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文化精神
论《诗经》所包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论《诗经》所包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
它所包含的丰富内容,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诗经》所包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一、《诗经》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理念之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诗经》中大量描写自然景物的篇章,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例如《周南·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了对美好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和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也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重视家庭、亲情和友情《诗经》中有很多描写家庭、亲情和友情的篇章,这些篇章强调了亲情、友情和家庭的重要性。
例如《周南·卷耳》中的“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表达了对亲情的深厚感情和对家庭的思念之情。
这些篇章体现了中华民族注重家庭、亲情和友情的文化精神,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重视道德修养和品格塑造《诗经》中有很多描写人的道德品质和品格塑造的篇章,这些篇章强调了人的自我完善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例如《邶风·柏舟》中的“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表达了诗人对道德品质的追求和坚守。
这些篇章体现了中华民族注重道德修养和品格塑造的文化精神,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人生《诗经》中有很多描写现实生活和社会人生的篇章,这些篇章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
例如《邶风·静女》中的“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描写了一个男子对心爱女子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爱情观。
这些篇章体现了中华民族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人生的文化精神,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简论《诗经》中的风雅精神
简论《诗经》中的风雅精神《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在“风雅”精神上体现的尤为突出。
所谓的“风雅”精神是春秋时代的文化精神,在《诗经》中表现为强烈的人性色彩和现实主义精神,突出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独特的表现手法等。
强烈的人性色彩和现实主义精神。
《诗经》中人和事的描写大多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这使中国人很早就摆脱了原始社会的巫术宗教观念,也使诗这种文学体裁很早就从巫术宗教中脱离出来。
强烈的人性色彩使《诗经》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使诗成为表达周人宗族伦理情感和乡土情蕴的最好形式,举凡是他们的念亲、爱国、思旧、怀乡等各种喜怒哀乐之情,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表达。
《诗经》里所收录的绝大多数是当时的民歌、民谣,其中也不乏有有一部分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作品,主要是农民大众的生活、思想、感情的总汇。
它里面包含着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东西,最明显的,就是古代农业社会的面貌往往借着这些诗篇很概括、集中地描述了出来。
如《七月》(豳风)里不但描绘了农事生活,同时还反映了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
《诗经》是在周代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其中打上了周代“礼乐”文化的深深烙印,其宗旨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大序》)具有很强的政治性色彩。
再加上被孔子删定后,作为教科书来用,它不是作为一般百姓的教科书,而是作为贵族子弟的教科书,教导他们修齐治平、礼乐刑政之道,所以,其用意已经与作意大不相同,甚至可以是毫不相干的。
《诗经》代表着我国早期的文化形态中的理性精神。
其中以"孝""悌"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意识,以大胆、坦诚、坚贞如一为核心的爱情观和以追求精神道德美心的人格道德意识,表现得最为明显,这种道德意识对传统道德观念的确立,对后世士人形象的自计,对于认识先秦儒家伦理思想是大有裨益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很有启示的。
诗经中的风雅精神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其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是它的风雅精神。
首先,风雅精神体现在《诗经》中的民歌中。
这些民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道德观念以及人们对生活的态度。
这些民歌不仅富有生活情趣,而且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例如,《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首诗歌描绘了美丽的河洲上,一对恋人鸟儿相互怀抱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真爱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次,风雅精神还体现在《诗经》中的宴饮诗中。
这些宴饮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礼仪、规矩以及人们对酒文化的热爱。
在宴饮中,人们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友谊、团结、和平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例如,《小雅·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首诗歌通过描绘鹿儿在野外寻找食物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和谐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
最后,风雅精神还体现在《诗经》中的祭祀诗中。
这些祭祀诗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信仰,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在祭祀中,人们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祈求,以及对生命的感恩和敬畏。
例如,《周颂·清庙》中的“于赫清庙,肃雍显相。
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这首诗歌通过描绘清庙的庄严和神灵的显圣,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
总之,《诗经》中的风雅精神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同时,它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诗经现实主义精神的评价
对诗经现实主义精神的评价
诗经是儒家中宗教思想的一种表现,它把宗教指向神圣而非山川,神圣而非神明,因此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思想最具创造性的文学。
诗经展示了一种重视精神感知和思维传承、强烈强调现实主义思想的文学精神。
诗经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的现实主义精神,它以复兴民间传说、叙述生活的真
实描述和自然的描写为主,强调实事求是和德行至上的理念,强调人要“以实为先,以道为滋”。
同时,它力求寻求快乐,积极探索存在的真理,积极探索存在的道德之美,赞颂自然的美好,表达了一种理性的喜好。
此外,诗经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礼仪与礼让,表现了和谐、宽容、友爱的人际
关系,倡导关系利己利他。
它将当时的社会文化、人际交往融入到其中,旨在培养社会中理解、尊重和承认他人之间关系,并建立一个友好和谐的社会关系。
从上述可以看出,诗经向人们传递的是现实主义的精神,从抽象的神学到日常
生活的琐碎,诗经的精神以现实性为基本特质,以实证为主,表达客观真实的有机统一。
诗经中的现实主义精神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精神古典文学之重要精神,在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作用。
论〈诗经〉的文化精神
论《诗经》的文化精神作者单位:龙额中学姓名:石华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极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它是中国古文化第一部形象化的历史,是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
因此,笔者不仅从题材上的大体分类去认识其伟大,更是从整体上把握这部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关键词:文化精神、乡土情蕴、洋溢、宗族伦理分论:1、:《诗经》的文化精神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蕴2、《诗经》的文化洋溢着浓厚的宗族伦理和宗国情感3、《诗经》的文化精神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论《诗经》的文化精神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极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它是中国古文化第一部形象化的历史,是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
因此,笔者不仅从题材上的大体分类去认识其伟大,更是从整体上把握这部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关键词:文化精神、乡土情蕴、洋溢、宗族伦理《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集。
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展示了殷商社会乃至远古的历史风貌。
从《诗经》中看到了殷周祖先建国创业的英雄业绩;看到了在农业辛勤劳作的农奴;看到了战争徭役,仆仆风尘的役夫征人;看到了婚姻习俗以及民俗风情。
《诗经》中305篇作品交织成一副多层次、多角度的社会历史立体画卷。
我们不仅从题材中认识其伟大,更要从整体去把握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一、《诗经》的文化精神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蕴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
在新时代时期已开始了农业种植活动。
商代使用的家具,考古学界一般认为仍以石、骨及蚌制铲、斧、镰、刀等为主,偶尔发现有一些铜锸、铜铲等青铜工具。
甲骨文的田字,表明在广平的原野有整治得整齐规则的大片相连的方块熟田。
甲骨文“疆理”的“疆”字,象征丈量和划出疆界的田地,“田畴”的“畴”字,像田间按行垄犁耕往返转折,这样的田畴当然不会耕作得很粗放。
这些经过疆理整治规则耕作较好并配合有灌溉沟渠的方块田,就是后来的井田。
谈《诗经》中的风雅精神
谈《诗经》中的风雅精神《诗经》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历程中的一颗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藏之一。
它无疑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集大成之作,是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
《诗经》中的风雅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风雅精神是什么?风雅,是《诗经》中的两个重要篇章。
紧密结合起来,代表了古代文化发展的两个方面:风指的是民间文化,雅则指的是官方文化。
简而言之,风雅二字可以用来形容一种传统文化中的精神状态。
风,是指民间的风俗、文化及其形式表现。
它所表现的是人民群众的智慧、情感和期望。
风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间生活的真实感,代表着人民群众的诉求和实际需要。
雅,是指上层社会的文化和文艺形式。
雅是统治阶级的文化和道德的标志和表达方式,它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审美科学,体现了社会文化的高度发展和精神追求。
风雅精神是一种审美状态和文化情感,表现为一种思想和情感的统一,即民间与上层社会的结合。
风雅精神的核心,是传统文化中一种协调平衡的美学精神,其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风俗与文化的交汇《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诗经》是对古代中国风俗的一个完整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的精神状态。
《诗经》的风所表达的是一种人民文化,是对生活之美的刻画,它的内容可以涉及到古代风俗、生活、习惯、社会组织、信仰等各个方面。
在《诗经》中,风作为一种民间文化体现出了较为生活化、普通化的个性,反映出百姓们矛盾的现实情感、人际关系、道德观念、生活态度及其表现形式,表现出百姓们对于生活实质的关注所在。
《诗经》中的雅,体现了上层社会的文化和道德,它代表着一种对于精神追求的持续探索。
如《国风·周南》中,诗歌对于世态人情、人伦道德的关注和探讨,都可以体现出古代文化中精神追求的一面。
而《雅记》则是对于官方文化的传承和整理,是对于古代人文传统的总结和发扬。
《诗经》与礼乐文化精神
《诗经》与礼乐文化精神文/静远《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被列为儒家“五经”之首,产生于周代礼乐文明之下,其价值不局限于文学,从多层次、多角度地体现了周人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审美观、信仰等,反映了周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和以周礼为核心的华夏文明的特质,是对华夏文化的颂扬。
《诗经》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份,《风》是周各诸侯国与地方的歌谣;《雅》多为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颂》是专门用于祭祀宗庙、祈祷赞颂神明的乐歌。
礼乐文化是古人将“礼教”与“乐教”并提而形成的教化体系,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古人认为“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大礼与天地同节,大乐与天地同和,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人的外在的言行举止,要通过“礼”来加以规范,其基本特征是恭敬;而人内在的德性及心性,则要通过“乐”来提升,其基本特征是和。
《国语》说:“夫乐以开山川之风,以耀德于广远也……修诗以咏之,修礼以节之。
夫德广远而有时节,是以远服而迩不迁。
”礼乐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耀德广远”,使人归于天理正道。
诗歌与礼乐是相通与相辅相成的,因此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发源于诗,立身于礼,完成于音乐。
周代是礼乐文化辉煌灿烂的时期,礼乐文化在《诗经》中得到了全面的审美展示。
《诗经》包括天文地理、宗庙祭祀、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涉及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等各方面,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人文观以及温柔敦厚的人文品格。
其基本句式是四言,兼有杂言,在语言上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既有声韵上的美感,又描绘出生动的形象,有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透过诗的自然朴实、言简意赅的言语,人们可以体悟到把《诗经》思想统摄起来的主导与核心话题是道德。
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進行探讨:一、《诗经》对礼乐文化的宣扬,首先反映在对祭祀典仪的歌颂《礼记》云:“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
”事神的节仪和规范是礼的最重要的组成部份。
《诗经》的文化精神
《诗经》的文化精神一、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士情蕴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
据考古发掘,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便已开始了农业种植活动。
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存在的仰韶文化,就“是一种较发达的定居农耕文化遗存,主要栽培粟、黍”。
①从出士的甲骨卜辞记载中可知,农业已经是商代社会的主要生产。
卜辞中多次出现黍、禾、麦、稻等农作物名称,农业生产的好坏乃是殷民族最为关心的大事。
从土质丰厚的黄土高原的富饶的渭河流域发祥的周民族,更是一个专事农业生产的农业民族。
农业发展,一方面使中国人很早就摆脱了依赖自然采集和渔猎的谋生方式,有了更为可靠的食物来源,促进了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因采集和渔猎不得不经常迁徙的生活方式,形成了高于周边民族的定居农耕文化。
从而也很早就培养了中国人那种植根于农业生产的安土重迁、勤劳守成的浓重的乡土情蕴。
可是,以农业生产为根基建立起来的周代社会,从一开始就不可能产生古希腊社会的对外扩张冒险精神。
他们立足于自己脚步下的这片热土,靠的是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的财富与文明。
他们从来不愿意离开生其养其的土地,眷恋的是和平安适的田园生活,沉醉于湿馨的乡土之梦。
周人歌颂他们祖先后稷,是因为后稷教会了他们如何稼穑;歌颂他们的创业之祖公刘,是因为公刘带领他们躲开了戎狄的侵扰,选择了豳这块适宜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周人歌颂古公亶父、王季、文王,同样是因为他们再次躲开了戎狄的攻侵,定居于土地朊朊肥美、“堇荼如饴”的周原,并且领导他们驱除了外患;周人歌颂武王,是因为武王革除了残暴的君主纣王之命。
一句话,周人对他们祖先英雄的歌颂,道德就在于这些祖先英雄们为他们创造了和平安稳的农业生活环境,而决不是这些英雄们在对外扩张中掠夺了多少财富和奴隶。
《诗经》中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蕴,首先在周族史诗和祭祀诗这种特别典雅庄重的作品中得到最好的表现。
如《周颂·载芟》。
他们津津乐道于农业的丰收,在宗教仪式上表演关于农业生产的舞蹈,从春天的垦荒一直写到秋天的收获。
诗经中的民族精神
诗经中的民族精神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瑰宝,它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诗经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包括了对生活的热爱、对亲情的珍视、对自然的敬畏、对祖国的热衷等等。
这些民族精神不仅贯穿于古代,也对今人启发和影响深远。
首先,诗经中的民族精神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在诗经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例如《采薇》中描述了女子在采集薇草时享受到自然的美好,体会到生活的愉悦。
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不仅是诗人对生活的真情流露,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次,诗经中的民族精神展现了对亲情的珍视。
古代中国人注重家族和睦,强调亲情的纽带。
诗经中的许多篇章都描绘了亲情的伟大,例如《邶风·击鼓》中的“亲戚攸从。
”这一句表达了对亲戚之间关系的重视和亲情的珍贵。
这种对亲情的珍视,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诗经中的民族精神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
古代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景色和力量怀有崇敬之心,这种崇敬反映在许多诗经的篇章中。
例如《关雎》中的“采葑采菲,无以下家。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种对自然的敬畏精神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并成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
最后,诗经中的民族精神反映了对祖国的热衷。
在古代,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是每位中国人的天职。
诗经中的许多篇章都表达了对祖国的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当。
例如《周南·桃夭》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表达了诗人对同胞离别的愤慨之情。
这种对祖国的热衷至今还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流淌,激励着中国人为祖国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诗经中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民族精神不仅是古代中国人民的心灵寄托,也对今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继承和发扬诗经中的民族精神,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开拓创新,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复兴。
论〈诗经〉的文化精神
论〈诗经〉的文化精神《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古代诗歌的早期阶段。
其独特的文化精神内涵,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诗经》的文化精神。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诗歌是由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民众所创作,具有鲜明的多元性。
这些诗歌的主题涉及政治、社会、伦理、人生等多个方面,表达了人们对于社会现象、自然景物、个人情感等多方面的感受和思考。
首先,《诗经》的文化精神表现为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这些诗歌创作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例如,《大雅》中的《文王之什》歌颂了文王的仁德政治,体现了当时社会对明君贤臣的理想;《小雅》中的《车舝》等诗则反映了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
这些诗歌以现实为基础,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抒发,为后人呈现了一个真实而鲜活的社会画卷。
其次,《诗经》的文化精神还表现在其丰富的人性表现上。
《诗经》中的诗歌以真挚的情感和鲜活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例如,《关雎》中的青年恋人情深意切,表现出对真爱的执着追求;《君子于役》中的女主人对远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展现了人性的柔弱和无奈;《采采》中的劳动者对劳动成果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人性的勤劳和坚韧。
这些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生动地展现了人性的美好与真实。
此外,《诗经》的文化精神还表现在其深刻的人生哲理上。
许多《诗经》中的诗歌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蜉蝣》通过描述蜉蝣的生命历程,教导人们要珍惜时间和生命;《蟋蟀》通过强调勤劳的重要性,鼓励人们秉持“今日事今日毕”的生活态度;《车前子》则劝告人们要顺应自然规律,不可过分强求。
这些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对于指导人们正确面对人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最后,《诗经》的文化精神还表现在其浓郁的民族特色上。
《诗经》中的诗歌大量采用了中国北方的方言和民族乐器,如箫、笙、琴等,以及民族舞蹈如龙舞、狮子舞等,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论〈诗经〉的文化精神
论〈诗经〉的文化精神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集大成之作,编纂时期约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
它是我国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精神特点。
〈诗经〉强调道德伦理和礼教观念。
诗经中的许多篇章都涉及道德品质、礼仪习俗以及君臣之间的关系。
它呼唤人们秉持高尚品质,满足社交礼仪,尊重君主和尊长,注重人伦关系。
这种强调道德伦理和礼教观念的文化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持续至今。
其次,〈诗经〉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诗经中有许多描绘自然景色和自然现象的篇章,如描写春天的风景、秋天的丰收以及各种季节和气候变化。
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表达了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
再次,〈诗经〉强调了家庭、家族和宗族的重要性。
诗经中常常描述家庭生活、家庭关系和婚姻制度。
它把家庭视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家族和宗族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架构。
〈诗经〉中对家庭和血缘关系的执着强调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家庭观念和家族价值观。
最后,〈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现实。
它记录了各时期的政治局势、战争冲突、贫苦农民的生活困境等。
这些记载直观地展示了古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和政治斗争,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具有丰富的文化精神。
它弘扬了道德伦理和礼教观念,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强调了家庭、家族和宗族的重要性,并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现实。
这些精神特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承载了重要的意义,影响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诗经》中的民族精神与文化意义
诗经中的民族精神与文化意义引言《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不仅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还体现了古代华夏民族的深厚精神追求和独特文化意义。
本文将探讨《诗经》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以及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1. 崇尚自然《诗经》是在西周时期创作和编纂的,而当时社会还处于原始农耕阶段。
因此,《诗经》中充满了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描写和崇尚。
例如,“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秦风·并干之差》),在这首古代乐府歌曲中,歌颂了丰收与富饶之美,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然形态和季节更替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2. 弘扬家国情怀《诗经》中大量描写了君主、臣子、父母、妻子等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相互关怀。
其中,“父母之邦,无终不复。
”(《周颂·清廟》),描述了儿子对于父母的孝心和忠诚,凸显了家庭道德与传统价值观的重要性。
3. 强调仁义道德《诗经》中的许多篇章都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仁义道德观念。
例如,“浩荡匪躯,时维乎下天。
”(《国风·周南·关雎》),这首《关雎》通过描述男女之间深情厚意,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于道德伦理和婚姻伦理的坚守。
4. 歌颂勇敢与军事荣誉《诗经》中也有大量歌颂英雄与军事壮举的篇章。
例如,“葛履白马,骏发有翼”(《大雅·生民之怨》),描绘出勇士英勇奋斗的场景,并表达了对于战争英雄与军事荣誉的赞美。
结论总而言之,《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蕴含了丰富而深厚的民族精神与文化意义。
崇尚自然、弘扬家国情怀、强调仁义道德以及歌颂勇敢与军事荣誉等元素,不仅展示了古代华夏民族的智慧和情感丰富性,也对后世文化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正是这些独特的特点,使得《诗经》在千年之后依然闪耀着文化光芒,并被视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的文化精神及其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的发 展 也 改 变 了人 们 的生 活 方 式 ,形 成 了高 于 周 边 民 族 的定 居 农 耕
文 化 , 而 也 很 早 就 培 养 了 中 国人 那 种 植 根 于 农业 生 产 的安 土 重 迁 、 从
勤 劳 守 成 的 乡 土情 蕴 。
《 诗经》 正是这一 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 , 这可以从《 诗经》 所流露出的
其他诗篇也展现 了周代社会各种各样的民俗 风情。在《 诗经》 3 5 的 0
篇 作 品1 , 们 可 以 看 到 这 些 诗 篇 交 织 成 一 幅 多层 次 的 、 角 度 2 我 } 里 多
乡情感的抒发还算不上是贯穿于《 奥德修记》 这部希腊史诗的中心主
题 , 人 在 这 时 只 不 过 以俄 底 修 斯 回 乡为 故 事 发展 的线 索 , 诗 来叙 述 这 位 英 雄 的 冒 险 经历 ,歌 颂 希 腊人 对 自然 的 斗争 和 对 海 外 探 寻 的 英雄
主 义 精 神 ,产 生这 两 部 书 的 时 代 背景 是从 古代 和 氏族 组 织 转 变 而来 篇作 品 , 都饱 含 着 无 数 的 文 化 内 容 , 些 文化 对于 当今 社 会 的影 响 这 的希 腊 英 雄 时代 的奴 隶 社 会 制 度 ,古代 部 落 对部 落 的战 争 , 已 经开 “ 不 可 估 量 , 得 后人 的学 习和 发 扬 。 同 时 , 值 它也 在 非常 形 象 的展 现 这 始 蜕 变 为 在 陆上 和 海 上 为 攫 夺 家 畜 、 隶 和 财 宝 而 不 断进 行 的抢 劫 , 奴 上 古 文 化 到 周代 社 会 的 历 史和 的文 化 积 淀。 所 以我 们 不 仅 仅 需要 从 变为 一 种 正 常 的 营生 , 句话 , 富被 当作 最 高 福 利 而 受 到 赞 美和 崇 一 财 题材上的大体分类中去认识《 诗经》 的伟大 , 而且更需要从整体上去 敬, 古代 氏族制 度被 滥 用 来 替 暴 力 掠 夺 财 富 的行 为 辩 护 。 ” 通 过 这 … 把 握 这 部作 品 中所 蕴 藏 的 中 华 民族 的文 化精 神 ,用 这 些 上 古 文化 去 两 部 史 诗 , 腊 人 对 英雄 主 义 精 神 表 示 了最 为 崇 高 的 赞 美 , 是 , 希 可 以 指 导 我 们 的 现代 文化 。 农 业 生 产 为根 基 建 立起 来 的 周 代 社 会 ,从 一开 始 就 不 可 能 产 生 古希 中 国 是 世界 公 认 的 文 明 古 国 ,文 化 的积 淀 之深 厚 是 其他 很 多 国 腊 社 会 的 对 外扩 张 冒 险精 神 。 们 立 足于 自己脚 步 下 的 这 片热 土 , 他 靠 家所 不 可 比 拟 的。 国传 统 文 化 博 大精 深 , 中 已作 为 中华 民族 精 神 的表 的是 勤 劳 的双 手去 创 造 自己 的财 富 与 文 明 。他 们 从 来 不 愿 意 离开 生 现 ,对 中国 社 会 和 中 华 民 族 的 历 史 发 展 产 生 了极 其 深远 的 影 响 , 而 其 养 其 的 土地 , 恋 的 是和 平 安 适 的 田 园生 活 , 醉 于 温 馨 的 乡 土 之 眷 沉
《诗经》的文化精神
《诗经》的文化精神作为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以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殷商社会乃至包含着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
从《诗经》的祭祖诗中,我们看到了殷周祖先创业建国的英雄业绩;从农事诗中,看到了在农业生产中辛勤地劳作地农奴;从战争徭役诗中,看到了仆仆风尘的役夫征人;从卿士大夫政治美刺诗中,看到那些关心国家时政的优秀人物;从婚姻爱情诗中,看到了周人的婚姻习俗;从其他诗篇中,我们也看到周代社会各种各样的民俗风情,等等。
可以这样说,《诗经》中的305篇作品,交织成一幅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从多个方面展现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
它的每篇作品,都潜含着无数的可以发扬的文化内容。
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
因此对于《诗经》,我们不仅仅需要从题材上的大体分类中去认识其伟大,而且更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这部作品中所包孕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从这方面讲,它的意义也是无限的,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略作概括。
一、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士情蕴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
据考古发掘,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便已开始了农业种植活动。
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存在的仰韶文化,就“是一种较发达的定居农耕文化遗存,主要栽培粟、黍”。
①从出士的甲骨卜辞记载中可知,农业已经是商代社会的主要生产。
卜辞中多次出现黍、禾、麦、稻等农作物名称,农业生产的好坏乃是殷民族最为关心的大事。
从土质丰厚的黄土高原的富饶的渭河流域发祥的周民族,更是一个专事农业生产的农业民族。
农业发展,一方面使中国人很早就摆脱了依赖自然采集和渔猎的谋生方式,有了更为可靠的食物,促进了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因采集和渔猎不得不经常迁徙的生活方式,形成了高于周边民族的定居农耕文化。
从而也很早就培养了中国人那种植根于农业生产的安土重迁、勤劳守成的浓重的乡土情蕴。
《诗经》是具有浓重的乡土之情的艺术。
且不说十五《国风》散发着浓郁的各地乡土的芬芳,即便是在《雅》、《颂》的抒情诗中,也莫不沉潜着植根于农业文化的深深情蕴。
诗经的文化精神及其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诗经的文化精神及其对企业文化的影响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化精神。
它不仅体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同时也对当今企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诗经的文化精神及其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一、诗经的文化精神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
它以其独特而深刻的文化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诗经强调思想教化。
诗经中的各种题材和表现形式,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旨在教育人们遵循道德伦理准则,塑造高尚的品德。
通过诗歌形式的表达,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并传承古代先贤的智慧,使自己在道德与行为上有所启示。
其次,诗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古代中国人视自然为至高无上的存在,诗经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亦贯穿始终。
诗经启示人们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以人道与天道相合,倡导崇尚自然、尊重环境的生态观念。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应秉持这一精神,关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最后,诗经强调社会和谐。
诗经中的许多篇章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交流为主题,倡导珍视人际关系、凝聚集体力量的重要性。
企业作为一个社会性组织,诗经对于其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诗经对企业文化的影响1. 倡导企业道德与职业道德诗经强调人们应当遵循道德准则,追求道德的高尚。
这对企业来说,就是倡导企业道德与职业道德。
企业应当注重道德规范,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2. 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诗经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流。
借鉴诗经的精神,企业应注重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加强内部员工间的沟通和合作,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
3. 关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诗经以自然景物的描写为主题,倡导人们崇尚自然、尊重环境。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推动绿色经济,以实际行动践行诗经的环保理念。
《诗经》中的风雅精神
《诗经》中的风雅精神今天我要讲的是春秋时代的文化精神,这个时代的文化精神是可以用风雅精神来概括的。
春秋时代是因为鲁国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的,以一部书命名一个时代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唯一的。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53年,共317年的历史,简称春秋三百年,就是我们要讲的春秋时代。
春秋三百年是中国历史上激荡人心的三百年。
有一个时代是春秋时代,有一种精神是春秋精神,有一种风度是春秋风度,有一种气象是春秋气象。
这并不是政治上最美好的时代,但却是历史上少有的思想自由的时代。
伴随着王纲解纽,诸侯争霸,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充满生机。
春秋士人或效命于战场,或奔走于列国,他们可以敲击着古老的编钟而赋诗断章文采斐然,也可以驾驶着战车而披坚执锐豪气凛然,由此开启了一个时代特有的文化精神。
雅斯贝尔斯在其《智慧之路》一书中说:“发生于前800年至200年的这种精神的历程似乎构成了这样一个轴心,正是在那个时代才形成了我们与之共同生活的这个‘人’。
我们就把这个时期称作‘轴心时代’吧。
非凡的事情都集中发生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孔夫子和老子,中国哲学的全部流派都产生于此,接着是墨子、庄子和诸子百家。
……希腊产生了荷马,还有巴门尼德、柏拉图等哲学家,悲剧诗人。
”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53年的春秋时代正处于这样一个轴心时代里,是整个‘轴心时代’文化的动人心魄的一幕。
对春秋时代的认识我们必须超越两个误区:第一,是在政治上仅仅把春秋当作一个乱世来描绘。
孟子已把春秋时代描写成“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孟子•滕文公下》)的混乱局面。
汉代的经学家们更认为这是一个“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的世界。
站在经学的立场上春秋时代是不足取的,因为经学家们普遍怀念一个西周盛世,而这种思想的影响相当深远,连那些近现代史上激烈的经学反对者,在理论上他们可以和经学家们水火不容,但一写到春秋其口吻又是惊人的一致。
诗经中的民族精神与文化认同
诗经中的民族精神与文化认同诗经,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古代先民的思想、生活和情感。
在这些古老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民族精神和文化认同的独特体现。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诗经中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认同。
首先,诗经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和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例如,《大雅·国风》中的《国风·周南·关雎》描绘了一个女子追思自己远行的丈夫,表达了对家国的思念之情。
这种对故土的深情厚意在古代诗歌中屡见不鲜,体现了诗经时代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情感表达。
其次,诗经中还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命的尊重。
其中,《小雅·鹿鸣之什》中的《鹿鸣》描述了鹿的急促呼吸声,描绘了大自然中的生命活力。
这种对自然界的描绘与古代中国人民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精神相契合,体现了他们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此外,诗经也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意识。
《大雅·国风》中的《国风·君子偕老》描述了夫妻间的亲情和相互扶持的精神,强调了家庭与社会的关系。
这种家庭观念凝聚了诗经时代人们对亲情、伦理道德的重视,在整个古代中国社会起着积极的作用。
此外,诗经的文化认同还体现在对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的追溯与继承上。
《大雅·国风》中的《国风·卫风·硕人》描述了一个古代英雄的事迹,强调了英雄气概和为国家奉献的精神。
这种对历史和传统的追溯,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认同和自豪感。
最后,诗经中还特别注重对美的追求和情感表达。
其中,《小雅·卫风》中的《卫风·采薇》以描写采薇的场景为主线,展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种对美的追求与个体情感的表达,展示了古代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和情感世界。
综上所述,诗经中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认同从多个角度体现出来。
它不仅记录了古代中国人民爱国情怀和对自然的崇敬,还展现了对家庭亲情、社会伦理和文化传统的重视,以及对美的追求和情感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极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是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
因此,笔者不仅从题材上的大体分类去认识其伟大,更是从整体上把握这部作品中所包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关键词:远古文化农业生产宗族伦理宗国精神以人为本试论《诗经》的文化精神绪论作为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以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殷商社会乃至包含着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
从《诗经》的祭祖诗中,我们看到了殷周祖先创业建国的英雄业绩;从农事诗中,看到了在农业生产中辛勤地劳作地农奴;从战争徭役诗中,看到了仆仆风尘的役夫征人;从卿士大夫政治美刺诗中,看到那些关心国家时政的优秀人物;从婚姻爱情诗中,看到了周人的婚姻习俗;从其他诗篇中,我们也看到周代社会各种各样的民俗风情,等等。
可以这样说,《诗经》中的305篇作品,交织成一幅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从多个方面展现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
它的每篇作品,都潜含着无数的可以发扬的文化内容。
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
因此对于《诗经》,我们不仅仅需要从题材上的大体分类中去认识其伟大,而且更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这部作品中所包孕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从这方面讲,它的意义也是无限的,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略作概括。
一、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士情蕴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
据考古发掘,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便已开始了农业种植活动。
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存在的仰韶文化,就“是一种较发达的定居农耕文化遗存,主要栽培粟、黍”。
①从出士的甲骨卜辞记载中可知,农业已经是商代社会的主要生产。
卜辞中多次出现黍、禾、麦、稻等农作物名称,农业生产的好坏乃是殷民族最为关心的大事。
从土质丰厚的黄土高原的富饶的渭河流域发祥的周民族,更是一个专事农业生产的农业民族。
农业发展,一方面使中国人很早就摆脱了依赖自然采集和渔猎的谋生方式,有了更为可靠的食物来源,促进了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因采集和渔猎不得不经常迁徙的生活方式,形成了高于周边民族的定居农耕文化。
从而也很早就培养了中国人那种植根于农业生产的安土重迁、勤劳守成的浓重的乡土情蕴。
《诗经》是具有浓重的乡土之情的艺术。
且不说十五《国风》散发着浓郁的各地乡土的芬芳,即便是在《雅》、《颂》的抒情诗中,也莫不沉潜着植根于农业文化的深深情蕴。
这不仅仅表现为周人对农事的关心,对农神的崇拜和农事诗的创作,而且表现为体现在《诗经》中大部分作品中的眷恋故土乃是各民族的共同心理。
本来,从人类的普遍文化情感上讲,眷恋乡土乃是各民族的共同心理。
荷马史诗《奥德修记》中的希腊英雄俄底修斯,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在外漂流了十年,历尽千辛万苦之后仍然返回了他的故乡,这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但是我们须知,贯穿于《奥德修记》这部希腊史诗的中心主题却不是思乡情感的抒发,诗人在这时只不过以俄底修斯回乡为故事发展的线索,来叙述这位英雄的冒险经历,歌颂希腊人对自然的斗争和对海外探寻的英雄主义精神。
产生这两部书的时代背景是从古代和氏族组织转变而来的希腊英雄时代的奴隶社会制度,“古代部落对部落的战争,已经开始蜕变为在陆上和海上为攫夺家畜、奴隶和财宝而不断进行的抢劫,变为一种正常的营生,一句话,财富被当作最高福利而受到赞美和崇敬,古代氏族制度被滥用来替暴力掠夺财富的行为辩护。
”②希腊人通过这两部史诗来对海外征服的英雄主义精神来表示了最为崇高的赞美。
可是,以农业生产为根基建立起来的周代社会,从一开始就不可能产生古希腊社会的对外扩张冒险精神。
他们立足于自己脚步下的这片热土,靠的是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的财富与文明。
他们从来不愿意离开生其养其的土地,眷恋的是和平安适的田园生活,沉醉于湿馨的乡土之梦。
周人歌颂他们祖先后稷,是因为后稷教会了他们如何稼穑;歌颂他们的创业之祖公刘,是因为公刘带领他们躲开了戎狄的侵扰,选择了豳这块适宜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周人歌颂古公亶父、王季、文王,同样是因为他们再次躲开了戎狄的攻侵,定居于土地朊朊肥美、“堇荼如饴”的周原,并且领导他们驱除了外患;周人歌颂武王,是因为武王革除了残暴的君主纣王之命。
一句话,周人对他们祖先英雄的歌颂,道德就在于这些祖先英雄们为他们创造了和平安稳的农业生活环境,而决不是这些英雄们在对外扩张中掠夺了多少财富和奴隶。
《诗经》中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蕴,首先在周族史诗和祭祀诗这种特别典雅庄重的作品中得到最好的表现。
如《周颂·载芟》。
他们津津乐道于农业的丰收,在宗教仪式上表演关于农业生产的舞蹈,从春天的垦荒一直写到秋天的收获。
他们在祭坛上献上最好的粮食贡品以娱乐祖先和神灵,乞求神灵明年带给他们更好的收成;他们在故乡的土地上纺织着生活理想的花环,描绘着事业兴旺发达的图画。
农业生产培养了周人安土重迁的文化品格,反过来,对农业生产的破坏,由于战争、徭役等造成的远离故土家园,也就成了诗人最痛苦的事件。
翻开《诗经》,我们感受最为深刻的内容之一,就是《国风》和《小雅》中那种浓浓的相思怀归之情。
这里有在外的游子征夫的思乡之曲,如《击鼓》、《式微》、《扬之水》、《陟岵》、《鸨羽》、《匪风》、《东山》、《破斧》、《小雅·四牡》、《采薇》、《出车》;也有家乡的妻子思念在外的征人,如《卷耳》、《汝坟》、《草虫》等等。
如此众多的作品,尽管各有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和情感抒发的不同情境,却又共同指着眷恋故土家园的乡思之情,这不能不说是农业文明所培养起来的特殊民族情感。
像《唐风·鸨羽》写远行在外在征人久役不归,首先想到的是家里田园的荒芜,想到父母的无人奉养,并为此而一遍遍地呼喊苍天,这不是农业民族所培养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情感吗?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蕴,并不仅仅表现为一种眷恋故土的思乡之情,它更培养了周民族安分守已,不事扩张、不尚冒险的品格。
所以看到,除《商颂》外,一部《诗经》,尽管也有歌颂周人建国立功之祖的史诗,尽管周代社会几百年从未间断过对于周边民族的战争,但这里竟没有一首诗歌颂了周民族对于域外的征服,也没有一首诗传述过独特的异域风物、描写过奇异的海外风光、赞美过他们的探奇猎险、宣传过域外扩张精神。
在周人的文化心理里,不要说像古希腊人那样离家远征特洛伊十年,即使是周公东征仅仅三年,诗人已经发出“我徂东山,滔滔不归”的感叹;即便是抵御外族入侵一年二年的离乡光景,似乎也难以让他们忍受。
“采微采微,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在周人看来,如果至岁暮还不见还家已经不符合生活的常情。
诗火之怨,早已经充盈于字里行间,“我心悲伤,莫知我哀”。
更有甚者,甚至在他们出征离家的那天,就已经带关满腹的哀怨与眷顾,“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回乡时仍然有着不尽的忧愁,“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植根于农业文化的安土重迁的乡土情蕴,在这些诗句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诗经》是植根于中国农业文明的艺术,农业社会塑了中国人的农业文化心态。
从一定意义上说,《诗经》就是我国一部充分体现了中国农业文化精神的诗集。
这不独表现为在思想情感上浓厚的乡土情蕴,还表现在创作态度、表现方式、写作目的、审美观念等各个方面。
农业劳动对象在大自然中丰富活泼的生命形态刺激了“触景生情,感物而动”的直觉感发式的创作冲动;农业生产对大自然的依赖关系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心态,并决定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方式;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生产目的影响了传统诗歌乐志畅神、自适自足、重在表现自身价值的写作目的;农业社会人们效法大自然的和谐的节奏秩序而形成了以“中和”为美的审美观念;农业的周而复始的简单再生产中滋养了尚古意味和静观情趣。
所有这些得到农业社会集体文化心理的普遍认同,从而成为创作与鉴赏的审美规范,并构成传统诗歌农业文化形态的基本特征,③在《诗经》中,我们都可以得到或多或少的印证。
正是这些,使《诗经》不但在作品题材内容上,更使它在文化精神上成为后世中国诗歌创作的楷模与典范,成为中国人读来最亲切因而也最喜爱的作品。
二、以为人本的人文精神人本来是文化的主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都是人的创造,文学作品丰富的内容以人为中心得以表现,应该是世界各民族文学的基本表征。
可是,在西方文学,尤其是古希腊文学传统中,人的生活却往往通过神的主宰来实现。
在古希腊人眼中,上帝创造了人,神主掌握着人的命运。
因此,人在世间的一切活动,都是一种神意的安排,古希腊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据说是盲诗人荷马创作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是以歌咏氏族部落和过去历史事实为基础的。
“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④。
古希腊人在公元前12世纪初远征特洛伊城,和特洛伊人进行了十年战争,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所写的正是这个“英雄时代”的故事。
故事反映的是人的历史,可是有荷马史诗中,战争的起源却因为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三个争夺那个由专管争吵的女神厄进而斯丢下的“引起争执的金苹果”而起。
在古希腊戏剧中,像埃斯库罗斯的《奥列斯特》三部曲,他本是“用戏剧的形式来描写没落的母权制跟发生于英雄时代并获得胜利的你权制之间的斗争”,⑤但是,故事却以“命运“和“神的判决”的方式来实现其最终结局。
总之,把神看做人的主宰,认为上帝和众神永远控制着人类的生活与命运,并且以这种观念和情感进行艺术创作,是古代西方文学的重要特征。
可是,在中国文化中,却没有一个像西文基督教那样创造了宇宙和人类,而且一直干预并指导人类生活的“上帝”。
中国文化中的“天”(或“上帝”)主要指宇宙的自然力量,“天”对人的主宰只能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出现,而不是有意志的神发号施令,人的命运主要由人自己来把握。
中国古代文化中也有一种所谓“天命”的东西,但是这种“天命”决不是把握在神手中的“命运”,更不是神的预言或征兆,而只是人自身的善恶之行的必然结果。
这种观念在周人那里已经根深蒂固。
“天命靡常,惟德是辅”,在周以后的中国人看来,尽管黄帝、颛顼、尧、舜、禹、成汤、周文等传说中的“明君圣王”都发迹于“天命”的眷顾,但“天命”眷顾他们的原因却是因为他们本身的“德”,也就是靠他们自身的努力获得的。
人的命运,或者是国家的命运靠人自身来争取,正因为具有这种面对人类自身的理性精神,中国文化才真称得上是人文文化,中国文学才真正称得上是人的文学而不是神的文学。
《诗经》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诗集,表现出鲜明的以人为本的民族文化特色。
在《诗经》三百零五篇作品中,除了《大雅·生民》和《商颂·玄鸟》这两首诗在写到商周祖先降生时略具有神话因素沉积外,其他作品都没有任何神秘的色彩。
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众神的足迹,也看不到神对人事的判决和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