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诊断性测试试卷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中考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中考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一、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武侠小说里的义士武侠小说里,经常出现一种角色,他们热衷于侠义之事,为了正义和弱者而奋斗。
他们被称为“义士”,他们的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义士”的形象多种多样,有的是江湖上的大侠,他们武功高强,胆识过人,独来独往。
有的是普通人,他们没有特别的身份和背景,但看不惯社会的黑暗面,不忍心看到弱者受欺负。
他们为了正义和道义,不计个人得失,毅然站出来,对抗邪恶势力。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三国演义》这部古代小说中,他被塑造成了一个基本上没有武功的人物,但他凭借着卓越的智慧和才能,在乱世中抱着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为了帮助刘备统一中国而奋斗终生。
他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义士”,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对于“义士”,人们普遍给予了赞美和敬佩。
他们不追求金钱和享受,也不图名利和地位,他们的目标是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公正奋斗。
他们有着正直和坚定的品质,有的甚至为了守护自己的信仰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正因为他们身上这种崇高的品质,所以他们常常被人们所称道和传颂。
问题1:义士是怎样的角色?问题2:诸葛亮是如何成为“义士”的代表人物的?问题3:你对“义士”这种角色有何看法?二、写作题请你根据所给的题目和要求,写一篇课间作文。
题目:我喜欢的一本书要求:1. 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2.书中的内容、故事情节等;3.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提示:可以是故事书、科普书、文学名著等,可以是你读过的任何一本书。
附:答案一、阅读理解题问题1:义士是热衷于侠义之事,为了正义和弱者而奋斗的角色。
问题2:诸葛亮凭借卓越的智慧和才能,在乱世中抱着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为了帮助刘备统一中国而奋斗终生。
问题3:回答自己对“义士”这种角色的看法。
二、写作题(请参考)我喜欢的一本书书名:《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作者:J·K·罗琳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一本充满魔法和冒险的故事书。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4年3月测试语文试题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4年3月测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近代以来,自由和平等作为西方的重要价值观而在我国广为流行。
也有学者认定中国古代哲学中早已具备自由平等思想。
这种比附最早出现在章太炎的著作中。
章太炎是一位民主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国学大师。
戊戌变法前后,康有为撰写文章,把孔子描绘成托古改制的祖师爷,试图借古圣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章太炎则选择了佛教和老庄学说,首次提出庄子思想就是自由平等的思想,有新人耳目的效果,也让国人在哲学上提高了民族自信心。
不过,我们认为现代的自由平等观与庄子精神并不契合。
罗祥相认为庄子哲学与西方哲学家的哲学理论,在概念内涵、思想重点以及思想的时代背景乃至对世界的经验和思考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差异。
不仅“逍遥”无法对应“自由”,“齐物”也无法对应现代的“平等”。
今天我们所说的平等是一种社会价值,它认定一个社会中的全部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庄子的齐物思想与现代平等观之间的区别甚为明显。
首先,二者包含的范围不同:庄子的“齐物”就是平齐万物或者万物齐一,而现代的平等主要是指人与人的关系。
其次,二者的受众不同:庄子的“齐物”所面对的是个体,主要针对士阶层,以隐士为中心,而现代平等观面向社会上的一切公民。
再次,二者的目的不同:庄子的“逍遥”为人们描绘了一个“无待”的精神世界。
庄子的“齐物”意在指出进入“逍遥”境界的途径。
平等则是公民为之奋斗的终极的价值追求。
笔者以为类似于“道”“命”“逍遥”“齐物”这样的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无法也没有必要硬译为现代汉语。
“逍遥”“齐物”与现代社会中的自由平等或许有若干的相似之处,但它们绝对不能等同,等同起来就容易引起误解和混淆。
章太炎当年以西方自由平等观念解读《庄子》,虽然有其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但与庄子思想的实际并不相符。
江苏省邗江实验校2024-2025学年初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邗江实验校2024-2025学年初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活化石已成为我们湛江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②海豆芽是一种生活在温带和热带海域的无脊椎动物。
③又因为它的贝体呈长椭圆形,很像人的舌头,也有叫它“舌形贝”。
④资料显示,它是现今最古老的活化石,至今有几亿年的历史。
⑤因为它上部的贝体像一颗黄豆,下部的肉茎宛若一根刚长出来的豆芽,所以俗称“海豆芽”。
A.②④③⑤①B.②⑤③④①C.①②⑤③④D.①②④⑤③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105岁高龄的著名作家杨绛先生在北京去世,这个消息很快被传得满城风雨....。
B.5月20日,我市各级部门认真落实救灾应急预案,有条不紊....地开展灾后救助工作。
C.谢幕战中的科比,.首当其冲....,狂砍60分,打破了NBA球员退役的得分记录。
D.虽然这道题很难理解,但是在小明耐心细致的讲解下,我们终于幡然悔悟....了。
3.对下面这首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初三语文诊断性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诊断性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蹉跎(cuō)蹒跚(pán)恣意(zì)B. 箴言(zhēn)缄默(jiān)踌躇(chóu)C. 慰藉(jiè)恣意(zì)踌躇(chú)D. 箴言(zhēn)缄默(jiān)蹒跚(pán)2. 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学习刻苦,但是成绩一直不理想。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使我受益匪浅。
C. 经过这次活动,我们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D. 老师的话,使我深受感动。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的花园里,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B.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C. 月光如水,洒在了静谧的村庄。
D. 风把树叶吹得沙沙作响。
4. 以下诗句中,描绘了秋天景色的是:A.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 以下成语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的是:A. 画龙点睛B. 多此一举C. 锦上添花D. 点石成金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难道我们就这样放弃吗?B. 我们难道就这样放弃吗?C. 我们就这样放弃,难道不可惜吗?D. 我们就这样放弃。
7. 以下诗句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8. 下列成语中,与“掩耳盗铃”意思相反的是:A. 明察秋毫B. 掩耳盗铃C. 明镜高悬D. 掩人耳目9. 以下诗句中,使用了对仗修辞手法的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THUSSAT2024年3月诊断性测试语文答案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4年3月测试语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二、非选择题。
4.(每点2分,共4分)不应该。
首先《前赤壁赋》中是否真的存在误写,误写的原因现在还不能确定。
其次,文字和词语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若已经约定俗成,恢复“原作”人们使用不便,它适从的语境较少,修改反而不好。
5.(每点3分,共6分)①对待古代思想典籍要认真严肃,可以大胆设想,但是也要严密求证,力争还原原貌。
②既尊重原作的原貌和情境,也要学以致用,在尊重古人古籍的前提下为今天的生活服务。
③应该认真研究体味古人以及古代文字思想诞生时的具体情况,理解作者的真实情感和思想。
8.(每点1分,共4分,答对三点给满分)①采用灵活的叙事视角。
作品主要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写三姑娘,但在开头结尾却又采用了第一人称有限视角,显得含蓄而韵味悠远。
②通过简洁的对话。
比如小说写卖菜一节,对话简洁,却写出了三姑娘的伶牙俐齿,但是却可爱善良的性格。
③利用竹林和周围的人多方衬托。
例如母女俩一起回忆起从前上街看灯的热闹,都是用了淡淡的语气,让人能够体会到人物心中的哀伤9.(每点2分,共6分,答对任意三点给满分)①语言简洁含蓄。
作品并不直接多言苦难,但是如“妈妈说盐钵里的盐怕还够不了一餐饭”却透露出家境的艰难。
又如写父亲去世带来的忧伤,用“人见了也同三姑娘自己一样懒懒的没有话可说了”进行暗示。
②整体讲究意境。
小说讲究情和境的结合,用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营造氛围,并不看重情节的离奇跌宕。
③写人物讲究传神。
写人物不讲究浓墨重彩,描写注重传神,比如写三姑娘的竹布单衣,显示出人物的淡雅,神态描写也讲究情趣。
④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抒情限度。
废名的小说具有冲淡平和的特征,比如写父亲的离世,以及由于父亲离世带来的忧伤,都并不采用浓烈的笔墨。
10.(每涂对一处给1分,共3分,超过三处不给分)客曰☑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13.(8分)(1)山川的精灵,能够兴云降雨以利天下,所以掌管山川的可以称得上神;至于掌管社稷的可以称公侯。
2025届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2025届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维权孙春平吴老太到三亚有好几年了。
每年11月初南下,待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再回东北去,被人称作候鸟一族。
吴老太患有肺气肿,以前每到冬天,就觉得气短,听人说海南冬天暖和,还没有雾霾,便坐火车跑来一试。
这一试就上瘾了,那口气一下就吸到了肺窝最深处,甜甜的、润润的,连吐出去都觉不舍。
当然,当候鸟也需有本钱。
要住房,还要坐飞机,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人家腰包厚实的,在海南买了房,飞到落脚处便有了巢,好比去年来过的老燕子。
可吴老太没这种方便,穷候鸟必须精打细算。
吴老太退休前在一个国营煤矿管矿灯管三十多年,后来据说是资源危困,退休金两千元不到。
老伴过世得早,活着时是矿工,矿难后只见了骨灰盒,还有一笔抚恤金。
那笔钱后来给儿子买了一室一厅的房子,不然,只怕儿子连媳妇都娶不上。
穷有穷的活法。
吴老太买不起房,那就租,租也不敢去正规小区,太贵。
她是去城中村。
当地村民等着拆迁,早把房子盖得密密匝匝。
但便宜啊,一月几百元钱就说下来了。
飞机票贵,咱坐火车,睡不起卧铺咱坐硬座行不?刚来三亚时,吴老太还曾去住宅小区翻过垃圾箱,她想把租房的钱翻出来。
但那活计只干了三天,房东不干了,说院子本来就小,不可再堆放纸壳易拉罐。
吴老太想想也是,歇了手。
高中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答案
高中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答案高中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语言基础知识综合运用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计20分)1.语病是指下列哪一项?A.文意不明B. 朗朗上口C.老生常谈D.含糊不清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对弈(yì)B.妄徂(cú)C.枉凝(yíng)D.淞沪(Sōnghù)3.以下表述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他的身体素质比原来更好B.公园特展推出的三百多幅金黄色的油菜花让市民流连忘返C.古建筑经久耐用,时代变迁,旧貌换新颜D.差生的课业进步曾一度让老师倍感欣慰,可现在已呈下降趋势4.以下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第一部分语言基础知识综合运用包括选择题和阅读题等(中间的“和”字应该是顿号)B.我们在生活中不仅要学会和别人友好相处,还要学会与环境和谐相处(中间的“和谐”应该是顿号)C. 王老师说:“今天讲课我有点累了,我下次再讲。
”(中间的“我下次再讲”应该用分号)D.刚才学校的发言人在欢送仪式上说:“祝大家都有好的前程。
”(中间的“都”应该是顿号)5.下列哪个句子中使用了感叹号表示语气?A. 昨天和同学聚餐时遇到了千年一遇的美景。
B. 小明遇到了猫,猫把尾巴竖了起来,然后跑了。
C. OMG,好漂亮的裙子啊!D. 这是什么意思啊?......阅读理解(共3篇,每篇6小题,每小题1分,计18分)文章一:定语从句是英语语法中的一个重点难点、历史悠久的语法单元。
简单来说,定语从句就是用来修饰主句中某一个名词或代词的补充说明部分。
定语从句在句子中的位置一般是在先行词(也就是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后面。
6. 什么是定语从句?7. 定语从句在句子中的位置一般是在什么后面?......文章剩余省略。
第二部分:论说文阅读(共2篇,每篇4小题,每小题2分,计16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第一篇:这个季节,忽然想起黄老师。
2023年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3月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3月语文试卷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共同富裕是几千年来我国广大民众的根本诉求,是治国理政思想理念的重要元素。
在对天地万物的观察中,先民们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即天地最大的美德是孕育出生命并无私承载和维持生命的延续,他们对天地日月进行的思考,成为了共同富裕的理念的滥觞。
他们主张,人类要学习天地日月无私养民的优良品格,效法自然,公平惠及,万类不遗。
从《易经》的“裒多益寡,称物平施”“损上益下,民说无疆。
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到《礼记》“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从老子“损有余而补不足”到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共同富裕的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有着不同的表述方式。
共同富裕自古以来就是治国理政思想理念的重要元素之一。
孔子至卫国,见人口繁庶,即表达出安置百姓应先加以“富之”再施以“教之”的见解。
他所期求的富民之策,不仅意在“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还需依势顺导,“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孟子强调“制民之产”的重要性,将“养生丧死无憾”视作王道开端。
在与滕文公的对话中,孟子清晰地提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产业代表人民富裕,是政治稳固、国家安定的基础。
《管子》一书集中吸收先秦各学派思想,在《治国》《牧民》诸篇提出“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表明共同富裕的观点已突破儒家学术范围,上升为整个知识界的思想共识。
物质和精神同步发展,才是共同富裕,才是古代传统社会真正的“治人”标准,这种以保养生民、促进民生、藏富于民的共同富裕思想,在我国绵延传承几千年,构成中华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历朝君主和广大民众产生深远影响。
(摘编自《人民日报》高翔《如何理解共同富裕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的夙愿》)材料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
高三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
兰州市高三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亵渎蜕化变质斡旋B.痴迷依法监察磨炼血流漂杵C.轶事虚无飘渺飘逸D.营销媒体曝光锱重网络浏览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从此,我真正爱上了教育事业,并且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而.自豪。
B.文艺作品不再是仅仅供少数人欣赏,而.为亿万人民所共同欣赏。
C.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方法。
D.由于改编者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和人物,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剧主题的教育意义。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一个人应该从多方面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但首先要做到的是______________端正。
②三峡水利工程修建完工以后,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_____________很大。
③为了规范电信市场的经营秩序,市电信局研究制定了《无线市话(“小灵通”)安装使用条例》,该条例自元月1日起_________________。
A.品性收益施行B.品行受益施行C.品行收益实行D.品性受益实行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A.青年人要有理想,还要有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B.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C.文章用“繁”笔,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栩.栩如生...;刻划心理,能使细致入微。
D.有关自己的身世,他从来没有在人前说起过,有时别人问起来,她也讳莫如深....。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出席大会的除该院的师生员工外,还有市卫生局负责人,本市各医院的代表,以及本市其他卫生单位都派人参加了这个大会。
B.看到老师傅们每天早来晚走,做好了上班前的准备工作和下班后的检查工作,从不计较个人的休息时间,使我很受感动。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4年1月)高三语文试卷及答案
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4年1月测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所谓“搭子社交”,就是指通过社交平台或应用程序,以寻找共同兴趣、目标或者活动为前提的社交方式。
“搭子”社交覆盖了诸多领域,例如“饭搭子”“旅游搭子”“羽毛球搭子”等。
年轻人通过不同类型的“搭子”探索并创造属于自己的社交网络,满足了个人在不同生活方面的社交需求。
搭子社交的目标是通过提供精准的陪伴,满足用户在特定领域中的社交需求。
一方面,通过搭子社交,人们可以参与到各种有趣的活动中,拓宽自己的社交圈子,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另一方面,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更多同样喜欢某一活动或话题的人,相互交流经验、分享资源,进一步提升各自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在过度社交化的时代,人们正在经历“熟人社交倦怠”。
人们常常采取各种“断连”的方式来逃避过度连接的社会环境。
“反连接”并不是指无条件断绝一切关系,而是断绝特定情境下可能给个体带来过大压力和负担的关系,使个体重新获得必要的私人空间、时间和自由。
年轻人在建立搭子关系时,通常会选择避开当前的圈子,与陌生人建立联系。
因此,他们更加注重搭子关系的实用性,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通过默契的距离感的维持,双方可以轻松地待在自己的舒适区,无需假装熟悉或频繁互动。
对于在大城市奋斗的年轻人来说,父母的关怀往往受到地理距离的限制,朋友之间需要“跨越半个城市或者多个时区”才能见面,而爱情也并不容易获得。
因此,年轻人常常会面临孤独的时刻,需要独自进行一些活动来填补这种空虚感。
年轻人倾向与陌生人进行社交,可能是因为他们更有动力去寻找新的人际关系,以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开拓个人发展的机会,并获得新的信息和资源。
可以说,搭子社交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成为了传统固定关系的补充。
(摘编自腾讯媒体研究院2023-09-08《“搭子”社交:一种特定情境下的精准陪伴关系》)材料二:中国传统社会具有安土重迁、世代稳定的特点,在日常的生产劳作中,形成了以差序格局为基础的熟人社会。
初三语文诊断性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诊断性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B.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C. 魑魅魍魉(chī mèi wǎng liǎng)D. 峨冠博带(éguān bó dài)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最恰当的成语填空:尽管他______,但最终还是没能说服评委。
A. 言之凿凿B. 言之有物C. 言之无文D. 言之不预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篇文章的观点虽然新颖,但是缺乏说服力。
D. 我们一定要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
4. 下列古文中,属于《论语》的是:A.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C.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D.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5.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最恰当的诗句填空:春天的校园里,______,同学们在操场上尽情地玩耍。
A.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D.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其名句。
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
8.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陆游的《______》。
9.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10.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中以“智多星”著称的是______。
三、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浙江省温州市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诊断性测试试卷【附参考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诊断性测试试卷一、初遇经典(32分)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在新学期的语文学习旅途中,我们遇见了四季,跟随朱自清倾听春天里liáo(①)亮的笛音,陪同老舍欣赏冬日贮蓄的绿意;我们遇见了亲情,瘫痪的史铁生在与母亲jué(②)别时收获了“好好活儿”的勇气,莫怀戚在解决分qí(③)时担起家庭重责;我们遇见了师长,是鲁迅笔下质朴bó(④)学的寿镜吾先生,是给予海伦光明希望的莎莉文老师......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
2.请梳理半个学期学过的古诗文,完成下列表格。
时光浩渺,亘古永恒,能遇到千百年前的古诗文,我们何其幸运。
我们在古典诗文中与万物邂逅,与千百年前的古人对话,感受诗中丰富的情感和哲理。
诗文内容情感/哲理意象花▲,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对好友赴任路途险远的关切与同情▲,▲。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月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对故乡、故人的依依不舍▲,受降城外月如霜。
——《夜上受降城闻笛》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蕴含着浓郁的乡愁水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温馨安详的场景更勾起内心的孤独凄凉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
”——《论语十二章》时间如流水,劝慰我们要惜时哲理学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读书时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事半功倍为人子曰:“▲,▲,与人忠。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为人要践行三个原则: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3.古诗联读闲居初夏午睡起(一)南宋·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①。
山行清·姚范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②。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注释】①捉柳花:戏捉空中飞舞的柳絮。
2024重庆市康德卷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第三次联合诊断检测语文语文测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光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为人类所好奇,也是一代又一代光学研究者前进的动力。
在“追光”路上,在不断探索解答“光是什么”的过程中,与光有关的技术得到发展,日益造福人类。
光谱就是“追光”路上的重要发现。
红、橙、黄、绿、蓝、靛、紫,17世纪60年代牛顿使用三棱镜,将太阳入射光分成7种颜色,使人类对光的认识从简单的照亮物体的光线,演进为按颜色分散排列的光谱。
这一重要发现来自常见的自然现象——雨后的彩虹。
彩虹是由不同波长的光通过不同角度折射而成。
红花绿叶、青山绿水,也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到它们身上,反射各种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里,我们才得以看到多姿多彩的世界。
进而,科学家们记录了可见光范围的光谱图。
光谱图是复色光通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进行分光后,依照光的波长(或频率)大小顺次排列形成的图案。
通俗地说,不同物体会反射不同颜色的光,所有的颜色都可以在光谱图上找到。
通过对光谱图的研究,人们得到了原子、分子等的能级结构、能级寿命以及电子的组态、分子的几何形状、化学键的性质、反应动力学等许多关于物质结构的知识。
这些光物理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成为筑起科学大厦的坚强基石。
光并不总是肉眼可见的,比如红外辐射。
1800年,天文学家赫歇尔在用水银温度计研究太阳光谱的热效应时,发现红光外面看不到的区域温度升高效果更好,他称这一区域为“黑热痕”。
七年级语文学习诊断性测试试题
七年级语文学习诊断性测试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酝酿(niàng)黄晕(yùn)抖擞(sǒu)贮蓄(zhù)B 棱镜(líng)粗犷(guǎng)莅临(lì)草垛(duò)C 着落(zháo)高邈(miǎo)吝啬(lìn)静谧(mì)D 应和(hé)分歧(qí)倜傥(tǎng)咄咄逼人(duō)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喉咙健壮骄媚呼朋引伴B 宽敞睫毛干涩花枝召展C 烘托慈善淅沥翻来覆去D 铃铛朗润建壮各得其所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他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B 他们俩在班上一个管纪律,一个管学习,配合得相得益彰。
C 她说话总是咄咄逼人,让人很不舒服。
D 春天到了,公园里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前来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
B 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C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我们城市的名片。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
”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C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D 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重庆康德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语文试题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语文语文测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吴冠中先生“笔墨等于零”的相关论说,曾引起画坛的轩然大波。
这场关于中国画的“笔墨官司....”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但这场争论在AI和5G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再度被提起,提倡创新者觉得要以更为开放的心态让中国画迎接世界性的改造,而我认为应守住中国画的底线,笔墨仍是中国画的灵魂。
在世界画种中,能够以国别称呼的并不多,中国画是其中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代表了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精髓,看似简单的笔墨纸砚的组合,却贯通天地世界,构成了其具备民族性的独特的艺术语言。
中国画在全世界的艺术中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经过几千年的积累与沉淀,集思维模式、哲学理念和美学思想于一身。
而它最为鲜明的体现就是笔墨,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和生命,是它区别于所有其他画种的重要形式,笔墨具有其他画种不可替代的独立性和无法比拟的特殊性。
脱离了笔墨,任何堂皇恢宏的表现,任何华丽绝妙的色彩,都不能被定义在中国画的范畴之中,只能将其作为“综合艺术”等来看待。
笔墨是中国画的主体精神,五色俱全形神兼备,线条丰富墨蕴机巧,它是包容的、开阔的、创新的。
千百年中,它并不放弃创新,形成了江潮汹涌....的生态。
近百年来,出现了黄宾虹的焦墨法、林风眠的西画....、百舸争流法,张大千的泼彩法、刘国松的揉纸肌理处理法等,这些艺术家们的大胆尝试创新,丰富了中国画笔墨的内涵,其价值也逐渐地被人认识、认同,这些中国画的艺术家完成了对中国画创造性的转换,成为中国画发展的重要链条。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苍南县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诊断性测试七年级语文试题卷考生须知:1.全卷共6页,五大关卡,共有11小题。
满分100分(含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写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均无效。
祝你成功!书写(3分)前言(4分)亲爱的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在课文中发现了许多在磨难中成长起来的人物。
史铁生,他虽然全身瘫(hu àn)①,但在母亲逝世后重新振作,好好儿活;海伦·凯勒,她虽然双目失明,但在莎莉文老师的陪伴下重燃对生活的热(chén)②。
牧羊人,他虽然孤独,但因他的慷(kǎi)③无私为沙漠留下了希望;莫顿·亨特,在父亲的鼓(lì)④下爬下悬崖,战胜了内心的恐惧。
他们告诉我们,只有经历过磨难,才能真正的成长。
让我们一起接受挑战,勇闯难关吧!1.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第一关】理解诗歌意象(13分)意象古诗感悟“象”中之境品味“象”中之情峨眉山月半轮秋,①。
——李白《峨眉山月歌》秋月高悬,陪伴诗人。
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
月②,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月色如霜,萧瑟冷清。
征人思乡之情愈发浓重。
正是江南好风景,③。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江南暮春,繁花落尽。
个人身世之悲,慨叹繁华落幕。
花④,。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断壁残垣,菊花竞开。
同情战乱之民,渴望和平。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⑤。
融情于景,饱含着飘零之感、离别之恨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大雁北归,飞过晴空⑥。
鸟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宋]陈与义东风吹雨小寒生,杨柳飞花乱晚晴。
客子从今无可恨,窦家园里有莺声。
⑦。
⑧。
方法小结请结合以上表格,概括通过意象解读诗歌情感的方法。
⑨2.整理诗歌表格内容,完成以下题目。
山东省烟台市2024年高考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24年高考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数千年的中国思想发展史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从根本上把客观世界当作镜子来反观自己、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的努力,而总是看见把人的内心当作平静的湖水,认为真正的本心是“虚静”“无事”“空”。
中国人更多地用镜子来比喻人心而不是外界对象,镜子的作用不是用来认识自我,而是用来反映世界、“玄览”万物、呈现宇宙本体的,即是说。
镜子(人心)本身是看不见的,在镜子里看见的都是外界事物:人们从镜中反映的外界事物得知镜子的存在,但却不能把握那独立于一切外界事物的镜子实体的形象。
进入现代,我们热烈地讨论“自由”“人性”和“独立人格”,但看上去轰轰烈烈的时代思潮如果不涉及“人之镜”的根本颜倒,终将只是过眼烟云。
所谓根本的频倒是指:不再仅仅把人心看作被动而平静地反映外界的“明镜”,而是要能动地从外部世界中去获得自我的“确证”。
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通过“洞喻”,以理性贯通人性和对象世界,认为人只要运用他的“理性之光”反观自身,对自己的固有本性加以“回忆”(洞中囚徒回转头,发现了真实事物),就能触及并把握客观的世界本体。
从这里产生了西方哲学源远流长的“反思”学说。
“反思”(reflexion),也就是反映、反射,它与中国古代“吾日三省吾身”的那种反省不同,不是直接检查自己干净的心地上沾染了哪些灰尘,而是从对象上回过头来思索自己的本性。
中国传统的反省是以人的“心性”为出发点的,人心被假定为已知的、人人相同的、平静一色的,但这恰好使人心本身成了视觉上的一个“盲点”。
西方的反思则是从对象出发的,人心被看作有待于认知的,这就使得人不断地从外面转回头,不是为了“返本归原”,而是要对人性、人心做步步深入的探索。
这种从外向内不断深入的过程表明,人先要认识对象,然后才能认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心性有真正的“自我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实验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卷本试题分为第I卷和第II卷,共12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不能写在试题卷上;不准使用涂改液、修.........纸.相应的位置正带。
第Ⅰ卷(选择题42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剽.悍漂.泊骠.勇虚无缥.缈B.面颊.夹.被肩胛.戛.然而止C.纰.漏坯.胎霹.雳劈.头盖脸D.叱.嗟饬.令斥.候炙.手可热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组是()A.融会贯通明火执仗别出心裁突如其来B.平心而论一如既往不假思索名符其实C.呕心沥血层峦叠嶂勿庸置疑纷至沓来D.要言不烦金碧辉煌山清水秀急流勇退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史记》中甘罗和淳于髡等人,以各自的方式赢得了成功,凭借自己对现实矛盾的把握,表现出一种世道人心的锐利。
②文莱旅游发展局总监赛贾玛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局将组团巡访各国,宣传2008文莱观光年。
③不同的基金,其的模式是不同的,因此,投资者购买前一定要充分了解,以降低投资风险。
④王立群教授为了能在“百家讲坛”讲好汉武帝,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A.洞悉大事运作披阅B.洞悉大肆运作批阅C.洞察大肆运行批阅D.洞察大事运行披阅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项羽被困垓下,兵少食尽,外面汉兵层层包围,其处境之危险真是如履薄冰....,想起“西楚霸王”之威名,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B.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组来到了山东莱芜,在晚会上,当年参加抗日战争的老英雄们又一次听到了那些耳熟能详....的抗战歌曲。
C.日前,某网站公布了一项名为“网络10大罪状”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垃圾邮件首当其冲....,排在“10大罪状”第一位。
D.创业之初,他经济异常拮据,几乎是手无寸铁....,但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奋斗,他一跃成为国内最知命的IT业界精英。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周密细致的准备工作和扎实有效的安保工作是2008年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基础和关键,不仅关系到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而且关系到奥运会的顺利进行。
B.虽然没有学历,但是他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国内某知名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专家的高度赞赏。
C.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一脸落寞的丁俊晖,面对众多记者连珠炮似的提问,只简单甩下了“我很累,我不想打”“我技术不行”“没什么感觉”。
D.那是2005年的3月31日,殷雪梅这位江苏常州金坛的小学老师,面对飞驰而来的汽车,奋不顾身,将生的希望留给孩子们,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撼人心的一瞬间。
二、(15分,每小题3分)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赍,赏赐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假,借给,贷给。
B.胜请为绍介,交.之于将军。
交,使动用法,结交,交往。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固,必定。
C.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功,功绩,功劳见白书,乃钻火烛.之烛,照亮D.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赞,引见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被,表被动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B.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其.李将军之谓也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D.骞以.郎应募,使月氏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宁许以负.秦曲②卒廷.见相如③左右欲刃.相如④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⑤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⑥子胥耻.其计谋不用⑦公子纠败,召忽死.之⑧汉王遣张耳与信俱,引兵东.⑨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⑩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A.①④/ ②⑩/ ③⑤⑧/ ⑥/ ⑦⑨B.①②④/ ③⑤⑧/ ⑥⑩/ ⑦⑨C.①④/ ②⑧⑩/ ③⑤/ ⑥⑦⑨D.①⑩/ ②④/ ③⑤⑧/ ⑥⑨/⑦9.下列句子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求人可使报秦者②而君幸于赵王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④赢乃夷门抱关者也⑤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⑥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⑦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⑧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⑨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⑩惜乎,子不遇时A.①④⑨/ ②③/ ⑤⑦/ ⑥⑧/ ⑩B.①⑥⑨/ ②③/ ④/ ⑤⑦/ ⑧/ ⑩C.①/ ⑥⑨/ ②④③⑧/ ⑤/ ⑦⑩D.①⑥⑨/ ②③⑧/ ④/ ⑤⑦/ ⑩10.下列句子翻译准确的一项是()A.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译文:我亲自去请求他,他都不肯去,你怎么能去请求他呢?B.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译文:陛下纵然看轻自己,而祖庙的祭祀和太后的侍奉怎么办呢?C.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
译文:项王已经(和汉王)订立约定,就领着人马解围而去,回到东方去。
D.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译文:官吏因为李广的军队损失伤亡众多,自己又被匈奴活捉过,应当斩首,(李广)出钱赎罪(免于死刑),降为平民。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小题。
(韩)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
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言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陈豨拜为钜鹿守,辞于淮阴侯。
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
”豨曰:“唯将军令之。
”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
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
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
”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汉十年,陈豨果反。
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
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
部署已定,待豨报。
其舍人得罪於信,信囚,欲杀之。
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於吕后。
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
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
”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
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
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
余视其母冢,良然。
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①矣。
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①血食,享受后代的牺牲祭祀。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信由此日夜怨望.望,埋怨,责怪B.人言公之畔.畔,通“叛”,背叛,叛乱C.阴.使人至豨所阴,暗中,暗地里D.弟.举兵,吾从此助公弟,弟弟,代陈豨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辟左右与之步于.庭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B.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乃.持项王头视鲁C.三至,必怒而.自将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D.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说明韩信“伐己功,矜其能”的一组是()①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②大王乃肯临臣③臣多多而益善耳。
④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⑤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⑥吾悔不用蒯通之计A.②⑤⑥B.①②③C.①③D.③⑤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信认为,虽然陈豨是陛下信任的臣子,但如果有人告发说他反叛,久而久之,皇上也会率兵围剿。
陈豨一向知道韩信的雄才大略,对这种说法,陈豨非常相信。
B.韩信的一位家臣得罪了他,韩信把他囚禁起来,打算杀掉他。
他的弟弟上书告发,向吕后报告了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
C.萧何欺骗了韩信,让韩信进宫祝贺,韩信进宫后,吕后就命令武士把韩信捆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把他杀掉了。
D.司马迁认为,韩信在汉朝的功勋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相比,死后也可以享祭不绝。
图谋叛乱,令人叹惋,但被诛灭宗族,实属不该。
第Ⅱ卷(非选择题108分)四、(24分)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2分)译:。
(2)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
(3分)译:。
(3)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
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
余视其母冢,良然。
(5分)译:。
1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宿云梦馆北宋·欧阳修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注】欧阳修曾坐“朋党”之罪出放外任,这诗是外放时途经云梦驿馆之作。
(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结合第一、二句诗做简要分析。
(5分)答:。
(2)这首诗的第四句化用了哪位诗人的什么名句?作用是什么?(3分)答:。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如是而已。
(2),,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此时无声胜有声。
,铁骑突出刀枪鸣。
(4),,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5)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
无人会,登临意。
(6),。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五、(6分)18.阅读下面一则寓言,用简练的语句,总结其寓意,不超过12个字。
(3分)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意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答:。
19.有很多的成语来自于古代史书。
请结合《史记》(选读)...........中我们学过的课文,写出三个成语。
(3分)答:、、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
米开朗琪罗传(节选)罗曼·罗兰①痛苦是无穷的,它具有种种形式。
有时,它是由于物质的凌虐,如灾难,疾病,命运的褊枉,人类的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