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地理湘教版第三章走进国家
地理初一下湘教版第三章走近国家(一)教案

地理初一下湘教版第三章走近国家(一)教案教学目标:〔一〕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
〔二〕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
〔三〕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
〔四〕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五)、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六〕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国家地理部分的第一节,全节共分6个小标题,由“东亚岛国”“多山的地形”、“温湿的气候”、“东西融合的文化”、“发达的经济”、“主要城市”。
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再加上“日本与外来文化”、“日本的渔业”、“日本的交通运输业”等补充资料,使学生能比较充分地了解日本这一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本节教材前4个小标题内容既能让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文化特点,同时又成为第5个小标题内容的铺垫,让学生通过对日本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
第6个小标题内容介绍了日本的主要城市,也是对日本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的补充说明。
本节教材的补充资料主要包括地图、统计图表、景观图和文字四大部分。
作为“第二地理语言”的地图,分别说明日本的地形和组成、日本的矿产资源进口贸易、日本的工业部门及工业分布、日本港口的分布及世界最长的津轻海峡青函隧道,较全面地对日本各地理要素进行了定位。
l幅统计图表说明日本地狭人稠的人口和面积特点;8幅景观图配合课文和活动题,从扩展知识面的角度展示了日本的风光、文化、建筑和经济;文字部分为我们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日本文化、经济〔渔业、交通运输业〕状况提供了资料。
补充部分与课文互为照应,相得益彰。
教学提纲〔板书〕【一】东亚岛国1、位置及领土组成2、首都、民族、语言、港口【二】多山的地形山地丘陵众多,火山地震频繁【三】温湿的气候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四】东西融合的文化【五】发达的经济1、经济概况2、进出口贸易3、工业和农业4、渔业和交通运输业六、主要城市东京、筑波、大阪、横滨、名古屋、神户、广岛、京都、奈良教学建议新课导人:“东亚岛国”部分可由学生读图引入。
初中湘教版七下地理第三章 走近国家

初中地理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第三章走近国家第一节日本【自主学习】一、东亚岛国1.地理位置:(1)海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四周被海洋环绕,是一个岛国(2)纬度位置:日本大部分位于中(高、中、低)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
2.领土:自北向南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
3.海岸线:曲折,长约3万千米,沿岸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
4.民族和语言:居民主要是大和族,通用日语。
二、多山的地形1.地形特点:国土的3/4 为山地丘陵,最高山峰为富士山;沿海平原狭窄,最大平原是关东平原。
2.地质灾害:日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三、温湿的气候1.类型: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2.特征:四季分明,降水较多,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3.气象灾害:在夏秋季节,经常遭受台风袭击。
名师点拨:日本地形和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日本是一个岛国,岛屿面积狭小,各地距海较近,无法发育成长河,且地形又以山地、丘陵为主,降水较多,所以河流短小湍急。
四、东西融合的文化1.影响:在古代,受中国影响很大;在近现代,受欧美文化影响较大。
2.文化特征:既保留有民族的传统内容,又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特色。
五、发达的经济1.经济地位: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居世界前列。
2.工业(1)不利条件: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产品绝大部分出口国外。
(2)有利条件:便利的海运、发达的科技、高素质的劳动力和高效的管理。
(3)特点: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产品。
(4)主要贸易对象:美国、中国和欧洲。
(5)工业分布: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6)工业部门:电子、家用电器、汽车、造船、钢铁、化学、纺织、精密机械等。
3.农业:(1)生产水平高,稻米、畜产、蔬菜为日本农业的三大部门。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三章 走进国家课件 湘教版

返回
日本宗教圣地 镰仓大佛 返回
宗教大师
•
返回
文字
• あいうえおかきくけこさしすせそた ちつてとなにぬねのはひふへほまみ むめもやゆよアイウエオカキクケコ サシスセソタチツテトナニヌネノヒ ハフヘホメムマワ
返回
日本传统服饰——和服
返回
• • • • • •
日本最大的岛屿是 ( ) A A.北海道 B.本州 C.四国 D.九州 日本主要地形是 ( ) A. 高原和山地 B.平原和丘陵 C.山地和丘陵 D.盆地和平原 C
第三章 走进国家
日本
位置与领土组成
• (看66 3-1图,认出并记住四大岛、日本海、太平洋、濑户 内海名称、位置。) • 回答以下问题 位置——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 领土组成—— • 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岛屿组成(从小到大)。
地形
• (看66页3-1,记住富士山、关东平原名称和位置) • 多山,平原狭小,多火山地震(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亚欧、太平洋 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 因此地形主要是丘陵和山地。 • 富士山—— • 日本最高峰(活火山) • 关东平原—— • 日本最大的平原
• 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国家。日本的主要民族是 ( )。 大和族 • 日本发展经济最需要从国外引进或进口的是( ) • 日本两个著名的古都和文化旅游城市是 • ( 、 )
原材料 东京
奈良
再见
• • • •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人口 民族: 主要是大和族。
经济
• • • • •
国民经济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经济发展条件 不利: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贫乏。 有利:海运便利、科技发达、高素质的劳动力、高效率的管理 工业模式:进口-加工-出口 即进口原料,加工成工业产品,再销往世界各地。
湘教版教材同步课件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走进国家

B.耕地面积大,重视发展高度机械化
C.以生产小麦为主
D
D.精耕细作,科技含量高
4.日本交通运输业发达,已形成以____为主,海、陆、空密切结合的现代化
交通运输体系( )
A.海运
B.空运
C.铁路
A D.公路
5 .读右图,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图中所 示的阴影地区,主要是因D 为该地区( )
① 劳动力素质较高
根据所学,讨论完成下列任务。 ① 填写完成下表
沟通的 海洋
联结的 大洋
两侧的 大洲
两端的 港口
通航能力
开挖有 利条件
苏伊士 地中海
运河
红海
大西洋 印度洋
亚洲 非洲
塞得港 苏伊士
满载28万 最窄,利
吨,年货 用洼地和 运量最大 湖泊建设
② 运用地图观察,苏伊士运河未开凿前,从大西洋到印度洋走哪条航线? ③ 苏伊士运河的重要绕意道义好有望哪角些?
在近现代,日本的文化又受到欧美文化的广泛影响。
日本饮食简称和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寿 司,一般用紫菜裹着米饭制成,中间包着鱼、 肉、虾和各种佐料等。
以寿司这一饮食习俗为例,说明当地自然条件对它的影响。 日本以季风气候为主,适合高产作物水稻生长,因此寿司以米饭为主;日本
山地多平地少,耕地少,粮食不足,但临海,海洋水产资源丰富,因此,寿司中 加有大量鱼虾,而用紫菜包裹。
工业部门 电子、汽车、钢铁
工业地位 产品竞争力强
分布特点 集中太平洋沿岸
在图上找出日本主要工业城市:东京、 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
想一想,日本工业为什么大都集中分布 在太平洋沿岸?
因为这些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 便利,利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 业产品。
初中湘教版七下地理第三章走近国家 第四节法国

初中地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编排整理七下第三章走近国家第四节法国(2008·福建宁德)法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大国,以下风景名胜属于法国的是()【解析】选C。
A选项是位于印度的泰姬陵,B是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C是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D 是美国的自由女神像。
(2008·湖南株洲)网络已经成为我们获取各类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一位同学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图片,你知道哪幅是来自法国的景色吗()【解析】选A。
此题考查了学生阅读地理景观图的能力,要求大家准确辨别地理图片所代表的地理事物以及所属国家,图片A为埃菲尔铁塔,它与凯旋门、卢浮宫一起,成为巴黎的象征,图片B是古埃及文明的典型象征——金字塔,大多坐落在尼罗河西侧荒凉的沙漠中,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图片C是来自南极的企鹅;图片D为美国的象征——自由女神像。
(2008·山东青岛)下图为欧洲部分地区图,回答(1)、(2)题。
(1)C 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下列文物古迹不是该国的是( ) A .泰姬陵 B .罗浮宫C .凯旋门D .埃菲尔铁塔(2)关于C 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 B .欧洲西部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C .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 D .发电量中核电比重居世界各国之首 【答案】(1)选A ,(2)选B 。
(2008·山东泰安)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初,中法两国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
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逐步完成了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二:R 、Q 两地气候资料对比地点.地点 1月均温(℃) 7月均温(℃) 1月降水量(mm ) 7月降水量(mm ) 年降水量(mm ) 年日照时数 (小时) R2.620.754.160.6824.51975.3Q-8.4 23.3 1.2 42.2 193.7 2975.7(1)每年初冬和早春,黄河在P 河段会发生 现象, 容易产生决堤泛滥。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国家巴西课件湘教版

巴西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迁移的增加,巴西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些 问题,如城市扩张、贫富差距扩大等。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土地被用于城市建设和发展工业,导致森林砍伐和生态环境破坏。同 时,城市人口的增加也给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巴西的主要城市和城市特点
主要城市
巴西的主要城市包括圣保罗、里约热内卢、萨尔瓦多、巴西 利亚等。这些城市不仅是经济中心,也是人口和文化的聚集 地。
城市特点
巴西城市的特点是具有现代化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同时也保 留了印第安文化和欧洲移民的传统。此外,由于历史原因, 巴西的城市规划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交通拥堵、贫民窟等。
足球
巴西足球水平世界领先,曾多次获得 世界杯冠军,国内联赛和杯赛也备受 瞩目。
排球
巴西排球在国际比赛中表现出色,国 内联赛和杯赛也有较高水平。
赛车
巴西有著名的赛车赛事,如巴西大奖 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赛车爱好者。
音乐和舞蹈
巴西有着丰富的音乐和舞蹈文化,如 桑巴舞和狂欢节,为体育赛事增添了 浓厚的文化氛围。
最高峰
Pico da Bandeira,海拔2910米。
最低点
海拔0米,位于大西洋沿岸。
巴西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主要河流
亚马逊河、圣弗朗西斯科河、塔帕若斯河、欣古河等。
主要湖泊
帕图斯湖、伊泰普湖等。
02 巴西的气候和自然资源
巴西的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附近, 因此拥有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
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 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
独特的自然景观。
里约热内卢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2011年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走进国家-俄罗斯学案 湘教版

第三章走近国家第三节俄罗斯(1)预习学案(总第23课时)【预习目标】班级姓名1、学会通过读图说明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认识俄罗斯是个地跨欧、亚两个大洲的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能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临海和主要邻国。
2、了解俄罗斯的地形、气候特点,并能知道俄罗斯欧、亚两部分的差异。
3、进一步增强利用图表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预习重点】俄罗斯的位置、地形、河湖、气候等分布特点【预习内容】(相信自己,永不言败!)任务一:阅读教材并读图3-22,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特点:读图3-22,找出:“北纬50度纬线和北极圈”,“东经2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俄罗斯濒临的海洋”;“亚、欧两洲分界线中的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通过读图我们不难看出:1、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处于纬度,东西跨经度较,跨半球。
2、从海陆位置看,俄罗斯东、北、西三面分别临洋、洋和洋,地跨两洲,面积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的大洲。
3、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个民族,族人口最多,主要语言是语,不少居民信奉教。
任务二:了解俄罗斯的地形特点1、读图3-22,找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俄罗斯的地形主要以为主,占总面积的%2、看图3-24了解俄罗斯的地势特点(1)填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区名称:A、 B、 C、 D、 E、(2)从图中可以看出俄罗斯地势特点是。
(3)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俄罗斯的河流有以下特点:乌拉尔山以西的地区面积广大,河网;乌拉尔山以东的地区则山谷,分布,河流大多由向流。
任务三:了解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及特点看教材P7“亚、欧气候分布图”了解俄罗斯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1、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以气候为主,特点2、由于俄罗斯领土辽阔,东西跨度大,气候差异也大。
西部的东欧平原受影响较大,气候,东部的西伯利亚地区冬季则非常。
【能力探究,拓展延伸】(乐于探究,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展示)材料一:俄罗斯海岸线漫长,境内有多条著名大河:欧洲第一长河伏尔加河长达3600多千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的长度也都超过4000千米,还有与中国交界的阿穆尔河(黑龙江)滚滚注入太平洋。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走进国家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三章 走进国家第一节 日本(第一课时) 学案课标要求: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四个大岛和首都东京的位置。
2、根据地图和资料,能够说出日本地形的特点。
3、知道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能够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地理观察:阅读地图,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
1、认真阅读课文P66的图文,完成下列各题。
(where ) 【做一做】海陆位置:日本东临 洋,西临 海,是一个典型的(岛\海陆兼备\内陆)国。
【画一画】经纬度位置:日本主要位于北纬 度到北纬 度,东经 度到东经 度之间。
从温度带来看,主要位于 带。
请在课本图3-1上分别描画出来【说一说】相对位置:读“亚洲分区”图,日本主要位于亚洲哪一个分区?同哪些国家隔海相望?结论:日本的地理位置最主要的特点:日本是一个典型的 国。
2、读课本P66的图3—1,了解日本领土的构成。
【说一说】日本领土主要由哪四个大岛组成?其中哪一个岛面积最大?【赛一赛】请把下列各地理事物的序号填在“日本轮廓”图相应的位置,和同位同学赛一赛,看谁填的更准确,看谁用的时间最短。
①北海道岛 ②本州岛 ③九州岛 ④四国岛 ⑤太平洋⑥日本海 ⑦濑户内海 ⑧东京湾 ⑨朝鲜海峡 ⑩津轻海峡二、地理探究:阅读“日本地形”图,探究日本的地形特点。
【知识窗】阅读地形图,首先要看图例,明确图中每种颜色代表的海拔高度。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一般绿色表示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浅绿色表示海拔在200—500北 亚 中亚 东 亚 东南亚 西 亚 南 亚 日本米的丘陵地区,浅黄色表示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山地。
日本菲律宾【探究一】日本的地形有什么主要特点?(what)1、认真阅读课本P66的图3—1“日本地形”图和P67的文字,日本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最大的平原是平原,位于岛。
2、日本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形类型是,最高的山峰是山,它是一座火山。
【探究二】日本为什么多山、多火山、地震?(why)3、日本位于哪两个板块之间?4、日本所在的位置,板块进行什么运动?结论:日本地形以为主,由于位于板块和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完整word)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走进国家单元测试题

第三章走进国家单元测试题一、选择1.下列关于日本地形的表述,错误的是A .日本境内多山,3/ 4是山地和丘陵B •平原分布在岛屿中间C.关东平原是最大的平原D .日本最高山为富士山,它是一座活火山2•日本的气候属于A •温带大陆性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3•日本著名港口中,位于濑户内海沿岸的是A •东京B •神户C •横滨D •名古屋4.长绒棉的重要生产国是A.伊拉克 B .沙特阿拉伯 C .埃及 D .法国5.埃及的耕地、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A.红海沿岸 B •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区C.地中海沿岸 D •沙漠中的绿洲6.尼罗河定期泛滥的时间是A. 3月一5月 B . 6月一10月 C . 11月一次年1月D . 1月一2月7.世界上唯一地跨两个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是A .土耳其B .俄罗斯C .埃及D .美国8.俄罗斯的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A .东欧平原B .西西伯利亚平原C.中西伯利亚高原 D .东西伯利亚山地9.既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淡水最多的湖泊为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 .亚寒带针叶林带11. 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有A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B •俄罗斯地势东高西低,其领土中有 50%是广阔的平原C .俄罗斯的石油开采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沙特阿拉伯D •黄金也是俄罗斯的主要矿产,其产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南非和加纳 12. 关于俄罗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地跨亚欧两大洲B •传统上的欧洲国家C .世界经济大国D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13 .欧洲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是A .俄罗斯B .德国C .法国D .英国14. 世界上核电比重占本国能源比重最大的国家是A .美国B .日本C .德国D .法国15.世界著名的艺术之都,建都已有 800余年历史,她是 A .伦敦B .北京C .罗马D .巴黎16. 关于法国的自然条件叙述,正确的有A .法国地势东南低,西北高B .法国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占全国的 4/5C .法国大西洋沿岸属地中海气候D .法国西部濒临地中海17. 法国工业在世界上占有突出地位的是①钢铁工业 ②汽车工业 ③纺织工业 ④飞机制造业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 18.世界上粮食出口最多的国家是 A .俄罗斯B .美国C .中国D .法国19.美国的两个海外州是①夏威夷州 ②佛罗里达州 ③阿拉斯加州 ④加利福尼亚州A .维多利亚湖B .苏必利尔湖C .贝加尔湖D .青海湖 10. 俄罗斯森林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 l / 3,其中居世界首位的森林带是A .热带雨林带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①④美国聚居华人最多的城市,附近有一著名的“硅谷”的是A •华盛顿B .纽约C .圣弗朗西斯科D •洛杉矶分布在五大湖附近和东北部地区的农业带为A •棉花带B .玉米带C .小麦带D •乳畜带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分布在A .非洲B .亚洲C .北美洲D .南美洲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A .亚马孙河B .尼罗河C .刚果河D .长江巴西的农产品居世界首位的有 A .咖啡、蔗糖、大豆、可可B .香蕉、剑麻、柑橘、玉米C .咖啡、蔗糖、香蕉、剑麻D .咖啡、可可、玉米、香蕉巴西的首都位于A .亚马孙平原B .巴西高原C .南部沿海D .北部内陆全世界希望巴西着重保护的自然环境是A .热带雨林B .热带草原C .野生动物D .亚马孙河水源当我国正值隆冬季节的时候,巴西高原是A .干季B .湿季C .热季D .冷季 下列动物中,属于澳大利亚独有的是①大食蚁兽 ②鸭嘴兽 ③美洲虎 ④袋鼠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澳大利亚主要出口的农牧产品是A .羊毛和小麦B .牛肉和小麦C .羊毛和棉花D .奶制品、牛肉和小麦下列穿过澳大利亚的特殊的纬线是 A .北回归线B .南回归线C .赤道D .南极圈澳大利亚出口的矿产主要是A .石油B .煤和铁矿石C .铅锌D .黄金和金刚石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A .太平洋B.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注入33.澳大利亚海岸南北延伸 2 000多千米的珊瑚礁——大堡礁位于A •东南沿岸B •西北沿岸C.西南沿岸 D •东北沿岸34.当中国是夏季时,澳大利亚是A .夏季B .冬季C .秋季D .春季35.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A .东南沿海一带B .西南沿海一带C.西北部内陆 D .东北部沿海地带二、读图1.读右图,观察分析并完成下列要求:(1)试解释日本东部为什么比西部多南。
初中湘教版七下地理第三章走近国家 第三节俄罗斯

初中地理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七下第三章走近国家第三节俄罗斯(2007·湖南常德)小斌的爸爸从俄罗斯考察回来,为了考考小斌,他有意说错了一句有关该国的内容,你知道是哪一句吗? )A. 是世界上唯一地跨东西半球和两个大洲的国家B.国土的70%是广阔的平原C.领土辽阔,但各地气候差异小D.【答案】选C。
(2007·四川内江)在俄罗斯的商店里经营着中国生产的各种日用品,而在我国商店中却少见俄罗斯生产的日用品,这是因为()A、俄罗斯工业基础条件差,工业生产落后B、俄罗斯以重工业、航空航天工业为主,民用工业落后C、矿产资源缺乏,缺乏工业生产的原料、燃料D、纬度高,气温低,不利制造日用工业品【答案】选B。
(2008·湖北宜昌)俄罗斯森林资源丰富,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A.热带雨林B.热带季雨林C.温带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答案】选D。
(2008·山东烟台)俄罗斯的人口和工业比较集中的分布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国土的南部,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上述两地()A.矿产资源丰富B.气候温暖,适宜人类活动C.地形平坦D.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答案】选B。
(2008·山东聊城)某河流自南向北注入海洋,且是两大地形区的分界线。
该河流是()A.鄂毕河B.叶尼塞河C.伏尔加河D.顿河【答案】选B。
(2008·湖南长沙)读下面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指标(%)示意图,俄罗斯东部经济地带占优势的资源是()A.淡水资源、科技力量B.科技力量、人口C.人口、土地面积D.淡水资源、土地面积【解析】选D。
读图可看出,俄罗斯的东部地区淡水资源约占全国的90%,土地面积占全国的70%以上,故选D项。
(2009·山东潍坊)读“沿60°N 纬线俄罗斯地形剖面图”,回答(1)、(2)题(1)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叙述错误的是()A.①是西欧平原B.②是西西伯利亚平原C.③是中西伯利亚高原D.④是东西伯利亚山地(2)关于俄罗斯的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由俄罗斯族组成的单一民族国家B.国土的四分之三位于亚洲,但传统上是个欧洲国家C.西西伯利亚平原面积广大,是该国主要的农业区D.矿产资源丰富,但因气候寒冷,森林资源贫乏【解析】(1)选A,(2)选B。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走进国家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走进国家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走进国家第一节日本(教案)帝贤中学白洁●教学设计思路本节分2课时讲授,第1课时讲日本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
第2课时讲日本的文化、经济、城市。
第1课时认识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从日本的位置、领土、人口等基本概况来分析、总结出日本是东亚地狭人稠的岛国,多山地丘陵、火山地震,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降水比较丰富,属海洋性季风气候。
第2课时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分析日本文化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并以此作为借鉴。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
2.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
3.根据资料和地图,了解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日本火山、地震录像,感受日本多火山、地震,并能分析日本这种情况与板块的关系。
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3.运用地图和资料,能分析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其与城市、港口的关系。
4.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日本经济发达的原因及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树立良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2.通过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分析,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并以此作为借鉴。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日本的组成部分和地理特征、范围。
2.日本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3.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4.日本的工业布局的原因。
5.日本文化兼容东西方特点。
(二)教学难点分析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合作探究法、数理比较法、讨论归纳法等。
●教学媒体多媒体、板图《亚洲地形图》、《日本地形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第1课时一、情境引入:教师让学生观看视频《四川汶川地震报道》。
初中湘教版七下地理第三章 走近国家

初中地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编排整理第三章走近国家第四节法国【自主学习】一、欧洲的经济大国1.国土轮廓:形似六边形。
2.地理位置(1)海陆位置:三面临海——拉芒什海峡、比斯开湾、地中海;三面临陆。
(2)经纬度位置:0°经线从国土西部穿过,属于东半球;大部分位于44°N~50°N之间,属于中(高、中、低)纬度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3.地形:平原和丘陵占全国面积的4/5,;西北部是西欧平原,东南部是中央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4.主要河流:塞纳河由东南向西北注入拉芒什海峡。
5.城市:首都巴黎,位于巴黎盆地塞纳河畔;里昂位于中央高原罗讷河畔;马赛位于地中海沿岸。
6.气候与农业地区气候农业大西洋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巴黎盆地是欧洲重要的小麦产区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种植优质葡萄7.工业(1)工业资源:煤、铁等矿产比较丰富。
(2)主要部门:汽车、飞机制造、服装、食品、医药等。
核电的比重高达70℅以上。
二、文化与旅游1.文化和旅游大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业已成为法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2.旅游资源:埃菲尔铁塔与凯旋门、罗浮宫一起,成为巴黎的象征。
名师指导:①地中海中的科西嘉岛也属于法国。
②巧计法国主要农产品的分布:法国人用巴黎盆地装小麦,用地中海盛葡萄酒。
③巴黎盆地既是欧洲重要的小麦产区,也是法国最重要的工业区。
【课堂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第37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于2011年5月27日在法国西北部海滨小城多维尔落下帷幕。
与会领导人在两天内对西亚北非局势、核安全和互联网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法国西北部濒临的海域为()A.地中海B.比斯开湾C.拉芒什海峡D.北海【解析】选C。
本题考查法国的海陆位置。
法国法国三面临海——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西临比斯开湾,东南临地中海。
2.下列符合法国地理位置的有()①东半球②西半球③高纬度④中纬度⑤北温带⑥南半球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④⑥D.①④⑤【解析】选D。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走进国家复习提纲

走进国家第一节日本1、东亚岛国--位置、领土组成、轮廓特点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位于北温带。
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大岛和其它岛屿组成。
哪个岛面积最大? 本州轮廓与人口:海岸线长而曲折,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
地狭人稠的国家。
2、自然地理基本特点:(1)多山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富士山为日本最高峰,著名的活火山。
火山地震频繁的原因?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2)温湿的气候:主要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3)河流短小湍急。
为什么日本河流短小湍急?3、东西融合文化:①居民主要是大和族,通用日语,樱花是国花。
②古代受中国文化影响很大,近代欧美文化广泛影响日本,当代,兼有东西方文化特色。
4、发达的经济:(1)经济概况: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经济模式:“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大)。
主要贸易对象:美国、中国、欧洲。
(2)日本经济发展有利条件:便利的海运,发达的科技,高素质的劳动力,高效率的管理。
不利条件:矿产资源缺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3)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这些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利于进口原料、燃料,也利于出口工业产品。
(4)农业:发展农业的利弊是?弊: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
利:农业生产水平高,农业三大部门是?稻米、畜产、蔬菜。
捕捞业、养殖业发达。
是世界上的渔业生产大国。
北海道渔场成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原因是?(寒、暖流交汇于北海道附近的海域,饵料充足,使这一带的鱼类资源非常丰富,形成较大的渔场) (5)主要城市:①东京――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②著名古都和文化旅游城市――京都和奈良③新兴的科学城――筑波第二节埃及1、地跨两洲:非洲东北部和亚洲的西奈半岛。
亚非的洲界线: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重要作用是?连接红海和地中海,沟通印度洋与北大西洋,大大缩短了从北大西洋和地中海沿岸到印度洋之间的航程。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七年级地理下册 走进国家第三章走进国家 日本学案 湘教版

课题走进国家课型新授课班级_____组____ 号____ 备课教师时间: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位置、领土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简单说明日本多山、多地震的主要原因。
3、能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日本的气候特点和成因。
1、会读日本地图,计算日本人口密度,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分析日本的气候成因。
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三大地形区的分布教学过程【自主学习】第一节日本1一、东亚岛国:1、海陆位置:位于亚洲__________部,太平洋____________部。
2、日本领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九州四个大岛。
其中,_________岛是日本最大的岛屿。
3、日本的居民主要是___________族。
通用____________语。
二、多山的地形:1、日本的国土3/4为__________;沿海平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2、日本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上,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频繁。
3、_____________山是著名的活火山。
三、温湿的气候:日本属于_____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___气候。
气候的____________性特征明显。
【合作探究】1、人口密度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中国、日本的人口密度_______、 _______。
2、日本北部属于_______________气候,日本南部属于_________________气候。
3、日本河流短小湍急,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理:第三章《走进国家》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

第三章为第三单元主要内容第三章走进国家第一节日本第二节埃及第三节俄罗斯第四节法国第五节美国第六节巴西第七节澳大利亚教目标一、基础知识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国家的位置、范围、及其首都,说出该国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的特点2、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国家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3、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国家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影响4、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国家主要河流概况,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5、运用资料描述某一国家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二、基本能力目标1、抓特征,透过地理现象探求地理规律,用地理原理解释的能力2、用联系的观点,找到影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因素,抓关键,从而把握一个地区的地理知识重点难点关键1.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分析归纳各个国家的地形、气候、河流、经济特点及其相互关系;2.生通过读图、析图、记图、用图分析各个地理要素的特征,并通过比较法找出不同的地区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差异从而掌握必要的知识,找到好地理的钥匙,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课时教材处理1 21 技水平高、海运条件好有利;②工业占世界重要地位——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纺织产品世界驰名;③原料和燃料靠大量进口,产品靠出口日本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从以下几点认识:①季风气候——水稻生产;②多山岛国——森林多,水力富;③地壳不稳——多火山地震;④海岸曲折多良港——海运便利,工业布局临海;⑤寒暖流交汇——渔业资丰富1、埃及课文从读图开始,使生认识埃及的位置,以及与埃及有关的重要地名本节没有罗列埃及的自然地理要素,而是突出埃及的命脉——尼罗河有人说,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埃及的文明,这句话并不过分课文用“尼罗河的赠礼”为题,这是因为古埃及的文明,现在埃及的耕地、人口、城市几乎全集中在尼罗河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尼罗河的长度、发、流向和注入的海洋,这是需要通过读图记住的知识2、俄罗斯教材首先通过读图,了解俄罗斯的海陆位置,欧亚两洲的分界线俄罗斯地跨两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并分析俄罗斯为什么是传统的欧洲国家地形多平原和高原,最东边有高地,但都以较为“平坦”为其特征两条山脉是作为亚欧分界线而提出的气候一段教材,着重说明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冷”的特征另外,对东欧平原、北冰洋沿岸、西伯利亚黑海沿岸各地的气候作了简要的叙述课文还对“北半球寒极”附了一段“读一读”材料,生动形象地叙述了西伯利亚冬季的“冷”河流湖泊以伏尔加河的水文特征为例,概括说明了欧洲部分河流的概况并以简短文字交代一下西伯利亚地区的河湖特征自然资主要用“矿产分布图”阐述丰富的矿产资及其分布,为下一节工业地理做了知识的准备3、法国了解法国是西欧工农业都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法国是世界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之一,目前工业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泣,工矿业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就业人数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法国的工业也分新老两大部门4、美国2 第一节日本日本一节教材较全面的讲述了日本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特征,其中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习的重点,理解该国自然条件与其经济发展的关系是难点日本的经济要明确以下几点:①条件——缺少重要资不利;劳力多、2 2 2 本节教材包括五方面的内容:美国国土的组成、优越的自然条件、民族及种族歧视政策、农业和工业的生产及分布教材从辽阔的国土、有利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丰富的自然资等方面,分析其自然环境的特征,评价其经济意义二次大战前,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美国拥有发展工农业生产所需要的丰富的资和必要的自然条件,这是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无可比拟的,它使美国有可能主要依靠本国资建立现代工农业因此这部分教材是习美国工农业生产的基础5、巴西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又是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自然环境、资和工农业产品对拉丁美洲和世界都有重要影响在拉丁美洲概况之后讲授巴西,目的有两方面:①通过习一个国家,深入了解拉丁美洲的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②通过习一个国家,加深对拉丁美洲自然概况和经济发展特点的理解本节教材由巴西自然概况、迅速发展的工农业及首都三部分组成对于巴西的自然地理环境,本节教材未作全面系统讲述,而是围绕着巴西的热带环境突出了几个问题: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水量巨大的亚马孙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等这种选材安排,既可以与拉丁美洲概述讲授的地理环境相联系,又可以重点突出地反映巴西自然地理环境特点6、澳大利亚本节讲述的内容是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概况,体现了人地关系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间的关系大致梳理如下: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地势低平,草原广阔,地下水丰富→利于发展农牧业,成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煤、铁等矿产资丰富→为工矿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成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东南部气候温湿,沿海交通便捷→移民开发早,是人口集中区和经济重心内陆、西部为热带沙漠→人口稀少,只有少数采矿点东北部热带雨林区→尚未开发复习第三单元检测第三单元讲评第三单元。
地理初一下湘教版第三章走近国家(二)教案

地理初一下湘教版第三章走近国家(二)教案教学目标:〔一〕在法国地图上指出其轮廓特点、地理位置、首都巴黎。
〔二〕根据主要河流的流向,判断法国的地势特点。
〔三〕根据法国地形和气候特点,归纳该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四〕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法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特征,归纳该国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五〕运用资料,综合评价法国的经济和文化特征。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分2个小标题:“欧洲的经济大国”和“文化与旅游”。
分别介绍法国的经济特征和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内容。
“欧洲的经济大国”通过地图和文字材料,表达法国的基本概况、地势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在此基础上,再介绍法国农业的基本情况和葡萄酒的生产,最后介绍其工业特点。
“文化和旅游”部分既是“经济大国”的补充,同时也是法国的特色,教材用阅读资料“艺术之都——巴黎”来说明法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和旅游大国,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因此,本节教材的编排结构如下:本节教材提供了1幅“法国地形”图和3张景观图。
法国地形图设计了6道活动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法国轮廓特点〕、定位能力〔临海和邻国、城市位置特点〕、判断能力〔河流流向和地势特征〕、归纳综合能力〔地形、气候与农业〕等;三张景观图分别为“葡萄种植园”、“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
法国葡萄酒行销世界,葡萄种植园风光为其作了注释。
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既是法国首都巴黎的象征,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艺术极品。
这两幅景观图无疑使我们恍如置身其中,来到艺术之都。
本节的补充资料对法国的文化和旅游作了详细阐述,除上述两张景观图外,补充资料还列举了众多的艺术景观名胜和绘画雕刻稀世珍品以及时装、香水、艺术表演等,而这些又吸引了世界最多的游客,文化为旅游奠定了基础,旅游又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条件,文化大国和旅游大国相得益彰。
教学提纲〔板书〕【一】欧洲经济大国1、概况〔面积、人口、首都、地势地形〕2、气候与农业①法国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②葡萄酒畅销世界3、工业发达,核电比重大【二】文化和旅游1、接待外国游客人数最多的国家2、旅游业成为经济支柱教学建议新课导人:方案①:出示埃菲尔铁塔图片,设问:“这是哪个国家的著名建筑?”取一瓶法国造葡萄酒,让学生看法语商标,猜测:“这瓶葡萄酒是在哪个国家酿造的?”创设情景,让学生对法国有感性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走进国家综合测试题
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班级学号计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中。
每小题2分,共40分)
A.地中海沿岸
B.红海沿岸
C.尼罗河沿岸平原
D.尼罗河三角洲
2.日本是个火山、地震频繁发生的国家,主要是因为它处于()
A.地中海地震带
B.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C.环太平洋地震带
D.大西洋地震带
3.俄罗斯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
A.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
B.公路和管道运输为主
C.铁路和航空运输为主
D.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
4.美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第一位的有()
A.玉米、大豆、棉花
B.稻米、小麦、棉花
C.肉类、小麦、玉米
D.鸡蛋、牛奶、大豆
5.目前在美洲已建成的水电站中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
A.阿斯旺电站
B.三峡电站
C.伊泰普电站
D.葛洲坝电站
6.澳大利亚的地形可以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具体是()A.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B.东部—山地中部—高原西部—平原C.东部—高原中部—平原西部—山地 D.东部—平原中部—山地西部—高原7.日本工业城市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A.北九州、神户、名古屋、东京
B.广岛、长崎、横滨、东京
C.大阪、北九州、东京、名古屋
D.神户、长崎、名古屋、横滨
8、中国与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相比,相似的有()
A.主要平原分布在东部沿海
B.主要山脉走向相同
C.降水都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D.主要河流流向相同
9.巴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的矿产是()
A.铁矿
B.金矿
C.煤矿
D.石油
10.关于日本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十分发达,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
B.工业原料和燃料主要从国外进口
C.工业制成品大量出口
D.建立了许多海外生产与销售基地,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非洲、南美洲
11.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是()
A.迈阿密
B.休斯敦
C.旧金山
D.洛杉矶
12.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是()
A.里约热内卢
B.巴西利亚
C.圣保罗
D.萨尔瓦多
13.下列有关埃及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埃及是地跨亚、非两大洲的亚洲国家
B.亚历山大是埃及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城市
C.传统出口商品是石油
D.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文化的发源地
14.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B.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
C.岛国,海上运输方便
D.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15.有关美国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B.地区生产专门化是美国农业的特点之一
C.大量投入劳动力,农业经济效益高
D.咖啡、可可等是美国需进口的农产品
16.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A.西部沿海一带
B.东北沿海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
D.澳大利亚大盆地
17.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所在的国家是()
A.美国
B.巴西
C.中国
D.俄罗斯
18.法国首都巴黎市一座大桥所跨的大河是()
A.泰晤土河
B.莱茵河
C.塞纳河
D.伏尔加河
19.尼罗河三角洲最有利于生产长绒棉的自然条件是()
A.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B.土壤肥沃,河流众多
C.夏季阳光充足
D.降水丰富
20.下列有关澳大利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有自北而南纵贯的大分水岭,全国最大的河流是墨累河,注入太平洋
B.是世界上唯一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也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C.东部有大自流盆地,为发展养羊业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D.西部是低矮的高原,面积较小,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10左右
二、综合题(共60分)
1.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美国农业实现了地区生产专门化,便于充分利用___ __,大规模使用___ __,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美国主要农业带(区)名称:
A__ ____,B___ ____,C___ ____,
D____ __,E_____ __。
(3)写出美国本土所濒临的海洋或海湾名称:
①___ __,②____ _,③__ ___。
(4)E带原为_ _,由于土壤肥力下降等原因,植棉业已经衰落,现已成为以_____ 业为主的多种作物区。
(5)C带的位置偏北,气候__ __,适宜牧草生长。
而且,这里是美国的制造业带,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因此__ ___业非常发达。
2、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1)巴西大部分领土位于___ __带,A为___ __高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属___ __气候;B为____ _平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3,
属___ __气候。
(2)城市①是_ _____;②是____ __;
首都是_____ _,水电站C是____ __。
(3)巴西最有名的矿产是__ ___,由于缺少煤和石油,但___ __资源丰富,全国90%电力靠_____ 发电。
(4)巴西的重工业主要分布在城市①和②处的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
(5)巴西的人种以人种为主,境内亚马孙河发源于山脉,
3、读澳大利亚矿产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以下各题:(12分)
(1)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其中,
占世界重要地位的矿产是___ __和_ ____。
(2)澳大利亚有很多矿产出口到___ 等国,我国上海的宝山钢铁基地也从澳大利亚进口__ __(矿产)。
(3)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图中的___ __(A或B),海边建有著名歌剧院的城市是_____,该城市是澳大利亚最大的__ ___中心和_____ 城市。
(4)澳大利亚大陆东北侧海中,有著名的旅游区_____ 。
(5)目前澳大利亚仅存的卵生哺乳动物有,
其输出的主要农产品有和。
4、读下图回答问题。
(19分)
甲图乙图
(1)(甲图)工业城市:a,它位于工业区;
F,位于工业区。
(2)甲图国家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洋沿岸和海沿岸。
(3)乙图中,A是洋,B是海,C是海峡,D是其首都,将要在2012年举办第届奥运会,
经过D的经线是。
(4)从海陆位置看,两国都是国,它们的气候都具有(大陆、海洋)性特点。
甲图国家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乙图国家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5)从经纬度位置看,图上两国跨经纬度范围大的是,(填国名)纬度较高的是(填国名),从东西两半球看,它们都位于______半球。
第三章综合测试题(B)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CCDAC AACAD CCDDC CDCCB
二、综合题
1:(1) 自然条件农业机械
(2 ) 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小麦区乳畜带玉米带棉花带
(3) 大西洋太平洋墨西哥湾
(4) 棉花畜牧
(5) 冷湿畜牧
2:(1) 热巴西热带草原亚马孙热带雨林
(2) 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巴西利亚伊泰普水电站
(3) 铁矿水能水力
(4) 因为东南部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邻近铁矿,并且海上交通便利
(5)混血人种安第斯山脉
3:(1) 煤铁(2) 亚洲铁
(3) A 悉尼工业港口(4) 大堡礁
(5)鸭嘴兽羊毛小麦
4.(1)东京京滨北九州北九州
(2)太平洋濑户内
(3)大西洋北海英吉利海峡伦敦30本初子午线(4)岛海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5)日本英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