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分析血液常规化验单 (1)
解读常规体检血液化验单
解读常规体检血液化验单健康体检后我们都会拿到一份体检报告,有些体检项目结果一目了然,像B超、胸片、外科等,医生最终都会给一个你能看懂的结论。
而常规的血液化验单看起来就费劲了,那些字母和数字到底代表什么意思一般人还真不容易弄明白。
常规体检血化验项目大多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心肌酶、血尿酸等,为帮助患者进一步了解化验结果不同数值代表的含义,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梁金锐在此为您详细解读。
●血糖血液中的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检测指标有两个,即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
正常人血糖浓度相对稳定,饭后血糖可以暂时升高,但应该不超过10mmol/L(180mg/dl)。
正常空腹血糖为3.9~6.1mmol/L(70~110mg/dl),5.6~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为7.8mmol/L以下(<140mg/dl),7.8~11.1mmol/l为糖耐量减低。
因此,糖调节异常(igr)包括三种状态,即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单纯糖耐量低减(igt)、ifg +IGT。
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或餐后血糖大于11.1mmol/L即达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
调查结果显示,仅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可以发现9.9%的糖代谢异常患者;而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主要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则可发现64.2%糖代谢异常患者。
这就是说,即使空腹血糖不高,只检测空腹血糖将导致84.5%的糖代谢异常患者被漏诊。
疾病提示:血糖升高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1.各型糖尿病。
2.内分泌疾病,如甲亢、嗜铬细胞瘤等。
3.应激情况,如感染、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病等。
4.过度肥胖,情绪或精神上的压力过重。
5.服用某些会引起高血糖的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
6.肝脏、胰腺疾病,如严重肝病,胰腺炎等。
7.饮酒可导致低血糖,也可导致高血糖。
8.摄食过多,特别是甜食或含糖饮料。
9.原先使用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不够等。
如何看血液检验报告单
如何看血液检验报告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血液检验报告单上的基本指标。
在血液检验报告单上,常见的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我们的血液成分和功能状态,通过对这些指标的了解,我们可以初步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
其次,我们需要注意指标的正常范围。
不同的年龄段和性别,在血液指标上都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查看血液检验报告单时,需要对照正常范围来进行分析。
一般来说,血液检验报告单上会标注出各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我们可以通过对比自身的数据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接着,我们要关注异常指标的可能原因。
当我们发现某项指标超出了正常范围时,不要过分恐慌,而是要寻找可能的原因。
比如,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是因为感染或炎症,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可能是贫血等。
了解这些可能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同时也为后续的治疗和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最后,我们需要找到专业人士进行解读。
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血液检验报告单初步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但最终的解读还是需要找到专业的医生进行。
医生可以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对血液检验报告单进行综合分析,给出科学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通过对血液检验报告单的认真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也希望大家在查看血液检验报告单时,不要盲目恐慌,要理性对待,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指导。
血液检验报告单是我们守护健康的重要工具,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并正确使用。
教你会看血常规化验单
血红蛋白(HGBiblioteka )120-150g/L白细胞计数(WBC)
4×109/L-10×109/L
中性白细胞(NEUT%)
0.5-0.7
淋巴细胞(LYM%)
0.2-0.4
嗜酸细胞(MXD%)
0-0.02
血小板(PLT )
100×109/L-300×109/L HCT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82-92fL
血常规
一般看病最常做的就是3大常规,这也是住院病历里面必须的,特别是小孩子发烧感冒时,建议大家去医院要自己要求验,看看是不是病毒感染,这样可以避免医生滥用抗生素。
血常规化验现在一般取指尖血(过去取耳垂末梢血),内容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及血小板计数,均用英文字首缩写表示。
化验单解析:
血常规
如果病人是少年儿童或年青人,伴有较严重的不能解释的贫血,应该进一步做骨髓穿刺检查,排除白血病的可能。
WBC总数低于4×109/L
是由接受放射线,病毒感染药物及化学物质中毒等引起
NEUT比例增高
感染(特别是细菌感染)存在
LYM增高
多见于慢性疾病及长期接受放射线照射
MXD增高
说明体内有过敏原存在引起的过敏,如寄生虫(蛔虫多见),过敏性炎症,过敏反应等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340-360g/L
临床意义:
检测数值
引发原因
HGB值低于120g/L
有贫血存在,应该进一步检查是什么性质的贫血
HGB值高于160g/L
可能是因为患有血红蛋白增高症或者血液被浓缩的缘故
WBC总数超过10×109/L
有炎症、感染的存在,病人多有发热症状
WBC总数在(30-50)×109/L以上
血常规化验单解读方法
血常规化验单解读方法
血常规化验单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这三大系统。
1. 白细胞计数:正常人在4000-10000/UL,低于4000/UL常见于病毒感染,高于10000/UL通常考虑可能存在细菌感染。
当白细胞计数超过50000/UL时,通常考虑有血液系统疾病。
2.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压积这三个指标通常联合起来,主要看患者是否有贫血,当血红蛋白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时,通常考虑有贫血,当血红蛋白低于70g/L时,一般需要输血治疗。
3. 血小板计数正常人在100000-300000/UL,低100000/UL被认为血小板减少,低于20000/UL时,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黏膜以及多器官的出血,需要紧急输注血小板治疗,临床上超过450000/UL时,通常认为血小板增多,需要进一步明确血小板增多的原因,可进行血小板功能测定以及骨髓穿刺等检查。
五分钟看懂血常规化验单
五分钟看懂血常规化验单血常规检验是一项基础检验项目,获取结果速度较快,但是得到化验单上可以看到其中密密麻麻的监测项目,同时还有大量的数字,箭头高高低低,一头雾水。
因此,了解血常规化验单的内容十分重要,本文对血常规化验单进行详细介绍,教大家如何在五分钟看懂血常规化验单。
对大众而言,其实只需要掌握血常规的核心指标便可,具体包括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和C反应蛋白(CRP)。
1.白细胞白细胞在人体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判断细菌或病毒感染的主要指标。
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会对身体发出信号,进而变形,之后穿过毛细血管壁,在病菌入侵部位聚集,将其包围、吞噬。
因此体内白细胞的数量会升高,高于正常值极易引发炎症,导致发热等症状。
白细胞是一类细胞的总称,具体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各司其职,对付不同的细菌病毒。
淋巴细胞在白细胞中提及最小,具有免疫识别功能,淋巴细胞升高多提示病毒感染;单核细胞在白细胞中提及最大,具有更强的吞噬作用,单核细胞升高多提示免疫疾病或慢性感染;嗜酸性粒细胞是一种促炎症细胞,升高提示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等;嗜碱性粒细胞参与细胞的免疫调节,升高提示过敏性疾病、风湿免疫病等。
判断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主要依据白细胞总数(WBC)和中性粒细胞比率(N%)。
当病菌侵入人体,白细胞在病菌入侵部位大量聚集,进而导致体内白细胞数量增加,高于正常值导致严重反应。
通常情况下,当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均明显升高,提示极有可能为细菌感染;如果白细胞正常或减,中性粒细胞比率增加,提示极有可能为病毒感染。
提示:某些特殊病毒或病毒感染综合征时也会导致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所以医生需要结合病情、体检情况等准确判断,避免发生抗生素滥用等问题。
总而言之,白细胞↑多见于细菌感染,也有可能为恶性肿瘤、造血系统疾病;白细胞↓多见于病毒感染、严重肝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血常规化验单实例解说
血常规化验单实例解说
血常规化验单是医生根据患者血液中的各项指标来评估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的一种常见检查方法。
以下是对一份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说:
1.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它们帮助身体抵抗感染和疾病。
正常白细胞计数范围是4,500-11,000个/微升。
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的白细胞计数可能暗示着感染、白血病或其他血液疾病。
2. 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负责携带氧气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
正常红细胞计数范围是4.2-5.4百万/微升(男性)和
3.6-5.0百万/微升(女性)。
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的红细胞计数可能暗示着贫血、失血、骨髓疾病等问题。
3.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负责携带氧气。
正常血红蛋白范围是13.5-17.5克/分升(男性)和12.0-15.5克/分升(女性)。
低于正常范围的血红蛋白可能暗示贫血。
4.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起着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正常血小板计数范围是150,000-450,000个/微升。
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的血小板计数可能暗示着出血或凝血功能异常。
5. 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的一种类型,它们负责消灭细菌和其他病原体。
正常中性粒细胞计数范围是2,500-7,500个/微升。
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的中性粒细
胞计数可能暗示感染或骨髓问题。
通过对血常规化验单上的各项指标进行解读和分析,医生可以帮助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感染、血液疾病等问题,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治疗建议。
因此,血常规化验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辅助临床诊断工具。
体检化验单数字解析
6、关注血糖指标
空腹血糖正常值:4.4~6.7mmol/L(80~ 空腹血糖正常值:4.4~6.7mmol/L(80~120mg/dl) 餐后2小时的血糖正常值: 餐后2小时的血糖正常值:11.2mmol/L(200mg/dl) 测血糖的方法:病人在检查的前一天晚上7 测血糖的方法:病人在检查的前一天晚上7点以后就不能再 吃东西了,第二天早晨首先抽取静脉做空腹血糖检测, 吃东西了,第二天早晨首先抽取静脉做空腹血糖检测,然后 让病人喝下含有75克葡萄糖的300毫升水, 小时后, 75克葡萄糖的300毫升水 让病人喝下含有75克葡萄糖的300毫升水,2小时后,再取血 测血糖。 测血糖。 血糖监测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 血糖监测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这里包括空腹血糖及 餐后2小时血糖的测定。有时候, 餐后2小时血糖的测定。有时候,餐后血糖检查更有诊断意 如果空腹血糖超过7.8mmol/L( 140mg/dl),或喝完糖水 7.8mmol/L(或 义。如果空腹血糖超过7.8mmol/L(或140mg/dl),或喝完糖水 以后2小时的血糖超过11.2mmol/L(200mg/dl), 11.2mmol/L(200mg/dl),则可诊断为糖 以后2小时的血糖超过11.2mmol/L(200mg/dl),则可诊断为糖 尿病。 尿病。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正常值﹥ 正常值﹥40mg/dl(1.04mmol/L) 减低﹤ 减低﹤ 0.91mg/d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正常值﹤120mg/dl(3.12mmol/L) 正常值﹤120mg/dl(3.12mmol/L) 边缘升高为121 139mg/dl(3.15~ 121~ 边缘升高为121~139mg/dl(3.15~3.61mmol/L) 升高﹥ 升高﹥140mg/dl(3.64mmol/L) 简单的说,如果化验结果如下,都称为血脂正常: 简单的说,如果化验结果如下,都称为血脂正常: ——当“总胆固醇”大于240mg/dl(大于6.2mmol/L) 240mg/dl(大于 当 总胆固醇”大于240mg/dl(大于6.2mmol/L) ——“甘油三酯”超过200mg/dl(大于2.3mmol/L) 甘油三酯” 200mg/dl(大于 甘油三酯 超过200mg/dl(大于2.3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160mg/dl(大于4.1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60mg/dl(大于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超过160mg/dl(大于4.1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40mg/dl(低于1.03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40mg/dl(低于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于40mg/dl(低于1.03mmol/L)
血常规化验单简单分析(参考)
血常规化验单简单分析:注意:只能作为参考用,简单的弄了一下1.看血常规检查单的各项结果与正常值的比较,异常的常会标出2.结果分析:1)白细胞升高,主要为细菌感染2)白细胞下降,常见原因是病毒感染,也可能是造血系统异常。
3)血脂升高,属于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4)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2h血糖>=11.1mmol/L 提示极有可能为糖尿病;糖耐量异常(IGT):空腹血糖<7.0mmol/L且>=6.1mmol/L或口服75g葡萄糖液后,血糖>=7.8mmol/L且<=11.1mmol/L5)血液各种酶和蛋白:异常常需综分析且需要结合其他的检查来分析,常与肝功能异常有关,且某些及其严重。
常见正常值:血红蛋白(Hb)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
血小板(PLT)(100-300)%红细胞(RBC)男性:(4-5)*1012/L;女性:(3.5-4.5)*1012/L白细胞(WBC):成人(4.0~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 6个月至2岁(11.0~12.0)×10*9/L血小板:(100~300)×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0.5%-1.5%白细胞分类计数百分率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5(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嗜碱性粒细胞0~0.001(0%~1%)淋巴细胞0.20~0.40(20%~40%)单核细胞0.03~0.08(3%~8%)。
化验单分析
(1)红细胞计数英文缩写:RBC增多:可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缺氧等。
降低:见于各种贫血、血液稀释等。
(2)血红蛋白(也叫血色素)测定英文缩写:Hb或HGB增多:①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活动、恐惧、冷水浴等;②病理性增多: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患、血管畸形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也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
减少:①生理性减少: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降低,可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下降。
②病理性减少: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所伴发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因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所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心脏体外循环的大手术或某些生物化学性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急性或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
(3)白细胞计数英文缩写:WBC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出血、中毒(如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恶性肿瘤、白血病及手术后等。
降低:常见于某些传染病(伤寒、疟疾、病毒感染等)、某些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休克、脾功能亢进、恶病质、放疗或化疗后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英文缩写:DC检测各类白细胞所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例。
白细胞分为5类:①中性粒细胞英文缩写:N%增多和减少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②嗜酸性粒细胞英文缩写:E%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过敏、神经性鼻炎及由曲霉菌芽胞引起的肺炎等)、寄生虫病(急性血吸虫病、钩虫病、绦虫病、旋毛虫病、肺吸虫病等)、某些皮肤病、某些恶性肿瘤(霍奇金病、淋巴系统恶性疾病等)。
减少:常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时,也可见于大手术及某些传染病的早期。
③嗜碱性粒细胞英文缩写:B%增多:常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及某些转移癌。
血常规化验单最全解读
血常规化验单最全解读1、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对于提示累及红细胞系统的疾病有重要意义。
正常值:男性 (4.0~5.5)×10^12/L;女性 (3.5~5.0)×10^12/L;新生儿 (6.0~7.0)×10^12/L上面这个正常值数据,咋还男女有别呢?其实男女两性的红细胞计数在15-40岁期间差别明显,主要是在此期间男性雄性激素水平较高,而睾酮有促进骨髓造血作用。
生理性增高:1、高山地区的居民:高海拔地区缺氧刺激红细胞代偿性增多2、饮水过少,排汗过多:暂时性的血液浓缩。
3、新生儿:在宫内生理性缺氧状态,代偿性增多,但在出生2周后就逐渐下降。
4、精神因素:感情冲动、兴奋、恐惧、冷水浴刺激均可使肾上腺素增多,导致红细胞暂时增多。
生理性减低:1、三个月到十五岁的人群:生长发育迅速所致的造血原料相对不足。
2、孕妇妊娠中后期:血浆容量明显增加而引起血液稀释。
3、老年人:骨髓造血机能减低。
(工厂产能不足)病理性增多病理性水分丢失过多,导致血液浓缩: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汗,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尿崩症等。
组织缺氧,代偿性增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肺气肿及心力衰竭等—组织缺氧,血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而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代偿性增加。
某些肿瘤:如肾癌,肾上腺肿瘤,肝细胞癌也可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呈非代偿性增加。
药物因素:如雄激素及其衍生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等可引起红细胞增多。
病理性降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引起的贫血。
慢性疾病:如感染、炎症、恶性肿瘤、尿毒症、肝病等造成或伴发的贫血。
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造成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过多造成的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等。
急性失血:大手术后,慢性失血等都是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的因素。
2、血红蛋白浓度(Hb)血红蛋白浓度指单位提及(L)血液内所含的血红蛋白的量,血红蛋白又称血色素,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能与氧结合,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常规化验单解读ppt课件
骼肌和肾。有2个同工酶ASTS和ASTm。肝脏 轻度损伤时ASTS显著升高,严重损伤时ASTm 大量出现在血清中。
❖临床解读
升高见于:
1. 急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坏死,肝癌, 肝硬化,慢性肝炎,心肌炎,胸膜炎, 肾炎及肺炎。
2. 心肌梗死时在发生后6~12h开始升高, 24~48h达高峰,3~5d可降至正常。
尿常规结果解读
❖临床解读:
1. 酸碱性(pH值) 正常参考值为5.5~7.4,一 般情况下在6.5左右。
临床意义:①尿pH值小于正常值,常见于酸中 毒、糖尿病、痛风、服酸性药物、发热等。 ②尿pH值大于正常值,多见于泌尿系感染、 碱中毒、服用碱性药物等。
❖2. 尿蛋白(PRO) 正常参考值:阴性。
❖ 血小板数减少 : ①血小板产生减少,见于造
血功能受到损害,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 血病、急性放射病;②血小板破坏亢进,见于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和进行 体外循环时;③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漫性血 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红细胞平均指数
临床上将红细胞3个平均测定的指数作为贫血的形 态学分类依据,见表1。
❖临床解读
1.生理性增高:见于新生儿、精神兴奋、高原 反应等。
2.病理性增高: ①相对性增高:常见于剧烈呕 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大量出汗、多尿 和水的摄入量显著不足的患者;②绝对性增高: 与组织缺氧有关 ; ③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 胞可达(7~10)×1012/L。
❖生理性贫血 :多见于孕妇、老人和生长发育 期 的小孩。
粪常规结果解读
性状
黏液便:各类肠道炎症、菌痢、急性血吸虫病、肿瘤 鲜血便:痔疮、肛裂、直肠息肉、结肠癌 脓血便:菌痢、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或直肠癌、结核 米泔样:霍乱、副霍乱
化验单范本
化验单范本1.血常规化验单样本血液流变指标检测全血比粘度(低切)正常情况:低于男:7.5~10.0女:5.8~8.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全血比粘度(高切)正常情况:高于男:5.6~6.7女:4.7~6.0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血浆比粘度正常情况:1.64~1.78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等。
红细胞电泳时间(S)正常情况:15~17.4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减少: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
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血小板电泳时间(S)正常情况:19~22.6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降低: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
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眼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纤维蛋白原(Fb)正常情况:2.4~3.7(g/L) 增高:感染,炎症,风湿、经期,手术后,DIC代偿期等。
减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胎盘早期剥离,分娩时羊水渗入血管形成栓塞等。
全血还原比粘度(低切)正常情况:低于男:14~20女:12~21 当血细胞比积浓度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
以全血粘度与血细胞比积浓度之比表示。
即(全血粘度-1)/血细胞比积。
其中(全血粘度-1)为增比粘度,还原粘度则实际反映单位血细胞比积产生增比粘度的量,使血液粘度校正到同一血细胞比积浓度的基础上,以之比较。
红细胞电泳时间(S)正常情况:15~17.4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常用临床检验项目化验单分析
常用临床检验项目化验单分析化验单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验工具,可以为医生提供全面准确的患者身体健康状况信息。
本文将对常用临床检验项目的化验单进行分析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和临床价值。
一、血常规血常规是最常用的一项临床检验项目,主要包括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等指标。
血常规可以反映体内的贫血程度、感染情况以及炎症反应等。
在化验单中,正常参考范围通常会以不同的年龄段和性别进行划分,读者可以对比自己的实际结果进行分析。
二、生化指标1.血糖(GLU)血糖是反映血液中葡萄糖水平的指标,对糖尿病的诊断和管理非常重要。
化验单中通常会提供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等数值,以及参考范围。
读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是否正常。
2.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主要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脏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帮助医生判断肝炎、肝病等疾病。
3.肾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主要包括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肾脏的排泄功能和尿液中代谢产物的水平,帮助医生判断患者肾功能是否正常。
三、血脂类指标血脂类指标主要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血脂代谢状况,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四、电解质指标电解质指标主要包括钠(Na+)、钾(K+)、钙(Ca2+)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体内电解质的平衡情况,对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非常重要。
五、炎症指标炎症指标主要包括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体内是否存在炎症反应,对感染、风湿性疾病等的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六、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是指一些特定蛋白质或生化物质,其水平的改变可以提示某些肿瘤的存在。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对于早期肿瘤的筛查和诊断具有一定的帮助。
教你看懂化验单
增多: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恢复期及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等。
减少:接触放射线及应用皮质激素之后。
(6)单核细胞(M):
正常参考值:0.03~0.08(3%~8%)【0.01】
(3)红色血便:见于结肠和直肠病变如肿瘤、息肉、大肠溃疡、胃癌等疾病,另外有时食用甜菜及蕃茄未消化亦会造成。粪便表面附有新稣血、点状血斑:见于痔疮出血。
(4)巧克力色便:常见于阿米巴痢疾。
(5)脓血便:见于细菌性痢疾
(6)棕黑色:为肉类含类较高食物。
(7)淡棕色:为饮用牛乳类饮食。
淋巴细胞 20~35%
单核细胞 1~8%
血小板计数 (100-300)X109/L(100,000~300,000/ul)
百分率: 0.5~1.5%
网织红血球计数 绝对值:(24~84)X109/L(2.4~8.4万/ul)
红血球沉降率(ESR) Westergren法 男性:0~15mm/h
*尿胆元
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疸,如免疫性血性贫血、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和肝实质性损害如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
*尿胆素定性试验
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其意义与尿胆元相同。
*胆红质
阳性见于阻塞性黄疸如总胆管结石、胰头癌、壶腹部癌和肝细胞性黄疸如病毒性肝炎及中毒性肝炎。
*凝血时间:延长见于重症肝脏疾病、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病、阻塞性黄疸、先天性凝血霉原缺乏症、血浆凝血因子缺乏、应用肝素和双香豆素治疗时。
▲看懂尿液检查报告
1.尿的形成由肾脏负责,血液通过肾丝球,除血球及蛋白部份外,概过滤之液体,经肾小管之选择性再吸收,形成尿液,后再经输尿管而储存于膀胱,经一定的时间,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全血化验单各项解读
全血化验单各项解读全血化验单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可以反映人体的血液状况,帮助诊断和监测许多疾病。
全血化验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红细胞(RBC):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维持组织的氧合和代谢。
血红蛋白(Hb):红细胞内的铁质蛋白,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载体。
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比例,反映血液的浓度。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每个红细胞的平均大小,反映红细胞的成熟度。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每个红细胞内含有的血红蛋白的平均量,反映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每单位体积的红细胞内含有的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反映血红蛋白的饱和度。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大小的变异程度,反映红细胞的异质性。
白细胞(WBC):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抵抗感染和异物侵入。
白细胞又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五种类型,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血小板(PLT):参与止血和凝血过程,防止出血和血栓形成。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指标的正常范围、异常原因和临床意义。
红细胞相关指标红细胞计数(RBC)正常范围:成年男性:(4.0~5.5)x10¹²/L成年女性:(3.5~5.0)x10¹²/L新生儿:(6.0~7.0)x10¹²/L异常原因:红细胞增多:可能是由于缺氧、脱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等导致。
红细胞减少:可能是由于贫血、出血、溶血、营养不良、慢性炎症、肾功能不全等导致。
临床意义:红细胞增多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红细胞减少可能导致组织缺氧,引起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
血红蛋白(Hb)正常范围: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异常原因:临床意义:血红蛋白增多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怎么看血常规化验报告单,简单实用的技巧
0c24f1ca 血常规
蹲在屋子里制定的琐碎而周密,但就是不符合实际
多,与身体是否有炎症、是否感染有关。另外, 一些物也会促使白细胞增多,例如扑热息痛、抗 菌等。白细胞过多的人体容易患有再生障碍贫 血。
血小板主要负责人体的凝血功能。人体的血 小板计数过多,可能会患有血小板增多症,增加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是血小板也不能过 低,过低容易导致重症感染甚至患白血病。
蹲在屋子里制定的琐碎而周密,但就是不符合实际
如果血红蛋白(HGB)低于以上数值并同时, 患者同时出现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 贫血的可能性比较大,但也不用担心,因为缺铁 性贫血是常见的小疾病,也比较简单。患者可以
服用铁,之缘片,补铁生血提高血红蛋白,一般 两个月左右血红蛋白恢复到正常值,贫血就会得 到改善了,同时日常饮食多补充含铁、蛋白质、 维生素 C 等食物。
蹲在屋子里制定的琐碎而周密,但就是不符合实际
如果体检单中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过高,可 能是原发性红细胞增多,此时的患者也许会患有 血液病、骨髓增生等疾病,而另外一种情况是继 发性红细胞增多,有可能是肺部、肾脏的疾病等。
白细胞在人体内主要是杀菌的作用,对抗御 病原的入侵和对疾病的免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 用。很多人发烧感冒去的时候,大夫都会检查白 细胞计数,看看身体是否有炎症。白细胞计数增
蹲在屋子里制定的琐碎而周密,但就是不符合实际
血常规检查报告单中,红细胞计数(RBC)、 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 数(PLT)最为重要。下图为一张常见的血常规 检查化验单,一般包括有项目名称、结果、单位、
参考值,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报告单的《结果》 数据是否处于《参考值》范围内,来判断自己有 没有疾病。
红细胞在身体里主要具有运输和交换氧,组
血常规化验单解读
血常规报告解读1.白细胞计数1.1偏高:生理情况下,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一天内存在着变化,下午较早晨为高。
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剧烈运动或劳动后,饱餐后淋浴后,高温或严寒等均可使其暂时性增高;病理性增高见于急性感染(细菌性感染)、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建议结合体检时的身体状况复查血常规,内科随诊。
1.2偏低:生理情况下,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一天内存在着变化;白细胞总数低于正常值称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的增多或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
白细胞减少可见于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物理、化学因素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如果体检结果稍偏低,建议结合体检时身体状况复查血常规,如果明显偏低,建议至内科进一步诊治。
2.红细胞计数2.1偏高:多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有关。
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时、多汗、多尿等;病理性增多见于严重的先天及后天性心肺疾病、大面积烧伤和血管畸形。
建议戒烟,多参加户外运动,复查血常规。
2.2偏低:常见于不良饮食习惯或偏食产生营养不良,缺乏必要的造血原料,导致贫血;也可见于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如萎缩性胃炎、慢性腹泻、胃切除术后等均可影响铁、维生素B12及其他一些造血物质的吸收而产生贫血。
急性大量失血、长期慢性出血、溶血等均可引起贫血;还可见于其他慢性肝病、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和血液系统的疾病。
建议结合既往病史,积极查找贫血原因,必要时专科进一步诊治。
3.血红蛋白3.1偏高:见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如大量出汗、严重呕吐、腹泻等脱水时,此外还与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有关。
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运动等;心肺疾患导致的慢性缺氧可代偿性增高,建议积极查找原因,多参加户外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
动态观察,内科随诊。
3.2偏低:常见于不良饮食习惯或偏食产生营养不良,缺乏必要的造血原料,导致贫血;也可见于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如萎缩性胃炎、慢性腹泻、胃切除术后等均可影响铁、维生素B12及其他一些造血物质的吸收而产生贫血。
血液检查报告单
血液检查报告单篇一:让你看懂血液常规检查报告让你看懂血液常规检查报告手术、化疗、放疗前后均需行血常规检查。
其中的指标的异常会影响这些治疗措施的进行。
但很多病人与家属拿到化验单看不懂,感到很困惑。
现仅就血常规的一些化验项目的临床意义作一简要说明,供参考:1、血红蛋白(HB)正常参考值:男:120~160g/L(12.0~16.0g/dl)【10】女:110~150g/L(11.0~15.0g/dl【10】临床意义:增高:有生理性或病理性,在肺癌病人中较少见。
减低:可反映贫血的程度。
病人的营养状况不佳、手术后失血过多、化疗后等均可出现。
2、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参考值:男:(4.0~5.5)×1012/L(400~550万/mm3)【0.01】女:(3.5~5.0)×1012/L(350~500万/mm3【0.01】临床意义:诊断各种贫血及红细胞增多症。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缺氧等。
减低:手术后失血过多、化放疗疗引起的红细胞减少、其他情况引起的贫血、血液稀释后等。
3、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参考值:(4~10)×109/L(4000~10000/mm3)【0.001】临床意义:增高: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恶性肿瘤及白血病等。
降低:这是化疗病人最常见的副作用。
另外,某些感染、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可出现。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正常血液中含有粒性、单核性和淋巴性三类白细胞。
粒细胞又根据胞浆中含有的颗粒性质不同,分为嗜酸性、嗜碱性及中性粒细胞三种。
(1)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正常参考值:0.50~0.70(50%~70%)【0.01】临床意义: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或血细胞破坏、急性失血、急性中毒、白血病及恶性肿瘤。
中性粒细胞减少:放射线或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病毒性感染、伤寒、某些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常规
NO 项目参考单位
1 白细胞WBC 4-10 109/L
2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 50-7 %
3 淋巴细胞百分比LY% 20-40 %
4 单核细胞百分比MO% 3-8 %
5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 0.5-5 %
6 嗜碱性细胞百分比BA% 0-1 %
7 中性粒细胞计数NE# 2-7 109/L
8 淋巴细胞计数LY# 0.8-4 109/L
9 单核细胞计数MO# 0.12-0.8 109/L
10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 0.05-0.5 109/L
11 嗜碱性粒细胞计数BA# 0-0.1 109/L
12红细胞计数RBC 3.68-5.13 1012 /L
13 血红蛋白Hb 113-151 g/L
14 红细胞压积HCT 0.335-0.45 L/L
15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80-100 fL
16 平均血红蛋白MCH 27-34 pg
17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320-360 g/L
18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1-15.5 %
19 血小板计数PLT 101-320 109/L
20 血小板平均体积MPV 7.4-12.5 fL
21血小板压积PCT 0.114-0.282 %
22 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 15.5-18.1 ratio
(1)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总数的增多或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淋巴细胞等数量上的改变也会引起白细胞总数的变化。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
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2)白细胞分类计数(DC)
中性粒细胞(N )
中性粒细胞增高:(1)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化脓性球菌感染、急性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2)生理性增多:下午较早晨高,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剧烈运动或劳动后、饱餐或沐浴后、高温或严寒等均可使其暂时性升高。
但是在某些极重度感染时,白细胞总数不但不高,反而减低。
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某些细菌感染(特别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流感、病毒性肝炎、巨细胞病毒等)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严重缺铁性贫血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淋巴细胞(L )
淋巴细胞增高:(1)病理性增多:主要见于某些病毒感染,也可见于结核病、疟疾、百日咳、梅毒螺旋体感染,肿瘤性疾(淋巴瘤、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2)生理性增多:婴儿出生时淋巴细胞百分比约占35%,粒细胞占65%,4-6天后淋巴细胞可达50%,与粒细胞大致相等。
4-6岁时,淋巴细胞比例逐渐下降,粒细胞比例逐渐增加,达到成人水平。
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免疫缺陷性疾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也可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M)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急性感染恢复期、结核病活动期等)、某些血液疾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
单核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 (E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临床意义甚小。
嗜碱性粒细胞(B )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肠炎、类风湿关节炎等)恶性肿瘤(特别是转移癌)。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
(3)血小板计数(PLT)
临床意义: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4)红细胞计数(RBC)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5)血红蛋白测定(HB或HGB)
临床意义: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备注:以上信息主要摘自百度网络,仅供参考,具体需根据临床症状请教专业临床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