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博士生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情况

合集下载

国家奖学金 导师评语

国家奖学金 导师评语

国家奖学金导师评语第一篇:国家奖学金导师评语年月日第一篇:国家奖学金导师评语1.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学院规章制度。

2. 诚实守信,学习成绩优异,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

3.在校期间未受过行政或党团组织等任何处分。

4.已获得专项奖学金学生不再获得此奖学金。

5.导师同意参评。

3. 评选办法学院成立奖学金评定小组并公布评奖细则,对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进行评定,报研究生院审核。

3.1 博士研究生评选:1、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凡是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发表论文,学术成果突出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学术论文以所发表的正式刊物或者录用通知和汇款凭据为依据。

2、发明专利突出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包括已经获得申请号的学生发明人。

3、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追求学术,积极投身科学技术研究,具有开拓创新精神。

4、首次申请国家奖学金申请人以博士阶段科研成果参评;已经获得过国家奖学金的申请人以增量科研成果参评。

3.2 硕士研究生评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申请人属于以下三种情况之一,优先考虑:1、研二年级已申请硕博连读学生。

2、研二、研三年级有意愿毕业后以自筹身份继续攻读自动化工程学院博士学位。

3、研二、三年级学业成绩、科研成果、综合素质方面极其优秀者。

3.3 国家奖学金评定具体流程:1、属于 3.2 第 2 种情况的硕士研究生由本人向导师提出申请,由导师推荐并填写《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导师推荐表》纸质档,《国家奖学金信息汇总表》电子档,并提交至学院,并且在奖学金小组评审进行时,到现场陈述推荐学生理由。

2、博士生、硕士研究生其他情况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填写附件一《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申请表》纸质档、《国家奖学金信息汇总表》电子档,并提交学院。

3、学院组成评审小组进行评审,确定获奖名单,评审结果公示。

4、学院提交最终审核结果至研究生院。

5、研究生院审核并给予表彰。

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工作实施细则 .doc

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工作实施细则 .doc

吉林大学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工作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终身教育理念,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多渠道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做好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完善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有关规定的通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和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凡我校有权并已授予过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学科、专业,均可接受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或博士学位。

第三条凡是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或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以下简称“同等学力人员”),均可向我校申请硕士、博士学位。

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与同专业在校研究生一致。

第二章硕士学位的申请与授予第四条申请硕士学位应具备的条件(一)申请人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

(二)近五年内申请人应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其成绩应符合下列情况之一:1.至少有1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且作者署名前二名;2.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1部;3.获科学技术或社会科学成果奖;4.至少有1项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5.与申请人工作岗位直接相关的其它成绩(应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

第五条资格审查(一)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申请,并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对其申请学位资格进行审查。

申请人在申请时应提交下列证明材料:1.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2.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3.学位认证报告原件及复印件。

南京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发表论文规定-2005

南京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发表论文规定-2005

南理工研〔2005〕4号南京理工大学关于对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根据《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要求,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在国际正式期刊或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三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且对其中的一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简称“高水平论文”),并以文件《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授予细则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的形式下发执行。

根据“补充规定”的执行情况,为了便于博士生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更准确地掌握申请学位时对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博士学位申请人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进行了细化和修订,现公布如下:博士学位申请人在学期间在国际正式期刊或国内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三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其中至少有一篇为高水平论文,国内核心期刊目录以南京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国内期刊投向指南》为准。

高水平论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被SCI、EI、SSCI检索。

2、在国际正式期刊上发表。

3、在选定的中国科协所属一级学会直接主办的期刊上发表(刊物目录见附件一)。

4、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的其它期刊上发表(刊物目录见附件二,本条规定的期刊仅适用于属于本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所属学科的博士学位申请人)。

此外,博士生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经个人申请、导师同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初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在申请学位时可减少或免除对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1、博士生参加了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承担了相对独立的重要任务,由于保密等原因,无法将研究成果公开发表,但研究成果通过省部级以上鉴定或者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认定有较大学术价值。

2、博士生参加了导师指定的科研项目,承担了相对独立的重要任务,经审查认定博士生在该项目中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且不能公开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

本规定从发布之日起实行。

为保持对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连贯性,2005年6月31日以前投稿的学术论文可以参照“补充规定”的要求执行。

附件:1、选定的中国科协所属一级学会直接主办的期刊目录。

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时科研成果考核标准修订

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时科研成果考核标准修订

东南大学文件校发〔2013〕61号关于印发《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时科研成果考核标准(修订)》的通知各院、系、所,各处、室、直属单位,各学术业务单位:为了保证和进一步提高我校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激发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根据东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十三届第五次、第六次会议精神,对《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时科研成果考核标准(暂行)》进行了修订,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东南大学2013年12月9日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时科研成果考核标准(修订)基本要求一、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是指博士研究生入学后发表的与其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科研奖励、发明专利(授权),以及校学位委员会认定的其它科研成果。

二、期刊认定标准1.申请博士学位时的学术论文应发表在东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发表学术论文刊物参考目录(详见附件《东南大学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标准及发表学术论文刊物参考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所列的期刊范围内,但不包括这些学术期刊的增刊、专刊(非正常出版的期刊)。

被EI、MI、SCI(SCIE)、CPCI、SSCI、A&HCI、CSSCI收录论文的所在期刊可不限《目录》范围。

2.在《目录》内由东南大学主办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只计一篇。

3.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的博士研究生,在非本专业类的《目录》期刊上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经所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认可,与在本专业类的《目录》期刊上发表论文同等对待。

三、科研成果署名1.学术论文必须以东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即论文第一作—2—者和第一通讯作者的第一署名单位必须均为东南大学;除特别注明外,学位申请者必须是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

2.学位申请者提交的科研奖励、发明专利(正式授权)等科研成果必须以东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成果考核方案一、哲学、法学类学科的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时,需至少在CSSCI核心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三篇。

在SSCI源刊或A&HCI 源刊上发表论文一篇等同于两篇CSSCI核心源刊的论文。

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时

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时

附件6:关于国家级或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的认定
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时,我校承认的科研成果获奖级别及申请人的排名要求如下:
一、国家级奖励包括:
1.国家发明奖
2.国家自然科学奖
3.国家科技专著奖
4.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省部级奖励包括:
1.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2.省部级科技专著奖
3.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4.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注:省部级奖励的3和4只针对管理类;或数学等理科而言,且仅限于专著类成果奖,论文类的成果奖不包括在内。


上述各奖项一等奖排名前9名,二等奖排名前7名,三等奖排名前5名有效,具体承认的排名以获奖者持有的个人获奖证书为准。

本附件的解释权归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博士毕业要求

博士毕业要求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生学习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为引导我校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尽可能地向高级别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保证博士生学位授予的质量,根据第六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纪要,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公开发表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方可申请学位。

办理学位申请时应符合下述基本要求。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三篇(含三篇)以上的学术论文,其中石油工程管理专业的博士生至少有一篇学术论文发表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管理科学重要期刊目录》的期刊上,其余学科至少有一篇被SCI或EI收录。

2.在国内刊物《科学通报》、《中国科学》和《自然科学进展》期刊上或在国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国外有影响的刊物是指国际影响因子与以上三种国内刊物相当的期刊。

二、在参加的全国性以上(含全国性)学术会议上至少发表一篇学术论文(要求全文收录)。

三、其他说明1.博士生发表的论文必须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第一署名单位,至少有一篇博士生本人是第一作者,其余可为第二作者。

第二作者的论文,第一作者必须是其指导教师。

2.博士生获一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有证书)、或获一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以上奖励(排名前六名)、或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排前三名)相当于一篇论文被SCI或EI收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一般应是署名单位之一。

如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不是署名单位,则应由各相关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进行认定,并报学位办公室认可。

3.对博士生在学期间出版的学术专著,经相关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进行水平认定,如果与学位论文内容密切相关,而且具有相应的学术水平,可相当于1篇被EI或SCI收录的论文。

4.规定每位博士生仅限1篇学术论文可以由科研奖励成果或学术专著替代。

5.本要求中,核心期刊指《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不定期出版)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每年出版一次)收录的期刊。

各高校博士毕业论文要求

各高校博士毕业论文要求

各高校博士毕业论文要求北京大学:2篇北大中文核心在申请学位前,一般应以北京大学名义第一作者身份(导师为第一作者时本人可以第二作者)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上至少发表或被接受发表2篇论文。

未达到要求者,一般不接受其学位申请。

各专业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数以及本专业的“重要刊物”、“核心刊物”名称,由各院(系、所、中心)结合本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作出规定,并列入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1篇权威期刊或2篇北大核心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必须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或至少有两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学术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2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吉林大学:没有收集到具体文件。

根据送到重庆大学评审的博士论文《从“法律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第150页《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来看,作者发表的5篇论文中只有1篇属于CSSCI,其余4篇均是非期刊论文(其中有一篇是报纸,另3篇为以书代刊。

)中国政法大学:公开发表2篇或1篇1万字以上学术论文在学期间第一至第三学期,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应每个学期分别提交至少1篇本专业的科研论文(每篇应在5千字以上),并于第一学年末提交学年论文1篇(字数应在1万字以上)。

上述论文经导师评阅合格后,计2学分。

在中期考核之前,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应以第一作者身份或独著正式发表2篇(每篇应在5千字以上)或1篇1万字以上学术论文。

西南政法大学:3篇核心期刊说明:该校期刊目录为北大中文核心与CSSCI合并数据,再加上部分经学校承认的期刊或者书籍,共计1500多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篇核心说明:只收集到在职博士生提前毕业要求——在申请提前毕业时,必须在该校认定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重点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三篇。

据此推测,正常毕业博士生发表论文要求不可能高于3篇。

厦门大学:2篇全国中文核心或1篇一类核心在全国核心刊物或国际同级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为第二作者视同第一作者)和“厦门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至少发表2篇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其中一篇可用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专著或教材(本人完成字数专著在3万字以上,教材在5万字以上,可累计)来代替。

西南政法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施办法(试行)

西南政法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施办法(试行)

西南政法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在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情况下更好地支持我校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全面提高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以及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13〕219号),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资金的来源包括:上级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和学校筹资(含社会捐赠)。

第三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适用于录取类别为非定向就业的中国籍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第四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分为全额奖学金、新生奖学金和综合奖学金三类。

全额奖学金授予科研创新潜力大、特别优秀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新生奖学金授予入学考试成绩优异的研究生;综合奖学金授予在校期间综合表现优异的研究生。

第五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评定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按照“学科推荐、学院评审、学校审定”的程序进行,宁缺毋滥。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学科与导师的意见。

第二章全额奖学金第六条奖励额度及评定比例根据学校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各学科当年学费标准,奖励在读期间全部学费,按学年平均发放。

评定比例不超过当年招生总人数的10%(不含优秀本科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获得全额奖学金人数),并向国家重点学科和省部级重点学科招收的研究生适度倾斜。

具体的评定人数由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根据当年报考生源情况和上级招生文件精神,结合招生学院和学科组的意见加以确定。

第七条评定条件(一)博士研究生全额奖学金评定重点考虑的因素全额奖学金只能授予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指二级学科)全日制硕士毕业、科研成果突出、研究计划或思路明确、学术发展潜力较大的博士生。

学科组、学院在招生录取过程中确定奖学金人选时,应当重点考虑以下因素:1.拟录取博士生的入学考试成绩加权后的排序;2.拟录取博士生的已有科研成果以及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情况;3.拟录取博士生的专业功底、思维能力和学术潜力;4.外语水平(二)硕士研究生全额奖学金评定的具体条件1.优秀本科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2.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与复试加权排序名次在本专业本复试组10%以内的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不含校外调剂录取的研究生)。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科研成果考核标准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科研成果考核标准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科研成果考核标准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根据《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时科研成果考核标准(暂行)》,制订本标准。

基本要求1、博士研究生科研成果必须与其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且产生于在学期间。

2、期刊认定标准:①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图)》(第四版)、SCI、SSCI、EI、MI、A&HCI、CSSCI、CSCD(核心版)的收录源期刊,ISTP收录的国际会议论文集以及部分重点院校学报等期刊的基础上,经东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刊物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发表在以上认定的学术期刊之增刊、专刊(非正常出版的期刊)上的学术论文不计入本考核标准的论文篇数。

以上认定期刊中发表的学术论文原则以正式发表为准,若学术论文已被录用但尚未正式发表,则需提交经导师签字认可的论文录用证明方能申请答辩,提交学位分委员会申请讨论学位时需正式发表。

②在统计国内外核心刊物时,在由东南大学主办的期刊(包括《东南大学学报》在内)上发表的论文只计一篇。

③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的博士生,在非本专业类的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经院分委会认可,与在本专业类的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同等对待。

3、科研成果署名:①学术论文必须以东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要求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其中最多可有一篇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具体要求见“成果考核方案”,及“说明”。

②科研奖励、发明专利(正式授权)中学位申请者的身份必须以东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出现。

成果考核方案我院重点学科,包括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含自主设立的二级学科)和岩土工程江苏省重点学科,其博士学位申请者,在提供了以下各项科研成果之一后,方受理其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1、在学期间,在《目录》所列期刊中发表学术论文三篇,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①有一篇在SCI收录源期刊上发表(申请者必须为第一作者);②有一篇被SCI收录(需要出具收录证明,申请者为第一作者)。

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申报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理工类研究生毕业并获博士学位,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或相应工程类执业资格,担任工程师职务满2年。

(2)理工类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或相应工程类执业资格,担任工程师职务满4年。

(3)理工类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或相应工程类执业资格,担任工程师职务满5年。

(4)理工类大学专科毕业,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以上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或相应工程类执业资格,并担任工程师职务满5年。

(二)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1.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全面、系统、熟练地掌握本专业所必备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对本专业具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2)熟悉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主要技术知识。

(3)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最新技术现状、最新科技信息和发展趋势,熟悉本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

(4)较熟练地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了解相关专业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的编制依据。

(5)熟悉现代管理科学等知识。

2.工作能力与经历,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具有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工作的技术规程、规范标准和跟踪本专业科技发展前沿的能力。

(2)具有科学运用本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工程技术工作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和准确地指导解决实际工作中复杂、疑难问题的能力与经历。

(3)具有解决本专业与相关专业相互配合、协调中的有关技术难题的能力与经历。

(4)任工程师期间,具有下列实践经历之一:①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或工程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②作为主持人,完成过省辖市级以上重点科研项目或工程项目。

③承担或主持过1项本行业(专业)或2项企业标准、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和编写。

④完成过对行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重点项目或系列产品主要部分的开发、设计、制造和生产管理工作。

⑤完成过高性能、高技术的关键部件或技术密集的复杂部件的研究、设计、制造和生产管理工作。

⑥完成过大、中型工程新(扩)建或技术改造(引进)成套项目的方案制定、设计和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工作。

同济大学优秀博士生奖学金评选办法

同济大学优秀博士生奖学金评选办法

同济大学优秀博士生奖学金评选办法同研2010【43】为进一步深化培养机制改革,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鼓励博士生潜心科研,积极创新,同济大学从每年入学的全日制博士生中选拔优秀学生给予资助。

本办法自2010级全日制博士生开始实施。

本资助分三阶段落实,每阶段分别选拔。

一、奖学金设立目标及标准优秀博士生第一阶段奖学金(新生奖学金):新生入学时,设100名新生奖学金,标准0.5万/人,鼓励入学时成绩优秀、具有良好的教育经历及较强的科研能力的博士生;研究生院按照每级各院(系、所)全日制博士生人数占全校全日制博士生总数的比例、生源质量情况、学科建设、培养能力、培养质量、院系贡献等绩效,向各院(系、所)下达优秀博士生资助名额。

各院(系、所)根据本单位优秀博士生资助名额,按照入学时生源质量等因素选拔资助对象。

优秀博士生第二阶段奖学金:第三学年初,设50名优秀博士生一等奖学金,标准1万/人;100名优秀博士生二等奖学金,标准0.5万/人,奖励在学期间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完成中期考核、撰写了高水平论文及取得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博士生;各院(系、所)遴选在科研、博士学位论文写作等方面具有培养潜力的博士生作为资助对象。

优秀博士生第三阶段奖学金:第四学年初(满学制) ,设80名优博培育奖学金,标准1.5万/人,奖励在校期间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并愿意继续参与科学研究、撰写高水平论文的博士生。

各院(系、所)在学生满学制时,对延期毕业的博士生进行遴选,遴选在科研、博士学位论文写作等方面具有培养潜力的博士生给予优秀博士生奖学金资助,资助期至第四学年结束。

第五学年初,在原有80名获奖者中遴选40名在学博士生,继续给予优秀博士生奖学金资助,标准1.5万/人。

资助期至第五学年结束。

二、奖学金选拔依据第一阶段:该阶段奖学金在招生工作中评定。

1)奖励优质生源的直博生。

具体要求:a)本科来自全国重点学科专业,本科成绩排名在所在专业 前 10%的直博生(包含本校直博生)。

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指导教师条件

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指导教师条件

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指导教师条件一、热爱研究生教育事业,熟悉有关研究生教育的政策法规,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高尚的科学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能认真履行导师职责。

二、应聘有正教授(或相当职称)专业技术职务,目前正在第一线从事指导科研、教学或临床工作,且能担负起实际指导博士生的责任,每年能保证有半年以上工作时间在国内指导研究生。

三、年龄要求:1955年1月1日及其以后出生。

申请人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

如不具有博士学位,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一)2005年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及国家发明奖(前五位署名);其它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其中一等奖取前三位署名;二等奖取前二位署名;三等奖取第一位署名。

(二)近五年来在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影响因子N10的文章1篇。

(三)个别弱势专业,以该专业SCI收录杂志的最高影响因子为限。

四、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科研经验,学术水平居国内本学科前沿,有重要的科研成果,近五年来,特别是近三年来科研或临床工作成绩显著。

(一)基础学科的申请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近五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5篇以上的文章,其中至少有3篇文章在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

2.近五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4篇文章,其中至少有1篇文章在SCI收录的、影响因子N5. 0的杂志上发表。

3.近五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2-3篇文章,其中至少有1篇文章在SCI收录的、影响因子N10的杂志上发表。

(二)临床学科的申请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近五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5篇以上的文章,其中至少有1篇文章在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

2.近五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4篇文章,其中至少有2篇文章在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

3.近五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2-3篇文章,其中至少有1篇文章在SCI收录的、影响因子N5. 0的杂志上发表。

2005年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及国家发明奖(前五位署名);其它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其中一等奖取前三位署名;二等奖取前二位署名;三等奖取第一位署名。

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时科研成果考核标准暂行)

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时科研成果考核标准暂行)
2、在学期间,有一篇学术论文在最高级学术刊物(详见说明)上发表(申请者必须为第一作者),并且另外在《目录》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
3、获得省部级二等及以上科研成果或规划设计奖一项(申请者排名在前三位),有个人获奖证书,同时还需在《目录》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
四、医学类学科的博士学位申请者,在提供了以下各项科研成果之一后,方受理其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各校区,各院、系、所,各处、室、直属单位,各学术业务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特制订《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时科研成果考核标准(暂行)》,希遵照执行。
附件: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时科研成果考核标准(暂行)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二十日
2、在学期间,在《目录》所列期刊中发表学术论文二篇,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①有一篇被SCI收录,且影响因子≧0.5(需要出具收录证明,申请者必须为第一作者);
②二篇被EI或SCI收录(需要出具收录证明,申请者必须为第一作者)。
3、在学期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被SCI收录,且累计影响因子≧2.0(需要出具收录证明,申请者必须为第一作者);
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时科研成果考核标准(暂行)
———————————————————————————————— 作者:
———————————————————————————————— 日期:
东 南大学文件
校通知[2006]177号
关于印发《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时
科研成果考核标准(暂行)》的通知
2、在学期间,在《目录》所列期刊中发表学术论文二篇,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①有一篇被SLeabharlann I收录,且影响因子≧0.5(需要出具收录证明,申请者必须为第一作者);

10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发表文章要求

10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发表文章要求

01级、02级、03级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博士研究生在毕业答辩前必须达到以下条件之一,方可参加学位论文答辩:1、以中国矿业大学的名义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篇,本人为第一作者。

其中必须有二篇在核心期刊上。

2、以中国矿业大学的名义发表一篇被三大检索系统(SCI、EI、ISTP)收入的学术论文,本人为第一作者;3、获省(部)级一或二等奖一项,本人为第一、二、三获奖人之一者;4、获学校科研成果一等奖一项,本人为第一、二获奖人之一者;5、在全国“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全国范围内举办的其它大型课外科技学术竞赛中获一、二等奖一项。

6、以下几种情况之一,可等同为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

✧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奖一项,本人为获奖人之一。

✧获学校科研成果一、二等奖一项,本人为获奖人之一。

✧在全国“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全国范围内举办的其它大型课外科技学术竞赛中获奖一项。

2004级、2005级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以中国矿业大学的名义本人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篇。

其中必须有二篇在核心期刊上。

2、以中国矿业大学的名义本人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中有一篇被SCI、EI、ISTP收录。

3、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本人为获奖人之一(有获奖证书)。

4、获厅局级科技成果奖,本人名次为:一等奖前三,二等奖前二,三等奖为第一。

5、参加省级以上(含省级)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获一、二等奖,本人为获奖人之一。

2006级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2006级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以中国矿业大学的名义本人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篇。

其中必须有二篇在核心期刊上。

2、以中国矿业大学的名义本人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中有一篇被SCI、EI、ISTP、CSSCI收录。

3、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本人为获奖人之一(有获奖证书)。

高校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管理办法

高校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管理办法

高校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的规定,二级学科由学位授予单位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的一级学科目录,在一级学科学位授权权限内自主设置与调整。

第二条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包括目录内二级学科、目录外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

第三条我校可在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与调整授予博士学位的二级学科,在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与调整授予硕士学位的二级学科。

第四条为规范我校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以下简称“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工作,进一步加强我校学位授权点建设,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结合学校学科建设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五条二级学科的自主设置与调整,应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有利于学科结构调整,有利于学科特色形成,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第六条二级学科的自主设置与调整,要结合学校的学科基础和研究生培养现状,科学、合理、规范地设置。

要坚持质量第一的观念,避免盲目地追求学科数量,要注重学科点的内涵建设,形成学科特色和优势,扩大学科影响力,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章二级学科设置的基本条件和最低要求第七条二级学科是组成一级学科的基本单元。

二级学科设置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1.与所属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二级学科有相近的理论基础,或是所属一级学科研究对象的不同方面。

2.具有相对独立的专业知识体系,已形成若干明确的研究方向。

3.社会对该学科人才有一定规模的需求。

4.具备设置该二级学科所必需的学科基础和人才培养条件,能开设培养研究生所需的系列课程。

第八条二级学科博士点自主设置的最低要求1.有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且团结协作、学术思想端正、活跃的学术队伍,其中主要在该专业开展工作的教授(本人第一专业,下同)不少于3人、副教授不少于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不少于5人。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和奖励情况表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和奖励情况表
在读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项目名称、来源、在项目中的贡献:参与、主要成员、主持)
获奖情况:奖项名称、设奖部门、奖项排名
科研成果统计
发表论文数:国内刊物
国外刊物
国内会议
国际议
SCI收录数
EI收录数
ISTP收录数
核心期刊数
获国家级奖次数: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四等奖
获省部级奖次数: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获得专利数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和奖励情况表
学院、部(所、中心):
姓名
专业
研究方向
学号
入学年月
指导教师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限填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为作者单位)
论文题目、专著、成果及专利
发表刊物(出版社、鉴定部门)名称、发表(出版、鉴定)时间、刊物卷期、页码
发表刊物类别(核心期刊A类、B类、SCI源刊、EI源刊、CSSCI源刊、ISTP收录或其他)
备注
导师对是否达到培养方案要求的意见:
签字:
年月日
学院(部、所、中心)对是否达到培养方案要求的意见:
审核人签字:
年月日

申请提前攻读博士学位评分标准

申请提前攻读博士学位评分标准
2013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评分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备 注 拟报博士导 有一届以上博士毕业生 师情况 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 思想品德优良 六项必备条件须同时满足才可申报;思想品 必备 德优良按研究生年度综合测评德育得分24分 学位课平均分80分以上,单科不 条件 申请学生情 以上算优良。 低于70分 况 无补考及重修课程 英语六级425分以上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最高加分值(120分)


拟报博士导 是否重点学科 师专业学科 有一届以上博士毕业生 是否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 拟报博士导 是否省部级以上专家 师情况 有一届以上博士毕业生 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
10 3 10 5 2 5
国家级重点学科加10分,省部级重点学科加 5分,非重点学科不加分。 每多一届加1分,加分最多不超过3分。 获国家级科技奖励二等奖及以上加10分,国 家级三等奖或省部级一等奖加7分,省部级二 等奖加5分,省部级三等奖加3分。 国家级专家加5分,省部级专家3分。 每多一届加1分,加分最多不超过2分。引进 的国家和省部级人才计划的学者予以2分。 承担国家级课题加5分,承担省部级课题加3 分。 获国家级荣誉称号加10分,获省部级荣誉称 号加7分,三好研究生标兵加5分,优秀研究 生干部加3分,三好研究生加2分,研究生单 项优秀奖加1分。
15
申请学生情 主持或参与自主创新基金情况或 况 参加创新竞赛获奖
20
公开发表论文或在学术会议上宣 读论文
20
学位课平均分80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上
5
英语六级425分以上
5
硕士期间获得荣誉称号
10
参与导师课题 加分 条件 获得专利
10
参与国家级课题加5分,省部级课题3分,校 级课题2分;按课题组团队给出的排序,第一 顺位学生加5分,第二顺位加3分,第三顺位 及以后的加2分。 获得发明专利加5分,实用新型专利加3分; 排名第一或导师排名第一,学生排名第二获批 发明专利每项加10分,排名第二及以后加5 分,累计加分不超过15分。 主持自主创新基金项目加10分,参与自主创 新项目加5分。参加创新竞赛获国家级二等奖 以上加10分,国家级三等奖或省部级一等奖 加7分,省部级二等奖加5分,省部级三等奖 加3分;多次获奖可累加,累计加分不超过 20分。 按研究生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对应的等级分别 加20分(SCI-A),10分(SCI-B),5分(SCIC),3分(EI)。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 一次奖励3分。得分可累加,加分最高不超过 20分。 平均分超过80分,每超过3分加1分(不记小 分);累计加分不超过5分。 英语六级成绩超过425分,每超过20分加1分 (不记小分),累计加分不超过5分。达到国 家公派留学标准,加5分。

淮阴工学院2020年引进青年英才博士评价标准一览表

淮阴工学院2020年引进青年英才博士评价标准一览表
学院 博士B类
65-100 50-80 30-50
80-120
65-100 50-80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发表SCI论文3篇(SCI二区及以上至少1篇); 2.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排名第一)。
在本学科发表SCI论文2篇(SCI三区及以上至少一篇)。 取得博士学历学位。
获得或者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 设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

3.在本学科发表SCI期刊论文4篇;
4.获得省级及以上级别优秀博士论文。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发表SCI期刊论文2篇; 2.在本学科发表SCI期刊论文1篇和EI期刊论文1篇; 3.在本学科SCI三区或CCF A.B类会议或IEEE或ACM旗下期刊发表论文 1篇; 4.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排名第一)。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SCI、SSCI、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2篇; 2.在本学科SCI、SSCI、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篇,并发表EI 源刊论文2篇以上; 3.发表EI和CSCD源刊论文4篇以上; 4.发表EI源刊论文2篇并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以上(排名第一)。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SCI、SSCI、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篇,并发表EI 源刊论文1篇; 2.发表EI和CSCD源刊论文3篇; 3.发表EI源刊论文1篇并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以上(排名第一)。
参照自动化学院标准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SCI、SSCI发表论文2篇以上; 2.获得省级及以上级别优秀博士论文; 3.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二等奖前5名,三等奖前3名。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SCI、SSCI、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篇; 2.在本学科EI源刊发表论文2篇; 3.发表EI或CSCD源刊论文3篇以上; 4.发表EI源刊论文1篇,并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科学奖
未授奖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孙晓光 王玲 王玲 苏晓杰 陈硕 刘强 初佃辉 初佃辉 初佃辉 初佃辉 夏龙 齐宏拓 雷作涛 雷作涛 李邦盛
基于摩擦金属学研究的纳米改性耐磨新材料与应用 电子电器产品无铅化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 典型高端家电产品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不确定切换系统的滑模控制理论研究 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 自韧a-SiAlON陶瓷材料的微结构控制及其高温性能的相关基础研究 基于射频技术的现代国际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面向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软构件及其开发平台 第九届山东省优秀青年科技奖 基于构件复用技术的船舶建造协同管理软件系统 反应制备新型陶瓷的基础研究 高层建筑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远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XXX生长技术及应用 中远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磷化锗锌生长技术及应用 高比强合金熔铸技术基础研究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20 21 22 23 24 25
唐岚 查富生 陈志国 陈志国 陈志国 陈志国
高海拔大容量远距离输电中行波故障测距技术研究 面向MEMS精密作业的微小型移动机器人 火山灰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火山灰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路面稳定技术研究 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路面稳定技术研究
发明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陈志国 陈志国 柳浩 徐平 鞠春华 吕民 吕民 张辉 叶平 叶平 叶平 王纲 王纲 王纲 宋煜 孟华 孟华 孟华 孟华 韩凤晶 韩凤晶
孙少斌 孙少斌 孙少斌 孙少斌 孙少斌 孙少斌 孙少斌 孙少斌 李晶 宫晶堃 刘孟德 刘孟德 叶树江
坦克训练模拟器 88式坦克驾驶模拟器 TSM-2S坦克射击训练模拟器 TFS-85坦克火力运用仿真系统 坦克兵战术对抗模拟训练系统 坦克兵作战仿真教学体系创建与实践 装甲兵军事训练仿真技术及应用 63A水陆坦克分队登岛作战模拟训练系统 综合防治大豆及蔬菜根腐病的中试研究 混流式水轮机数字化转轮设计研究与开发 全浮式水下目标检测系统系统 海洋环境监测装备及灾害预警系统 交互式声光视一体同步控制三维交通图研制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自然科学奖 其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发明奖 其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其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二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一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二等奖 一等奖 三等奖
发明奖 其他 其他 科技进步奖 其他 其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其他
二等奖 三等奖 特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一等奖
101 102 103 104 105
王志红 王志红 刘星 刘星 卢耀斌
中科院奖学金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抗极端环境的氧化物多光谱光学薄膜技术 非晶金刚石薄膜的研究及应用 低压膜法处理城市水过程中膜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公路除雪及安全技术的研究 公路工程抗冻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 沥青路面自应力主动除冰雪成套技术研究 电动车用镍氢和铅酸电池材料研究 TiO2/SiO2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汽轮机叶片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燃汽轮机用减速器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对接机构综合试验台运动模拟器 生态伦理学 人与自然:西方生态伦理学概述 生物圈与人类社会 ×××武装直升机飞行模拟器 ×××飞行仿真系统 ×××飞机战术对抗训练模拟器 基于XXX系统的XXXX信息显示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 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突出贡献奖 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绕月探测工程管理研究 绕月探测工程 航天型号批生产管理模式研究 国防科技奖励对国防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 新兴产业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构成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高端装备制 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
密封电子元器件及电子设备多余物自动检测技术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综合利用与开发 难加工材料塑性域纳米加工机理与应用基础研究 航天型号批生产管理模式研究 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 服务外包供应商选择问题研究 旭化成水环保专项基金 寒区畜禽粪便生物处理与有机肥生产技术应用 中英文双语例句检索于机器翻译系统 基于构件复用技术的船舶建造协同管理软件系统 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与维修决策支持系统 “神舟”型号供应商系统管理研究 航天型号批生产管理模式研究 大尺寸红外窗口******薄膜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应用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VXI-GPIB测试系统 ***导弹自动化综合测试系统 基于三自由度浮动对接平台的海港登船客梯车 稀土配合物及纳米稀土硼酸盐类极压抗磨剂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油田抽油机节能与保护装置研究 第十一届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奖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 新型复合笼条转子感应电动机及相关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基于柔性配置的汽车CAN总线控制系统 超轻量化自修复复合材料压力容器设计方法与制备技术及其应用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制造方法关键技术研究 有毒(有机)工业废水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效能与工程应用 环保型城市道路结构与原料研究 新型沥青路面开发与指南研究 预应力混凝土梁板中无粘结筋应力增长规律研究及应用 ××高速数据实时记录与处理系统 高速高功率密度系列主轴电机的研制及应用 对接机构综合试验台运动模拟器 高效节能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及装备的研究 轮轨撞击振源参数的虚拟反演 吲哚丁酸植物生长剂合成研制 面向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软构件及其开发平台 基于模型驱动方法与软构件的企业管理应用软件开发平台 油田员工技能培训平台开发研究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自然科学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其他 其他 科技进步奖 发明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发明奖
一等奖 三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一等奖 三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一等奖 三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自然科学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哲学社会科学奖 哲学社会科学奖 哲学社会科学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其他 其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一等奖 三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未授奖 未授奖 二等奖 特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刘兆庆 刘兆庆 刘涛 樊庆锌 张延丽 石振锋 石振锋 张晓晨 李方 杨帆 唐佳禄 李雨霏 杨丽英 杨丽英 王晓东 曾峦 张成明 杨炽夫 李朝将 郑鑫 徐衍岭 李晋 李晋 董宏丽
技术展览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其他 优秀教材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未授奖 三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137
叶树江
An Automatic ROI Coding Algorithm Based on Multi-Resolution Target Detection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 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工程 辽宁省危险废物污染控制战略与关键支撑技术 松花江水源水组合净化技术研究 黑龙江省水质督察框架建设及与新指标体系的接轨技术
76 77
董波理论研究 电力载波技术在人防工程能源管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自然科学奖 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二等奖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王国涛 姚磊 吴春亚 宋天华 梁冰 李健 李春颖 金羽 宋巍 王磊 崔智全 吴际 吴际 姜春竹
47
韩凤晶
其他
三等奖
48 49 50 51
刘可真 黄磊 陈凤晨 刘兆庆
基于广域信息的云南电网送粤交直流混联输电断面统一协调控制研究 全方位离子注入与沉积批量处理技术 北京公路学会2008年度科技奖 导弹模拟器通用开发技术研究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一等奖 三等奖
自然科学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自然科学奖 其他 自然科学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自然科学奖 科技进步奖 发明奖 发明奖 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二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一等奖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毕业博士生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情况
N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姓名 孙达 朴伟英 朴伟英 徐汉川 徐汉川 王东滨 马文川 刘志坚 赵立军 庄思勇 周丽娜 李世忠 李世忠 李世忠 李世忠 李世忠 李世忠 李世忠 唐岚 获奖项目名称 管理有效性的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测量系统分析(MSA) 精密铝壳体零件智能测量工作站 基于时间-成本双主线的CERP系统 基于模型驱动方法与软构件的企业应用软件开发平台 大规模网络恶意信息检测与控制技术 高压TSC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高海拔大容量远距离输电中行波故障测距技术研究 智能服务机器人 管理有效性的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商务智能中的数据挖掘理论与方法 XXX规划与决策系统 XXX系统论证 XXX地面系统 XXX质量评价系统 XXX地面应用系统研制 XXX地面应用系统 XXX的应用 基于广域信息的云南电力送粤交直流混联输电断面统一协调控制 获奖类别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发明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自然科学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优秀教材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二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三等奖 一等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