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8近五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2018高考全国卷123地理双向细目表

完整word版,2018高考全国卷123地理双向细目表

2019 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地理卷I 双向详目表题题号 分 观察知识点型值 第 1 4观察工业区位因素,工业集聚和区一域经济发展组243 4选 第 44 观察人口金字塔的判读和人口迁移择 二 5 4 对迁入地的影响 题 组第 6 4 观察交通运输线路的区位因素和交三 7 4 通运输布局的变化组 8 4第 9 4 观察河流地貌的发育和河流的水文四 10 4 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组 11 4 36(1) 8 观察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市场规模36(2) 8 大小的因素和产业转移对转出地的 非 36(3) 4 影响选36(4) 4择37(1) 6 观察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影题37(2) 6响湖水盐度的因素,盐水湖的成因37(3) 6 和海洋和湖泊的关系 37(4) 4 选 43 10 观察了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议论 做 题4410 观察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观察能力点和学科涵养 观察目的主要观察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包括了综合思想、人地协调观的学科涵养观察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论证和商议地理问题的能力。

包括了地域认知和综合思想的学科涵养观察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包括了综合思想、 地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 养观察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论证和商议地理问题的能力 。

包括了地域认知、 综合思想的学科涵养。

观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论证和探探地理问题的能力。

包括了地域认知、 综合思想的学科涵养。

观察了四大能力。

包括了地域认知、 综合思想的学科涵养观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论证和商议地理问题的能力。

包括了综合思想、 地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涵养。

观察了四大能力, 包括了地域认知、 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

2019 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地理卷III 双向详目表题题号分观察知识点型值第14观察了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和循环一经济的相关知识组243 4选第 44 观察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域特点择二54题组第64观察了全球变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74(西伯利亚天气变化对人类活动的组84影响)第94观察了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和四104自然带的分布规律组11436(1)6观察了城市等级与工业区位因素36(2)6非36(3)6选36(4) 6择37(1) 6 观察了河流地貌的成因(影响河流题37(2)8宽度和河流深度的原因)37(3) 8选4310观察了旅游活动的旅游价值和旅游做资源的保存与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题的关系观察能力点和学科涵养观察目的主要观察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高考双向列表

高考双向列表

区域地理
区域经济发展 世界区域 中国区域
选修地理
旅游
区域资源开发与 流域建设
1-2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8分) 5两极地区(4分) 10-11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8分) 9西亚的气候(4分) 1中国的气候(4分) 41旅游资源评价 42旅游活动设计分析
9-11区域地理环境特征(12 分) 6区域特征比较(4分)
44生态环境保护 44生态环境保护 44生态环境保护
1卷 2017 2卷 3卷 1卷 2018 2卷 3卷
11时间计 算(4分)
5昼夜长短 9-11堆积地貌(12分) 变化(4 分) 10-11昼夜 长短的变 化(8分)
1-3地理环 9-10平均温度日变化(8分) 6-8水循环原理及其应用(12分) 境的差异 性
4-5工业集聚(8分) 36(1、4)农业区位因素 36(2、3)工业区位(8 分)
选修地理
环境保护
43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44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分析 44水污染的影响和水资源的保护 44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成因及治理 44水污染的危害及成因 44可再生资源开发问题 44生态问题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44可再生资源的保护 44生态环境保护 44环境污染 44环境污染问题及措施 44生态问题原因及措施
6气候特征、成因
3常见天气 36(3)外力作用(8分) 2河流补给(4分) 4-5人口增长和人口结构(8分) 37农业区位条件(20) 6-8工业分散(12分) 系统(4 分) 6-8等高线 3-5农业区位条件(12 1-2工业区位条件(8分) 判读(12 分) 37工业武威条件(18分) 分) 10-11等高 1、3农业区位条件极其变 8-9工业区位(8分) 4-5水体关系 线地形图 化(8分) 36工业地域形成(22分) 判读(8 9-11天气 1、3农业区位条件(8 7-8人口迁移(8分) 2交通方式选择(4分) 特征及等 分) 压线图分 6-8气候影 9洋流的分 3-5农业区位条件极其影 1-2人口迁移及影响(8分) 响因素 布及影响 响(12分) (12) (4分) 1-3太阳能 37区域工业区位条件及影 4-5交通线区位条件(4 7-9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2分) 10-11人口数量变化 6城市区位条件(4分) 缝补、利 响(22分) 分) 用及太阳 4地球公转 11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 10气候影响因素(4分) 6-7水循环类型(8分) 8-9地理环境整体性(8分) 1-2城市化的影响(8分) 的地理意 (4分) 义(4分) 6经纬网距 4-5交通点区位(8分) 10-11河流地貌(8分) 1-3水循环原理应用(12分) 离推断(4 37(2、3)交通线区位 分) 2-3农业区位条件变化(8 8时间计算 36交通线布局及区位因素 4-5常见天气系统(8分) 9-11河流水文特征 1城市化的影响(4分) 6-7工业区位条件(8分) 分) (4分) 和影响(22分) 37(3)(4)农业的影响 37(3)等 10-11垂直 4-5城市体系(8分) 36(1)(2)农业区位条 1工业区位条件分析(4 7-9外力作用㔿地貌(12) 37(1)气候影响因素 高线地形 地域分异 分) 6城市空间结构(4分) 件分析(14分) 图判读(6 (8分) 36(3)工业集聚(6分) 7气象灾害 1-2农业区位条件和农业 4-5工业区位条件分析(8 9-11外力作用于地貌(12) 36(1)河流特征分析(9分) 6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0) 的成因(4 特点(8分) 分) 分) 1-3工业区位条件分析 7-9水循环原理应用(12分) 10-11垂直地域分异(8分) 4-6人口 迁移分析(12分) (12)

2018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地理卷二双向细目表

2018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地理卷二双向细目表
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探地理问题的能力
36(2)
10
36(3)
4
36(4)
4
37(1)
8
龙卷风的成因、地形对龙卷风的影响以及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原因
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37(2)
6
37(3)
4
37(4)
4



43
10
“佛手山药“带来的效益和旅游项目的设计
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44
10
芦苇的生态功能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四方面能力
5
4
第三组
6
4
考查时间计算、气压带风带分布和南极的科考价值
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7
4
8
4
第四组
9
4
汾川河流域降水后水文特征的变化为载体,考查植被对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
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0
4
11
4




36(1)
6
工业区位条件、产业集聚的条件和意义、以数据为中心的产业、区域产业发展措施的评价。
2018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地理卷二双向细目表
地理组 XXX
题型
题号
分值
考查知识点
考查能力点






1
4
考查M公司经营重心变化的原因、产业转移的原因以及M公司的发展特点

地理高考双向细目表

地理高考双向细目表
3、★★四年来地理高考考过两次的考纲条目;
4、★四年来地理高考考过一次的考纲条目;
5、△四年来地理高考从未考过的考纲条目。
4
土地利用类型


简答题
6
渔业资源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与危害
选择题
4
地质灾害判断

填空题
4
地质灾害(火山、地震)

人文地理
人口与城市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与地区分布
选择题
4
人口数量与经济总量

选择题
4
老年化

选择题
4
人口指标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选择题
4
人口净迁移

选择题
4
简答题
9
工业练习(产业链)

选择题
4
工业联系(汽车产业链)

选择题
4
汽车服务业布局区位因素

简答题
6
意大利工业布局区位因素

填空题
6
工业布局与其区位因素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选择题
4
交通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人口迁移

选择题
4
人口迁移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其形成原因
选择题
4
城市空间结构与其形成原因


填空题
4
城市空间结构与其形成原因

地理高考双向细目表

地理高考双向细目表
主干知识
考点
题型及题 号
分值
基本知识
能力要求
获取
和解 读信 息
调动 和运 用知 识
描述 和阐 述事 物
论证 和探 讨问 题
宇宙中的
地球
地球运动 的基本意

选择题
第10题
4分
太阳方位的日变

V
V
自然环境 中的物质 运动和能 量交换
地表形态
变化的内、
外力因素
选择题
第6、7、
8题
10分
流水沉积作用和 地貌、流速和沉 积物大小的关 系、地壳运动
12分
工厂选址考虑的
V
因素,工业
1、2、3
因素及优点
地域的形
题;
成条件与
发展特点
区域产业
综合题
6分
工业带来的有利
V
V
活动
36题(2)
影响
交通运输
布局及其 对区域发 展的影响
36题
(1)、
(3)
14分
港口的经济价 值;航线的开发 带来的有利影响
V
V
V
区域地理 环境与人 类活动
区域经济
联系
36题(4)
4分
V
V
大气受热
过程
选择题
11、综合
题37( 2)
10分
影响气温高低的
因素;某流域降
水和蒸发的变化
V
V
V
V
自然环境
对人类活
地表形态
对聚落及
选择题
第9题
4分
地形对车速的影

V
V
动的影响
交通线路

2018-2019两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2018-2019两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2014-2018课标卷高考题分析表(全国I、II、 卷地理学科)
知识体系与考点
考频
试题年份及考试题号
19年
18年
I卷
II卷

I卷
II卷

1、地图基础知识
37-1
1-1、等值线图类

4,5
36-1
1-2、统计图类

4
1-3、统计表类
1-4、变式图表类

2地球运动
2-1、时间计算及日期变更

6
2-2、日出日落方位的应用

9、农业生产与区域经济发展
9-1、农业区位因素

36(3)
9-2、农业地域类型
9-3、农业生产条件的评价

3.4
9-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6(4)
9-5、某种农(动)作物生产条件的评价

9-6、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9-7、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9-8、农业产业转移

9-9、“三农”问题
10、工业生产与区域经济发展

10,
2-3、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应用

2-4、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3、地球上的大气
3-1、大气的热力过程原理

6
3-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7
37-4
3-3、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

3-4、天气特征---温、水的影响因素

8
3-5、锋面天气系统

37-2,37-3
3-6、高、低气压系统

37-1
10-1、工业的区位因素

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
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解;没有理解,就难以应用。)
分类
序号
知识点内容
能力层次


理解
应用
必修
I
宇宙中的地

1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V
2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
V
28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
条件
V
29
工业区位因素
V
30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V
31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
V
32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
要方式
V
33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
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V
34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
网点布局的影响
V
人类与地理
的影响
V
自然环境的
整体性和差
异性
12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
中的作用
V
13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
境的整体性
V
14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V
自然环境对
15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
V
人类活动的
影响

16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V
17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V
18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行星

XXXX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XXXX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XXXX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XXXX年和试题编号14年第一卷8,3,二卷4 10 4 6 36-2 15年第一卷7,6,37-3 1,2,3,二卷81 4,59,10,1/518年第一卷10,37-2 7,二卷4,5 6 7 37-1 9 10 16年第一卷第二卷37-1 8 36-1 17 天气特征-温度和高水位的影响因素3-5,锋面天气系统低3-6,高低压系统3-7,气候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3-8,气候对其他人类地理要素的影响3-9,气候变化对其他因素的影响3-10,气候类型,气候特征4-1,水循环的联系和意义4-2,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4-3,河流水文为极低和中等4,地球上的水为高和高4-4,影响水文特性的因素4-5,水地貌4-6,流域综合开发、管理和评价4-7,河流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是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36-1 36-2 37-1 2/56 36-2 36-3,4 9 6 37-2 37-1 3,8,1,2,37-3,4,37-2 8,9,10 37-4 6,8,4 4 4 11 37-2,3 4-8,低海流及其影响5,表面形态5-1,外力和地形5-2,内外力联合作用和地形5-3,地形特征5-4,地形类型及其对其他因素的影响6,地理环境的安排和差异6 横向区域分异规律6-4,纵向区域分异规律6-5,非地带性规律7,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7-1,地形对聚落和交通分布的影响7-2,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8,人口和城市8-1,人口数量变化8-2,人口时间变化8-3,人口空间变化8-4,人口迁移和城市化:高、低、低、10、11-6、1-10、11-8-5,高城市区位因子8-6,城市功能和功能区划8-7 in,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9,低农业生产和区域经济发展37-2.3,39-1 36-3 36-1 2 3 6,36-1,2,1 36-1 36-3 36-2 6,11 9-1,高农业区位因子9-2,农业区域类型9-3,农业生产条件评价9-4,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9-5,某些农业生产条件的评价(9-5)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9-9,“三农”问题10,工业生产和区域经济发展10-1,工业区位因素10-2,工业集聚和分散10-3,工业区10-4,工业生产条件评价10-5,工业生产的主导和限制因素10-6,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0-7,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10-9,工业可持续发展10-10,区域工业和农业之间的联系11,人类活动的区域联系——交通运输11-1现代交通运输中高中高37-1,37-2 36-2 36-4 37-2 6 1,36-3 3,2 4 36-4 5,4,36-1 1 36-2 36-1 36-2 9-8,37-3 2 3 2,3在农业产业转移中,5 1,2,3 36-3 10-8,特征与选择3/5 20 交通对住区的影响,11-6,现代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2,区域可持续发展,12-1,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与管理,保护,12-2,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12-3,区域森林资源生态环境效益,12-4,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12-5,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与解决方案,13,世界地理,13-1,13-2世界13个区域的区域认知能力,八个主要国家的自然与人文比较,13-3,世界避寒和未开发区域13-4,一带一路重要区域14,中国地理14-1,中国区域认知能力14-2,中国地理实践能力14-3,中国典型小尺度区域14-4,中国四大区域自然与人文比较14-5,中国自然灾害易发区环境特征高,中,低,中,低,低,低4,5,36,536-4,36-2,中高43,37-1 37-1 43 37-3 43 7 11,37-2,3 1,2 36-4 3,5,11,2,3,4/5 14-6,自然灾害应对方法和应急措施15,旅游地理15-1,旅游发展条件评价15-2,旅游规划和旅游活动设计15-3,旅游和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6,环境保护16-1,水污染及其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低、高、中、高42,42 42 42 42 43 43 43 43 43 43 37-4 43 37-4 4 4高1,2,44,36-1 7,44 44 44 37-3 44 44 36-2,4 44 37-1 37-3 44 16-4,湿地及其保护高度16-5,生物多样性保护16-6,生态环境破坏和恢复。

2014-2018近五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2014-2018近五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2014-2018近五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2014-2018课标卷高考题分析表(全国I、II卷地理学科)知识体系与考点考频试题年份及考试题号14年15年16年17年18年I卷II卷I卷II卷I卷II卷I卷II卷I卷II卷1、地图基础知识1-1、等值线图类高7, 9, 4,51-2、统计图类高8, 37-19,1-3、统计表类1-4、变式图表类中372地球运动2-1、时间计算及日期变更高6, 8 6 2-2、日出中 5 10日落方位的应用,2-3、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应用低 42-4、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低3,3、地球上的大气3-1、大气的热力过程原理中37-313-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低73-3、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低103-4、天气特征---温、水的高6,7,10影响因素3-5、锋面天气系统低4,53-6、高、低气压系统低37-13-7、气候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3-8、气候对其他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3-9、气候变化对其他要素的影响中8 83-10、气候类型、气候特征中 4 44、地球上的水4-1、水循环的环节及意义高 6 1, 37-24-2、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高2,3,94-3、河流的水文特征高36-29,10,36-236-17, 104-4、影响水文特征的因素高11,10 114-5、流水地貌高10,8,9,4-6、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及评价高11,36-237-44-7、河流高366,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3 ,44-8、洋流及其影响低95、地表形态5-1、外力作用与地貌高7, 8,9,105-2、内、外力共同作用与地貌中9 8,5-3、地形特征低37-15-4、地形类型及对其他要素的影响高37-16 37-137-2,36、地理环境的整理性与差异性6-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高7,9,8 36-137-237-23,8,6-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6-3、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中1,2,6-4、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高10,37-3,4,6-5、非地带性规律高 5 11,37-27、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7-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的影响7-2、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中36-38、人口与城市8-1、人口数量的变化高10,1148-2、人口时间的变化低 48-3、人口空间的变化低 48-4、人口迁移与城市化低 18-5、城市高6, 10区位因素,118-6、城市的功能及功能分区中4,5,8-7、城市化过程中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低6,9、农业生产与区域经济发展9-1、农业区位因素高 2 36-1,2,1 6,119-2、农业地域类型9-3、农业生产条件的评价中36-19-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高36-33 36-39-5、某种农(动)作物生产条件的评价高37-2.3,39-136-136-29-6、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中36-229-7、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高36-437-29-8、农业产业转移中36-49-9、“三农”问题10、工业生产与区域经济发展10-1、工业的区位因素高37-1,6 1, 4 5, 36-11 36-110-2、工业的集聚与分散高36-34, 36-236-210-3、工业地域10-4、工业生产条件的评价10-5、工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高37-23,10-6、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中37-310-7、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10-8、工业产业转移高 2 2, 3,51,2,310-9、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中 3 36-310-10、区域工业与农业的联系11、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交通运输11-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11-2、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高4, 5 4 36-1,23 36-311-3、交通运输点的区位中36-436-111-4、交通运输区位因素的评价高5, 36-237-29,11-5、交通运输对聚落的影响低36-311-6、现代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中5, 36-412、区域可持续发展12-1、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保护低36,12-2、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低8,12-3、区域森林资源生态环境效益12-4、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低9,12-5、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低36-413、世界地理13-1、世界十三区的区域认知能力高 3 7 37-113-2、八个主要国家的自然和人文的比较13-3、世界冷避、人迹罕至的地区高37-337-2,313-4、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地区中36-414、中国地理14-1、中高37111,3,国区域的认知能力-1 , 2 5,11,14-2、中国地理的实践能力中7 2,3,14-3、中国典型的小尺度区域14-4、中国四大区的自然、人文比较中37-114-5、中国的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高43,43 43 4314-6、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低43 37-4和应急措施15、旅游地理15-1、旅游开发条件的评价高42 42 42 42 43 4315-2、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中42 4415-3、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中42,4316、环境保护16-1、水污染及成因、危害及防治措中37-444施16-2、大气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高36-2,44416-3、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中1,2,16-4、湿地及其保护高36-137-14416-5、生物多样性保护37 -316-6、生态环境破坏与恢复和保护高44,7,4444 44 44 44 44 37-3。

2014-2018近五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2014-2018近五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2014-2018 课标卷高考题解析表 ( 全国 I 、II卷地理学科 )知识系统与考试题年份及考试题号考点频14 年15 年16 年17 年18 年I 卷II 卷I 卷II 卷I 卷II 卷I 卷II 卷I 卷II 卷1、地图基础知识1-1、等值线图类高7,9,4,5 1-2、统计图类高8,37-19,1-3、统计表类1-4、变式图表类中372地球运动2-1、时间计算及日高6,86期改正2-2、日出日落方向中510,的应用2-3、日夜长短变化低4规律应用2-4、中午太阳高度低3,变化规律3、地球上的大气3-1、大气的热力过中37-31程原理3-2、大气的水平运低7动----风3-3、气压带微风带低10分布规律3-4、天气特色 ---温、高6,7,1水的影响因素03-5、锋面天气系统低4,53-6、高、低气压系低37-1统3-7、天气对其余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3-8、天气对其余人文地理因素的影响3-9、天气变化对其中88他因素的影响3-10、天气种类、气中44候特色4、地球上的水4-1、水循环的环节高61,37-2及意义4-2、人类对水循环高2,3,9的影响4-3、河流的水文特高36-29,10,36-17,10征36-24-4、影响水文特色的因素4-5、流水地貌4-6、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及议论4-7、河流对其余地理因素的影响4-8、洋流及其影响5、地表形态5-1、外力作用与地貌5-2、内、外力共同作用与地貌5-3、地形特色5-4、地形种类及对其余因素的影响6、地理环境的整理性与差异性6-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6-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6-3、水平川域分异规律6-4、垂直地域分异规律6-5、非地带性规律7、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7-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的影响7-2、资源对人类生计与发展的影响8、人口与城市8-1、人口数目的变化8-2、人口时间的变化8-3、人口空间的变化8-4、人口迁徙与城市化8-5、城市里位因素8-6、城市的功能及功能分区高11,1011高10,8,9,高11,37-436-2高36-3,6,4低9高7,8,9,10中98,低37-1高37-1 637-137-2,3高7,9,836-137-237-23,8,中1,2,高10,37-3,4,高511,37-2中36-3高10,114低4低4低1高6,10,11中4,5,8-7、城市化过程中对地理环境的影响9、农业生产与地域经济发展9-1、农业区位因素9-2、农业地域种类9-3、农业生产条件的议论9-4、地域农业的可连续发展9-5 、某种农 (动 ) 作物生产条件的议论9-6、农业生产条件的改进9-7、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9-8、农业家产转移9-9、“三农”问题10、工业生产与地域经济发展10-1、工业的区位因素10-2、工业的集聚与分别10-3、工业地域10-4、工业生产条件的议论10-5、工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10-6、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0-7、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10-8、工业家产转移10-9、工业的可连续发展10-10 、地域工业与农业的联系11、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交通运输11-1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色及选择低6,高236-1, 16,112,中36-1高36-3336-3高37-2. 36-136-23,39-1中36-22高36-437-2中36-4高37-1,61,45,36-1136-1高36-34,36-236-2高37-23,中37-3高22,3,51,2,3中336-311-2、交通运输线的区位11-3、交通运输点的区位11-4、交通运输区位因素的议论11-5、交通运输对聚落的影响11-6、现代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2、地域可连续发展12-1、地域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保护12-2、地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12-3、地域丛林资源生态环境效益12-4、地域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2-5、地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3、世界地理13-1、世界十三区的地域认知能力13-2、八个主要国家的自然和人文的比较13-3、世界冷避、人迹罕至的地域13-4、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地域14、中国地理14-1、中国地域的认知能力14-2、中国地理的实践能力14-3、中国典型的小尺度地域14-4、中国四大区的自然、人文比较14-5、中国的自然灾祸多发区的环境特点14-6、自然灾祸的应高4,5436-1,2336-3中36-436-1高5,36-237-29,低36-3中5,36-4低36,低8,低9,低36-4高3737-1高37-337-2,3中36-4高37-111,1,23,5,11,中72,3,中37-1高43,434343低4337-4对方法和应急措施15、旅行地理15-1、旅行开发条件高424242424343的议论15-2、旅行规划与旅中4244游活动设计15-3、旅行与景区建中42,43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6、环境保护16-1 、水污染及成中37-444因、危害及防治措施16-2、大气污染的危高36-2,44害及其防治416-3、可再生资源和中1,2,新能源的开发利用16-4、湿地及其保护高36-137-1 44 16-5、生物多样性保37-3护16-6、生态环境破坏高44,7,44 444444444437-3与恢复和保护。

2018-2019两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2018-2019两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2,9,36-2
13-2、八个主要国家的自然和人文的比较
13-3、世界冷避、人迹罕至的地区

13-4、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地区

36-4
14、中国地理
14-1、中国区域的认知能力

3.4.9.10
3,5,
11,
14-2、中国地理的实践能力

5
2,3,
14-3、中国典型的小尺度区域
14-4、中国四大区的自然、人文比较
7-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的影响
7-2、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8、人口与城市
8-1、人口数量的变化

4
8-2、人口时间的变化

4
8-3、人口空间的变化

4
8-4、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5
123
36(1)
8-5、城市区位因素

8-6、城市的功能和功能分区及城市等级

4
8-7、城市化过程中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9
4-3、河流/湖泊的水文特征

7,
10
7,8
4-4、影响水文特征的因素

10.11
37(3)
11
4-5、流水地貌

9
37(1)(2)
4-6、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及评价

37-4
4-7、河流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6,
4-8、洋流及其影响

5、地表形态
5-1、外力作用与地貌

9.10.11
5-2、内、外力共同作用与地貌
2018-2019两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高考地理考点双向细目表

高考地理考点双向细目表

交通运 输布局 及影响
全国 I 卷
人类与 地理环 境协调
发展
浙江卷 江苏卷 安徽卷 四川卷
人口的 变化
江苏卷 海南卷 福建卷 全国新课标卷
区际联 系与区 域协调
发展
安徽卷 福建卷 江苏卷 海南卷
地理信 息技术
福建卷
旅游地 理
省市 海南卷 全国新课标卷 山东卷 四川卷
自然灾 害与防

海南卷 福建卷 全国新课标卷 山东卷
选择题 选择题 综合题 综合题 综合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分值 4 4 10 12 8 8 8 4
4 8 6 4 8
6 9 8
选择题
4
选择题
4
选择题
6
选择题
9
选择题
8
选择题
6
综合题
9
综合题
6
选择题
8
选择题
8
选择题
4
综合题
12
综合题
8
综合题
9
选择题
4
选择题
4
选择题
4
选择题
8
城市与 城市化
省市 江苏卷 海南卷
海南卷 浙江卷

农业地 域形成 和发展
海南卷 福建卷 全国新课标卷 山东卷 浙江卷
全国 I 卷
工业地 域形成 和发展
山东卷 浙江卷 全国 I 卷 福建卷 全国新课标卷
考点 岩石形成 地质成因 外力作用 分析地形分布特点 地貌及形成 河流地貌 地貌地形特征 岩石形成
洋流分布 水资源合理利用
河流补给形式 水循环
环境保 护
海南卷 福建卷 全国新课标卷 山东卷 四川卷

-2018近五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2018近五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9-7、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6-4
37-2
9-8、农业产业转移

36-4
9-9、“三农”问题
10、工业生产与区域经济发展
10-1、工业的区位因素

37-1,
6
1,
4
5,
36-1
1
36-1
10-2、工业的集聚与分散

36-3
4,
36-2
36-2
10-3、工业地域
10-4、工业生产条件的评价
10-5、工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8,
12-3、区域森林资源生态环境效益
12-4、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9,
12-5、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6-4
13、世界地理
13-1、世界十三区的区域认知能力

3
7
37-1
13-2、八个主要国家的自然和人文的比较
13-3、世界冷避、人迹罕至的地区

37-3
37-2,3
13-4、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地区

4
2-4、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3,
3、地球上的大气
3-1、大气的热力过程原理

37-3
1
3-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7
3-3、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

10
3-4、天气特征---温、水的影响因素

6,7,10
3-5、锋面天气系统

4,5
3-6、高、低气压系统

37-1
3-7、气候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2018全国文综地理一卷双向细目表

2018全国文综地理一卷双向细目表
2018全国文综地理一卷双向细目表
题型

题号
考查知识点
分值
考查能力点



第一组
1
工厂选址区位
4分
结合文字信息和区域认知,
综合分析影工业区位的能力
2
工业区位优势
4分
3
工业区位选择
4分
第二组
4
人口迁移
4分
运用文字、图表信息,考查
人口相关常识、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5
区域认知:行政区的判定
4分
第三组
6
流水沉积作用过程
2
水文特征:湿地分析
6分
3
水文特征:盐分变化
6分
4
资源开发:湿地开发和保护
4分
43
区域旅游发展措施的意义
10分
对地理文字信息加工能力;分析旅游措施对景区的作用,考查人地协调的发展观
44
种子库选址区位分析
10分
获取和解读文字信息;调动和运用区位和区域环境知识,
分析全球变暖环境变化造成的影响
4分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文信息,
综合解读与分析流水沉积的作用过程的能力
7
4分
4分
8
地形—地壳运动
4分
4分
第四组
9
交通区位
4分
准确读取图文信息,分析生活和生产实际,
服务现实生活的地理能力
10
地球运动-日出时间
4分
11
气候分析—气温
4分
4分



36题
1
交通港口的影响
8分
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归纳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和区域认知,

2018地理高考双向细目表

2018地理高考双向细目表


大气受热过程
选择题
11、综合题37(2)
10分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某流域降水和蒸发的变化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选择题第9题
4分
地形对车速的影响


人口与城市
人口迁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选择题4、5题
8分
人口迁移对城市对城市化的影响


区域产业活动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37题(1)、(3)、
10分
湿地的地貌特点;湿地的盐度变化


流域合理治理与开发
37题(4)
6分
流域的开发


2018新课标高考地理双向细目表
选择题1、2、3题;
12分
工厂选址考虑的因素及优点

综合题36题(2)
6分
工业带来的有利影响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6题(1)、(3)
14分
港口的经济价值;航线的开发带来的有利影响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经济联系
36题4)
4分
区域差异及联系


区域可持续发展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主干知识
考点
题型及题号
分值
基本知识
能力要求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述事物
论证和探讨问题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运动的基本意义
选择题第10题
4分
太阳方位的日变化

近五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近五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近五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以下是2014-2018年地理学科全国I、II卷的课标卷高考题分析表,包括知识体系和考点频率。

1、地图基础知识1-1、等值线图类1-2、统计图类1-3、统计表类1-4、变式图表类2、地球运动2-1、时间计算及日期变更2-2、日出日落方位的应用2-3、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应用2-4、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3、地球上的大气3-1、大气的热力过程原理3-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3-3、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3-4、天气特征——温、高水的影响因素3-5、锋面天气系统3-6、高、低气压系统3-7、气候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3-8、气候对其他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3-9、气候变化对其他要素的影响3-10、气候类型、气候特征4、地球上的水4-1、水循环的环节及意义4-2、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4-3、河流的水文特征4-4、影响水文特征的因素4-5、流水地貌4-6、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及评价4-7、河流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5、地表形态5-1、外力作用与地貌5-2、内、外力共同作用与地貌5-3、地形特征5-4、地形类型及对其他要素的影响6、地理环境的整理性与差异性6-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6-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6-3、水平地域分异规律6-4、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以上是各年份的试题年份及考试题号。

请注意,文章中的格式错误已经被删除,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也被剔除了。

另外,每段话也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以使其更加流畅和易于理解。

问题与治理、保护12-4、区域水资源问题与治理、保护12-5、区域土地资源问题与治理、保护12-6、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12-7、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高高高高高高高地理学是一门关于地球表面和人类活动的学科。

它研究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如何相互作用,以及这些作用如何影响地球的表面和人类社会。

以下是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动物和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8课标卷高考题分析表(全国I、II卷地理学科)
知识体系和考点考

试题年份及考试题号
14年15年16年17年18年
I卷II卷I卷II卷I卷II卷I卷II卷I卷II卷
1、地图基础知识
1-1、等值线图类高7, 9, 4,5 1-2、统计图类高8, 37-1 9,
1-3、统计表类
1-4、变式图表类中37
2地球运动
2-1、时间计算及日
期变更
高6, 8 6
2-2、日出日落方位
的使用
中 5 10,
2-3、昼夜长短变化
规律使用
低 4
2-4、正午太阳高度
变化规律
低3,
3、地球上的大气
3-1、大气的热力过
程原理
中37-3 1
3-2、大气的水平运
动----风
低7
3-3、气压带和风带
分布规律
低10
3-4、天气特征---温、水的影响因素高6,7,1
3-5、锋面天气系统低4,5
3-6、高、低气压系

低37-1
3-7、气候对其他自
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3-8、气候对其他人
文地理要素的影响
3-9、气候变化对其
他要素的影响
中8 8
3-10、气候类型、气
候特征
中 4 4
4、地球上的水
4-1、水循环的环节
及意义
高 6 1, 37-2
4-2、人类对水循环
的影响
高2,3, 9
4-3、河流的水文特征高36-2 9,10,
36-2
36-1 7, 10
4-4、影响水文特征
的因素
高11, 10 11 4-5、流水地貌高10, 8,9,
4-6、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及评价高11,
36-2
37-4
4-7、河流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高36-3,
4
6,
4-8、洋流及其影响低9
5、地表形态
5-1、外力作用和地貌高7, 8,9,
10
5-2、内、外力共同
作用和地貌
中9 8,
5-3、地形特征低37-1
5-4、地形类型及对
其他要素的影响
高37-1 6 37-1 37-2,3
6、地理环境的
整理性和差异性
6-1、自然地理环境
的整体性
高7,9, 8 36-1 37-2 37-2 3,8,
6-2、自然地理环境
的差异性
6-3、水平地域分异
规律
中1,2,
6-4、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高10, 37-3,
4,
6-5、非地带性规律高 5 11, 37-2
7、自然环境对
人类活动的影响
7-1、地形对聚落及
交通线分布的影响
7-2、资源对人类生
存和发展的影响
中36-3
8、人口和城市
8-1、人口数量的变

高10,11 4
8-2、人口时间的变

低 4
8-3、人口空间的变

低 4
8-4、人口迁移和城
市化
低 1
8-5、城市区位因素高6, 10,1
1
8-6、城市的功能及
功能分区
中4,5,
8-7、城市化过程中低6,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9、农业生产和
区域经济发展
9-1、农业区位因素高 2 36-1,
2,
1 6,11 9-2、农业地域类型
9-3、农业生产条件
的评价
中36-1
9-4、区域农业的可
持续发展
高36-3 3 36-3
9-5、某种农(动)作物生产条件的评价高37-2.
3,
39-1
36-1 36-2
9-6、农业生产条件
的改善
中36-2 2
9-7、农业生产对地
理环境的影响
高36-4 37-2
9-8、农业产业转移中36-4
9-9、“三农”问题
10、工业生产和
区域经济发展
10-1、工业的区位因

高37-1, 6 1, 4 5, 36-1 1 36-1
10-2、工业的集聚和
分散
高36-3 4, 36-2 36-2 10-3、工业地域
10-4、工业生产条件
的评价
10-5、工业生产的主
导因素和限制性因

高37-2 3,
10-6、工业生产对地
理环境的影响
中37-3
10-7、工业化和城市
化发展
10-8、工业产业转移高 2 2, 3,5 1,2,3 10-9、工业的可持续
发展
中 3 36-3
10-10、区域工业和
农业的联系
11、人类活动
的地域联系----交通
运输
11-1现代交通运输
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11-2、交通运输线的
区位
高4, 5 4 36-1,2 3 36-3
11-3、交通运输点的
区位
中36-4 36-1
11-4、交通运输区位
因素的评价
高5, 36-2 37-2 9,
11-5、交通运输对聚
落的影响
低36-3
11-6、现代交通运输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5, 36-4
12、区域可持
续发展
12-1、区域生态环境
问题和治理、保护
低36,
12-2、区域资源开发
和经济发展
低8,
12-3、区域森林资源
生态环境效益
12-4、区域矿产资源
的开发和保护
低9,
12-5、区域经济发展
中的问题及解决措

低36-4
13、世界地理
13-1、世界十三区的
区域认知能力
高 3 7 37-1
13-2、八个主要国家
的自然和人文的比

13-3、世界冷避、人迹罕至的地区高37-3 37-2,
3
13-4、一带一路沿线
的重要地区
中36-4
14、中国地理
14-1、中国区域的认知能力高37-1 11, 1,2 3,5,
11,
14-2、中国地理的实
践能力
中7 2,3,
14-3、中国典型的小
尺度区域
14-4、中国四大区的
自然、人文比较
中37-1
14-5、中国的自然灾
害多发区的环境特

高43, 43 43 43
14-6、自然灾害的应
对方法和应急措施
低43 37-4
15、旅游地理
15-1、旅游开发条件高42 42 42 42 43 43
的评价
15-2、旅游规划和旅
游活动设计
中42 44
15-3、旅游和景区建
设对地理环境的影

中42, 43
16、环境保护
16-1、水污染及成
因、危害及防治措

中37-4 44
16-2、大气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高36-2,
4
44
16-3、可再生资源和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中1,2,
16-4、湿地及其保护高36-1 37-1 44 16-5、生物多样性保

37-3
16-6、生态环境破坏
和恢复和保护
高44, 7,44 44 44 44 44 44 3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