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编北师大初中语文八下《10荔枝图序》word教案(1)

合集下载

新编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荔枝图序学案

新编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荔枝图序学案

荔枝图序学案主备人:高英审阅人:初二语文组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白居易的文学常识。

2、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来掌握生字词及翻译。

3、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教学重点: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来掌握生字词及翻译。

2、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教学难点:1、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一、新课导航1、写作背景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转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但在当时,一般北方人是很难一睹荔枝芳容的。

白居易于元和十四年(819年)任忠州刺史,第2年命画工绘了一幅荔枝图,并亲自为之作序。

序文生动地介绍了荔枝的形、色、香、味等特色,为我们展示了荔枝独特的风采。

2、预习检测。

(1)、本文的作者是,字,号,代诗人。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帷.盖()枇杷..()()红缯.()瓤.肉()紫绡.()橘.()醴酪..()()(3)、重点字释义帷盖: 华: 荣: 实:果:缯:绡:瓤:莹白:醴:(4)、重点句子释义。

(1)大略如彼:(2)命工吏图而书之:(3)盖为不识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二、取长补短1、你批我改大家做。

2、口头翻译课文。

(展现我们的风采。

)(提示:各小组选代表,只允许前三名站起来的同学翻译。

团队奖和点评奖各5分)三、知识冲浪1、挑战自我。

(提示: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面6个小题。

)(1)、文章可以分为几层?请概括每层的意思。

第一层:“荔枝生巴、峡间……其实过之。

”详细地介绍了荔枝各方面的特点。

第二层:“若离本枝……色香味尽去矣。

”说明了荔枝不易久藏的特点。

第三层:“元和十五年……者云”交代了做序的缘由。

(2)、本文是一篇序言,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序言呢?明确: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者云。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明确:由外到内,如在介绍果实的具体情况时,先说朵,再依次说到壳、膜、瓤肉、浆液等;从整体到局部,如开头从树的形状依次说到树的叶、花、果实等。

(4)、本文的说明重点是什么?文章是以果实为说明重点,具体介绍了果实的内外形态及保鲜不易的特点,而其他内容如产地、树的形状等都是简略的一笔带过。

八年级语文:《荔枝图序》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荔枝图序》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案设计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课方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课方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语文教课方案编订: XX文讯教育机构《荔枝图序》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课方案设计教材简介 : 本教材主要用途为经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课设计资料合用于初中八年级语文科目 , 学习后学生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本内容是依据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更正调整或直接进行教课使用。

教课目的:学习本文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领会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运用。

教课要点: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教课假想:本课时教课方案设计力求探究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课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如何充发散挥学生的个性特色,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启学生的思想。

本堂课带给大家两个看法,一是方法点拨比知识教育更重要,二是要创建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

指引大家思虑什么是真切的开启学生思想。

教课过程:一、创建课堂教课环境:由杜牧《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激趣导入。

荔枝是这样鲜美,很遗憾,今日我们不可以品味,可我们可以经过白居易为我们留下的《荔枝图序》来感觉此人间美味。

二、出示板书:三、荔枝外壳有瘤状崛起,果肉色白多汁,味甜美。

(摘自《学生辞海》)四、板书课题:《荔枝图序》白居易看见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指引学生研究:(1)序;(2)白居易 ;(3)教师表达:顾况与白居易的故事。

(4)老师为何知道得这么多呢?其实其实不是老师记忆力强,老师只但是擅长查资料。

资料的本源:利用身旁的资料:课本、字典、课外书等;向同学借资料;查图书室资料;五、指导读课文:祖先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的要求是:读通、读懂、读好。

六、学生读课文,抽学生评论。

教师指导读课文的要求:咬准字音。

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1)联合课文下说明读,不懂的字问同学,还不懂的划下来师生共同谈论。

北师大版语文八下《荔枝图序》word学案

北师大版语文八下《荔枝图序》word学案

荔枝图序白居易第一学时一、目标导航:1、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白居易的文学常识,诵读全文。

2、过程与方法:疏通文意,学习文中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恰当的比喻,同时,品味文中的说明方法。

二、诗歌欣赏:过华清宫绝句惠州一绝杜牧苏轼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三、文常简介:1、荔枝是热带水果,北方人难睹芳容。

白居易任忠州刺史时,命人画了一幅荔枝图。

自己为图作序,序文生动的介绍了荔枝的形、色、香、味等特点,为我们展示了荔枝独特的风采。

故就内容而言,这篇序文是一篇说明文。

四、走进作者:1、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其作品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著有《白氏长庆集》。

五、初读感悟:1、领读全文2、生字正音:帷盖枇杷红缯瓤肉紫绡醴酪3、自读课文,品味文意。

六、疏通文意:1、学习第一层:(1)、指名朗读。

(2)、解词:帷盖华如橘春荣实如丹朵如葡萄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3)、译句: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4)口头译文练习,朗读感悟。

2、学习第二层:(1)、朗读文段。

(2)、解词:乐天指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不及一、二、三日者云(3)、译句: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4)口头译文练习,朗读感悟。

七、梳理课文结构:1、本文介绍了荔枝那些方面的情况?2、文中介绍的重点是什么?3、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的?4、举例说明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七、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学时一、自我检查:1、《荔枝图序》的作者是,代诗人,字,号。

他主张“,。

”著有集子。

二、课文浅析:1、第一层可分为两层,请归纳层意。

(1)、(2)、2、“大略如彼,其实过之”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三、随堂练习1、通假字:华如橘,春荣。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1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1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清河县油坊初级中学于华星教学分析:本文是七年级下册河大版语文教材,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说明文。

一篇短小精悍,介绍荔枝知识的文章。

教学内容不太难,但最有特色的是运用大量的比喻修辞,使学生对荔枝有更直观的了解。

比如:“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

”更重要的是课文中还有一些式可帮记忆。

因此学起来难度不大。

课时就定为一课时。

教学理念设想:本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能用合作探究方式探讨疑难问题,借助已有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启示。

为此在设计中注重教材的广度,深度和难度的拓展。

教学目标:1、了解白居易及其生平。

2、准确掌握文中文言词的音、形、义。

3、理解文章内容及写作目的,领略荔枝的鲜美。

4、把握文章语言简洁,层次清晰、详略得当、善用比喻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章内容及写作目的。

2、把握文章语言简洁,层次清晰、详略得当、善用比喻的写作特点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咱们都是北方人,虽然很多人也曾吃过荔枝,但对荔枝都并不十分了解,今天就随着作者白居易的介绍来了解一下荔枝。

板题——《荔枝图序》二、揭示题目、简介作者1、揭题,介绍“序”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本文是作者为他身边画工所绘的荔枝图写的一篇序。

2、简介作者作品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祖籍太原,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贞元十六年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

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

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

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

会昌六年,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

三、整体感知,了解大意1、生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帷(wéi)缯(zēng)绡(xiāo)瓤(ráng)枇杷(pípa)醴酪(lǐ)(lào)2听录音范读,强调字音3、指名朗读4、结合注释和出示资料,自主了解文章大意。

荔枝图序教案

荔枝图序教案

荔枝图序白居易学习目标:1、进一步培养诵读的习惯。

2、积累文言文词语和句子的意义。

3.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

学习重点:1.会熟读成诵。

2.能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及作用。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荔枝作为果中的极品,历来为人们称道。

宋代的苏东坡曾有过这样的一句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可见荔枝的美味。

我们都知道荔枝是南方的产物,我们北方人虽见过也吃过,但对它的了解不多,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白居易的笔墨走进南方,去全面了解一下荔枝。

二、初读课文,感知停顿与节奏1.师范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读一遍,组长先读,其余同学由组长安排按顺序读,注意停顿的节奏与字形、字音。

3.找同学读。

4.板演生字。

jú pí pá zēng xiāo华如()( ) 红( ) 紫( )ráng jiāng lǐlào( ) 肉( ) 液( )三、再读课文,感知文言词语和句子的意义。

1.结合注释,小组内疏通文意(1)重点字词:除注释之外的“如彼”、“其实”(2)重点句子:树形团团如帷盖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四、三读课文,分析写作方法(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逻辑顺序(由整体到局部,由外到内)五、当堂检测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每个2分,共16分)华.如橘()春荣.()实如丹.()瓤肉..()命工吏图.而书.之()()色香味尽去.矣()朵.如葡萄()2.翻译句子。

(每个3分,共9分)(1)大略如彼,其实过之(2)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3)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醇如醴酪3.按拼音写汉字。

(每个1分,共5分)pí pá zēng xiāo wéi ( ) 红( ) 紫( ) ( ) 盖六、小结:今天我们真正地做了一回岭南人,充分地了解了荔枝的外形及品味,学到了如何把一种事物说得条理清晰的方法即整体到局部,由外到内的说明顺序。

八年级语文《荔枝图》序教案

八年级语文《荔枝图》序教案

八年级语文《荔枝图》序教案八年级语文《荔枝图》序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荔枝图》序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语文《荔枝图》序教案1教学目的:1、了解序、认识荔枝2、学习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3、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教学重点:1、学习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2、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教学难点:学习运用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引入有家里开水果店的吗?有喜欢吃荔枝的吗?请一位吃过的同学给大家介绍介绍好不好?其实很多的诗文里都写过荔枝?(杨朔的《荔枝蜜》赞道“荔枝也许是世界上最鲜美的水果”;苏轼的《惠州一绝》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流露出对荔枝的的喜爱;杜牧《过华清宫》中嘲讽“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是唐明皇为了取悦杨贵妃,不惜国力民力特快专运鲜荔枝进宫,却也可见鲜荔枝的的难得)2、激发兴趣出示新鲜的荔枝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今天,鲜荔枝已不只是皇室贡品,我们蓬安也可以买到,跟我们那位同学的介绍的一样,红色、圆形、味道鲜美同学们想尝一尝这果中珍品吗?不过老师有个条件,要求大家认真学习完成的学习目标后再请大家吃,好吗?大家有信心吗?3、引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板书课时少写一个“序”字让学生发现并且强调不可少这是一种文体(一)、介绍白居易及序[演示幻灯二]二、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演示幻灯一]基本目标:1、了解序认识荔枝2、学习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3、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提高目标:背诵课文三、围绕目标学习(二)、朗读一遍范读(字词)弄清字词[演示幻灯三]在书上划出重点注释来缯(zng)绡(xio)醴(l)酪(lo)华(hu)二遍自读(翻译)结合注释和实物疏通文意,小组内交流,教师答疑,找一位同学到展示台给大家剥荔枝并加以介绍。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0荔枝图序》word教案 (3)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0荔枝图序》word教案 (3)

《荔枝图序》教案设计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荔枝图序》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花之君子”,中“探究•学习”中的一篇文言课文。

《荔枝图序》是白居易为一幅荔枝图写的序,图和序的目的,正如白居易所说“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而作,含有宣传荔枝的意思。

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转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但在当时,一般北方人是很难一睹荔枝芳容的。

白居易于元和十四年(819年)任忠州刺史,第2年命画工绘了一幅荔枝图,并亲自为之作序。

序文生动地介绍了荔枝的形、色、香、味等特色,为我们展示了小品说明文独特的风采。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课前预习能够自主介绍白居易的生平;能够了解序的写作特点;•能够借助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大意,找出课文中的实词(实如丹)、虚词(而、之、者),并能用自己的话把课文进行翻译;•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翻译课文,归纳总结实(实)、虚词(而、之、者)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对文言文的语言感悟力,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

•学习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并能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学生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兴趣;•领略荔枝的鲜美和自然景观的美妙。

〔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

3、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按一定顺序说明的方法。

(2).难点:准确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运用所学说明方法进行仿写训练。

4、教学时间:一课时5、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课件6、说学情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陈户中学八年级(6)班的学生。

这个班的学生比较活跃,学生上课发言还算积极,而且女生的思维要比男生活跃。

但学生对事物的观察不仔细、表达能力差。

所以在写作训练中,常常无话可写,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其观察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

运用音频、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兴趣,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_《荔枝图序》教学课件设计

初中语文_《荔枝图序》教学课件设计

莹白: 晶莹洁白
醴: 学认真核对并 提出质疑,如有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请组长做好记录。
三、即时检测
1.通假字:华如橘 “华”通花 ,花朵
2.古今异义词:色香味尽去矣
3.一词多义:
实如丹 果实

其实过之 实际情况
古义 消失,没有 今义 到
一日而色变 表顺接 而
作者及文体知识
•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著 名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作品有《长恨 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荔 枝图序》属于说明文,选自《白氏长庆集》。
序是一种文体。
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 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 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 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文内容。
浆液— 浆液甘酸如醴酪
保鲜—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
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
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从外到内)
请同学们仿效课文采用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外到 内的说明顺序,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或文言或白 话写一种你熟悉的水果。字数100字左右。
过华清宫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五、合作探究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荔枝的?
2、通过对荔枝的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 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产地— 巴峡间
形状 —树形团团如帷盖
树叶 —叶如桂,冬青 朵— 朵如葡萄
打 花 — 花如菊,春荣 核— 核如枇杷

壳— 壳如红缯
方 果实 — 实如丹,夏熟 膜— 膜如紫绡
(从整体到局部) 瓤肉— 瓤肉莹白冰雪
惠州一绝
〔北宋〕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罗橘杨梅此地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0荔枝图序》word教案 (1)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0荔枝图序》word教案 (1)

第五单元《花之君子》比较·探究荔枝图序教案课前预习:1.通读课文,将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试着串译课文.2.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有关介绍水果的资料。

相关课程标准:“识记文言字词;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 导入(多媒体展示荔枝画图)关于荔枝,大家可能比较熟悉。

由于其色、香、味俱美,历来被公认为果中的珍品,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和赞美,荔枝的妙,在杨朔的《荔枝蜜》也曾有过,苏东坡的《惠州一绝》也有此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多媒体展示杜牧的《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历史上,杨贵妃为了吃到新鲜的荔枝,不远千里从广东快马加鞭运送荔枝。

杜牧的《过华清宫》中就是讽刺这一现象,但我们能从中可看出荔枝保鲜不易的特点。

而今天我们来学习白居易的《荔枝图序》,看看又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效果。

二. 整体感知1. 解题⑴本文是作者为荔枝图作序,其目的是什么?在原文中有答案吗?“盖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者云”(最后一段)⑵齐读最后一段,并请一名同学串译成现代汉语。

2. 检查预习⑴通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帷wéi 枇杷 pī pa 缯 zēng 绡 xiāo 瓤 ráng 醴 lǐ酪 lào华:huá花叶如桂,冬青:叶子好象桂树的叶子,冬天也绿。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大略像上面说的那些东西,其实超过了那些东西。

⑵四人一小组,试译课文,将不明白的字词句举手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

老师巡视指导。

[3] 作者介绍背景介绍《荔枝图序》是白居易为一副荔枝图写的序,图和序的目的,正如白居易所说“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而作,含有宣传荔枝的意思。

《荔枝图序》是一篇短小精悍介绍荔枝知识的文章。

教学内容不太难,但最有特色的是文章运用大量的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学生对荔枝有直观上的了解,比如“树行团团如惟盖”,更重要的是课文中还有一些句式有一定的规律可帮助学生的记忆。

八年级语文下册《荔枝图序》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荔枝图序》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荔枝图序》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荔枝图序》教案 1教学目的:学习本文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体会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教学设想:本课时教案设计力求探索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启学生的思维。

本堂课带给大家两个观念,一是方法点拨比知识教育更重要,二是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

引导大家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开启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一、创设课堂教学环境:由杜牧《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激趣导入。

荔枝是这样鲜美,很遗憾,今天我们不能品尝,可我们可以通过白居易为我们留下的《荔枝图序》来感受这人间美味。

二、出示板书:三、荔枝外壳有瘤状突起,果肉色白多汁,味甜美。

(摘自《学生辞海》)四、板书课题:《荔枝图序》白居易看见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研究:(1)序;(2)白居易;(3)教师讲述:顾况与白居易的故事。

(4)老师为什么知道得这么多呢?其实并不是老师记忆力强,老师只不过善于查资料。

资料的利用身边的资料:课本、字典、课外书等;向同学借资料;查图书馆资料;五、指导读课文: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的要求是:读通、读懂、读好。

六、学生读课文,抽学生点评。

教师指导读课文的要求:咬准字音。

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1)结合课文下注释读,不懂的`字问同学,还不懂的划下来师生共同讨论。

(2)弄懂课文的主要内容。

(3)师生共同讨论:还有不懂的地方吗?赶快提出来,我们一起研究。

(4)大家都读懂了课文,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荔枝?(5)学生点评。

八、讨论为什么他给大家介绍得这样清楚呢?为什么他介绍得这样形象呢?学生讨论教师板书:按顺序;讲方法。

九、设疑:大家反复读读,动动脑筋,有问题吗?十、同学们都喜欢吃水果,你给大家介绍一种你喜爱的水果吧。

十一、总结:今天大家品尝了鲜美的荔枝,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学会了怎样读书,还懂得向别人介绍事物要按顺序:讲方法,别人才能很清楚,印象才会深刻。

北师大版语文八下第五单元《荔枝图序》word导学案

北师大版语文八下第五单元《荔枝图序》word导学案

合作探 究: (13 分钟)
1 荔枝的外形特征?有多少描写荔枝的诗词美文?
2.文章的第一段交代了什么内容?(本文是从哪几方 面来介绍荔枝的)
巴 峡间 树 形团团 如帷盖 叶 如桂, 冬 青 花 如橘, 春
3、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这样写有什么效果呢?
4、本文虽然短小,但却详略得当,请你结合课文简
荔 枝 图 序
当 堂 训 练: (5 分钟
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 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 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1) . 本 段 文 字 选 自 《 ________ 》, 作 者 是 ___________。 从 到 (2). 本段文字说明荔枝的特点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 A.整体——部分 B.概括——具体 C.外——内 D.主要——次要 E.结果——原因 F.时间先后 (3.文中□处应使用的标点符号是 (4) .文中使用比喻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纠 正 错 误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单分析一下。
荣 实 如丹, 夏 熟
5、作者写序的目的是什么?(作者写此文的意图)
如 精讲点 拨: (5 分钟)
产地—— 形状—— 树叶—— 花—— 果实 —— 果实的具体情况: 朵—— 核—— 壳—— 膜—— 瓤肉—— 浆液—— 保鲜——
葡萄 巩固练 习 如 枇杷 如 红缯 交流学 习。 如 紫绡 莹 白如冰 雪 甘 酸如醴 酪 一 日而色 变, 二日 而香变, 三日而 味变, 四 五日外, 色香味 尽去矣。阶 段 何建霞 环节 授课人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第五单元 《荔枝图序》 班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 习 目 标: 学 习 重点 学 习 难点 自主 预习 1、了解序、认识荔枝 2、学习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 3、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册《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册《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册《荔枝图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准确掌握文中文言词的音、形、义。

2、了解白居易及其生平。

3、理解文章内容及写作目的,领略荔枝的鲜美。

4、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5、继续培养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6、培养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章内容及写作目的。

2、把握文章语言简洁,层次清晰、详略得当、善用比喻的写作特点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比较感悟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1、课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想不想听?一个北方人到南方做县官,下属送来一筐荔枝,县官拿起一个连皮带核吃了下去。

送荔枝的说,这皮和核是不能吃的。

县官知道自己漏了傻,但又不好意思承认,便说:“这——你有所不知,《本草纲目》上说,荔枝连皮、核一起吃是清火的”。

那人问:“北方也有荔枝吗?”“有有有,漫山遍野都是。

”“那为什么杨贵妃吃荔枝要用驿马从南方运去呢?”“哦——,这个……唐代时还没有,就是因为贵妃娘娘爱吃,后来才到处引种。

”2、咱们都是北方人,对荔枝都很陌生,今天就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来了解一下荔枝。

板题——《荔枝图序》二、揭示题目、简介作者1、揭题,介绍“序”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本文是作者为他身边画工所绘的荔枝图写的一篇序。

2、简介作者作品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祖籍太原,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贞元十六年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

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

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

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

会昌六年,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

三、整体感知,了解大意1、教师范读,强调字音帷(wéi)缯(zēng)绡(xiāo)瓤(ráng)枇杷(pí)( pá) 醴酪(lǐ)(lào)2、指名朗读3、结合注释和出示资料,自主了解文章大意。

语文:北师大版八年级下《荔枝图序》教学课件

语文:北师大版八年级下《荔枝图序》教学课件
“ ” 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 如帷盖。葡萄, 核如枇杷, 壳如红缯, 膜如紫绡, 瓤肉莹白如 冰雪,浆液 甘酸如醴酪。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
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 去矣。
仿照本文写你喜欢的一种水果, 200字以内。 注意: 1、抓住特征进行说明。 2、层次清晰、语言生动。
作业:
1.《名师点拨(同步配套练 习)》第68页:第1—12题。
2.“荔枝生巴峡间”,为什么巴 峡间现在没有荔枝呢?
比较:
《荔枝图序》与
《芙蕖》相比,哪一篇 对事物的特点介绍得更直观可感?
本文用一连串人们熟知的美 妙事物打比方,色彩更丰富,给 读者的视觉、味觉、触觉感官刺 激更强烈,更为直观可感。
层次清晰:
文章先交代了荔枝的 产,地再对 荔枝的各个部位及其 特征进行了细致具体 的描述说明。开篇以“ 荔枝”二字领起、 点题、统领全文。然后紧扣“ 荔枝”二 字,从其 形、 、色 、 香、 味 诸方面由整体到局部,由外到内层次分明 地介绍说明。
惠州一绝 宋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过华清宫 唐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荔枝图序》
白居易
目标:
1、理解、背诵全文。 2、积累文言知识和文学常
识。 3、学会运用说明事物的顺
序和方法。
导读:
白居易(772-846), 字 乐,天晚号 香山,居唐士 代伟大诗人。生活在社会动 荡、人民痛苦的中唐时期。 元和十四年(819年)任四 川忠州刺史,第二年命画工 绘了一幅荔枝图,并亲自为 之作序,目的是

《荔枝图序》教案

《荔枝图序》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荔枝图序》教案
教学课题
《荔枝图序》
执教者:
赵建平
授课班级
初二(5)班
教学目标
1、了解荔枝的特点和习性。
2、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荔枝的特点和习性。
2、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由图片导入。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积累诗词美文。
考查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写序的目的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3、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分别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四、牛刀小试:
请同学们仿照课文,说明一种你熟悉的水果。
五、积累沉淀:
你还知道哪些写荔枝的诗词美文?
六、课堂反馈:
七、作业布置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搜集有关荔枝的诗词美文。
学生观看,用Leabharlann 己的语言简单介绍荔枝。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探讨问题。
学生自由讨论、展示。
学生合作探究、写作、展示。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导入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掌握本课的重点、难点。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 文本解读:《荔枝图序》是一篇介绍荔枝特点的说明文,是白居易为他身边画工所绘的荔枝图写的一篇序。

图和序的目的,正如白居易所说“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而作。

文章运用简洁的语言将荔枝的形、色、香、味等特点描绘得栩栩如生,为我们展示了荔枝独特的风采。

课前准备:1.搜集、整理与白居易相关的信息,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2.朗读课文,预习本文生字词,扫除朗读障碍。

3.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试疏通文意,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相关课程标准:“能够阅读浅显文言文,并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及“通过诵读,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学习目标:1.正确熟练的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疏通文意,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3.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及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说明语言。

评价任务:1.通过自学,能够掌握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3.小组合作交流,体会本文层次清晰的说明顺序。

4.课下写作,借鉴文章写法,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抛砖引玉,导入新课1.出示荔枝的图片及苏东坡的《惠州一绝》,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⑴学生欣赏图片。

⑵齐读《惠州一绝》。

2.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明确学习任务。

3.认识一位作家:(指名简介作者,其余学生补充,教师出示课件归纳。

)学生1: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

学生2: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

学生3: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老妪能解”。

代表作品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等。

著有《白氏长庆集》。

4.了解一种文体: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

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文内容。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树叶、花、果实及果实的朵、核、壳、 条理清晰的写法和详略 膜、瓤肉、浆液、荔枝的保鲜) 顺序:由外到内,介绍果实的具体情 况。由整体到局部,从树的形状。 4. 学生齐读课文, 并说出本文说明重 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呢? 让学生明白说明文 也可以写的和生动和形 得当的写作特点。
学习使文章生动形象 (明确:以果实为说明重点,具体介 象, 绍果实的内外形态及保鲜不易的特点, 的方法。 突出重点,且可以层次清楚的介绍荔枝) 5. 学生试背课文课文第一段, 并分组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⑵ 齐读最后一段,并请一名同学串 能力。 译成现代汉语。 2. 检查预习 ⑴作者简介(幻灯片出示) 重视学生对基础知 识的掌握,实现双基目
⑵通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幻灯片 标, 做到读准字音, 认清 出示词语) 帷 wéi 绡 xiāo 枇 杷 p í pa 瓤 ráng 缯 zēng 加强学生的合作意 字形。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荔枝图序》
甘肃瓜州县第二中学 学情分析: 本文虽是初中二年级的 一、 学情分析:
教材,但不管哪个学校,哪个班级都有层次不 同的学生,为此我考虑了最基础的字词的识 记。既重三个维度也注重层次性。尤其我们这 里的学生课外阅读量小、知识面狭窄的特点, 我注重课外知识的拓展。学生语文能力偏低, 因此学习文言文有一定的困难。
魁学海
二、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 《荔枝图序》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了解与课文有关的
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比较探究课文, 背景知识, 明确课文的主 是白居易为一幅荔枝图写的序,图和序 要内容, 从整体上把握文 的目的,正如白居易所说“为不识者与 章的主旨以及写作意图。 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而作,含有宣传 荔枝的意思。 《荔枝图序》是一篇短小精悍介绍荔 枝知识的文章。教学内容不太难,但最 有特色的是文章运用大量的比喻的修辞 手法,使学生对荔枝有直观上的了解, 比如“树行团团如惟盖” ,更重要的是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