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战略引领 突出改革创新 促进管理提升 实现转型升级

合集下载

我国传统经济模式的升级与转型

我国传统经济模式的升级与转型

我国传统经济模式的升级与转型随着新一代人才的崛起,我国经济建设已从单一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由传统经济模式向创新型经济模式转型。

这是经济发展必然的趋势,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为了更好的认识我国传统经济模式的升级与转型,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因素驱动,催生升级与转型;二、困难与机遇并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三、战略引领,发力转型升级。

一、因素驱动,催生升级与转型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源于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等多重因素的推动。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下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我国政府提出了新的模式和理念。

提高创新层次和转型升级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这能够使我国经济更快速、更稳定、更可持续地发展。

首先,市场需求推动转型。

事实上,从传统经济模式过渡到创新经济模式的变革,是由市场需求的推动所驱动的。

我国传统经济结构由“制造业+出口业”主导,由于市场规模和出口需求不断增大,这种模式得以延续。

其次,科技驱动推动创新。

在当今世界日趋开放的环境下,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加剧。

由于过去的模式已经无法奏效,各类企业开始利用科技含量高、资金流动性强等特点,使自己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领域形成优势,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由科技推动的创新模式成为了新的发展方向。

再者,国际宏观环境催生创新思路。

在国际形势压力下,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新能源和新材料等的生产能力,这一政策旨在推动创新,提高我国的生产水平。

总而言之,各类因素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困难与机遇并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尽管我国的经济发展神速,但我们清楚地看到,我们的经济发展发生了一定的困难,其中,最紧迫的要属经济转型的问题。

如何应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借鉴国际上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探索出符合我国情况的解决方案。

其一,随着创新和经济发展,中高端人才的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人才的水平,如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扶持高科技、高技术产业发展,建立优秀人才机制等。

战略引领企业转型 改革推动创新发展

战略引领企业转型 改革推动创新发展

战略引领企业转型改革推动创新发展随着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转型变得非常重要。

而战略的引领对于企业的转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战略引领企业转型的核心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目标,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战略引领企业转型需要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企业应该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并且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的态势,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

企业应该在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在这个方向上有所专注和突破。

只有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方向,企业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进行有效的转型。

战略引领企业转型需要从内部推动改革。

企业的转型离不开内部的改革和创新。

只有通过改革,企业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提高竞争力。

改革可以从各个方面入手,包括组织结构的调整、管理模式的改进、流程的优化等等。

企业应该不断推动改革,打破僵化的体制和观念,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战略引领企业转型还需要推动创新发展。

创新是企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企业应该建立和完善创新机制,鼓励员工提出创新的建议和思路,培养创新的氛围。

企业应该加大对研发投入的力度,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

只有通过创新,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实现转型和发展。

在进行战略引领企业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注重战略的规划和执行。

战略的规划是企业成功转型的基础,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明确每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和措施。

企业还应该注重战略的执行,将战略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并且不断进行监督和调整。

只有战略的规划和执行相结合,企业才能顺利实现转型和发展。

战略引领企业转型需要持续的关注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

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的变化都会对企业的转型产生影响。

企业应该及时关注市场的动态,及时调整战略和发展方向。

企业还应该关注竞争对手的动态,及时了解他们的创新和转型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只有不断关注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企业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实现持续的创新发展。

面向2035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面向2035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面向2035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主要国家均已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工程院王礼恒院士科研团队在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2020年第2期撰文,围绕“十四五”及2035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系统分析了国际环境、发展趋势、国内产业现状、发展经验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未来新兴产业总体发展思路及重点方向。

文章指出,在“十四五”时期,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基础,推动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文章建议,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和强化战略引领,强化创新基础、加快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激发市场活力、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大开放融合、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以期为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一、前言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经过十年发展,新兴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越发明显,已经成为构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新支柱。

为推动新形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2018年中国工程院启动了“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35)”咨询项目。

作为系列研究的第四期,项目旨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为指引,研判国际新兴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梳理各个重点领域的系统性技术、产业瓶颈突破技术、跨领域技术,凝练“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开展面向2035年的新兴产业技术预见及产业体系前瞻研究。

项目强化顶层设计、组织协调及方法创新,按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绿色低碳产业、数字创意产业6个专题组,以及政策组、综合组的组织结构开展深化研究,提出了“十四五”及中长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重点方向及对策建议。

战略引领企业转型 改革推动创新发展

战略引领企业转型 改革推动创新发展

战略引领企业转型改革推动创新发展近年来,随着市场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企业转型变得越来越关键。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要想立足,必须顺应市场变化,通过转型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企业转型离不开战略引领,而改革则是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促进企业实现创新发展。

企业转型需要有整体具体的战略引领,集中企业资源,充分发挥优势,以应对竞争和变化。

企业战略需要紧密结合外部环境变化,发现市场机遇和产业趋势,借助内部优势结构,强化自身竞争力,实现转型升级。

企业战略引领转型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市场导向原则:企业的转型计划必须基于市场需求和市场趋势的深入分析,提出满足市场需求的目标,并逐步推进。

二、稳健原则:企业转型必须稳健推进,注重风险控制和资源利用。

三、资源整合原则: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和整合外部优势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转型效果。

四、创新发展原则:企业应立足于转型后的新市场和新环境,继续创新发展,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改革是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在新的社会和市场环境下,企业必须遵循市场规律,转型升级,以保证企业持续发展和盈利能力。

改革涉及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多个领域,需要有系统化的安排和方案。

改革推动创新发展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系统性原则:改革需提出整体性的计划,涉及到企业内部和外部多个领域,形成系统化的改革方案和实施路径。

二、渐进性原则:改革必须有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一步到位,要通过逐步完善和调整,让改革更加适应企业的实际情况。

三、市场导向原则:改革需要紧紧跟随市场需求,推进符合市场规律的改革,提高企业在竞争中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四、人性化原则:企业改革过程中需要考虑员工参与,理解员工的需求和困难,并提供支持和帮助。

企业要将员工视为一个能够推动改革的关键资源,最终实现共赢。

年底工作总结深度转型(3篇)

年底工作总结深度转型(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我们单位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紧紧围绕深度转型这一核心目标,通过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实现了各项工作的新突破。

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一)战略规划与目标设定1. 深化战略研究:本年度,我们深入分析了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变化,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对发展战略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优化。

通过多轮研讨,明确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

2. 设定年度目标:根据战略规划,我们制定了具体的年度工作目标,包括生产经营、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企业文化等方面,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1. 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本年度,我们成功研发了XX新产品,申请专利XX项,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2. 产业升级: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积极拓展业务领域,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本年度,我们完成了XX项目的技术改造,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深化改革与机制创新1. 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组织架构,理顺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本年度,我们完成了XX部门整合,精简了管理层级,降低了管理成本。

2. 激励机制创新: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将员工薪酬与绩效挂钩,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本年度,我们实现了XX员工收入增长,员工满意度达到XX%。

(四)人才队伍建设与企业文化1. 人才引进与培养: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内部人才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本年度,我们引进了XX名高层次人才,培养了XX名优秀员工。

2. 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企业文化活动,提升员工凝聚力。

本年度,我们举办了XX次员工活动,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

三、工作亮点(一)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本年度,我们成功研发了XX新产品,申请专利XX项,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这些科技成果的应用,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招商局集团“十三五”的改革创新之路

招商局集团“十三五”的改革创新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招商局集团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国企改革“1+N”实施方案,突出强化战略引领,确立并围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坚持以市场化为核心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有力推动了企业的跨越发展。

“12A”为“十三五”打下坚实基础“十二五”时期,招商局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大力开拓市场,深入挖潜增效,经营保持了平稳增长,核心产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效益屡创“十三五”期间,招商局集团将强化战略引领,推动跨越发展,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招商局集团“十三五”的改革创新之路文·李建红招商局集团董事长年,集团连续12年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A级中央企业。

“世界一流、中国领先”的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已初步显现,为“十三五”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历史新高。

从财务指标看,实现了“跑赢大市、好于同行”,所有核心指标都实现了翻番。

从产业竞争力看,推动了各业务板块创新转型,加强了内部协同与外部合作,三大主业的市场份额、市场竞争力都有新的提高,实现了以“百千万亿工程”(百亿级利润、千亿级市值或营业收入、万亿级资产)为代表的多点突破和全面丰收。

从规模效益看,集团利润总额实现百亿级跨越增长,从2014年的337亿增长到2015年的830亿元;二级公司百亿级利润的企业增加到4家。

到2015年末,招商局经营总资产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管理总资产接近1万亿美元。

2004年至2015李建红突出强化战略引领推动“三大转型”“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

同时,也是中央企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时期。

2014年以来,招商局集团不断深化战略研究、细化战略目标、优化战略举措、强化战略管控,认真谋划编制“十三五”战略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前后,将招商局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全力打造“三个世界一流、四个全国领先”产业,包括:世界一流的超级油轮船队、世界一流的港口综合服务商、世界一流的供应链物流服务商,国内领先的城市综合开发和运营服务商、国内领先的金融控股集团和特色金融服务商、国内领先的高速公路投资运营服务商、国内领先的海工装备制造商等领先产业,培育出保险、资产管理、高端旅游、大健康产业等一批新的增长点。

国家能源集团品牌战略心得体会

国家能源集团品牌战略心得体会

国家能源集团品牌战略心得体会一个目标: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集团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

“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集团”,是集团公司确立的战略目标,是集团公司贯彻落实党中央重要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实践,承载着新时代34万干部员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使命,是集团公司一切工作的统领。

创新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企业的灵魂。

持续强化创新发展理念,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改革创新等全方位创新,让创新贯穿始终,让创新蔚然成风。

坚持科技创新。

健全体系,建立开放合作共享的科研协同体系、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成果转化体系和人才引进培养激励的科研队伍体系。

增强能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科研院所,打造一流的科技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

激发活力,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考核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完善技术创新股权激励和科技奖励制度。

服务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围绕煤炭、煤电、煤化工、运输、水电和新能源、氢能储能业务,聚焦清洁高效绿色低碳方向,开展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和攻关。

持续打造以高水平专利、技术标准等成果有效转化利用和高端科技人才为代表的科技品牌,积极促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产业化应用,为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管理创新。

向华为学习,对标世界一流,运用先进理念和技术,完善制度、优化流程、提升品质、提高效能,根治“大机关病”,构建从管理哲学、制度架构到功能实现的,层次清晰、稳态动态融合的集团管控体系。

着力加强战略规划、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以及财务预算、生产经营、物资采购、研究开发、信息化、企业文化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创新,提升全系统战略引领、资源配置、风险管控、国际化经营和文化建设的功能和能力。

立足实际、立足员工,强化对标,加强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和基本功训练,培养“严谨细致、务实高效"的团队作风,持续改善综合绩效。

战略引领企业转型 改革推动创新发展

战略引领企业转型 改革推动创新发展

战略引领企业转型改革推动创新发展摘要:企业转型是一个必经之路,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如何进行有效的战略引领和改革推动,是企业实施转型的核心问题。

本文将从战略引领的意义、企业转型的现实需求、改革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策略和建议。

一、引言二、战略引领的意义战略引领是指企业在决策过程中,引入战略思维和战略方法,通过制定明确的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指导企业在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影响下进行有序的转型和发展。

战略引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指导企业转型方向。

战略引领可以帮助企业明确目标,确定转型方向,避免随意行动和盲目跟风,为企业转型提供明确的指引。

2. 发挥核心竞争力。

战略引领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和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3. 增强内外协同。

战略引领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内外协同的机制,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和协同运作能力,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和发展。

三、企业转型的现实需求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企业转型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企业转型的现实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市场需求的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产品和服务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企业需要进行转型,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

2. 技术创新的驱动。

科技进步的推动和应用,使得许多传统产业面临着技术和业务模式的转型,必须通过创新来适应市场的需求。

3. 产业结构的调整。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一些传统产业受到冲击,需要进行转型和升级,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四、改革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改革推动创新发展是企业转型的关键环节,具有以下重要性:1.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改革可以激发企业的创新潜力,培养和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为企业提供转型和发展的源动力。

2.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改革可以推动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企业创新和发展提供充足的支持。

3. 构建灵活的组织机制。

董事长在公司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启动会的讲话

董事长在公司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启动会的讲话

董事长在公司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启动会的讲话同志们:集团召开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实施方案讨论会,并就各项工作作了总体安排。

今天,我们组织召开公司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集团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部署,通过开展价值创造行动,加快提升公司的发展质量、效益和效率,提升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建设成为“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

希望大家要高度重视,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按照集团要求和公司实际情况,就进一步做实、做好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我讲三点要求:一是把握对标行动科学内涵,认真领会对标行动的重要意义。

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是展现我们国企责任担当,落实国资委对国有企业决策部署的重要政治任务。

在对标一流世界背景下,从“管理提升”行动到“价值创造”行动再次表明我们国企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经营管理,更应是价值创造过程。

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简单来说就是对比标杆找差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以提升发展质量效益效率为主线,以世界一流企业为标杆,聚焦价值创造中体现质量效益效率的核心指标和要素,从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判断,通过学习他人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来改善自身不足,从而赶超标杆企业,不断追求卓越,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实现从数量型规模型向质量型效益效率型转变,从注重短期绩效向注重长期价值转变,从单一价值视角向整体价值理念转变。

二是要聚焦关键问题和关键领域,加强统筹组织和责任落实。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重点任务以及集团工作部署要求,结合生产经营实际,聚焦核心指标、战略落实、创新发展、持续发展、治理效能、共建共享、体系建设等7个方面价值创造领域进行创建。

一要不断提高公司的效益和效率,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资金管理能力;二要瞄准关键技术领域,完善创新体系,加强成果转化,强化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

强化战略引领

强化战略引领

强化战略引领加快转型升级继续推动我省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张奕局长在全省建筑业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2010年3月23日一、抓住机遇,在诸多困难下逆势前行一是整体发展水平实现了新提升。

全省建筑业完成产值9351亿元,同比增长16.3%;建筑业增加值1386亿元,同比增长13.6%,占全省GDP的6.1%;上缴税金280亿元,增长15.7%,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11.7%;实现利润总额250亿元,增长16.3%,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国前列,行业支柱产业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全年签订的合同额15922.2亿元,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6120亿元,本年新签合同额9802.2亿元。

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5436.2万平方米。

全年平均从业人数463.5万人。

建筑业在推进城市化和城乡统筹进程、改善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解决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转变发展方式迈出了新步伐。

建筑业企业以推动科技进步建立“产学研”平台为先导,把科技创新、自主创新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有11家企业跻身“2009年中国承包商60强”,16家企业荣获“2009年浙江省百强企业”称号,38家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被评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创国家级工法55项,被授予专利404 项,参与国家、行业标准主编48 项。

创优夺杯势头强劲,在国家和各省的优质工程评选中,都有良好的表现,特别是2009年共创“鲁班奖”12项(其中主承建8项,参建4项),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科技促建逐渐成为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撬动力量。

三是省外市场开拓取得了新进展。

去年出省施工产值达到4323亿元,同比增长19.5 %,占全省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6.2%,比上一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国内区域市场进一步做强做大,产值超50亿元的区域市场达到21个,超百亿元的区域市场达到12个。

最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心得体会

最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心得体会

最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心得体会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发展格局要求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形成国内外市场联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要顺应时代潮流、推动长远发展的需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形势的复杂化,传统的外贸依赖型发展已经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同时,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阶段性矛盾凸显,也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进一步激发内需潜力,推动经济发展由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提升。

在实践中,构建新发展格局要重点发展国内大循环。

国内大循环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和核心,关键是要发挥好国内市场的主导作用。

国内市场巨大的潜力和持续增长的内需需求,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支撑。

要通过扩大消费、增加投资、发展智能制造、优化资源配置等一系列措施,加快释放内需潜力,推动国内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发展。

同时,构建新发展格局也要注重国内外市场双循环相互促进。

我国经济高度依赖外贸,要实现新发展格局的转型升级,必须要将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双循环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发展跨境电商、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等一系列措施,优化国际资源配置,提高国际竞争力,推动国内外市场共同发展。

在实践中,我认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首先,要加强战略引领,明确新发展格局的总体框架和目标。

要树立全局意识,统筹推进国内外市场联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衔接和配套,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向纵深发展。

其次,要优化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

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

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壮大传统产业的新动能。

再次,要扩大内需,激发消费潜力。

要优化消费环境,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关于国企改革心得体会

关于国企改革心得体会

国有企业改革心得体会为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坚定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任务,必须以实际行动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

2016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四川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省将着力实现国有资本布局不断优化、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健全、产权多元化取得新突破、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健全等四大目标。

对于国有企业改革:一是要进一步坚定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来认识国企改革,深刻领会中央推进国企改革的信心与决心,深刻领会中央对国企做强做优做大的期望与重托,进一步树立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强大使命担当,自觉落实中央部署,坚定不移地深化企业改革。

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在全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理直气壮抓改革、抓发展,坚定不移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最后,在深化改革中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要坚决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把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更好地推进企业改革。

二是要切实增强推动改革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是国资监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主动作为、加紧工作,毫不动摇、毫不懈怠、毫不松劲,坚定不移把改革往前推,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上当好先进、作出表率。

要加强对中央文件的学习和研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推进改革的顶层规划、实施路径、阶段性重点任务。

要进一步发挥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作用,加强政策研究、工作谋划和顶层推动,更好地牵引和推动深化改革。

三是要抢抓机遇、加快改革发展。

要主动作为抓住机遇、创新作为用好机遇,把改革政策落实好、把改革难题破解掉,把重大机遇转化为发展成果,要把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努力开创我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新局面。

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简介(中英文)

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简介(中英文)

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简介company Profile.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河北港口集团)是集港口建设、开发,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以及投融资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国有独资企业,现有总资产571.84亿元,职工15051名。

拥有全资和控股、参股投资企业52家,涉及港口经营、港口物流、投资金融、港口建设、港机制造、港口地产、港口服务等多个领域。

河北港口集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坚持战略引领,优化港口布局,狠抓市场开发,强化项目支撑,开展资本合作,突出改革创新,推进管理提升,建设绿色港口、发展智慧港口,履行社会责任,创造了主业突出、多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形成了秦皇岛、唐山曹妃甸、沧州黄骅三大港口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工作格局。

河北港口集团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创新发展模式,创造发展优势,实现“十三五”末资产总额比“十二五”末翻一番、年营业收入220亿元、利润总额30亿元、港口吞吐量突破5.4亿吨的奋斗目标,重塑全国沿海港口企业第一方阵领先地位,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Company ProfileHebei Port Group Co., LTD (short for Hebei Port Group) is a comprehensive wholly-state-owned company that is integrated with port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apital operation, state-owned asset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With a total asset of RMB 57.184 billion and 15,051 employees, the company owns 52 companies either exclusively or partly invested, which are engaged in port business, port logistics, financial investment, port construction, manufacture of port machinery, port property, port service, etc.The Group actively adheres to the business strategies to encourage the synergetic development for the regions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Province, in line with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meanwhile the company makes a significant effort in improving the overall arrangement of ports, market development, project support, capital cooperation, innovation, management, green port 25company creates a development mode driven by multiple businesses with the major business at its core. Thus, the three ports, which are Qinhuangdao, Caofeidian in Tangshan, and Huanghua in Cangzhou, can operate in a complementary yet competitive way.The Group thoroughly implements the new developing concept to meet the demand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This innovative business mode helpsachieve the operation revenue up to RMB 22 billion, a total profit of RMB 3 billion and breaks the record of port throughput capacity by 540 million tons, with the total asset of “13th Five-year plan” doubling that of the “12th Five-year plan”. The company is dedicated in restoring its leading position among the costal port enterprises across the nation, and commits itself in boosting the image of Hebei into an economy power.港口经营河北港口集团运营的秦皇岛港、唐山曹妃甸港区、沧州黄骅港区位于环渤海经济圈核心地带。

科技创新上水平 转型升级谋发展——中国水电七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文访谈录

科技创新上水平 转型升级谋发展——中国水电七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文访谈录

经营效益显著增强 。20 , 09年 中国水 电七局 实 能力普遍好 于往年。 现利润52 亿元, .4 为年度计划 48 . 亿元的 1 .7 0 1%, 9 在非水电基础设施 业务领域 , 特别是铁 路工程 利润率为 63%。 .6 项 目, 涵盖 了路基 、 隧道、 桥梁 、 场 、 梁 板厂 等合 同包 经营质量 明显改善 。到 20 09年末 , 司总资产 含 的全部 工作 内容 , 公 综合性 强、 资源 投人 大、 界情 外 施 达到9. 亿元, 08 r8 73 比20 年增长 1 6%。总资产报 况复杂 、 工组织难 度大。项 目部通 过对过 去铁路 28 . 酬率 74% , 产收 益率 3.5 , 产保值增 施工的管理与技术成果 的总结 , 较短时 间 内开创 .6 净资 15% 净资 在 并 值率 1 .6 资产负债率 8.5 4 9%, 2 24%。全员劳动生产 了工作 的新局 面 , 对创新盈 利模式进 行 了积极 的 率 5.5万 元/ ・ , 比增 长 1.0 。在 岗员 探索 。 79 人 年 同 62% 记者 : 国有企业改革 步步深入 , 随着 机遇与挑 战 工人均工资 43 .o万元/ ・ , 比增长 1.0 。 人 年 同 14% 记者 : 建设创新型企业 , 有 自己的核心技术和 同在 , 拥 履约与风险并存 。请 问张总经理 , 们是如何 你 核心竞争力。 中国水 电七局 在吸纳 自主创新人 才 , 跟踪服务 、 了规模保护扩张下的顺利履约的? 保证 推出系列技术创新 已经做 出 了成效 , 张总经理介 请 张建文 : 我们强化了项 目管理 , 主要领导和分管 领导跟踪服务 , 虽然履约形 势十分严峻 , 然而经过努 绍一下贵局在人才培育方面的经验 , 好吗? 力工作 , 还是保 证 了规模 扩张下 的顺利 履约 。我们 张建文 : 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 , 人才竞争力是第 的施工强度指标再次刷新了中国水 核心竞争力 。我们 建立 了人才成 长机制 , 研究人 承担的一些项 目 才发展规划 , 制定人才管理创新制度 , 通过机制让人 电七局历史纪录 , 履约难度 超过 了历史上任何一 年 , 才脱颖而出。在实践 中考察 和识别 干部 , 正把德 而且相当一部分 项 目科 技含量高 , 多项 目都经历 真 许 接受 了严 峻考验 。由于在建 工程规 才兼备 、 突出 、 业绩 群众认 同 、 市场认 可的优 秀干部 了艰难 的风险 , 选拔到各级 管理 岗位 上来 , 坚持 全局干部 岗位竞聘 模 大 、 工期紧、 技术要求 高 , 大 多数项 目都 陆续进 且 发 渡汛项 目的履约形势都较 和干部交 流机 制 , 对项 目经理 和项 目主要成 员也要 入施工高峰期 , 电项 目、 往年严峻。为此 , 司在 20 公 09年强化 了以下几个方 实行竞聘制, 竞争上岗, 优胜劣汰。 面的工作 : 继续抓好 项 目班 子建设 。对 项 目领 一是 20 09年, 我局着力抓好 人 才队伍建设 , 我们未雨 以满足项 目施 工技术 、 绸缪 , 积极应对“ 后水 电时代” 当前 国际金 融危机 导班子实行动态管理和调整 , 和 二是 注重 与业主 高层 间的 严峻挑战 , 当前 , 眼未来 , 立足 放 制定 和实施企 业发 管理及安全工作 的需要 ; 沟通 。建立高层 商务对 话的平 台 , 为项 目履 约和 经 展战略。我们广 纳创新 型人 才 , 目前拥有在 岗职工 三是 加强 项 目管 理 的制 度建设 。 100多名 , 中管理和专业技 术人才 40 40 其 50余人 , 具 营创造好 的环境 ; 有高 中级 职称 的人员 l  ̄ , l2人 教授级 高工 3 , X 3人 享 根据新形势 的要 求修订 了经济 责任制 ; 四是加强 了 0批 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 6 , 人 大学硕士研究生 2 9 技术咨询和项 目�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企业管理的转型与升级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企业管理的转型与升级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企业管理的转型与升级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和转型升级,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

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在创新中走向未来已成为战略性的选择。

本文将着重探讨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企业管理的转型与升级。

一、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企业管理的转型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近年来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战略,也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经济新动能的必由之路。

如何在创新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管理理念的转型升级,已成为领导者和企业家思考的问题。

首先,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管理的转型已经势不可挡。

在过去,企业管理更多的是以传统的管理方式为主,以行政命令为核心。

而现在,则更多地注重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目标导向型管理、以激励为核心的人本导向型管理、以人机协同为主的科技导向型管理等多种管理模式下的转型。

其次,企业管理还需要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互动,以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

在创新中,市场变化快、瞬息万变,如何让企业更多地注重在人才的培养上,增强人才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促进团队协同和沟通互动,已经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再次,创新驱动发展下的企业管理转型还需要打造开放型的企业文化,坚持开放、合作和创新的理念。

创新需要多元化的企业文化支撑,面对变化,企业需要更多地向用户开放、向市场开放、向行业开放,与外界建立合作关系,在合作中推动创新。

二、创新驱动发展下企业管理的升级在创新驱动发展的环境下,企业管理不仅需要实现转型,也需要在核心竞争力上实现升级。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企业管理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化和数字化。

在数字化时代、智能时代,企业必须把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高效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才能在竞争中更具优势。

企业管理升级还有一个方向是构建服务领域的管理体系。

服务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如何提高服务质量,构建服务领域的先进管理体系,是企业升级的关键。

同时,企业管理升级还需要加强创新机制建设,建立创新共享平台,构建创新生态,形成企业共同创新机制。

人寿保险新董事长辞职报告

人寿保险新董事长辞职报告

您好!在此,我谨以诚挚的心情向您提交我的辞职报告。

鉴于个人原因,我决定辞去本公司董事长一职,以及所有与此相关的董事职务。

在此,我衷心感谢董事会和公司全体员工在过去的时间里给予我的信任、支持与帮助。

自从担任本公司董事长以来,我深感责任重大。

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公司全体员工团结一心,努力拼搏,取得了显著的业绩。

特别是在我任职期间,公司成功实现了战略转型,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董事会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

然而,随着个人原因的出现,我意识到自己已无法全身心投入到董事长的工作中。

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我认为辞去董事长职务是对公司负责、对员工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最好选择。

在此,我向董事会表示衷心的歉意,并感谢董事会及全体员工对我过去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在任职期间,我始终秉持着对公司和员工的忠诚,全力以赴推动公司发展。

以下是我对董事长一职工作的总结和反思:一、强化战略引领,推动公司转型升级。

我深知战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我带领团队制定了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明确了发展目标、路径和举措。

通过战略实施,公司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二、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企业效益。

我始终关注公司内部管理,努力提升企业效益。

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激励机制等措施,提高了公司运营效率,实现了业绩的持续增长。

三、注重社会责任,践行企业价值。

我深知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承担社会责任。

因此,我积极推动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员工福利,支持公益事业,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在此,我衷心感谢董事会和全体员工对我的信任和支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公司发展,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

最后,我衷心祝愿公司未来发展越来越好,全体员工幸福安康。

在新的岗位上,我将全力以赴,为实现我国人寿保险行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敬请董事会批准我的辞职报告。

辞职人:[您的姓名]辞职日期:[具体日期]。

全面深化企业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全面深化企业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全面深化企业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股份公司《中国中铁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指导意见》精神及股份公司全面深化企业改革的要求,部署和落实好集团公司改革工作,借改革东风,扬奋进风帆,着力解决影响企业活力、竞争力和执行力等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围绕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主题,实现“三加强、三提升、三实现”改革目标,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全面深化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股份公司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工作部署,以提高企业发展质量为主题,以“调结构、闯市场、练内功、保增长”为主线,以搞活经营管理、规范运行秩序、壮大经济实力为着力点,使命驱动,解放思想,问题倒逼,大胆实践,努力推动企业体制和机制创新,充分激发和激活生产管理要素,通过三至五年努力,切实在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实质性成果,为建设国内一流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总体目标:完善和发展中铁三局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建设和企业治理能力提升,全面实现“三加强、三提升、三实现”的改革目标。

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有效性,加快突破目前“433”(营销额400亿元、营业额300亿元、净利润3亿元)的企业常态、向未来“644”(营销额600亿元、营业额400亿元、净利润4亿元)的先进业态基础格局建设进程,加快上、中、下游业务协调发展进程,加快企业运行新秩序建立和规范进程,让劳动、技术、知识、管理、资本、文化迸发活力,让创造企业财富的要素效率充分发挥,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员工。

——加强具有决定性作用的“433”向“644”基础格局建设。

坚持和发展治理模式、产权结构、资本运营、经营引领、安全生产、财务工经、自主创新基本制度,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转型升级,焕发三局活力。

——加强“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按集体意志办事”行为能力建设。

坚持和发展公司治理、系统管理、层级管理、项目管理、业务管理和“八项规定”方面的基本制度,规范管理运行秩序,刚性约束持续改善,形成新规矩、新风尚、新面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战略引领突出改革创新促进管理提升实现转型升级推动集团在京津冀协同战略中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届六次职代会暨2015年度工作会议报告(2015年1月26日)李敏各位老领导、监事会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现在,按照会议安排,我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

一、2014年工作回顾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形势,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集团按照省国资委的安排部署,认真贯彻董事会决策,自觉接受监事会监督,紧紧围绕质量效益目标,努力克服挑战和压力,集中精力抓生产、谋发展,脚踏实地打基础、增后劲,深化改革创新,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全面完成了省国资委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完成港口吞吐量3.82亿吨,是考核指标的109%;实现利润21.6亿元,是考核指标的135%;经济增加值7.8亿元,是考核指标的195%;净资产收益率5.9%,是考核指标的197%;流动资产周转率1.4次,是考核指标的117 %。

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经济效益再创新高,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一)加强市场开拓,港口生产实现稳步增长。

克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积极开拓市场,改进生产管理,港口吞吐量创造历史最好水平。

秦皇岛港各作业公司积极面向市场,努力服务客户,加强生产组织,提高作业效率,煤炭、杂货、集装箱均实现了同比增长。

其中,二、六、七、九等煤炭作业公司合计完成吞吐量23812万吨,同比增加122万吨;杂货公司完成1587万吨,同比增加146万吨;一公司完成729 万吨;新港湾公司克服诸多困难,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1.4万标箱,同比增加2.6万标箱;秦仁海运公司创新发展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扭亏为盈,完成利润1100万元。

曹妃甸实业公司完善服务手段,增强服务能力,创造了8384万吨的吞吐量纪录。

沧州渤海公司积极开发市场,加强与船公司和货主合作,优化生产运行组织,开展6+2泊位整合运营,集装箱吞吐量创造了31.4万标箱的历史新高。

(二)推进协调发展,转型升级开创新局面。

物流板块稳中求进。

完成了国际物流公司组建的各项准备工作;睿港公司完成煤炭贸易及物流配送1300万吨,其中为秦皇岛港直接贡献吞吐量667万吨;实现营业收入55亿元,实现利润1655万元,同比增加547万元;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有序推进,环渤海煤炭交易中心组建已进入报批阶段,珠海横琴煤炭交易中心正式挂牌成立;邯郸国际陆港边建设边运营,实现利润600多万元;香港公司与多家贸易商建立合作机制。

投资金融板块全年实现投资收益6.3亿元,占集团净利润的40%以上,创历史新高;参与招商证券定向增发,取得良好效果;完成北方化肥公司股权转让、货运公司所持股权转让及股票出售、方远公司收购等事宜,解决了多项历史遗留问题。

综合服务板块走向市场迈出坚实步伐。

港口工程公司首次总包承建曹妃甸保税区通用泊位工程,填补了码头主体工程业绩空白;港口机械公司提高设备维修水平和港机备件制造质量,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餐饮公司整合统管了港内绝大部分职工食堂,首家对外早餐店开业运营;物业公司逐步接手集团内部物业管理项目;旅游公司积极打造“蓝港国旅”服务品牌;后勤、通信、水暖、医院等单位为主业生产提供了坚强保障。

地产板块密切关注西港搬迁改造进度,做好了南山片区开发前期准备;着眼于集团跨地域发展需要,启动了黄骅综合港区配套办公项目建设,完善了曹妃甸集团总部办公楼及配套项目建设方案。

(三)抓住关键环节,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为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由秦港股份出资与天津港集团组建了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公司,津冀港口合作迈出历史性步伐。

在秦皇岛港区,西港搬迁改造稳步推进,优化东扩港区规划设计方案;编制上报了150航道相关报告并获项目批准,积极争取交通运输部项目建设补贴资金;开展西港搬迁改造资金平衡测算和商业开发模式论证,推动西煤关停人员安置方案的申报与落实工作。

在曹妃甸港区,煤二期全部设备调试完毕,配套铁路环线和到发线正式开工建设;第六个5000万吨级煤炭码头项目完成公司组建;增量港口资源开发取得新进展,集团主导推进五、六号港池、丰南港区以及汉曹铁路等项目建设与地方政府达成共识, 初步起草完成公司组建方案。

在黄骅港区,20万吨级矿石项目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及海关监管场所验收;组建了原油码头项目公司。

云南金博矿业公司积极推进地质勘查,完成了部分采矿权和探矿权过户。

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参与了唐曹铁路项目开发建设。

(四)加强基础管理,管理绩效明显提升。

强化安全生产,建立责任体系,完善安全标准,加强隐患排查,开展职工培训,推进安全文化建设,顺利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资质,实现安全生产“0811”奋斗目标,被河北省安全生产协会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不断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健全资金管控模式,资金归集取得较好效果。

大力拓展内部信贷业务,加大内部资金融通,财务公司开业运营4个月即实现利润1056万元。

成功发行18亿元中期票据,改善了集团融资结构。

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构建了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制定了全面风险管理实施办法,开展了集团层面主要风险识别;密切跟踪重大风险,经营管理得到持续改进。

推进实施以利润定薪酬的激励机制,加大经济增加值考核比重,调动了各级领导班子追求效益的积极性。

人力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全年招聘本科以上毕业生167人,优化了人才队伍结构;培训员工28315人次,提高了员工综合素质。

设备物资管理持续加强。

积极盘活集团资产,做好资产经营,处置资产1604项,落实181项资产管理主体。

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煤炭交易电子商务平台项目方案通过审查,全年获市以上科技进步奖、优秀科技成果奖7项。

审计工作进一步加强。

全年共开展审计项目33个,已完成23个,提出审计建议42条,促进了管理行为规范化,规避了经营风险。

坚持全面效能监察与基层自主监察相结合,发挥再管理和再监督作用,累计开展效能监察49项,下达监察建议、监察决定193份,提出意见建议632条,建立完善制度316项。

节能环保工作取得新进展。

吞吐量单耗2.61吨标煤/万吨,同比下降了0.04%。

港区粉尘综合治理达到预期效果,PM10同比下降9.1%,TSP同比下降8.0%,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国家海水水质一、二类标准,优于环境功能区要求。

(五)狠抓凝心聚力,发展环境更加和谐。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彰显先进典型导向作用,促进党员干部转作风,树立了干事创业新形象。

坚持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相融合,维护集团形象统一,评选命名示范基地,积极培育基层特色文化,发挥港口博物馆窗口作用,推动港口工业旅游发展,促进了集团文化落地生根。

密切媒体关系,加强对外宣传,做好新闻传播、品牌宣传和业务推介,创新网络和自媒体宣传,在外部媒体发表新闻宣传稿件1769篇,展示了集团科学发展新形象。

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弘扬标兵精神,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创新开展职工技能大赛,建设职工创新工作室和青年创新创效实践基地,激发了职工学技术、比贡献的积极性。

努力建设和谐港口。

深入基层慰问困难职工和一线职工,发挥特困职工帮扶基金会作用,帮扶困难职工52名。

加强企业年金管理,实现了年金保值增值,年收益率达9.77%、实现投资净收益7433万元,确保了职工利益,提高了职工退休待遇水平。

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实现了补充医疗保险按月计征、统筹使用。

积极化解信访案件,合理解决职工诉求,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

深化平安港口建设,公安局破获港内案件数起,有力震慑了不法分子,保证了在港货物安全。

一年的辛勤付出,集团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刘锋等10名同志被评为集团公司标兵;何春生等10名同志被评为股份公司标兵;郑洪亮等10名同志被评为集团公司青年岗位明星,还有一批集体和个人荣获了河北省、秦皇岛市和省直系统荣誉称号,他们都是本岗位、本行业、本系统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是全体职工的优秀代表和学习榜样,也是集团的荣誉和骄傲。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离不开董事会正确决策和监事会的监督指导,离不开集团党政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干部职工的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以及各位老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在此,我代表集团公司向监事会、向老领导、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体干部职工、离退休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回顾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一是根据集团发展实际和新常态的要求,管理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发展需要,发展战略需要进行调整完善;二是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风险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与资产管理的主体与界面需要进一步明晰;三是创新工作虽然形成广泛共识,但科技创新投入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四是集团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西港搬迁等重点项目推进任务仍然非常艰巨;五是价值思维理念有待进一步转变,资本成本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解决和改进,促进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二、2015年工作思路和安排部署刚才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邢录珍同志对2015年面临的形势作了深刻地分析,报告不再重复。

2015年,集团发展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但不管在什么形势和情况下,发展是硬道理,发展都将是不变的主题,质量效益都将是永恒的标准。

我们既要准确把握并切实运用好各种有利条件,从中挖掘发展机遇和经营契机,更要高度重视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加强对形势的预判研判,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我们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发展战略为引领,坚持价值思维和效益导向,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站在市场经济前沿,适应深化改革需要,着力提升驾驭全局能力,着力促进指标优化提升,着力推进依法治企,以锲而不舍的毅力调结构,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管理,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在又好又快发展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今年集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国资委安排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一个中心,把握两个契机,提升三个能力,实施四个突破,抓住五个重点,强化战略引领,突出改革创新,促进管理提升,实现转型升级,推动集团在京津冀协同战略中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一个中心”,就是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把价值导向、效益标准具体量化到各个单位、各个部门,乃至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做到凡事求效,凡事论责,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

把握“两个契机”,就是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及河北省支持鼓励集团整合河北港口资源的契机,深入研究相关政策,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加快集团发展步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