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含基地班)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11年12月目录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模式 (2)(一)基本培养模式 (2)(二)课程设置 (2)(三)培养特色 (3)(四)学生选拔机制 (4)(五)特殊培养机制 (5)(六)激励机制 (5)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标准 (6)(一)培养目标 (6)(二)培养标准 (6)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 (9)(一)培养目标 (9)(二)培养要求 (9)(三)专业核心课程 (9)(四)教学特色课程 (9)(五)计划学制 (10)(六)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0)(七)主要课程培养矩阵 (16)(八)主要课程专业目标实现矩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平台建设 (1)(一)加强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二)以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三)加强科研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四)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2)(五)加强国际交流为契机,开拓学生国际视野 (3)五、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 (4)(一)企业学习目的与要求 (4)(二)企业学习培养模式 (4)(三)工程专题讲座 (9)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模式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总体部署,结合浙江大学“以人为本、求是创新、整合培养、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以“重基础、重设计、重创造”为指导思想,以“夯实基础、拓宽口径、重视设计、突出综合、强化实践”为教学实践目标,构筑通识基础教育、专业工程教育、综合工程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强化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与工程设计、工程实践、工程应用、工程研究以及创新创业的有机结合和匹配互动,加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求是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创新型、工程型、国际型、管理型”的卓越工程师。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计划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各个方面。

本科培养计划旨在为学生提供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

以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计划的具体内容。

一、培养目标本科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电子产品设计、研发和应用的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相关基本理论和知识,能够独立进行电子产品设计与研发。

2.具备一定的电子产品工程实际应用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数学、物理、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等基础课程,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专业课程:数字电子技术、通信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数据库原理、嵌入式技术等专门课程,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3.实践课程:电子实验、电路设计、项目实践等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本科培养计划注重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电子实验,通过实验掌握电子器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2.项目实践:引导学生参加电子产品设计与研发项目,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

3.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电子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训,了解电子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

四、创新实验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科培养计划将建立创新实验室,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资源,为学生提供开展科研和创新项目的平台。

学生可以在实验室中开展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研究,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

五、毕业论文本科培养计划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完成一篇毕业论文,通过独立的科研工作和实践项目,展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六、就业方向总而言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

浙大培养方案

浙大培养方案

浙大培养方案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是我国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培养方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设置浙大拥有全日制本科专业102个,涵盖了理学、工学、医学、农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

2. 基础教育浙大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培养,开设了大量的基础必修课程,如高等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

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术基础,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专业教育浙大强调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在选修课方面,学生可以选择专门的专业课程,深入学习相关方向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学校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如科研、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全人教育浙大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设置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等一系列的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学科背景和思维广度。

此外,学校还提供了各种校园活动、社团组织、体育运动等丰富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5. 国际交流浙大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机会。

学校与多个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学生可以申请参加交换生项目、暑期学校、国际会议等,增加国际视野和体验不同的学术环境。

总的来说,浙江大学的培养方案力求全面、个性化和国际化。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专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并提供了多种途径和平台,让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和兴趣,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2010级自动化专业(电气学院)培养方案(含爱迪生班、卓越计划)(20101122版)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具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工程、系统工程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与集成、设计与运行、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与国际接轨、并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具有求是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连续与离散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大系统的分析与集成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系统分析与集成、设计与运行、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等;3.具有本专业领域内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4.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集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信号分析与处理、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机与拖动、检测与过程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现代控制理论、运动控制技术教学特色课程全英文教学课程:自适应控制双语教学课程: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数字图象处理导论、FPGA应用系统设计、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原版外文教材课程:自适应控制研究型课程: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数字图象处理导论讨论型课程:检测与过程控制技术、现代传感技术创新实践课程: FPGA应用系统设计、Matlab与系统仿真、网络控制系统设计、电子设计综合创新实践计划学制4年毕业最低学分160+4+5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科专业类别电气信息类所依托的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辅修专业说明辅修专业:30学分,修读标注“**”号的课程20学分,以及在标注“*”号的课程中选修10。

浙大培养方案

浙大培养方案

浙大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是一所享有盛名的中国顶尖大学,其培养方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浙江大学培养方案的一些亮点:
1. 学科设置丰富:浙江大学拥有完备的学科体系,涵盖了理、工、医、文、法、经济等多个领域。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喜欢的专业和方向,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 国际化办学:浙江大学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与世界各地的知名高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学生可以通过交换项目、留学等形式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教育资源,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3. 课程设置合理:浙江大学的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设置了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和实践环节。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课程,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4.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浙江大学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推出了一系列创新项目,如卓越工程师计划、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等。

这些项目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5. 师资力量雄厚:浙江大学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

教师资源丰富,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

浙江大学的培养方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浙江大学大类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大类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工学类培养方案工学类培养方案包括大类培养特色、大类培养面向等内容,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主要安排通识课程和大类必修课程模块的推荐学习计划。

大类选修课程模块和专业课程的推荐学习计划详见各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培养方案还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特色课程、计划学制、最低毕业学分、学科专业类别、授予学位类别、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课程修读要求、专业必修课程修读关系说明等内容。

各专业还可按需要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设定本专业主修专业确认的前置课程3至5门。

工学类借鉴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工程教育高级班"多年的工程教育培养经验,向全体工学类学生推荐选修“4+1@3工程教育平台”课程。

“4+1@3工程教育平台”课程设置见本方案个性课程部分。

学生可以全部或部分选修“4+1@3工程教育平台”课程,修读学分可以与个性课程和通识课程中沟通与领导类、经济与社会类、科学与研究类和技术与设计类课程的学分互通.大类培养特色工学类构建通识、大类、专业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体现基础知识宽、专、交和专业知识精、深、通的特点.通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学习,强化工学人才培养的通识性和社会性;通过构建大类必修课程平台和大类选修课程平台,打好扎实的工程理论基础并有效衔接专业教育;通过专业教育体系的严格训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数理基础、富有创新精神、专业知识扎实并具备实践能力,在各工程专业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本科人才。

大类培养面向学生在入学一年后、两年内确认主修专业,进入专业培养阶段,归属专业所在学院或学系管理。

工学类共有[?]个专业教育培养通道,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在不同工程专业领域的成才发展需求.工学类培养主要面向的专业是:(略)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⒈通识课程 47。

5+5学分⑴思政类11。

5+2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建议修读年级、学期021E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一秋冬Thought the Marals Accomplishment and Law Foundation021E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浙大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2024

浙大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2024

浙大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2024
浙大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2024
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2024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全面、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和具有良好的分析、设计、开发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使其具备计算机科学、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要求,以及在相关领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的能力,能够在计算机科学、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等各领域中发展职业。

二、培养要求
1、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跨专业学习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任务、不断深化现有知识、更新知识,并具备较强的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编程能力,能够胜任多种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开发工作;
3、具备必要的管理能力,能够指导专业工作,确保质量;
4、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其他专业相关人员和客户进行有效沟通;
5、具备良好的综合分析能力,能够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分析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专业课程
(一)必修课程:
1、计算机组成原理
2、计算机网络原理
3、数据结构
4、计算机系统结构
5、计算机软件原理
6、计算机操作系统
7、算法设计与分析
8、数据库系统原理。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以电子学科为基础,结合通信、电气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培养具备电子技术理论和技术应用能力的本科人才。

该专业涉及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设计、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培养目标本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电子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术,具备电子系统设计与分析能力的电子科技应用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如下:1.具备坚实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了解电子科学与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

2.掌握电子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基本技术,具备电子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与维护能力。

3.具备电子系统的测试与调试技能,能够分析和解决电子系统中的问题。

4.具备电子电路设计、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专业方向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参与科技创新和应用开发。

5.具备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能够在跨学科、跨领域的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

三、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微积分、物理学、电磁学、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数字电子技术等。

2.专业核心课程:集成电路设计、通信原理与技术、电子器件与电路、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子系统设计等。

3.专业选修课程:电子测量技术、模拟与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光电子技术等。

四、实践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将开设以下实践教学环节:1.实验课程:通过电子电路实验、通信实验、集成电路设计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设计课程:开设电子系统设计、模拟与数字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等设计课程,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和创新能力。

3.科研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实习实训学院将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训,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实习实训涉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等,学生将在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并结合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进行实践课题报告撰写。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工学博士研究生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方案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代码:0808 )(一级学科:电气工程)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深厚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科学、数学、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具有从事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大型工程项目研究、开发、技术创新、工程管理能力,具有国际视野、战略眼光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并掌握市场、管理、社会、环境等知识的复合创新型卓越工程师人才。

二、培养方式:实行导师组联合指导,以校企联合、国际合作并依托高水平工程实践项目进行培养。

导师组由浙江大学电气学院博士生导师和电气工程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授级高工组成,并根据课题跨学科或交叉学科情况,在相关学科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

三、学制:普博:3.5-4年直博:5-6年四、主要研究方向:大规模交直流电力系统规划、运行、分析、控制、评估;直流输电与柔性交流输电;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能源接入与智能电网;电力信息系统集成理论与应用;电力市场化理论与应用;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以及电能储存技术的研究;电机、大功率变频调速与高效节能技术;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智能测试系统与电气控制等;系统芯片与嵌入式系统平台;智能控制系统;复杂交直流传动控制系统、高速轨道交通技术。

五、课程学习要求1、普博≥12学分1)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2)学科专业课程要求≥8学分2、直博>34学分1)公共必修课程7学分2)公共素质类课程≥1学分2)学科专业课程要求≥26学分六、培养环节要求1、开题报告要求: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博士生在导师组的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依托高水平或重大工程项目,确定课题,完成开题报告。

论文工作的课题在电气工程学科前沿、交叉学科领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关键领域中选择,要充分考虑博士论文工作期间内作出创新性成果、在技术上填补国内空白的可能性。

开题报告应包含论文选题及选题意义、文献综述、主要研究内容、难点及其解决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杭电培养方案

杭电培养方案

杭电培养方案是针对杭电学院各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课程和活动,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并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以下是杭电培养方案的详细内容:一、培养目标杭电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竞争力。

二、课程设置1.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体育等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专业基础课程:根据各专业特点,设置相应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基础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3. 核心课程:根据各专业方向,设置相应的核心课程,包括但不限于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

4. 选修课程: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修相关课程,拓宽知识面和增强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杭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实践、实验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杭电还鼓励学生参加学术活动、创新创业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四、实践教学杭电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实验、课程设计、项目实践、创新创业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杭电还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

五、综合素质培养杭电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学术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领导力、沟通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杭电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六、毕业要求杭电要求学生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核心课、选修课等。

同时,杭电还要求学生参加毕业设计或实践,提交符合要求的成果和报告。

此外,杭电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和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杭电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的努力,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并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含基地班)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含基地班)培养方案

教学院长签字:韦巍教学系主任签字:马皓、吴晓波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含基地班)培养方案培养目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具有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电子技术、集成电路设计、电气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等宽广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从事电力电子、集成电路与系统、电子系统设计自动化、信息电子技术与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和管理等工作的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具有求是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未来领导者。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电子技术、集成电路设计、电气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程技术基础、科学研究等多方面能力的训练,具备电力电子、集成电路与系统、电子系统设计自动化、信息电子技术与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和管理的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能适应电力电子、集成电路与系统、信息电子以及计算机等领域广泛的工作;3.掌握模拟与数字电子系统、电力电子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自动化设计软件、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研究和开发的技能;4.掌握信息获取、处理、传输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5.具有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信号分析与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导论集成电路模块(基地班):CMOS集成电路设计、模拟与数模混合集成电路、面向IC CAD的软件技术、电力电子模块: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系统计算机仿真教学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导论、电力电子系统计算机仿真、面向IC CAD 的软件技术、模拟与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计算机体系结构、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原版外文教材课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导论、面向IC CAD的软件技术、电力电子系统计算机仿真、模拟与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计划学制4年毕业最低学分160+4+5授予学位工学学士辅修专业说明辅修专业:30学分,其中必修21.5学分标“**”号的课程,选修8.5学分,在标注“*”号的课程中选。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等方面较宽广的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解决电气工程与自动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设四个模块课程,学生可任选其一修读。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2.比较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与应用等;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4.具有一定的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能够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主要课程信号分析与处理工程电磁场与波微机原理与应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模块A: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高电压技术电力市场基础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模块B:电气装备CAD技术机电运动控制系统 DSP在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电气装备计算机控制技术现代驱动技术驱动控制与智能化特色课程全英文教学课程:控制理论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双语教学课程: DSP在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直流输电 Matlab与机电系统仿真外文教材课程:机电一体化基础研究型课程: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直流输电直线电机理论与应用电机计算机控制系统计划学制四年最低毕业学分160+4+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辅修、第二专业说明辅修专业:30学分,其中必修20.5学分(标“**”号的课程),选修9.5学分(在标注“*”号和模块课程中选)。

浙江大学 竺可桢学院大类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 竺可桢学院大类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大类培养方案大类培养特色:以“为杰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宗旨,实施哲学思想教育、数理能力训练、等方面本科全程培养的卓越教育计划,为培养造就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精神俱佳,在专业及相关领域具有国际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奠定坚实基础。

1.特别培养。

每年从全校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单独编班,因材施教,特殊培养。

2.荣誉课程计划。

实施课程内容精、深、通的研究性教学,强化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数理、人文社科基础的培养,打好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优秀人才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3.荣誉项目计划。

实施国家、省、校院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强化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开展广泛的跨国际交流项目,加强与国外学生的交流,培养学生胆识,激励成长,开阔视野。

4.卓越讲座计划。

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开设人文、社科、高科技学科前沿等讲座,了解和接触传统经典与现代科技前沿,开拓学生视野。

5.实行专业导师制。

根据师生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专业导师,在导师指导下制订个性化的专业培养方案。

6.引进竞争机制。

前期实行“滚动制”培养,根据学业等综合表现进行分流培养和择优递补。

后期实行荣誉学生认定制度,根据学生的学业、荣誉课程、荣誉项目等综合情况,认定浙江大学荣誉学生。

大类培养面向:(含本大类包括的专业及所在院、系名称)竺可桢学院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基础教育与自主性、个性化的专业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建立宽、专、交的多元化知识结构。

强化学科知识基础、多种思维方式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学生在修读相应大类课程的基础上,可在全校自主确认主修专业。

混合班:理学部:本科专业所依托的一级或二级学科1.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2.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3.统计学数学4.物理学物理学5.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地质学6.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学7.大气科学大气科学8.资源环境与城乡管理地理学9.心理学心理学10.应用心理学心理学11.化学化学12.应用化学化学工学部: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工程3.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4.工业工程工业工程5.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6.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8.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电路与系统9.自动化(电气)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10.系统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电气工程11.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力学12.水资源与海洋工程水利工程13.过程装备与控制机械工程及自动化14.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与技术15.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16.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17.工程力学力学18.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信息学部:1.信息工程(光电)光学工程2.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3.信息与通信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4.自动化(信息)控制科学与工程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7.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仪器科学与技术8.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生命环境学部:1.生物科学生物学2.生物技术生物学3.生物信息学生物学4.生物系统工程农业工程5.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6.环境科学环境工程7.资源环境科学农业资源利用8.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资源利用9.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10.应用生物科学(理学学位)园艺学植物保护学作物学生物学11.应用生物科学(农学学位)园艺学植物保护学作物学生物学12.动物医学兽医学13.动物科学畜牧学水产学医学部:1.基础医学(五年制)基础医学2.预防医学(五年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3.临床医学临床医学4.口腔医学口腔医学5.药学药学6.药物制剂药学7.中药学中药学人文社科实验班:人文学部:1.汉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2.古典文献中国语言文学3.编辑出版学中国语言文学4.历史学历史学5.博物馆学博物馆学考古学6.哲学哲学7.新闻学新闻学8.广播电视新闻新闻学传播学9.广告学传播学10.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学哲学社会科学学部: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2.金融学应用经济学3.财政学应用经济学4.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经济学5.电子商务(经济)应用经济学6.法学法学7.公共事业管理教育学8.教育学教育学9.教育技术学教育学1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科学与工程11.工商管理工商管理12.会计学工商管理13.财务管理工商管理14.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15.旅游管理工商管理16.农林经济管理农林经济管理17.电子商务(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18.物流管理工商管理19.行政管理公共管理20.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21.土地资源管理公共管理22.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公共管理23.政治学与行政学政治学24.社会学社会学25.国际政治政治学公共管理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课程模块课程类别培养内容学分要求通识课程模块思政类强调思想品德、身心素质教育,强化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多种思维方式和人文素养11.5+2军体类 5.5+3外语类9计算机类5通识教育实践1人文社科类15.5学分。

浙江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519

浙江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519

20GG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应用等多元结构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具备以电液控制为特色,机电液一体化元件及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及管理等能力的机械电子工程领域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力学、机械工程技术、流体传动、电子技术、控制工程技术、信号处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电工程师专业训练,具有机电产品的研究、设计、制造、性能测试与仿真、设备控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专业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备的机电系统集成及智能化、电液控制、电子 -气动控制、应用流体力学、信号处理与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知识,并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4•具备必要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和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和一定的文献检索能力,并具备一定的人文、艺术及其他社会科学基础素养;6•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专业核心课程电液伺服/比例控制技术机电系统的建模、辨识与控制教学特色课程研究型课程:控制工程基础气动控制技术双语教学课程:机械电子控制微机电系统(MEMS)设计与制造计划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60+5+4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科专业类别机械类所依托的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说明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47.5+5学分(1)思政类必修11.5+2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2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2.0-1.0 —秋冬02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2.0-1.0 一秋冬371E0010形势与政策I +1.00200 —秋冬,春夏021E00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2.0-1.0二秋冬,春夏031E003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03.0-2.0三秋冬371E0020形势与政策U +1.00200四春夏(2)军体类必修5.5+3学分体育I、U、M、W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 1学分,要求在前2年内修读。

浙江大学 强基计划 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 强基计划 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Task Title: Zhejiang University Qiangji Plan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The Qiangji Plan of Zhejiang University aims to cultivate students with profound knowledge, innovative abilitie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ies.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 is designed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in their chosen field, as well as opportunities for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and research.浙江大学强基计划旨在培养具有深厚知识基础、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专业培养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选定领域的全面教育,同时提供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机会。

The program emphasizes rigorous academic training, with a focus on fundamental courses in the chosen major.Students are also encouraged to participate in research projects, internships, and other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o enhance their practical skills and broaden their horizons.该方案强调严格的学术训练,重点是选定专业的基础课程。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实习和其他课外活动,以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和拓宽视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秋冬 秋冬 春夏 秋冬
(2)军体类 5.5+3 学分
第 1、2 学年的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每门课程 1 学分;高年级的体育课程为选修。学生
每年的体育达标原则上低年级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高年级独立进行测试,达标者,按+0.5 学
分记,合计+1 学分。
031E0010 军事理论
1.5
031E0020 体育Ⅰ
4.0
2 春夏
1.0
3秋
4.0
2 春夏
1.0
2冬
3.5
3 秋冬
1.0
3冬
1.5
3 春夏
2.5
3秋
(2)专业模块课程 22 学分
以下课程任选,学生可自主修读;如学生修读了“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课程模块”的 12
个学分课程,该学生即为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班学生。
1)微电子光电子技术模块
11194040 统计物理与量子力学**
2. 大类课程 48 学分 (1) 平台必修课程 25 分
1)自然科学类必修课程 21 学分
061B0170
微积分Ⅰ
061B0180
微积分Ⅱ
061B0190
微积分Ⅲ
061B0200
线性代数
061B0010
常微分方程
061B0211
大学物理(甲)I
061B0221
大学物理(甲)II
061B0240
大学物理实验
计划学制
4年
毕业最低学分 160+4+5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辅修专业说明
辅修专业:要求修读专业课程中标“**”号的课程,学分为 27.5。
第二专业:要求修读专业课程中标“**”号和标“*”号的课程,学分为 46.5。
第二学位:要求修读第二专业课程 46.5 学分和毕业设计 8 学分,学分为 54.5。
1
4.5 2.0 1.5 2.5 1.0
4 4 1.5
1 秋冬 1春 1夏 1 秋冬 1夏 1 春夏 2 秋冬 2 秋冬
2)工程技术类必修课程 4 学分
081C0130
工程图学
081C0161
工程训练( 乙)
2.5
1 春夏
1.5
1 春夏/短学期
(2)模块建议修读课程 23 学分
1)专业必修的大类模块课程 17.5 学分
2.0
秋冬
以及其他课程号里带 G 的课程(不含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课程)
2)在以下课程中修读一门 3 学分
211G0010
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0
春夏
211G0020
C 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0
春夏(本专业建议修读)
211G0030
Java 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0
春夏
211G0040
VB 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科学技术的基本物理规律、电子器件与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法,获得电子技 术与系统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电子科学技术与系统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设有信息电子技术、微电子与光电子技术两个方向,学生可选其中之一学习,任一方向的学生都 可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课程模块的课程。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2 秋冬 2 春夏 2 秋冬 2冬 2 春夏
2)专业选修的大类模块课程 5.5 学分(专业建议修读以下模块课程)
数学模块
061B0160
随机过程
1.5
2冬
生化模块
061B0422
化学实验(乙)
1.0
1冬
061B0430
普通化学
3.0
1 秋冬
3
3.专业课程 54.5 学分 (1)专业基础课程 18.5 学分
课程名称
军事理论 体育Ⅲ 体育Ⅳ 大学英语Ⅳ
周学时
1--1 0--2 0--2 2--2
学分
秋季 冬季 春季 夏季
1.5 1.0
1.0 3.0
备注
通识 通识 通识 通识
6
带格式的: 左 带格式的: 两端对齐
02110081 061B0020 061B0090 061B0030 061B0160 061B0221 061B0240 101C0080 101C0090
课程名称
周学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体育Ⅰ 体育Ⅱ
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程序设计综合实验 大学计算机基础 C 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大学英语Ⅱ 大学英语Ⅲ 形势与政策 数学分析Ⅰ 数学分析Ⅱ 微积分Ⅰ 微积分Ⅱ 微积分Ⅲ 线性代数 线性代数 I 常微分方程 普通化学 化学实验(乙) 大学物理(甲)Ⅰ 工程训练(乙) 工程图学 导论类 学分小计
11120010 电磁场与电磁波** 11120340 电磁场与微波实验** 111C0061 信号与系统(甲)** 111C0040 数字电路实验** 11120050 高频电子线路** 11120610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 11120270 专业基础实验** 11193710 导波光学基础**
1.0
2夏
3.0
3冬
3.5
3 秋冬
3.0
3 春夏
2.5
3春
2.5
3夏
2.5
3春
2.0
4 秋冬
2.5
4 秋冬
2.0
4冬
5. 第二课堂 4 学分
5
浙江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第一学年
课程号
021E0010 021E0020
031E0031
031E0020 031E0030
21186020 21120420 211G0060 211G0020 051F0010 051F0020 02110081 061Z0010 061Z0020 061B0170 061B0180 061B0190 061B0200 061Z0040 061B0010 061B0430 061B0422 061B0211 081C0161 081C0130
3.0
春夏
(5)导论类 2 学分 学生可在各专业开设的学科导论课程,以及新生研讨课程中任意选择修读,并取得学分。
(6)其他通识课程 15 学分
2
学生在以下 6 个课程组中选择修读 历史与文化类(课程号里带“H”的课程)修满 3 学分 文学与艺术类(课程号里带“I”的课程)修满 3 学分 经济与社会类(课程号里带“L”的课程)修满 3 学分 沟通与领导类(课程号里带“J”的课程)修满 1.5 学分 科学与研究类(课程号里带“K”的课程)修满 1.5 学分 技术与设计类(课程号里带“M”的课程)修满 3 学分。
11188230 电子电路安装与调试实践*
3.0
11188010 参观实习*
1.0
短学期
4
删除的内容: 方向
删除的内容: 本专业设置“微 电子与光电子技术”与“信息 电子技术”两个方向。 学生可选择其中一个方向的 课程修读。任一方向的学生都 可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 基地课程模块,以此顶替 12 学分的相关专业方向课程(微 电子光电子技术方向的“统计 物理与量子力学”、“固体物理 与半导体物理”9 学分课程不 能顶替;信息电子技术方向的 “信息电子学物理基础”、“射 频与微波电路及其设计”、“无 线通信与无线网络”7.5 学分 课程不能顶替)。
教学特色课程
双语教学课程:模拟电子线路、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与分析、微电子工 艺技术、信号与系统、导波光学基础、光网络技术
原版外文教材课程: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基础、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与分析、光电子学
研究型课程: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射频与微波电路及其设计 讨论型课程:微纳电子学专题
数学模块
061B0020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1.5
061B0030
概率论
1.5
061B0090
偏微分方程
2
电类计算机类模块
111C0030
数字电路
4
111C0010
模拟电子线路
4
101C0080 电路原理(乙)
3.0
101C0090 电路原理实验(乙)
1.0
111C0070
信号与系统实验
0.5
2秋 2秋 2冬
2--1 2--1
3--2
0--2 0--2 3--2 0--2 1.5-1 2-2 2--2 2--2 0--1 4--1 4--1 4-1 1-1 2-0 2--1 3--1 1--0 3--0 0--2 4--0 0--3 2--1
2
学分
秋季 冬季 春季
2.5 2.5
备注
夏季
通识
通识
4.0
通识
浙江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含基地班)培养方案
2008 级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电子科学技术领域内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信 息电子技术与系统设计、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系统分析与设计、光电子器件与系统设计以及相应的 新器件、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应用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删除的内容: 方向
删除的内容: 22 学分
删除的内容: 方向 22 学分
删除的内容: 11121080... [1] 删除的内容: 0
11188060 工艺实习* (4)毕业论文(设计)8 学分
11189010 毕业论文(设计)
2.0
8.0
春夏
4. 个性课程 9.5 学分 学生可自主选择修读全校所有专业课程、大类课程、通识课程以及各专业推荐的个性课程。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