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即景教案设计精品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设计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认识草原上的动植物。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草原景色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草原图片,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现草原景色的能力。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调查草原上的动植物种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草原景色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现草原景色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深入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2)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手段生动表现草原景色。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草原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调查草原动植物种类的资料。
(3)美术用品(如画纸、画笔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有关草原的课文、资料。
(2)准备好美术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草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草原景色。
(2)邀请学生分享预习所得,了解草原的特点。
2. 讲解与示范:(1)介绍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如气候、植被、动物等。
(2)讲解草原上的动植物种类,展示相关图片。
(3)示范如何运用美术手段表现草原景色。
3. 学生实践:(1)分组进行草原景色观察,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草原景色。
(2)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现草原景色,可以绘画、制作手工艺品等。
4. 展示与评价:(1)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互相评价、交流。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描述和表现草原景色,让学生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指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草原即景教学设计
3草原即景教学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3草原即景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批,感受草原的美丽与辽阔。
3、激发学生对祖国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边读边批,体会作者对祖国草原的喜爱、赞叹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有关草原的图片、文字等资料,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有关作家萧乾的资料。
学生:搜集有关草原的图片、文字等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导入。
1、出示词语:广袤草梗桅杆黑黝黝声嘶力竭驯顺岛屿逍遥2、采取多种形式读词语。
3、理解词语意思,并尝试造句。
二、自读探究。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最能表现草原景物特点的语句,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作批注。
三、朗读课文,感悟草原特点1、自读第1段,画出比喻句,并作批注。
学生自由朗读第1段,画出比喻句,并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汇报交流比喻句的作用。
①指名读比喻句。
②交流比喻句的作用。
③引导学生批写比喻句的作用,交流学生的旁批。
塔木钦草原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它多么像海呀!)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感慨呢?没有缝隙、寂静、广袤这些词让我们知道了塔木钦草原像海一样辽阔的特点。
(板书:草原——辽阔)有感情朗读本段课文,自读、齐读、师生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地读,边读边想象边感受。
2、学习第2段。
自读课文第2段段,并勾画出比喻句。
汇报交流。
说一说从文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想?引导学生谈一谈感受,并谈一谈比喻句的作用。
有感情朗读本段课文。
3、学习第3段。
齐读课文第3段。
思考:塔木钦草原过去为什么被称作“旱海”?从这一段中,你可以体会到塔木钦草原的什么?从远处望去,黑黝黝的石堆时常会引起人们的错觉,以为公路旁边伺伏着什么野兽,而那些牛群、马群从远处望去,斑斑点点,又仿佛是一堆堆巨石。
3、学习3——7段,感受草原的美丽。
思考问题:同学们,这几段课文写了草原上的那些景物?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草原什么样的特点?(板书:草原——美丽)你能读一读吗?品读这几段课文。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设计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草原的基本特点和生态环境;(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的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赞美大自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草原图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的能力;(2)运用多媒体展示草原风貌,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共同完成草原风景画的创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草原的基本特点和生态环境;(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的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赞美大自然。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赞美大自然;(2)如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草原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草原的美丽;(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草原的认识和印象。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草原即景》,了解草原的基本特点和生态环境;3. 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描绘草原美景?”;(2)学生分组讨论,形成小组意见;(3)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 实践活动(1)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草原风景画的创作;(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建议和鼓励。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各小组展示草原风景画,分享创作心得;(2)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运用所学,回家后观察家乡的自然景物,以作文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2. 收集有关草原的资料,了解草原的保护意义。
五、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对草原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3草原即景教学设计
3草原即景教学设计草原即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草原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了解草原动植物及其特点;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描述力和分析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4.增强学生的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了解草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点和气候条件;2.草原动植物:了解草原上常见的动植物种类以及它们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带学生观看草原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描述草原的地貌特点和美丽风景;2.向学生介绍草原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让学生了解草原的特殊环境;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草原的认识和感受;4.带领学生一同深入草原,开展实地考察活动,观察和记录草原上的动植物;5.进行动植物分类讲解,让学生了解草原上常见的动植物种类以及它们的特点;6.组织学生进行动植物观察和记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描述力和分析能力;7.学生根据自己对草原的观察和了解,绘制一幅关于草原的画,展示自己对草原的理解和感受;8.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合作完成一份关于草原动植物种类及特点的PPT,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9.学生分组进行草原生态的模拟制作,让学生亲身感受草原生态的脆弱和重要性;10.学生进行展示和交流,分享自己对草原和自然环境保护的看法和认识。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地考察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其观察和记录的能力;2.评估学生对草原动植物的认识程度,了解其学习成果;3.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其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4.评估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样一次草原即景教学活动,学生不仅仅了解了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和保护意识。
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记录,学生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力、描述力和分析能力,并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此外,通过模拟制作草原生态,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草原生态的脆弱和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设计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草原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生产活动,拓宽视野。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家园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观察、欣赏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草原的自然风光:介绍草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植被等。
2. 草原民族风情:介绍草原上的少数民族及其风俗习惯。
3. 草原生产活动:介绍草原上的畜牧业、农业等生产活动。
4. 欣赏和评述草原风光画作:分析草原风光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5. 创作草原风光画: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一幅草原风光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草原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生产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欣赏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法表现草原风光的特色。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讲解、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草原风光图片和画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和观察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草原的自然美景。
2. 介绍草原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生产活动,让学生了解草原的特色。
3. 欣赏和评述草原风光画作,分析画作的表现手法和特点。
4. 布置课堂作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创作一幅草原风光画。
5. 展示学生作品,组织评点和讨论,总结课堂教学。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草原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生产活动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草原风光画作品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创作草原风光画的积极性及作品完成质量。
七、教学准备1. 草原风光图片、视频资料。
2. 草原风光画作示例。
3. 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4. 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让学生亲身体验草原风光。
2. 邀请草原地区的民间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草原文化。
西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3 草原即景》教案_6
3课草原即景(复备)1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天堂》。
腾格尔的天堂是哪里?这里呈现了怎样的景色?让学生尽情描述。
2、提到草原,许多人就会想到“一望无际”,想到“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就会想到蒙古包,想到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3、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神奇的画卷。
4、作者来到草原,也被眼前草原的美丽、辽阔深深吸引了,他提笔留住了眼前迷人的景色。
今天我们将在作者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一碧千里的美丽草原。
引入课题《草原即景》。
今天我们就随着萧乾一起走进。
5、解题——教材全解(略)6、质疑二、读通理顺,感知美1、扫清阅读障碍,抽读生字词。
字形:袤桅黝字音:梗桅屿肋竭杆——见手写笔记找近义词:广袤――广阔敬慕――仰慕理解词语:油然而生声嘶力竭视为畏途引导理解“驯服”2、说说草原给你留下的印象?(美丽、辽阔)3、归纳段意——前文手写。
4、分段全文共分7段,第1段写塔木钦草原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像大海。
第2段写草原人在马背上的雄姿让“我”心生敬意。
第3段介绍塔木钦草原过去为什么被称作“旱海”。
第4~7段写草原上云彩变幻无穷,骤雨后会出现奇丽的彩虹,雨停之后,云彩又在空气中飘荡,而蓝天下的通天大道,将人们引向又一片草原。
5、勾画出你觉得写得美的句子。
(主要是比喻句)。
第三课草原即景(2课时复备)一、复习导入说说草原给你留下的印象?(美丽、辽阔)二、品读重点句(比喻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跟随作者领略了草原的美丽辽阔,你能勾出全文章的比喻句吗?边读边批注最喜欢的三处比喻句,写下你的感受和理解。
2、、集中交流,品读赏析(赏析之后进行朗读训练)特点——引导朗读和背诵。
作者把云彩比作肋骨、岛屿、苍松古柏、银鱼,形象地勾画出了塔木钦草原上空云的各种形态。
(3(5(7)云彩又驯顺地变成了白色,有的化成一棱棱,好像透视片上的肋骨,有的散成一座座岛屿,上面影影绰绰,似乎还辨得出一些苍松古柏,也有的被吹成细长条,好像半透明的银鱼,在蓝天里逍遥自在地漂浮.——排比的手法突出了云彩千变万化、姿态万千的美丽景象以及气候变化无常的特点。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草原即景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草原即景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文,了解草原的自然风景和人文特色,激发学生对祖国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逐步对其进行观察、分析、评价等过程,形成较为完整的阅读能力体系。
3.训练学生掌握课文中新知识的方法,如:运用分类法,挖掘概括词,辨别归纳概括等方法。
4.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把描写事物的语言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草原的自然风景和人文特色的描写。
•难点:学生能否认真观察、分析、评价所学知识,并在写作中运用。
三、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老师介绍本课的主题:草原。
2.老师出示草原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3.老师利用图片引导学生讲述对草原的印象。
阅读(20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草原即景》。
2.学生互相接龙讲述课文要点。
3.整合学生的答案,让学生再读文章一遍。
分析(3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用分类法分析课文,提出草原的丰富特色。
2.传授挖掘概括性词语的方法,让学生挖掘、寻找课文中的概括性词语。
3.整理概括性词语,让学生体会其对于文章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
评价(20分钟)1.让学生凭借所学语言知识和个人理解,评价草原即景所表达的主题。
2.听取学生的答案后,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3.教师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自然风光,提高观察和表达的技能。
拓展(20分钟)1.学生阅读有关草原的书籍或网络文章。
2.学生写一篇文字,表达对草原的感悟和理解。
3.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文字。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程主要通过对草原的描绘和学生的自主阅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师在分析和评价中,采取分类法和挖掘概括性词语等多种方式教授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他方面。
在拓展环节,为了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知草原这一主题,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以及自己的文字。
本次课程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自然风光和提高写作能力,也因此对于学生的个人能力提升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草原即景
书
设
计
3草原即景
寂静
广袤的塔木钦草原
一望无际
奇丽
教
后
反
思
让生对塔木钦草原上空云的各种形态有个清晰的了解,感知。
达
标
测
评
基础作业:
1听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背诵并默写课文第一、六自然段。
拓展作业:
1运用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写一处自己喜欢的风景。
拓
展
提
升
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文本,进一步感受到塔木钦草原的美丽、辽阔。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比喻句的独特魅力,也感受到了作者美好的情感。
唐河县第十九小学教学案
主备教师:王克茹使用教师:王克茹
教学内容
(及课型):
3草原即景(精讲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牢固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理清文章的结构,进一步感受草原的魅力。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草原的美景。
难点:抓住重点语句、词语进行感受、体会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教学方法:
品读感悟法示范朗读法
教具学具:
课本插图多媒体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理念
二次备课
激
趣
导
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塔木钦草原的美丽,并分析了文章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感受到了草原像“海”的特点,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文本,进一步感受塔木钦草原的大而美的特点。
生:塔木钦草原像海,像一幅没有框子的画。
生:读准字音,分析字形。
生:分享自己对词语的理解。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设计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草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认识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草原景色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词汇、语法表达草原景色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草原图片、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运用词汇、语法知识,进行草原景色描述的练习。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增强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分析《草原即景》一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描绘和表达。
结合课文,学习有关草原的词汇和表达方法。
2.2 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对草原的了解程度,确定教学起点。
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活动。
第三章: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草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学会运用词汇、语法描述草原景色。
3.2 教学难点:运用合适的词汇、语法准确描述草原景色。
理解作者对草原的表达和描绘。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草原的特点。
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描述草原景色。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草原图片、视频等资料。
利用板书、卡片等辅助教学。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草原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草原景色。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草原的了解和印象。
5.2 教学新课:分析《草原即景》一文,让学生体会作者对草原的描绘。
学习有关草原的词汇和表达方法,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5.3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草原景色描述的练习。
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点评。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的:评价学生对草原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了解学生对草原景色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6.2 评价方法: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一篇关于草原景色的作文。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情况。
《草原即景》教案之一
《草原即景》教案之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草原即景》的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家乡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2.教学难点:把握课文的结构特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草原即景》,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草原有什么了解?草原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描绘了草原的哪些景物?作者对这些景物有什么感受?3.精讲细读,品味语言(1)聚焦第一段a.请同学们找出第一段中描述草原的词语,体会草原的辽阔、美丽。
b.体会“一碧千里”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绘草原的美景。
(2)聚焦第二段a.找出本段中描述草原景色的关键词句,体会草原的生机勃勃。
b.理解“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绘草原的生活场景。
(3)聚焦第三段a.理解“蒙古包、奶茶、骏马、勒哒”等词语,了解草原民族的风俗习惯。
b.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绘草原的欢声笑语。
4.感悟课文,内化情感(1)提问:通过学习课文,你们对草原有什么新的认识?(2)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5.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草原的生态环境,激发学生保护草原、热爱家乡的情感。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以“我心中的草原”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四、教学反思1.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
2.注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
3.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在聚焦第一段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对话:师:同学们,你们能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一碧千里”的画面吗?生1:我好像看到了一片望不到边的绿色,就像是绿色的海洋。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设计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掌握草原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自然景观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运用摄影、绘画等手法,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积极探究的精神风貌。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教材以草原景观为主题,通过图片、文字和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草原生态特点和生物适应性。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活动,适合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养。
2.2 学情分析:学生对大自然有浓厚的兴趣,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对草原生态系统的认识,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生物适应性。
实地考察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2 教学难点:草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生物多样性。
学生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观察、描述和分析能力。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运用实地考察、摄影、绘画等手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感官体验。
配备专业摄影师、画家等,指导学生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艺术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5.1 导入:通过展示草原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草原美景,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对草原有什么印象?知道草原生态系统吗?”5.2 知识讲解:介绍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生物适应性和多样性。
分析草原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生物适应性。
5.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草原生态特点和生物适应性。
引导学生运用摄影、绘画等手法,记录草原美景和生物特征。
西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3 草原即景》教案_12
《草原即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并会规范、美观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批边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与辽阔。
3.激发学生对祖国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边批边想象草原美景,体会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1.搜集有关草原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制作课件。
了解作家萧乾的资料。
2.腾格尔《天堂》3.准备flash《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和伴奏曲。
学生:搜集有关草原的图片、文字等资料。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引入课题1.播放歌曲《天堂》。
腾格尔的天堂是哪里?这里呈现了怎样的景色?让学生尽情描述。
提到草原,许多人就会想到“一望无际”,想到“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就会想到蒙古包,想到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神奇的画卷。
作者来到草原,也被眼前草原的美丽、辽阔深深吸引了,他提笔留住了眼前迷人的景色。
今天我们将在作者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一碧千里的美丽草原。
引入课题《草原即景》。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释题。
3.关于草原,你了解多少,能将你搜集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吗?学生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说说自己了解的草原。
4.同学们,让我们跟随作者去访问内蒙古塔木钦大草原。
那里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大草原是那样令人神往,让我们走进大草原,亲眼目睹她那迷人的风采!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并勾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1)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引导学生读。
(2)相机对加点字的读音作指导。
2.学生自由结成伙伴,通过阅读去“游览”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观赏。
(1)学生浏览课文。
(2)汇报交流,共同感悟。
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3)内容归纳,整体感知。
3草原即景(5篇)
3草原即景(5篇)第一篇:3 草原即景草原即景教材分析:全文共分7段,第一段写塔木钦草原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像大海。
第二段写草原人在马背上的雄姿让“我’心生敬意。
第三段介绍塔木钦草原过去为什么被称作“旱海”。
第四至七段写草原上的云彩变化无穷,骤雨后会出现奇丽的彩虹,雨停之后,云彩又在空气中飘荡,而蓝天下的通天大道,将人们引向又一片草原。
这是一篇批读课文,要让学生根据课后提出的要求自主学习,边读边批,想象草原美景,体会作者对草原的喜爱、赞叹之情。
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并会规范、美观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批边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与辽阔。
3.激发学生对祖国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边批边想象草原美景,体会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1.搜集有关草原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制作课件。
了解作家萧乾的资料。
2.腾格尔《天堂》3.准备flash《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学生:搜集有关草原的图片、文字等资料。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引入课题(10分)1.播放歌曲《天堂》。
腾格尔的天堂是哪里?这里呈现了怎样的景色?让学生尽情描述。
提到草原,许多人就会想到“一望无际”,想到“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就会想到蒙古包,想到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神奇的画卷。
作者来到草原,也被眼前草原的美丽、辽阔深深吸引了,他提笔留住了眼前迷人的景色。
今天我们将在作者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一碧千里的美丽草原。
引入课题《草原即景》。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释题。
草原即景:即作者走进草原看到眼前的景物3.关于草原,你了解多少,能将你搜集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吗?学生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说说自己了解的草原。
4、引导学生质疑:开来大家对草原都有了一定的认识,那对于本文,大家想了解哪些内容呢?(学生质疑)预设:作者笔下的草原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来描写草原的?5、同学们,让我们跟随作者去访问内蒙古塔木钦大草原。
草原即景教案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
认识本课的生子,并会规范、美观的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批边想象,感受草原的漂亮和宽敞。
3、了解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把握一些典型的修辞手法。
4、激发学生对祖国草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抓住重点词语、句子感受草原的漂亮和宽敞。
2、让学生边批边想象草原美景,体会作者的喜爱和赞扬之情。
教学预备:搜集有关草原的资料。
腾格尔的天堂歌曲。
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批边想象,感受草原的漂亮与宽敞。
2、抓住重点语句进行明白得,进一步感受草原的无穷魅力。
3、激发学生对祖国草原的热爱之情。
预习学案:1、品读课文中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旁批在课本的右侧。
2、课文中重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在写作中它有什么样的作用?3、找出自己喜爱的段落并试着背诵下来。
教学过程:一. 创设氛围:同学们,昨天我们跟随作者去访问内蒙古塔木钦大草原.那儿一碧千里,翠色欲流.大草原是那样令人向往,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大草原,去目睹她那迷人的风采!二、预习交流:1、拿出课本,小组内交流昨天的预习学案2:品读课文中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旁批在课本的右侧。
:2、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把握学情。
三、探究展现:1、合探一——作者笔下的塔木钦草原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学生交流)A、宽敞:“塔木钦草原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多么像海啊!只有在海上,天和地才能像接到一起那么完完整整,没有缝隙;只有海菜这么安静,广袤得望不到边际,永久像一幅没有框子的画。
”(它多像海呀!)是如何样的一种景象,让作者有了如此的感叹呢?“没有缝隙”“安静”“广袤”这些词让我们明白了塔木钦草原像海一样宽敞的特点。
(相机板书:草原——广袤)“塔木钦草原过去被称作“旱海”。
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除了公路旁边偶然显现的一座土丘,再也找不到任何其他能够作路标的东西了。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草原即景》教案设计1
《草原即景》教案设计教材分析:全文共分7段,第一段写塔木钦草原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像大海。
第二段写草原人在马背上的雄姿让“我’心生敬意。
第三段介绍塔木钦草原过去为什么被称作“旱海”。
第四至七段写草原上的云彩变化无穷,骤雨后会出现奇丽的彩虹,雨停之后,云彩又在空气中飘荡,而蓝天下的通天大道,将人们引向又一片草原。
这是一篇批读课文,要让学生根据课后提出的要求自主学习,边读边批,想象草原美景,体会作者对草原的喜爱、赞叹之情。
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并会规范、美观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批边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与辽阔。
3.激发学生对祖国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边批边想象草原美景,体会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歌曲导入,质疑(10分)1.播放歌曲《天堂》。
听着这首歌,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色?让学生尽情描述。
几十年前有一位作家来到草原,也被草原的美丽、辽阔深深吸引了,他提笔留住了那迷人的景色。
今天我们将在他的带领下走进那一碧千里的美丽草原。
引入课题《草原即景》。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释题质疑。
草原即景:即作者走进草原看到眼前的景物你想了解哪些内容呢?(学生质疑)预设:作者笔下的草原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来描写草原的?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20分)1.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并勾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1)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引导学生读。
广袤草梗桅杆黑黝黝声嘶力竭驯顺岛屿逍遥(2)相机对加点字的读音作指导字音:梗驯字形难点:梗桅驯袤黝2.学生自由结成伙伴,通过阅读去“游览”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观赏。
(1)学生浏览课文。
(2)汇报交流,共同感悟。
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3)内容归纳,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草原?分别根据学生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引出对草原美丽和辽阔的介绍。
3草原即景教学设计草原即景优秀教学设计
3草原即景教学设计草原即景优秀教学设计3草原即景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批,感受草原的美丽与辽阔。
3、激发学生对祖国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边读边批,体会作者对祖国草原的喜爱、赞叹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有关草原的图片、文字等资料,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有关作家萧乾的资料。
学生:搜集有关草原的图片、文字等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导入。
1、出示词语:广袤草梗桅杆黑黝黝声嘶力竭驯顺岛屿逍遥2、采取多种形式读词语。
3、理解词语意思,并尝试造句。
二、自读探究。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最能表现草原景物特点的语句,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作批注。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朗读课文,感悟草原特点1、自读第1段,画出比喻句,并作批注。
(1)学生自由朗读第1段,画出比喻句,并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2)汇报交流比喻句的作用。
①指名读比喻句。
②交流比喻句的作用。
③引导学生批写比喻句的作用,交流学生的旁批。
塔木钦草原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它多么像海呀!)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感慨呢?没有缝隙、寂静、广袤这些词让我们知道了塔木钦草原像海一样辽阔的特点。
(板书:草原——辽阔)(3)有感情朗读本段课文,自读、齐读、师生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地读,边读边想象边感受。
2、学习第2段。
(1)自读课文第2段段,并勾画出比喻句。
(2)汇报交流。
(3)说一说从文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想?(4)引导学生谈一谈感受,并谈一谈比喻句的作用。
(5)有感情朗读本段课文。
3、学习第3段。
(1)齐读课文第3段。
(2)思考:塔木钦草原过去为什么被称作“旱海”?(3)从这一段中,你可以体会到塔木钦草原的什么?从远处望去,黑黝黝的石堆时常会引起人们的错觉,以为公路旁边伺伏着什么野兽,而那些牛群、马群从远处望去,斑斑点点,又仿佛是一堆堆巨石。
《草原即景》教案
《草原即景》教案
《草原即景》教案
《草原即景》教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美丽草原我的家》)动人的旋律,优美的'舞姿,勾起多少人美好的回忆,激起多少人对那神奇土地的向往。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草原,感受她独特的魅力。
(揭示课题)
二、自主朗读,自主体会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再读课文,按课文第2题的要求边读边批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3. 交流阅读感受,相互质疑、解答。
三、品味课文,领悟美景
1.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根据自己的批语说清楚为什么喜欢。
2. 请学生分析后,让其他同学补充、完善,再集体朗读,共同领悟美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学到这儿,我也禁不住激动起来,可惜,我没有去过草原,有没有哪位同学去过?给我们介绍介绍。
4.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1. 作者笔下的草原如此动人,摄像师眼中的草原又是怎样的呢?一起去欣赏欣赏吧!(播放配乐风光片)
2. 你眼中或心中的草原又是怎样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和同桌交流交流吧!
3. 学完这一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条件、地方、整体、了解、特点、重点、方式、作用、衔接、吸引、形成、引导、指导
教学过程
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引入课题
1.播放歌曲《天堂》。
腾格尔的天堂是哪里?这里呈现了怎样的景色?让学生尽情描述。
提到草原,许多人就会想到“一望无际”,想到“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就会想到蒙古包,想到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
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神奇的画卷。
作者来到草原,也被眼前草原的美丽、辽阔深深吸引了,他提笔留住了眼前迷人的景色。
今天我们将在作者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一碧千里的美丽草原。
引入课题《草原即景》。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释题。
3.关于草原,你了解多少,能将你搜集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吗?学生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说说自己了解的草原。
4.同学们,让我们跟随作者去访问内蒙古塔木钦大草原。
那里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大草原是那样令人神往,让我们走进大草原,亲眼目睹她那迷人的风采!
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并勾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1)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引导学生读。
(2)相机对加点字的读音作指导。
2.学生自由结成伙伴,通过阅读去“游览”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观赏。
(1)学生浏览课文。
(2)汇报交流,共同感悟。
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3)内容归纳,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草原?分别根据学生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引出对草原美丽和辽阔的介绍。
三、分层朗读,感悟美景
1.朗读第1段,勾画出比喻句,体会其作用。
(1)学生自由朗读第1段,勾画出比喻句,并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2)汇报交流对比喻句的体会。
①指名读比喻句。
②指名交流比喻句的作用。
③引导学生批写比喻句的作用,交流学生的旁批。
塔木钦草原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它多像海呀!)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让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慨呢?(课件演示)“没有缝隙”“寂静”“广袤”这些词让我们知道了塔木钦草原像海一样辽阔的特点。
(相机板书:草原——广袤)
2.学习第2段。
(1)默读,并勾画出比喻句,想一想。
(2)小组汇报学习所获。
(3)全班交流,读中评议。
说说你跟随作者看到了什么?你有何感想?引导学生谈感受,谈比喻句的作用。
(4)教师指导批写:把呼啸的风比作奔腾而至的千军万马,可见风声之大呀!
(5)齐读第2段。
引导学生想象广袤草原上牧民的雄姿。
(板书:牧民——雄姿)
3.学习第3段。
(1)指名读第3段。
思考:塔木钦草原过去为什么被称作“旱海”?
(2)从这段的描写中,可以体会到塔木钦草原的什么?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句的作用,并做好旁批。
把石堆比作野兽,把牛群、马群比作巨石,从中让人体会到塔木钦草原之大。
4.读中体会,学习4~7段。
(1)分小组,用喜欢的方式读4~7段。
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抓住课文片断进行理解体会,把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听。
小组内交流自己所得。
(3)全班交流学习所得。
(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演示):重点引导理解以下地方。
①把云彩比作雄狮,顷刻间变成煤层,可见云彩的变幻无穷,从而形象地写出了塔木钦草原的无常气候。
引导学生及时写好旁批。
(板书:云彩——变幻无穷)
②彩云顷刻之间会变成乌云,骤雨之中又透出太阳的亮光。
把太阳的一道亮光比作一匹薄纱,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和描写的细致。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写好旁批。
③从“完整”和“虹的两端跟地面衔接”想到草原上的彩虹形成了一道巨门,美丽无比。
(板书:彩虹——绮丽)
④作者把云彩比作肋骨、岛屿、苍松古柏、银鱼,形象地勾画出了塔木钦草原上空云的各种形态。
注意引导学生做好旁批。
⑤作者把公路比作黄色带子,以公路的小更衬托出了草原的大。
提示学生做好旁批。
⑥草原上云彩变幻无穷,骤雨后又出现绮丽的彩虹,雨停之后,云彩又在空气中飘荡,而蓝天下的通天大道,将人们引向又一片草原。
由此让我们了解到塔木钦草原是多么美丽、辽阔呀!(板书:美丽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