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的政策背景、存在问题与建议

合集下载

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国有地质勘查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1999年地质勘查单位实施属地化管理以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但是,在肯定企业化改革所获得的成就的同时,更要看到其中的不足。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17勘探队(简称117勘探队)为例,对其在企业化改革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其企业化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着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产业结构单一、历史包袱沉重等问题,究其原因既有政策和市场的原因素,又有地质勘查单位自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企业化改革政策不完善;二是企业化改革的目标不明确;三是企业化改革的实施细则不健全;四是地质勘查市场不成熟;五是地质勘查单位自身对企业化改革的思想认识还有不足等多种原因。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提出了改革建议:一是国家作为地质勘查单位的主导者,在制定政策前要有明确的目标,地质勘查单位的企业化改革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再对地质勘查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调研分析,做出系统化、科学化,具有延续性的政策;二是地方政府要切实加强政策的落实,为地质勘查单位的改革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地质勘查单位自己要转变思维,努力建设具有现代化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的地质勘查为。

分类改革下地勘类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分类改革下地勘类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分类改革下地勘类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地勘类事业单位在国家资源调查、科研开发和勘探开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分类改革的不断深化,地勘类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一、地勘类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1. 预算编制不科学目前,地勘类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部门间协调不够,缺乏整体性和科学性;二是对项目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不够合理、有效,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益不高。

2. 预算控制不严格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地勘类事业单位存在着预算控制不严格的问题,一是对项目执行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现象;二是对资金使用的监管不到位,导致资金浪费和挥霍现象。

3. 预算绩效评估不足地勘类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中主要关注了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情况,但在预算绩效评估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未能有效评估项目执行情况及效益,未能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1. 完善预算编制机制地勘类事业单位需要通过改革现行预算编制机制,强化部门间的协调与沟通,加强整体性和科学性,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预算编制工作符合国家发展要求,支持地勘类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

2. 加强预算执行监管地勘类事业单位需加强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管管理,要建立健全的项目执行监督机制,确保项目执行符合规章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和效益不高现象。

3. 完善预算绩效评估体系地勘类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预算绩效评估体系,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及项目效益进行评估,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使地勘类事业单位科学合理地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资源节约和效益最大化。

4. 推进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地勘类事业单位应加强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度,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效果。

5. 强化预算管理意识和能力建设地勘类事业单位需增强预算管理意识,提高预算分配和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加强预算管理能力建设,培养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研究了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通过分析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革的背景和现状,发现组织架构、人员管理、资金管理、技术创新以及经营运营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优化组织架构、改进人员管理、改善资金管理、推动技术创新以及优化经营运营等对策,并提出了实施对策的建议。

最后,总结了对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展望了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革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革;问题;对策引言:地质勘查单位是国家重要的资源勘察力量,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许多地质勘查单位进行了企业化改革。

然而,企业化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组织架构不合理、人员管理不完善、资金管理不透明、技术创新不足以及经营运营困难等。

一、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革的背景和现状1.1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革的动因地质勘查单位是国家资源勘察的主力军,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地质勘查单位也面临着改革的压力和机遇。

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革的动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地质勘查单位转变为市场化运作机构。

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企业化改革能够使地质勘查单位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企业化改革能够提高地质勘查单位的效率和效益。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地质勘查单位的创新活力和经营能力,提高资源勘查的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最后,企业化改革可以促进地质勘查单位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与企业合作,地质勘查单位可以获取更多的技术、资金和市场信息,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1.2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革的现状分析目前,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组织架构问题:部分地质勘查单位在企业化改革中组织架构不合理,职能划分不清晰,导致决策效率低下、责任不明确等问题。

地勘行业管理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地勘行业管理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llⅡa】舀 r烹 。● celf_I s 1c1 Ij 【_ ) l ] _ n● ci - i I

地勘行业管理改革发展若干 问题 的思考 与建议
一卢盛 甲
( 宁省核工业地质局 ,沈 阳 10 5 ) 辽 0 2 1
摘 要 :中国地勘行 业改革 ,基 层地勘单位初始 动 因源于财政 的窘迫和 自身生存 的压力 ;顶层 的改革动 因处于经 济改革 、政 府机构 改革和 事业单位 改革 的交汇处 。公益性 地质和 商业性地 质 的划分 对我 国地质工 作管理具有 科 学、积极 的意义 ,但据此分成 两个 队伍缺乏科 学依据 ,基 本属于主观臆 断。借鉴央企 改革 、医疗 改革 及基 层地勘 单位 十多年 的改革探 索,建议 :组建 中国地质矿产 集 团公 司 ,重组或兼 并省 级地勘管理部 门组建省级地 质矿产公 司,建立政府人事和财政部 门约束机制 ,建 立部 、集 团公 司、地调局互动 、协调、约束关系。 关键词 :地质勘查 ;行业管理 ;改革动因 ;发展建议
放 ,地 质 队 伍 也 分 散 下 放 。 同时 , 队
我 国 地 勘 行 业 改 革 始 于 党 的 十 一
届 三 中全会后 。改革 内在 动 因源于 经 济压 力和 生存压 力 ;外在 动 因受 国家 经 济改革 、政府 机 构改革 和事业 单位 改革的影响。 中 国 经 济 改 革 大 体 经 历 三 个 阶 段 ,三个 阶段 的经 济改革 ,伴 随三 次 大 的通货 膨胀 。通胀 给地 勘行业 带来 的巨大 资金缺 口,地 勘单 位资金 的短
缺 并 不 能 得 到 财 政 及 时 的 增 补 ,常 常
诸多方 面 。做好地质工作 ,不仅涉及

伍也 随之盲 目增 长。到 l 6 年 ,队伍 90 规 模 达 3 3 万 。原 本 由集 中统一 领 4. 2

国有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报告

国有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报告

国有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地质咨询部·一处二○○八年十二月国有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地质咨询部摘要:本研究报告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要求“完善地质工作体制机制”,“深化国有地质勘查单位改革”,“认真总结改革经验,加大工作力度,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加强对改革的指导”的内容,结合咨询中心及地质咨询部的工作实际确定的2008年调研项目。

报告总结我国地勘单位改革的历程,阐述了地勘单位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只有将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用改革促进发展,用发展巩固改革成果。

报告重点分析了属地化后各省地勘单位改革的探索,分析了目前的改革特点,对国有地勘单位改革顺利推进和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国有地勘单位转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改革缺少国家层面有效的宏观指导;企业化的改革方向与事转企政策不协调、不配套;现行政策对地勘单位继续维持事业体制有利,而对转制为企业不利;改革思路不能随客观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使得改革相对被动;事企分开处于两难局面。

为贯彻徐绍史部长“地勘单位要加强管理制度和经营机制的改革,进一步增强活力和竞争力,增强地勘单位的综合实力,更好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

报告提出了在政府推动和整体统筹下,深化地勘单位改革的建议,使现行法律、法规、政策能突出体现对公平竞争的保障、对不正当竞争的限制和对合法权益的维护,解决地勘单位的事业身份与企业运作的矛盾,促进地勘单位的经济发展。

一、地勘单位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我国大规模开展地质工作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当时是全面学习原苏联的经验,实施计划经济体制的时期。

为和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地勘单位的组建,采用行政方法设臵,用事业机制管理。

用行政方法设臵的地勘单位,分为块块和条条两大类。

块块是指按行政区域设立。

即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设立地质局(后改为地矿局),其队伍规模根据行政区划的大小而有所不同;条条是指不同工业部门按部门的需要设立。

国有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报告

国有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报告

国有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报告近年来,我国国有地勘单位在改革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
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报告将对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与发展进
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现状
随着国家资源环境监测和评价需求的增加,国有地勘单位在技术水平、管理模式和服务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机构体制刚性、科研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等。

二、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方向
国有地勘单位应加快体制改革步伐,推动机构改革和管理创新,提
高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完善服务体系,推
动地质勘查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三、国有地勘单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国内外资源勘查需求旺盛,国有地勘单位具备技术实力和服务优势,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同时,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环境复杂
多变,国有地勘单位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四、国有地勘单位发展的建议
1.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模式;
2. 提高科研投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和技术人员;
4. 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5. 多元化发展,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竞争力。

通过以上分析和建议,相信国有地勘单位在改革与发展中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为国家资源勘查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希望相关部门和单位密切关注国有地勘单位的发展,为其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共同推动我国资源勘查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地勘单位改革实施方案

地勘单位改革实施方案

地勘单位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地勘单位在资源勘查和开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的竞争,地勘单位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资源勘查和开发需求,地勘单位需进行改革,提高自身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二、改革目标。

1. 提升勘查技术水平,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勘查效率和准确度,满足资源勘查的需求。

2. 完善管理体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提高单位运转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效益。

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和专业水平,为单位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 完善服务体系,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单位整体形象和竞争力。

三、改革措施。

1. 技术引进和设备更新,加大对先进勘查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力度,提高勘查效率和准确度。

2. 管理体制优化,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分工,提高单位运转效率。

3. 人才引进和培训,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和专业水平。

4. 服务流程优化,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四、实施方案。

1. 制定改革计划,成立改革工作小组,制定详细的改革计划和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和实施步骤。

2. 加大政策支持,争取政府支持,提供改革所需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3. 宣传推广,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改革成果,树立良好的单位形象,吸引更多资源需求方的合作。

4. 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定期对改革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五、改革效果评估。

1. 技术水平提升,通过改革,单位勘查技术水平得到提升,勘查效率和准确度明显提高。

2. 管理体制优化,单位管理体制得到优化,运转效率明显提高,成本降低,综合效益提升。

3. 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引进和培训取得成效,员工素质和专业水平明显提高。

4. 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流程得到优化,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客户满意度明显提高。

分类改革下地勘类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分类改革下地勘类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分类改革下地勘类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近年来,中国的分类改革在不断推进,地勘类事业单位也随之受到了影响。

在预算管理方面,地勘类事业单位面临诸多问题,例如预算确定难度大、执行效果难以评估等。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分类改革下地勘类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预算确定难度大地勘类事业单位的预算需要包括生产经营、科研任务、人员支出、设备维护等各个方面,而这些方面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算,因此预算的确定难度相对较大。

2. 绩效管理困难对于地勘类事业单位,科研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估可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研究周期长、科研条件差等。

这也导致了地勘类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困难。

3. 预算执行效果难以评估地勘类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效果难以直接进行评估,因为与其他企业不同,地勘类事业单位的任务不仅仅是产生盈利,还包括科研目标的实现等,这些目标的实现难以直接与预算执行情况挂钩。

二、对策建议1. 加强管理水平地勘类事业单位需要加强管理水平,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制定科学的科研计划和预算方案,通过科学的预算管理规范各种支出,从而提高预算确定的精度,并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估标准为了解决绩效管理困难的问题,地勘类事业单位需要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估标准,在评估科研项目绩效时将相关的因素全部考虑进去,评估结果能够真实反应科研项目的实际成效。

3.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为了提高预算执行效果,地勘类事业单位需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设定员工工资奖金,并与实际绩效挂钩,这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对于单位的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也有积极作用。

三、总结地勘类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分类改革的背景下,地勘类事业单位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加强管理水平、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估标准、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是解决地勘类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有效手段,这些措施能够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度,同时也可以提高单位的绩效。

地勘单位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勘单位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勘单位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地勘单位是指进行地质勘探和地质调查的机构,其经营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

目前地勘单位经营管理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如管理体制不够灵活、资源配置不合理、技术创新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改进和完善地勘单位的经营管理,为国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更好的支持。

本文将具体分析地勘单位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管理体制不够灵活地勘单位通常属于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其管理体制通常比较僵化,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一些地勘单位在决策、执行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各种瓶颈和制约。

2.资源配置不合理地勘单位在资源配置上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一方面是投入不足,导致项目质量不高,另一方面是资源浪费,导致成本增加和效益下降。

3.技术创新不足地勘单位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例如研发投入不足、研发成果转化水平低等,这使得地勘单位的竞争力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二、对策建议1.改革管理体制地勘单位应当通过改革管理体制来提高经营管理的灵活性和效率。

可以采取市场化的管理模式,引入股权激励,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使得地勘单位的管理体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2.优化资源配置地勘单位要加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做到投入与产出的均衡。

可以通过引进资本、技术和人才等多种途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益,降低成本。

3.加强技术创新地勘单位应当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提高研发投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可以通过开展科技合作、引进国外技术、鼓励科研人员参与创业等方式,推动地勘单位技术创新。

4.提高管理水平地勘单位要提高领导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可以通过加强培训、选拔优秀人才、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价体系等方式,提高地勘单位的管理水平,推动经营管理的提质增效。

5.加强监督和风险防范地勘单位要加强对经营管理的监督和风险防范,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检查,防范各类经营风险和损失。

分类改革下地勘类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分类改革下地勘类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分类改革下地勘类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地勘类事业单位在我国的矿业、地质勘探、水利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我国的分类改革中,地勘类事业单位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其中预算管理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地勘类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机构设置不合理。

地勘类事业单位中设置有很多职能部门,但部门之间却缺乏紧密的联系。

造成了预算管理过程中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等方面的协作不够密切,信息沟通不充分的问题。

二是预算编制不规范。

地勘类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预算科目定义不标准、决策的不合理、计算的不严谨等问题,导致预算编制结果存在偏差和不确定性。

三是预算执行不到位。

地勘类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违规使用预算资金、滥用预算资金、挪用预算资金等问题,导致预算的执行效果不达预期目标。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优化机构设置。

地勘类事业单位应该适当减少部门的设置,提高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建立更加紧密的组织架构。

同时,应该加大对预算管理人员的培训和重视,提升他们在预算管理中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规范预算编制。

地勘类事业单位应该建立规范的预算编制制度和预算科目定义标准,做到预算编制过程中透明、公开、可验证。

同时,应该强化预算的内部审核和审查机制,确保预算编制结果无误。

三是加强预算执行。

地勘类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力度,建立完善的预算资金使用安全机制,防止预算资金的滥用、挪用和违规行为的发生,确保预算的执行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同时,应该建立综合考核机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审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综上所述,地勘类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解决,需要从机构设置、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等多个方面入手,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进一步提高地勘类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勘单位改革方案

地勘单位改革方案

地勘单位改革方案一、背景和目标地勘(地质勘探)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然而,传统的地勘单位由于体制机制限制和管理不科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因此,进行地勘单位的改革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地勘单位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更加高效、科学、创新的地勘体系,提高地勘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改革方案1. 机构改革(1)组织架构调整:对地勘单位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体系。

按照功能职责划分,将地勘单位分为研究与开发部门、勘探实施部门和技术支持与资源管理部门等,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责。

(2)内部管理机制改进:推行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建立科学的工作流程和绩效评价机制,加强对工作进展和结果的监督和考核,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人员培训和激励(1)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和岗位培训,提高地勘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重点培养年轻人才和高级专业人才,引入新的人才和技术,推动地勘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2)激励机制建立: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提高薪资待遇、设立科研成果奖励、加强员工培训和晋升机制等方式,激励地勘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3. 技术装备升级(1)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勘探技术和装备,提高地勘工作的精度和效能。

通过与国际合作、科研院所合作等方式,引进最新的仪器设备和勘探技术。

(2)加强自主研发:同时加强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地勘技术和装备。

鼓励地勘单位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 国家政策支持(1)加大对地勘工作的资金投入:政府加大对地勘工作的资金投入,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

通过增加资金投入,解决地勘项目的资金短缺问题,保障地勘工作的正常进行。

(2)优化相关政策法规:优化相关政策法规,为地勘单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加快出台支持地勘工作的相关政策,简化审批程序,降低地勘工作的成本和风险,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地勘工作。

对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的思考与建议——以福建省地勘局为例

对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的思考与建议——以福建省地勘局为例
呻 司 司 土 赘 滹 谨 修
业经济 团 产 ■ 圈 ● 一
K e s ou r c cl i / t l t l s t l 1  ̄ 0 I 1 o O m l U i a l E con

对 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 的思考 与建议

以福建省地勘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例
・林 强
( 福建省 地勘局 ,福州 3 5 0 0 0 3 ) 摘 要; 回顾国有地勘单位 以往的改革,剖析地勘产品有别于一般工业产 品的特点,进一步证明保 留公益性地
改革大潮影响下的冲动 ,也有 因地勘费锐减为了队伍生
存 而 被 动进 入 市 场 的无 奈 。 许多 地 勘 单位 在 完成 国家 下 达 的 地 质任 务 的 同时 ,也 纷 纷涉 足 商 品零 售 业 、服 装 鞋 帽业 、饮食 业 、养殖 业 等 与地 勘 业 毫 不相 干 的行 业 ,走 过 了一 段 漫 长的 弯路 ,付 出 了 昂贵 的学 费 。虽 然初 步 学 会 了在 市 场经 济 浪 潮 中搏 击 的技 能 ,但 客 观地 说 , 由于 受 原 有 计 划经 济 的 影响 ,再 加上 对 “ 三 化 ” 改革 存 在认 识 上 的 分歧 ,除 了地 勘 职 工 面 向市 场 的竞 争 和 服务 意 识 有 所增 强 外 ,此 次改革 尝试 未 能取得 实质 性进 展 。
地。
才 司 司 土 资 源 锰 毋
非所 有 的地 勘 产 品都 能进 行 交换 。事 实 卜只有 少晕 的 、
1 . 3改革政策 出台阶段 ( 1 9 9 9 ~2 0 1 1 年)
随 着 国务 院办 公厅 关 于 印 发地 质勘 查 队伍 管理 体 制 改革 方 案 的通知 》 的出 台 ,截 止 1 9 9 9 年7 月 ,国土 资源

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实践与发展分析

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实践与发展分析

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实践与发展分析引言国有地勘单位是指由国家所有并负责地质勘查工作的单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地勘单位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压力和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实践与发展两个角度,对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进行分析。

实践分析改革背景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起源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

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地勘单位以其独特的地质勘查技术能力和资源优势,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计划经济体制的瓶颈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使得国有地勘单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改革目标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根本目标是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国有地勘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

具体而言,改革的目标包括提高地勘单位的管理水平、加强科研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方式等。

改革措施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企业化改制:将国有地勘单位转变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

•招聘制度改革:引入市场化机制,通过公开招聘优秀人才来提升地勘单位的人才队伍。

•绩效考核制度改革: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地勘单位的工作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资本市场运作:引入资本市场,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地勘单位的发展。

改革成效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效益提升:改革后,国有地勘单位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改革激发了地勘单位的创新能力,推动了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资源配置优化:改革后,国有地勘单位能够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促进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市场竞争力增强:改革使得国有地勘单位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提高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发展分析发展机遇国有地勘单位面临着多重发展机遇:•资源需求增加: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为地勘单位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国内外市场开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为地勘单位扩大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科技进步推动:科技进步对地勘工作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为地勘单位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

地勘单位改革的五条建议

地勘单位改革的五条建议

地勘单位改革的五条建议地勘单位改革的五条建议2009-09-02当前,受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事业单位改革大背景的双重驱动,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势在必行。

理论上,改革的实质就是制度的变迁。

但一种有效的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是以自发性的制度变迁作为基础的,这样的制度推行的过程才会更加顺利。

因此,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必须要充分调动地勘单位及其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地勘单位改革的目的在于解放和发展地勘生产力,使地质工作更加紧密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

应该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就始终没有间断过,但改革的成效并不明显。

目前国有地勘单位的现状就是,原先的那种所谓百局千队的队伍格局基本未变;必须依靠地质事业费和对外创收方能维持队伍生存发展的供养模式基本未变。

但广大地勘职工的市场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尽管职工等、靠、要思想仍然存在;同时,虽然与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地勘单位内部的管理水平还是有了一定提高;此外,地质工作的外延扩展明显,服务领域明显增大,已由原先单纯的矿产地质延伸到了工程地质、城市地质、环境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等各个方面。

从以往历次改革的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出,以往的改革具有以下明显特点:第一,改革缺乏全国统一的规划、指导、协调和战略部署,没有明确的改革目标和步骤,属于“零敲碎打”式。

第二,改革起步早,进展慢,大多是被动进行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第三,改革的总体方向是“市场化”、“企业化”取向,但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甩包袱”目的。

配套政策措施并没有同步及时跟进,已有的政策文件由于缺乏相应的评价、监督机制,往往效果不佳。

第四,改革主要在地勘单位或行业内部进行,没有与国家事业单位的整体改革统筹考虑、同步推进,基本算是单兵作战。

第五,改革主要是基于地勘单位的生存和发展,较少顾及到地勘行业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视野过窄。

为使改革取得实效,笔者建议:一是成立国家地勘单位改革发展领导小组。

地勘单位改革现状与趋势分析

地勘单位改革现状与趋势分析

地勘单位改革现状与趋势分析地勘单位改革现状与趋势分析地质勘探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地质勘探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国土安全。

目前,中国的地勘单位改革正处于一个关键阶段,不仅面临着新技术、新模式的引入和应用,还面临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推进。

本文将对地勘单位改革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

一、现状分析1.改革的成果随着改革的推进,地勘单位在技术能力、科学管理和人员素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提高。

新一代的高精尖仪器设备的引进,显著提高了勘探能力;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提高了勘探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人员培养和选拔机制的改善,壮大了高素质的地勘队伍。

2.制约因素虽然地勘单位改革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首先是科研经费的不足。

地质勘探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由于种种原因,科研经费始终有限。

其次是人才流失。

由于地勘单位薪酬福利、职业发展渠道的局限性,一些高素质的人才往往选择离开地勘单位,进入其他行业。

再次是行业转型困难。

由于地质勘探业务的特殊性,行业转型面临着技术、资金等多方面的困难。

二、趋势分析1.技术革新的推动地勘单位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技术革新的推动。

新一代的勘探技术和仪器设备将不断引入和应用,加速地勘工作的进程。

比如,无人机、卫星遥感、激光雷达等技术的应用,在地勘勘探、地质灾害评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地勘单位可以更高效地分析勘探数据,提高预测和评估的准确性。

2.推进市场化改革地勘单位改革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通过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地勘单位走向市场,与企业合作开展勘探工作。

地质勘探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入市场化的竞争机制,能够有效激发地勘单位的创新能力和责任意识,提高勘探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为了解决科研经费不足、人才流失等问题,地勘单位将进一步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

分类改革下地勘类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分类改革下地勘类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分类改革下地勘类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地勘类事业单位是指从事地质勘探、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开发等相关工作的单位。


着国家财政改革的推进,地勘类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预算分配不合理、执行不到位、监管不到位等,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
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地勘类事业单位预算分配不合理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传统的预算管理制度下,地勘类
事业单位的预算主要依靠上级财政拨款,给予较少的自主权,导致预算分配不足以满足实
际需求。

需要采取对策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预算编制机制,实行绩效
导向的预算管理制度,合理分配预算,保障地勘类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

可以鼓励地勘类
事业单位积极开展科研合作和技术转化,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自身收入,减轻对财政拨款
的依赖。

地勘类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不到位是另一个问题。

传统的预算管理制度下,执行过程中
存在着不透明、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导致部分项目不能按时、按量完成,影响了地勘类事
业单位的运行效率和效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增加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核验和评估,对未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单位进行问责,有针对性地
采取措施推动预算执行到位。

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若干问题探析

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若干问题探析

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若干问题探析地勘单位是指负责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评价、勘查开发、科学研究等相关工作的单位。

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地勘单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地勘单位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一、体制和机制不适应地勘单位的机构设置、职能划分等都是根据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制定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进程的推进,现有制度和机制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由于地勘单位在人事、财务、审批等方面受限较多,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二、技术力量薄弱地勘单位的技术力量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但当前地勘单位技术力量整体上较弱。

一方面,由于多年来对技术人才的投入不足、培养体制不完善,导致地勘单位在科研创新、技术攻关等方面面临着困难。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地勘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勘单位需要不断更新技术手段,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三、资源利用效益不高地勘单位主要负责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工作,但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冲突等原因,地勘单位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常常面临着利益分配不公平、产权不清晰等问题。

另一方面,地勘单位在勘探过程中需要大量投入,但如果后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到位,会造成浪费和资源损失。

四、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地勘单位需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推动勘探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然而,由于一系列的体制和机制问题,地勘单位的创新能力普遍较低。

一方面,人才培养不足、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等原因限制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另一方面,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程度较低,限制了创新的产生和应用。

五、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问题地勘单位在勘探开发过程中也面临着环境保护和治理问题。

由于开发过程中水土流失、污染排放等问题,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还会影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因此,地勘单位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趋势及建议

我国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趋势及建议

灾害等基 础信息 也提 出了需 求和要 求。地勘 单位 可以为城 市 建设 、环境 治理 、灾害 防治等提供 基础 科学服务 ,从而
地勘 单位 在 美洲 地 区的勘 查 作 业 发展 较 为 困难 。从短 期
来看 ,地勘 单位善 于通过 提供 技术服务 来开拓 境外勘 查领
税 收 、养 老等 方面 的优惠政策 也将促 使部分地 勘单 位企业
化 改革 。在改 革发展 中 ,我 国有多个 省 区的地 勘 单位积极 组建矿业 公司 ,努力 向企 业化 方 向发展 。内蒙古地 矿集 团
资 源 产 业 经 济R o s o u r c o i n d u s t r i a l E c o n o m y
由企业 来投资 。这种 长期依赖 外部投 资的 经营模 式不利于 地 勘单位 的可 持续发展 。而地 勘单位 企业化 改革之 后 ,可 以建立企 业人 事 、财务 管理 制度 ,可以更加 灵活地 开展 融 资 、招投 标 、矿业权转让 等各 类经营 活动 ,可 以兴 办矿 山
3 . 1政府应加强地 勘行业管理 与服 务
( 1 ) 矿产 资源主管部 门应加强地勘 行业改革 顶层设计 。 地勘 单位 的改革 与发展 应坚持 “ 三个有 利于 ” ,即有利于 地 质事业 发展 、有利于 发挥找 矿突破 主力 军作用 、有利于
设备 、技术创 新等水 平较低 ,地勘 工作质量 出现 下降 。通
从矿产 资源市 场 因素分 析 :当前我 国主要矿 产 品产 量持 续
3对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建议
目前 我国地勘 单位 的改革发展 到达 了一个关键 节点 , 为保 护地勘 单位 改革 发展 成果 ,促进地 质勘查 业 的健康发 展 ,提 出以下几点建议 。

湖南地勘单位改革方案

湖南地勘单位改革方案

湖南地勘单位改革方案湖南地勘单位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湖南省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勘单位的体制机制亟需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湖南地勘单位改革方案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改革背景湖南地勘单位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成绩的,为湖南省的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预防等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地勘单位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强竞争力。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地勘单位的管理体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改革目标1.深化体制改革。

建立完善的地勘单位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明确权责关系和事权边界,提高内部协作和决策效率。

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加强科研投入,提高科技人员素质,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合作,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强化人才培养。

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地勘单位,注重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的能力。

4.优化资源配置。

建立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推动地勘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三、改革措施1.优化机构设置。

通过整合和重组,减少重复部门和过多的中层单位,实现机构精简和职能优化。

2.推进信息化。

建立地勘单位信息化平台,加强数据共享和信息传递,提高工作效率和科技创新能力。

3.完善激励机制。

建立科研成果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和积极性。

4.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增加与国际机构和多边组织的合作,吸引外国专家和研究团队来湖南开展科研项目,提升地勘单位的国际影响力。

四、相关风险与挑战1.人员流失。

改革过程中,可能会有部分人员因为调整和转岗而离开,需要采取措施留住优秀人才。

2.资金压力。

推进改革需要大量投入,地勘单位需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争取更多经费支持。

3.管理能力不足。

部分地勘单位管理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加强培训和提高管理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卷以往许多促进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政策措施,都是从提高地勘单位经济实力的角度考虑的。

本轮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对于地勘单位来说是一种适应性改革,应当在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政策总体框架内,考虑如何从加强地质找矿和地质事业发展的角度,进一步促进地勘单位的发展。

1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政策规定为进一步推进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2011年3月,国家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以下简称:中发5号文),随后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国办发〔2011〕37号),明确规定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各项政策。

1.1承担行政职能的政策梳理严格认定标准和范围。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政策规定,严格认定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1.2从事公益服务的政策梳理1.2.1公益事业单位分类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为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为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1.2.2财政经费管理对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财政根据正常业务需要提供相应经费保障,财政收入支出管理。

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财政根据单位业务特点和财务收支状况等,给予经费补助,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

1.2.3收入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探索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的政策背景、存在问题与建议高兵1,2,方敏2(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2.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101149)摘要:本文在梳理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分析地勘单位分类改革中将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并提出保障地勘单位分类改革顺利进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地勘单位;分类改革;存在问题;保障措施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4051(2012)zk-0185-04The policy background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state-owned geologicalprospecting units reformationGAO Bing 1,2,FANG Min 2(1.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 (Beijing ),Beijing 100083,China;2.Chinese Academy of Land and ResourceEconomics,Beijing 101149,China )Abastract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policy of public institution classifying reformation ,the author analysis the existing problems for the geological prospecting units and the suggestionKey words :public institution ;geological prospecting units ;classifying reformation ;existing problems ;measure of safeguard收稿日期:2012-05-14作者简介:高兵(1980-),男,主要从事地质矿产经济研究,E-mail:gaobingca@ 。

第21卷增刊2012年8月中国矿业CHINA MINING MAGAZINEVol.21,zkAugust 2012中国矿业第21卷事业单位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有效途径,使工作人员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

1.2.4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的事业单位,要按照“事企分开”的原则,与所办企业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产权关系,加强和规范对所办企业的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1.3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政策梳理1.3.1推进转企改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清查、财务审计、资产评估,核实债权债务,界定和核实资产,由同级财政部门依法核定国家资本金。

转制单位要按规定注销事业单位法人,核销事业编制,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和工商登记,并依法与在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或接续社会保险关系。

1.3.2完善过渡政策为平稳推进转制工作,可给予过渡期,一般为5年。

在过渡期内,对转制单位给予适当保留原有税收等优惠政策,原有正常事业费继续拨付。

在离退休待遇方面,转制前已离退休人员,原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费待遇标准不变,支付方式和待遇调整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3.3财政过渡支持政策已认定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在过渡期内,财政部门可以对其继续拨付原有的正常事业费,主要用于解决转制前已经离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

转制单位完成转制后,在过渡期内,原有的正常事业费继续拨付,主要用于解决转制前已离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

原有的正常事业费是指财政部门核定的基本支出经费,不包括项目支出经费。

1.3.4住房补贴资金在转制过渡期内,转制单位原事业编制内职工的住房公积金中由财政负担部分,转制后继续由财政部门拨付;转制前人员经费由财政负担的离退休人员的住房补贴资金尚未解决的,转制时由财政部门一次性拨付解决;转制前人员经费自理的离退休人员以及转制后离退休人员和在职职工住房补贴资金,由转制单位按照所在地市、县级人民政府有关企业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政策以及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从本单位相应资金渠道列支。

1.3.5社会保障政策转制单位转制后按照企业办法参加社会保险。

转制时在职人员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不再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

转制前已经离退休人员,原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费待遇标准不变。

转制前参加工作、转制后退休的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和调整,按照企业的办法执行。

2地勘单位分类改革中将面临的困境与问题2.1承担行政职能将面临的困境与问题行政职能回归与“两不突破”的困境。

中发5号文规定,对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回归行政机关,那么部分地勘单位承担一定的行政职能将转向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同时文件中明确事业单位改革机构不得突破政府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额,这一规定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部分地勘单位回归行政机关形成了事实困难。

2.2从事公益服务将面临的困境与问题2.2.1公益性工作外延不断延伸随着地质工作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公益服务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拓宽,如何科学地确定公益性地质工作的范围也是需要认真思考的,地勘行业主管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

2.2.2公益性队伍规模难以确定地勘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地勘队伍的大小决定于对地质工作需求多少。

在改革设计中,要体现地勘行业的特点和区域差别。

难点和重点是确定从事公益性服务工作地勘队伍的规模。

2.2.3经常性经费不能保障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公益性地质工作需求的增加,公益性地质工作经费应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以保障正常工作开展。

当前,我国公益性地质工作主要以地质产产调查评价专项项目等安排,缺乏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中央财政公共支出科目中,没有保障公益性地质工作长期持续开展的科目。

2.2.4队伍的布局结构需要调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公益性地质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公益性地质工作定位越来越明确、先行拉动作用越来越重要。

市县级政府对于公益性地质工作越来越重视,虽然部分地区已经设立市县级公益性地勘单位分支机构,但大部分省(区、市)公益性地勘队伍集中在省会城市,不能完全满足现实需求。

2.2.5专业人才与设备不能满足需求一方面地质勘查是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需186第21卷高兵,等: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的政策背景、存在问题与建议要高素质专业人才,但目前地勘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极其紧缺,同时,参照公务员录用方式难以招录到合适的地勘专业人才。

另一方面,地质工作的服务领域越来越广,地质工作的对象(深度)正在向地球表层和地壳深部调查转变,对所需的专业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更新周期也越来越快。

但目前来看,地勘单位已有的装备远远不能满足地质工作的需求,缺乏设备更新机制。

2.2.6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多年来地勘单位基地建设投资基数太低,许多基地管理、生产、生活设施不配套。

因此,需要加大基建投资力度,既应考虑生活系统、基地建设、基地改造,也应考虑生产系统,如化验室、资料馆、业务(办公)用房、新技术应用等。

2.2.7事业分配体制存在问题事业单位的用人和分配机制不利于地勘队伍创造力的发挥。

地勘事业单位的主体执行预算管理体制,劳动用工关系相对固定,工资薪酬与岗位挂钩,与单位盈利能力的关系不甚密切,特别是对于地质找矿技术人员的激励不够。

在这种制度体系下,易于产生循规蹈矩、安于现状的思维定势,改革创新的源动力不足。

2.2.8事业预算管理的约束事业体制的显著特征就是程式性管理。

公益性地质工作需要预先核准,层层审批,环环衔接;地质工作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不确定性,在工作中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案,因此事业体制的从程序性与地质工作的灵活性之间存在矛盾。

2.3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将面临的困境与问题2.3.1转企地勘单位资产实力偏弱当前,由于事业单位性质和转增资本金等方面的原因,多数地勘单位资产实力较弱,非经营性资产比重偏大,经营性资产质量差,人均净资产与一般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企业化改革后将难以与同类实力强的企业进行市场竞争。

2.3.2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地勘单位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定的资本金以外,还需要相应的矿业权、地勘技术人才、装备等要素。

因此当前地勘单位很难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

2.3.3地勘市场竞争秩序问题一方面国资委鼓励央企为获得战略资源进行风险投资,对于矿产资源勘探,可以按一定比例视同研究开发费用,最高可以按50%的比例在资本成本中给予扣除,对地勘单位将形成巨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以后,将会出现众多的资源型企业、勘查技术公司等市场主体,如何规范勘查市场秩序,提升勘查市场竞争效率,需要进一步思考。

2.3.4改制过程税费负担过重地勘单位注册为企业后,要按法律法规缴纳相应土地、房产等营业税、所得税、契税、印花税等,这对于刚刚实行企业化管理、基础薄弱、资金不足、历史遗留问题多的地勘单位,负担过重,不利于尽快做实做强。

3地勘单位分类改革政策保障的建议3.1承担行政职能的地勘单位政策保障的建议进一步强化地勘行业服务与管理职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