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高中生物学中的遗传特例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遗传特殊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特殊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特殊总结篇一:生物特殊点归纳生物特殊点归纳1、人成熟红细胞的特殊性:①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②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结构③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2、一般体细胞的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的增殖方式是减数分裂;蛙的红细胞增殖方式为无丝分裂,但是人的红细胞不能增殖。

3、细胞的分裂次数一般都很有限,而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4、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一般不具全能性,但卵细胞比较特殊,其全能性较一般体细胞的全能性高;在自然界中,有的极少数生物是未经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成,象蜜蜂中的雄蜂、蚂蚁中的雄蚁及蚜虫中的雌虫等。

5、并不是生物体内所有的反应都需要酶。

一般的生化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中的水的光解就不需要酶,只是需要利用光能促进水的分解。

6、光合作用一般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但蓝藻和光合细菌的他们没有叶绿体,同样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7、矿质元素一般都是灰分元素,但N例外。

8、人体酶适宜的PH值一般是接近中性,但胃蛋白酶的适宜的PH值是-。

9、一般营养物质被消化后,大多数物质被吸收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吸收后主要是进入血液;但是吸收甘油与脂肪酸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且主要被吸收进入淋巴液中。

10、纤维素在人体中虽然不能被消化吸收的,但是,它能促进肠的蠕动,有利于防止结肠癌等,也是人体也必需的营养物质,所以也称为“第七营养物质”。

11、高等植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一般是酒精,但是某些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的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如:马铃薯的块茎、甜菜的块根、玉米的胚等。

12、有氧呼吸一般主要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而原核生物的有氧呼吸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

13、人属于需氧型生物,人的体细胞主要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但红细胞却进行无氧呼吸。

14、植物一般都是自养型生物,但菟丝子、大花草、天麻等是典型的异养型植物。

15、几种特殊生物的代谢类型:①红螺菌的代谢类型为兼性营养厌氧型;②猪笼草的代谢类型为兼性营养需氧型;③酵母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高中生物“特例”知识点及高频考点

高中生物“特例”知识点及高频考点

高中生物“特例”知识点及高频考点高中生物是高中年级的必修课程之一,而“特例”知识点和高频考点则是我们在学习高中生物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关于这些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一、“特例”知识点1.全基因组复制(Endoreduplication)什么是全基因组复制?它的特点是什么?全基因组复制是一种染色体复制方式,它是指在细胞分裂前,细胞的染色体重复复制一遍而不分离,最终形成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染色体的细胞。

全基因组复制在自然界中比较常见,例如,多细胞动物中的肝脏、胰腺等组织都进行了全基因组复制,这意味着它们拥有更多的DNA,进而提高功能的表达效率。

此外,有些植物也会发生全基因组复制的现象,如西瓜,这就是为什么西瓜的某些部分有着更多的DNA,从而比其他部分更大。

2. 丰富化(Alternative Splicing)什么是丰富化?它的作用是什么?丰富化是指一种基因的信息可以根据不同组织或者不同生长阶段,通过提取区段序列的不同方式来编码不同的蛋白质,进而产生完全不同的功能。

举个例子,一个基因可以编码出多种不同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都有不同的功能。

这种现象可以帮助生物更加灵活地应对变化,在复杂的生存环境下更好地适应。

3. 突变体(Mutants)什么是突变体?它们有哪些特点?突变体指的是基因或者DNA分子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某些突出的性状出现的个体。

突变体有以下几个特点:(1)与一般个体相比,突变体会产生新的生理和形态特性。

(2)突变体的遗传方式为显性或隐性遗传。

(3)突变体的出现是稀有性的,但是有些基因缺陷会导致突变体的大量产生。

二、高频考点1. 染色体和基因对于高频考点来说,染色体和基因是最常见的考点。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熟练掌握染色体的结构及其作用,以及基因的定义和遗传规律。

除此之外,还要了解基因的重要性以及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2. 染色体突变染色体突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高频考点。

高考生物知识点特例

高考生物知识点特例

高考生物知识点特例考试如同一场重要的战役,而知识点则是我们备战的利器。

在高考生物中,各种知识点琳琅满目,其中有一类特殊的知识点,被称为特例。

它们与常规规律稍有不同,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本文将针对高考生物中的特例知识点展开讨论。

一、遗传学中的特例知识点1. 黑毛猪的基因型黑毛猪的基因型被认为是一个特例,因为它的基因型并非满足经典遗传学中的基因显隐关系。

传统上,我们认为黑色是显性基因(A)所决定的,而白色则是隐性基因(a)所决定的。

但在黑毛猪的遗传中,黑色是由两个基因(B和C)共同决定的,而白色则是由纯合子(bbCC)所决定。

2. 核糖体小亚基的合成在一般情况下,核糖体小亚基的合成需要两个rRNA和多个蛋白质组成。

然而,在细菌的核糖体中存在一个特例,即30S和50S亚基结合形成的70S核糖体。

这种特例使得细菌在蛋白质合成中更加高效。

二、人体生理学中的特例知识点1. ABO血型系统在ABO血型系统中,A、B、AB和O四种血型的遗传规律是经典遗传学中的特例。

如果父母分别是A型和B型血,那么子女可能出现A型、B型、AB型和O型血。

这与经典的显性隐性遗传规律有所不同。

2. 鼠疫耐药性鼠疫耐药性是一种生物体对药物耐受的特例现象。

在某些情况下,鼠疫病菌会突变,并且具备一定程度的抗药性。

这使得原本可以被抗生素治疗的病患对药物失去了敏感性,导致治疗困难。

三、生态学中的特例知识点1. 企鹅的适应特例企鹅是一类生活在极地的鸟类,它们具有一系列适应寒冷环境的特殊生理结构。

比如,企鹅的羽毛密度高,皮下脂肪厚,这帮助它们抵御极端低温。

此外,它们还具有特殊的呼吸系统,能够有效地进行气体交换。

2. 克朗特伦动物群落克朗特伦动物群落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它存在于寒冷的北极地区。

由于极端的环境条件,克朗特伦动物群落中的生物种类相对较少,同时也存在着特有的食物链和生态关系。

综上所述,高考生物中的特例知识点在考试中极为重要。

我们需要认真掌握这些特例,以免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的判定方法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的判定方法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的判定方法我们人在时代相传的过程中,人体的一些基因也会随之进行下一代的遗传,这也是医学中儿女跟父母关系的一种检测手段,通过基因染色体的对比可以检测出是否是父母亲生的儿女。

遗传作为一种后代的特征,在下一代的身上往往都会有与父母相似的一些特点,但是也有一些疾病也是会通过遗传导致,所以导致很多的新生儿伴有遗传性疾病。

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子代的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常显性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确定是显性遗传病还是隐性遗传病双亲患病,子女正常则为显性遗传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病还是伴性遗传病:①若已确定是隐性遗传,则父正,女儿患为常染色体遗传。

母患,儿子正也为常染色体遗传。

②若已确定是显性遗传,则父患,女儿正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母正儿患也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特例:若全家患者为男性,且父传子,子传孙,则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父子相传为伴Y无中生有为隐性(双亲正常,子女患病),隐性遗传看女病,父亲,儿子无病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双亲患病,子女正常)。

显性遗传看男病,母亲,女儿无病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是说父母有病,但所生子女没病,那该病就为显性遗传。

显性看男病,男病母(女)正非伴性,意思是显性遗传要看患病的男性,若患病男性的母亲或女儿患病则该遗传不是伴性遗传,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有一个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这个和上面那句理解思路一样。

还有就是伴性遗传主要是与性别有关,而常染色体遗传与性别无关,所以老师教的口诀就是从性别遗传判断的。

所以在临床上的遗传学也是非常的复杂的,通常要确定父母双发的染色体和一些患有的疾病来断定下一代是否是健康的状态,以及对下一代的遗传也会有影响,所以要想知道出生的孩子是否是健康的可以采用染色体检测的方式进行了解,避免了出生的胎儿会有先天性的疾病。

遗传的特殊现象归纳

遗传的特殊现象归纳
2)用15N对果蝇精原细胞的一个染色体上的DNA分子进行标记,在正常情况 下,n个这样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15N的精子数为 _____2_n________. 3)已知果蝇白眼为伴X隐性遗传,显性性状为红眼(A).现有一对亲本杂交,其 子代中雄性全部为白眼,雌性全部为红眼,则这对亲本的杂交组合的基因型 是_X_a_X_a___X_A_Y___.
可编辑ppt
10
三、致死基因
致死基因是指某个基因的存在能使个体或配子致死,有 以下几种情况: (一)据致死基因的显隐性可分为:
1.隐性致死:指隐性基因纯合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 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隐性致死的,即纯合体HbSHbS是致死 的(隐性纯合子的患者不到成年就会死亡 )。植物中常见的白化基 因也是隐性致死的,因为不能形成叶绿素,最后植株死亡。
4)从变异的类型看,“表型模写”属于_不__可_遗__传__变__异______,理由
仅仅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
5)现有一只黄色果蝇,你如何判断它是否属于“表型模写”? ①请写出方法步骤
②结果预测及结论
可编辑ppt
9
5) ①方法步骤:第一,用该未知基因型黄色果 蝇与正常黄色果蝇yy交配; 第二,将这些卵孵化出的幼虫用不含有银盐的饲 料饲养,其它条件均为适宜条件; 第三,待幼虫羽化成成虫后,观察其颜色 ②A 如果后代中出现了褐色果蝇,则说明所检测 的果蝇为“表型模写”,如果后代全为黄色,则 说明所测黄色果蝇的基因型是yy,而不是“表型 模写”。
可编辑ppt
5
这样看来,所谓显隐性关系,是看所依据的标准而定,标准不同,显隐性关系也就改 变了。
(三)显性与环境的影响
生物体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不仅要受到基因的控制,还要受到环境条件的 影响。

高考试题中的遗传特例分析

高考试题中的遗传特例分析

高考试题中的遗传特例分析遗传知识在高考生物试卷中是高频却容易失分的考点,总结其命题特点对解题很有必要。

研究发现,大多数高考遗传试题的命题常以遗传特例材料为背景展开,这样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命题往往不落窠臼,所以为命题者所喜爱。

下面作以分析。

一、遗传试题的常见解题流程上图反映的是遗传试题的常见解题流程,即由表现型推测显隐性和基因型,然后求遗传概率。

高考命题的常用手法是用遗传特例来增加试题难度和新颖度。

解题时要牢记基本公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然后方能进一步破解。

二、2017年典型高考题型示例(2017∙全国卷Ⅰ∙32)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XY型,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1)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者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

若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

(2)某同学为了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我们认为根据这一12三、历年高考试题中的典型特例总结(一)基因互作引起的遗传特例(2016全国卷III)6.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

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B. 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C. 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 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类型比红花植株的多【特例点拨】本题为基因互作引起的遗传现象。

一般来说,基因互作分为一对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包括不完全显性、共显性等;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一般指两对及以上基因引起的多因一效现象,后代的性状比例发生改变。

生物高考知识点特例分析

生物高考知识点特例分析

生物高考知识点特例分析生物是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考察生物学知识成为高考的一部分。

在生物学中,有一些特例现象常常成为考生容易混淆和误解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生物高考知识点中的一些特例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I. 遗传学中的特例现象遗传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物种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

遗传学中的一些特例现象常常让考生困惑。

1. 染色体异常:在正常情况下,人类的染色体组成应为23对,但有时会发生染色体异常。

例如,唐氏综合征患者体内会有三条21号染色体,造成智力低下和身体发育异常。

这种染色体数目异常是由于非整倍体的发生引起的。

2. 环形DNA:细胞常见的DNA形状为双螺旋结构,但某些细菌和线粒体中的DNA却呈现环形。

例如,细菌中的质粒就是一个环形DNA分子,其中包含了一些特定的基因信息。

这种特例现象对于理解细菌遗传学和基因工程有着重要意义。

3. 不等显性:一般情况下,显性基因表达会掩盖隐性基因。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隐性基因表达反而会显现出来,这就是不等显性。

例如,疟疾的遗传性与人体内红细胞上的哈佛基因有关。

只有当一个人体内同时存在有哈佛基因和无哈佛基因的红细胞时,才会导致疟疾的发生。

II. 生态学中的特例现象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涉及到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生态学中,也有一些特例现象需要考生注意。

1. 剧毒动物保护色:一般情况下,动物的保护色主要是为了能够融入环境,不易被掠食者发现。

而有些动物却选择了鲜艳且醒目的颜色,如蜜蜂和毒蛇等。

这是因为这些动物身上的颜色是一种警示,告诉潜在的捕食者它们身上携带剧毒,以此达到保护的目的。

2. 寄生植物和寄生动物:一般情况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合成所需的有机物质,而动物通过食物链来获取养分。

然而,寄生植物和寄生动物却选择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从宿主体内获取养分。

例如,寄生蜜蜂和寄生植物等。

这种特殊的生态关系为我们认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高考生物考试常用特例汇总

高考生物考试常用特例汇总

高考生物考试常用特例汇总
高考生物考试常用特例汇总1000字
1、生物的系统化:分类、发育、进化、分子结构和功能。

2、遗传规律:染色体的结构和分布以及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还有遗传对环境的影响。

3、农业生物技术:育种、育苗、杂交和转基因技术等。

4、种群生态:种群的发展规律、种群的资源利用情况和种间关系。

5、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建立和维护及生态恢复方法。

6、生物工程与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免疫学、基因工程、生物传感器和活体检测技术等。

7、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利用生物学数据的技术。

8、生物资源:包括主要种质资源的储存利用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等。

9、生物安全:生物安全与食品安全相关,涉及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病原体检测及防控措施等。

10、生物武器:包括生物工程与技术应用于军事,以及生物武器的社会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举高中生物学中的“遗传特例”冯庆婷(湖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结合遗传中的“例外性”进行考查是遗传题考查的一个特点。

考点主要分布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变式考查以及不完全显性遗传、致死现象、蜜蜂的遗传、从性遗传等的考查。

下面将高中生物学出现过的“遗传特例”进行列举,希望能对学生在今后的复习中有所帮助。

一、数量性状数量性状不能明显地区分为相对性状,而是表现出从高到低的连续变化,其每个数量性状都是由多对基因决定的,并且这些基因呈共显性,每个基因对表现型的作用是微效的,但是多个基因加起来,就可以形成明显的累加效应。

例如,人的身高这一数量性状,假定它是由3对基因(A与a、B与b、C与c)共同决定,那么,每一对基因中的A、B、C这三个基因的作用相等,由于累加效应,因此,基因型AABBCC的个体应该最高;基因型aabbcc 的个体应该最矮;而基因型是AaBbCc个体应该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例1人的眼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二者独立遗传)共Array同决定的。

在一个个体中,两对基因处于不同状态时,人的眼色如右表。

现有一对黄眼夫妇,其基因型均为AaBb,请回答:(1)他们所生的子女中,基因型有种。

(2)他们所生的子女中,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3)他们所生的子女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答案:(1)9种(2)5/8 (3)黑眼∶黄眼∶浅蓝眼=1∶2∶1例2人类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少。

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

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相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A.9种,1 :4 :6 :4 :1B.3种,1 :2 :1C.9种,9 :3 :3 :1 D.3种,3 :1答案:A二、基因互作当几个处于不同染色体上非等位的基因影响同一性状时,也可能产生基因的相互作用。

不同对的两个基因相互作用,出现了新性状。

片冠外,还有豌豆冠、玫瑰冠、胡桃冠等。

设控制玫瑰冠的基因是R,控制豌豆冠的基因是T,有以下交配结果。

由右图可知,显性的R、T基因互作后出现胡桃冠,隐性的r、t基因互作形成单冠。

F2中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9 :3 :3 :1,但显然不同于孟德尔所假设的两对基因决定两对性状的情况。

例3现有家禽鸡冠的形状由两对基因( A和a,B和b)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

据下表回答问题:(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甲组杂交F1代四种表现型比别是。

(2)让乙组后代F1中玫瑰状冠的家禽与另一纯合豌豆状冠的家禽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

(3)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玫瑰状冠的有120只,那么表现为豌豆状冠的杂合子理论上有只。

(4)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有种,后代中纯合子比例占 。

答案:(l )测交 1∶1∶1∶1 (2)核桃状∶豌豆状=2∶1 (3)80 (4)6 1/4三、上位效应一对基因影响了另一对非等位基因的效应,上位效应与显性相似,两者都是一个基因掩盖另一个基因的表达。

区别在于显性是一对等位基因间的掩盖作用,而上位效应是非等位基因之间的掩盖作用。

(1)显性上位作用,即起上位作用的基因是显性的称为显性上位作用。

例4 狗的毛色遗传,由于显性基因I 抑制了其它的毛色基因B 和b 的表现而呈白色(即I 阻止色素产生)。

i 不阻止色素产生的基因,B 基因决定黑色,b 基因决定褐色。

I 为上位基因,B 、b 为下位基因。

现有一只白色狗与一只褐色狗杂交,F 1代全是白色,F 1自交产生的F 2代中白色∶黑色∶褐色=12∶3∶1。

写出该杂交过程的遗传图解。

答案:(2)隐性上位作用,起上位作用的基因是隐性称为隐性上位作用。

例5 家鼠的毛色遗传。

当隐性基因c 纯合时,能抑制其它毛色基因A 和a 的表现而呈白色(即c 阻止色素产生)。

C 不阻止色素产生的基因,A 基因决定灰色,a 基因决定黑色。

现有一只黑鼠与白鼠杂交,F 1代全是灰鼠,F 1自交产生的F 2代中灰色∶黑色∶白色=9∶3∶4。

写该杂交过程的遗传图解。

答案:P: IIBB × iibb 白色 褐色 F1: IiBb × IiBb 白色 白色 F2: I : iiB : iibb 白色 黑色 褐色 12 : 3 : 1P: ccAA × CCaa 白色 黑色 × CcAa 灰色 灰色F2: C A : C aa : cc灰色 黑色 白色9 : 3 : 4四、基因致死1904年,法国遗传学家L.Cuenot在小鼠中发现黄色皮毛的品种不能真实遗传。

黄色小鼠与黄色小鼠交配,其后代总是出现黑色小鼠,而且黄色、黑色的比率往往是2∶1,而不是3∶1。

通过研究发现这种情况的产生是由于纯合的黄色个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死亡了。

基因致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合子致死,合子含隐性或显性致死基因并在纯合状态下有致死效应。

另一种是配子致死,配子含有隐性或显性致死基因时有致死效应。

(1)合子致死例6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例发生变化。

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

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1)黄色鼠的基因型是,黑色鼠的基因型是。

(2)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

(3)写出上述B、C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答案:(1)Aa aa(2)AA(3)(右图)(2)配子致死例7在高等植物中,有少数物种是有性别的,即雌雄异株。

女娄菜是一种雌雄异株的草本植物,正常植株呈绿色,部分植株呈金黄色,且金黄色植株仅存在于雄株中。

以下是某校生物研究小组完成的几组杂交实验的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绿色雌株×金黄色雄株绿色雌株×金黄色雄株绿色雌株×绿色雄株↓↓↓绿色雄株绿色雄株金黄色雄株绿色雌株绿色雄株金黄色雄株1 :12 : 1 : 1(1)女娄菜性别决定的方式是型。

(2)相对绿色,女娄菜植株金黄色是性状。

(3)可以判断,决定女娄菜植株颜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若用A或a表示相关基因,第一组和第二组杂交实验中母本的基因型依次是和。

(4)第一组和第二组杂交实验的子代都没有雌株出现,请你对此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

(5)请写出第三组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答案:(1)XY(2)隐性(3)X X A X A X A X a(4)金黄色雄株产生的含X a的配子不能成活(或无授精能力),只有含Y染色体的精子参与受精作用(5)(右图)五、从性遗传从性遗传和伴性遗传的表现型都与性别有密切关系,但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遗传方式。

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而从性遗传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所以,从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即同为杂合体的雄性与雌性个体所表现的性状是不同的。

例8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体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为显性,无角基因h为隐性。

一只有角公羊与多只无角母羊交配,生产多胎小羊中,公羊性成熟后都表现为无角,母羊性成熟后都表现为有角。

在上述事实的基础上,写出能确定绵羊的有角性状遗传方式的杂交方案,说明推理过程。

答案:选择多头无角公羊与多头无角母羊进行交配,观察其后代性成熟后的性状表现。

若后代小羊中出现有角母羊,则绵羊的有角性状遗传方式为从性遗传;若后代小羊中全部为无角羊,则绵羊的有角性状遗传方式为伴性遗传。

六、特殊性别决定性别决定是指决定生物雌雄性别发展趋势的内在因素和方式。

由性染色体决定性别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性别决定机制。

如人类和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鸟类的Z染色体和W染色体。

由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生物,主要由以下几种类型:XY型、ZW型、XO 型。

除了由性染色体决定性别外,还存在有许多其他方式。

例如蜜蜂和蚂蚁等是由细胞中的染色体倍数决定性别的,由正常受精卵发育成的二倍体表现为雌性,由未受精的卵发育成的单倍体表现为雄性。

又如日照时间的长短,可以改变大麻的性别,海生蠕虫的性别是由其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例9蜜蜂是具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

一个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几只雄蜂和众多工蜂。

蜂王专职产卵,雄蜂同蜂王交尾,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清理蜂房等工作。

请回答下列问题:(1)蜂王、雄蜂和工蜂共同生活,各司其职,这种现象称为。

(2)未受精卵发育成雄峰,受精卵发育成雌性的蜂王或工蜂,这表明蜜蜂的性别由_______决定。

(3)研究人员发现了工蜂清理蜂房行为不同的两个蜂群,分别称为“卫生”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和“非卫生”蜂(不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

为研究工蜂行为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杂交实验:P:“非卫生”蜂的蜂王ד卫生”蜂的雄蜂↓ (配子的染色体数目不减少)F1“非卫生”蜂测交×的雄蜂↓测交后代“非卫生”蜂新类型Ⅰ新类型Ⅱ“卫生”蜂(25%)(25%)(25%)(25%)①“非卫生”蜂的工蜂行为是_________(显性/隐性)性状。

②工蜂清理蜂房的行为是受对基因控制的,符合基因的定律。

判断依据是。

③本实验中测交选择了作母本与的雄蜂交配。

④测交后代中纯合体的表现型是,新类型Ⅰ的表现型是。

⑤“卫生”蜂的工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的行为属于行为。

答案:(1)种内互助(2)染色体数目(3)①显性②两自由组合测交后代四种表现型比例相等③F1代的蜂王“卫生”蜂④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或不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⑤本能例10已知鸟类(包括鸡、鸭等)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即雌性为ZW(含两条形态、大小不同的性染色体,一条为Z,另一条为W),雄性为ZZ(含两条形态、大小相同的性染色体Z)。

回答Ⅰ、Ⅱ小题:Ⅰ.鸟类中有一种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研究人员为了研究其遗传方式,通过实验得到了如下遗传图谱:正常雄鸟正常雌鸟患病雌鸟患病雄鸟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为 性基因,位于 染色体。

作出该判断的理由分别是: ; 。

Ⅱ.已知家鸡的羽毛有“芦花”和“非芦花”两种,芦花鸡羽毛有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这是由位于Z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A 决定的,当只具有等位基因a 时,鸡表现为“非芦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