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鱼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鱼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传统种植模式的生产效益降低,对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影响大。稻鱼综
合种养成为新模式,环保、绿色、增效特点明显,经济效益高。本文研究中,重
点探究稻鱼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稻鱼综合种养;产业化发展;发展对策
在近几年发展中,受到国家宏观粮食政策调整,劳动成本持续上升的影响,
多数地区实行的“稻-油”、“稻-麦”种植模式的效益降低。“稻-渔”综合种
养模式,可以促进农业发展转型,走向绿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保证产业扶
贫工作的开展效果。“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初具产业化规模,所以本文探究全
新种养产业的发展现状,实现“稻-渔”综合种养的产业化发展。
1、“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发展的问题
1.1主体规模不足,基础设施薄弱
虽然“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但是养殖主体比较少,多为小
户种养主体,需要进一步提升集约化、组织化水平。稻田发展进程中,“稻-渔”综合种养的条件差,且道路、水电设施只能满足原有种植模式,渔业养殖所需的
电力容量、进水管渠、道路交通与之前不同,基本上很难满足基础设施的要求。
1.2缺乏完善的种养模式,繁育能力低
多数地区实行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还是采用自繁自养方式,并没有
分开繁育与养殖体系,所以会出现鱼的抗性低、种质退化,面临严重的病害,对
品质与产量的危害大。此外,各地区没有形成专业的渔业繁育基地,要进一步提
升苗种产业能力。
1.3经营模式单一,流通加工产业落后
养殖地区缺乏水产批发市场,养殖主体需要找中间商收购,主要为鲜活销售。受到总体养殖产业的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加工技术落后,很少进行精加工、深加
工处理,所以无法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但是部分地区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层数,开展休闲垂钓、水产深加工产业、苗种繁育销售等,市场前景广阔。注重
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开发特色餐饮业,成为“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兑现方式。
1.4品牌营销意识薄弱,品牌建设不足
“稻-渔”综合种养主体,缺乏品牌意识、主体意识,只是关心养殖生产工作,不太关注品牌创造。部分养殖人员在品牌建设中,仅仅停留在商标注册、无
公害认证环节,缺乏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产品品牌。
2、“稻-渔”综合种养问题的原因分析
2.1技术服务不足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要求养殖户掌握种植技术、养殖技术。但是农技
推广人员,要么只懂种植,要么只懂养殖,种养复合型人才缺失。机构改革之后,部分地区的渔业技术推广工作,出现无机构、零编制、非专业的现象,无法为产
业发展提供服务支持,综合服务能力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差距大。社会化服务能力
不足,苗种供应、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很难满足种植户的需求,对“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推广的限制大。
2.2土地流转缓慢
第一,土地流转信息流通不足:多数农民外出打工,或者经营副产,因此对
土地承包的意愿不足。经营者具备扩大经营的需求,然而信息渠道缺失,会加剧
土地流转难度。
第二,土地流转意识薄弱。种植户担心土地流转后,会失去种植资源,所以
采用粗放式经营模式,不愿意流转土地,或者采用短期转包方式,很难实现产业
化发展。
第三,保证机制不足:部分地区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缺乏配套的土
地流转政策,且指导性文件、操作办法缺失,导致流转方式处于盲目、无组织状态。农民自行开展土地流转,缺乏规范的流转合同,甚至存在“口头约定”情况,很难保证双方的权责。耕地管理政策影响下,减缓了土地流转进度,对产业化发
展的影响明显。
2.3财政支持力度不足
多数地区没有设立“稻-渔”综合种养的资金,但是扶持资金对综合种养产
业发展的影响较大。即使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但是却对种植户提出较多要求,
比如种养规模要达标,多数中小种植户很难获得资金扶持。此外,部分种养区域
的位置偏远,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很难实现机械化生产,再加上苗种采购费用、田间改造费用比较高,当资金支持不足时,则会对农户参与积极性产生影响。
3、“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发展对策
3.1制定产业标准与政策
各地区应当联合实际情况,由政府主导进行规划,建立种养模式的产业标准、政策,鼓励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出台政策性文件,加大对综合种养的扶持力度,营造积极的产业环境。充分发挥出村、镇委员会的
职能,积极与种植户沟通,保证经营主体、农户的经济效益,处理土地流转困难
问题。
3.2加大技术研发与创新力度
针对“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应当建设推广人才体系,增加财政资金的投
入量,培育新型农技推广人员。地区农业农村局应当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制定支
持政策、发展规划,形成跨领域、跨学科的专家团队。深入探究“稻-渔”综合
种养的问题,基于市场导向,将农民增收作为目标,建设良种生产体系,筛选水
产养殖品种、水稻种植品种,设置技术试验区,从而扩大水稻、水产的覆盖率,
形成高效的综合种养模式。
3.3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组织种植户参与综合种养的培训活动,使其懂得种植知识、养殖知识。通过
线上、线下培训方式,能够为种植人员提供多种技术服务。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够突破技术服务壁垒,以手机信息、微信公众号方式,随时向种植户推送种养
知识、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等。此外,加大对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提供
种苗培育、病虫害防治、产品销售等服务。
3.4注重品牌建设
采用政策、奖补、市场拓展等方式,建设综合种养品牌,完善综合种养产品
标准,加大质量管理与控制力度。做好宣传与推广工作,加大公众对种养产品的
认可度、认知度,从而提升产品的知名度。通过综合种养密实,可以提升优质产品、优质产地的属性,建设具备影响力、地方特色的知名品牌,将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优势,逐渐转变为品牌优势,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实力。
3.5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通过奖补、建补、贴息贷款方式,鼓励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联合等
经营主体。引导新型产品经营主体,不断激活发展,加强发展能力,提升生产的
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建立和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引导小农户进入到市场,增加
经济效益。地方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技术支持、优质服务等措施,可以吸引经
营人才、社会资本入驻,扶持经营良好、管理规范的经营主体,从而形成地区龙
头企业。将农户、家庭农场作为联合体,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动力。
3.6加大种质供给保障力度
种质资源成为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要保障种质供给。以地区农业科
研院所、水产发展中心作为依托,建设良种生产体系,培育水产养殖品种、水稻
种植品种,从而做好技术试验工作,不断扩大水产品种、优良水稻的覆盖率,维
护苗种的质量与安全。生产和管理苗种时,应当提出科学的管理模式与措施,确
保水稻品种适宜地区种植,提升水产苗种的自给率,促进“稻-渔”综合种养的
产业化发展。
4、结束语