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重点doc资料
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一、绪论1掌握基本病理过程的概念基本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变化。
2熟悉病理生理学的概念、任务、地位、内容及研究方法概念: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着重从功能与代谢角度探讨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其任务是)揭示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任务:以患病机体为对象,以功能与代谢变化为重点,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与机制。
地位: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内容包括总论、基本病理过程、各论研究方法: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流行病学研究3了解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二、疾病概论1掌握疾病、病因、死亡、脑死亡的概念,病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
疾病: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的自稳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包括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
病因(cause): 指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如结核杆菌;乙肝病毒等)死亡:个体生命活动的终止,目前学术界倾向于将脑死亡作为人类个体死亡的判断标准。
脑死亡(brain death):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病因是引起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病因作用强度、方式、途径以及时间等对疾病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疾病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四大规律):自稳态失衡与调节、损伤与抗损伤、因果交替、局部与整体机制:1.神经机制(neural mechanism)2.体液机制(humoral mechanism)3.细胞分子机制(cellular and molecular )2熟悉健康、完全康复和不完全康复的概念,以及致病因素的分类、条件及诱因。
健康:指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完全康复(complete recovery )损伤已完全消失,机体的功能、代谢及形态完全恢复正常,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第1章水肿二、填空题1、全身性水肿常见类型有⑴心性水肿⑵肝性水肿⑶肾性水肿⑷营养不良性水肿2、脑水肿可分为⑴血管源性脑水肿⑵细胞中毒性脑水肿⑶间质些脑水肿3、毛细血管流体静脉压增高的最常见原因是(1) 静脉压增高/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因素是(2) 血浆白蛋白含量降低。
4、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常见原因是⑴广泛的肾小球病变和⑵肾血量明显减少。
5、肾病性水肿的主要发病机制是(1)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肾炎性水肿的主要发病机制是(2)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6、一般的,肝性水肿表现为(1) 肝腹水,心性水肿最早出现部位是(2) 下肢,肾性水肿首先出现于(3)眼睑有关。
7、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与⑴重力效应⑵组织结构特点⑶局部血液动力学因素。
8、心性水肿发生的主要机制:(1)心输出量减少 (2)静脉回流障碍。
五、问答题1、简述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原因和机制。
答: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是指组织液的生成大于组织液的回流,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发生因素有: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见于心衰、静脉血栓等;②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见于血浆清蛋白减少;③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见于各种炎症,包括感染、烧伤等;④淋巴回流受阻,见于淋巴管受压或阻塞,如肿瘤、丝虫病等。
2、水肿时引起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机制。
答:主要与肾调节功能紊乱有关,机制: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广泛的肾小球病变致肾小球滤过面积明显减少和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致肾血流量减少。
②肾小管重吸收增加:1)肾血流重分布2)醛固酮增加 3)抗利尿激素增加 4)心房利钠肽分泌减少 5)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第2章缺氧二、填空题1、低张性缺氧,其动脉血气指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是(1) 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2、引起氧离曲线右移的因素有⑴酸中毒⑵CO2增多⑶温度升高⑷红细胞内2,3-DPG增加3、缺氧的类型有⑴循环性缺氧(2)组织性缺氧(3)低张性(乏氧性)缺氧(4)血液性缺氧。
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凋亡是由以下哪个因子启动的?A. 细胞内信号B. 细胞外信号C. 基因突变D. 病毒感染答案:A2. 炎症反应中,以下哪个细胞类型是主要的效应细胞?A. 红细胞B. 淋巴细胞C. 巨噬细胞D. 血小板答案:C3. 以下哪个是肿瘤细胞的典型特征?A. 细胞周期正常B. 细胞形态正常C. 细胞分裂不受控制D. 细胞具有高度分化答案:C4. 以下哪个是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A. 正常生理功能B. 疾病的病因C. 疾病的发病机制D.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答案:C5. 以下哪个是细胞损伤的直接原因?A. 缺氧B. 营养不良C. 遗传因素D. 环境因素答案:A6. 以下哪个是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区别?A. 凋亡是程序化的细胞死亡,坏死不是B. 坏死是程序化的细胞死亡,凋亡不是C. 凋亡和坏死都是程序化的细胞死亡D. 凋亡和坏死都不是程序化的细胞死亡答案:A7. 以下哪个是病理性钙化的主要原因?A. 钙离子浓度异常B. 磷离子浓度异常C. 镁离子浓度异常D. 钾离子浓度异常答案:A8. 以下哪个是肿瘤转移的主要机制?A. 肿瘤细胞的增殖B. 肿瘤细胞的侵袭C. 肿瘤细胞的分化D. 肿瘤细胞的凋亡答案:B9. 以下哪个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机制?A. 氧自由基的产生B. 炎症因子的释放C. 细胞凋亡的激活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细胞应激反应的主要功能?A. 促进细胞增殖B. 促进细胞分化C. 保护细胞免受损伤D. 促进细胞凋亡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答案: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化的细胞死亡过程,通常由细胞内部信号触发,表现为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凝聚、DNA断裂等特征,不引起炎症反应。
而细胞坏死是一种非程序化的细胞死亡过程,通常由外部因素如缺氧、感染等引起,表现为细胞肿胀、细胞膜破裂、炎症反应等。
2024年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参考
2024年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参考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的生理学分支,其研究内容涉及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以及机体的代偿和调节等方面。
在病理生理学考试中,通常会涉及一些重要的大题,下面是2024年病理生理学大题的重点总结参考。
1. 炎症反应:炎症是机体对损伤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的防御反应,其主要特征是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炎症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和病理生理学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2. 免疫反应:免疫反应是机体对外来抗原的特异性防御反应,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形式。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免疫反应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和免疫相关疾病等方面的问题。
3. 组织修复:组织修复是机体为了回应损伤而进行的自我修复过程,其主要包括再生修复和瘢痕修复两种形式。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组织修复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和修复过程中的异常情况等方面的问题。
4. 肿瘤发生和发展:肿瘤是一种由异常增殖的细胞构成的肿块,有恶性和良性之分。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肿瘤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转移和肿瘤相关疾病等方面的问题。
5. 血液循环疾病:血液循环疾病是指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的疾病,如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血液循环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和病理生理学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6.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影响呼吸器官功能的疾病,如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和病理生理学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7.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是指影响消化器官功能的疾病,如胃溃疡、胰腺炎等。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和病理生理学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8. 生殖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是指影响生殖器官功能的疾病,如子宫肌瘤、前列腺增生等。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和病理生理学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总之,病理生理学是与疾病相关的生理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掌握病理生理学的相关知识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版)病理生理学考试重点整理
名解、填空、考点、疾病: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
亚健康: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
此时机体处于非病、非健康并有可能趋向疾病的状态。
表现为“三多三少”:主诉症状多、自我感觉不适多、疲劳多;活力低、反应能力低、适应能力低,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证据。
分为躯体性亚健康状态,心理性亚健康状态,人际交往性亚健康状态。
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因):指能引起某一疾病的特定因素,是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赋予疾病特征或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又称致病因素。
包括:生物因素、理化因素、营养因素、遗传因素、先天因素、免疫因素、心理和社会因素。
遗传易感性:指由某些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个体患病风险,即相同环境下不同个体患病的风险。
如糖尿病患者是否发生肾病因人而异。
(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个体易于罹患某种疾病的倾向性。
)条件:在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能促进或减缓疾病发生的某种机体状态或自然环境。
诱因:其中能加强病因的作用而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恶性循环:在一些疾病或病理过程因果交替的链式发展中,某几种变化互为因果,形成环式运动,而每一次循环都使病情进一步恶化,称为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恶性循环。
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包括大脑,间脑和脑干)不可逆性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判定标准:1、自主呼吸停止,人工呼吸15分钟仍无自主呼吸;2、不可逆性深昏迷;3、颅神经反射(瞳孔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均消失;4、瞳孔散大或固定;5、脑电波消失;6、脑血流循环完全停止。
意义:有助于判定死亡时间;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限,减少人力及经济消耗;为器官移植创造良好的时机和合法的依据。
低渗性脱水(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概念】:低渗性脱水特点是①失Na+多于失水;②血清Na+浓度<130mmol/L;③血浆渗透压<280mmol/L;④伴有细胞外液的减少。
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病理生理学第一章:疾病概论一、病因:指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赋予该疾病特征的因素。
二、致病因素与疾病的对应P5 外因、内因三、疾病的转归主要有康复和死亡两种形势四、机体整体死亡的标志是脑死亡:指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转的丧失。
自主呼吸停止。
瞳孔散大或固定、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不可逆深度昏迷。
脑血管循环完全停止。
脑电波及诱发电位消失。
第六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一、脱水: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①高渗性脱水:血清钠浓度>150mmol/L失水多于失钠口渴,细胞脱水尿中枢脱水热②低渗性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失钠多于失水无口渴低血容量性休克尿变化脱水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③等渗性脱水:血清钠浓度维持在130-150mmol/L④血浆渗透压280-310 体液调节:RAAS 渴中枢ADH二、水肿的发病机制: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淋巴回流受阻、渗出液蛋白质含量高(炎性水肿和淋巴性水肿)2.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钠、水潴留三、钾排出过多的原因:经胃肠道失钾(儿童)、经肾失钾(成人)细胞兴奋性降低心肌兴奋性自律性收缩性增高传导性降低肾肠胃弱代碱(见尿补钾、滴速要慢)四、高钾血症:3.5-5.5mmol/L(正常血清)五、高钾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对心脏的影响:心机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降低、收缩性减弱。
对骨骼肌的影响:肌肉无力甚至麻痹。
对酸碱平衡的影响:引起代谢酸中毒、反常性碱性尿第七章:酸碱平衡紊乱(案例分析-血气分析)(通看)一、PaCO2 40mmHg33-46二、SB24mmol/L 22-27 AB升高代碱降低代酸SB>AB呼碱SB<AB呼酸三、BB(缓冲碱)一切具有缓冲作用阴离子总和48mmol/L42-52反应代谢因素指标四、碱剩余BE:是指在标准状态下,将1L全血或血浆滴定到PH=7.4所需要的碱或酸的量mmol/L。
2024年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参考
2024年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参考____年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机体生理功能的改变及其相关机制的一门学科。
本文将对____年病理生理学大题的重点进行总结,并提供参考内容,供考生复习备考时参考。
第一部分: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1. 环境与病理生理学- 环境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环境对机体的影响及其生理学效应- 环境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机制2. 基因与病理生理学- 遗传变异与疾病的关系- 基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机制- 基因治疗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前景3. 细胞与病理生理学- 细胞损伤与疾病的关系- 细胞损伤的机制及其导致的生理学变化- 细胞适应和复原的机制及其对病理生理过程的影响第二部分: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特点1.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病理生理学变化-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病理生理学变化- 高血压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病理生理学变化2. 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病理生理学变化- 肺癌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病理生理学变化- 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病理生理学变化3. 消化系统疾病- 肝病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病理生理学变化- 胃溃疡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病理生理学变化- 肠道疾病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病理生理学变化4.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病理生理学变化- 中风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病理生理学变化- 脑肿瘤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病理生理学变化第三部分: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1. 疾病的诊断- 病理生理学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和应用- 临床表现与病理生理学的关系- 诊断技术在病理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2. 疾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基因治疗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细胞治疗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前景3. 人工智能在病理生理学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和应用- 人工智能在疾病预测与干预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病理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以上是____年病理生理学大题的重点总结参考内容,考生可以结合教材以及科学论文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复习。
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单选:1.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不全者)引起肝性脑病的原因?(血液中蛋白质经肠细菌分解产生氨2.血钾、钠的范围(Na:130--150mmol/L K:3.5--505mmol/L)3.假性神经学说中的两种物质(苯乙醇胺,羟苯乙醇胺)4.低钾血症心电图(ST段下移,病理性U波)5.高钾血症的心电图变化6.水肿率先发生的部位(心性,肾性等)7.胶体渗透压的方向,构成8.何种物质使血红蛋白Fe2+变成Fe3+(亚硝酸盐)9.什么情况下排酸性尿(代酸,低钾血症伴碱中毒——反常性酸性尿)10.失血性休克-----肾衰尿少机制(肾血管收缩,滤过减少,代谢产物积聚)填空:休克分期:缺血,淤血,衰竭DIC分期: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肝性脑病学说:氨中毒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氨基酸失衡学说,GABA学说缺氧分类: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简答1.休克分期及微循环特点(1)微循环缺血期特点: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组织呈缺血缺氧状态;(2)微循环淤血期特点:灌而少流,灌大于流,组织呈淤血性缺氧状态(3)微循环衰竭期特点:不灌不流,血液局凝,组织细胞无血供。
甚至出现毛细血管无复流现象,即在输血补液治疗后,血压虽可一度回升,但微循环灌流仍无明显改善,毛细血管中淤滞停止的血流也不能恢复流动的现象。
2.DIC分期,病因症状 P191发生机制:(1)组织因子释放,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启动凝血过程;(2)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血失调;(3)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4)促凝物质进入血液。
3.各类型缺氧相关参数指标缺氧:组织供养减少或不能充分利用氧,导致组织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血氧分压:为物理溶解于血液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又称血氧张力。
血氧容量:是指氧分压为150mmHg,温度为38℃时,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所能结合的氧量,即Hb充分氧合后的最大携氧量,取决于血液中的Hb的含量及其与O2结合的能力。
2024年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范本
2024年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范本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在疾病状态下发生的异常生理变化的学科。
在2024年的病理生理学大题中,可能会重点涉及以下内容:
1. 细胞损伤和细胞适应性:
- 细胞损伤种类:可包括物理损伤、化学损伤和生物因素引起的损伤;
- 细胞适应性:如细胞肥大、细胞增生、细胞凋亡和细胞再生等。
2. 炎症和免疫反应:
- 炎症反应的机制和类型:如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的特点和区别;
- 免疫反应的调节和异常:如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机制。
3. 肿瘤生物学:
- 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包括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以及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 肿瘤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手段:如肿瘤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4. 代谢病和系统性疾病:
- 代谢病的发生机制:如脂质代谢紊乱、糖代谢异常和酸碱平衡失调等;
- 系统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特点: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
5. 器官损伤和再生:
- 器官损伤的机制和修复过程:如心肌梗死后的修复和肝脏再生的机制;
- 器官移植和再生医学的研究进展:如干细胞移植和组织工程学的应用。
以上是可能在2024年病理生理学大题中的重点内容总结,具体考试内容还需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word版本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疾病概论1、健康、亚健康与疾病的概念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亚健康状态:人体的机能状况下降,无法达到健康的标准,但尚未患病的中间状态,是机体在患病前发出的“信号”.疾病disease: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机体的自稳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死亡与脑死亡的概念及判断标准死亡:按照传统概念,死亡是一个过程,包括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
一般认为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脑死亡:指脑干或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地、不可逆地丧失功能。
判断标准:①不可逆性昏迷和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②无自主呼吸;③瞳孔散大、固定;④脑干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咽反射等;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3、第二节的发病学部分发病学:研究疾病发生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⑴自稳调节紊乱规律;⑵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对立统一规律;⑶因果转化规律;⑷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规律。
第三章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1、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外因子通过与受体(膜受体或核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间相互作用,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开始表达、各种生物学效应形成的过程。
2、受体上调(增敏)、受体下调(减敏)的概念由于信号分子量的持续性减少,或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会发生受体的数量增加或敏感性增强的现象,称为受体上调(up-regulation);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称为高敏或超敏。
反之,由于信号分子量的持续性增加,或长期应用受体激动药会发生受体的数量减少或敏感性减弱的现象,称为受体下调(down-regulation)。
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称为减敏或脱敏。
第五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1、三种脱水类型的概念低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的病理变化过程。
病理生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正常生理现象B. 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C.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D. 疾病的诊断方法2. 以下哪个不是病理生理学的基本过程?A. 损伤B. 修复C. 适应D. 遗传3. 细胞凋亡是以下哪种现象?A. 细胞自然死亡B. 细胞感染病毒后死亡C. 细胞因缺氧而死亡D. 细胞因中毒而死亡4. 炎症反应的局部表现包括以下哪项?A. 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B. 苍白、萎缩、冷、无痛C. 红肿、热、痛、无功能障碍D. 苍白、萎缩、冷、有功能障碍5. 以下哪项不是肿瘤的特点?A. 快速生长B. 局部浸润C. 远处转移D. 良性肿瘤答案:1. B 2. D 3. A 4. A 5.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病理生理学研究的疾病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细胞损伤后,机体可能出现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
8. 肿瘤的转移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6. 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7. 损伤、修复、死亡8. 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直接蔓延、种植转移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9. 简述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0. 描述炎症反应的全身性表现。
答案:9. 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过程以及疾病对机体功能的影响。
它涵盖了从分子、细胞到组织、器官乃至整个生物体的各个层面,旨在揭示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0. 炎症反应的全身性表现包括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等。
这些表现反映了机体对炎症刺激的全身性反应,有助于调动机体的防御机制,对抗感染和损伤。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论述肿瘤的分类及其特点。
2024年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范本
2024年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范本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组织、器官和器系的结构和功能变化的学科,它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基础科学之一。
在2024年的病理生理学考试中,以下几个重点知识点和大题可能会被重点考查。
一、炎症与免疫反应炎症和免疫反应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
在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炎症的发生原因、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以及不同类型炎症的特点和机制。
此外,对于免疫反应的知识也需要掌握,包括免疫细胞的分类和功能、免疫球蛋白的作用和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等。
二、细胞损伤与修复细胞损伤与修复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考试中可能会出现细胞损伤的原因和机制,比如氧化损伤、炎症介质的作用等,以及细胞修复的过程和机制。
此外,对于组织损伤的评估和修复的影响因素也需要了解。
三、肿瘤生物学肿瘤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疾病之一,对于肿瘤生物学的了解对于疾病发生发展的研究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考试中可能会出现肿瘤的分类和特点、肿瘤发生的机制和肿瘤的转移过程。
此外,对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和原则也需要掌握。
四、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是人类的重要疾病之一,对于病理生理学的考察也具有重要地位。
在考试中可能会出现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发展过程,比如冠心病、高血压等。
此外,对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需要掌握。
五、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也是病理生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发展过程,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等。
此外,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需要了解。
六、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在病理生理学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在考试中可能会出现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发展过程,比如胃溃疡、肝炎等。
此外,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需要了解。
以上是2024年病理生理学考试中可能重点考察的知识点和大题,针对这些重点知识,建议考生多进行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理论基础的掌握和实际应用的能力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
2024年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范本
2024年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范本病理生理学是医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人体在疾病状态下的生理变化和病理过程,对于临床医生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____年病理生理学大题的重点总结:一、疾病的基本概念及分类:1. 疾病的定义和特点2. 疾病的分类及常见疾病的病因3. 急性疾病和慢性疾病的区别和特点4. 遗传性疾病的分类和遗传方式二、细胞的病变与反应:1. 细胞病变的类型和机制2. 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区别和特点3. 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控机制4. 炎症反应的类型和炎症细胞的作用三、组织和器官的病变与反应:1. 炎症的基本过程和炎症反应的类型2. 肿瘤的发生机制和分类3.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机制和特点4. 心脏、肾脏和肝脏等器官的病变与反应四、血液和免疫系统的病变与反应:1. 血液系统疾病的分类和特点2. 白细胞的功能和白细胞疾病的病理生理学3. 免疫系统疾病的机制和病理过程4. 免疫缺陷和免疫过度反应的病理生理学五、代谢性疾病的病变与反应:1. 糖代谢和脂代谢的调控机制2. 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的病理生理学3. 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病理生理学4. 肾功能异常导致的代谢性疾病六、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变与反应:1. 神经细胞的发育和功能2. 脑卒中和脑外伤的病理生理学3.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机制和病理生理学4. 精神疾病的病理生理学七、肿瘤的病理生理学:1. 肿瘤的发生机制和分类2. 癌细胞的特点和转移方式3.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4. 肿瘤治疗的原理和方法八、环境因素与疾病关系:1. 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和预防措施2. 放射性物质和化学物质对健康的危害3. 环境污染与疾病的关系4. 饮食和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以上是关于____年病理生理学大题的重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果你有其他问题,我将随时为你解答。
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重点内容
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zwx一、A型选择题(45个,包括5个英文题目,共45分)学习指导自己看二、名词解释(5个英文题,必须用英文解释,用中文无效,每题3分;5个中文题,每个2分;共25分)范围如下:25个英文名词(已给,必须用英文解释,用中文无效)1.DiseaseDisease is referred as an aberrant manifestation of homeostatic disturbances caused by harmful agents.2.Causative factor / pathogenic causeCausative factor or pathogenic cause is referred as the factor that can cause a disease and determine its specificity.3.HypoxiaHypoxia can be defined as a deficiency in either oxygen delivery or its utilization at the tissue level or the deficiency of both, which can lead to changes in function, metabolism and even structure of the body.4.CyanosisCyanosis refers to the violaceous color of skin and mucous membranes which occurs as the deoxy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of the blood in capillaries becomes greater than 5g/dl.5.Hemic hypoxiaHemic hypoxia refers to hypoxia resulting from a low carrying capacity of oxygen in the blood caused by an altered affinity of Hb for oxygen or a decrease in the amount of Hb in the blood.6.Enterogenous cyanosisWhen pickled vegetables containing nitrate are consumed in large amounts, the reabsorbed nitrate reacts with HbFe2+to form HbFe3+OH. The color of skin becomes coffee color. This phenomenon is called enterogenous cyanosis.7.Ischemic hypoxiaThe deficiency of blood perfusion to tissues caused by decreased arterial pressure or obstruction of arteries is called ischemic hypoxia.8.FeverFever is a complicated pathological process characterized by a regulated elevation of core body temperature, in which the hypothalamic set point is temporarily reset at an elevated temperature in response to pyretic substances.9.Pyrogenic activatorsFever can be caused by a number of microorganisms and non-microbial pyretic substances, which are collectively called pyrogenic activators.10.Endogenous pyrogensEndogenous pyrogens are described as cytokines inducing fever, which are produced and released by EP cells, such as interleukin-1, tumor necrosis factor, etc.11.StressIt is defined as a systemic nonspecific response of the body to environmental demands or pressures made upon it.12.StressorThe stimulus that provokes a stress response is referred to as stressor.13.ShockShock is a pathological process caused by various drastic etiological factor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microcirculation failure resulting from decreased effective circulatory blood volume and inadequate tissue perfusion with the results of cellular metabolism impediment and dysfunction of multiple vital organ.14.Auto blood transfusionAt the early stage of shock, vessel constriction because of release of a large amount of vasoconstrictors may mobilize the stored blood to participate in the circulation, which is considered as compensation of venous return.15.Auto fluid transfusionAt the early stage of shock,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hydrostatic pressure in capillary may drive fluid to shift from interstitial space to the vascular compartment, and as a result, the plasma volume can be partly restored as a compensatory response16.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DIC is a pathological process caused by disturbance of the kinetic balance between coagulation and anticoagulation systems (including fibrinolytic system). Etiologic factors activate extensiv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and secondary fibrinolysis.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DIC are bleeding, shock, organ dysfunction and 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17.Heart failureHeart failure is a pathological process in which the systolic or/ and diastolic function of the heart is impaired, and as a result, cardiac output decreases and is unable to meet the metabolic demands of the body.18.High-output failureHigh-output failure indicates that the cardiac output may be supra- normal but inadequate owing to excessive metabolic needs. The causes of high-output heart failure include severe anemia, fever, hyperthyroidism and pregnancy, etc.19.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The restoration of blood flow after transient ischemia may be associated with further reversible or irreversible cell damage, which is called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or reperfusion injury.20.Calcium overloadCalcium overload refers to that intracellular content of calcium is increased abnormally during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which results in the disorder of cellular structure and function. 21.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is a hard-controlling systemic inflammatory cascade caused by severe infectious or non-infectious factors. It leads to disorders of microcirculatory perfusion of organs and finally to secondary organ dysfunction.22.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is defined as a progressive dysfunction of two or moreorgans or systems resulting from an uncontrolled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to a severe illness or injury.23.Anion gap (AG)It is the deference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unmeasured anion (UA) and unmeasured cation (UC) in plasma (AG=UA-UC). The AG value can be obtained by calculat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major measured cation (Na+) and the sum of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major measured anions (Cl-and HCO3-), that is, AG = [Na+] - ([Cl-] + [HCO3-]). Its normal range is 12±2 mmol/L.24.EdemaEdema means that excessive fluid accumulates in interstitial compartment and some cavities in the body.25.Brain deathBrain death is a state of permanent irreversible cessation of whole brain activity. At that time, the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body as a whole body has stopped forever.(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病因是指作用于机体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特征性的因素。
病理生理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doc
1病生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和内容是什么?研究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变化和机制,根据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实验治疗,分析疗效原理,探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主要内容是:①总论,包括绪论和疾病概论。
②病理过程。
③各论,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
2.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方法:①动物实验(急性、慢性)②临床观察③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3.循证医学主要是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
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实践为核心的医学。
4.谈谈你对病理生理学课程特点的理解及学习计划。
病理生理学揭示了疾病时各种临床表现和体内变化的内在联系,阐明了许多疾病的原因、条件、机制和规律。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从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机制和规律出发,深入学习。
第二章疾病概论1.概念题①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全身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
健康至少包含强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净精神状态。
②疾病: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
③病因:疾病发生的原因简称病因,又可称为致病因素。
④条件:主要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机体内外因素。
⑤脑死亡:目前一般均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2.简述病因、条件及诱因的相互联系与区别。
病因分成七大类:①生物性因素②理化因素③机体必须物质的缺乏或过多④遗传性因素⑤先天性因素⑥免疫因素⑦精神、心理、社会因素生物性因素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等)和寄生虫。
此类病因侵入机体后常常构成一个传染过程。
3.简述遗传性因素与先天性因素的不同遗传性因素直接致病主要是通过遗传物质基因的突变或染色体畸变而发生的。
有的先天性因素是可以遗传的,如先天愚型。
4.以大出血为例,叙述发展过程中的因果交替与恶性循环。
大出血→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交感神经兴奋→微动脉微静脉收缩→组织缺氧→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锐减→心输出量减少…(恶性循环形成)5.判断脑死亡的标准及意义标准:①呼吸心跳停止②不可逆性深昏迷③脑干神经反射消失④瞳孔扩大或固定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意义:①法律依据②医务人员判断死亡的时间和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限③器官移植的时期和合法性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障碍1.试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原因、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
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1.简述引起低渗性脱水与高渗性脱水常见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
感谢下载载感谢下载载5.简述缺氧时循环系统的变化。
1)始动环节:血容量减少;血管床容量增加;心泵功能障碍。
2)休克早期(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有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回心血量增加;心排出量增加;外周阻力增高]有助于心脑血液供应。
8.简述休克微循环淤血期微循环变化特点及其主要机制:1)变化特点:血管扩张——组织淤血性缺氧;灌流特点[灌而少流,灌大于流]2)主要机制:组织细胞长时间缺氧,导致酸中毒、扩血管物质生成增多和白细胞粘附。
9.DIC的发生机制及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感谢下载载组织因子释放,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启动凝血过程。
2)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调控失调。
3)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
[红细胞大量破坏;白细胞的破坏或激活;血小板的激活]。
4)促凝物质进入血液。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2)肝功能严重障碍;3)血液高凝状态;4)微循环障碍10.DIC患者出血的发生机制是什么?1)凝血物质大量消耗;2)继发性纤溶激活;3)FDP形成;4)血管损伤,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11.心功能不全时心脏本身的代偿反应1)心率加快;2)心脏紧张源性扩张;3)心肌收缩性增强;4)心室重塑[心肌细胞重塑:心肌肥大(向心性肥大;离心性肥大),心肌细胞表型改变;非心肌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变化。
12.试述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1)心肌收缩性降低;2)心肌舒张功能障碍;3)心脏各部分舒缩活动不协调13.试述麻醉剂过量(或重度胸腔积液、溺水)引起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及血气变化特点。
发病机制:呼吸中枢抑制;血气变化特点:PaO2降低,PaCO2上升。
14.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1)通气障碍:限制性通气不足;阻塞性通气不足。
感谢下载载2)换气障碍: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解剖分流增加15.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1)肾血管及血流动力学异常[肾灌注压降低;肾血管收缩(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肾内收缩及舒张因子释放失衡);肾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肾血管内凝血;2)肾小管损伤[肾小管阻塞;原尿回漏;管-球反馈机制失调]3)肾小球滤过系数降低。
2024年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范本
2024年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范本____年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病理与生理的关系和机制的学科, 旨在深入了解疾病的病理过程和生理功能的异常。
以下是____年病理生理学大题的重点总结。
一、病理生理学基础知识1.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包括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过程的发展和演变等。
2.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掌握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正常结构与功能, 为后续病理生理变化的理解打下基础。
3.细胞损伤和适应:了解细胞损伤的机制和适应的方式,包括可逆性损伤和不可逆性损伤等。
4.免疫与炎症反应:熟悉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炎症反应的基本过程和调控机制。
二、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1.心脑血管疾病: 掌握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 包括血管狭窄、血压升高、组织缺血等。
2.免疫系统疾病: 了解自身免疫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的病理生理变化, 包括免疫功能异常、自身抗体产生等。
3.肿瘤:熟悉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了解常见肿瘤如乳腺癌、肺癌等的病理生理变化,包括细胞增殖、转移等。
4.代谢性疾病:掌握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包括胰岛素抵抗、脂肪积累等。
三、实验技术和检查方法1.病理组织学: 了解组织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包括组织切片、染色和观察等。
2.分子生物学技术: 掌握PCR、荧光原位杂交、免疫组化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3.生理学实验:了解常用的生理学实验方法和仪器,掌握测量生理指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4.影像学检查:熟悉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X线、CT、MRI等,理解其原理和临床应用。
四、疾病的治疗与预防1.药物治疗: 了解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原理和药物的作用机制, 包括常用药物的分类和副作用等。
2.介入治疗: 熟悉介入治疗的原理和方法, 包括心脑血管介入、肿瘤介入等。
3.预防措施: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健康生活方式、疫苗预防等。
病理生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病理生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A. 疾病的治疗B. 疾病的预防C. 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D. 疾病的诊断方法2.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A. 组织损伤和修复B. 细胞凋亡C. 细胞增殖D. 细胞分化3. 以下哪项不是细胞凋亡的特点:A. 程序性死亡B. 细胞核缩小C. 细胞质浓缩D. 细胞溶解4. 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机制不包括:A. 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分泌B. 细胞黏附分子的改变C. 细胞外基质的改变D. 细胞内DNA的复制5.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包括:A. 活性氧的产生B. 钙离子超载C. 细胞内酶的激活D. 所有以上答案解析:1. 正确答案:C。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
2. 正确答案:A。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局部组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
3. 正确答案:D。
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死亡,细胞核缩小、细胞质浓缩是其特点,而细胞溶解是坏死的特点。
4. 正确答案:D。
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机制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分泌、细胞黏附分子的改变和细胞外基质的改变,而细胞内DNA的复制与此无关。
5. 正确答案:D。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包括活性氧的产生、钙离子超载和细胞内酶的激活。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6. 简述病理生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7. 描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8. 解释什么是炎症反应,并简述其过程。
9. 阐述肿瘤的多步骤发生机制。
答案解析:6. 病理生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揭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过程及其转归,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7. 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有序的细胞死亡过程,通常不引起炎症反应;而细胞坏死是一种非程序性、无序的细胞死亡过程,通常引起炎症反应。
8.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损伤因子的防御反应,其过程包括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渗出和组织损伤修复等。
9. 肿瘤的多步骤发生机制包括启动、促进、进展等阶段,涉及基因突变、细胞增殖失控、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和侵袭转移等过程。
病理生理学复习重点(完整版
病理生理学复习重点(完整版)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一门从机能,代谢角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得得规律及其机理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
2.病理过程: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果的变化。
3.疾病(disease):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4.病因(etiology):能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特征的因素,称为病因,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5.诱因(precipitating factor):能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
6.脑死亡(brain death):枕骨大孔以上全脑功能停止,意味着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这是判断脑死亡的标志。
7.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其特点是失Na+>失水,血清Na+<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又称低渗性脱水。
8.高容量性低钠血疗(水中毒):其特点血钠下降,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 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由于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又称水中毒。
9.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其特点是失水>na+,血清na浓度>150mmol/L,细胞外液流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以细胞内液减少明显。
又称高渗性脱水。
10。
水肿(edema):指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的病理过程。
11.显性水肿(frank edema):当皮下组织有过多的液体积聚时,皮肤肿胀,弹性差,皱纹变浅,用手按压后留下的凹陷,需经数秒到1分钟左右才平复,称为凹陷性水肿( pitting edema),亦称为显性水肿。
12.标准碳酸氢盐(SB):指全血在标准条件下( PaCO240mmHg,38C,lO0% Hbo)测得的血浆HCO3量。
由于排除了呼吸因素影响,所以是判断代谢因素的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
重点
1.简述引起低渗性脱水与高渗性脱水常见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
3.简述代谢性酸中毒与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前者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后者对机体的影响。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5.简述缺氧时循环系统的变化。
7.简述休克的三个始动环节及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
1)始动环节:血容量减少;血管床容量增加;心泵功能障碍。
2)休克早期(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有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回心血量增加;心排出量增加;外周阻力增高]
有助于心脑血液供应。
8.简述休克微循环淤血期微循环变化特点及其主要机制:
1)变化特点:血管扩张——组织淤血性缺氧;灌流特点[灌而少流,灌大于流]
2)主要机制:组织细胞长时间缺氧,导致酸中毒、扩血管物质生成增多和白细胞粘附。
9.DIC的发生机制及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组织因子释放,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启动凝血过程。
2)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调控失调。
3)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
[红细胞大量破坏;白细胞的破坏或激活;血小板的激活]。
4)促凝物质进入血液。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2)肝功能严重障碍;3)血液高凝状态;4)微循环障碍
10.DIC患者出血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1)凝血物质大量消耗;2)继发性纤溶激活;3)FDP形成;4)血管损伤,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11.心功能不全时心脏本身的代偿反应
1)心率加快;2)心脏紧张源性扩张;3)心肌收缩性增强;4)心室重塑[心肌细胞重塑:心肌肥大(向心性肥大;离心性肥大),心肌细胞表型改变;非心肌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变化。
12.试述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1)心肌收缩性降低;2)心肌舒张功能障碍;3)心脏各部分舒缩活动不协调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3.试述麻醉剂过量(或重度胸腔积液、溺水)引起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及血气变化特点。
发病机制:呼吸中枢抑制;
血气变化特点:PaO2降低,PaCO2上升。
14.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1)通气障碍:限制性通气不足;阻塞性通气不足。
2)换气障碍: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解剖分流增加
15.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1)肾血管及血流动力学异常[肾灌注压降低;肾血管收缩(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肾内收缩及舒张因子释放失衡);肾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肾血管内凝血;2)肾小管损伤[肾小管阻塞;原尿回漏;管-球反馈机制失调]3)肾小球滤过系数降低。
16.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功能代谢变化及其机制
1)少尿或无尿;2)水中毒;3)高钾血症;4)代谢性酸中毒;5)氮质血症。
17.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多尿的机制;
1)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恢复;2)肾小管的浓缩功能仍低下;3)阻塞解除,水肿消退;4)渗透性利尿。
18.肾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1)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2)血中毒性物质蓄积;3)红细胞破坏增多;4)出血。
19.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
1)高血磷、低血钙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2)维生素D3活化障碍;3)酸中毒;4)铝积聚。
1.疾病: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病因: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赋予疾病特征或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3.诱因:能加强病因的作用而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4.低渗性脱水:脱水指体液容量减少(占体重2%以上)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而低渗性脱水的特点是1)失Na+>失水;2)血钠浓度<130mmol/L;3)血浆渗透压<280mmol/L;4)伴细胞外液量减少。
5.高渗性脱水:脱水指体液容量减少(占体重2%以上)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而高渗性脱水的特点是1)失水>失Na+;2)血钠浓度>150mmol/L;3)血浆渗透压>310mmol/L;4)细胞内、外液量均减少。
6.水中毒:低渗性液体在体内潴留的病理过程。
血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7.水肿: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
8.酸碱平衡紊乱:因酸碱负荷过度、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导致体液酸碱度稳定性失衡的病理过程。
9.代谢性酸中毒:细胞外液H+增加或HCO3-丢失引起的以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失调。
呼吸性酸中毒:CO
2吸入过多或排出障碍引起的以血浆H
2
CO
3
浓度原发性增高为特征的酸碱平衡失调。
代谢性碱中毒:细胞外液H+丢失或碱增多引起的以血浆HCO3-原发性升高为特征的酸碱平衡失调。
呼吸性碱中毒:肺泡通气过度引起的以血浆H
2CO
3
浓度原发性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失调。
10.反常性碱性尿:一般酸中毒时,尿液呈酸性。
但高钾血症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时,远曲小管上皮Na+ -K+交换增强,导致肾泌H+减少,尿液呈碱性。
11.混合性酸碱平衡失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存在。
12.缺氧:组织供氧减少或利用氧障碍引起细胞发生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13.低张性缺氧: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为基本特征的缺氧,又称乏氧性缺氧。
大气性缺氧:由于吸入气的氧分压过低所引起的组织缺氧,称为大气性缺氧,属于低张性缺氧。
呼吸性缺氧:由于外呼吸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缺氧,称为呼吸性缺氧,属于低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血红蛋白性质改变,使血液携氧能力降低或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出引起的缺氧,又称为等张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由于组织血流量减少所引起的组织供氧不足,又称为低动力性缺氧。
缺血性缺氧:动脉血灌流不足所引起的缺氧。
瘀血性缺氧:静脉血回流受阻所引起的缺氧。
组织性缺氧:在组织供氧正常的情况下,因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减弱所引起的缺氧,又称氧利用障碍性缺氧。
14.发绀: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浓度达到或超过5g/dl时,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
15.肠源性发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患者,皮肤、粘膜呈棕褐色(咖啡色)或类似发绀的颜色。
16.低血容量性休克:机体血容量减少所引起的休克。
17.血管源性休克:由于外周血管扩张,血管床容量增加,大量血液瘀滞在扩张的小血管内,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且分布异常,导致组织灌流量减少而引起的休克。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8.心源性休克:由于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心排出量急剧减少,使有效循环血量和微循环灌流量显著下降所引起的休克。
19.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机体在严重感染、创伤、烧伤及休克或休克复苏后,短时间内同时或相继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20.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在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使凝血酶增多,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继而因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机体出现以止、凝血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
21.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的失代偿阶段。
22.充血性心力衰竭:部分患者由于纳、水潴留和血容量增加,出现心腔扩大,静脉淤血及组织水肿的表现。
23.呼吸衰竭: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在海平面,静息呼吸状态下,出现PaO2降低伴有或不伴有PaCO2增高的病理过程。
24.肺性脑病:由呼吸衰竭引起的脑功能障碍。
2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由急性肺损伤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衰竭。
26.肝性脑病:在排除其他已知脑肌病前提下,继发于肝功能障碍的一系列严重的神经精神综合征,可表现为人格改变、智力减弱、意识障碍等特征,并且这些特征为可逆的。
27.肝肾综合征:肝硬化失代偿期或急性重症肝炎时,继发于肝功能衰竭基础上的可逆性功能性肾功能衰竭。
28.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脏血液灌流量急剧减少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29.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肾实质病变而产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30.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由肾以下尿路梗阻引起的肾功能急剧下降。
31.慢性肾功能衰竭: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肾单位慢性进行性、不可逆性破坏,以致残存的肾单位不足以充分排除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恒定,导致代谢废物和毒物在体内积聚,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内分泌功能障碍,并伴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病理过程。
32.氮质血症: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由于肾小球滤过下降导致含氮的代谢终产物在体内蓄积,进而引起血中非蛋白氮含量增高。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