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计算机导论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1.课程简介1.1课程名称:计算机导论1.2课程编号:XXXXX1.3学时数:XX学时1.4学分数:X学分1.5先修课程:无2.课程目标2.1理论目标:-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基本知识;-理解计算机发展的历史和趋势;-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实践目标:-通过实验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课程内容3.1计算机基础知识3.1.1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历史3.1.2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3.1.3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1.4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和评价方法3.1.5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的基本知识3.2计算机操作系统3.2.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3.2.2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使用方法3.2.3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3.2.4文件管理和安全性3.3计算机编程语言3.3.1计算机编程基础3.3.2常见编程语言的特点和应用领域3.3.3编程语言的语法和规范3.3.4编程环境的搭建和使用3.4数据库和数据处理3.4.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结构3.4.2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3.4.3数据处理和数据挖掘的基本方法3.4.4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3.5计算机图形学3.5.1图形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5.2图形学的应用和发展趋势3.5.3图形处理和图像识别的基本算法3.5.4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3.6计算机与社会3.6.1计算机伦理和法律3.6.2计算机与人类的关系3.6.3计算机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3.6.4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4.评价方式4.1平时成绩:20%-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完成作业和实验4.2期中考试:30%-笔试形式4.3期末考试:50%-笔试形式5.参考教材5.2参考教材:-《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操作系统导论》-《计算机编程语言导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学导论》-《计算机伦理与法律》以上是《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他们的计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有所了解。

《计算机导论》课程标准

《计算机导论》课程标准

《计算机导论》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计算机导论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代码:1013001 授课对象: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分:2.0 先修课:无学时:33 后续课: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等制定人:梁水英制定时间:2018年9月二、课程性质该课程是计算机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入门基础课程,对学生了解并掌握该专业基本知识及后续课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该课程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对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实践指导作用。

三、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1)能力目标总体目标: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会用学到的知识理解并解决计算机操作中的问题。

具体目标:(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能对计算机专业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虚拟现实和计算机信息安全等知识。

2、课程内容设计(1)设计的整体思路:以职业素质与能力培养为重点,重点培养学生的两大关键能力,即从事计算机岗位工作所需要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力。

主要讲授内容见模块设计表。

(2)模块设计表:3、能力训练项目设计4、进度表设计四、教材、资料教材:聂军编著,《计算机导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09参考书:《计算机导论(第3版)》,王志强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08《计算机导论与实践》,王志强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09五、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1、教学评价与考核考核方式:闭卷笔试成绩计算:参照学院文件规定执行2、教学建议: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入门课程,课时不多而内容相当广泛,需要学生主动而自主的学习,在“学中做,做中学”,达到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入门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计算机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基础。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以及关键技术,并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

2.熟悉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3.理解计算机的编程原理和算法基础,能够使用编程语言解决简单问题。

4.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掌握网络通信的基本知识。

5.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计算机概述1.1计算机的定义和分类1.2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2.计算机硬件2.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2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2.3计算机的主机和外围设备3.计算机软件3.1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概念和特点3.2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基本原理4.编程原理和算法基础4.1计算机程序的概念和基本结构4.2算法的定义和特性4.3常见算法的设计和分析方法5.计算机网络5.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5.2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通信协议5.3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6.计算思维和实践6.1计算思维的基本特点和能力培养6.2使用编程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案例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结合实例分析,讲解计算机基本概念和原理。

2.实验室实践,通过编程实践和计算机网络实验,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

3.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作业和项目设计,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五、教学评价和考核1.平时成绩占40%,包括课堂出勤、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

2.期中考试占30%,主要考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原理的理解。

3.实验报告和项目设计占30%,主要考察对计算机技术和应用的掌握和实践能力。

六、教材和参考书目1.主教材:《计算机导论》2.参考书:《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组成原理》七、教学团队和资源需求1.教学团队:由教师和助教组成,负责课堂教学和实验指导。

《计算机导论》课程标准

《计算机导论》课程标准

《计算机导论》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核心思想,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2、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

3、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和应用,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库应用开发。

4、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应用,能够进行简单的网络配置和维护。

5、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历程、趋势和前沿技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三、课程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计算机数值表示和计算方法等。

2、程序设计基础:包括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技能,数据类型、控制结构、数组和函数等。

3、数据库系统基础:包括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和应用,关系数据库系统、SQL语言等。

4、计算机网络基础: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应用,TCP/IP 协议、HTTP协议等。

5、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历程、趋势和应用。

四、课程实施1、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板书等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知识体系。

2、实验教学:设置多个实验项目,包括编程实验、数据库操作实验、网络配置实验等,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课程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课外拓展:推荐优秀学生阅读计算机科学相关的经典著作和前沿文献,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五、课程评价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等,占总评成绩的30%。

2、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核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占总评成绩的70%。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计算机导论是一门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基础知识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兴趣,并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将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基本概念;2.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工作原理;3. 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软件;4. 学习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5. 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功能- 计算机的软件类型及其应用领域2. 计算机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 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3. 计算机网络- 网络基础知识和网络架构- 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 网络安全和常见安全威胁4.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常见的网络攻击和防范措施 - 隐私保护的原理和方法5.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关系数据库和SQL语言-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和管理6. 计算机编程- 编程语言的选择和特点- 基本的编程概念和算法设计- 常用编程工具和调试技巧四、教学方法1. 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既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又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2.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提倡互动式教学;3. 组织实践操作活动,如计算机硬件的拆装和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等;4.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等;2. 作业:布置理论作业和编程实践作业,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3. 期中考试:覆盖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4.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1. 主教材:《计算机导论教程》(第X版),作者:XXX,出版社:XXX;2. 辅助教材:《计算机科学导论》(第X版),作者:XXX,出版社:XXX;3. 参考资料:计算机相关期刊、网站和学术论文。

计算机导论课程标准(改)

计算机导论课程标准(改)

1 计算机导论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职业基本能力课程,它担负着系统、全面地介绍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初识计算机专业学科内容的重任。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计算机专业学生可以全面了解计算机领域的专业知识、最新发展及应用技术。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对今后要学习的主要知识、专业方向有一个基本了解,为后续课程构建完整知识框架,为今后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任务计算机导论通常开设在一年级第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史、了解和熟知计算机学科的核心内容、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为后续课程做好伏笔,进而为未来的工作打好扎实根基。

(三)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以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以教学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完成任务所需的学生思维习惯为课程主线,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易到难安排了五个项目模块,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获取相关知识技能,训练思维能力。

建议课时为48课时。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新生进入学校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没有先修课程的要求。

由于不同地区计算机普及程度不近相同,因而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程度有所差异。

实际当中,学生计算机基础相差较大。

有些学生可能很少接触计算机,但有些学生已经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甚至对某些程序设计语言都较为熟悉。

因而如何针对不同程度同学特点,区别性的引导他们对专业知识深入了解,培养其主动学习能力,以更好地适应今后三年的专业学习要求就成为本课程所需要完成的目标。

(一)知识目标计算机导论课程主要讲述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历史渊源,发展变化,知识组织结构和分类体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的意义、内容及研究方法;了解计算机硬件基础、数据存储、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等领域中的基本知识,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科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开展打好基础。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计算机导论课程旨在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概念、原理及其应用。

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导论和综合性的基础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编程的基本与高级技术,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进行问题求解。

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熟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掌握计算机编程的基本与高级技术。

4.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进行问题求解。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概念(4学时)1.1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1.2计算机技术的基本概念1.3计算机系统的分类和特点2.计算机硬件系统(12学时)2.1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层次2.2中央处理器和存储器2.3输入输出设备2.4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3.计算机软件系统(12学时)3.1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特点3.2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3.3计算机语言和编程技术4.计算机网络与安全(8学时)4.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4.2网络协议和网络安全5.数据存储与管理(8学时)5.1数据与信息的基本概念5.2数据存储和管理技术6.计算机编程与算法(12学时)6.1程序设计语言和编程技术6.2算法和程序设计基础6.3算法优化和高级编程技术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加深理解。

3.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计算机,编写程序,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估1.平时成绩:考核学生的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

2.实验报告:考核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报告撰写能力。

3.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参考书目以上为《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计算机学科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入门性导引类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教学的目标是认知与导学,其主要任务是全面地简要地介绍该学科的主要内容、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硬件和软件的核心及其发展趋势、学科研究和应用中所采用的数学与系统科学方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以及在学科教育中所涉及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与要求等等。

目的在于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们对计算机学科所含概的知识领域有个系统化、逻辑化的概括性了解,明确各主领域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各主领域存在的基本问题以及求解这些基本问题的方式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科学的认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统领整个课程的教学,采取高级科普的深度定位和通俗流畅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整个学科的概貌,对学生进行整个学科正确的认知与导学,为学生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专业认识基础,同时,给学生的学习留下大量的疑问和问题,为后续课程的教学留下“伏笔”,真正使导论课程的教学起到初步认知与正确导学的作用,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按照学科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来开展学习,顺利完成学业。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与应用操作相结合的课程。

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的方方面面,但着重讲解的是基本概念而不是数学模型和技术细节,要求做到“广度优先,广而不细”。

课程侧重点在于勾画计算机科学体系的框架,奠定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基础,为今后深入学习信息专业各专业理论课程做好铺垫;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实验学习将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术,提高感性认识,为今后在各自的专业中对计算机的使用打下厚实的基础。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2.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3.了解高级语言与程序设计技术4.了解计算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5.了解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6. 了解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7.了解新一代计算机体系结构与软件方法学8.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及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9.了解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10.了解职业道德与择业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重点与难点1.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完整版)《计算机导论》课程标准

(完整版)《计算机导论》课程标准

《计算机导论》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适用对象:计算机网络一年级学生制定时间:2011年9月课程代码:所属系部:信息工程系学分:5 学时:90制定人:谢品章批准人:二、课程的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①掌握计算机二进制编码的方法及与八进制、十六进制、十进制的转换。

②掌握冯。

诺依曼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构成。

③正确运用Windows操作系统完成对计算机系统的管理。

④熟练掌握Word 、Excel和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

⑤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资源共享,通过Internet 获取和发布信息,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

2、方法能力目标①能够熟练运用Windows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

②能够熟练应用Word进行编辑排版,能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能用PowerPoint进行幻灯片的制作。

③能够用Internet浏览网页,下载资料,收发电子邮件。

3、社会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及信息处理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造思维能力。

④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⑤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整体教学设计思路1、课程定位《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

该课程为刚入学的学生提供一个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入门介绍,使他们能对该学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了解该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在该领域工作应有的职业道德和应遵守的法律准则。

该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的方方面面,要求做到广度优先,拓展学生的视野。

《计算机导论》教学要求既能做到注重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又能跟上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满足计算机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结构的要求、达到导论性课程的目的,为后续课程构建一个基本知识框架,对专业学习和将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必要的指导。

2、课程开发思路(一)设计理念本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发展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1.课程介绍(100字)本课程介绍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部分,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以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趋势。

2.学习目标(150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成部分,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熟悉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趋势。

3.课程内容(600字)3.1计算机基本概念-计算机的定义和分类-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体系结构-计算机的编程语言和软件3.2计算机硬件-中央处理器的结构和功能-存储器的种类和性能-输入输出设备的分类和功能-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和通信原理3.3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种类-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的区别和应用-数据库和编程工具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3.4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商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计算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4.教学方法(200字)本课程采用综合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案例分析和讨论等。

教师将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展示实际应用案例,进行实验操作和练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5.考核方式(100字)学生的综合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主要参考实验报告、课堂讨论和实践作业的完成情况。

期末考试将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综合考核。

6.参考教材(100字)《计算机科学概论》(第七版),周海陶,清华大学出版社7.学时安排(50字)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分为16周授课。

每周3学时,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

8.课程实施要求(100字)学生应认真完成每次课程的预习任务,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和作业,并在考试前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总结。

同时,学生应遵守课堂纪律,尊重师生和同学,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一、引言计算机导论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信息素养。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理论目标:a. 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b. 掌握计算思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c.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与应用领域;d.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 实践目标:a. 学习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b. 进行简单的编程实践,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c. 掌握常用的办公软件和网络应用工具;d. 进行计算机应用实践,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结构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a. 计算机硬件基础:CPU、内存、硬盘等组成部分的介绍;b. 计算机软件基础: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的基本概念与分类;c. 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拓扑结构、通信协议等基本知识;d. 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结构等基本概念与应用。

2. 计算思维与编程实践:a. 计算思维基础:抽象化、分解、模式识别等基本思维方法;b. 算法与流程图:算法设计与表示方法,包括顺序、选择、循环结构;c. 编程语言与环境:介绍常用编程语言及其开发环境,进行简单的编程实践;d. 网页设计与开发:HTML、CSS等基本技术与工具的应用。

3. 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素养:a. 办公软件应用:介绍常用办公软件的功能与应用技巧;b. 网络与信息检索:网络安全、信息检索与筛选的基本方法与技巧;c. 多媒体应用与处理: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的应用与处理技术;d. 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数据库基础知识与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授课讲解:a. 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示意图、动画等辅助工具;b. 打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参与讨论;c. 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探索计算机科学的原理与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导论》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适用对象:计算机网络一年级学生制定时间:2011年9月
所属系部:信息工程系课程代码:
学时:90 分:学 5
批定制人:谢品章准人:
二、课程的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①掌握计算机二进制编码的方法及与八进制、十六进制、十进制的转换。

②掌握冯。

诺依曼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构成。

③正确运用Windows操作系统完成对计算机系统的管理。

④熟练掌握Word 、Excel和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

⑤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资源共享,通过Internet 获取和发布信息,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

2、方法能力目标
①能够熟练运用Windows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

②能够熟练应用Word进行编辑排版,能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能用PowerPoint进行幻灯片的制作。

③能够用Internet浏览网页,下载资料,收发电子邮件。

3、社会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及信息处理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造思维能力。

④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⑤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整体教学设计思路、课程定位1《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

该课程为刚入学的学生提供一个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入门介绍,使他们能对该学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了解该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在该领域工作应有的职业道德和应遵守的法律准则。

该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的方方面面,要求做到广度优先,拓展学生的视野。

《计算机导论》教学要求既能做到注重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又能跟上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满足计算机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结构的要求、达到导论性课程的目的,为后续课程构建一个基本知识框架,对专业学习和将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必要的指导。

2、课程开发思路
(一)设计理念
本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发展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倡导以项目驱动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同时,本课程建立了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等方面。

在过程性评价中关注学生分析解决项目任务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与人合作的态度、表达与沟通能力。

(二)设计思路
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情境,注重直接经验从简单到复杂的螺旋式渐进积累,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化,科学地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合理地设计讲授、实训教学环节,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使教、学、做达到完美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1
课程内容突出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课程中的教学情景设计是以一些典型的贴近生活的案例为线索进行的。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及教师都可以对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教学内容
1、学时分配学习情境(单元)名子学子学子学子学学仿宋五分情2情4情情13粗学计算机基计算机系统计算机中的计算机性能计算机概情知息表示方12
(6222教学时
Windows XWindows X学Windows操作系统概6
操作系统概的使情X基本操
教学时22
2(单计算机网络概计算机信息安学习计算机网络Internet技术
情境全述基础12
单(6 教学时数4 2
表格的制作与Word2003学习Word2003文档的排版图文混排
20
文字处理软情境编辑概述4
6 教学时数6 4
(单EXCEL2003EXCEL2003EXCEL2003EXCEL2003 习学16
电子表格处概述的编辑操作数据分析2
、教学设计2
3
4
5
6
7
五、课程考核标准本课程为考查课。

8
六、教材、参考资料使用教材:年,李茜等,《新编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书目:年袁方等,《计算机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