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及统一接口规范介绍
数据交换接口规范
数据交换接口规范一、引言数据交换接口规范是为了确保不同系统之间能够高效、准确地进行数据交换而制定的标准。
本规范旨在提供统一的数据交换格式和接口定义,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个系统之间需要频繁地进行数据交换,以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为了避免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不一致和冲突,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接口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目标本规范的目标是定义统一的数据交换格式和接口规范,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具体目标包括:1. 确定数据交换的格式和编码规范,包括数据的结构、字段定义和数据类型等。
2. 定义数据交换的接口协议,包括数据传输协议、安全认证和数据加密等。
3. 规定数据交换的频率和时机,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实时性。
4. 确定数据交换的错误处理机制,包括数据校验、异常处理和日志记录等。
四、数据交换格式1. 数据结构:数据交换的格式应采用统一的结构化数据格式,如XML、JSON 等。
数据结构应包括头部信息、数据体和尾部信息。
2. 字段定义:每一个字段应具有明确的含义和数据类型。
字段的长度和取值范围应符合实际需求。
3. 数据类型:支持常见的数据类型,如字符串、整数、浮点数、日期时间等。
对于复杂数据类型,应给出明确的定义和使用规范。
五、数据交换接口1. 接口协议:数据交换接口应采用标准的协议,如HTTP、FTP、SOAP等。
接口协议应支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应采用压缩和加密等技术,以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传输过程中应进行数据校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 安全认证:数据交换接口应支持安全认证机制,如用户名密码、数字证书等。
惟独通过认证的系统才干进行数据交换。
4. 异常处理:在数据交换过程中,可能会浮现各种异常情况,如网络故障、数据丢失等。
接口应具备异常处理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5. 日志记录:接口应具备完善的日志记录功能,记录数据交换的详细信息,以便后续的数据追踪和故障排查。
行业数字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与管理方案
行业数字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与管理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4)1.1 政务服务现状分析 (4)1.2 建设数字化政务服务平台的意义 (4)1.3 项目目标与预期效果 (4)第2章政务服务平台需求分析 (5)2.1 用户需求调研 (5)2.1.1 调研对象 (5)2.1.2 调研方法 (5)2.1.3 调研内容 (5)2.2 功能需求梳理 (5)2.2.1 政务信息发布 (6)2.2.2 行政审批服务 (6)2.2.3 数据共享与交换 (6)2.2.4 互动交流 (6)2.3 非功能需求分析 (6)2.3.1 可靠性 (6)2.3.2 安全性 (6)2.3.3 易用性 (6)2.3.4 可扩展性 (6)2.3.5 功能 (6)第3章政务服务平台架构设计 (6)3.1 总体架构设计 (6)3.1.1 用户界面层:为用户提供统一的访问入口,实现政务服务的便捷获取,包括政务网站、移动端应用、自助服务终端等多种形式。
(7)3.1.2 业务应用层:根据职能划分,构建涵盖政务服务全生命周期的业务应用系统,包括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数据共享、决策支持等功能模块。
(7)3.1.3 数据资源层:整合政务数据资源,构建统一的数据仓库,为业务应用层提供数据支持。
(7)3.1.4 技术支撑层:提供政务服务平台所需的基础设施、网络、安全、运维等支撑服务。
(7)3.1.5 管理与维护层:负责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运维、管理和持续优化,保证平台稳定高效运行。
(7)3.2 技术架构设计 (7)3.2.1 基础设施层: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政务服务平台的基础设施,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等。
(7)3.2.2 数据管理层:采用大数据技术,对政务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挖掘,为政务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7)3.2.3 服务支撑层:提供政务服务平台的公共服务功能,包括用户认证、权限管理、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等。
(7)3.2.4 业务应用层:采用微服务架构,构建可插拔的业务应用模块,实现政务服务的灵活组合和快速部署。
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外网)省级平台接入指南(试行)
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外网)省级平台接入指南(试行)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二〇一七年十一月目录一、指南说明 (4)(一)目的 (4)(二)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政务外网)简介 (4)(二)内容概要 (5)(三)术语和定义 (6)(四)编制依据 (6)二、目录中心接入 (7)(一)逻辑架构 (7)(二)接入准备 (9)(三)接入流程 (9)(四)信息校验 (11)三、交换级联接入 (11)(一)逻辑结构 (11)(二)接入流程 (13)(三)跨层级库表与文件交换 (14)(四)跨层级服务接口注册与调用 (17)四、安全措施及要求 (22)(一)国家共享平台级联对接安全措施 (22)(二)省级前置节点安全要求 (23)(三)省级共享平台安全要求 (24)(四)保密要求 (27)(五)密码应用要求 (28)附件 (29)附件一.目录接入授权密钥申请表 (29)附件二.目录接口与样例 (29)附件三.服务接口与样例 (40)附件四.服务接口注册信息 (43)附件五.级联样例 (44)一、指南说明(一)目的为指导省级共享平台与国家共享平台的目录中心接入和交换级联接入,实现国省两级平台之间的目录通和数据通,特制定本指南。
(二)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政务外网)简介国家数据共享共享平台体系由国家共享平台、省级共享平台、地市级共享平台等多级平台组成,地方共享平台可根据本省市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建设及应用模式,原则上县级及以下不再单独建设共享平台。
“地市级共享平台”通过省级共享平台与国家共享平台对接。
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外网)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是开展非涉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窗口和枢纽,满足部门之间、部省之间及跨省数据共享的需求。
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外网)定位为目录中心、资源中心、交换中心。
目录中心汇聚全国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支撑基于资源目录的共享交换工作。
资源中心实现归集到国家共享平台的政务信息资源的加工、处理与集中管理。
数据交换规范
数据交换规范数据交换规范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对数据进行传输和交换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它定义了数据的格式、传输方式、传输协议等内容,旨在保障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交换规范:1. 数据格式规范:数据格式规范定义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格式和结构,包括数据的编码方式、字段的类型和长度等。
常见的数据格式规范有XML、JSON和CSV等。
这些格式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方便地进行数据解析和处理。
2. 传输协议规范:传输协议规范定义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和流程。
常见的传输协议规范有TCP/IP、HTTP、FTP和SMTP等。
这些协议保证了数据的可靠传输和有序交换,能够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进行数据交换。
3. 安全性规范:安全性规范是指在数据交换过程中保障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一系列规范。
例如,使用SSL/TLS协议进行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使用数字签名和哈希算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4. 接口规范:接口规范定义了数据交换的接口和方法。
例如,通过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来进行数据的调用和交换,通过Web服务(Web Services)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
5. 性能规范:性能规范包括数据传输的速度、延迟、吞吐量等方面的规范。
为了提高数据交换的效率,可以采用数据压缩、数据缓存、多线程并发等技术手段。
6. 兼容性规范:兼容性规范指不同系统、平台和应用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时的互操作性。
兼容性规范可以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标准来实现,从而确保数据能够在不同系统之间无缝地进行交换。
综上所述,数据交换规范是保障数据在网络环境下传输和交换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它可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效性,使得数据能够在不同的系统之间进行无缝的交互和共享。
数据交换规范的应用有助于促进信息的流动和共享,推动信息化建设和数据驱动的发展。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设计方案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设计方案一、架构设计1.总体框架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包括资源目录服务系统、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中心、应用支撑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和系统管理平台等,并与相关部门的业务系统、基础数据库和业务应用发生关联。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可对分布在不同单位和部门的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整合、共享、统计分析,并将其统一展示。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是各行业信息化工程中的基础设施,将现有的业务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有价值的数据交换到信息资源中心,在整合过程中对数据进行抽取、转换、过滤、安全传输,构建完整的企业级数据中心,将来可以在信息资源中心的基础上构建统一的数据查询、统计和分析等综合应用系统。
从各相关单位的信息资源库提取出业务信息资源的特征信息,编目形成企业信息资源元数据,注册到信息资源元数据库中,生成企业信息资源目录,并通过企业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对外提供目录查询等服务。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和系统的管理维护贯穿系统的各个层面,标准规范体系主要包括标准规范的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建设;系统管理的主要功能有共享管理、授权控制、运维管理、平台管理等。
2.功能架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功能包括六部分:共享管理、授权控制、运维管理、平台管理、目录服务、交换服务。
2.1.目录服务资源目录服务系统包含目录服务和目录管理两部分内容:目录服务提供目录、元数据注册、发布、审核、修改、维护以及编目服务等相关内容。
目录管理通过将现有各类资源(元数据)的合理分类,通过共享资源目录、共享需求目录等多种方式排列、重组资源,并通过ML Tree以资源导航树的方式完成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的开发建设工作。
2.2.共享管理共享交换平台提供基于工作流的共享需求管理功能。
当共享资源需求方需要共享其他单位的资源时,向系统管理员提交共享申请,申请内容包括:所需信息资源清单、用途、保密条款等要求。
提交完成后,进入共享申请的审批阶段,经过领导审核通过后,平台管理员通过平台赋予申请方相应的权限,实现信息的交换。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1.27•【字号】鲁政办发〔2015〕6号•【施行日期】2015.03.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的通知鲁政办发〔2015〕6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山东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1月27日山东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促进山东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推动政务信息资源科学配置和有效利用,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提升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全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山东省信息化促进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务信息资源,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和依法行使行政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政务部门)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产生、获取的信息资源。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活动,各政务部门依照本办法,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具体开展信息共享活动。
第四条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应当遵循需求导向、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无偿共享、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五条政务信息资源分为三种类型:可以无附加条件地提供给其他政务部门共享的政务信息资源为无条件共享类;按照设定条件提供给其他政务部门共享的政务信息资源为条件共享类;依法不能提供给其他政务部门共享的政务信息资源为不予共享类。
与行政管理或跨部门并联审批等相关的政务信息资源列入无条件共享类,在相关政务部门之间共享。
与协同管理相关、信息内容敏感、只能按特定条件提供给相关政务部门共享的政务信息资源,列入条件共享类。
有明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能提供给其他政务部门共享的政务信息资源,列入不予共享类。
中央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及统一接口规范介绍
目录
• 中央数据交换平台概述 • 平台架构与技术实现 • 统一接口规范制定 • 数据交换平台应用场景与案例分析 • 数据交换平台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数据交换平台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CATALOGUE
中央数据交换平台概述
定义与功能
定义
中央数据交换平台是一个集成了数据 交换、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数据安 全保护等功能的数据处理系统。
跨企业数据共享
促进企业间的数据交互与合作,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案例:多家电商平台通过统一的接口规范,实现了商品信息、用户数据等的共享,提升了用户体验和 交易量。
政府数据开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台
提升政府透明度,促进公民参与和社 会监督。
案例:某市政府建立数据开放平台, 提供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经济发展 等数据,方便公民查询和使用,提高 了政府公信力。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数据加密与传输安全
采用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 中的安全。
访问控制与权限管理
建立完善的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机制,限制对数据的 访问和操作,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隐私保护与合规性
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隐私政策,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 处理,保护用户隐私。
标准化与互操作性问题
该模块采用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被窃取或 篡改。
数据安全模块还提供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功能,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 用户才能访问和操作数据。
数据安全模块还提供日志记录功能,记录数据的访问和操作记录,方 便追溯和审计。
03
CATALOGUE
统一接口规范制定
接口规范的目标与原则
目标
数据交换接口规范
数据交换接口规范一、引言数据交换是现代信息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需要一套统一的接口规范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数据交换接口规范的设计原则、数据格式和通信协议等内容,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高效数据交换。
二、设计原则1. 一致性: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接口应保持一致,遵循统一的设计原则和规范。
2. 可扩展性:数据交换接口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未来系统的功能拓展和数据变化。
3. 可靠性:数据交换接口应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4. 高效性:数据交换接口应设计为高效的数据传输方式,减少数据传输的时间和资源消耗。
三、数据格式1. 数据编码:数据交换接口应使用统一的数据编码格式,如JSON、XML等。
2. 数据结构:数据交换接口应定义清晰的数据结构,包括数据字段和数据类型等信息。
3. 数据标识:数据交换接口应为每个数据字段定义唯一的标识符,方便系统之间的数据映射和转换。
四、通信协议1. 传输协议:数据交换接口可以使用HTTP、FTP等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协议。
2. 安全性:数据交换接口应采取合适的安全措施,如加密传输、身份验证等,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3. 传输方式:数据交换接口可以使用同步或异步的传输方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
五、接口规范1. 接口定义:数据交换接口应明确定义每个接口的功能、输入参数和输出结果等信息。
2. 接口命名:数据交换接口应采用清晰的命名规范,能够准确描述接口的功能和用途。
3. 接口文档:数据交换接口应有详细的接口文档,包括接口说明、参数说明和示例等内容。
4. 错误处理:数据交换接口应定义清晰的错误码和错误处理方式,方便系统之间的异常情况处理。
六、接口测试1. 测试环境:数据交换接口应提供专门的测试环境,用于测试接口的功能和性能。
2. 测试数据:数据交换接口应提供合适的测试数据,覆盖各种正常和异常情况。
机构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与服务创新方案
机构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与服务创新方案第一章政务服务平台概述 (3)1.1 政务服务平台的定义与意义 (3)1.1.1 定义 (3)1.1.2 意义 (3)1.2 政务服务平台的发展历程 (4)1.2.1 初始阶段 (4)1.2.2 发展阶段 (4)1.2.3 深化阶段 (4)1.3 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4)1.3.1 目标 (4)1.3.2 任务 (4)第二章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总体架构 (5)2.1 政务服务平台架构设计 (5)2.1.1 设计原则 (5)2.1.2 架构层次 (5)2.2 技术选型与标准规范 (5)2.2.1 技术选型 (5)2.2.2 标准规范 (5)2.3 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 (5)2.3.1 互联互通目标 (6)2.3.2 互联互通策略 (6)第三章政务服务事项梳理与优化 (6)3.1 政务服务事项梳理 (6)3.1.1 梳理原则 (6)3.1.2 梳理内容 (6)3.2 政务服务事项优化 (7)3.2.1 优化目标 (7)3.2.2 优化措施 (7)3.3 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 (7)3.3.1 标准化内容 (7)3.3.2 标准化实施 (7)第四章政务服务平台服务流程优化 (8)4.1 服务流程重构 (8)4.2 服务流程协同 (8)4.3 服务流程监控与改进 (9)第五章政务服务平台数据治理 (9)5.1 数据资源整合 (9)5.1.1 整合原则 (9)5.1.2 整合方法 (9)5.2 数据质量管理 (10)5.2.1 数据质量标准 (10)5.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0)5.3.1 数据安全策略 (10)5.3.2 隐私保护措施 (10)第六章政务服务平台服务能力提升 (11)6.1 政务服务能力评估 (11)6.1.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11)6.1.2 评估方法与流程 (11)6.2 政务服务能力提升策略 (11)6.2.1 优化政务服务平台基础设施 (11)6.2.2 丰富政务服务平台服务内容 (12)6.2.3 改进政务服务平台服务过程 (12)6.3 政务服务能力持续改进 (12)6.3.1 建立动态监测机制 (12)6.3.2 加强政务服务平台间协同 (12)6.3.3 深化政策支持与保障 (12)第七章政务服务平台用户体验优化 (13)7.1 用户体验设计原则 (13)7.1.1 用户为中心 (13)7.1.2 简洁易用 (13)7.1.3 一致性 (13)7.1.4 可访问性 (13)7.1.5 反馈与响应 (13)7.2 用户体验评估与改进 (13)7.2.1 数据分析 (13)7.2.2 用户调研 (13)7.2.3 竞品分析 (14)7.2.4 用户测试 (14)7.3 用户体验持续优化 (14)7.3.1 功能优化 (14)7.3.2 界面优化 (14)7.3.3 交互优化 (14)7.3.4 技术支持 (14)7.3.5 培训与宣传 (14)第八章政务服务平台运营管理 (14)8.1 政务服务平台运营模式 (14)8.2 政务服务平台运维管理 (15)8.3 政务服务平台绩效评估 (15)第九章政务服务平台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 (15)9.1 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16)9.1.1 政策法规体系建设背景 (16)9.1.2 政策法规体系构建原则 (16)9.1.3 政策法规体系主要内容 (16)9.2 标准体系构建 (16)9.2.2 标准体系构建原则 (16)9.2.3 标准体系主要内容 (17)9.3 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的实施与监督 (17)9.3.1 实施与监督机制 (17)9.3.2 实施与监督措施 (17)第十章政务服务平台服务创新与未来发展 (18)10.1 政务服务平台服务创新方向 (18)10.1.1 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 (18)10.1.2 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理手续 (18)10.1.3 创新服务方式,提升用户体验 (18)10.2 政务服务平台发展趋势 (18)10.2.1 数字化转型 (18)10.2.2 智能化发展 (18)10.2.3 一体化发展 (18)10.3 政务服务平台可持续发展策略 (18)10.3.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8)10.3.2 强化技术支撑 (19)10.3.3 加强人才培养 (19)10.3.4 深化合作与交流 (19)第一章政务服务平台概述1.1 政务服务平台的定义与意义1.1.1 定义政务服务平台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各类政务资源,面向公众和企业提供政务服务信息查询、办理、反馈等一站式服务的网络平台。
数据交换接口规范
数据交换接口规范引言概述:数据交换接口规范是指在不同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时,所遵循的一套统一的规则和标准。
它定义了数据的格式、传输方式、安全性要求等,确保数据能够准确、高效地在系统之间进行交换。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交换接口规范的五个主要部分。
一、数据格式规范:1.1 数据类型定义:规定了交换数据的基本类型,如整数、浮点数、字符串等,并明确了它们的长度和取值范围。
1.2 数据结构定义:定义了交换数据的组织结构,如数组、链表、树等,并规定了各个字段的名称、类型和顺序。
1.3 数据编码规范:确定了数据的编码方式,如ASCII、Unicode、UTF-8等,并指定了数据的字节顺序和对齐方式。
二、传输方式规范:2.1 协议选择:根据交换数据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传输协议,如HTTP、FTP、SOAP等,并明确了协议的版本和参数设置。
2.2 数据传输方式:确定了数据的传输方式,如同步传输、异步传输、批量传输等,并规定了传输的起止时间、间隔和错误处理方式。
2.3 数据压缩与加密:规定了对数据进行压缩和加密的方法和算法,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接口规范:3.1 接口定义:明确了数据交换的接口名称、参数和返回值,以及接口的调用方式和协议。
3.2 接口约束:规定了接口的输入和输出的格式、范围和约束条件,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3.3 接口文档:编写了详细的接口文档,包括接口的说明、示例和使用方法,以便开发人员能够正确地使用和调试接口。
四、错误处理规范:4.1 错误码定义:定义了各种错误码及其对应的错误信息,以方便系统在数据交换过程中能够准确地识别和处理错误。
4.2 异常处理:规定了异常情况的处理方式,如超时、连接中断、数据丢失等,并明确了异常的日志记录和报警机制。
4.3 事务处理:确定了数据交换的事务处理方式,如数据的回滚、提交、确认等,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五、安全性规范:5.1 认证与授权:规定了数据交换的认证和授权方式,如用户名密码、令牌、数字证书等,并明确了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策略。
数字政府政务一网通办整体建设方案
评价体系建设
建立政务服务评价体系,通过评价结果推动政 务服务的持续改进。
公众参与渠道
建立公众参与政务服务的渠道,收集公众意见和建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06
技术实现方案
前端技术方案
技术选型
基于用户体验和兼容性考虑,前端技 术选用React框架,利用其组件化、 状态管理及丰富的生态资源。
培训内容
包括系统功能、操作流程 、数据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和技能。
培训方式
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 方式进行培训,包括集中 培训、视频教程、在线答 疑等。
推广计划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政务一 网通办的优势和特点,提 高公众对政务一网通办的 认知度和使用率。
09
效益评估与展望
效益评估方法
01
成本效益分析
通过对比项目投入与产出的成本, 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
数据处理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分析等处理 ,为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数据存储
采用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等多种 存储方式,确保数据安全可靠。
数据输出
将处理后的数据以报表、图表等形式输出, 便于决策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安全架构设计
网络安全
通过防火墙、入侵检测等手段,保障网络传 输和访问安全。
数据安全
性能测试
对项目各项功能进行测试,评估系 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03
02
用户满意度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用 户对项目的满意度。
风险评估
识别项目潜在的风险,评估风险发 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04
预期效益分析
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通过数字化手段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中央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及统一接口规范介绍
手续费:投资人应付总手续费 。
2021-2-8
xx
29
认购结果(二)
代理费:为手续费中划归销售机构的部分。
基金账户利息金额:为认购一次确认的金额在 整个计息周期中产生的利息,即总利息。
认购期间利息:因认购二次确认失败而退还给 投资人的利息。
▪ 长度扩展:投资人户名、通讯地址、法人
代表身份证件代码、经办人证件号码
▪ 变更交易账号:使用“对方销售机构处投
资人基金交易账号 ”表示新交易账户
2021-2-8
xx
27
认购申请与确认
▪ 收费方式:表示基金是前或后收费基金,必
填。
▪ 交易数据下传日期:指发送日期。 ▪ 网点号码:为托管网点号码,区别于操作(
试 审核平台接入资格,受理参与人接入平台申请
2021-2-8
xx
14
参与人需承担的工作(一)
组建平台项目工作小组 制定接入中央数据交换平台的总体工
作计划,将工作计划和每月工作进度 发送给中国结算,由中国结算统一汇 报给监管部门
2021-2-8
xx
15
参与人需承担的工作(二)
遵照《开放式基金业务数据交换协议》进 行系统开发,不得自行对协议做升级改动 ,如必须要做升级改动的,务必事先向中 国结算牵头组成的规范修订小组提出申请 ,征得同意后实施
,可以返回一笔非明细确认,或一笔非明细确 认和多笔明细确认。明细确认是针对过户日或 TA确认流水号的确认记录。
2021-2-8
xx
32
赎回、强制赎回(三)
后端收费总额:收费方式为后收费时必填,即后收手 续费。
带走收益标志:表示是否带走收益。 巨额赎回处理标志:0-取消,1-顺延 申请时必填,
《政务数据共享交换规范》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政务数据共享交换规范》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标准起草组二〇二一年四月一、任务来源为了更好地规范全省政务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省直部门、中央驻陕有关单位和各地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
根据《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国发〔2016〕51号)、《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国办发〔2017〕39号)、《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试行)》(发改高技〔2017〕127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8〕45号)、《陕西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陕政办发〔2017〕79号)的要求,结合陕西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的实际情况,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下达了《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0年陕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陕市监函〔2020〕737号)地方标准编制计划,提出编制《政务数据共享交换规范》(项目编号为SDBXM 12-2020)地方标准,由陕西省信息中心提出并牵头,陕西省信息中心、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共同起草完成。
二、目的意义“共享交换”是层级复杂的资源交换体系,为规范其构建,面向全省省级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提供统一的公共数据共享交换服务。
向上级联国家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通过对接国家级共享交换平台获得国家政务信息资源和其他省份信息资源;向下级联市级数据共享交换分平台,为市公共数据管理部门提供信息资源服务。
三、标准制定原则本标准编制遵循以下原则:(一)规范性原则本标准符合国家和我省对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管理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符合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范性要求。
(二)适用性原则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的管理工作和各相关单位的接入工作。
中央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及统一接口规范介绍
中央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及统一接口规范介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央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及统一接口规范应运而生。
二、中央数据交换平台建设中央数据交换平台是一个集中管理和统一管理各部门数据交换的平台,通过建设中央数据交换平台,可以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1. 中央数据交换平台的功能中央数据交换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存储和数据分发。
具体来说,中央数据交换平台可以将各部门的数据进行汇总收集,并根据需要进行存储和分发。
同时,中央数据交换平台还可以提供数据查询和数据分析的功能,方便各部门快速获取所需数据。
2. 中央数据交换平台的架构中央数据交换平台的架构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存储层、数据分发层和数据查询分析层。
数据采集层负责从各部门的数据源收集数据,并进行数据清洗和转换;数据存储层负责将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数据分发层负责将数据按照需求分发给各部门;数据查询分析层负责提供数据查询和数据分析的接口,方便各部门使用。
三、统一接口规范为了确保中央数据交换平台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顺利交换,需要制定统一的接口规范。
统一接口规范是指各部门在数据交换时必须遵循的一些规范和标准,包括数据格式、数据字段、接口协议等。
1. 数据格式规范统一的数据格式规范是保证数据能够准确传递和解析的重要条件。
数据格式规范应包括数据文件格式、数据包格式、数据编码规范等。
通过规定统一的数据格式,可以确保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顺利进行。
2. 数据字段规范统一的数据字段规范是保证数据交换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的基本要求。
数据字段规范应包括各部门数据字段的命名规范、数据字段的类型及长度规范等。
通过规定统一的数据字段,可以确保各部门之间的数据能够正确匹配和解析。
3. 接口协议规范统一的接口协议规范是保证数据交换的顺利进行的关键。
接口协议规范应包括接口的传输协议、接口的数据传输方式、接口的数据加密方式等。
通过规定统一的接口协议,可以确保各部门之间数据交换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国家平台服务接口管理办法
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外网)服务接口申请、授权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外网)(以下简称“国家共享平台”)服务接口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国发〔2016〕51号)、《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国办发〔2017〕39号)、《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国办发〔2018〕45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的通知》(国办秘函〔2018〕13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用于规范国家共享平台服务接口申请、授权和使用的行为和流程。
第三条国家共享平台服务接口申请、授权和使用管理遵循以下原则:(一)统一受理。
国家共享平台管理部门统一归口受理和答复中央和地方政务部门的服务接口使用申请。
(二)按部门授权。
原则上服务接口授权对象为使用部门。
使用部门在提出申请时,需提供信息使用用途和业务应用系统等信息。
(三)线上为主,线下为辅。
通过国家共享平台进行线上申请流转、授权和答复,完成服务接口授权流程。
对于明确需要纸质申请材料的,线下报送申请纸质件仅作为存档依据。
(四)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相衔接。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后,对于各省(区、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的政务服务数据共享需求,由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受理和提供服务,并通过国家共享平台交换数据。
第二章工作体系第四条国家共享平台服务接口申请、授权和使用管理的工作体系由提供部门、平台管理部门、省级政务信息共享主管部门、使用部门共同组成。
第五条提供部门是指以服务接口方式提供查询、核验等数据共享服务的中央政务部门。
提供部门通过国家共享平台注册、发布服务接口,与本部门共享目录挂接,并提供接口规范、使用说明等。
提供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有条件共享资源,以及服务接口需要管控参数的无条件共享资源进行使用授权。
行业数据共享与分析平台建设方案
行业数据共享与分析平台建设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4)1.1 行业数据共享现状分析 (4)1.1.1 数据共享政策与法规 (4)1.1.2 数据共享技术手段 (4)1.1.3 数据共享机制与流程 (4)1.1.4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4)1.2 行业数据分析需求调研 (4)1.2.1 行业业务特点 (4)1.2.2 数据分析关键领域 (4)1.2.3 数据分析技术需求 (4)1.2.4 用户需求与满意度 (5)1.3 项目建设目标与意义 (5)1.3.1 项目建设目标 (5)1.3.2 项目建设意义 (5)第2章平台架构设计 (5)2.1 总体架构设计 (5)2.2 技术架构设计 (6)2.3 数据架构设计 (6)第3章数据共享机制 (7)3.1 数据共享策略与规范 (7)3.1.1 数据共享策略 (7)3.1.2 数据共享规范 (7)3.2 数据共享流程设计 (7)3.2.1 数据共享申请 (7)3.2.2 数据共享审批 (8)3.2.3 数据共享实施 (8)3.2.4 数据共享监管 (8)3.3 数据共享技术实现 (8)3.3.1 数据集成技术 (8)3.3.2 数据清洗与转换技术 (8)3.3.3 数据加密与传输技术 (8)3.3.4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技术 (8)3.3.5 数据接口技术 (8)3.3.6 数据共享平台运维管理技术 (9)第4章数据采集与整合 (9)4.1 数据源梳理与分析 (9)4.1.1 数据源梳理 (9)4.1.2 数据分析 (9)4.2 数据采集技术选型 (9)4.2.1 结构化数据采集 (9)4.2.2 非结构化数据采集 (10)4.3.1 数据整合 (10)4.3.2 数据清洗 (10)第5章数据存储与管理 (10)5.1 数据存储方案设计 (10)5.1.1 存储需求分析 (10)5.1.2 存储架构设计 (10)5.1.3 存储设备选型 (11)5.2 数据库选型与优化 (11)5.2.1 数据库选型 (11)5.2.2 数据库优化 (11)5.3 数据安全管理与备份 (12)5.3.1 数据安全管理 (12)5.3.2 数据备份 (12)第6章数据分析与挖掘 (12)6.1 数据分析模型构建 (12)6.1.1 概述 (12)6.1.2 模型构建方法 (13)6.1.3 模型应用 (13)6.2 数据挖掘算法应用 (13)6.2.1 概述 (13)6.2.2 分类算法 (13)6.2.3 聚类算法 (13)6.2.4 关联规则算法 (13)6.2.5 预测算法 (13)6.3 分析成果可视化展示 (14)6.3.1 概述 (14)6.3.2 可视化工具选择 (14)6.3.3 可视化设计 (14)6.3.4 动态交互 (14)6.3.5 报表输出 (14)第7章用户服务与交互 (14)7.1 用户角色与需求分析 (14)7.1.1 部门用户 (14)7.1.2 行业企业用户 (14)7.1.3 公众用户 (15)7.2 用户界面设计 (15)7.2.1 界面布局 (15)7.2.2 界面风格 (15)7.2.3 交互提示 (15)7.3 交互功能设计 (15)7.3.1 数据查询与检索 (15)7.3.2 数据展示与可视化 (15)7.3.3 数据与导出 (15)7.3.5 用户反馈与建议 (16)7.3.6 用户权限管理 (16)第8章平台安全与隐私保护 (16)8.1 安全体系设计 (16)8.1.1 总体安全架构 (16)8.1.2 物理安全 (16)8.1.3 网络安全 (16)8.1.4 主机安全 (16)8.1.5 应用安全 (16)8.2 数据加密与脱敏 (17)8.2.1 数据加密 (17)8.2.2 数据脱敏 (17)8.3 隐私保护策略与措施 (17)8.3.1 隐私保护策略 (17)8.3.2 隐私保护措施 (17)第9章系统集成与测试 (17)9.1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 (17)9.1.1 总体架构 (17)9.1.2 集成技术 (17)9.1.3 集成步骤 (18)9.2 系统测试策略与方法 (18)9.2.1 测试策略 (18)9.2.2 测试方法 (18)9.3 系统优化与调优 (18)9.3.1 数据优化 (18)9.3.2 系统功能优化 (19)9.3.3 用户体验优化 (19)第10章项目实施与保障 (19)10.1 项目组织与管理 (19)10.1.1 组织架构 (19)10.1.2 岗位职责 (19)10.1.3 项目进度管理 (19)10.1.4 质量管理 (19)10.2 技术培训与支持 (19)10.2.1 技术培训 (19)10.2.2 技术支持 (20)10.2.3 技术更新与升级 (20)10.3 项目评估与持续改进 (20)10.3.1 项目评估 (20)10.3.2 问题反馈与解决 (20)10.3.3 持续改进 (20)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行业数据共享现状分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 等
资讯Information932022 . 02中国金融电脑《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发布近日,银保监会发布了《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了工作目标,即到2025年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数字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广泛普及,基于数据资产和数字化技术的金融创新有序实践,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明显增强,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
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基本建成,数据治理更加健全,科技能力大幅提升,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风险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意见》指出,要积极发展产业数字金融,大力推进个人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市场交易业务数字化水平,建设数字化运营服务体系,构建安全高效、合作共赢的金融服务生态。
加强数据能力建设,健全数据治理体系,增强数据管理能力,加强数据质量控制,提高数据应用能力。
加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弹性供给,提高科技架构支撑能力,推动科技管理敏捷转型,提高新技术应用和自主可控能力。
加强风险管理,强化网络安全防护,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近日,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强化金融科技治理,全面塑造数字化能力。
二是全面加强数据能力建设。
三是建设绿色高可用数据中心,架设安全泛在的金融网络,布局先进高效的算力体系,进一步夯实金融创新发展的“数字底座”。
四是深化数字技术金融应用。
五是健全安全高效的金融科技创新体系,搭建业务、技术、数据融合联动的一体化运营中台。
六是深化金融服务智慧再造。
七是加快监管科技的全方位应用。
八是扎实做好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持续推动标准规则体系建设,强化法律法规制度执行。
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机构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监管办法》近日,银保监会印发了《银行保险机构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监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公共数据共享交换工作规范 平台接入技术规范规范》编制说明-上海地方标准
《公共数据共享交换工作规范平台接入技术规范规范》上海市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本地方标准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提出,由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立项,列入《2018年度第二批上海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为推荐性/制定项目),由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起草。
二、背景和意义为本市公共数据资源整合和利用,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等电子政务发展,加快智慧政府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在公共数据共享交换工作领域导入标准化这一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公共数据共享交换标准化工作,有利于增强政务信息的整合度,为科学管理政府部门提供保障;有利于提高政府服务透明度,为人民群众享有高品质政府服务保障;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管理的能力。
按照《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国办发〔2017〕39号)的精神,根据上海市《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加快建设智慧政府工作方案》、《上海市电子政务云建设工作方案》(沪府办发〔2016〕47号)关于加快建设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有关要求,迫切需要制定平台接入技术规范。
本标准提出了上海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与各区公共管理部门、市级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数据整合和对接的技术规范,包括适用范围、共享数据资源评估、对接工作、运维工作等内容。
三、编制原则(一)一致性原则标准的编制严格遵守国家和上海关于数据整合共享实施规定的要求,例如遵守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国办发[2017]39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加快建设智慧政府工作方案》、《上海市电子政务云建设工作方案》(沪府办发〔2016〕47号)以及《上海市公共数据和一网通办管理办法》(沪府令9号)等文件关于加快建设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有关要求,确保标准内容与相关文件要求的“一致性”。
(二)整体性原则为有效规范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管理规范的编制,先针对上海市公共数据资源在采集、存储、整合、共享、应用等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标准化需求,从基础类、数据类、平台类、应用服务类、技术类、管控类、安全类七大维度构建了“公共数据标准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11/8
2
4
中央数据交换平台介绍
证监会基金部通知【2011】20号,关于推进基金 注册登记数据中央交换平台工作的通知,各基金 管理公司、基金销售机构应按照《开放式基金业 务数据交换协议(试行版)》的规范要求,对相 关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并按进度要求完成中央数 据交换平台的接入工作。
证监会基金部函【2011】393号,授权中国结算公 司负责平台的建设和运行、统筹协调各基金注册 登记机构和基金销售机构系统升级改造和平台接 入工作。
2019/11/8
2
5
中央数据交换平台介绍
平台统一使用新规范《开放式基金业务数据交换协议(试行版)》。
2019/11/8
2
6
中央数据交换平台介绍
平台对数据格式是否符合统一规范进行检
查,并实现数据透明转发
可提取备份数据,进行集中备份 实现全行业数据统计 便于实现行业集中监管 未来可提供集中清算服务
2
9
中国结算承担的三重角色 参与人需承担的工作
2019/11/8
2
10
中国结算承担的三重角色
平台建设者:负责平台的建设和运行 平台参与者:中国结算TA系统作为市场上
现有TA系统中的一员,按统一接口接入平 台 统筹协调者:协调参与人按统一接口接入 平台,牵头维护日常接口升级和发布工作
对于与中国结算TA系统联网的基金销售机 构,配合其完成接入平台过程中所需的TA 业务测试
2019/11/8
2
13
统筹协调者职责
牵头承担《开放式基金业务数据交换协议》的 版本管理和发布工作(目前发布的最新版为 20110901版,可从证监会、中国结算网站下载)
搭建平台测试环境,提供平台数据格式检查服务 协调参与人完成接入平台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测
正式通过平台办理基金业务前,进行充分 的系统测试工作,包括平台数据格式测试 、TA业务功能测试
2019/11/8
2
16
参与人接入平台注意事项
十月一日以后新批准基金销售机构、TA使
用新规范接入平台。
参与人接入平台无需改动原有通信方式。 为尽快接入平台,参与人可考虑先做接口
文件映射,待系统升级时再修改核心系统Biblioteka 2019/11/82
23
新规范变动要点
关于新增业务的开发:如果和交易对手方之间 没有用到新增业务,则可不必考虑。
2019/11/8
2
20
参与人测试指引(二)
对未通过接口检查的数据应及时查明原因,改正 后重新测试;
TA业务测试方案由测试双方协商,平台不做约定 ,但数据交换必须严格遵照统一接口规范;
测试完成后,填写《平台测试报告》和《TA业务 测试报告》;
《平台测试报告》需提交中国结算做确认,《TA 业务测试报告》需参测TA进行确认。
基金销售机构需将接入平台日期通知所有 相关TA,以便TA配置参数区分新旧模式的 销售机构,并准备好切换工作。
2019/11/8
2
19
参与人测试指引(一)
9月23日起可从中国结算网站下载《平台测试指引 》、《平台测试申请表》、《平台测试报告》、《 TA业务测试报告》。
测试数据通平台进行交换,由平台自动进行格式检 查,针对每一个索引文件、数据文件都有相应回执 文件。对通过的文件,返回后缀名为 ‘.ACC’的回执 文件,未通过的返回后缀名为 ‘.ERR’的回执文件。
试 审核平台接入资格,受理参与人接入平台申请
2019/11/8
2
14
参与人需承担的工作(一)
组建平台项目工作小组 制定接入中央数据交换平台的总体工
作计划,将工作计划和每月工作进度 发送给中国结算,由中国结算统一汇 报给监管部门
2019/11/8
2
15
参与人需承担的工作(二)
遵照《开放式基金业务数据交换协议》进 行系统开发,不得自行对协议做升级改动 ,如必须要做升级改动的,务必事先向中 国结算牵头组成的规范修订小组提出申请 ,征得同意后实施
中央数据交换平台建设 及统一接口规范介绍
2011年8月
2019/11/8
2
1
1
主要内容
中央数据交换平台介绍 中央数据交换平台实施方案 新统一规范变动要点 会后工作事项
2019/11/8
2
2
中央数据交换平台介绍
2019/11/8
2
3
中央数据交换平台介绍
证监会2011年6月发布的《证券投资基金销 售管理办法(修订稿)》,其中第七十一条 规定,“基金销售机构、基金注册登记机 构应当通过中国证监会指定的技术平台进 行数据交换,并完成基金注册登记数据在 中国证监会指定机构的集中备份存储。”
2019/11/8
2
21
新统一规范变动要点
2019/11/8
2
22
关于核心编码扩展
销售机构代码:核心编码中扩展了销售机 构代码为九位长度,但预计在未来一段时 间内仍会分配三位编码
TA代码、基金代码、基金账户编码长度本 次暂不扩展
参与人在未来升级软件系统时应考虑核心 编码扩位问题
2019/11/8
2
17
参与人接入平台步骤(一)
依照《开放式基金业务数据交换协议》开发软件 系统;
联系对手方TA进行基于新接口的业务功能测试; 联系中国结算加入平台测试环境; 测试通过填写平台测试报告、TA业务功能测试报
告;
2019/11/8
2
18
参与人接入平台步骤(二)
确定接入平台日期,提交平台接入申请, 由中国结算完成接入准备工作。
2019/11/8
2
7
平台实施进度要求
所有TA、直销在2011年12月底之前全部接
入平台
所有证券公司、商业银行(除工行、农行
、中行、建行)在2012年6月底之前全部接 入平台
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在2012年12月底
之前全部接入平台
2019/11/8
2
8
中央数据交换平台实施方案
2019/11/8
2019/11/8
2
11
平台建设
根据证监会基金部的要求,中国结算在 2011年9月底之前完成中央数据交换平台 的网络及系统建设工作
平台上线运行后,承担平台的日常运营与 业务管理工作
2019/11/8
2
12
平台参与者职责
对于委托中国结算注册登记的基金,按时 完成TA系统的开发工作
中国结算、基金管理人的TA系统需要同时 兼容平台模式、原有模式两类销售机构, 直至所有销售机构全部接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