常的服饰有非常显著的特点,服装的舒适性和功能性都为了适应自然做出了让步与融合,鄂温克族传统服装肥大宽松,是不考虑人体形态的无结构式服装,通过宽阔的造型对人体的形态进行掩饰,体现鄂温克人追求人与自然地和谐与统一的朴素思想。
由于不同地区的生存环境存在异同,各个支系的鄂温克人的服饰文化均不相同,但服饰制作的原料多数仍为兽皮材质。
较为特殊的是索伦部落日常穿着的服装,与其他支系差别最大的部分是服装中扣子的使用,是随着社会地位的变化而变化的,社会地位越高,扣子的数量也越多。
从鄂温克族日常穿着服饰的形制以及颜色等方面,能够看出鄂温克族所崇拜的对象。
受萨满文化的影响,鄂温克族服装色彩多为天然物体颜色,整体色调为黄褐色,并绣有鹿角和几何纹等纹样。
三、总结
鄂温克族的服饰艺术是表现民族精神和宗教信仰产物的文化载体,承载着他们的宗教文化,反映着他们的民族精神。
萨满文化影响着鄂温克人的精神生活,是鄂温克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体现,它将鄂温克民族漂泊不定的游猎精神和宗教信仰融合在一起,这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是一言一语能表达出来的。
民族历史需要我们的重视,要时刻记得传承和保护民族的传统文化。
注释:
孟瑛.鄂温克族萨满服饰造型艺术初探[M].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64
卡丽娜.鄂温克族三大支系萨满服饰及其象征意义与技艺[C].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2014:180
呼格吉乐玛.“通古斯”鄂温克萨满仪式及其象征意义探析[M].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卡丽娜.《鄂温克族三大支系萨满服饰及其象征意义与技艺》[C].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2014:181-182
卡丽娜.《鄂温克族三大支系萨满服饰及其象征意义与技艺》[C].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2014:182-185
参考文献:
[1]孟瑛.鄂温克族萨满服饰造型艺术初探[M].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64.
[2]卡丽娜.鄂温克族三大支系萨满服饰及其象征意义与技艺[C].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2014:180-183.
[3]呼格吉乐玛.“通古斯”鄂温克萨满仪式及其象征意义探析[M].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4]杨睿轩.《熊图腾:鄂温克人的精神符号与文化标签》[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7年.
作者简介:杨舒雯(1994.8-)女,汉族,黑龙江大庆人,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设计学(服装),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品牌管理、服装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