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案例分析——耶鲁大学美术馆(路易斯康)

合集下载

案例分析——耶鲁大学美术馆(路易斯康)

案例分析——耶鲁大学美术馆(路易斯康)
极具韵律感的屋顶呈现出的匀质空间
耶鲁大学美术馆
——Louis点,作为参 观的主要交通空间,这个圆形的混凝土筒像是 一个巨大的艺术品为这个外表看似平淡的建筑 增添了一些趣味,路易康对细节的苛求在这里 展露无遗,每级台阶都是用整块大理石切割而 成,不会产生由大理石拼接而成的细缝,栏杆 也是单独设计过,还专门有灯为栏杆照明,而 地下大理石铺地的接缝更是用金属镶边,在转 角平台形成像精妙数学般扇形的图案,而最让 人激动的当然就是那个三角形的混凝土屋顶, 镶嵌在圆筒楼梯间顶上,和玻璃砖形成精彩的 光线处理,这里的光线柔和,每时每刻都为楼 梯间提供足够的采光,而且效果相当的好。
耶鲁大学美术馆
——Louis Isadore Kahn
平面和楼板结构剖面
耶鲁大学美术馆
——Louis Isadore Kahn
对于内部空间的处理,中间 用一个圆形混凝土的楼梯间和一 个矩形的电梯间组织了交通,而 剩下的便是干净的展览空间。流 线相对简单,但是却很实际,到 了今天仍然符合现代艺术展览的 任何要求,声光电全都派上用场, 甚至楼层的指示牌都用投影机打 到暗色的清水混凝土墙上,特别 有感觉。
案例分析——耶鲁大学美 术馆(路易斯康)
耶鲁大学美术馆
——Louis Isadore Kahn
耶鲁大学美术馆是康的第一 个重要的作品,奠定了他在建筑设 计史上的地位。
虽然紧挨着老建筑,路易·康 还是大胆采用了灰砖、混凝土、玻 璃和钢这样的现代材料。整个朝向 街道的公共立面全是实的砖墙,没 有一扇窗户。建筑立面稍微向街道 突出,突出的侧面为全玻璃,成为 非常谦虚的入口。如此,人从南向 北沿着街道行走时,会觉得老的美 术馆立面像是美丽的长卷和布景, 自然而然地进入新美术馆的入口, 新建的体量则消隐在人的空间体验 之外。

耶鲁大学美术馆丨路易斯·康

耶鲁大学美术馆丨路易斯·康

耶鲁大学美术馆丨路易斯·康
建筑师:路易斯·康 Louis I. Kahn
地点:美国康涅狄格州
时间:1947-1953年
耶鲁大学美术馆丨路易斯·康
耶鲁大学美术馆被认为是路易斯·康的第一个代表作。

•耶鲁大学美术馆于1832年创建,是西半球最早的学校美术馆。

•1866年,Peter Bonnett Wight设计建造了Street Hall.
•1926年,Egerton Swartwout设计建造了Old Yale Art Gallery.
•1947年,在罗马的路易斯·康收到耶鲁大学的邀请,对美术馆进行扩建。

•1998年,耶鲁大学启动对美术馆三栋建筑的修复改造,于2012年完全完成。

平面图
▼ 建筑外立面
建筑外立面使用了砖、玻璃、混凝土。

▼ 建筑庭院
▼ 内部展厅
由Anne Tyng设计的金属倒模的三角锥空心混凝土既充当了楼板,也充当了天花板,并将设备管道系统安排其中。

•Anne Tyng, 1920年生于中国江西庐山,毕业于哈佛大学建筑系;对柏拉图式实体,三维多面体及荣格思想有着浓厚的兴趣。

1945年加入Kahn and Stonorov 建筑事务所,之后与康产生恋情,于1853年产一女。

▼ 楼梯空间
▼ 图纸。

“永恒价值”的形式建构——路易斯·康4件作品的解析

“永恒价值”的形式建构——路易斯·康4件作品的解析

3 7 0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 版)
第 l 9卷
现代 主义 的建筑 观念 以及 中 国道 家 的老庄 思
想 。如此 复 杂 的精神 集 合体 , 构 建 了康 的 “ 永恒 价值 ” 的建 筑精 神 。 3 . 结构 与建 造
康对 于 建 筑 形 式 与 结 构 的 关 注 是 全 面 的, 从 形 式表 面 的装 饰 , 延 伸 到建 筑 的结 构 、 构造 、 材料 、 结 点之 间 的交 互关 系 以及建 筑 的 形式 与建 构 的逻辑 之 间的关 系 。弗 兰姆 普敦 曾经 分析 了路 易斯 ・ 康设 计 的费城 城 市文 化
中心 方案 的飞扶壁 和 费城 市 政厅运 用 的钢筋
的“ 永恒价值” , 就必须从其具体的建筑作品 入手 , 以视觉 感 受为基 础 , 从 建构 的视 角研 究
建 筑形 式各 部 分 的排 列 , 重 点分 析 建 筑 的 成 分、 元 素 以及各个 部分 的逻 辑 和秩序 , 才能 窥
1 . 思想背 景
飞跃 , 而在此前漫长的蛰伏时期 , 他一直关注 古典主义建筑, 尤其是他的罗马之行 , 使其切 身感受 到古典建筑 的厚重 与光 影变化。其
收 稿 日期 . 2 0 1 7 - - 0 2 - 2 8
回归以及建筑的本质 回归 , 这是一种精神 的 回归。同时 , 在路易斯 ・ 康 的哲学精神中 , 不 仅包含古典哲学和浪漫主义哲学 , 也 包含了
见其“ 永恒价值 ” 的建构 方式 。“ 价值 ” 是本 质, “ 建构” 是手 段 , “ 形式 ” 是空间, 三 者之 间 的一体化是研究“ 永恒价值” 的具体路径。
1 . “ 水 平结构 ” 的生长—— 耶 鲁大 学艺 术馆

耶鲁大学美术馆扩建工程

耶鲁大学美术馆扩建工程

转自: 专筑网 耶鲁大学美术馆扩建工程
设计师:路易斯·康所在国家:美国
所在地区:康涅狄格州
时间:1950—1953
地点:美国,康涅狄格州
耶鲁大学美术馆是由艾杰敦·施瓦德沃特于1927~1928年间设计的美国最早的大学艺术馆。

美术馆同时作为建筑系学生的活动场所,直至一位年轻的建筑师保罗·鲁道夫在与此建筑隔街相望的约克街设计了新的建筑系楼。

康设计的建筑外表面相当简洁——清水砖墙突出的石条带体现出自然的楼层划分,玻璃幕墙呈现出简单的竖向重复形式。

主体建筑被分成两个面积相同的相关联的大厅,由一个狭长的服务空间分开,其中包括长方形的电梯空间、管道和储藏室,还有一部符合规范的防火楼梯。

它的最显著特征是嵌在圆柱型混凝土筒中的外轮廓成等边三角形的铁质楼梯,与原有建筑的一个小面积区域相联系。

建筑的主要入口在联系空间和主要空间的交接处。

在耶鲁大学美术馆扩建工程中,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之间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区分,这在康以后的设计中十分重要。

这是与他在BealⅨ一Arts尝试的相反设计,他提供了平面可以由建筑空间和服务空间填满的可行性建议。

它们按照传统的方式淡淡地着以灰色或粉色,同时服务空间的外墙面划分得很详细并着以鲜艳的颜色,强调出建筑中服务空间元素的本来地位,同时尊重平面中空间的等级秩序,这是康向学院派设计方法提出的挑战。

路易斯·康作品分析

路易斯·康作品分析
在医学研究楼的设计中,小塔楼服务与实验室作为小空间 塔楼拥有了自己的形象和结构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和屈灵顿的游泳池相比,小空间已经独立,服务与被服务的空间关系更加清晰
1)建筑概况
作品位于美国费城宾州大学校园内,1957年开始设计,1964年建成。这个建筑 有一个曲折的通廊,由医学和生物学两个部门资助,两者对环境的要求有 很多不同。
.康的建筑思想及作品欣赏
第一节:建筑师的背景
1)康的个人简介
1901 出生于俄罗斯的奥塞尔岛(现爱沙尼亚的萨列马岛) 1924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士 1928—1929 旅游欧洲 1935 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建筑师事务所 1941 和乔治.霍伟合作 1947—1957 担任耶鲁大学建筑系的设计评论员与教授 1901 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教授 19241974 于纽约逝世
在建筑语言的表达方面,他注重的是某种历史上用来交流概念,思想,意 图的手法,将形式和结构关系作为表达的语言,他所用到的“词汇”是相
当新的,但同时也是相当原始的。
“砖,你喜欢什么?” “嗯,我喜欢做个券。” “不过,券不容易做,花费也多。我认为你可以用
混凝土穿过你的洞口,这是一样的。” “唔,我明白,你是对的。但要知道,如果你问我
代的大多数标准建筑形式,甚至强调横向的高层形式形成对比。
一种趋势的演进
2)建筑平面
服侍空间与被服侍空间
(servant spaces and served spaces)
康以最基本的几何形正方形 作为构图的基本元
在几何的控制下构图
使平面本身有着结构 和组成的逻辑
从平面到剖面 一个“凸”字 型 反复出现
作品中反映出康的建筑哲学思想中 对人和空间的关系的思考 他提出的“服务”与“被服务”的 空间 关系的概念已经上升到相当成熟的 理性高度

路易斯·康

路易斯·康

路易·康(Louis Isadore Kahn)路易·康(Louis Isadore Kahn 1901-1974)简介(路易·康是建筑设计中光影运用的开拓者)美国现代建筑师。

1901年2月20日生于爱沙尼亚的萨拉马岛,1905年随父母移居美国费城,1924年毕业于费城宾西法尼亚大学,后进费城J・莫利特事务所工作。

1928年赴欧洲考察,1935年在费城开业。

1941-1944年先后与G・豪和斯托诺洛夫合作从事建筑设计,1947-1957任耶鲁大学教授,设计了该校的美术馆(1952-1954)。

1957年后又在费城开业,兼任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

路易·康(Louis Isadore Kahn)设计思想:路易·康发展了建筑设计中的哲学概念,认为盲目崇拜技术和程式化设计会使建筑缺乏立面特征,主张每个建筑题目必须有特殊的约束性。

他的作品坚实厚重,不表露结构功能,开创了新的流派。

他在设计中成功的运用了光线的变化,是建筑设计中光影运用的开拓者。

在有的设计中他将空间区分为“服务的”和“被服务的”,把不同用途的空间性质进行解析、组合、体现秩序,突破了学院派建筑设计从轴线、空间序列和透视效果入手的陈规,对建筑师的创作灵感是一种激励启迪。

评论路易·康(Louis Isadore Kahn):相当多的建筑评论家认为,路易斯·康是一位在现代建筑的演变中居关键地位,因而为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提供重要启迪的学者,认为他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是一个理论、实践皆极为出色,因而无愧为当代大师的人物。

他的理论,既有德国古典哲学和浪漫主义哲学的根基,又糅以现代主义的建筑观,东方文化的哲学思想,乃至中国老庄学说。

在建筑理论方面,他的言论常常如诗的语言一般晦涩、艰深、令人费解;然而也确如诗句一般,充满着隐喻的力量,引人而又多义。

他的实践,似乎为这些诗句般的理论做了注解;而他的理论,似乎又为他的实践泼洒上一层又一层神秘的色彩。

路易斯·康的古典与永恒

路易斯·康的古典与永恒

河"建材2021年第5期路易斯•康的古典与永恒柳红明黄倩媛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130022)摘要:路易斯•康的思想成熟于古典传统与现代功能主义的交锋时期,康早年深受法国的古典学院派影响,而后在他漫长的沉淀期也追崇过教条的“国际式”功能主义者;面对截然不同又矛盾的古典与现代思想,康进行了双重深入了解,将古罗马建筑语汇转化成现代建筑,开创了古典建筑的现代复兴之路;文章将按时间顺序解析康的经典作品,研究路易斯-康不同时期的古典永恒思想。

关键词:建筑的永恒性;古典建筑;路易斯•康合论述1路易斯•康建筑生涯探索期的思想斗争1.1学院时期的思想演变路易斯•康于1901年出生在爱沙尼亚岛,1905年随全家迁往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1924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学教育属于巴黎美术学院的古典主义,身处布扎体系的教师将建筑设计看成是艺术创作的过程,建筑成为了艺术家创作的载体,古典的布扎体系是康的构成初期建筑思想的基石。

与形式主义的布扎体系不同的是,康的授课老师保罗•菲利普•克雷特是一位现代主义者,他将现代建筑的严肃性及其对建筑的重要性完整的阐述给了当时的学生,康就是其中之一。

康本科期间的获奖作品《军用邮局》(如图1所示)就显现出“被剥离的古典主义”的平面语汇,不同于当时古典平面的中轴对称美学,平面背离过去的传统古典手法,体现出的是不对称的空间秩序;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古典与现代的矛盾已然显现,此时的康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去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而非集中式的对称去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冲突,这种有规律的打断与掩饰轴线的设计方式为康建立了最初期的设计基础。

1.2青年时期的现代建筑思考1924年毕业之后,康开始从事建筑设计的工作。

此时现代建筑的第一代大师已经陆续完成了他们的传世之作,许多与康同时代同命运的人,竭尽所能地去迎合国际建筑新潮流。

康并没有简单地皈依到现代运动的大旗之下。

他被勒•柯布西耶与密•斯・凡德罗的作品所触动,简洁的工业材料、纯粹的几何形体、均质空间为他的早期设计思想提供了启蒙的基石。

路易斯康作品分析

路易斯康作品分析

建筑师背景路易斯•康:是20世纪建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实践者、教育家和思想家。

他的建筑已经成为现代主义美学的标签,他的观念改变了美国建筑的方向。

康从早年的作品犹太教堂起,就显现出对”砖”的独特偏爱。

他对建筑环境和场所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认为“一座建筑在它存在于纸面上之前,就已经存在并表达着自身的愿望”。

康的作品的形式感非常强烈,他认为组成远古时期建筑的基本元素是最基本的,也是永恒的。

在他的作品中,这一点最明显的体现是基本几何形的运用。

路易斯•康,1901年2月20日生于爱沙尼亚的萨拉马岛,1905年随父母移居美国费城,1935年在费城开设设计事务所,1941-1944年先后与G•豪和斯托诺洛夫合作从事建筑设计,1947-1957任耶鲁大学教授,设计了该校的美术馆,1957年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

路易斯•康发展了建筑设计中的哲学概念,认为盲目崇拜技术和程式化设计会使建筑缺乏立面特征,主张每个建筑题目必须有独特的约束性。

其著作有《建筑是富于空间想象的创造》、《建筑•寂静和光线》、《人与建筑的和谐》。

建筑概况萨尔克研究所是由乔纳斯•萨尔克(Jonas Salk)博士——小儿麻痹症疫苗的发明人——出资建立的一所旨在研究基本生命原理的机构。

在这里,生物学家和其他领域的学者可以相互合作,在更广泛的领域协同探索人类发展中的医学问题。

1960年,萨尔克邀请当时已经颇为知名的路易斯•康来主持设计,工程至1965年完成,最终成为路易斯•康的代表作品之一。

研究所坐落于加州西海岸的拉•霍亚(La Jolla,California),静静的俯瞰着太平洋。

设计最初包括三个部分:实验室、社区中心、宿舍区(图3),可以容纳57名教学人员及850名科研工作者从事研究,但最终只有实验室部分建成。

康的设计由两座对称的实验楼组成,每栋建筑6层,包括3层实验室和每层实验室上方的设备层。

中央是被称为第五立面的研究所庭院,一座大理石的广场,中央一条水道穿过,充满了仪式的纪念性。

浅析耶鲁大学美术馆中的空间秩序

浅析耶鲁大学美术馆中的空间秩序

浅析耶鲁大学美术馆中的空间秩序赵志青;吴磊【摘要】路易斯·康是20世纪下半叶的建筑界中不可忽略的建筑大师,生于1901年的路易斯·康直到年过半百之后才开始声名鹊起,成为大家认可并追捧的建筑大师.而使他出名的建筑作品正是耶鲁大学的美术馆.\"Lou always wanted a distinction between things\"这是路易斯·康的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的安妮在回忆康时所说的话,耶鲁大学美术馆正是康对空间秩序的初次尝试.文章从背景等方面对耶鲁大学美术馆的分析,浅析路易斯·康对空间秩序的看法以及设计思路.【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9(000)008【总页数】2页(P48-49)【关键词】耶鲁大学美术馆;间隔秩序;三角形格构;空间【作者】赵志青;吴磊【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南昌大学【正文语种】中文1 耶鲁大学美术馆设计的背景耶鲁大学美术馆始建于1926 年,由史瓦特伍特设计,是耶鲁大学的艺术收藏品主要的展示空间,外立面采用新哥特建筑样式。

但是由于赞助基金的终止,项目工程在1928 年就停止了,留下了一处庭院,基地西部超过2/3 的面积没有兴建。

在20 世纪40 年代,以杜尚为发起人的无名者协会(Societe Anonym①)向耶鲁大学捐赠了六百多件抽象艺术作品,一下使得耶鲁大学成为了当时美国艺术的中心。

而当时耶鲁大学美术馆的展示空间过小,无法陈列所有的展品,于是在1941 年,耶鲁大学美术馆的扩建计划开始被提上了议程。

最初由耶鲁大学的校友古德温担任设计师,但由于“二战”正值紧张阶段,美国政府对大型建筑的兴建多加限制,同时耶鲁大学校方也缺乏预算,从而导致计划的停摆。

20 世纪初期,法国一直被视为艺术的天堂,巴黎美术学院则为艺术的理想圣地,直到20 世纪40 年代,艺术开始在美国蓬勃发展。

“二战”以后,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艺术也在这个基础上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从而使得美国取代法国登上了艺术创新的领导地位。

大师的设计作品赏析—路易斯·I·康

大师的设计作品赏析—路易斯·I·康

3.路易斯·I·康作品分析
1.耶鲁大学美术馆扩建工程——双层表皮
双层表皮 隔离干扰 不同材质的质感
3.路易斯·I·康作品分析
1.耶鲁大学美术馆扩建工程——(平面和空间) 现代构成的成分: (1)由顶棚的正三角形(正四面体)框架和楼梯的圆与正三角形等 纯形态控制空间。 (2)通过柱子限制空间轮廓。结构单元=空间轮廓。 (3)背面面临公园一侧开放的的巨大玻璃幕墙和临道路一侧的实墙 对应。 (1)其中顶棚的正四面体框架不是结构而只是装饰,而且他还用混 凝土代替了原本的钢材来做这些框架,还将四面体的一个面接在了 梁上,其他正四面体成为了顶棚的装饰。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不合理 的。
3.路易斯·I·康作品分析
3.肯贝尔艺术博物馆——明确的构图
3.路易斯·I·康作品分析
3.肯贝尔艺术博物馆——材料
混凝土和变质岩板 纯粹
3.路易斯·I·康作品分析
3.肯贝尔艺术博物馆——柔和的光元素
室内采光 主要是靠顶棚和墙体之间的缝隙 配上白色的背景 使得室内光线十分柔和 也有三处天井配合采光
6.5米x30米。连续平行的拱壳造型看似简单,灰白色 的变质岩板填充在混凝土的拱形框架之中显得异常朴素, 整个建筑犹如德克萨斯州大地上平凡的谷仓,给人以自 然质朴的美感。
3.路易斯·I·康作品分析
3.肯贝尔艺术博物馆——明确的构图
拱顶的形式,康在设计博物馆时的助手马 歇尔·梅耶建议使用摆线形式,因为当结 合了预应力混凝土之后它十分薄。整个博 物馆是由1 6组这样的拱顶覆盖的,每一 个都是22m×154m,从南到北排列贯穿整 个建筑的长度。在它们之间是平屋顶的单 元,与非结构的墙之间由细缝分开。摆线 形拱顶比曲线形拱顶低 跨度较大承重能力较强,同时利于室内光 线的漫反射

解读大师——路易斯.康

解读大师——路易斯.康

肯贝尔美术馆
屈灵顿犹太中心游泳池
柯曼住宅
柯曼住宅
理查德医学 研究楼
印度经济管理学院
孟加拉国达卡国际会议中心
康作品的空间模式
“空间模式”是以社会存在和居住概念的认知 空间模式” 空间模式 图式作为依据的一项社会性的构造活动。功能、 图式作为依据的一项社会性的构造活动。功能、意 象和结构是空间模式形成中不可分离的三要素。 象和结构是空间模式形成中不可分离的三要素。我 们从结构的角度将路易斯·康建筑作品的 空间模式” 康建筑作品的“ 们从结构的角度将路易斯 康建筑作品的“空间模式” 分为以下四种: 分为以下四种:
罗马筒形拱
肯贝尔 美术馆 拱顶
哥特式教 堂的塔楼
理查德 医学楼 的塔楼
埃及金字塔 的角锥体
耶鲁大学 美术馆角 锥式屋盖
基本几 何图形
达卡议 会中心 的洞口
“元语言”的类型转换
他将这些“元语言” 他将这些“元语言”经过抽象和再创造形 成了带中缝采光的筒形拱顶( 成了带中缝采光的筒形拱顶(如肯贝尔美术 );四角锥形的屋顶 四角锥形的屋顶( 馆);四角锥形的屋顶(如屈灵顿犹太中心游 泳池);具有哥特韵味的高耸的小塔楼( );具有哥特韵味的高耸的小塔楼 泳池);具有哥特韵味的高耸的小塔楼(如理 查德医学研究楼,柯曼住宅);圆形、三角形、 );圆形 查德医学研究楼,柯曼住宅);圆形、三角形、 方形等基本几何形所组成的洞口( 方形等基本几何形所组成的洞口(如印度经济 管理学院,孟加拉国达卡国际会议中心)。 )。康 管理学院,孟加拉国达卡国际会议中心)。康 的建筑作品都具有很强烈的秩序感与形式感, 的建筑作品都具有很强烈的秩序感与形式感, 体现出一种古典而沉静的美, 体现出一种古典而沉静的美,这与他将这些固 定的“对象语言”的重复运用是分不开的。 定的“对象语言”的重复运用是分不开的。

时代的力量——耶鲁大学美术馆新古典风格改造

时代的力量——耶鲁大学美术馆新古典风格改造

转自: 专筑网 耶鲁大学美术馆新古典风格改造在纽黑文,康涅狄格州的耶鲁大学美术馆,其改建和扩建已完成的主要工作,并开始安装博物馆的那些受人尊敬的藏品。

改造后的美术馆将于2012年12 月12日向公众开放。

伴随着博物馆馆藏增加的本次扩建项目,将改造的游客体验,使美术馆不仅加强其作为国家的最突出的教学机构之一的作用,同时也成为该国的行列领先的公共艺术博物馆。

扩建项目将博物馆原有的一个半建筑扩展至三个,原有的一个半建筑包括:1953年由 Louis Kahn设计的现代建筑,和接近半个的1928年由Egerton Swartwout 设计的“老耶鲁美术馆”;扩展后的三个建筑则分别是:Kahn的现代建筑,整个老耶鲁美术馆和旁边的由Peter Bonnett Wight设计的1866大街会所(在1867-1928年期间这里曾经是美术馆员工的家)。

扩建项目将这三个建筑融为一体,同时保持三个建筑各自的特色。

美术馆包含64,375平方英尺的展览空间,较之前的空间扩张了四万零二百六十六平方尺,并占据了一个半街区的长度。

由于面积的增加,一个公共和教育综合计划应运而生,使得更多的人可以访问美术馆的百科全书般的藏品。

画廊的改造规划的扩建工程于1998年开始,第一阶段:标志性建筑——Kahn现代建筑的修复于2003年开始。

在2006年12月完成,这次建筑的修复,被广泛认为是建筑师的杰作,恢复Kahn现代建筑原有的纯度和完整性,同时引进最新的建筑系统。

目前的工作阶段涉及的新佛罗伦萨哥特式旧美术馆和Ruskinian哥特街馆的改造和恢复,最近由大学艺术史系所占用的两处建筑。

恢复1866大街会所内部工程包括修复历史悠久的建筑元素,以及旧楼的砖石外墙饰面的保护和重用。

建筑师,为确保重新配置的美术馆提供了一个最新的艺术环境和一个无缝的游客体验,还设计了一个新的楼梯和电梯,统一成一个逻辑流的流通模式,提升机械系统,提高了外墙的保温性能,还有众多的其他改进。

路易斯·康作品分析

路易斯·康作品分析
服伺空间的墙体承重,直接支撑屋顶的重量。空间相对狭小,康巧妙利用空间,设 计了进入更衣室的迷路入口,消毒室、卫生间等辅助功能。
在结构构造,和功能主次关系都明确体现了康所一再强调的对被服伺空间的服伺空 间的理解。
+
=
服伺与被服伺空间
“屈灵顿游泳池更衣室,给了我一个机会,使我第一次分清了服伺空间和 被服伺空间。这是一个十分清楚和简单的问题。这个问题得到了一个极为 纯净的解答。每个空间皆有考虑,并无冗杂之处……”
原发的文化归属
出生、母亲的影响、移民美国
触摸建筑源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古典教育
走出校门,何去何从 30年磨砺,30年彷徨
康在过去的营垒和今日的营垒之间寻找
50年代的成功和成熟
在来自时代和浓郁的历史主义环境的压力下的略带几分拘谨的成名作 —— 耶鲁大学艺术画廊
康的绘画作品
2)康的代表作品
奥瑟住宅 (1939-1943) 耶鲁大学美术馆(1950-1953) 米尔溪公建住宅 (1951-1962) 米尔溪社区中心 (1951-1962) 屈灵顿游泳池更衣室(1955) 宾西法尼亚大学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1957-1964) 论坛回顾报印刷所(1958-1961) 萨尔克生物研究所(1959-1965) 福特维恩艺术中心(1961-1973) 孟加拉国达卡国民议会厅(1962-1974) 艾哈迈德巴德的印度管理学院(1962-1974) 菲利普.埃克塞特大学图书馆(1965-1971) 肯贝尔艺术博物馆(1966-1972)
3)功能与流线
通常情况下,普通游泳池更衣流线目的明确,功能方式单一。进入入口后,很快完 成更衣进入泳池,不和别人直接发生交流关系。
而康设计的更衣流线,除了能够满足最简单的更衣功能外,增加了中庭、休息和过 渡空间等内容,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休憩,不单单把更衣看作是某个人的 个人行为和最基本的功能需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交流途径。这是这个游泳 池更衣室与其他更衣室最大的不同,康把自己的意识和理解,用建筑的语言直接表 现了出来。

大师的设计作品赏析—路易斯·I·康

大师的设计作品赏析—路易斯·I·康

3.路易斯·I·康作品分析
1.耶鲁大学美术馆扩建工程
(2)从柱子的排列中发现, 夹着交通核的两个展厅, 各自有不同的柱子支撑。 中央的核心筒,柱子并没 有紧贴核心筒壁,而是脱 离开来布置的,从而有意 识的借用柱子围合空间。 展厅的空间单元和柱子围 合的空间单元在此保持一 致。 结构单元=空间轮廓
3.路易斯·I·康作品分析
1.耶鲁大学美术馆扩建工程
(3)入口道路一侧的墙面和背 面公园一侧的玻璃墙面形成构 成。从喧闹的街道一转过来就 进入了一个静谧的、可以欣赏 艺术作品的空间。这一思路是 可嘉的。但是,过于简洁的墙 面处理和空间转换让人有些难 以适应。
4. 后来他开始了温和的文脉主义并且觉察到了现代主义的不足,于是他开始改变他自己的 思想走向,人性的解放是他追求的重点,开始了由现代到后现代主义的过渡。
5. 路易斯康的事务所聚集了大量把他当作神的人,而他也固执开始用他自己思想去主宰建 筑,去倒向人的行为,他仿佛陷入了一个教会的崇拜,一个对于人性崇拜的教会,他自 己就是崇拜的对象,这个时候他建筑的里的屋顶天窗也开的越来越多,想把人导向自己 的天堂。这也是他最疯狂的一段。
3.路易斯·I·康作品分析
1.耶鲁大学美术馆扩建工程——(外立面设计)
立 面 大 面 的 玻 璃 窗
简 单 的 分 割
入 口 处 简 洁 的 墙 面 处 理, 隔 离 道 路 影 响
3.路易斯·I·康作品分析
1.耶鲁大学美术馆扩建工程——(材质)
建筑内部是纯粹简洁的混凝土墙面
外立面采用色彩鲜明的红砖和玻璃材 质的组合变化
2.路易斯·I·康设计理念
1.空间单元=结构单元,用柱子进行空间的分割。(耶鲁大学美术馆扩建工程) 2.关于服务空间和被服务空间的划分(在费城宾州大学医学研究实验中心得到

解读 路易斯 康—建筑诗哲

解读 路易斯 康—建筑诗哲

空间品质分析:
一些读过康的书或者谈话的人们,认为康说的不是建筑理论,而是哲学。在一定意 义上,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康的作品似乎常常伴有自成一格的理论作支持。他的理 论,既有德国古典文学和浪漫主义哲学的根基,又揉以现代主义的建筑观,东方文 化的哲学思想。这就是我在文中一直提到的,康的建筑带有精神性的一面。他通过 一系列主题:“喜悦”、“惊奇”、“领悟”、“学习”、“秩序”、“光”、 “独一性”、“空间与结构体”等等,试图建构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而让人惊讶 的是,他竟然是以建筑作为媒介的。这里没有理论,因为他大概反对理论,他试图 寻找一种属于永恒的事物——光。 康在每个拱壳中间,做了一个0.9米的通长天窗。 天窗下面的铝制穿孔使反射板顶棚呈现人字形造型,十分优美。这样使展室内既得 到柔和的自然光,又避免了眩光的困扰。同时康还在拱壳与山墙交接处设计了一条 细长的弧形采光带,让光线从外面蔓延进来。这给略带硬朗的建筑增添了一分轻柔, 又使拱顶产生一种悬浮感,室内空间也因此而显得生动。 康还设计了三处光井,使 观众参观时处在室内室外变换着的视觉感受中,由此而消除了疲劳。
建筑材料分析:
从这些立面和细部材质中(下页的图),可以发现,康重点运用了灰白色 的现浇混凝土、米灰色的天然钙化石类似物和橡木。 这些素雅、低调的 物品都是他的常用材料。康认为,这些材料在质感上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像混凝土、变质板岩、橡木这些材料,它们都不至于太粗糙,在浅色的外 表下,能够给人不一样的触感,并结合太阳光的照射作用,在一天的不同 时间段中,会产生不一样的变化。 且我认为,随着时间的积淀与环境的 呼应,使得材料能透出一种“气质”,带有浓厚的“古典的现代感”。建 筑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经过洗礼,与周边的环境和场地能更好的融合, 更具整体性。比如下图中的混凝土与橡木与、变质板岩与水,混凝土与玻 璃等等。展现出康的建筑带有强烈精神性的一面

诗意的建造——路易斯•康的建筑思想解读

诗意的建造——路易斯•康的建筑思想解读

诗意的建造——路易斯•康的建筑思想解读摘要:路易斯•康是西方建筑界的巨匠,本文通过对他的建筑作品进行分析,解读他的建筑思想。

从路易斯•康宏观上的建造逻辑出发,重新发现他的作品的感人之处,进而从结构理性、自明性和地域性几个角度探讨路易斯•康对建造问题的理解和表达。

关键词:路易斯•康;建造;诗意;现代主义;传统传统,对于东西方建筑师来说都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词汇。

自现代主义兴起,他所创造现代主义风格和国际式风格将他自己同建筑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分割开来。

从希腊罗马,到拜占庭、罗马风、哥特、巴洛克、洛可可…这些建筑风格的联系和演变为什么没有让我们对横空出世的现代主义产生过怀疑。

虽然,现代主义的影响是以往任何一个建筑时期都无法与之相比,但同时,我们也很难为之后人类社会出现的建筑时期去下定义。

所以我们不禁要问,现代主义之后是什么?路易斯康曾这样说过:“根本就没有像‘现代’这样的东西,因为属于建筑的所有东西都存在于建筑中,并且有它们自己的力量。

”1.建造逻辑康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很难达到以前的建筑时期所达到的高度,过去的纪念性建筑具有伟大的特征,这点是未来的建筑师的依靠。

为此,他痛快的放弃了视觉的愉悦,从罗马建筑纯粹的体量中获得灵感,并争取对现代建筑局限性进行了填补。

他的作品能为我们提供现成的参考,这一方面,是因为康一贯认为建筑需要有并且清晰的表达出来建造的逻辑,这帮助他的作品成功逃离现代主义的缰绳,创造出了超越功能的建筑,也为我们精读他的建筑提供了可能。

另一方面,康的作品稳重简练却又精致真实,他对结构与材料的诚实处理使他创造出了诗意的建筑。

1.1建造逻辑:几何形康的设计,是离不开几何形的。

不同于其他热衷几何形的建筑大师,比如安藤忠雄,只是在平面上追求几何的纯粹,康从平面,立面、屋顶和开窗上,都热衷于使用简单的几何形。

路易斯康早期的作品是完全的现代主义风格。

康的改变,源自亲身感受到来自罗马建筑和埃及金字塔带来的冲击,他意识到现代主义有它不能达到的高度,所以康选择向古人学习。

路易斯

路易斯

路易斯.康作品中的光与影路易斯·康是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之一,设计了一批形式特异的经典作品,伊利诺伊大学化学楼、得州金宝美术馆、新罕布什尔依萨中学图书馆、加州沙克研究中心、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孟加拉国会大厦、萨克生物研究院、耶鲁大学美术馆等等。

光与影,是建筑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人生活在建筑之中,对于光的需求,往往是依托在阴影的基础上,没有阴影或者黑暗的存在,也就无法凸显光的重要性。

然而对于光的使用,却大大消弱了阴影在建筑中的作用,合理的应用光与影,保持两者的平衡,为建筑营造一种自然美,应当是建筑设计的真正内涵,在路易斯.康的很多作品中体现了不少光与影的变化。

在路易斯.康的作品中光是实体、是材料,而且是最基本的材料。

一旦感受到光是如此丰富多变,建筑的语汇立刻变得不同,这是许多建筑所没有意识到的。

即建筑因为光而产生了,光随时改变建筑的形态,不仅在白天发生变化,在室内灯光下也是如此。

运用光的感染力是路易斯.康建筑中最基本的东西,在耶鲁大学美术馆与孟加拉国政府中心等建筑中他都使用光来提升建筑物的表现力。

在路易斯.康的96件作品中,1950年以前的23件作品属于现代建筑的构成。

在耶鲁大学艺术馆(1951—1953)中只存有少量现代建筑构成的成分,还有很多新的变化。

由顶棚的正四面体框架和楼梯的圆与正三角形纯形态控制空间;通过柱子限定空间的轮廓,结构单元和空间轮廓融为一体;巨大的玻璃墙面与临道路一侧的封闭实墙面相对应。

纯形态是现代建筑的特点,但是在耶鲁大学艺术馆中长方体内部使用了很多纯形态的东西。

首先天棚运用正四面体的阵列,当光线照射而来时就会在天棚上多次折射和反射,使光影变化丰富多彩。

建筑外墙使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灰色的实墙相互穿插使建筑在纯净中具有变化,并且体现了建筑的厚重感。

艺术馆的内部基本上是“水平空间”。

通道一侧的墙面被设计成玻璃面,如果去掉核心筒和周围的柱子就和密斯的空间极为相似。

体现了空间的流动感和通透感。

红砖美术馆案例分析

红砖美术馆案例分析
红砖美术馆赏析
a
1
艺术是上帝的语言,结构是光的创造 者。建筑师是传递空间美感的人。
——路易斯·康
a
2
光影之美
设计空间就是 设计光亮
a
3
天窗采光
天窗可以给人以独特的视 觉效果与心理感受,设计 师利用这一点来营造特定 的空间场所气氛
a
4
a
5
雕影划形
体块式的建筑阴影在通过 被裁切、穿插、叠加过的 建筑时,营造出强烈的明 暗对比,从而凸显建筑实 体的体量特征。
a
12
大面积地重复使用同一种砖材质,使建筑的表皮形 态更趋纯净,同时通过建筑外形的规律变化,给人 带来极强的震撼
a
13
a
14
a
15
几何秩序
原始的、简单的、最有表达力的几何体,通过 几何秩序的组合使用,传达令人感叹的信息
a
16
a
17
a
18
将原本规则的几何图形中音符另一种几何图 形,叠合在一起进行减法变化,从而使生成 的建筑体现出两种元素的形式特征,得到独 特的建筑空间环境
a
6
a
7
a
8
a
9
被建筑切割过的影子不但极具韵律感,还形成建筑立 面的丰富细节,增强尺度上的亲切感,同时表现出外墙 实体的厚重感aຫໍສະໝຸດ 10材质的纯净表现
在希腊神庙中,并非其肃穆, 而是其纯净,打动了我……
a
11
用砌砖的变化来丰富立面, 而不是用附加的装饰来突出 立面效果,建筑被赋予的纯 净、圣洁、稳固的特质使其 与大地紧密结合在一起。带 给人具有震撼力的整体感受
a
19
空间美感
建筑师是传递空间美感的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耶鲁大学美术馆
——Louis Isadore Kahn
平面和楼板结构剖面
耶鲁大学美术馆
——Louis Isadore Kahn
对于内部空间的处理,中间 用一个圆形混凝土的楼梯间和一 个矩形的电梯间组织了交通,而 剩下的便是干净的展览空间。流 线相对简单,但是却很实际,到 了今天仍然符合现代艺术展览的 任何要求,声光电全都派上用场, 甚至楼层的指示牌都用投影机打 到暗色的清水混凝土墙上,特别 有感觉。
用建筑写诗的诗人
—— Louis Isadore Kahn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1
极具韵律感的屋顶呈现出的匀质空间圆形的楼梯是整座建筑的亮点,作为参 观的主要交通空间,这个圆形的混凝土筒像是 一个巨大的艺术品为这个外表看似平淡的建筑 增添了一些趣味,路易康对细节的苛求在这里 展露无遗,每级台阶都是用整块大理石切割而 成,不会产生由大理石拼接而成的细缝,栏杆 也是单独设计过,还专门有灯为栏杆照明,而 地下大理石铺地的接缝更是用金属镶边,在转 角平台形成像精妙数学般扇形的图案,而最让 人激动的当然就是那个三角形的混凝土屋顶, 镶嵌在圆筒楼梯间顶上,和玻璃砖形成精彩的 光线处理,这里的光线柔和,每时每刻都为楼 梯间提供足够的采光,而且效果相当的好。
案例分析——耶鲁大学美术 馆(路易斯康)
耶鲁大学美术馆
——Louis Isadore Kahn
耶鲁大学美术馆是康的第一 个重要的作品,奠定了他在建筑设 计史上的地位。
虽然紧挨着老建筑,路易·康 还是大胆采用了灰砖、混凝土、玻 璃和钢这样的现代材料。整个朝向 街道的公共立面全是实的砖墙,没 有一扇窗户。建筑立面稍微向街道 突出,突出的侧面为全玻璃,成为 非常谦虚的入口。如此,人从南向 北沿着街道行走时,会觉得老的美 术馆立面像是美丽的长卷和布景, 自然而然地进入新美术馆的入口, 新建的体量则消隐在人的空间体验 之外。
耶鲁大学美术馆
——Louis Isadore Kahn
如果看过了路易·康一生的作品,再 回过头来审视他50岁时创作的成名作,你 会发现这个建筑虽然已经有了某些他后来的 标志性建筑语汇,但还没有成熟地反映出他 后来提出的一些理论。方形的建筑形体,三 角形的混凝土屋顶,三角形的楼梯,都出现 在了耶鲁大学美术馆中。后来,简洁的几何 形体,混凝土的使用,光的自然的采用,都 成为康后来反复出现的形式语言。而康后来 提出的“服务—被服务”空间的理论在这个 建筑中出见端倪,却不像理查德医学研究实 验室(Richards Medical Research Laboratorie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一样表现得那么淋漓尽致。
耶鲁大学美术馆
——Louis Isadore Kahn
该方案也曾有两个不同的版本,其中一个版本的平面呈平行 四边形,另一个呈直角型,二者都有一些独立的圆柱形服务管筒 贯穿其中,康本人曾这样写到:一个由立体独立三角形网架组成 的钢筋混凝土楼面需要一个具有同样结构体系的柱子来支撑。
耶鲁大学美术馆
——Louis Isadore Kahn
耶鲁大学美术馆
——Louis Isadore Kahn
三角形模块浇筑而成的三角梁盖结构,康使得结构性和艺术性、功能性完美 的结合在一起,三角形梁盖一方面为大跨度提供了可能,一方面形成了美丽的韵 律感,电气系统还巧妙的藏在这个结构里头,康减少了梁盖中的一个三角形面, 使得梁网中有一条通道可以容纳下这些管道,这个三角梁网就像一个格栅,利用 透视遮挡住所以的设备和管道,同时也让光线反射更加强烈,让展览厅的灯光更 加柔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